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不会带来后遗症的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

今日舆情解读:对国产疫苗的信任危机需尽快消除--舆情频道--人民网
今日舆情解读:对国产疫苗的信任危机需尽快消除
来源:&&日20:52&&&&【字号】
(日 星期三)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何新田
一、热点事件概述
综合今日舆情数据,今日舆情热度最高的事件是“媒体称与崔永元同期赴美调查转基因结论迥异”,热度最高的单条网络新闻是腾讯新闻:“武警烈士郑益龙遗孀被特招入伍 获授少校警衔”。截至今日13时,“两部委专家回应疑似疫苗致死6大质疑”相关话题位居今日舆情热点排行第三位,已有超过220万网友参与讨论和超过15万条网民评论。
今日舆情热点:两部委专家回应疑似疫苗致死6大质疑
12月24日下午,国家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联合召开发布会,就社会关注的乙肝疫苗疑似致死事件进行通报。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从2000年到今年12月份,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已上报188例。其中,最终确定为疫苗异常反应的18例,近年每年有四五例。
腾讯新闻:【我国接种乙肝疫苗13年死亡188例 两部委回应质疑】食药监总局、卫计委回应乙肝疫苗致死质疑,称我国13年接种疫苗共死亡188例,这188例病例中,疫苗质量均属合格,接种过程无问题;并表示我国疫苗质量标准不低于发达国家疫苗标准水平。目前,深圳康泰乙肝疫苗已流向27个省份。
二、舆情发展态势研判
1.各类媒体报道走势图
2.舆情发展走势分析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12月14日,就有中国新闻网报道称“湖南2名婴儿接种乙肝疫苗身亡 涉事疫苗被停用”,随后的12月15日,《南方日报》报道称“深圳一公司乙肝疫苗致湖南两婴儿死亡,国家食药监总局通知暂停使用”的消息,随后受到全国媒体和网络上强烈关注。网民们感叹“现在人们的良知哪去了,什么都是为了钱钱钱!”而相关话题舆情热度迅速升温。当天的相关网络新闻就超过800篇。相关微博超过4.5万条。
随后的16日和17日,相关话题舆情热度继续升温。17日的相关网络新闻超过1900篇。
22日,新华网报道称“湖南广东四川已有4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引发相关舆情热度出现爆发性增长,当天的相关网络新闻超过4300篇,相关微博超过10万条。随后的日子里相关舆情热度一路走高。23日、24日两天的相关网络新闻均超过2万篇,舆情热度达到超高温的程度。
截止到今日(12月25日)14时,此话题相关网络新闻超过1万篇,相关微博超过7.89万条。数据显示,此话题相关舆情热度仍然呈现高温态势。
三、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 网友热议:国产疫苗面临国人信任危机
质疑专家说法
