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介绍欧文 威尔逊逊亊迹的?

除了自己的无知,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以来本文点击数28,025
本站点击数12,531,596
昨日点击数 6,357
今日点击数 4,220
太阳的故事 (十二)
- 卢昌海 -
十二. 太阳的脉搏
末尾的问题, 即 “有没有什么手段, 能象太阳中微子带给我们核心区的信息那样,
带给我们有关对流区深处及辐射区的信息呢?”, 让我们把时钟拨到 1960 年。 那一年,
在意大利科摩湖畔的一座美丽小镇召开了一次天文学会议。 在会上,
来自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的天文学家莱顿 (Robert Leighton, ) 作了一个学术报告。
这位莱顿, 学物理的读者可能有点印象, 他曾与同事一起, 用两年时间, 将著名美国物理学家费曼 (Richard Feynman, )
的讲课录音整理成风行全球的《费曼物理学讲义》(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在 1960 年的那次报告中, 他介绍了自己对太阳大气层中气流运动的观测研究。
这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研究。 我们知道, 在地球大气层中如果要观测气流运动,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置风速风向仪, 但这招显然无法用于太阳。 那么, 太阳大气层中的气流运动该如何观测呢?
科学家们想到了一种物理效应: 多普勒效应 (Doppler effect)。 该效应的一个让人耳朵听出老茧来的例子,
是火车交汇时对方火车的汽笛声由迎面而来时的尖锐, 变成交错而过后的低缓。
用物理学家们的术语来说, 多普勒效应显示的是波源与观测者的相对运动对波长和频率的影响,
它既适用于声波, 也适用于光波, 只不过后者的波速实在太快, 使我们无法用感官直接体验。
但科学家们可以用仪器来延伸自己的感官, 从而可以观测光波的多普勒效应,
并以此推算出光源相对于我们的运动速度。
观测光波多普勒效应的最典型做法, 是对光波的光谱进行精密观测。
中介绍过,
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谱, 就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指纹一样。 而所谓独特的光谱,
说白了就是独特的谱线波长和频率。 因为有这种独特性,
当谱线的波长和频率因多普勒效应而发生偏移时, 我们就能明确无误地察觉出偏移,
并依据偏移大小推算出光源的运动速度,
这正是莱顿所用的基本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 莱顿发现了什么呢? 他发现太阳这个庞然大物在颤抖, 而且是有规律地颤抖! 确切地说,
他发现太阳大气层中的气流运动不是完全无序的, 而是存在一种周期约为五分钟的振荡,
这种振荡被称为 “五分钟振荡” (five-minute oscillations)。
这一发现在太阳研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虽然其真正价值直到十几年后才被发掘出来,
但它当场就给与会者中的一位带来了巨大震动。 此人名叫埃文斯 (John Evans, ),
是萨克拉门托峰天文台 (Sacramento Peak Observatory) 的台长。 莱顿的报告之所以给他带来巨大震动,
是因为他研究的恰好也是太阳大气层中的气流运动。 为什么莱顿发现了新东西而他却没有呢?
因为他的研究重点是气流运动的空间分布, 而非时间变化。
平心而论, 他对研究重点的这一选择并非毫无道理, 因为如我们在
中所说, 太阳上的气流运动是所谓的湍流型对流, 这种运动的时间变化被认为是无序的,
空间分布则因为有 “米粒” 之类的结构, 以及物质密度的逐层递变, 而不无探索余地。
因此, 埃文斯的研究重点可以说是很自然的选择。
遗憾的是, 科学发现有时偏偏是出人意料的, “五分钟振荡” 对埃文斯来说就是如此。
他对研究重点的自然选择恰恰使他与该领域最重大的发现失之交臂。
但遗憾归遗憾, 成熟的研究者是不会因遗憾而消沉的。 “五分钟振荡” 虽已被发现,
进一步的观测仍是必不可少的。 更重要的是, 这一现象的产生机制还是一个空白, 而且在这点上,
莱顿本人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悲观, 他认为对 “五分钟振荡” 做出精确计算似乎是毫无希望的。
这一切对于其他研究者来说无疑都是机会。
回到萨克拉门托峰天文台后, 埃文斯立刻对 “五分钟振荡” 展开了研究。 第二年,
莱顿与埃文斯又在学术会议中相遇了。 这一回, 埃文斯也作了有关 “五分钟振荡” 的报告。 在报告中,
他不仅证实了莱顿的观测, 还利用自己在以前那些与 “五分钟振荡” 失之交臂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 “独门绝活”,
对莱顿的观测作出了重要补充。 他的 “独门绝活” 是什么呢? 是同时研究几条不同谱线的多普勒效应。
这种 “独门绝活” 有什么用呢? 用处就在于能研究太阳大气层中不同高度处的气流运动。
这是因为不同高度处的元素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而谱线是由元素产生的,
因此不同谱线所对应的是不同高度处的气流运动。 通过对这种不同高度处的气流运动的观测,
埃文斯对 “五分钟振荡” 在太阳大气层中的空间传播进行了粗略研究, 并提出了一种 “五分钟振荡”
的产生机制。
埃文斯认为, “五分钟振荡” 是一种由太阳表面的 “米粒” 所激发的大气层现象。 具体地说, 他认为 “米粒”
的上升犹如推动气体的巨型活塞 (piston), 而 “五分钟振荡” 则是 “活塞” 运动在太阳大气层中激发出的声波。
这一机制听起来不无道理。 因为 “五分钟振荡” 是在观测太阳大气层中的气流运动时发现的, 而
“米粒”, 如我们在
中所说, 则是在太阳大气层底部的光球层中被发现的,
而且是光球层中分布最广的结构。 这两者同属太阳大气层, 将它们联系起来,
并在太阳大气层的范围之内解决问题无疑是很自然的思路。 这种很自然的思路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吸引了多数研究者的目光。
不过, 埃文斯的机制要想行得通, 还必须解决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那就是被 “活塞”
激发出的声波为什么偏偏要青睐 “五分钟” 这一振荡周期呢? 这个问题成为了很多研究者的努力方向。
在介绍那些努力之前, 我们要先对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作一个简单介绍。 如上所述, 太阳大气层的最底部,
是 “米粒” 们赖以存身的光球层 (photosphere)。
我们肉眼所见的阳光大都来自该层,
中介绍过的太阳表面温度 (约 5,800K) 也是指该层的有效温度。 该层的厚度在几十到几百公里左右,
物质密度约为海平面附近地球大气密度的万分之一。 在光球层之上, 是所谓的温度最低层 (coolest layer),
该层的有效温度约为 4,100K, 厚度约为 500 公里。 再往上, 则是厚度约 2000
公里的色球层。 该层自内向外密度递减几百万倍,
温度却不降反增, 上层温度可达 20,000K 左右 (原因将在
中介绍)。 色球层再往上, 还有所谓的过渡区
(transition region) 和日冕 (corona) 等, 因与本节无关, 暂且按下不表。
现在回到埃文斯机制所面临的那个关键问题上来。 很明显,
太阳表面环境的恶劣性, 使得无论什么机制产生的声波都必然是紊乱的, 而不可能只有一个固定周期。
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 “五分钟” 这一周期脱颖而出呢? 科学家们想到了乐器中的谐振腔
(resonant cavity)。 在乐器中, 谐振腔的作用是使特定周期的声波得到加强,
其余则被抑制。 科学家们想到, 如果太阳大气层也有类似功能, 岂不就有可能解释 “五分钟振荡” 了吗?
