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 八极拳拳如何练习

《八极拳教程》霍氏八极拳传统训练方法揭秘
作者:李树栋 【
】 浏览:9848次
  最近更新:(日)
  霍氏八极拳第三代传人编著的《八极拳教程》暨《霍氏八极拳传统训练方法揭秘》,已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新华书店经销,由于市场需求大,出版社已经开始第二次印刷。
  《八极拳教程》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八极拳的传统训练方法和内容,《八极拳教程》38万多字,822幅动作路线照片,正文部分共454页,真实的反映了霍氏八极拳的传统训练方法和内容。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www.baji.cc/upload_files/article/47/1_11_2ydnc.jpg" width="500" height="535" border="0" title="_MG_8711.jpg" />
  一、邮购服务:
  为了方便读者购买,本网站提供国内邮购服务,读者汇款后可电话或短信联系,款到后即可寄书,销售价格:50元,普通邮寄免收邮费。  
  说明:
  1、鉴于有的汇款单字迹不清,无法辨认,请寄款时注明电话,并发短信确认。
  2、银行汇款请短信发送邮寄地址。
  3、如因印刷装订原因造成缺页等现象,本站负责调换。
  联系电话:(北京)(公主岭)
  电子邮箱:
  1、银行汇款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
  帐 号:01
  户 名:李树栋
        2、邮局汇款
  地址一:北京市海淀区东王庄小区30栋6单元601室  邮 编:100083
  收款人:李树栋
  地址二:吉林省公主岭市教师进修学校
  邮 编:136100
  收款人:王丽华
  二、作者介绍
  李树栋:1956年生于公主岭,祖籍山东即墨,现住北京市朝阳区,曾任公主岭市教育工会副主席。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主张“崇文尚武,文武双修”。文化知识方面:系统学习了大学物理专业的课程,具有六年的中学教学经验;系统学习了教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具有二十二年的机关工作和管理工作经历。武术方面:自幼习武,曾习练中国传统摔跤、少林长拳、潭腿和八极拳,具有三十年的武术教学经验;1986年正式拜清朝末代皇帝武师霍殿阁之子霍青山为师,成为霍师的开门大弟子,专攻八极拳械及功法。同时得到霍青锋(霍殿阁长子)、霍文伯(霍庆云长子)的精心指点和传授。
  霍氏八极拳第三代传人、中国武术八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吉林省八极拳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公主岭市武术协会主席、公主岭市八极拳研究会会长、四平市武术协会副主席、《走向奥运的中国武术》常务编委会主任。
1993年率队赴北京参加“武术文化知识国际大赛”,荣获个人三等奖、集体组织奖。并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武林风采”晚会。
  曾在《武魂》杂志发表了“霍氏八极拳形成与沿革”、“八极拳释义”、“八极拳的跺脚”、“八极拳的擤气”、“八极拳的发力”等文章多篇,以技术阐述明晰、见解独到为特点,受到读者欢迎。把哲学理念融入到八极拳的教学中,致力于形成八极哲理文化体系。
  所教弟子在全国八极拳比赛中有三人获得第一名,有三人获得第五名,一人获得第八名,有四人次获得一等奖,多人被沈阳体育学院特招为大学本科学员。学生李志强现任吉林省高等公安专科学校格斗教研室主任、吉林省公安厅散打队教练,学生赵龙现任大连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武术教师。有三人晋升为中国武术六段,有二人晋升为中国武术五段,有多人晋升中国武术三、四段。所教弟子遍布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北京等地,还曾教授过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外籍学员。