网友“天平达人”:“专家:接种乙肝疫苗13年死亡188例 疫苗全合格”这个说法相当于偷换概念,1、这乙肝疫苗13年来是否使用同一个产品,如果是专家的说法还有一定的道理。2、假如死亡的188例分布于13年较均匀的话,也能说过去,打比方,如果有的年份事集中爆发,而有的好几年又零事故,这就难说疫苗没问题。今年今年集中死亡4例,不能不怀疑。3、独生社会就算专家说的疫苗合格,那谁还敢拿自己的宝贝去冒这个险呢?生命关天,你的疫苗说明书上有没有说明发生死亡的比例?4、打疫苗为的是以后安全,这个安全性在起步时就已经大打折扣,何来以后呢?5、疫苗起码做到0死亡率,否则谁还敢用。6.人的疫苗不能和动物用的疫苗相提并论,这个专家说法好像有点推卸责任。
疫苗肯定是有问题的
网友“赫兹”:中国生产的疫苗都必须通过中检院的批签发,合格后才能投放市场,但是中国的疫苗品种有好几十种,每一种疫苗也有很多厂家生产,一个厂家每月都要生产很多批次,每个疫苗需要检测的项目都有几十种,我不知道中检院是怎么检测的,中检院到底有多少员工,可以完成几近天文数字这么庞大的工作量!我非常怀疑中检院是否做到批批检,亦或是正常收费只是抽检,这样如何能保证拿到批签发证书的疫苗的质量是否正的合格。
网友“淡淡的云”:疫苗肯定是有问题的,不相信你就认真的去查,我才不相信一个新生儿得了重症肺炎你们还给他打疫苗,得了肺炎还是重症的,本身就已经很危险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为什么还要给一个这么危险的孩子打本身就会引起注射后一系列反映的疫苗呢?说不通啊,这可是不是专家的孩子专家不心疼,歪歪嘴说话,他也不怕闪了舌头。
国产疫苗面临国人信任危机
网友“末末”:打疫苗本来是想好好的活命,结果死了。打完疫苗有不良反应,你在给新生儿打之前有没有做过测试?就像打庆大霉素之前做皮试一样。我感觉没有。出了问题一个专家就解决了。对于国产的说了一句并不差,到底差不差。如果要我选我选进口的,国产的可信任值太低了。
网友“幸福在路上”:理论上来说打疫苗好,但我们禁不起有假疫苗和存放不当疫苗。应该严格控制疫苗生产和存放,我们的孩子不能当小白鼠。
网友“James Lee”: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药品,食品是人命关天的事情;监管机构在那里;企业的良心在那里?
接种疫苗利大于弊,不应抵制疫苗
网友“燕子封印的记忆√”:凡事都有利和弊。接种疫苗利大于弊。不能因为个别特异体质的孩子接种出现问题,就否定疫苗的极大的作用。如果不接种疫苗的话,可能有更多的孩子面临死亡和残疾。五六十年代的孩子因传染病死亡率和病残率有多可怕。
网友“无关人士”:说句实话,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安全的,如果同批次药大量儿童死亡那肯定是安全问题,对于一年接种的人数来说这个数量是安全的。但是还是要查明是否有其他问题,给家属和不懂的群众解释清楚。
网友“百灵鸟”:婴儿在接种疫苗之前一定要检查身体是否正常,如果有不适的是不能接种的,等身体恢复后再接种应该比较好。
网友“yuanfengliu”:查明死因,严惩责任人,严控疫苗质量,这些都是应该的,可抵制疫苗就难以理解了。
“有关部门”应当出面担责
大鹏看天下(河南广电-映象网内容主编):毒奶粉坑害无数婴儿,虽然他们反复说“国货值得信赖”,国人对国产奶粉已无法信任了。现在轮到国产疫苗,又害死几个孩子,他们又厚颜无耻说“国产是可以信赖的”。中国老百姓是最善良的,却难奈国家的质量监督体系千疮百孔。最最基本的婴儿奶粉、婴儿疫苗都无法保证安全质量,“有关部门”不觉得羞愧?
网友“小南国”:乙肝疫苗,虽说打了好,但也害怕有保存不良,至孩子打了有不良反应,这就要求国家药检部门严格要求药品的监管。
网友“潮回岸带沙”:打疫苗能引发这么多问题,政府不能推卸责任,问什么不能组织专家团队成立研究小组,把问题调查个水落石出,给民众一个交代,是没钱,还是没人才?许多孩子的脊柱侧弯是不是也是打疫苗的原因,301的骨科专家也说不出原因?