这是一个很漂亮的想法。 不过科学离不开细节, 光有想法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计算。 为了进行计算,
我们必须知道太阳大气层是如何构成谐振腔的? 我们知道, 谐振腔之所以能加强特定周期的声波,
抑制其余, 是因为声波经腔壁反射后与腔内声波发生干涉之故。 因此, 要想知道太阳大气层如何构成谐振腔,
关键在于找到腔壁。 对此, 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假设。
比如有一种假设认为, 腔壁位于温度最低层的上下两侧。 为什么呢?
因为气体中的声波波速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这意味着在温度最低层的上下两侧, 声波波速都会增大 (因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
当声波从波速小的区域进入波速大的区域时,
会因折射而往水平方向偏折。
将这两点联系起来, 就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形, 即在温度最低层附近的区域里, 声波无论向上还是向下传播,
都会往水平方向偏折, 直至被反射回来为止。 这种情形一旦成真,
那两个使声波反射回来的界面无疑就构成了谐振腔的腔壁。
类似的假设还有若干种, 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可以告诉大家的是,
所有这些在太阳大气层里做文章的假设在经过具体计算后,
全都遭遇了滑铁卢。 埃文斯是一位努力的研究者, 但看来不是一员福将, 他对研究重点的 “自然选择”
使他与 “五分钟振荡” 的发现失之交臂, 他对产生机制的 “自然选择” 则将一系列努力引向了困难。
这其中一个典型的困难是因为太阳大气层内的谐振腔全都是薄层, 声波要想被那样的薄层所禁锢, 其传播方向必须很接近水平
(否则的话, 虽然能被偏折, 却无法偏折到被反射的程度)。 而观测却发现, “五分钟振荡” 的传播方向有很大的垂直分量。
另一方面, 即便声波的传播方向真的很接近水平, 那些假设也还是玩不转, 因为计算出的周期不对头,
无法集中在五分钟附近。 此外, 有些假设给出的 “五分钟振荡” 的寿命也不对, 只有几分钟, 而实际观测到的 “五分钟振荡”
往往可以持续数小时、 数天、 乃至数月。
至于埃文斯把 “米粒” 视为 “五分钟振荡” 的起因, 其正确与否倒显得不那么重要, 因为在太阳那样的恶劣环境下,
有许多因素可以产生声波, 起因不是关键。
所有假设都碰了壁, 莫非应了莱顿的 “乌鸦嘴”, 对 “五分钟振荡” 做出精确计算是毫无希望的?
没有人知道答案。 但任何谜团对科学家来说都是召唤, 是不断攀登的动力。 山峰越高, 顶上的风景或许就越别致。
1970 年, 一位新的攀登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的一位助理教授——提出了一种
“五分钟振荡” 的新机制。 这位助理教授名叫乌尔里克 (Roger Ulrich), 本科学的是化学, 后来转向天文,
两年前 (1968 年) 才刚刚获得博士学位。 这位 “新科博士” 的过人之处是一举摆脱了在太阳大气层中做文章的
“陋习”。 对乌尔里克来说, “五分钟振荡” 在太阳大气层中被发现,
并不意味着它一定就是单纯的大气层现象。 理由很简单, 太阳物质在大气层以下是不透明的,
因此普通光学手段注定只能发现大气层中的运动, 这只是观测手段的局限性, 并不说明现象本身的范围。
这就好比用肉眼只能看到水面以上的冰山, 并不说明冰山只存在于水面以上。
事实上, 在乌尔里克之前, 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 (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
的天文学家弗雷泽 (Edward Frazier) 就已经发现了 “五分钟振荡” 存在于太阳深处的迹象。
因为他发现太阳的亮度会因 “五分钟振荡” 而发生细微变化。 由于太阳的亮度取决于能量, 而后者来自太阳内部,
单纯的大气层振荡是无法对其产生可观影响的, 因此亮度变化说明 “五分钟振荡” 与太阳内部物质的运动也有关系。
弗雷泽的这一观测发现给了乌尔里克很大的启示, 使他将注意力投向了太阳内部。
乌尔里克将注意力投向太阳内部, 除受弗雷泽的影响外, 与他自己的学术背景也不无关系,
因为他博士论文所研究的就是太阳内部的对流区。 方向有了, 接下来还得看细节。
乌尔里克知道, 那些被观测否决掉的大气层假设并非一无是处, 它们的一个关键部分必须得到保留,
那就是谐振腔, 因为那是在象太阳那样高度无序的世界里产生特定周期的唯一手段。
既然保留了谐振腔, 那么新机制的关键就依然是: 腔壁在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 乌尔里克给出了全新的答案。
在乌尔里克的答案中, 上方腔壁位于对流区顶部很接近光球层的区域。 该区域之所以成为腔壁,
是因为声波在太阳内部的传播存在一个所谓的截止频率 (cut-off frequency), 只有频率高于截止频率的声波才能传播。
不仅如此, 这一截止频率还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低 (即越接近太阳表面), 截止频率就越高,
能够传播的声波也就越少。 计算表明,
在对流区顶部接近光球层的区域中, 截止频率将会高到使几乎所有声波都无法传播的程度。 自内向外的声波碰到这种区域时,
将会象光线碰到镜面一样遭到反射,
这毫无疑问就构成了腔壁。
太阳内部的声波模式
那么, 下方腔壁又在哪里呢? 在太阳肚子里。 这一腔壁的原理与上文介绍的大气层假设相同,
即源于声波的折射。 具体地说, 越往太阳肚子里走, 声波的波速就越高 (因为温度升高),
经折射后就越往水平方向偏折, 直至被反射回来为止。 与大气层假设不同的是,
乌尔里克的机制将整个太阳内部都作为了声波的活动场所, 有足够大的空间使声波 “浪子回头”,
因而不必象大气层假设那样要求其传播方向接近水平。