  1985年在中学任团委书记时,为了保护师生的安全和学校秩序,曾凭武技制服了到校持刀伤人的黑社会团伙五名成员,使其绳之于法,《中国教工》曾专题报道。1991年发起成立了“公主岭市八极拳学术研究会”;1994年参与组织了“霍殿阁、霍庆云立碑活动”,并负责设计纪念徽章、编辑纪念册;2000年发起组织并完成了霍氏八极拳首次大规模修谱,主编了第一部详细全面论述八极拳理论的《霍氏八极拳谱》;同年创办了中国传统武术科学研究机构――“八极武术院”;2002年经中国武术协会授予中国武术七段称号;2003年创办“中国霍氏八极拳”网站(),后更名“八极网”;2005年发起成立了“国际八极拳总会”;2007年编著了最为系统全面的传统八极拳书籍《八极拳教程》,2008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被国家图书馆收藏;2008年8月出任北京2008奥林匹克青年营八极拳总教练,向204个国家的481名营员展示和教授八极拳。2009年2月参加《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专家终审会议,负责《八极拳段位制教程》的最终审定。2009年8月牵头创办“北京八极太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办公室协助工作,参与“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制定,出任历次中国武术协会举办的“全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培训班”和“中国武术协会段位考试点骨干人员培训班”八极拳主教练。
  相继入选《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新华出版社)、《中国专家大辞典》(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编辑、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北京的《武魂》杂志、民航的《空港》画报、《走向奥运的中国武术》以及有关报纸也曾相继刊载了相关事迹。摄影作品收录《中国摄影艺术年鉴》;书法作品为雀巢公司亚洲董事会全体董事收藏,开发制作了《兰亭序》行书动画演示学习软件。
  三、《八极拳教程》前& 言
  八极拳是中国古老的优秀拳种,是与中国传统哲理完美结合的拳术,它深邃的哲学思想,丰厚的文化内涵,系统的训练内容,淳朴的演练风格,实用的技术体系,深受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青睐,而且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
  但到目前为止,系统介绍八极拳的书籍和录像等资料极为匮乏,虽然2000年第一本系统详实介绍八极拳的《霍氏八极拳谱》问世,但只是作为门内的指导资料,所以在欣慰之余,还是觉得意犹未尽,《拳谱》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很多内容无法体现,而且八极门内的朋友们也都期望有一本更系统详细的参考资料,很多八极拳爱好者也都来电询问能否编写一本更具操作性的书籍,还有的武术研究人员向我索取八极拳的资料。
  霍氏八极拳的系统训练方法,始终是入门弟子掌握的内容,外人是无法见到的,更无法了解他的细节和奥妙,这些都为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为了满足广大八极拳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也为研究中国武术的人士提供一份详实的八极拳资料,现把霍氏八极拳的系统训练内容整理成书,编写成本《八极拳教程》,既称为教程,就要具备操作性、实用性,同时还要具备理论性、系统性,使之成为从事八极拳教学人士的一份详实的依据,成为八极拳习练者的良师益友。
  笔者根据自己学习霍氏八极拳的过程,并总结多年从事八极拳教学的实践经验,尽可能全面地、系统地整理霍氏八极拳的内容,将原汁原味的八极拳展现给广大读者。编写时掌握的原则是:在技术特色上体现原有风貌,在练习内容上保持系统完整,在理论阐述上揭示其法则性的本质和原理,尽力使该书不负教程之名,不负众望所期待。
  本书为《八极拳教程》系列中《霍氏八极拳传统训练方法》部分,其中包括:八极拳概述、八极拳教学与训练、八极拳主要技术分析、八极拳基本技术、八极拳的拳术练习、八极拳实用技术、霍氏八极拳精要、八极拳内功、八极拳功力训练、八极拳技击论等内容。其中除笔者撰稿、演练之外,“霍氏八极拳精要”一章取自《霍氏八极拳谱》,这部分内容是由霍文学先生撰稿、笔者编辑整理的;“霍氏八极拳的功能影响”一节由胞弟李树森执笔撰写;“八极对接”一节由笔者之徒、全国八极拳比赛八极对接第一名获得者李志强(吉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格斗教研室主任)和吴海勇演练并撰写说明;“八极劈挂掌”一节由笔者之徒、全国八极拳比赛两项一等奖获得者闫树圣演练并撰写说明;“六大开合练”一节由笔者首徒、全国八极拳比赛挖掘项目一等奖获得者魏国军演练并撰写说明;全书的动作照片由笔者之徒夏吉星执机拍摄,图片制作由树栋电脑工作室完成。此书成稿得益于霍家三代人的无私传授和大力支持,也是两代霍家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以系统介绍徒手训练内容为主,八极门器械、功力训练、内功修炼、实战训练和八极文化等内容将另行详加著述。
