沈阳市骑行图片素材街头乞讨图片

“落难骑行者”街头行乞 记者提醒市民别上当
08:46 | 来源: 作者:记者 曹俐字号:|
“落难骑行者”街头乞讨
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曹俐)身穿骑行服,头戴骑行头盔,墨镜挡眼,面罩遮面,身后停放着两辆山地车,车上装着各种骑行装备……咋看上去,这是专业骑行者的装扮。但是,当他们瘫坐在地,面前摆着一张写有“骑行太饿,求帮20元……”等字样的纸张时,勾起人们怜悯之心的同时,不少市民也开始质疑他们是否真的是落难的骑行者。29日上午,记者在红星市场南端看到,两个自称骑行者的“乞讨者”,编造励志故事,声称骑行途中资金不够,在街头博市民同情心,讨路费。
“骑行者”编励志故事,街头“讨”路费
昨日上午,红星市场内摊贩的吆喝声,市民的讨价还价声,混杂在一起,前来买菜的市民来来往往。然而,在市场南端,一群群匆忙行走的身影中,两个年轻人头戴头盔,面罩遮住半张脸,而且其中一人还戴着墨镜,丝毫看不出其真实模样,面前摆着一张行乞的“乞讨书”,格外引人注意。记者走近一看,这两个“骑行者”蹲在地上,面前摆着一张纸,上面写道,“骑行太饿,求帮20元钱吃饭,方便的朋友帮凑些路上费用。谢谢支持!”此外,一旁还摆着一袋馅饼,“这是好心市民给我们的。”一名“骑行者”说。身后的两辆山地自行车上挂满了大包小包。
从旁边经过的市民,议论纷纷,有人对这种行为表示怀疑,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从兜里掏出10元、20元不等,递给“落难骑行者”。据记者观察,仅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有四、五位市民“献爱心”。“我们俩来自湖南,本打算一路骑行去漠河,但是到了长春后身上的钱就花光了。”其中一名“骑行者”告诉记者,11月初,两个人从湖南老家出发,12月初,一路到了长春,还未到达目的地,身上的钱就全花完了。再加上现在东北天气太冷,不适合骑行,所以决定从长春骑回到湖南老家。“我们只是暂时的凑点钱,在郑州有朋友,到时候就可以投靠朋友了。”
记者在与“骑行者”交谈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其言语描述前后不一致,比如,当记者问起“为何有如此长的时间外出骑行?”时,刚开始,“骑行者”告诉记者是利用工作假期的时间骑行。但是,紧接着,记者进一步问其“怎么会有如此长的假期时?”“骑行者”又说自己是还未毕业,现在是实习期,利用自己的实习时间“看看外面的大好河山。”
行骗新花样,市民爱心屡屡被骗
看着“骑行者”的不幸遭遇,不少热心的市民纷纷掏出钱包,10元、20元……昨日上午,不一会儿,“骑行者”就收到了100多元,但是,也有不少市民一眼就认出他们是骗子。市民张大哥气愤地说:“他们就是骗子,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他们了,刚开始我还给了他们50块钱呢。”“听着他们口音是江浙的,应该不是湖南人。”从旁经过的一名市民对其口音表示怀疑。
负责周边管理的一名城管人员介绍,这两名“骑行者”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红星市场南端行乞,今年夏天他们就以同样的理由到此地乞讨,那时说自己是安徽人,“现在怎么又成湖南人了?之前,也有人打电话报警,只要警察一来,他们就抓紧时间收拾行囊迅速离开。”同样,常年在附近摆摊的一名大哥也告诉记者,两名“骑行者”蹲在这里要钱,开始还觉得他们怪可怜的,也想去帮助一下,谁知道他们接二连三的出现在这里要钱,“这种行为真的是太可恶了。”但是,当记者提出自己对骑行也很感兴趣,能否留个电话,方便以后联系时,“骑行者”顿时提高了警惕,以自己的电话号码不固定,断然拒绝了记者的提议。“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换一个号码,就是现在给了你电话号码,也不一定能联系到我们。如果热爱骑行,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加入别的骑行俱乐部。”随后,记者上网搜索“骑行者”随身携带的旗帜上标着的“图腾国际骑行俱乐部”,但是并未找到这个俱乐部的任何信息。在此,本报记者也提醒广大市民,在街头遇到这样的“骑行者”时,不要盲目地献爱心,以防受骗。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东方圣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
※ 联系电话:(0记者关注)岩城街头频现骑行乞讨
龙岩公共频道 > 龙岩记者追踪 > 正文
发布人员:杨*淼
发布时间: 19:54:13 播放:次
<input type="hidden" class="input" id="code3" onMouseOver="this.select();" value='' size="43" />
最近一段时间,在岩城多个繁华的十字路口出现了一批这样的年轻群体,全套的骑行者装备,举着牌子,上面写着千里骑行,落难在此地,请好心人帮忙给点饭钱,第一天出现,不少市民慷慨解囊,可是第二天,第三天,接下来的每天,他们都还在岩城一些路口举牌求助。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呢?1月2日,记者在中山路的街头也“偶遇”到了两位这样的“落难”骑行者,随后记者以市民的身份上前了解情况。在记者与骑行者聊天的当中,有一位市民递了10元钱给骑行者。当记者问及媒体上关于一些年轻人借着骑行乞讨的报道,其中一位骑行者是这样回答记者的。记者从龙岩骑行俱乐部了解到,一般骑行都有周密的计划,花销得提前做预算,而且还会额外备钱。除了现金,身上也会带卡,即使资金出现问题,也会向家人、朋友、俱乐部求助,而不会用乞讨的方式凑钱。假借需要帮助的名义获得市民的同情之心,甚至是财物,并偷换概念将乞讨和骗钱混为一谈,这样的骑行乞讨,您知道了以后还会伸出援助之手吗?
