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国卫生体质课堂教学改革论文的成败论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要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农信社要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改革措施。一是明确产权关系。农村信用社改革要达到&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的目的,就要从根本上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保证股本金规模化,并确保股本金规模的稳定性。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农村信用社公共积累进行股权量化,以明确产权关系,解决资本虚置问题。重新修订股本结构,要严格规定单个自然人和法人股东的最高持股比例,规定农民和个体工商户的股东、股本构成比例,确保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统一法人支持&三农&的市场定位。要以农民入股为主,广泛发动辖区内的自然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法人和其它各类经济组织到农村信用社入股,逐步实现多元股权结构。二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国家应加快合作金融立法步伐,使农村信用社&三会&职责法律化,坚持&三会分立、三长分设&,实现&相互制衡、协调运转&,从而建立起农村信用社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要切实保障社员民主管理权利,要发挥社员代表大会作为农村信用社最高权力机构的作用,审查批准年度工作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工作方针、措施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提拔、撤职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定,监督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重大决策、事件的信息披露和听证制度,不断完善社务公开制度,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其次要建立名符其实的监事会制度和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要建立监事会定期办公制度,赋予监事会更大的权利。要明确理事长和主任必须分设及其工作职责,理事长应把握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方向,协调各方面关系,组织理事会的决策。主任要按照理事会的授权和决策,认真组织农村信用社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在受权范围内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管理,并定期向理、监事会报告工作,对社员代表大会和全体社员负责。
3.制定完善合作金融立法和金融制度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等一系列金融法规,但随着金融改革的发展及金融企业股份化改革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及时修改金融法律法规,才能适应经济形势客观要求。
同时要尽可能及时出台一些新的金融法律法规,如制定与农村信用社改革相适应的《农村合作金融法》,从法律上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业务范围、经营原则与经营宗旨给予详尽的规定,确定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地位、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后规范发展。根据国内信用秩序比较混乱的实际,尽快出台《信用法》,加大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力度,用法律的形式将信用观念、信用方式、信用价值、信用管理等确定下来,使不守信用的行为可以绳之以法,以彻底解决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和随意逃废债务的顽症,重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和宽松的投资环境。早日出台《信贷保护法》,严禁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预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强化司法机关对于社会信用关系的保护。此外,还要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好的为农村合作金融,特别是改革中的农村信用社的健康运行提供法律保障。
4.建立政策保障体系,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合作经济作为弱质经济,需要有宽松的外部环境,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才能健康发展,建立政策保障体系,是完善合作金融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建立存款保险机制。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信用社现状看,我国应单独建立农村信用社的存款保险机制,制定合理费率,实行强制保险,并利用保险费率机构督促合作金融机构加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建立贷款保障机制。国外有两种做法只得借鉴:一是成立担保机构,在社员或非社员农户向信用社申请贷款时,在借款者缴纳保费的情况下为其进行债务担保。二是由放贷的合作金融组织按照贷款额度向贷款保险机构投保。
建立政策支撑体系。一是实行税收优惠制度,基于农村信用社的弱者地位国家应对其予以扶持,税收优惠是国际上通行的政府支持合作金融组织的做法。二是建立和完善农业贷款贴息机制。政府要加大对农业贷款的贴息力度,适当提高农业贷款贴息比例,建立财政贴息与金融机构信息沟通渠道。三是降低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率,加大支农再贷款投入。四是帮助化解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在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过程中,国家要实行各种扶助政策,如人民银行提供无息再贷款,税务部门减免税收,地方政府出资弥补亏损等,同时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规范经营行为,防范和化解新的经营风险。(二)发展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和中小金融机构
为促进小额信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快发展以中小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培育农村地区信贷市场竞争机制。农村中小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及火车头,但这部分企业由于缺乏财务报表、抵押担保和信用评估技术,因此它们的贷款不是市场交易型的贷款,往往都是关系型的贷款,所以从长远来看,增强目前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融资功能方案难以实现,调整、重组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才是长久之计。另外还要积极调整农村金融政策,向私人资本逐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允许在农村开办私人信用社、私人银行和其它私人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对内开放,赋予国民平等待遇、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在与国有银行的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布局。
放松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准入,实行金融机构多样化,只有放开了市场才有利于鼓励民间金融创新。一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鼓励各种经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或者商业取向的多种所有制的经济组织。例如培育民营银行,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活力;可以在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过程中搞股权多样化、建立社区性金融机构等。二是允许有组织的民间借贷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金融服务,尽量通过发展多元化的正式或准正式金融机构来挤出部份非正规金融活动,尤其是较大规模的、脱离人缘、地缘和血缘纽带约束的非正规金融活动。三是发展和培育私营性、股份制非存款型金融机构,允许投资者以自有资金在农村地区和农村特定领域投资和发放贷款。
