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汇文一中某市篮球队到市一中加试的要求有哪些

昌黎汇文二中2013级高一4班 - 街拍实拍视频 - 爱拍原创昌黎县第一中学简称昌黎一中,现全名为河北昌黎汇文第一中学。是原河北省首批办好的二十四所重点中学,系河北省重点中学联谊会五所理事校之一,全国中学科研联合体成员校河北分部八所学校之一。2001年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省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验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省学生心理教育实验校。学校现有三十九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2800余人。教职工196人,专任教师127人,中青年教师占89%。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20人,占94.5%。有12人进修研究生,具有高级职称的26人,中级职称的9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特级教师3人。行政管理、教学辅助人员60人。2000年5月经昌黎县委组织部批准,学校建立了党委,下辖三个党支部,即:教学支部、行政支部、老干部支部。全校现有正式党员105人,我校实行党委监督保证下的校长负责管理体制。学校现设有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办公室、教科室,有校级干部3人,中层干部9人。近年,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省教育厅厅长刘永瑞、副厅长韩清林、秦皇岛市副市长黄荣为学校题词,各级领导对昌黎一中的发展给予热诚的关注与支持。河北昌黎汇文第一中学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河北昌黎汇文第一中学是一所县域中学,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天时、地利均不占。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全学教职工同心协力、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但是,与全省兄弟学校相比差距不小,属&第三世界&。1998年新领导班子上任后,综合分析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决定打&人和&这张牌,走自己发展的路子。提出在学校管理上,以人为本由制度管理逐步向校风(风气)管理过度;师资上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上下功夫;在学校硬件建设上,从实际出发,不贪大、不求全,量力而行。在教学上,不追风,不搞花架子,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情况,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河北昌黎汇文第一中学坐落在全国著名文化县、体育县、素有花果之乡、鱼米之乡之称的秦皇岛市昌黎县城。是河北省首批办好的12所重点中学之一,2001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学校现有教学班42个,在校生2800人。学校占地390亩,其中教学区157亩,校舍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教学楼两座,容纳60个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教室,15个配备微机的教师办公大厅。生活用房、运动场地、实验设备全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在实现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方面,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和百兆交换以太网系统,新建学生餐厅和男生宿舍楼已交付使用。布局合理、环境幽雅、风光美丽的校园,为学生读书成长提供了优雅舒适的环境。&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团结向上、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93人,专任教师124人,其中高级教师44人,一级教师78人,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占百分之九十八,有13人正在进修研究生。学校有特级教师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5人。有5名教师的课堂教学被评为省级优质课一等奖,21名教师的课堂教学被评为市级优质课一等奖,138人次曾在国家、省级出版社、报刊、会议上出版、发表、交流教学论文和经验总结。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县文明单位,省德育、体育卫生、勤工俭学、治安保卫先进集体。1998年,被评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经省教委检查评估我校以学校管理、办学条件双优秀排名全省第六,受到省教委的嘉奖。&  2001年,经省教委检查验收,我校确定为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行动实验校、河北省示范性高中、河北省心理教育实验校 ,并顺利通过校园网、微机室省级验收。&  美丽的校园,优雅的环境,是广大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之地。&  是我们心中的圣殿!!&
昌黎县汇文第一中学(昌黎一中)圈子
暂无圈子话题河北昌黎汇文第一中学&共1350人浏览
中学 小贴士
住宿还是走读中学择校如何选择?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住宿还是走读的问题上,很是纠结,看河北昌黎汇文第一中学的老师怎么说?住校和走读的好处是各有千秋,具体情况看孩子的情况来决定。
1.长辈溺爱最好住校。到底是选择寄宿制学校还是走读式学校,家长应根据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在学校里,孩子远离了社会不良因素,老师专业和及时的指导能关注到孩子每个细节。有规律的生活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能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性格孤僻不妨住校,在寄宿制学校里,学生在正常的学习之余,还能和同学们一起嬉戏,体会相互间的关心与关爱。