另外, 从这一机制中不难看到, 下方腔壁的位置不是固定的, 而与声波的传播方向有关。
传播方向越接近水平 (比如右图中位于对流区中的红色曲线), 下方腔壁的位置就越浅,
声波在上方腔壁的反射次数则越多 (即水平方向的波长越短); 反之,
传播方向越接近垂直 (比如右图中透入辐射区的黄色和绿色曲线), 下方腔壁的位置就越深,
声波在上方腔壁的反射次数则越少 (即水平方向的波长越长);
当传播方向垂直到一定程度时 (比如右图中深入核心区的蓝色曲线), 甚至会出现下方边界消失,
完全靠上方边界反射的情形 (这依然构成谐振腔)。
定量计算表明, 乌尔里克的机制可以克服大气层假设的所面临各种困难。
不仅如此, 这一机制还预言了一些尚未被观测到的东西。 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是它预言 “五分钟振荡”
不是单一频率的振荡, 而是由一系列彼此接近的频率共同组成的, 每个频率对应于一个不同的水平波长
(horizontal wavelength)。 如果将频率与水平波长间的关系绘成图线的话, 很象是一系列抛物线。
这个预言对乌尔里克机制具有判决性的意义。 如果它被证实,
那么乌尔里克机制就会象科学史上许多其它成功理论一样, 经由从观测到理论, 从理论到预言,
再从预言到证实那样的典型模式而被确立。 反之, 如果它被否决,
那就没啥可说了, 该机制只能乖乖入住博物馆。
那么, 观测给出了怎样的判决呢? 别着急, 得等五年时间, 因为当时人们对 “五分钟振荡” 的观测精度还不够高。
在等待期间有必要提到的是, 几乎与乌尔里克同时, 两位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的研究者也提出了类似的机制, 并进行了数值计算。 不过他们没有预言频率与水平波长间的关系。
1972 年, 另一位研究者对乌尔里克的机制进行了改进, 去除了一些粗糙近似。
1975 年, 日本东京大学 (Tokyo University) 的两位研究者对声波在上方腔壁的反射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
给出了频率与水平波长间更精确的关系 (与乌尔里克的结果相差不大)。
“五分钟振荡” 的早期观测结果
与这些理论进展同步, 观测数据也在积累之中。 乌尔里克本人无疑是最急切盼望观测结果的人, 为了让观测 “提速”,
他将自己的研究生罗兹 (Edward Rhodes) 派往了萨克拉门托峰天文台 (即埃文斯工作过的地方)。
1975 年, 当罗兹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 准备撰写博士论文时, 一个不幸的消息传了过来:
他被人抢了——不是抢劫, 是抢先。 德国夫琅禾费研究所 (Fraunhofer Institute)
的天文学家德伯纳 (Franz-Ludwig Deubner)
已经发表了类似的观测结果。 一年后, 罗兹也发表了自己的结果。 那些观测结果没有让乌尔里克失望,
它们的精度虽只能达到百分之几的量级, 却明显地显示出了乌尔里克预言的抛物线
(参阅左图)。
这样, 乌尔里克的机制就得到了初步证实。 这不仅对乌尔里克是一个喜讯,
对于太阳研究更是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 因为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日震学 (helioseismology)。
这是一个通过观测太阳上的各种振荡现象来研究太阳内部结构的新领域。 在那些振荡现象中, 以类型而论,
最重要的是上面所介绍的声波, 这是一种压强波, 也称为 p 模 (p 来自于 “压强” 的英文 pressure);
以周期而论, 最重要的是上面所介绍的 “五分钟振荡”。 但除此之外, 也还有其它一些类型和其它的周期,
不过因为观测比较困难, 重要性相对较低, 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日震学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乌尔里克机制告诉我们太阳上的振荡可以深入太阳内部的各个区域,
因此日震学可以带给我们有关太阳内部各个区域的重要信息。 象温度、 密度、
元素丰度、 自转速度等与振荡传播有关的性质都可以通过日震学手段来加以研究。
打个比方来说, 太阳上的振荡仿佛是太阳的脉搏, 而日震学手段则相当于是给太阳把脉问诊。
乌尔里克攀到了山顶, 那里的风景果然很别致, 可以一直看到太阳的肚子里。 不过要指出的是,
日震学这个与地震学相类似的名称其实并不贴切, 太阳上虽然有日震, 但日震只是产生振荡的诸多原因之一,
而且日震本身并非日震学研究的对象。
日震学这一研究领域虽然诞生了, 但为了让它真正发挥作用, 除不断改进理论计算外,
还必须在观测上精益求精,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得把振荡周期尽可能测准了。
在大学甚至中学物理实验课上做过周期测量的读者想必都知道, 要想把一个周期运动的周期尽可能测准,
要诀是观测尽可能多的周期数目。 周期数目越多, 所测周期的相对误差就越小。
那么, 为了让日震学真正发挥作用, 需要观测多少个周期呢? 答案是一万个以上。 对于 “五分钟振荡”
来说, 一万个周期约为 35 天, 因此需要连续观测 35 天以上。
粗看起来, 这似乎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要求。 科学研究花费几个月、 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是家常便饭, 我们在
中介绍过的探测太阳中微子的实验就动辄持续几年以上。 但对
“五分钟振荡” 的观测却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太阳只有在晴朗的白天才能被观测到, 一到晚上就没有了,
而光子又不象中微子那样能够穿透整个地球。 因此连续 35 天以上的观测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非但不轻而易举,