对于农村民间金融,政府应该采取的是建立一个规范民间融资活动的秩序框架,在加强监管、不断完善对其管理的同时,鼓励其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禁止,看到一些问题就把它关掉。民间金融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内生性,一味的强调风险,强行管制,实际上丧失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更为明智的选择在于,放宽管制,给予民间金融一定的活动空间,创造条件让其自发的向规范化、正规化发展。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就在于放开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让底层的金融交易行为自发展开并蔓延开来,通过大量的相互之间的互助和平等交易,产生出专业化的金融中介,发展出市场所需要的金融组织,并形成一个稳定地制度结构。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早就指出,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合理整合起来,可以更好的满足农村各个阶层和部门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金融部门自身提高效率并积累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研究--《重庆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研究
【摘要】:为解决我国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这一社会痼疾,我国政府力图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的方式来主导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的进程。然而,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类行为主体在这一改革进程中呈现出两面性的角色,有的情形中他们是改革的推动者,有的情形中他们却成了改革的阻碍者。改革为此必须明确回答:财政政策该如何计划和实施及人们应怎样在其中界定产权,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类行为主体才能自发地推动与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相吻合的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分工和演进的角度,重新界定了医药卫生体制的范畴,提出了医药卫生体制演进机制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的分工结构特征、效率特征与权利配置特征的探讨,提出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在对医药卫生体制范畴的重新界定方面,本文根据对医药卫生体制内部构成、内外关系和主体类别与主体属性的再认识提出:在特定背景社会的特定发展进程中演进和生成的医药卫生体制,是“三医”各环节、各层面上各类“用钱者”根据“付费者”的支付意愿,在由医药卫生体制与其所属社会环境嵌套作用形成的初始权利配置、技术条件和资金总量形成的约束条件和机会空间里,对各类分工活动进行理性选择和缔约的均衡结果。
在对医药卫生体制演进机制的假设和表达方面,本文根据医药卫生体制的动态范畴和内外关系模型提出:“需求侧”中“付费者”的实际支付,即卫生财政及其引致的其他卫生支付,是推动“供给侧”中“用钱者”围绕各类分工活动理性选择和缔约,从而推动医药卫生体制生成和演进的根本动力;“供给侧”中“用钱者”围绕各类分工活动的理性选择和缔约,本质上是对集中决策机制和个体决策机制的经济比较;医药卫生体制的演进机制,可通过“供给侧”中“用钱者”对分工活动进行理性选择和缔约的约束条件和机会空间的变量化,得以定性表达和规范分析。
在对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的分工结构特征和效率特征的揭示方面,本文根据立足于医药卫生体制演进机制假设和表达的进一步分析提出:就“需求侧”而言,医药卫生体制分工结构的形成和运行效率,具有“计划”的特征,卫生财政及其引致的其他卫生支付总和为此等于社会和个人在各分工节点上“计划”的卫生支出的总和;就“供给侧”而言,卫生财政及其引致的其他卫生支付可以驱动微观主体和职能主体对分工活动进行理性选择和缔约,从而驱动医药卫生体制中的微观基础、管理体制和立法与司法体制的生成和演进,并形成“供给侧”内各类“用钱者”在“计划”的各分工节点上的“计划”收入;就同时考察“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结果而言,医药卫生体制的稳定生成应当满足“计划”的收入等于“计划”的支出。
在对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权利配置特征的揭示方面,本文根据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的效率条件与准入水平之间的内生关系,借助产权经济分析中“公共地”和“反公共地”理论主要思想和基本方法的分析提出:医药卫生体制的稳定生成,要求各环节内各子“权利束”内的使用权利和排他性权利协调配置。
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方面,本文根据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情形与我国医药卫生体制转型期间的权利配置特征差异与产权界定行为差异的分析结论提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化改革,应在“医保”环节和“医疗”环节各子“权利束”内强化使用权利的配置、弱化排他性权利的配置,应在“医药”环节各子“权利束”内强化排他性权利的配置、弱化使用权利的配置。根据这一基本结论,本文针对如何计划与实施卫生财政政策及人们应如何在其中理性界定产权的具体建议如下。
积极的卫生财政政策不应局限于从传统的公共利益理论去寻求依据和对策,而应从社会发展和公民个人发展整体需求的角度去进一步制订,乃至“法定”,从如何让分工利益合理地驱动相关主体围绕社会和公民个人所期望的分工活动进行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理性选择和缔约,从而推动与社会发展进程相吻合的医药卫生体制内生的角度去实施;
所有微观主体和职能主体都不能坐等“管办分开”和“医药分开”,而应从能够参与满足公民医药卫生及保障服务需求各类分工活动的角度,凭借其拥有的专家知识围绕相关的分工活动自主地理性选择和缔约,从而在新增的卫生财政及其引致的其他卫生支付中去角力,尤其要按与“需求侧”包括财权部门在内的付费者“计划”意义上的“权责”相对称的原则(“责权”),去“法定”属于自己的产权。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基于医药卫生体制范畴的重新界定,提出了医药卫生体制演进机制假设;基于医药卫生体制演进机制假设和表达,提出了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的权利配置特征;紧扣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可供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借鉴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197.1【目录】:
摘要3-5ABSTRACT5-12缩略语及符号说明汇总表12-131 绪论13-23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陈述13-16
1.1.1 研究背景13-14
1.1.2 问题陈述14-16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6-18
1.2.1 研究的目的16
1.2.2 研究的意义16-18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8-21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18-19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9-21 1.4 研究的创新点21-232 文献综述23-47 2.1 医药卫生体制范畴的代表性表述及评述23-34
2.1.1 医药卫生体制范畴的代表性表述23-29
2.1.2 对区分和表述医药卫生体制内部构成的评述29-31
2.1.3 对区分和表述医药卫生体制内部联系的评述31
2.1.4 对区分和表述医药卫生体制内外联系的评述31-32
2.1.5 对区分和表述医药卫生体制相关主体的评述32-34 2.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理论解释34-40
2.2.1 不确定性与卫生保健的福利经济学34-35
2.2.2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健康需求分析35
2.2.3 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供给的研究35-37
2.2.4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卫生经济学解释37-40
2.2.5 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解释的评述40 2.3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和市场关系调整的理论解释及评述40-44
2.3.1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和市场关系调整的理论解释40-44
