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菜课题研究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题和建议

小学课件《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建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5.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小学课件《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建议》
小​学​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609.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关于开展2014年度河南省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课题招标的通知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网站
】【】【】
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机构等相关单位:
  为认真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及时解决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加快河南省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决定设立2014年度河南省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课题。根据有关规定,参照已有做法,现对河南省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课题实行公开招标,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研究课题
  (一)河南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4YGT01)。预期目标是:界定土地增值收益的含义,分析政府、企业、农民在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比重、方式、数量,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政策建议。
  (二)以土地调控促进河南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4YGT02)。预期目标是:探索如何发挥土地规划、计划、供应、利用等的调控作用,推动重点产业、关键领域的转型升级;研究提出改革完善产业用地供应制度和退出机制的政策思路。
  (三)河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4YGT03)。预期目标是:研究我省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就相关问题尤其是提高城镇土地使用效率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四)河南省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4YGT04)。预期目标是:分析我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用地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用地的意见建议。
  (五)河南省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4YGT05)。预期目标:摸清现在的土地市场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全省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交易平台、交易范围(涵盖国有土地土地使用权交易、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宅基地退出机制,以及占补平衡指标、建设用地指标等)、交易规则、资金管理、运行程序和机制制度等意见和建议。
  (六)河南省土地整治“以补代投、以补促建”机制制度政策研究。(课题编号:2014YGT06)。预期目标是:分析我省土地整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索“以补代投、以补促建”机制制度政策,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七)河南省优势矿产供给与保障研究(课题编号:2014YGT07)。预期目标是:分析我省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系统梳理和评估我省优势矿产保护和合理利用政策,分析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优势矿产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政策建议。
  (八)发展绿色矿山推进和谐矿区机制和制度政策研究(课题编号:2014YGT08)。预期目标:研究河南省发展绿色矿山推进和谐矿区建设现状、问题及原因,提出有关机制和制度政策建议。
  (九)河南省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问题及方向研究(课题编号:2014YGT09)。预期目标:分析河南省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矿、铝土矿、铅锌矿等开发现状和综合利用现状,总结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经验,找出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建议。
  (十)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成果综合集成研究(课题编号:2014YGT10)。预期目标:建设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成果库,及时综合集成2013年度各方面调查研究成果,推进成果集成转化,对成果库进行更新和维护。
  二、招标对象及条件
  本次招标面向从事相关研究的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机构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投标以单位进行、以学科带头人为主持人(负责人,以下相同)的课题小组的组织方式进行申报,每个课题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投标单位应为独立法人、独立核算单位,要有规范、健全和有效的管理制度,能确保成果质量。课题组主持人应有主持过国家或省(部)级国土资源课题研究的经验,具有高级以上职称,从事国土资源研究工作五年以上,且满足以下三项条件中的两项:出版过至少1部相关专著、在与申报课题相关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发表过相关研究论文至少3篇、获得过至少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课题组成员应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对所申报的课题有一定研究基础和相关研究成果。
  三、招标要求
  (一)本次招标课题完成时限为:日完成。
  (二)以课题小组方式参加申报竞标。一个课题小组最多只能申报3个课题,但每个课题小组只能中标一个课题,每个课题组成员只能参加一个课题研究。
  (三)课题小组主持人所在单位须对申报书进行审核,对申报书填报的主要内容和申请人能否胜任课题研究工作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四)课题小组主持人是课题研究全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挂名或不承担实质研究工作的不能作为课题主持人报名。
  (五)课题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有相关理论、数据、案例支撑,又要注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符合河南实际的、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
  四、申报期限
  自日至5月6日(节假日除外)接受招标申报书和相关材料(参照“第二条招标对象及条件”要求的内容。核查原件、留复印件),上午8:30-11:30,下午15:00-17:00。逾期不予受理。
  五、申报程序和材料要求