经这么一说, 简直要变成 “不可能任务” 了。 幸运的是, 情况也没那么糟,
因为地球上有些地方的太阳是可以连续半年悬挂在天上的, 那就是两极附近的地区,
那里有所谓的极昼 (polar day)。
“五分钟振荡” 的南极观测结果
看来, 要想对 “五分钟振荡” 进行精密观测, 必须到极地去。 极地的环境那是出了名的恶劣,
温度低就不用说了, 最麻烦的是, 到了极地也不一定就能进行连续观测, 因为极昼不等于晴天, 冰雾
(ice fog)、 风暴 (storm)、 卷云 (cirrus cloud) 等都会造成观测的中断。
而且极地的生活条件那是相当的艰苦, 通讯联络那是相当的不便。 到那里去做研究, 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
叫做 “哥做的不是研究, 而是寂寞”。 即便如此, 依然有一些天文学家心甘情愿地去过寂寞日子。
1980 年 1 月, 两位法国天文学家格雷克 (Gerard Grec) 和福塞特 (Eric Fossat)
赴南极进行了观测, 可惜运气一般, 只获得了 5 天的连续观测时间。 不久之后, 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哈维
(Jaqck Harvey) 和杜瓦尔 (Tom Duvall) 也去了南极, 在一个小得象清洁间的房间里一住就是两个月。
不仅如此, 他们两人后来还多次重返南极, 其中有一次获得了长达 65 天的连续观测时间。
这些研究为日震学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也再次并且非常漂亮地证实了乌尔里克的那些抛物线 (参阅右图)。
利用极昼并不是获得长时间连续观测的唯一手段。 熟悉历史的读者想必知道, 当年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时曾号称
“日不落帝国”, 因为太阳在任何时候总能够照到它的某一块殖民地上。
与这种帝国的原理相类似, 我们也可以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若干观测站来构筑一个 “日不落” 观测系统。
1979 年, 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科学家率先通过两个观测站实践了这种方法。
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 美国牵头组建了一个更大的 “日不落” 观测系统, 由位于加那利群岛、
西澳大利亚、 美国加州、 美国夏威夷州、 印度及智利的六个观测站组成, 称为太阳全球振荡监测网
(Global Oscillation Network Group——简称 GONG)。
与太阳全球振荡监测网的建设几乎同时, 一种更优越的观测手段也开始付诸实施,
那就是人造卫星。 这种手段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建在地面上的观测站,
无论是两极附近的观测点, 还是 “日不落” 的观测网,
都免不了要 “看天吃饭”。 只有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卫星, 才能真正自由自在地对太阳进行连续观测。
1995 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发射了一颗 “太阳和日球层探测器” (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简称 SOHO)。 该探测器定位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所谓第一拉格朗日点
(First Lagrangian Point——简称 L1) 上,
与地球公转同步地绕着太阳运转, 可以常年不断地观测太阳。
利用这样的现代手段, 对 “五分钟振荡” 的观测精度已经达到了百万分之一以上的量级。
那么, 日震学研究取得了什么成果呢? 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对标准太阳模型进行修正及检验。 我们在
中提到过,
太阳模型看似粗糙, 实际上却相当精密。 之所以如此, 除了它对物理原理的运用相当缜密外,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标准太阳模型中的参数大都经过了日震学手段的检验及修正。
日震学研究所取得的另一项重要成果, 是对太阳内部自转速度的分布作出了精密推断。
与象地球这样的固态星球不同, 太阳内部不同深度、 不同纬度处的自转是不同步的。
日震学研究不仅发现并测定了这种不同步性, 而且还发现这种不同步性在对流区底部以下的一个被称为差旋层
(tachocline) 的薄层中, 非常突然地转变成了刚性自转。
这一点是由前面提到的罗兹和德伯纳共同发现的, 这两人因验证乌尔里克的预言而 “撞车” 后, 很快化 “敌”
为友成为了合作者, 联手展开新的研究。 他们所发现的这个差旋层虽然很薄, 而且埋藏得很深,
却很可能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一般认为, 发生在差旋层中的这种自转突变现象与太阳磁场的产生有可能存在密切关联,
但很多细节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读者可能会问:
太阳的自转方式为什么会在差旋层那样一个薄层内发生突变呢? 很遗憾, 这是有关太阳的诸多谜团中的一个, 迄今尚无答案。
除上述成果外, 日震学研究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 那就是能够预报一部分所谓的太阳活动
(solar activity)——即诸如黑子 (sunspot) 和耀斑 (flare) 那样的现象。 那些现象有时会对地球造成影响,
比如耀斑有时会干扰无线电通信。 日震学为何能预报太阳活动呢?