2.3.2 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和市场关系调整理论解释的评述44 2.4 文献回顾评述基本结论44-473 对医药卫生体制范畴的重新界定47-53 3.1 医药卫生独特分工结构和递送关系的简要表达47-48 3.2 对医药卫生体制内部构成的再认识48-49 3.3 对医药卫生体制内部联系的再认识49-50 3.4 对医药卫生体制内外联系的再认识50-51 3.5 对医药卫生体制主体属性的一致性假定51-52 3.6 本文对医药卫生体制范畴的重新界定52-534 医药卫生体制演进机制假设及表达53-65 4.1 医药卫生体制演进的动力机制假设53-54 4.2 医药卫生相关主体理性选择的对象和决策本质54-61
4.2.1 医药卫生体制相关主体理性选择的对象54
4.2.2 医药卫生体制相关主体理性选择的决策本质54-61 4.3 对医药卫生体制内外联系的变量化61-63
4.3.1 立足于“需求侧”的内外联系变量化62
4.3.2 立足于“供给侧”的内外联系变量化62-63 4.4 医药卫生体制演进机制表达63-655 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的结构特征和效率特征65-77 5.1 医药卫生体制的“计划”特征65-68
5.1.1 医药卫生体制“计划”的分工结构特征65-67
5.1.2 “计划”的医药卫生体制的效率特征67-68 5.2 医药卫生体制内生演进的基本逻辑68-74
5.2.1 医药卫生微观基础内生的基本逻辑68-69
5.2.2 管理体制内生及职能行使的基本逻辑69-72
5.2.3 立法与司法体制内生与职能行使的基本逻辑72-74 5.3 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的效率特征74-776 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的权利配置特征77-83 6.1 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的效率特征与准入水平77-78 6.2 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的准入水平与权利配置特征78-83
6.2.1 卫生财政及其引致其他卫生支付的产权特性78-79
6.2.2 “公共地”和“反公共地”理论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思想79-80
6.2.3 医药卫生体制中的产权关系及其稳定生成的权利配置特征80-837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的理论路径和深化改革对策83-95 7.1 医药卫生体制中权利的协调配置与产权的合理界定83-84 7.2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中权利的非协调配置与产权的边际界定84-90
7.2.1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中权利的非协调配置84-85
7.2.2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中权利的非协调配置与“对称的悲剧”85-87
7.2.3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非协调的权利配置与产权的边际界定87-90 7.3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稳定生成的理论路径90-92 7.4 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92-95
7.4.1 对卫生财政政策计划与实施的建议92-93
7.4.2 对理性界定卫生财政及其引致其他卫生支付产权关系的建议93-958 基于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转型和演进对研究的评价95-103 8.1 我国城市医药卫生体制的转型95-97
8.1.1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城市医药卫生体制的运行95
8.1.2 转型期间我国城市医药卫生体制的运行95-96
8.1.3 我国城市医药卫生体制的转型特征96-97 8.2 我国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的转型97-99
8.2.1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的运行97-98
8.2.2 转型期间我国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的运行98-99
8.2.3 我国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的转型特征99 8.3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演进趋势99-100 8.4 对本研究的评价100-1039 研究结论、局限及展望103-107 9.1 研究结论103-104 9.2 局限与展望104-107致谢107-109参考文献109-117附录11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晶;;[J];北方经济;2005年15期
王勇,弓宪文,赵鹏;[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马维胜;;[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4期
程启智;[J];管理世界;2002年12期
陈钊;刘晓峰;汪汇;;[J];管理世界;2008年08期
李玲;;[J];红旗文稿;2004年21期
李玲;;[J];红旗文稿;2006年10期
赵曼;;[J];经济管理;2008年15期
顾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6期
高梦滔;[J];经济学动态;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敏;[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孙雪;;[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梁东黎;;[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姜利军,胡新文;[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屈茂辉;张彪;章小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王国翔;[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5期
唐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1期
方晓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杨珽;王征兵;张瑞;;[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阮班强;杨立社;;[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新艳;罗必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黎秀蓉;;[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王箐;魏建;;[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曹正汉;;[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时红秀;张亦工;;[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王玉海;;[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王玉海;;[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刘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郎永清;景莉;;[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刘灿;;[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岩;[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晋入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于会国;[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高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姜海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梁媛;[D];湖南大学;2010年
李红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彭国华;[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刘宇辉;[D];西北大学;2010年