  申报者要认真填写《河南省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课题招标申报书》(见附件,可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网站http://www.通知公告栏内下载),一式5份,加盖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后,与相关申报材料一并送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郑州市金水东路18号,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楼1210房间)。
  六、招标评审程序
  2014年度河南省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课题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针对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课题的特殊性,建立专家库。根据课题特点,从专家库中遴选3-5名专家,成立专家组,负责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的招标评审和成果评审验收等工作。
  (一)资格审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查,排除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投标者,确定合格的投标单位名单。
  (二)专家评标。专家组专家根据投标者提交的《河南省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课题招标申报书》,进行招标评审,给投标单位评分,按百分制计算。
  (三)确定中标单位。专家组评标意见,经厅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定中标人后,给中标人发中标通知书。
  (四)签订课题研究合同书。定标后,在厅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监督指导下,由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与中标单位签订课题研究合同书,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七、研究经费
  中标者可获得一定的经费资助,研究经费以省财政批复文件为准。课题经费根据研究进度、阶段性成果质量评估结果和督促检查情况等分期拨付。中标单位要与经费开具发票单位一致。
  八、研究成果要求
  日前完成课题研究工作任务,提交研究成果。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跟踪课题研究工作的监督指导,组织对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评审验收,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结题时必须提交的成果:一是研究成果报告,正文篇幅不得少于50000字;二是专项调研报告,应有18个省辖市涉及研究专题的调研成果资料,包括调研案例分析,省辖市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三是提供字的决策建议稿。以上成果要求报送纸质版5份和电子文档(刻录光盘)1份,送交给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重大改革创新问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地址:郑州市金水东路18号 河南省国土厅办公楼1210房间
  联系人:康鸳鸯,姚明峰
  电& 话:9
  电子邮箱:.
&&发表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承办: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积极创新调研方法 努力推进司法公正
最高法院公布2014年度重大课题和一般课题中标结果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作者:李莉
   本报北京7月23日讯 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度司法调研重大课题、审判理论重大课题和审判理论一般课题中标结果于今天正式公布。
  据悉,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度司法调研重大课题、审判理论重大课题和审判理论一般课题于4月23日发布后,全国法院和教学科研部门踊跃申报,共有358家单位和个人申报。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和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分别组织专家对课题申报材料进行了评审,提出了15个司法调研重大课题、15个审判理论重大课题和15个审判理论一般课题主持人的推荐中标人选,并报最高人民法院主要领导同志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指出,调查研究是人民法院制定司法政策、出台司法解释、加强审判工作和推进自身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路径。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在促进人民法院科学发展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依法独立公正司法和提升司法公信力。人民法院的调查研究工作,要适应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的需要,深入研究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推进新一轮司法改革,探索司法工作规律,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使调查研究工作始终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人民法院科学发展服务。
  根据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和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将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监督和指导。根据工作安排,该年度课题应于2015年7月底前完成,由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和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分别组织验收。
  1.关于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问题的调研
  主持人一:高憬宏(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李彦凯(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吸收学者及中级、基层法院法官和党政干部参加课题组;研究数据和素材应有全国视角;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各种原因,着重提出解决问题特别是如何使信访法治化的方案和建议。
  2.关于地方人民法院环保法庭运作实效的调研
  主持人:孙潮(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全面调研全国法院环保法庭设置及运行情况,深入研究环保法庭设置和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环保法庭设置和运行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实效性进行充分论证,提出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
  3.关于构建防范和纠正冤错案件有效机制的调研
  主持人:齐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注意从如何构建可靠有效的侦查防范机制、检察防范机制、审判防范机制、辩护防范机制和科学的错案纠正机制等角度组建子课题,充实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决策参考和司法建议。
  4.关于毒品犯罪案件审判疑难问题的调研
  主持人:张学群(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扩大调研的视野和范围。对全国近年来毒品犯罪的走势、特点,特别是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预防和惩治毒品犯罪的对策建议。
  5.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问题的调研
  主持人:陈立斌(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加强比较研究,注意总结现有学术成果和审判经验。在调研过程中,注意听取和反映公安、检察机关以及辩护律师的意见,增强客观视角和意见、建议的可接受性。