因为它可以探测到太阳背面的活动。 它为何能探测到太阳背面的活动呢? 因为那些活动大都跟太阳磁场有关,
而太阳磁场会使太阳物质产生压缩、 沉降等作用, 那些作用又进而会影响到声波的传播,
使得从太阳正面传往背面, 并经背面反射回正面 (整个过程约需 6-7 小时) 的声波比正常情况提前十来秒钟。
通过对这一点的观测, 天文学家们能相当准确地描绘出太阳背面的活动。 由于太阳自转一圈需要二十几天,
因此描绘出太阳背面的活动, 意味着天文学家们有一定的可能性 (请读者想一想,
为什么只是可能性?) 提前若干天预报那些转到正面后会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活动。
这或许是日震学研究中最具实用意义的一面。
最后, 让我们将
末尾的表格补全, 作为对当时所留问题的回答:
网友: 暴走迦楼罗 & (发表于 )
嗯, 又长知识了。
网友: 卢昌海 & (发表于 )
这个系列单篇的篇幅太大 (约一万字), 是一种失策。 我写得累, 读者可能也看得累,
而且使网站更新速度变慢。 如果将这种篇幅的文章一分为二, 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可惜本系列已经形成这样的章节结构, 不便改动了。 今后的系列将会尽量采用不超过三五千字的单篇篇幅。
网友: 大漠孤狼 & (发表于 )
我没有感觉累, 反而一边读一边担心假如很快结束, 留下悬念不得解读会感到心里空落落的。
不过, 要是从启发性与写作强度角度看, 还是短一点, 留点悬念好。
网友: 星空浩淼 & (发表于 )
这篇文章的确够长, 不过仍然写得那么好。
网友: Richy & (发表于 )
篇幅不长, 反倒是
每一篇都太短。
本系列中探测中微子的过程荡气回肠, 卢大侠什么时候也介绍一下探测暗物质的进展?
网友: 来自 204.197 的游客 & (发表于 )
终于等到太阳科普系列文章的续集了, 真太好看了。
这些美国科学家们的新发现令人惊叹, 还有日本和欧洲科学家也是很厉害。
美国的太阳观测和研究努力巨大, 仅仅是为了满足科学家们的兴趣吗?
还是因为太阳研究具有现实世界的利益?
网友: 卢昌海 & (发表于 )
两者都有。 从科学家们的兴趣来讲, 太阳是独一无二可以细加研究的恒星。
对投入资金的有关部门来说, 太阳研究则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因为日地关系对地球来说是最重要的星球间关系 (有点像 “中美关系对中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两国关系” 的意味),
太阳上的很多变化都会影响地球。
您可在每月前七天参与对本站所有文章的讨论目前距本文的讨论期满尚有 4 天, 欢迎您第一剧场推荐的电影歌剧,前边一个电影是关于威尔逊曼德拉的。好像是提到了黑色奇迹_百度知道
第一剧场推荐的电影歌剧,前边一个电影是关于威尔逊曼德拉的。好像是提到了黑色奇迹
这是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提问者悬赏2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日落号列车》
其他类似问题
曼德拉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注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 正文
逆行威尔逊之路
勇攀重庆最高峰
——“美丽重庆、生态巫溪媒体行”活动侧记
日期:日点击数:
文字:【】
(本网记者 李廷勇 吕文彬/图文)
&百年前,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从湖北进入巫溪,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了沿途的风情。百年后的今天,巫溪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民俗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见证这种变化,重庆电视台、巫溪电视台、《巫溪报》、《巫溪手机报》、巫溪政务微博等媒体共20多位记者组团开展&攀越巅峰&活动。
& 媒体记者从巫溪红池坝出发,沿着威尔逊之路从宁厂镇进入大官山,翻越阴条岭,抵达湖北大九湖,记者们将用音像、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记录沿途见闻,通过对比展现百年生态成果,探寻沿途旅游及动植物资源。
大官山美景&&&&&
秘境大官山
大官山因其&路险、峰奇、洞幽&再加百年前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一路走来留下美丽的足迹,这片富庶而神秘的土地上美景中又藏着奇花异草,所以大官山一直是驴友到巫溪探险、体验露营的首选地之一。
关于大官山名字来历传说很多。
最早在药典的记录为&大丹山&,据记载,大官山原始森林中到处生长着&太阳草&、&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支花&、&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等奇珍异草,历史上被封为&五大药山&之一,所以大官山在药文化的文献资料上更多的记录是&大丹山&。
后来,因为&大丹山&是中国古代陆路入蜀的交通咽喉之地,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被称为&秦楚咽喉&;据考证张飞入蜀、张献忠入川也都曾在此处驻扎过。因而&大丹山&成了历史兵家必争之关隘。还因巫盐外销,大官山也成了千年盐道上必经的关口,所以&大丹山&一度被老百姓叫作了&大关山&。