林斌;[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廉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吴正刚;[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徐平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徐静;[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胡艳华;[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陈莹;[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栾晓平;[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周健;[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车路;[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李旭英;[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良荣;[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年Z1期
吴凤娟;[J];管理世界;2003年05期
,贾刚田;[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1年03期
张录法,黄丞;[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年07期
林闽钢;[J];江海学刊;2002年03期
林闽钢;[J];江海学刊;1995年04期
顾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6期
王谦;;[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2期
姜建强;;[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汪丁丁;[J];经济研究;199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裕惠!本刊记者,朱蕴茝!本刊记者;[J];开放潮;2000年11期
苏敏;汪洋;;[J];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06期
张芳;;[J];卫生软科学;2007年06期
侯宁;;[J];中国药业;2009年12期
徐立平;樊伟;;[J];药学实践杂志;2010年01期
陆熠;;[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11期
郝春;;[J];企业导报;2011年02期
;[J];中国医院;2000年05期
本刊编辑部;;[J];医院管理论坛;2008年11期
本刊编辑部;;[J];医院管理论坛;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彩云;;[A];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刘井超;吕慧;康健;;[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杨平;;[A];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1年
张威华;;[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朱晓红;;[A];走向新世纪——福建省第四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李玉山;;[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陈德明;;[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张忠堂;;[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田义文;;[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杨建平;;[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胥富春;[N];平凉日报;2010年
林见 实习生
吴敏;[N];芜湖日报;2010年
林见 实习生
吴敏;[N];芜湖日报;2010年
秦鋆;[N];芜湖日报;2010年
陈洪明;[N];黄山日报;2010年
记者卢中火 实习生王金奎 徐飞;[N];黄山日报;2010年
何建虎;[N];咸阳日报;2010年
江宇;[N];雅安日报;2011年
实习记者 赵福胜 赵娟娟;[N];朔州日报;2011年
记者 方妍;[N];晋中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贺红权;[D];重庆大学;2012年
叶婷;[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杜兰英;[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张亚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刘丽杭;[D];中南大学;2005年
王小万;[D];中南大学;2005年
李晓林;[D];吉林大学;2006年
武爱文;[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周蒙滔;[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张海龙;[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晶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王帅;[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章志红;[D];兰州大学;2011年
马兴;[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唐露露;[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王跃甫;[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董万程;[D];云南大学;2012年
张艺;[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沈林;[D];东华大学;2005年
赵翠红;[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4年】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革的思考【高等教育论文】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2014年】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革的思考【高等教育论文】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6|
上传日期: 15:54:2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4年】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革的思考【高等教育论文】.DOC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论文 资料 调查 文献 材料
&&>>>>新闻内容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教师(TeacherCN.COM)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倡导网络文化,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果我们的文章涉及或侵犯您的有关权益,请即时与我们联系,请注明网址及文章,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感谢您的合作!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令人振奋地发出"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号召,它标志着我 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即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落实江总书记的指示,迎接高教体制改革新阶 段的到来,很有必要对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走过的历程进行一番回顾,并对未来作一展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日益深化改革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迄今为止,经历了大致四个发展阶段:
一、前三个阶段的回顾
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之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酝酿、启动"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着重点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发表,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全会做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的重大决策,并且提出:为了适应这一战略转变,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 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从而吹响了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声进军号。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鼓舞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拓展办学形式"的新阶段。由于这一期间高校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社会急需人才,高校渴望发掘自身潜力为社会多做贡献,但又深感现有的高教管理制 度和规章,把高校的手脚捆得"过死"。所以,有一股强烈的"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愿望和要求。其突出标志 是: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几位著名大学校长、书记关于《给高等学校一点 自主权》的呼吁。《人民日报》还为此加了编者按语,提出:学校应不应该有点自主权,应该有哪些自主权, 教育体制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希望全社会就此提出建设性意见。