3.每周聚散有利有弊。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一周5天住校会导致亲情的疏离。只要学校和家长有意识地去引导,住校的学生反而能感受到与父母分离后相聚的美好。以一周为单位,前五天在学校感受磨练教育,后两日回家更能享受父母的爱,就是所谓的感恩教育。
当然了,河北昌黎汇文第一中学的老师说,如果学校离家比较近、家长有时间照顾孩子,走读能让孩子和亲人在一起,有利于感情培养。
按字母排序:
查找附近其他商户
河北昌黎汇文第一中学& 附近其他商户
知名连锁店
爱帮快速收录服务
1个工作日收录|更快展示|更多商机
免费咨询热线昌黎汇文二中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昌黎汇文二中
昌黎汇文二中1910年建校,前身是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成美学馆,1922年更名为汇文中学。1942年,汇文中学与立中学合并为昌黎中学校。1952年12月,省政府接管汇文中学,改名为河北昌黎中学(简称省中)。1955年,改称河北昌黎第一中学,为当时河北省16所重点中学之一。文革期间,学校校名迭变,在汇文中学校址上先后建立了唐山地区卫生学校、中学、昌黎,1978年改为昌黎县第二中学。1993年6月,经省批准恢复了校名。创办时间1910类&&&&别中学
2003年春,县委、县政府对我县初高中学校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原汇文中学高中部、高中部和秦皇岛昌黎美术高中合并,实现纯高中办学,走规范办学之路。2004年,被认定为秦皇岛市首批示范性高中,日,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在近百年历史进程中,该校以“朴、诚、勤、敏”的精神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享誉冀东,号称“津东第一校”,给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有用人才。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孟昭英、马杏垣、、院长、著名病毒学专家、原国家外经贸部部长、、司令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青年数学家石根华等,2003年9月,石广生部长曾回访母校,和学校领导就校园规划问题共议汇文发展。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约171亩,其中总校区约128亩,东校区43亩;有校舍建筑面积53991.85平方米。
学校经过多方论证,并报请县政府批准,于2003年重新进行了校园整体规划,分两期进行建设,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第二期工程已经启动。整个校园西半部是教学区、东半部是运动区、北部是生活区,有南北两个校门。学校环境幽雅,汇文湖、槛虹桥、等完整地保留着当时的建筑和景观。校友捐款新建了维亨泉、玉祥路。现在学校有小花园5个,绿化用地29800平方米,校园内百年银杏、枫树、洋槐枝繁叶茂,汇文湖碧波荡漾,因地下泉水百年不枯,维亨泉坐落在花园之中。厚重典雅的建筑与洋溢着现代气息的楼馆分布有序,掩映在绿树丛花之中,每年都有众多校友前来观瞻留影。
为了落实省教育厅韩清林副厅长给该校下达的“办好省级示范性高中,争创省级首批文明生态学校”的指示精神,在新的校园规划中,该校设计并正在实施着生态型的绿化工程,栽种了百花园、百果园、玫瑰园、园等,还种有28种树木。
学校重视环境育人,校园文化建设因地制宜,既展示了师生的才艺又增加了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内每一栋楼的名字都传承着汇文二中的历史,图书馆楼布置的书香典雅,科学楼内激励学生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楼悬挂了警示名言和师生的妙语佳句,有些是师生亲自提笔书写绘画,展示了汇文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现有20轨60个教学班,在校生共计4300余名(住校生1885人),其中美术教育已形成规模,美术班18个,美术特长生949人。
2003年三校合并以后,按照校园整体规划,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2002年9月功能齐全、总面积近7272平方米的集教学实验、图书阅览、现代教育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科学楼交付使用,满足了理化生实验、图书阅览、专业活动室和微机上网的需要;新建7700平方米容纳近三千名学生就寝的2栋女生宿舍楼交付使用,缓解了学校住宿生多住宿难的问题;2004年8月、12月和2005年6月分别交付使用的合计9800平方米、容72个教室、15个教师办公室的三栋教学楼和3000平方米的艺术大楼,彻底改变了教学环境,扩大了办学规模;2004年重新规划了内操场,新建了8个高标准篮球场,改善了全国体育传统校的运动设施;建成了18000平方米、170户的住宅楼,实现了教学区和住宅区的彻底分离。该校五名校级领导都是中学高级技术职称,平均年龄42岁,15位中层领导都是从教学业务尖子中选拔出来,具有很强的实干精神和敬业意识。班子成员坚持“五字方针”:公、勤、廉、宽、谦,作风民主,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学校发展方向、校园重新规划、设备添置等重要问题集体研究决定,成立教职工代表大会,评优、评先、学校各种奖励办法的出台等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通过职代会研究决定。在学校评优、评先、安排工作等各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上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好处、实惠让给群众,深受广大教工的爱戴。领导班子关心教职员工的疾苦,尊重爱护离退休老干部,并校之初,学校许多老教师仍住在三、四十年代建的破旧平房内,领导班子费尽周折跑各种建楼手续,在集资建房的各项规定中反复征求在职和离退教职工的意见,先后三次易稿终于达到全体满意,最后终于在学校北部和校外建起3栋170户宽敞明亮的教职工住宅楼,让许多离退休的老教师也有机会住进新楼,彻底解决了教师住房难的问题。为此,该校班子受到市、县领导部门的表彰,该校校长还被评为省、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教师教育先进个人等。