后来,因&关&、&官&谐音,朴素的山民更愿意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安居乐业,不愿此地再作为战争的关隘,美好期盼从名字上的更改开始,因此&大关山&的&关&最终被改称为&官&,&大官山&从此被赋予了新的希望。
凤凰寨威尔逊老照片与如今风貌对比
&勇士&很受伤
顺着崎岖的山路我们即将进入大官山林区
&温度过高车子抛锚
向重庆电视台介绍威尔逊凤凰寨拍摄点
8月27日,参加攀越巅峰&美丽重庆&生态巫溪媒体行&活动的全体成员从红池坝出发来到凤凰寨威尔逊拍照处,开始了大官山的探索之旅。
仰望大官山,雾绕山尖,无法视其尽头,一条护林便道在接近垂直的山体上划着&z&字从云雾中折叠而上。
&大官山路险,堪比川藏路。&据曾在大官山工作过的向兴权说。
上行弯道极多,每个弯道夹角在15&至25&之间,弯道折回峭壁之上,汽车轴距稍微长点都无法转弯,更有不慎就会冲下山崖之险。
便道被夏季的雨水冲刷得沟壑纵横,车在路面上跳着&摇摆舞&缓慢前行,刚入山道2公里左右,我们乘坐的四轮驱动越野车就因温度过高无法前行,不得不停下来用泉水强行降温后才能够继续行驶。
听当地百姓讲,当年大官山还作为盐道时,&盐背子&走这段险路曾留下度险的规则和恶毒的诅咒&上七、下八、平十一,多走一步是狗日的&。&上七、下八、平十一&指上坡走七步、下坡走八步、平路走十一步后必须停下来调整体力;&多走一步是狗日的&这句恶毒的诅咒却体现当时善良的&盐背子&们团队精神的体现和对同伴浓浓的关爱。
据资料介绍,&盐背子&们当时入蜀地背盐为了防野兽和土匪都是三、五个一起组队方便互相照应,当时&盐背子&们负重前行过险路时,很多时候体力不支的同伴连同身上的盐袋子一起滚入陡峭的山崖跌的粉身碎骨,命陨异乡;更有甚者在上坡时失足,而后面的同伴因负重无法避让,就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起跌下悬崖。
于是,千年盐路上&盐背子&们用脚步和鲜血总结出&上七、下八、平十一,多走一步是狗日的&度险口诀。大官山路险也由此可见一斑。
据威尔逊笔记记载,百年前威尔逊通过大官山时是雇请当地走山路脚力厉害的山民组队用&滑竿&抬下来的。
&这就是天路,这路比川藏公路更险,虽然距离没有川藏路远........&五号车驾驶员姚杰感叹。
重庆电视台主持人吴娜布其行至大官山后也感慨此行:&走了这路,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这次是拿生命在工作。&
石柱子奇景
大官山自然保护区奇峰当指&石柱子&。大官山自然保护区负责人佘大斌告诉记者。
在距大官山林场的石鸭子管护站6.5公里处,有一根拔地而起的石柱子, 在海拔2300米的悬崖旁突兀的挺立着。据记者们目测它高应在200米以上,下细上粗,顶端生长着奇花异草,四方棱角分明,如同一支高举的钢鞭直指云霄,令人望而生畏。
&石柱子是整个大官山自然保护区最高、最陡、最壮观的石峰。&佘大斌说。
&名山大川处处有,惟有石柱子与众不同&!重庆电视台记者刘春力称赞道。
关于石柱子民间流传更多的是有关白莲教的传说。传说白莲教教首王聪儿曾在石柱子旁俯首听&无生老母&站在石柱子上传教,据传白莲教信奉无生老母是上天无生无灭的古佛,她要度化尘世的儿女返归天界,免遭劫难。&无生老母&传教之处生有仙草,但终年有大蛇保护。
因无资料考证,更没有人登上过石柱子峰顶,传说真伪无法考证但却为这景点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到燕子洞的路很险&
黄泽辉向记者讲述沿途美丽的传说
结构奇特的燕子洞&
媒体记者在丛林中穿行
抓住一只燕子近距离拍摄(陈兴文 摄)
神秘燕子洞,是一个集险、奇、幽、深为一体的天然石洞。大官山自然保护区护林工人黄洋辉这样评价。
黄洋辉介绍,燕子洞外古树名木于绝壁陡崖之间,洞内岩壁上巢居着数千只燕子,燕子洞因此得名。每年春夏期间,群燕飞来,如万箭齐发,数千只燕子出没其间,呢喃之声不绝于耳,燕声和着水声,在洞内共鸣,汇成一曲声震山谷的溶洞交响乐。
鬼斧神工燕子洞,又是一个多洞相贯的溶洞群,由于千百万年溶蚀,洞中峭崖嵯峨,钟乳垂悬,千姿百态如鬼斧神工之作。洞内结构复杂,洞上有洞,大洞套小洞,该洞究竟有多深,至今仍是一个谜。
刘应香老人做早餐
大官山农户养殖的蜜蜂
大官山牛群
大官山因林密落叶多,落叶在地上形成厚厚的腐殖层,土地十分肥沃,一脚踏上去松软而富有弹性。这里名贵中草药遍地生长,林木茂盛,牧草富有营养,珍奇异兽活跃林间,这里是动植物的天堂。
大官山原有100多户居民,由于林区保护及交通原因,很多居民进行了搬迁,仅剩一户居民生活在上面。
刘应香就是这里的唯一户主。她不想离开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有丰茂的牧草和肥沃的土地。
今年79岁的刘应香虽然身体不再硬朗,干不了更多的体力活,但是她每年和儿子一起在规定范围内搞点牛羊散养、采点中药材、伺弄几桶蜜蜂年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比一个壮劳动力在外打工年收入不会低。
家住宁厂镇的李友平是大官山搬迁下山的农户,每年在上山采松果、药材的间歇,在原来的菜园子里面种点高山反季节蔬菜,只要防住野兽的糟蹋,粗放的种植模式,一、两亩左右一年销售蔬菜收入在8000块左右。
瞭望塔上观看美景
远眺大官山场部
大官山场部美景
夜宿大官山
&大官山景美如画!&实习记者刘伊依感叹。
初到大官山站在瞭望台放眼望去,草场间点缀着一大片一大片野花,姹紫嫣红,芳香馥郁,随风扶摇,和四周的林海相得益彰。保护区森林浩瀚无边,峻岭云迷,峰从漫舞,充满自然、原始、质朴的味道。保护区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天然森林多姿多彩,飞播林广袤繁盛,府瞰美景,顿感心胸开阔。
&深秋的大官山更令人陶醉,牧草枯黄,云海苍茫,横无际涯。傍晚夕阳西下,层林尽染,大官山是一幅苍茫唯美的油画。&林场负责人佘大斌向媒体记者介绍,这里的秋天更美。