网友“苦涩的心”:出事了才说乙肝疫苗有问题,那么出厂时谁做的检验?谁发的产品合格证呢?这种玩忽职守置人民于死活不管的部门和个人要他何用?拿着纳税人的钱,却不去做实事,要你掌管此检验部门,就等于让你当上了害死人命的活阎王。
应铲除造假药窝点
网友“秦爱平”: 铲除制造伪劣产品窝点。
网友“香香”:快点公布这些疫苗都发放了那些地方吧!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不用担心宝宝是不是也打了这个厂的疫苗?国家什么时候可以让我们这些老百姓安心过日子啊!一下奶粉出问题,一下疫苗出问题。。。伤害的都是小生命,你们良心何在啊?大人吃的食品都不要去说了,天天吃的都是"毒品",好像都没有让人放心的食品。
2. 媒体评论:不要再让孩子受伤害
各地频传疑因注射疫苗死亡病例
楚天都市报:【湖北一婴儿疑注射疫苗死亡 接种后曾鼻出血】12月19日,湖北鄂州市妇幼保健院为一婴儿注射了天坛生物生产的乙肝疫苗。20日,婴儿出现鼻出血症状,经数十小时抢救,不幸去世。孩子的父母怀疑是由于注射了乙肝疫苗导致死亡。院方称:患者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症致死,与疫苗无关。
浙江在线:【传永嘉男孩因注射问题疫苗死亡】深圳乙肝疫苗事件还在发酵,却 传出温州永嘉男孩疑似使用乙肝疫苗死亡。男孩10月19日出生在永嘉中医院,12月20日去打疫苗,12月21日出现问题抢救无效死亡。不过永嘉县卫生局副局长表示,他们没有使用深圳的疫苗目前,对婴儿死亡原因正在调查!
四川在线:【郫县男婴出生三天死亡 家属疑接种乙肝疫苗所致】近几日,在电视上看到婴儿疑因接种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死亡的新闻后,回忆起孩子离开时的症状,父亲赵义燕怀疑:张林弟的去世,是否因接种乙肝疫苗所致。郫县第二人民医院院方表示申请对张林弟进行尸检,明确孩子的死因。
国内疫苗事故处理方面相关法律欠缺
据《南方都市报》刊发的调查报告《疫苗之殇》中披露,中国作为世界上疫苗事故最多最惨的国家,疫苗事故的具体赔偿却没有法律支持。甚至关于疫苗事故处理都只有《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试行办法》、《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文件可依,其中规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而地方往往又没有出台具体补偿办法,导致许多家庭在遭遇疫苗后遗症悲剧时面临维权困境。
“要打就打进口疫苗”是在推卸责任
《长江商报》评论指出,接种问题疫苗导致婴儿死亡的事件再一次成为了新闻――湖南、四川、广东等地已经有4人死亡。在国产疫苗习惯性遭遇信任危机的当下,官员口中的“要打就打进口疫苗”应该是一句说给新生儿家长们的“经验之谈”,也许属于“好言相劝”。可面对量少价高的进口疫苗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可以没有顾虑地自由选择。一味劝慰打进口疫苗既是对于疫苗生产监管的责任推卸,也把疫苗接种的高成本转嫁到了家长身上。
不能再让孩子受伤害了
重庆日报:#新闻快递#【我市急调15万支乙肝疫苗“备用”】近日,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造成婴儿不良反应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关注。12月24日,重庆市疾控中心通报称,目前我市已叫停该公司生产的全部批次的疫苗产品,同时紧急调剂的15万支一类乙肝疫苗将于近日陆续到位。
新华社中国网事:【晚安,中国】全国疑似"乙肝疫苗致死新生儿"增至7例。涉事疫苗被停用,不少地方为补上缺口,纷纷紧急调用其他疫苗。救急的同时必须更加注意安全,对替代疫苗的检验、运输、使用等各环节不能"忙中出乱",更要警惕非达标产品"浑水摸鱼"。应急处理尤须防止"次生灾害",不能再让孩子受伤害了。
《长江商报》评论指出,疫苗免费不是放松监管的理由。我国既然实施了疫苗接种制度,政府相关部门就有责任建设一个让公众认为安全无忧的接种体制。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监管部门,如果不能守住自己的良心,不能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疫苗,不啻是在做贻害后代的事。
普及打疫苗常识
微蒲江:#微讯看点#【疫苗还该不该打?】最近,乙肝疫苗事件以及对事故的种种描述,给很多家长造成了心理阴影。专家称,因为疫苗,多种传染病得以抑制;国内的、进口的,在技术、生产工艺和人员上都是一样的,没有大区别 ;接种疫苗后,留观半小时再走。
公众期待更多的"疫苗知情权"
钱江晚报:#钱江夜话#乙肝对国人健康威胁甚大,出生24小时之内注射疫苗,是切断乙肝传播链的关键举措。本该造福于民,却连续发生夺命事件。社会关注,家长关心,疾控部门应断然采取措施,加强疫苗安全监测,及时展开调查,遏制流言传播。只有真相,才能安抚社会情绪,消除恐慌心理。
新华社中国网事:【晚安,中国】深圳一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这已是近一个月来全国发生的第四起疑似"疫苗致死"案,涉案疫苗全都由深圳康泰公司生产。尽管有关部门已要求暂停使用该公司的全部批次重组乙肝疫苗,但此次涉事的相关批次疫苗生产了多少,流向了何处,至今并未公布。公众对期待更多的"疫苗知情权"。