这份呼吁和这条按语,在高教界引起了强烈共鸣。这场《人民日报》发起的讨论,为推动我国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起了重要作用。在此舆论先行之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从1979年起,率先实行了人员流动、 岗位责任制和内部工资改革。日,国家教育部同意上海交通大学扩大管理权限,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由此,一个"全国学交大,以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铺开。与此 同时,各地还纷纷结合本地情况,由地方政府出面,开始"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诸如,1983年2月浙江省就高 教改革做出的5条决定;1984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就高教改革做出的6条决定;同年7月黑龙江省政府做出《 关于扩大全日制高校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同年12月,山东省提出高教改革6条措施等。这些决定,重点都突出 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决定所"放"之权,有不少(或基本上)过去并不是捏在省 里,而是捏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手里。所以,这种"放权",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要回来"--把本 应属于省级的管理权限从国家要回来;二层是"放下去"--把"要回来"的权限中属于高校应有的自主权部分还给 高校。因此,这些省级"改革放权"动作,不能仅仅看作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而应看作两个关系的调整, 即:①中央与省两级高教主管部门之间关系的调整;②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调整。实质上,这些地方"决定" 的做出,标志着向原有高度集中统一的高教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第二阶段,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到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 特点是:"教育五大体制"的改革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中,全面向前推进。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5年间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实践及其成功的经验,为党中央在经济理论上取得第一个重大突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 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并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 要条件。"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表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不仅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对科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新的要求,1985年5月,中共 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尖锐地指出我国高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即:在教育 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 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为此,《决定》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革这种状况",要认真"改革管理体制,在 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在中央《决定》的指引下,从1985年到1991年,我国高等教育围绕着"五大体制"全面展开改革的探索。其主要实践有:
1.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心城市举办的"市属高校"的兴起,突破了以往"只有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办学"的体制。至1991年,我国中心城市举办的市属高校已达到了占全国高校 总数的30%左右;二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进一步突破了单一政府办学的体制。至1991年,经省级人民政府批 准的民办高等学校已达400多所。如1988年,北京有17所民办高校,在校生达1.2万人。不用国家经费,依靠社 会力量培养人才,充分展现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旺盛生命力。三是"一校两制"、"一校多制"的发展,开辟了我国 高教办学体制改革的新局面。"一校两制"有两种实践,一种是指隶属关系由单一化变成多样化,实际是"多方投 资,共同管理"。另一种是指在一所大学中,既有公办部分,又有民办部分。这种在公办大学中创办民办大学的 改革试验,已展现五条明显的优越性:第一,有利于发挥公办高校人才、物力的潜在优势,进一步解放教育生 产力,克服原来国家包办教育的体制对高等教育的束缚。第二,有利于调动社会潜力和社会办学的积极性,有 利于正确引导群众消费支出,满足更多家长期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第三,有利于将"民办"高校中精干 高效、优胜劣汰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引入"公办"部分来,推动"公办"部分的改革;第四,以老 校为后盾,有利于保证办学质量,从而提高民办大学的社会信誉,有利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提高和发 展。第五,有利于推进一部分地方高校转为"国有民办"积累经验。
2.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
权。《决定》明确赋予高校应有6个方面的自主权,即"在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计划的前提下,高等学校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委 托培养和招收自费生;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有权接受委托 或外单位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有权提名任免副校长和任免其他各 级干部;有权具体安排国家拨发的基建投资和经费;有权利用自筹资金,开展国际的教育和学校交流",等等。 由于高校自主权增大,使它们得以主动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挖掘潜力,扩大规模,调整专业,适应需要, 促进了高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二是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使其放掉了一些本来不应管 的事,从而得以腾出精力,更有效地管好该管的事。诸如,1985年国家教委会同国家计委、劳动人事部部署的 "全国15年人才需求预测和教育规划",为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再如,1985 年11月13日,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建立我国高校评 估制度的问题。其后,日,国家教委14号令又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提出 建立、健全包括"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在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评 估工作的开展,对全面提高高校办学管理水平和质量,起到了巨大的鞭策作用。充分体现了政府转变职能,加 强宏观管理的作用和成效。