  笔者随霍家习武二十余载,时时被霍氏八极拳纯正的功夫、精妙的技艺、深邃的哲理所深深吸引着,更被霍家几代人的高尚品德、淳朴家风所感动着。既受恩于师门,得以探究武学堂奥,又每在习拳授徒之余而有所体悟。传统武术乃我中华民族之国粹,是世界文化之瑰宝,国人自当珍而惜之、承而传之。余虽幸得霍家武技,仍不想藏之为私有,今愿解囊奉之于世人,上报师恩,下助后学,尽我辈一份责任。
&&&&&&&&&&&&&&&&&&&&&&&&&&&&&&&&&&&&&&&&&&&&&&&&&&&&&& 李树栋
&&&&&&&&&&&&&&& &&&&&&&&&&&&&&&&&&&&&&&&&&2007年7月于公主岭
  四、《八极拳教程》目录
第一章& 八极拳概述
第一节& 八极拳的源流与传播
第二节& 霍氏八极拳的形成与沿革
第三节 &霍氏八极拳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 霍氏八极拳的功能影响
第五节& 霍氏八极拳的习练内容
第二章& 八极拳教学与训练
第一节& 八极拳习练者须知
第二节& 八极拳教学与训练的特点
第三节& 八极拳教学与训练的原则
第四节& 八极拳教学与训练的要求
第五节& 八极拳教学与训练的步骤
第六节& 八极拳教学与训练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 &八极拳主要技术分析
第一节& 八极拳释义
第二节& 八极拳的跺脚
第三节& 八极拳的擤气
第四节& 八极拳的发力
第四章 &八极拳基本技术
第一节& 绪& 论
第二节& 八极拳的手型手法
第三节& 八极拳的步型步法
第四节& 八极拳的肘法
第五节& 八极拳的腿法
第六节& 八极拳的摔法
第七节& 八极拳的拿法
第八节& 八极拳的身法
第九节& 准备活动
第十节& 步法练习
第十一节& 基本动作练习
第五章& 八极拳的拳术练习
第一节& 八极小架
第二节& 八极拳
第三节& 八极对接
第四节& 劈挂掌
第六章& 八极拳实用技术
第一节& 金刚八式
第二节& 六大开(八大开)
第三节& 六大开合练
第四节& 八极应手拳
第七章& 霍氏八极拳精要
第一节& 内存八意 外具八形 动用八面
第二节& 势贵中平 身贵正直
第三节& 讲六合 论呼吸
第四节& 精气神和三盘
第五节& 刚柔相济 虚实相生
第六节& 明主宰 辨三节 知根叶 通经络 贯通劲
第七节& 步法稳重 手法精微7
第八节& 拳术之六句口诀
第九节& 劲力独特 明暗相兼
第八章& 八极拳内功
第一节& 八极门内功与《易筋经》
第二节& 霍氏八极拳的内功调养法
第三节& 丹田功法
第四节& 数息功法
第九章& 八极拳功力训练
第一节& 揉手功法
第二节& 站桩功法
第三节& 铁砂掌功法
第四节& 打弓功法
第五节& 掌板功法
第六节& 球类功法
第七节& 桩功功法
第八节 &靠山背功法
第九节 &金刚指功法
第十节& 埽把功法
第十章& 八极拳技击论
【】【】【】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编号:
京 东 价:
[定价:¥]
在线客服:
服务支持:
八极拳教程:霍氏八极拳传统训练方法揭秘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
白龙马5(内蒙古)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八极拳教学与训练的步骤
作者:李树栋 【
】 浏览:9122次
  八极拳教学与训练的步骤
  八极拳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完善,已经形成了符合武术发展规律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步骤,形成了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体系,这个体系是不能改变的。八极拳的教学与训练要严格按步骤进行,练习的内容顺序都是非常明确的,练习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不能简单的主观猜测和理解,更不能自作主张进行删减。有的人认为练是为了用,那么在练习招式时要与实际应用相一致,这是不知道练习过程的作用与练习目的的关系。还有的人觉得练习内容繁琐,而进行删减,也有的认为练习内容太少,便自己编起拳来,结果始终练不出上乘武功。这些现象在武术节特别多,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练习方式的作用
  八极拳的练习内容在不同阶段都有其不同要求和不同的作用,但最重的是要通过练习掌握原理。就像上物理课我们讲的是定律,首先要正确理解定律的含义,然后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定律的应用,更多的应用只要掌握了定律,真正理解了定律的含义,学生就可以去灵活运用,解决更多的相关问题。八极拳练习过程中的典型动作就相当于典型例题,是为了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应用时是有变化的,只要能深刻理解原理,你自己就可以进行变化。笔者在十几年前教学生时,十四五岁的学生都看明白了,脱口说出“师父教的是大招”,听到后感触颇深,这么浅显的道理怎么有的人练了几十年都不明白?