  6.关于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有关问题的调研
  主持人一:左世忠(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李泽明(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山西高院课题组应优化课题组组成,吸收法学专家参与,注重比较研究,加强相关子课题研究,提出解决该类犯罪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的意见。宁波中院课题组可重点围绕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适当调整研究思路,总结经济发达地区的审判经验,提出对策和建议。
  7.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的调研
  主持人一:张忠厚(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张坚(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三:张述元(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既要立足本地,又要关注全国,紧紧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各种形式和特点,转让、转包、互换、出租、抵押、入股等行为的法律性质和法律效果,流转合同的效力及违约责任的承担等问题展开。要注意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创新举措,加强实务调研和理论论证。
  8.关于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与公司诉讼问题的调研
  主持人:何方(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蒋大兴(北京大学法学院)
  实施建议:注重调研资本认缴制下当事人权利请求依据、抗辩权及司法中的典型问题,特别是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的完善问题。建议以公司法对注册资本的修改为核心,加强关于资本制度改革对债权人保护裁判规则变化、股东权裁判规则变化的深度研究,为公司诉讼实务提供裁判规则和法理基础。切实发挥专家学者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
  9.关于互联网金融所涉法律适用问题的调研
  主持人:张斌(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从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业带来的重大变革和创新出发,注重调研互联网金融的范畴与类型、风险控制、监管取向、立法司法现状;要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视角,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司法审判带来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和挑战等,为人民法院审理、执行互联网金融案件提出合理可行的裁判理念、裁判标准和裁判方法。
  10.关于互联网领域商业竞争法律规制问题的调研
  主持人一:赵天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
  主持人二:卢祖新(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针对互联网商业竞争领域的法律规制问题开展调研,围绕如何为法院审理互联网商业竞争案件提供可供遵循的司法规则,提出相关立法建议。两个课题组都应注意充实其他部门的研究人员。
  11.关于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的调研
  主持人一:朱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陈明(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收集近年来典型案件,梳理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加强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与民政部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的衔接配合,就少年司法“两条龙”工作机制与国家监护制度的结合提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立法、行政、司法工作建议,尝试对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进行顶层设计。
  12.关于处理征地拆迁纠纷中法院职能定位问题的调研
  主持人一:胡毅峰(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潘永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于东辉、王万华(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对司法审查标准、执行主体定位、补偿协议性质司法救济方式与裁执分离,以及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综合司法服务与保障等问题加强研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法院职能定位。
  13.关于“审执协调”有关问题的调研
  主持人一:卫彦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亓宗宝(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在审执职能关系、审执模式演变、审执相互影响等研究分析基础上,探索如何有效构建审执协调机制,着重解决夫妻共同债务的判决与执行、给付判决内容的确定性与可执行性、各类执行异议诉讼的审理等实践中热点难点问题,构建科学协调的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协调构架与运行机制,以切实解决纠纷、真正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4.关于人民法院司法信息数据标准、自动生成、应用及管理有关问题的调研
  主持人:索宏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课题研究应从全国视角开展研究,并注意强化两方面内容:一是如何与司法信息业务标准建设相结合,在诉讼档案网上流转过程中同步实现司法信息数据的智能提取;二是如何与推进网上办案自动化相结合,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促进电子化诉讼档案与诉讼、司法行为在信息反映上的高度一致。
  15.关于新媒体时代人民法院舆论引导机制的调研
  主持人:阎庆文(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运用案例分析、数据分析、价值分析等方法,探索在新媒体条件下接受舆论监督、规范舆论监督和营造舆论氛围等方面,人民法院应当如何积极作为,如何互动、协同作为,寻求相关规则及规律。
  (二)审判理论重大课题
  1.审判权运行机制研究
  主持人一:罗殿龙(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霍敏(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三:姚奎彦(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围绕《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中“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改革要求,区分不同视角,注重实证研究,认真全面总结改革试点法院的经验和做法,为研究建立权责明晰、权责一致、监督有序、配套齐全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2.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研究
  主持人一:王海萍(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左卫民(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主持人二:吉罗洪(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关于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目标,认真总结各地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经验,探索改进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工作机制,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