&夜宿大官山,看着漫天繁星,觉得自己的心特别静,看着自己的恋人觉得我们的心都是透明的,这将是我们一生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浪漫的爱情之旅。&吴拉布其和刘思嘉是此行中唯一一对恋人,他们告诉我们,他们已迷恋这里的景色,这次心旅给他们的爱情增添了无限风景。
清晨的大官山是一首朦胧的诗。啾啾鸟鸣唤醒沉睡中的大官山,一抹薄雾,从原的一边铺到另一边,或浓或淡,或轻或重,天空是大片的留白,充满无限的思绪和遐想。几个摄影爱好者早早的等在山头,捕捉这美丽一刻。在2500米的官山,用一次次快门的闪动隆重记录这里的一切。
8月28日,媒体记者继续逆着威尔逊脚步,嗅着&盐背子&遗留下的汗水味继续向阴条岭行进。
巅峰阴条岭
阴条岭上风景如画&
阴条岭海拔2796.8米是重庆市最高点,是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绿色宝地,也是此次媒体记者团&攀越巅峰&的目的地。&&&&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是&华中屋脊&神农架原始森林的余脉,平均海拔1900米,保护区的面积有45万多亩,辖双阳、通城、兰英3个乡的13个村,其中核心区12万多亩,包括大官山和白果两个林区。金雕、白熊、白狐、金钱豹、小熊猫等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禽异兽出没林间。
林区内茫茫林海,无边无际,云蒸霞蔚,各种珍稀植物随处可见,各种珍禽异兽出没林间;因此,阴条岭被世人誉为&物种基因库&、&天然动物园&和&绿色宝库&。
远观兰英寨
28日早上媒体队伍原计划从林口子出发,由于天降暴雨,沿途被山洪阻隔,媒体队伍的采访计划被迫调整,攀登阴条岭的时间推迟,采访队伍继续在林口子休整。
恢复体力,向林区工作人员了解阴条岭及林区相关情况是大家必备的功课。
据护林工人徐世全向我们讲述了兰英寨的动人传说。&兰英寨是神农架景区巫溪境内保存最好、最完整、最状观的寨堡。&
相传薛刚反唐时,为逃避官府的追剿,穿临潼,过房州,直奔大九湖。当行至官封口,却被山大王纪兰英捉住。纪兰英见薛刚英俊潇洒,武艺非凡,便求薛刚留居山寨,二人结为夫妻,高举义旗,共创大业。后来,人们把薛刚、纪兰英扼险扼守的石寨叫做&兰英寨&。
&兰英寨海拔898米,地势非常险要。进山口只见山岩壁立,仰看天空,成窄长一片。一道岩壁,半腰忽然凹进去,形成一块平地,寨堡就筑在岩石处。寨墙高约4.5米,长约80米,厚约2.5米,全用石块垒砌。寨门居中,高约3.5米,宽约2米,顶部呈半圆形。上山的小径正对寨门,两旁悬崖峭壁,中间寨堡高筑,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重庆第一峰&阴条岭为重庆市内唯一一片原始森林。保护区负工人宴成文介绍:&各种奇花异草遍布丛林,珍奇猛兽活跃林间。&去年,接到相关通知罪犯周克华有可能从这里逃窜,在去通知护林工人的途中,他见到了两只发情的黑熊在林间嘻闹。
在这里工作30多年了,宴成文所从事的工作也经过了从大面积的砍伐到全面的保护,现在的他是越来越喜欢这里,&生态越来越好,什么山鸡、野猪、野兔之类的太常见了,巫神路打通后这里会是旅行者的天堂。&
纯净的蓝天,清澈的溪水,奇异的野花,幽深的峡谷,层层叠嶂的峰峦、层次清晰延绵起伏的群岭,所见所闻无不让我们一行深感震撼。这份震撼,源自于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的壮美神奇,同时也增添了媒体记者对阴条岭巅峰的向往。
8月30日,采访团从白果林场寨坪管护站出发,途经鬼门关、阎王鼻子、转阁楼、舍命滩、丢命沱、土地潭、节骨坪、三叉河、冷水沟、冷杉林到达转坪工区。
&丢命坨、舍命滩、阎王鼻子、鬼门关&一句顺口溜表达了30日的行程是最危险的一天。
队伍经过核心区界碑,前行100米就到了鬼门关,开始了本次的惊心之旅。每到达一处险地向导都会提醒队员如何通过此处,先通过的队友就接过后面的设备器材或者是手中的物品,前面的拉,后面的推,旁边的指挥,一路缓慢前行。两个小时之后,大家安全通过四处险关。
&大官山的护林便道虽堪比天路,但至少还可以使用交通工具。这里那像路,真有通向鬼门关的感觉。&
&有几处真险,先上哪只脚都是固定的,要是没有向导和队友,我真的上不去。&
随行的力夫走在队伍的前面,最后的队友没有看见他们通过危险处的艰难,很多感慨:&真的无法想象力夫们是怎么通过的,特别是转阁楼和丢命沱,我人都无法过去,他们还背着东西。&险境过后,队友不由的坐下休息议论。
百年前威尔逊经湖北到双阳乡马埫村的路,经过百年变迁早已被绵密的植被淹没,现在无路可寻。向导向我们介绍,如今登阴条岭,通行需要手脚并用才能在山溪沟中的巨石上攀爬。唯一能够通行的山溪沟有几险:&山溪水、毒蛇、蚂蝗和黑熊&。
&易涨易停山溪水&林区负责人刘忠华向我们介绍:&这里海拔高差大,小气候十分明显,山腰的雾一合雨就来了、天空中雷声一响水就涨上来了。我们的护林员在进山护林的时候特别注意天气,遇到这种情况跑不过突发的山洪,一不小心就会有生命危险。&
山中野兽对行人安全也有很大的威胁,护林员徐世全述了自己的经历:&2005年7月在一次巡山的过程,我被一只近400多斤的黑熊在后面保持200米的距离追了近三公里,魂都差点吓飞了 。&他告诉大家,黑熊虽然可怕,但只要在进山前吆喝吆喝,它大都会走,让大家放心。
我们所经过的这些地方还有很多毒蛇,但是因为温度不高所以这些地方的毒蛇不太爱活动;一般都有几十条盘在一块草坪上,如果遇到有动静,几十只蛇头吐着猩红的信子瞪着你,看得你全身发紧、头皮发麻。走山路时撒上雄黄酒,再结合打草惊蛇的老办法都还能够应付。
最讨厌最可恨最可怕的东西,大概要数山蚂蟥了。
那东西长得软不啦嗒滑不溜湫,实在令人恶心,可恨的是它专门吸血,吸人血,也吸其他动物的血。
说它可怕,是因为它吸血的时候,专往你薄弱和不显眼的地方钻,稍不留神,还会粘到你脚仔缝或别的什么夹缝去,吸饱喝足以后,不打招呼就悄悄的溜得无影无踪,溜走时还不知道使了什么阴招,让你的伤口好长时间流血不止。