新华社发布:【晚安,中国】又一次遭遇"霾伏",听到消息就让人喉咙发痒;疫苗的事还没眉目,娃他爸妈还悬着心;明年种地的事儿定了,吃的喝的也图个安全。有那么多需要担心,我们才渴望平安:没危险、挺闲适、不操心,平安不必是稳稳的幸福,却可以是在一起时淡淡的安逸。平安夜里求平安,国家太平百姓才能安乐。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对相关医药股票产生影响
股票123:【乙肝疫苗市场望格局重构 3股分享8亿蛋糕】近日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持续发酵。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事件或造成乙肝疫苗市场竞争格局重构,华兰生物、华北制药、天坛生物三公司乙肝疫苗产品销量和订单有望增长,分享市场8亿蛋糕。
3. 综述:对疫苗的负面评价和卫生部门缺公信力、媒体缺专业素养有关
腾讯网专题《理性并严肃看待“婴儿注射疫苗后死亡”》指出,疫苗无小事,不管对于政府还是个人都是如此。正确地认识疫苗,理解这次公共卫生事件相当重要。因注射乙肝疫苗死亡非常罕见,起初被归咎于疫苗的基本都是“偶合死亡”,从疫苗属于不同批次来看,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深圳新生儿接种疫苗后立即死亡不能说明问题在疫苗,类似情形早已有之。但在权威的尸检结果出来前,一切并没有定论。而从几个现象来看,本次事件是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并且需要高度重视。
任由抵制情绪蔓延代价或许很惨痛
历史教训表明,公众误解疫苗,最终误了公众健康。在国外有几起非常著名的案例。1974年,英国有报道称接种白百破疫苗后发生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电视新闻持续报道此事,公众丧失信心导致接种工作中断,接种率从81%大幅下降到31%。但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下滑,发病率由接近之前的1/10万上升至100/10万~200/10万,从而形成了百日咳的疫情。
日本在同一时期也因为媒体报导白百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而发生了与英国几乎完全相同的一幕:白百破疫苗接种率从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1979年百日咳疫情流行,出现1.3万余病例,41人死亡的后果。
1998年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一篇论文,称麻腮风疫苗可能引发自闭症,经媒体报道后,不少家长拒绝为孩子接种该疫苗。6年后,英国麻腮风疫苗接种率由最高时期的92%降至81%。该论文观点还波及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和美国,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疫苗抵制”运动。
但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等机构开展了长期研究后,最终并未发现麻腮风疫苗与自闭症存在关联。2010年,英国医学总会吊销了该论文作者的行医资格,《柳叶刀》也撤下了相关论文。但自论文发表以来,被波及国家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未接种疫苗的的麻疹易感人群,麻疹疫情一触即发。
目前媒体、网友对事件有若干不正确的认识
有分析指出,目前一些媒体、网友对事件的其他看法也有些偏差。
首先是认为国家应该在13日及时叫停所有康泰乙肝疫苗产品,否则的话至少17日的深圳男婴就有可能幸免。这个看法有些事后诸葛,从13日的通告来看药监局只知道两起死亡案例,两个批次,不确定确凿死因,仅凭这些条件还难以确认所有批次都存在风险。然后深圳案例出来事态升级,卫计委和药监局却未像之前那样公布疑似问题疫苗的批次和流向被认为是有意隐瞒。这个指责是不成立的,因为现在已经不是批次问题,如果疫苗真有问题,那可能所有批次都有问题了。
其次,一些媒体在报道时称“康泰疫苗多次涉事”,从给出的材料来看指的都是“广东揭阳44名小学生接种康泰乙肝疫苗后出现呕吐反应”,但这起事件已经被证明是“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引起”,而这的确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一种原因,因而并不是疫苗的问题。所以目前还不能说康泰在疫苗生产中有过劣迹。
再次,有媒体引述疫苗专家的话“现在免疫规划要求出生24小时内就要注射乙肝疫苗,导致偶合反应比较多”,进而提出质疑“新生婴儿是否需要出生24小时内必须接种乙肝疫苗?”,这实际上是没理解什么是“偶合反应”。这位疫苗专家其实想表达的是,刚出生的婴儿由于母体到外界的环境变化,本身死亡率就较高,这时候注射疫苗,容易与其他病症“撞”在一起,导致归咎到疫苗、但实际上是其他病症造成的死亡比较多。如果乙肝疫苗晚一个月打,的确偶合反应会减少,但对婴儿死亡率实际上没有任何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中国这种乙肝病毒流行度高国家的的方案,就是在围产期即出生24小时以内普打乙肝疫苗第一针。