三是由于扩大了地方管理高校的权力和责任,既充分调动了省级政府管大学的积极 性,又增强了它们管大学的责任感;加大了地方对高校的投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 联系。仅以1988年为例,全国就有上海(2月)、内蒙古(5月)、广东(5月)、海南(9月)、福建(10月) 、四川(12月)等省相继做出"加强高教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以及增加地方投入,改 善办学条件"等决定。由此表明:宏观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后,由过去只有中央高教主管部门一个积极性,扩大到 省级地方政府以及办学主体--高等学校在内的各方面的积极性,这就为进一步管好高等教育,真正实现"宏观管 住,微观放活"的体制和机制,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3.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由少量"自费"试点,到"双轨并存"(即有自费、又有公费),到"收费制"基本确立,开辟了国家投资以外的一个新渠道--"家庭和个人投资的渠道"。 据统计到1992年,全国高校的学费收入大约为5亿元,约占全国高等教育事业费的4.6%。尽管这个比例还很低, 但却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制度"开始建立,其作用不仅在于增加了高等学校的经费收入,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学生刻苦学习的上进心。二是兴办校办产业,开展广泛的科技服务,在为经济建设服 务的同时,扩大了高教投资来源。自《决定》赋予高校开展创收活动和使用创收资金的自主权以来,我国绝大 多数高校都开始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并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开发、技术咨询和人才 培训等服务兼创收活动,有效地发掘高校潜力,既促进了生产和社会发展,又促进了教学、科研,还增加了学 校收入,拓宽了经费来源渠道。据统计,到1992年全国高等学校创收收入已达到21.6亿元,相当于同期高教事 业费的五分之一,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发展。三是由政府给政策,开征专项用于高等教育的附加。例如北京市 等决定征收高消费品教育费附加、广告费教育费附加等。这是通过政府行为,推动高教投资改革,拓宽高教投 资渠道的新尝试。四是接受捐赠,允许私人依法办学。《决定》发布后,海外华侨捐资兴学以及国内企业家出 资兴办民办高校、私立学校的实例很多,而且势头日增,这也是广开高教投资渠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4.推进高等学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其主要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单一的指令性招生计划,试行"指令性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的新的招生计划制度,并逐步扩大"调节性计划"。这一 改革,使学校能够在保证国家计划完成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培养能力及国家规定的比例,发挥潜力,扩大招生 计划。据统计,到1991年,我国自费生已达11.34万人,占在校大学生的5.2%;委培生达20.7万人,占在校大学 生的9.48%。与此同时,针对贫困、落后地区"招不来,回不去"的问题,一些地区还相继实行了"定向招生,定 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招生改革尝试。针对"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所存在的问题,相继实行了录取办法、录取体 制和高考办法的改革试验。从1985年开始,国家将"统一录取"改为"学校单独录取"。这样,就由"学校招生,政 府录取"的原体制,改变为"学校录取,招办监督"的新体制。并从1985年起,由上海市率先,其后浙江等省也相 继开始试行"高中毕业会考与相应的高考改革试验"(减少高考科目),目的在于探索一种"既能保证德智体全面 发展人才的选拔,又能对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起到积极导向作用"的高校招生录取方法。二是 试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依据《决定》的精神,1986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原劳动人事部 等有关部门联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通称"中期改革方案"),提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 业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 度。该《方案》曾率先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试行并总结了经验。1989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 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报告》和《高等学校毕业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同年,又有100多所高校按两个 文件精神,起步实施"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
5.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其主要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中共中央经济、科技和教育三大体制改革的东风及其创造的外环境,促进了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在80年代前半期校内管理改革的基础 上,进一步突破了高校人事上"一潭死水","只能进不能出,只能升不能降"以及分配上"论资排辈"、"平均主义 "、"大锅饭"等原有体制的束缚,逐步形成了"公平竞争,择优上岗,多劳多得,合理流动"的新的运行机制。二 是促进了高校办学效益和质量的全面提高,以及民主化、法治化管理的加强。由于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 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仅教育教学质量在竞争中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教学工作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据 北京市1992年统计,平均提高25%。竞争机制的形成,要求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作为保证,因而又促进了高校 管理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进程。
第三阶段,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发表、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目标和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标志,开辟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新时期。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突出重点和难点"的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特点是,在"五大体制"改革继续全面深 化的基础上,突出"管理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和难点,集中力量,明确目标,限期突破。
自"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提出后,又经过8年的改革实践,为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在经济理论上取得第二个 重大突破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依据。到1992年初,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再也回避不了"市场经济"的时刻, 邓小平同志高屋建瓴地提出"市场和计划关系"的科学论断,从根本上解决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 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 论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要求进一步改革一切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与政策,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决定》的基础上要有新的突破。为此,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确定了跨世纪高等教 育改革的方向、目标和战略。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国高等教 育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深化";二是着力于重点和难点。