您可能还喜欢 [] 相关视频
我来说两句
*文明上网 文明评论<a id="photoPrev" title="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假骑士:穿得像骑友,驮包却塞满塑料管真行骗:跟着等灯的车,挨个要钱在绵阳扮“落难骑士”两人半月“纯收入”7800元昨(10)日,记者了解到,跟踪调查两个月的这拨“假骑士”,除了在成都街头要钱行骗,他们中的两人还在绵阳涪江二桥附近行乞要钱,并被警方挡获。昨晚,记者拿到了当时绵阳电视台《天天800报道》就此事的新闻视频。面对镜头,一位男子向警方承认,他们扮成骑友搭车到绵阳行骗,在绵阳只呆了两天。在两人随身携带的一张银行卡上,绵阳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四大队的民警调取交易记录后发现:日,存入500元;日,存入2000元;日,存入4000元;日,存入1300元。两人交代,这些存入银行卡的钱都是两人乞讨后,除去日常开销的“纯利润”。半个月时间,“收入”达到了7800元。“每天最多可以要到六七百元,最少也有两三百元。”一位男子对着镜头说,他们想出这招,是“想偷懒,不做事”。骑着名牌山地自行车,配上专业的骑游装备,贵州的6位“落难骑友”站在成都寒风中,向过往的车辆讨要盒饭、水钱和香烟。华西都市报记者对这6人跟踪调查两个多月,目睹了他们行乞的全过程……(华西都市报10日9版曾报道)昨日,因为没有受害者报案,事情仍在进一步调查中。但据记者了解,就这一伙人还曾在绵阳扮骑友行乞被挡获。警方调取他们银行卡的交易记录发现,半个月时间,除去开销,他们中的两人用同样的方式“收入”7800元,“每天最多能要到六七百元,最少也有两三百元”。也在昨日,真正的骑友则开始在成都市区分三路搜寻“假骑士”,另一拨在红牌楼桥下拦车要钱的5位“骑士”被逮个正着。很快,在确认他们并非落难骑友,而是假扮骑友行骗后,暴怒的骑友提起5辆自行车,重重地砸向地面……搜寻“假骑士”撞上枪口彭先生是成都骑友网运营总监,也是资深骑行爱好者。10日,在看到本报关于假骑友公路行乞的报道后,他在自己所在的骑友QQ群中,和近2000骑友讨论起这个话题。“这个东西要不得,简直影响我们名誉,破坏骑行环境,万一真有骑友遇到困难,都没有人来帮助了。”他在群里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改天得去‘慰问’下这些骗子。”而就在昨日,在彭先生办公室楼下,他便看到五个骑友模样的年轻人,穿梭于成都红牌楼十字路口行乞。“撞到我枪口上了!”彭先生一气之下,就给附近四五个骑友打了电话,想把骑友召集在一起,去警告这些人,“我就是想让他们赶紧离开成都,不能再搞这个了。”彭先生说,这五个人还和报纸上说的不一样,“不仅是举牌子哦!他们是一个一个挨着车子要钱。”在彭先生等待骑友来的半个小时内,他看到马路对面的衣着骑行模样的人,两人一组,跟着等绿灯的车,一辆一辆问着要,而他们的五辆自行车,就停在二环路高架桥中间绿化带上面。等到了骑友后,彭先生一行五人一起走过去,其中一个骑友大喊一声:“给我收起来!”露馅 驮包装的是塑料管绰号叫“蚂蚁”,真名叫唐池,他是“骑个单车”骑行俱乐部负责人,也是自行车车店老板。昨日上午,他组织了一群骑友,正在成都的火车南站和东坡立交搜寻那些假扮骑友的人。在接到彭先生电话后,唐池赶紧从成温立交赶过去,当时警察已经在那里了,还围了一大圈群众。当着警察,唐池开始问行乞的人。但行乞的人始终低头,默不作声。提到一些专业的问题,这5人更是支支吾吾。“一过来看到他们的车子成色就是非常新的,其中一辆是代步车,强度完全不足以远程骑游,车身几乎没有任何磨损。”