最后,还有一些人受此前媒体“写不写‘偶合’,很多时候是良心判定”的说法影响,认为“偶合反应”是政府、医院和疫苗生产商故意蒙人、用来推脱责任的说辞。的确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但这不代表“偶合”是个伪概念。在美国,有“国家疫苗伤害补偿方案”,但申请的人中,只有1/4能拿到补偿,其余3/4也因无法确认伤害与疫苗有关(很多就是偶合反应)而被驳回。
对疫苗的负面评价和卫生部门缺公信力、媒体缺专业素养有关
疫苗解决了曾深深困扰中国人的天花和麻疹,要说“上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疫苗当之无愧。但为什么国人对疫苗的信任度就是不高呢?
近年来发生的几次严重疫苗安全事故让中国卫生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大为下降。它实施的大型公益行动本来就不容易获得公众的信任。但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导致的最严重问题有两种:其一是疫苗已经失效而未被察觉,让接种者在无意识情况下暴露于相应疾病之下,这对于狂犬、破伤风之类疫苗来说,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其二是疫苗灭活不彻底(或减毒不到位),这相当于给接种者注射了相应病原体。前几年的山西疫苗案,患者疑似因疫苗灭活不彻底而致病。这两种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低级失误,和疫苗本身的安全性没有关系。而且如前所述,不能因噎废食。
除了卫生部门缺乏公信力外,媒体的误导难辞其咎。比如前两年有一组颇具影响力的报道“疫苗之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即使按照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疫苗不良反应概率算,那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这段话的问题在于把“不良反应”直接等同于“终身残疾”了,从而得出骇人听闻的结论。
深圳康泰公司被强烈关注 疫苗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
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康泰乙肝疫苗近日引发的药害事件让国产疫苗的技术和生产再度引发国人关注。据媒体报道,有行业分析人士称,康泰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没有核心技术门槛的乙肝疫苗市场里,若是没有一定的政府公关能力或者强大背景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进入31个省。康泰乙肝疫苗事件或将与新版GMP认证一起成为疫苗行业新一轮洗牌的前奏。
“如果是在保存过程中因冷链的问题,疫苗失去活性,给小儿注射后,理论上也不至于致死。从目前的信息来看,疫苗在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是广州多位接近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士普遍的看法。但截至国家卫计委和国家食药监总局24日媒体通气会,康泰乙肝疫苗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官方尚未做详细的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两部门一致认为,疫苗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需要通过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以及实施新修订的药品GMP和疫苗的批签发制度,包括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来实现。
4. 两部委回应致死乙肝疫苗6大质疑
24日下午,国家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联合召开发布会就社会关注的乙肝疫苗疑似致死事件进行通报。有关专家对相关的6大质疑进行了解释。
1)接种后亡能否视为疫苗致死
接种疫苗后致死是否能“归咎”于疫苗,如何界定?中疾控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王华庆坦言,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过程”。
王华庆说,疫苗接种后的疑似异常反应是指疫苗本身合格、操作过程无问题但出现了损害的现象。此外还包括多种情况,例如偶合症、心因性反应,或者是轻微的不良反应等。界定是否系接种疫苗致死需由流行病、临床医学、疫苗学、法医等领域专家共同确定。目前国内对于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是独立系统。根据世卫组织建议,2005年开始在10个省试点现已全面铺开,去年监测数据突破10万例,“疫苗异常反应发生情况没有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范围。”
2)乙肝疫苗接种是否安全可靠