1.以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完善和政治、科技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视野,确立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目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各项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其主要表现有:第一, 在办学体制改革上,进一步打破了国家包揽办学的旧格局,加快了"建立以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 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的新格局"的步伐。一个以公办高校为主,民办高校、民办公助、与境外合 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办学新格局已经形成。第二,在投资体制改革上,进一步改变了单一依靠国家拨款的状况 ,加快了"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新体制"的步伐,包括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 收取大学生的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据统计,1995年、1996年,多渠道筹 措的高等教育经费均占高教经费的四分之一强。同时,进一步改革了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机制,着手探索变 "按人头拨款"的办法为"教育基金制",并针对不同层次和别类的高校,实行不同的拨款标准和拨款办法,以充 分发挥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的新机制。第三,在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上,一是通过"两个计 划相结合"的过渡(即"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进一步促进了新的招生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二是通过 "双轨并存"的过渡(即公费和自费)和"并轨"改革的推进,进一步确立了大学生"缴费上学制度"。据统计,从 1994年开始在46所高校中进行"并轨"试点,到1997年全国已有1000多所普通高校全部实行了并轨;三是通过"供 需见面和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过渡,进一步促进了毕业生"面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新就业制度"的建立。第 四,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上,进一步推进了高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对教 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制,在分配上按照工作实绩进一步拉开了差距。通过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 物质激励等相结合,进一步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和 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促进了高校"自我发展、自 我约束"机制的形成。
2.以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共建、划转、合并、合作办学和参与办学"为主要途径,实施改革的重点突 破。1994年,李岚清副总理亲自主持,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座谈会"。明确提出,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教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即中央部委和地 方分别管理一部分高校),并就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思路和途径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同时确定在广东省 、上海市、机械部进行一省一市一部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后又增加一个江苏省作为试点省)。1995年国 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全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到1997年末,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8个中央部委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 涉及普通高等学校400多所,成人高等学校200多所。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其主要进展 表现在五个方面:
(1)共建。到1997年末,全国已经实行不同形式共建的高等学校共有100所。其中国家教委所属31所,其他部委所属高校54所,地方所属高校15所。共建形式有省(直辖市)与部、市与部、部与部等,还有一批高校已 有了共建意向。共建增强了高校为地方服务的意识,促进了高校为地方多做贡献。所有参与共建的大学,无一 例外地都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支柱产业主动调整了专业和学科体系,使学校和当地经济、社 会发展融为一体。同时,也促进了高校自身办学条件的改善。据统计,近几年来,通过"共建",全国高校共增 加经费投入约7--8亿元,增加学校土地面积1300多亩,增加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2)合并。部分学科互补或规模较小、科类单一、设置重复的高校进行合并的试点,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到 1997年末,全国已有159所高校合并成74所,减少了85所,使全国高校由1994年的1,080所变为1997年的1,020所 (含新批的若干所)。试点的实践表明:凡是真正进行实质性合并的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都得到了优化,办学 条件得到了改善,有限的教育资源充分地发挥了作用,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并效应。
(3)合作办学。多种形式的校际间合作办学试验,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到1997年末,进行各种形式合作办 学的高校已达到288所,形成162个合作办学体,总计372校次。合作办学打破了原来学校各自封闭办学、不合理 的重复、自成体系的状况,对于改善高等教育结构和学校学科氛围,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流与合 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参与办学和管理。企业、企业集团和科研单位参与学校办学和管理的试验也有了较大的进展。到1997年 末,全国已有50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了217所高校的办学与管理。其主要"参与"形式有:成立校董事会、 在高校设立各种奖学金、与高校合作办二级学院、办系、办专业等。企业、企业集团和科研单位参与办学与管 理,促进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增强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活力。
(5)划转。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调整由地方政府管理的试点,也正在取得进展。到1997年末,虽然转由地方政 府管理的高校只有8所,但毕竟已经起步,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一些转由地方管理的高校在转制以后又和其他 院校合并,使学校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划转"这一体制改革形式对加强地方政府统筹高等教育,改革因"条块 分割"而导致的重复办学及严重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提供了经验,对促进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参与上述五种类型管理体制改革的高校共600多校(次),涉及普通高校400多所。涉及高校总数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0%,涉及在校大学生数占全国普通高校在
校学生总数的近50%~60%。随着这些探索、试 验的不断进展,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效果已经逐步显现。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在全国或地区范 围内进行优化的势头正在形成;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配置正在日趋合理,办学效益日益提高;长期条块分割的局 面正在打破,逐步走向条块有机结合;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迈出了重要 的步伐。