面对合并后新融合的汇文大家庭,学校领导班子借并校东风,坚持原有的“朴、诚、勤、敏”的精神、“治校从严、教育从严、教有特色、学有特色”的校风、“尊师守纪、博学强身”的学风、“厚积薄发、标新立异”的教风,加速汇文二中的发展。提出了“,”的办学思路,以“育一流人才,创一流质量”为办学目标,明确了“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坚持文理并重,同时突出音体美特长”的办学方向,以“一切为了”为办学理念培养了大批“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优秀人才,走出了一条“挖内潜、借外援、成合力、促发展”的新路子,使古老的汇文二中面貌焕然一新,在短短的两年内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四大突破!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79名,其中专任教师214 名,全部取得了教师资格,高级职称教师39人,占18.2%,中级职称教师179人,占83.6%,本科学历以上197人,占92.1%,30-50岁年富力强的教师占85.9%,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配置合理。
学校实施了教师的“三个工程”,即:1、“教师教育工程”:学校有计划,几年来学校组织了三期计算机培训,全体教师利用晚自习时间参加学习,每学期举办专题讲座,分期分批参加的培训,选送教师脱产进修学习;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去秦皇岛、唐山、等地观摩、听课、学习交流,组织教师听全国著名教师、全国模范的讲座,还通过组织班主任培训班、理论培训班等给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培养了一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2、青年教师“一、三、五”工程:学校组织新毕业大学生岗前培训,安排新教师向老教师拜师,2004年该校共组成19对帮教对子,师徒共同进步,达到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三年胜任、五年出成果的效果;3、“名师带动工程”:学校通过开展一年一度的教学“百花奖”大赛,结合日常教师业务情况,评选出该校的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及明星教师即名师,要求名师带头践行“教师道德规范”,在道德上做楷模,在日常教学中名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有所建树,在理论上做导师,名师要发挥业务专长培养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20节以上),按学校安排带好自己的徒弟,在业务上做公认的师傅,名师要有独立实施“三课”和指导“三课”的能力,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在教研上做领路人,这样,以名师带动全体教师,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
学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和基本功检测,开展“三功双评”,三功即:教师基本功、学科知识功和课堂教学功,通过请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粉笔、硬笔字比赛、演讲比赛、简笔画评比、课件评比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鼓励教师潜心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对教师部分业务进行量化评估,设立徐维廉奖励基金和各种形式的育人成果奖,本着以质论奖为主、以量计筹为辅和充分体现向第一线倾斜原则,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断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忧患意识,形成了一支勤奋敬业、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三年以来,该校教师有44 人获省级奖励,142 人获市级奖励,多篇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该校教学工作以“规范管理,严格要求,教研并重,协调发展”为重点,在管理中,学校重点强化了的管理,在教学环节上严格把关,定期检查教案、作业批改和辅导,进行教案评比,组织学生评教评学,及时反馈,建立课堂教学日志,坚持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定期、定量的听、评课制度,定期对教师部分教学情况进行量化评估,规范课堂教学。
结合“,自主发展”的省级教改课题的研究,该校推行以“教会学生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为中心的教学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丰富课堂活动,改革教法、学法,如:高二年级尝试使用教案、学案一体化,实现同学科资源共享;数学学科的“MM教学方式”和英语学科的“小组教学法”和“单词速记法”以高一年级为主正在积极开展;物理组发挥优势、地理组的“”、高一年级的“四步参与”等稳步实施,语文学科溶入了大语文的概念,全面激活了课堂教学。
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已成为学校最吸引人的课程。包括班会活动,团委、组织的社会活动、文艺活动和各种团体竞赛活动。活动内容列入学期计划,广泛开展,做到分类推进,培养兴趣。活动项目异彩纷呈,有者香文学社、、广播台、摄影、美术、鼓乐队、舞蹈队、合唱队、田径队、球队、数学、生物标本制作、物理试验、化学试验等20余个小组,学生自由选择,许多学生具有音、体、美等各项特长,现在学校的艺术特长教育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学校新成立了教科室,坚持以“科研兴师、科研兴教、”为方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不仅在教学实践中搞研究,而且注意了学科的整合,以多元的视野审视学科间的联系,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教学科研为现今“联合作战”的科研方式,现在学校各学科都有1-4个科研课题研究项目,如:数学学科的省级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心理学科的省级课题及其他26个市级课题已经验收、推广。