针对公众对乙肝疫苗接种安全性疑虑,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乙肝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数据统计。据王华庆介绍,2000年至今年12月,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已上报188例。其中最终确定为疫苗异常反应的18例,近年每年有四五例。出现的异常反应主要是过敏性休克、水肿等,这188例病例中疫苗质量均属合格,接种过程无问题。
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认为,乙肝疫苗是相当安全、成熟的,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非常低。在国际上接种乙肝疫苗是没有任何禁忌症的;在我国,像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神经系统疾病等情况建议不要接种。“不是接种会加重疾病,只是避免复杂问题的出现。”
贾继东表示,按照接种乙肝疫苗的规程,新生儿中早产儿、低体重儿等暂时不予接种;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应当作个案分析评估,到底是接种风险大,还是感染风险大。
3)康泰停供会否造成市场短缺
此前深圳康泰公司负责人披露,乙肝疫苗市场份额中该公司最顶峰时占据60%-70%。暂停康泰乙肝疫苗后市场空缺如何填补?
“停用是基于保障安全的角度。” 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表示,考虑停用康泰乙肝疫苗时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初步作了评估预判。他介绍,目前国内除康泰公司之外还有5家企业能生产乙肝疫苗。这5家企业能释放较大产能。今年5家企业共有2500万乙肝疫苗通过批签发准予上市销售。正考虑给企业发通知,在保障质量前提下尽可能释放产能。
4)为何叫停康泰全部乙肝疫苗
此次药监部门分两次“叫停”深圳康泰疫苗,第一次是涉事批次,第二次则是所有批次。这样的决策方案有何依据?
李国庆解释,对药品的停用遵循的一般原则是控制措施和风险大小相适应。对于一般产品,当临床上出现与药品质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后如果涉及单个批次,会单独对一个批次进行控制,停止使用、召回;如果多个批次产品质量不合格,包括质量检验和临床不良反应则怀疑是系统性问题,要求这个产品所有批次都采取控制措施,包括停用和召回。如果不是单一产品问题,而可能是生产线出了问题,不管生产多少产品,整条生产线都要停产。在湖南报告3例疑似不良反应事件后基于当时对风险的判断和审慎评估,作出了暂时停止两个批号产品使用的措施,涉及湖南、广东、贵州3个省。这是和当时风险评估相互适应的。
“而深圳再现疑似报告后,风险大大增强了。”他表示,基于风险信号增强,经过卫计委、食药监总局共同研判,为了保证免疫接种安全,决定停用康泰全部批次的乙肝疫苗。
5)24小时内注射会否提高风险
近日有媒体对新生儿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的免疫规定提出质疑,认为提高了风险系数、使偶合反应增多。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介绍,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统计,已有181个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127个国家要求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占65%。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血源传播和性传播。其中母婴是发生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且感染越早发病比例越高。感染之后成人95%能自愈,而新生儿90%的概率会变成慢性。若母亲为“双阳性(两种抗原均为阳性)”,新生儿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仅有4%不能阻断病毒。如果24小时之后接种,不能阻断的几率将提高至20%。
贾继东表示,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大多数是在生产分娩过程中传播。有数据显示,在接种乙肝疫苗之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都有所减少。“我们对于计划免疫的信心应该保持。”
6)进口疫苗国产疫苗哪个更好
针对“打疫苗就要打进口的”说法,中疾控和国家食药监局负责人均明确回应,国产疫苗质量并不比进口的差。王华庆表示,不论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在国内的质量检定过程是一致的,执行同样严格的控制标准。
李国庆表示,这些年疫苗是我国的战略产业,国务院为此专门印发了国家级疫苗检测规划。近年来,疫苗生产能力、水平、新疫苗研发水平都很大提高,像甲流疫苗的率先研制就是一个例子。同时我国还建立完善了疫苗监管体系和疫苗上市批签发制度。“我们疫苗质量标准不低于发达国家疫苗标准的水平。”李国庆介绍,从某些指标来看,国产疫苗甚至是领先的。
5.&腾讯网关于疫苗话题的网络调查