  二、练习八极拳的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为基础功夫的练习阶段,以学习典型动作、拳术、器械为基本内容,主要是对动作规格、动作要领的掌握。初学拳艺要持之以恒,吃苦耐劳。勿贪多,需求精,做到每招每式准确无误,同时要有技击意识。使技艺日趋纯熟,熟则意清,气合力顺,身活步稳,才能由初级逐渐过渡到中级。
  中级阶段:为招法试功,拆解套路,要重在理解掌握它们的技击作用规律、特点,反复进行单练,即单招练习,两个人对拆招式,也可由老师喂招,仔细体会应用时的要领细节,并达到八极拳技击八疾之要求。
  高级阶段: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达到默化拳术功法,做到随机而动,应变自然,随心所欲之境界,招法不受意念支配,身体亦不受招法限制,出手即为招,招招皆有法。全身各部之力融为一体,触点如簧般反射,产生突发力。达到无形无式,无招无象的境界。
  三、练习八极拳的方法步骤
  首先要做好准备活动。八极拳独特的准备活动有:溜穴、圈抱掌、悠裆。每次练习时首先练习的就是这几个动作,然后可以练习步法、溜腿等动作。通过准备活动理顺筋脉,使关节灵活自如,为下一步练习做好准备。
  二是基本动作练习。主要练习撑锤、迎面掌和怀抱婴儿这三个动作。每个动作要反复练习,可根据练习场地的大小,一趟练一个动作,也可采取间歇性的练习方式,一趟动作练过去,回来时放松走着回来,再接着练习第二趟,这样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避免因练习疲劳而使动作变型。练习时要严格按照动作路线、动作规格、要领要求进行。首先要放松,先不要用力,在多练的基础上,达到周身协调,也就是达到了外三合的要求,再逐渐尝试发力,并配合擤气,使气力相合,达到六合的要求。
  通过这三个典型的动作去掌握八极拳的要领,练出八极拳的十字顶拔劲。这是换力的过程,使旧力悉去,新力渐生,练的是增长新力,新力才是功夫,就是所说的劲,此种力练出来经久不变。练拳就是将自己的爆力、浮力、生力、僵力、犟力,变成实力、沉力、活力、熟力。练习者在刚开始练的时候往往感觉自己力量很大,后来练久了反觉得全身松懈无力,实际是旧力渐去,新力渐生的反应,这才是长功夫了。
  笔者在教学中遇到一个例子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我有一师侄,练习金刚八式的头两式已有半年之久,一天我去师弟处,正好他也在,师弟请我继续教后几式,我就让他练一下这两式,看看到什么程度了,结果劲还没打合。原来他学完之后就自己进行练习,他觉得练是为了用,就简化了动作,直接上步打拳了,缺乏了蓄劲的过程,结果是徒劳无功,我就要求改回来重新练习,等过了两个月再看时劲基本打合了。由此可以看出严格按古法练习是非常重要的,想当然的改动会影响练习的进展。
  初练时拳架可以稍高一些,这样容易掌握要领,尽快把动作练顺练合,把劲力练整。然后再适当降低拳架。
  三是站桩功夫练习。可以将怀抱婴儿一式或两分掌等动作单独进行站桩练习,练习时动作规格要准确,全身放松,调整呼吸,使呼吸匀长自然,仔细体会身体各部要领。待到有一定进展后,可以用八极小架练习整套的站桩功夫。
  四是兼练实用功法。在初练八极拳时可以配合练习的内容进行一些实用功法的训练,如:练习迎面掌时,可以配合用掌打树、双掌捧树、捧墙角等练习,增加掌的击打力度。等过一段时间以后练习内容增加了,就可以进行桩功练习了。练习实用功法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不管练习那种都要坚持经常,并且严格按要求练习,要保持不要太用力的原则,功力的增长是一个微量递增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以免伤及自身,霍庆云先生常讲:“硬功夫要软练,软功夫要硬练”,这个说法非常有道理,是练功过程的经验总结。
  五是侧重单操手练习。单操手就是进行单招单式的练习,不要一练就是套路,那样是不能练精的,但是在单式练习时头脑中要有一个假想敌,每一招式都要假想应用到对方身上。这样才能使动作具有攻防含义。一个招式练习多了,形成了自然的条件反射,才可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临敌致用。
  六是对抗性练习。对抗性练习要在单练的基础上进行,首先进行单招的应用练习,初练时要互相喂招,一个人摆一个拳架,另一个人进招,仔细体会用法,等熟练后再逐渐进行对抗的尝试。在此基础上练习八极对接,效果会更好。由相互配合到变招变式,然后达到灵活应用,这就是临敌致用的练习方法。
  四、掌握八极拳不同内容的演练特点
  八极拳的习练内容从八极小架到金刚八式、八极拳、六大开、应手拳,每一个内容的作用不同,特点不同,演练风格也不相同,习练者应该明确掌握,不要练起来都是一种风格、一种特点。
  八极拳的基本动作是打基础的练习,必须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练习。就像练习书法一样,一笔一画,起笔、运笔、收笔都要交代得一清二楚,绝不能含糊。模仿老师的动作就像书法中的描红一样,采取一定的模式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等到一招一式抑扬顿挫都交代清楚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练习了。
  八极小架顾名思义是八极门中盘架子的内容,仍然要一招一式的练,把拳架练习准确,同时盘出功夫来。就像书法中的楷书练习一样,一笔一画,间架结构,决不能含糊,楷书基础不好是无法练习好行书和草书的,如果硬去练习草书那在行家看来是有肉没有骨头。
  进入到八极拳的练习就要连贯起来,但每一招式应然要交代清楚,练出细节要领。就像是练习行书,虽笔画溜畅但起伏转折皆有章法,达到苍劲有力的效果,不能一带而过,囫囵吞枣。
  到了应手拳,一趟动作练过去,要快速连贯,一气呵成,挥洒自如,如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气势磅礴,但每一个动作又都符合八极拳的要领要求。就像书法中的草书,变化万千而又雄浑厚重,虽看似随意而实有章法,笔划之间皆出自基本笔法,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孟村八极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