唐池说,当问到车子是哪里来时,那人立马从包里摸出买车的收据,“我就是卖自行车的,这不是正规的发票,而且真正骑车的人是不会带收据的。”随后,民警和骑友对他们的驮包进行检查,发现包里竟装的是抽油烟机的白色塑料管,还有一些蓝色长的管子,“骑游怎么会用到这些?就是装在包里冒充专业装备。”唐池等人有些愤怒。警告 骑友当街砸车驱赶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七八个骑友,在围着的人群中,其中一个骑友一个箭步冲过去,把行乞人的自行车高高举起,又重重地摔在地上。转过身,又举起一辆车,狠砸在另一辆自行车上。一会儿,五辆自行车全部垒在一起,驮包被打开,东西散落在地上。看到包里是塑料水管,赶来的骑友特别愤怒,怀疑这群人在行骗,就喊他们把身份证拿出来看。五个人均来自贵州省凯里市同一个镇同一个村,其中两个人刚满20岁。“我们是学生!”其中一个年龄偏大的行乞人辩解到,看着自己的车被砸,四个年轻人静静待在一旁,不还手,不说话,只是看着。“年轻人做啥子不好!你要挣钱就正儿八经地挣钱。在这儿又影响交通,又骗钱!”赶来的骑友毫不客气,指着他们大骂。随后,110民警赶到现场并带走了这要钱的5人。昨日下午,双楠派出所的民警告诉记者,在派出所中,他们坚称是学生,并非行骗,因为暂无新的证据,批评教育后让他们离开。假骑士如何伪装冒充资格骑友/车子成色非常新,其中一辆是代步车,强度完全不足以远程骑游,车身几乎没有任何磨损。问到专业问题,更是支支吾吾。冒充专业装备/驮包里装的竟是抽油烟机的白色塑料管,还有一些蓝色长的管子。假骑士危害什么影响骑友名誉,破坏骑行环境,万一真有骑友遇到困难,都没有人来帮助了。善心何以寒心同情心被利用,网友齐晒被骗“血泪史”从贵州托运自行车来成都,塞满卫生纸冒充专业骑行装备,利用路过市民的同情心要钱……昨日,本报揭开在成都街头骗钱的6“假骑士”的真面目后,引起了读者和网友的热议,并纷纷晒出同情心被利用的“血泪史”。网友@止戈为武999给本报官方微博留言说,前不久,他在成都绕城高速新会展中心入口处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当时心一软给了10块钱。现在想来,当时受骗的可能性很大。尽管如此,该网友还说,“不后悔,以后遇到这样的,还给!万一人家真有困难呢?”而网友@程俊豪Mr-C也在成仁公交站附近的二环高架下遇到过一次。“我还主动停车,把身上所有的零钱都给了他们,一共300多块。”该网友说,因为看到这些人,他瞬间想起他以前徒步去西藏遇到的困难,也得到了路人和骑行者的帮助。当时他立誓如果能活着到拉萨,将来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去帮助他们,因为很能体会他们的处境,“我不知道当时是不是也被骗了,回想起来有些寒心”。
华西都市网
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8-6930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8-当前位置: >
街头骗术“更新换代” 民警:驴友骑友不会乞讨
来源: 沈阳日报&&
作者: 李欣&&
警方提示:“真正的‘驴友’或者‘骑友’是不会乞讨的,没有钱了完全可以让朋友汇钱到卡里。”
  一段时间以来,街头行骗敛财又开始猖獗,严重影响沈阳市的形象。
  近日,沈阳警方组织专门力量对街头行骗行为进行打击、取缔。为揭穿各种骗子的嘴脸,提高广大市民的防范能力,记者先后深入到火车站、公园、商场、超市门前等人员密集场所采访,并与沈阳警方相关办案人员,梳理、分析了几起新型的街头诈骗案件。
  &骑友&街头行乞?