  3.我国审级制度研究
  主持人一:梁明远(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吕洪民(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按照《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中“明确四级法院职能定位”的要求,认真分析研究影响我国审级功能的相关因素,如案件请示、内函、指令再审和发回重审中的一些做法、涉诉信访等,探索建立定位科学、职能明确、监督得力、运行有效的审级制度。
  4.深化司法公开研究
  主持人一:王小林(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翁钢粮(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在认真总结探索建立司法公开三大平台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的要求,探索完善庭审公开制度、建立审判信息数据库等制度,探索如何深化司法公开。
  5.司法改革形势下的审判管理基本理论研究
  主持人:董开军(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在总结各地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关于司法改革的统一部署,参照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对审判管理的基础理论以及审判管理的运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审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6.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
  主持人一:吕忠梅(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教授)、赵军(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黄明耀(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
  实施建议:以“依法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目标,探索人民法院如何进一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建设和开展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环境司法专门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7.司法公正的社会认同研究
  主持人一:蒋惠琴(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吴英姿(南京大学法学院)
  主持人二:郭俭(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司法工作目标,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研究不同主体对司法公正的感知方式、感知途径和感知结果,探索如何使司法公正更好地获得社会认同。
  8.人权司法保障研究
  主持人:李静(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汪习根(武汉大学法学院)
  实施建议:建议按照《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的要求,研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被告人、罪犯的辩解、申诉和控告进行认真审查、及时处理,健全司法过错追究机制,规范处理涉案财物相关问题,进一步完善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等机制,加大人权司法保障力度,探索建立和完善以庭审为中心的审判机制,有效发挥审判对侦查、起诉的制约和引导作用,确保司法公正。
  9.全面深化改革的司法保障问题研究
  主持人:慕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总体要求,深入研究司法与改革的关系,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司法保障需求进行全面梳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有力的司法保障措施建议。
  10.司法领域公民知情权研究
  主持人:高一飞(西南政法大学)
  实施建议:系统研究司法公开及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中的公民知情权问题,推动人民法院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实现司法公正、破解司法难题、提升司法公信力。
  11.人民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崔亚东(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按照《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的要求,在认真系统总结各级人民法院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推进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分类科学、结果合理、分工明确、保障有力的法院人员管理制度。
  12.法官惩戒制度研究
  主持人:董治良(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按照《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中关于完善审判责任制的要求,探索如何建立法官惩戒制度,既确保法官的违纪违法行为及时得到应有惩罚,又保障其辩解、举证、申请复议和申诉的权利。推动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符合规律的法官业绩评价体系,实现法官评价机制、问责机制、惩戒机制与退出机制的有效衔接。
  13.法官与律师关系研究
  主持人:王晨(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对司法实践中的法官与律师关系进行全面梳理,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探索如何更好地规范法官与律师的关系,适时完善指导性意见,实现法官与律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社会法治进步。
  14.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主持人:于志刚(中国政法大学)
  实施建议:对司法实践中备受关注的管辖、认定、虚拟财产评估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为遏制网络犯罪提供指导案例参考和立法建议。
  15.完善刑事冤错案件国家赔偿制度研究
  主持人一:黄烨(信阳师范学院)、张社军(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李景义(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实施建议:研究完善刑事冤错案件纠错、赔偿、补偿和舆论应对等一系列机制,指导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处理此类案件,发挥国家赔偿工作对落实人权司法保障的重要作用。
  (三)审判理论一般课题
  1.合议制度研究
  主持人一:张俊文(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马荣(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评议制度,进一步研究如何发挥审判长、合议庭成员的作用,加强对评议公开、问责等监督手段的研究,为切实实现合议制度的功能提出司法决策参考和司法建议。
  2.裁判文书说理研究
  主持人一:王为明(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奚玮(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主持人二:孙光宁(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实施建议:建议围绕《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中的要求,对裁判文书说理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完善裁判文书说理的刚性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裁判文书说理的评价体系,切实提高裁判文书的说服力和整体质量。
  3.法官绩效考核研究