二、新阶段的展望与思考
第四阶段,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和国家即将出台的"将高等教育管 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的新思路"为标志,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深入突 破"的新阶段。
党的十五大是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必将带来实践的大突破。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的 新突破,必将要求教育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为此,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专门强 调了"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问题,为了认真贯 彻十五大精神和江总书记的指示,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完善和加速出台《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 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的奋斗目标: 1.总目标:以共建、合并等联合办学为主要形式,淡化和改变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由"条块分割"转变为 "条块有机结合",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学校投资渠道,适当调整学校服务面向,逐步建立起布局结构合理、学 科门类齐全、规模效益好、教育质量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 2.学校数量目标: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全国高等学校数量由目前的2100多所调整到1600所左右(包括 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其中普通本科院校由1000多所调整到600所左右。
3.管理体制改革目标:逐步建立起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三者职责分明;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投入;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
4.布局结构调整目标:形成"三个布局结构合理"的新格局。即:一是三类覆盖面的高校(面向全国、面向大区、面向本省、本地区)结构布局合理;二是三种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教学科研型学校、以本科教学为主 的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结构布局合理;三是三种不同类型的高校(综合性、多科性、单 科性)结构布局合理。
实现上述目标,必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有一个大的飞跃。但能否实现这一飞跃,关键还要取决于能否做到"三个突破"--这是立足于第三阶段实践,对于新阶段、新目标的思考:
1.观念上要有一个大的突破。要立足于"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的认识高度,进一步突破"隶属观念"的束 缚,切实加大推进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以共建为例。在以往的实践中,一些地方,只注重于要求中央部 委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而不注重于自己如何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部委院校建设。谈"服务"很积极,谈"共 建"绕着走。这里有两大思想障碍:一是把推进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省战略对立起来,看 不到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会给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不可估量的促进力。二是头脑中还有"部委的"、"地方的 "等狭隘的隶属观在起作用,认为"我自己的学校钱还不够呢,哪有钱投向别人的学校去搞共建?!"这两种思想 是妨碍这些地方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必须认真破除,必须结合十五大精神的学习,把思想和认 识统一到十五大上来,立足于全局,立足于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加大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
2.规划上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全国和省两级"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整体规划。以往的实践表明,一些地区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存在三种倾向:一是"随机性",如有三所高校实际具有合作办学的一切 条件,但因其中两所不愿和另一所合作,因而就排斥该校于合作之外。二是"个案性"。如某校矛盾特别突出了 ,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了,上级主管部门才不得不下决心对其进行调整,否则能拖则拖。三是"割裂性"。迄 今为止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涉及的是现有10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而事关高教资源优化的还有1100多所 成人高校,尚未得到统一、认真的考虑,等等。由上可见,一些地区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还缺少 一个整体规划,缺少有计划、有步骤的整体推进。
为此,很有必要借全国贯彻十五大精神的良机,切实推动从省到全国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整体规划的制定工作。针对以上"随机性"、"个案性"和"割裂性"的弊端,加强从地方到国家对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统一领导, 进一步促进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结构布局调整的有机结合。通过"四个结合",即:一是促进管理体制改革 与高校结构布局调整相结合;二是促进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结构布局调整相结合;三是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 主;四是坚持中央和地方相结合,以省为主。形成"三个结构布局合理"的格局,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有 一个大的提高"的目的。
3.经费保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切实解决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不可回避的经费问题。以划转和合并为例,以往的实践表明,有些地区对部委高校划转或与地方高校合并,持一种消极态度,主要原因是耽心部委"甩包袱 "。为此,必须进一步强调国家对教育经费问题的法律保障,即必须确保做到"三个增长"(指预算内教育拨款的 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逐年有所增长;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同时,必须 保证国家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有关经费的各种政策性规定,不折不扣的落实。如经国务院批准下发的国家 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在体制改革和转轨过程中,原主管部门不能削弱 对学校的领导或减少对学校的投资,而应加强领导和增加投入,大力支持地方政府把学校办得更好"。对此,必 须站在支持改革的高度,予以切实的贯彻。
在跨世纪的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党的十五大,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及其推动下的 "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新高潮,值此难得之机,我们一定要牢记江总书记关于"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 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的教导,切切实实把十五大提出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落到实处!
&阅读次数:&
&&相关论文
&&热门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