  ■案例回放:身穿骑行服,背着行李包,旁边还放着两辆看上去非常上档次的自行车,面前地上摊着一张白纸,写着&路遇车祸,希望好心人帮忙&&&9月初,在中街大悦城楼下,两个自称来自河北的&骑行一族&在街头行乞,很多市民纷纷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有多名市民向警方反映,这两个小伙子多次出现在大街乞讨,同样的装备,同样诉说着自己的&不幸遭遇&,并得到很多人伸手帮助。
  ●警方提示:&真正的&驴友&或者&骑友&是不会乞讨的,没有钱了完全可以让朋友汇钱到卡里。&上述两&驴友&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行骗。
  900元能买木头龟?
  ■案例回放:今年8月初,家住大东区洮昌小区的居民陈先生报警说,附近有小区动迁,他看到有个男子面前摆着一尊乌龟造型的木头器物。该男子告诉陈先生,这只器物是他不久前在乡下房子的拆迁现场挖到的,他曾拿给行家鉴定,对方称这是200年前的铁梨木,很值钱。
  见陈先生想出钱购买,该男子露出伤心的模样,称并不想卖掉&宝贝&,但考虑到孙子病重急需用钱,无奈将其出售。该男子说,&我们有缘,2000元卖给你。&陈先生经一番讨价还价后,最后以900元成交。
  陈先生经洗涤,乌龟木头全是白色,原来只是一只普通的木头乌龟,根本不是铁梨木。
  ●警方提示:这类骗子的手法粗糙、拙劣,但受害者至今不乏其人,且被骗钱物数额不小。关键还是贪图钱财,梦想发财的心理在作怪。
  地摊摆小碗猜&有无&
  ■案例回放:今年7月上旬,在和平区八一公园附近居住的李伟先生上早班,发现公园门口围观了许多市民,地摊上有一个中年人正在用两只小碗玩猜有无的赌博游戏。起初,围观者五元、十元的下注,有输也有赢。过会,来了三四个年轻人,下注一百、二百,结果都赢了。这时,有一对年轻夫妇看着眼红,也凑了过去,他们看见碗里一分钱硬币在里面,马上下了200元钱赌注,中年人边说边左右移动小碗,快下,快下,看清楚,我掀了。待他掀开后,年轻夫妇傻眼了。片刻工夫,200元就没了。夫妻俩当街大吵。
  在沈阳市的一些农贸市场、汽车站、火车站,记者发现存在着大量的以翻牌、猜扑克、套猜红蓝铅笔、套杯子猜钱、中奖等各样的设局引诱赌博活动,他们都是利用部分市民赌博心理进行诈骗。
  ●警方提示:此类街头赌博术,主要是靠&托儿&来诱人上钩,那些赢家其实都是设局者的同伙,千万不要轻信。
  &警察&跨省查&大案&?
  ■案例回放:&你好,我是公安局,你是某某吗?你涉嫌一起重大金融案件&&&如果您突然接到&区号+110&的号码打来的电话,无论对方说得多么严重,您千万不要发懵,也不要相信对方的话,其实这是犯罪分子打来的诈骗电话。
  今年6月18日,正在逛街的孙艳女士手机突然响起,来电号码是&0311110&,显示区域是石家庄。孙艳顺手接起电话,没想到电话内容把她吓了一跳。
  &你是孙艳吗?&一个男人的声音问。对方号称是公安局办案人员,说孙艳涉及一起重大案件&&孙艳有点懵,赶紧挂断了电话。但是过了两分钟电话再次打来,变成了一个女人的声音,而且很严厉。
  &你涉嫌一起金融案件,我们要冻结你的资产&&&该女士要求孙艳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其他相关信息。孙艳担心受骗果断报警。
  ●警方提示:来电显示为&区号+110&的电话,是骗子在使用&任意显号功能&,想在对方手机上显示什么号码就能显示什么号码,110是当地公安局的出警电话,不会用来直接办案的。假如真的需要跨区办案、市民协助调查,也不会由外地警方打电话联系,而是通过当地公安机关联系。无论是外地110,还是本地110,在来电显示时都不会出现区号。类似的电话,都是诈骗电话,市民千万不要相信。如遇到类似情况,不要在电话中跟陌生人透露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如发现有诈骗嫌疑,应该立即报警。   
责任编辑: 盛秀华
投诉电话:010--
投诉邮箱:
中国消费网新闻热线:0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三街8号 邮 编:100048
中国消费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90
中文域名(中国消费网.中国,中国消费网.cn)
Copyright & 中国消费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川藏线骑行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