  主持人:闻长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钟莉(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实施建议:建议针对现行法官绩效考核制度中指标不科学、考核程序不规范、考核标准不统一、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合理分解工作任务,细化考核指标,充分调动法官工作积极性。
  4.法官流失问题研究
  主持人一:王子伟(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陈昌(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对目前法官流失现象进行深度解剖分析,包括从法官遴选制度的设计缺陷、法官分类管理的不科学以及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法官职业保障不足、法官职业认同感与尊荣感缺乏等方面,全面分析法官流失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
  5.信息化与审判管理相结合研究
  主持人一:吴锦标(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唐亚南(人民法院报社)、高新峰(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本课题既要立足当前实际,又要科学借鉴当代国外管理理论和信息化技术的先进成果,以成果的实用价值为中心视角,推进以服务审判管理工作和法官办案需求为目标的各类信息化应用。
  6.互联网个人信息泄露纠纷研究
  主持人:陈天助(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黄奕华(江西省浮梁县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从法院司法裁判的角度,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个人信息权在现行法律下的运行状态,揭示现行法律在保护个人信息权利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为个人信息泄露纠纷案件的审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裁判依据,为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制定提供建议和理论支持。
  7.协助人民法院执行问题研究
  主持人一:张峥嵘(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蒋义芳(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人民法院)、高桂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实施建议:调研协助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司法理论的高度分析协助执行工作中存在的法律关系及协助义务的强制性,综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协助执行措施的正当性,提出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为人民法院破解“执行难”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8.人民法院规范量刑的路径与方法研究
  主持人一:姜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茅仲华(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周兴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
  主持人三:宋春香(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深入研究实现全国范围内量刑均衡的方法、进一步优化量刑情节调节幅度、扩大规范量刑的罪名和刑种、规范法官自由裁量空间、完善量刑程序等问题,妥善解决因不同省份(辖区)经济水平导致的量刑差异,对完善刑罚体系提出意见和建议。
  9.民事公益诉讼实务研究
  主持人一:薄晓波(江南大学)、方海明(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陈建龙(山西省武乡县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建议对民事公益诉讼实务中的原告资格、案件范围、受理标准、诉讼费用、财产保全、调查取证、裁判范围效力、执行和防止滥诉等问题加强研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制度和机制设计,并结合实务经验,提出对策和建议。
  10.股权转让纠纷案件审理中疑难问题研究
  主持人:刘俊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实施建议:深入分析我国法院已经审理和正在审理的各类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研究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的法律争议焦点和法律关系,总结其中蕴含的裁判理念和裁判规则,解决股权转让纠纷案件审理中的疑难问题。
  11.医患关系司法调整研究
  主持人一:向金华(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吴光荣(国家法官学院)
  实施建议:对司法调整医患关系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既从实体上分析医疗纠纷的责任标准、赔偿原则等,促进医疗纠纷的公正解决,又探索如何避免医患关系不断激化,甚至演化为严重暴力违法事件,以促进医患纠纷依法合理解决,推动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12.网络司法拍卖研究
  主持人一:潘墀(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张民(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调研相关法院开展网络司法拍卖工作,发现这一执行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与教训,制定相应的规则,对今后开展相关司法实践或制定法律法规提供参考和建议。
  13.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庭职能转换问题研究
  主持人:李瑞翔(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调研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工作现状,了解案件类型、数量及机构、人员配置情况,全面分析新民事诉讼法对基层法院审监工作的重要影响,提出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庭职能转换的基本方案。
  14.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研究
  主持人一:刘邦琰(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任高潮(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整理分析近年来出现的当事人恶意诉讼、虚假诉讼的典型案件,梳理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如何通过法律手段遏制恶意诉讼、虚假诉讼的发生,提出规制恶意及虚假诉讼的立法建议或者司法对策方案。
  15.司法救助制度研究
  主持人一:张立(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
  主持人二:孙敏(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
  实施建议:对司法救助制度的价值、基本原则、方式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现行司法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总结实践经验,规范救助条件和标准,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立法和司法层面分别提出对策建议,以发挥司法救助在帮扶群众、化解矛盾中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孙剑岚
相关新闻: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5日举行了隆重的...&&nbsp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8276)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风存在的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