学校有严格的学科组活动制度,每月各学科组活动一次,每周各备课组集体活动一次,交流教学经验,开展同学科教师间听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倡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撰写1篇论文,并评选优秀论文装订成册。学校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44个,其中2004年6月份,该校共申报了38项课题,经审核,全部被确立为市级课改专项课题,其中4个被确立为市级重点课题。该校有着以德治校的优良传统,1964年中宣部和中央文教部联合召开的高校和中等学校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该校作为特邀代表之一,校长李植棠和教师赵荣弟出席大会,并作了书面发言。他们和与会代表一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徐维廉校长提出的“假如人人皆像我,学校将如何”的治校名言至今仍铭记在广大师生心中。
进入社会发展新阶段,学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坚持德育为首、的道路,以“、以德治校”为工作思路,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形成了“科学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的新格局。
学校建立了完整的德育工作队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名誉法制副校长、德育主任、团委书记、教师学生会主席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级工作网络和学校领导——德育处教师——三级管理网络;每年利用暑假举办班主任培训班,学习班主任的基本素质要求、班级管理技巧;鼓励班主任边认真工作,边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并集印成册;学校出台了《汇文二中优秀班主任评比方案》,2005年10名班主任被评选为模范班主任,极大的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了德育队伍工作水平。
学校自1998年起在全校范围内试行班级和,建立起严格的日常行为规范督察制度,使管理更加数量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做到事事有标准,处处有规章,初步实现了无空白管理,形成了自己的德育工作特色。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团队精神教育、依托五峰山、烈士陵园等德育基地开展传统教育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的先锋作用,开展了“做文明”大型远景系列化思想教育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业余党校”培养了大量优秀青年人才;一年一度的,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优良作风;启动“寒门学子”基金,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两年来共发放资金18110元,使79名学生受益;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设有专职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心理辅导系统,通过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实现了在校生违法违纪案件为零、治安事故为零、安全责任事故为零的突破!学校合并后,坚持“靠质量立校、靠人才发展、靠管理增效益、靠美术显特色”原则,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了“合格加特色、规范加特长”的特色办学模式,音、体、美特色教育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特色办学品牌已经被社会各界所认可。2004年6月,该校成功地承办了秦皇岛市“华夏杯”中小学生书画大赛,并建成了汇文二中美术馆。
现在该校已成为我市美术教育发展最早、美术办学规模最大、办学软硬件环境最优良、秦皇岛市政府批准的在全市范围内招生的国办美术特色学校。近年来,学校还与清华大学美院联合办学,请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的著名专家、教授来该校授课,学生也到清华美院接受集中培训,形成了开放的联合办学新格局。在全国各类美术院校的专业考试中,该校考生成绩一直居全省前列;连续三年高考升学率在90%以上。本一、本二的升学率均略高于秦市几所重点中学普班的升学率,2005年高考本一上段116人,本二以上185人,本三以上685 人。特色教育迅速发展壮大,2005年该校美术高考成绩在全市遥遥领先,重点院校录取率50%以上,名校录取率高。该校已成为河北省东部规模最大,升学率最高的美术特色高中。体育、音乐连年升学率100%。该校学生连续5年包揽普通中学文科、理科状元。2005年高考本一上段156人,本二以上285人,本三以上885 人。
几年来,该校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体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现代技术教育示范校、河北省、自主发展教改实验学校、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河北省德育示范校、全国及河北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校风建设最佳校、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市级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级示范岗、市级先进职工之家等,并于2004年确定为秦皇岛市首批示范性高中。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积极主动地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全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务处落实财务工作的要求,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严守财经纪律,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建立了财务管理、物品支出等规章制度,学校经费使用合理,帐目清楚,手续完备;努力办好学校食堂,为师生提供既卫生又物美价廉的食品,师生非常满意。
今后,该校将以省级示范性高中办学标准为准绳,精心打造汇文特色办学品牌,力争在冀东地区打出名气、办出特色,办成河北省一流的特色重点高中,振兴百年汇文,恢复“津东第一校”的美誉!
昌黎汇文二中贵贞楼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昌黎一中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