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的日子真的很难熬,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有什么出路啊!

走近体校孩子 冠军对于他们可能是个遥远的梦
来源:  发表时间: 08:01
一个小队员做柔韧性训练,其他的小队员神情各异
刘朗:夺冠是幸福的 退役是痛苦的
8月8日,坐在办公室里,刘朗为记者泡上普洱茶,自己却忘了喝。
已经退役9 年,他依然忘不了17 载体育生涯的酸甜苦辣。“记忆像酒,太浓太烈,不想沉浸于回忆。
我现在看到武术比赛转播一定会转台, 甚至连队友们都不愿意联络。”刘朗是2003 年全国级武术大赛的冠军,在拿到冠军后,他不顾教练的再三挽留, 决然退役,为此甚至在天津滞留几个月,连退队手续都是让母亲去办理的。“教练说我还能出成绩,但我知道自己已经全无斗志。辛苦了那么多年,拿了冠军又如何?还不是要自己找工作、自己谋生路? ”
在省武术队里,刘朗是成绩很不错的一位。在获得全国冠军前,他已经奖项等身,并获得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本科文凭; 退役后, 他又在南开大学进修2 年,拿到MBA 文凭; 之后在广东省一家国企工作,现在已经是一个部门经理。刘朗感叹:“当运动员太苦。付出的太多、太多。退役后却只能靠自己,我是国家冠军,当时按照政策是要包分配的,但是什么时候给你指标,给你什么指标? 都是未知数。更不要说那些没什么成绩的运动员,能当上教练、老师已经是很好的归宿。”
谈及在体校的生活, 刘朗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逐渐升高: “我看过一期姚明访谈,他说的情况,是一位典型运动员成长历程。姚明说, ‘13 岁之后,每周上3 个半天的文化课,其他时间,每天6 时到20 时30 分都在训练, 现在想起来,那是真苦,现在再走都走不下来,但是当时就坚持下来了’。我也是那种情况, 孩子的时候不懂事,吃苦也可以忍,现在是绝对受不了。”
羊城晚报:你什么时候开始练?
刘朗:3 岁开始。当时是因为我爷爷喜欢武术,带着我在当地(河南)公园里拜师,后来老师说我的素质很好,就推荐到市体校。
羊城晚报: 为什么后来走上专业道路?
刘 朗:本来没想过走专业道路。当时我的文化成绩也很好,在市体校锻炼都是在学校上完课后, 腾出2 小时练习。但后来拿了很多市级比赛、甚至省级比赛的冠军。当时河南省体工队就希望我当专业运动员, 但家里坚决不同意,怕我荒废了文化课,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到14 岁的时候,因为我的教练来到广东省体工队当教练,便劝我也跟过来,我因为特别喜欢广州就来了,那时候家里也拦不住了。
羊城晚报:那文化课还跟得上吗?
刘朗: 到了体工队(当专业运动员), 文化课肯定就没法和普通学校比了。当年一周只有两个上午有文化课,一次两节课,后来增加了两个晚上有文化课,但整周也就是8 节课。等于普通学校1/4 的教学量,数理化只能讲最简单的,英语课彻底不上,我的英语都是靠以前读普通初中时留的底子,现在也基本都忘记了。所以专业运动员根本读不了普通大学的理科或者金融类课程,一碰数理化就死。我了解到,好像广州一所大学有一些专业运动员的大学生,他们的文化课成绩都是让任课老师打完参考分后, 再让教练决定分数高低的,摆明了就是“通水”。
羊城晚报:你当年重视文化课吗?
刘朗: 我因为从小在学校就是省、市三好学生,所以比较注重文化课。当时我在班上的成绩也是最好的。但是很多同学不是翘课,就是上课睡觉,我也理解他们,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早晨出操要1 个多小时,下午还有训练,很难熬。武术队早操还属于运动量很小的,也就是跑跑步, 那些体操队的孩子,10岁都不到,为了提高体能,一个早晨要冲刺好几个400 米,在跑道上常常听到这些小孩一边哭一边跑,我听着都不忍心,但是体能就是要靠这种笨办法来提高。你说这些孩子文化课能上好吗?
羊城晚报:你的队友中,都是像你一样因为爱好而走专业路的吗?
刘朗:我这种情况的人是少数。当年大部分上体校的孩子都是穷孩子出身,家里可能连学费都给不出,上了体校包吃包住,给家里卸下负担。比如谢杏芳和林丹家境都很一般, 谢杏芳家里,直到九几年都没有电话,很多运动员家庭甚至家徒四壁;另外也有孩子因为读书差,家长们觉得当运动员也是条出路,只要出了成绩,当个教练、老师还是不难的。这几年老百姓富裕一些,慢慢有些家长是因为自己有爱好,刻意培养孩子当运动员,甚至砸钱让孩子去训练,但这是很少数。
羊城晚报:你觉得运动员和同龄人有什么区别?
刘朗:一眼就能看出来。不仅是身体素质上的区别,更是内涵方面。一是早熟, 很多人五六岁就开始成为半专业、专业运动员,离开父母住校, 和师哥师姐、同辈、教练相处,怎么避免矛盾、保护自己? 只有靠自己,普通的孩子哪里懂得这些人情世故? 二是独立,要照顾自己,吃苦、受伤要自己承受,能不独立吗? 三是意志坚定,掌握每个高难动作都要闯关, 每场比赛都要拼命,输了你就什么都不是,没有坚忍不拔的吃苦精神,早就半途而废。四是团队精神,特别是团队比赛,你如果和队友配合不好,再强也会落败。
羊城晚报:运动员的出路好不好?
刘朗:不好! 退役后几乎都是归零,靠自己。1 万个运动员出不了一位世界冠军,剩下的9999 人只能自谋出路;打进奥运会了,你还要拿金牌才行,亚军都没人理,这是非常残酷的。我那些队友,如果事先没有做好人生规划,退役后最好的也就是当老师、当教练,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做不来其他事情。此外,运动员的伤痛后遗症也是难免的,我的身体素质好,没有受过大伤,但也曾经膝盖积水,脚踝严重扭伤过两次,现在我的腰肩背劳损都很严重,也跟当年过度运动有直接关系。我的一些师兄弟,身上还有不少砍伤的痕迹。
羊城晚报:那你后悔自己为体育奉献了17 年青春吗?
刘朗:(长久沉默后)不后悔,因为是自己的选择,不是别人逼你的。另外,自小我因为体育成绩突出, 获得了无数鲜花和荣誉,这些可能不值钱,但都是对我人生的一种肯定。最重要的是, 直到现在,我过去的30 年时光里,拿冠军依然是我最幸福的时刻,那是钱买不来的。
体校孩子隐忧多
根据一份《广东省少年体校运动员青春期现状的分析研究》,体校孩子隐忧不少。该研究针对广东210 名、年龄10-18 岁的少年运动员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调查。结果表明, 少年运动员的吸烟率、喝酒率、早恋率均高于一般中学生。
在学生的精神压力及担忧方面,精神压力来自功课、训练33.25%,考试25.25%,被人瞧不起12.55%。对当前学习生活觉得如意的仅占7.32%。曾经有离家出走的念头占21.31%。
吸烟和喝酒率方面,少年运动员吸烟率为14.35%,喝酒率20.85%,分别是一般中学生的2 倍和8 倍。编辑: 健龙80后迷思与出路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80后迷思与出路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行真的很难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