调查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网友选择了认为“疫苗是个好东西”选项;有三分之一的网友选择了不是选项。
另一方面,有大约九成网友认为自己不了解疫苗相关知识,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相关领域科普工作的薄弱。
四、舆情点评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自12月中旬以来,湖南广东四川有4名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家属向医院提出索赔,而官方称尚不能确定死因与疫苗有关。多起婴儿致死事件引发全国各类媒体和网民们的强烈关注和热议,“中国疫苗生产技术落后西方国家30年。每年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一则有关疫苗安全的传闻也曾一度引发公众的讨论。12月2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联合召开发布会就社会关注的乙肝疫苗疑似致死事件进行通报。随后舆论对于乙肝疫苗相关部门的质疑声音在日益升温。对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是否在良好地运行的讨论十分热烈。当天的相关舆情热度也达到了一个破纪录的超高温程度,当天的相关网络新闻超过2.55万篇,相关微博超过9.6万条。
网民们对于疫苗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表达了强烈的不信任感。有网友感叹:到哪里才能有安全感。对此有评论指出,多起公共卫生事故发生的可怕之处在于多个事故连续发生会最后令人失去最基本的安全感。而基本的安全感是一个健康社会得以维系的前提。乙肝疫苗接种话题因为事关下一代的身体健康,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尽管在全国全国这个总数上是个比较小的数字,但人命关天,因此在全国4起类似事件受到了各方舆论的强烈关注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而更为严重的是,在包括一些官员不太谨慎的发言影响下,部分网友对于国产疫苗的质量问题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这其中某官员所说的“要打就打进口疫苗”也就成为部分媒体的一个攻击点,认为此说法是在在推卸责任观点此起彼伏。对此有评论分析指出,尽管科技越来越成熟,但疫苗依然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即便在欧美发达国家也一样,因此他们从立法层面建立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补偿机制。而中国的疫苗事故索赔不仅缺乏法律依据,且举证艰难、赔偿过低,这也是容易造成社会恐慌的一大诱因。
有媒体分析指出,如果疫苗“能不打就不打”、“不打也健康”的想法蔓延开来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很多本来准备打的人现在不打了,这无疑是存在巨大风险的。因为疫苗接种并不是纯粹的个体选择,人群疫苗接种率要达到一定的比率才会形成人群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如果人们因为误解而认为疫苗接种不安全,都选择不接种疫苗,很可能造成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严重后果。二是很多打完疫苗的人虽然打了,但还是整天提心吊胆的,孩子一有点风吹草动就主动和疫苗副作用联系在一起,这是不必要的负担。而有网络调查显示约九成网友认为自己不了解疫苗相关知识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相关领域科普工作的薄弱。
在新兴媒体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疫苗相关公共卫生事件一旦被曝光,信息会以成倍的速度散播快速和广泛地传播,进入全国网民的视野,互联网媒体的及时、互动、社会化的特点会使舆情迅速发酵成为全国性的舆情热点,因此相关部门面对此类舆情应该高度重视并审慎应对:一方面,要快速切入主流舆论场,以准确而权威的信息破除公众对未知世界的恐惧,近年来一系列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也表明,唯有全面准确的真相才能安抚社会不安情绪,消除恐慌心理。不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再受伤害才能让国人真正地安下心来。
另一面,各类媒体的专业素养的提升、相关部门在医学领域科普工作的大力开展以及公众自身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水平也是控制类似社会恐慌心理蔓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这就需要各方主管部门的分工协作和制度创新。对此有评论指出,在一个高度分工协作的“风险社会”,全然杜绝事故发生是不可能的,但是也要区分哪些是责任事故,哪些是偶然事件。通过制度营造社会安全网,防止责任事故发生,也应当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