山蚂蝗有时也潜伏在阴暗处,化整为零,让你找都找不到;有时集结在人兽过往的路上,密密麻麻,多如牛毛,让你看了起鸡皮疙瘩。
在媒体记者通过凉水溪的地方,一条山蚂蝗就悄悄的趴在县委宣传部手机报女记者杨寿玉额头,额头上被叮流血不止,吓得她大喊大叫,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而且从那以后,她随时随地都在检查身上有没有蚂蝗。
同路走来你不提,
分开岔路叹长气;
你是男儿先开口,
我是女儿也害羞;
哪有黄河水倒流,
走完艰难的路程后,大家心情都很放松。随行的力夫开始唱起了五句子山歌,这是这天行程最快乐的时候。
夜宿转坪工区
&&&&&&&&&&&&&& 激情巅峰
8月31日,全体队员从转坪管护站出发,途经转坪垭子、天坛垭子、水井槽等地,于中午12:30第一批队伍到达阴条岭顶峰。
&喂,我在重庆市最高峰阴条岭,我现在已登上海拔2796.8米处,给你打电话&&&登上巅峰的记者激动的向家人报平安,向朋友表达登峰后的激情。
&经过5个多小时的攀爬,全队已达到阴条岭主峰;这是全重庆最高顶,海拔2796米;从峰顶望出去,身在云海中,虽然不能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但也可以说是如临仙境。&重庆卫视记者吴娜布其在镜头前向全市人民介绍阴条岭。
经过两天攀爬,克服了种种困难,登上阴条岭的记者们情绪都无比较激动,各自抒发了登峰后的激情。
邹永武:这次团队平平安安到达巅峰,这是第一喜悦;我们巫溪有如此美景是第二喜悦;我们圆满完成任务,感到自豪,这是第三喜悦。
陈兴文:挑战大自然,战胜自我。
唐文龙:地之阔,养育万千之灵奇;山之巅,一览众山皆府首;登巅阴条岭,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李红军:坚守、坚持就会一定成功,巫溪旅游加油。
尹伦:坚持就是胜利。
陈锋:攀越巅峰,领略生态巫溪。
汪大喜:入大山无坦途,一路生态一路风光,最后冲刺登顶成功,心情无比激动,路还在脚下。
吴娜布其:一路上很多次都想放弃,但前面总有一双手想拉着你向前,纠结着、坚持着,就爬到了顶峰,山顶上有美丽的风景,最美的其实是陪你爬上顶峰的人。
杨寿玉:未出发时特别期待,刚出发时心里忐忑,到达巅峰时心情激动。原以为我会体力不支,途中放弃,结果我和第一支队同时到达巅峰,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金京龙:挑战大自然,体验大自然。
杨坤耀:这一路有艰辛,有汗水,有微笑,有温馨。我很感谢团队的每一个人,我从各位身上学到了不同的东西:最老的陈主任和最小的依伊妹,他们各自坚忍不拔的精神让我感动,让我佩服,还有&&
李廷勇:奇峰峻岭,总能让人脱去傲骨; 一身疲惫登上峰顶,重庆最高峰就在脚下,征服后的快感让我感受到我的那根根傲骨仍在。
张青:感谢天,感谢地,感谢我来到阴条岭!
刘依伊:来到重庆最高的地方,一路过来很不易. happy&ending (快乐的结局)
刘春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期待明年还有这样的机会再次走进神秘而美丽的巫溪。这里的山山水水令世人惊叹,让我们流连忘返。
乔洛阳:身负责任,我在团队最后一名登上巅峰我不遗憾。
吕文彬:克难奋进,登上巅峰;顿时相信自己身上还有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红豆杉枝条
倒在路边树上生长的菌
自然区绿树蓝天
8月29日,媒体记者冒雨来到双阳乡马埫村柜子崖,这里是101年前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威尔逊从湖北神农架进入巫溪境内后拍摄第一张照片的地方。相隔百年,由于山体下滑,下方坡地变缓,梯田面积有所扩大,梯田之间修建了一条公路,明显可见的是植被盖面积明显增加。
100年来,巫溪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炼钢铁、大宁厂制盐等特殊时期,我到的生态也曾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林区工作人说:&破坏程度最大的可以说达到了山无一物,林无一毛的程度。&
&现在明显的恢复了,从98禁伐后,我县各大林区工作人员,日夜守林,昼夜植林,常年生活工作在林区,各大林区生态有了明显的恢复。&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我县各大林区30多年来没发生过一次重大火灾,这无不说明林区工作人员对我县生态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在几天的行程中也亲身感受到护林工人的辛酸,他们生活差、行路难、生命安全也无法保障,但他们却都像转坪工区的将正林、汪增兰夫妇一样,爱林区就像爱自己的家一样。
也正是因为有这一样大批可敬的林区工作者,我县的生态环境才有了较大的恢复,我县才成为重庆市生态最好的资源大县。
重庆自然博物馆植物研究人员陈锋是我们一行的队员,通过几天的观察与寻找,他对巫溪的生态给了&天然物种基因库&的至高评价。
据陈峰介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阴条岭成为第四纪冰川时期各种动植物的避难所和栖息地,几乎囊括了海拔180米至海拔3000米左右所有动植物物种。现知保护区内维管植物达2807种,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且含有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常见有银杏、珙桐、腊梅、 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5种,是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经过为期4天对巫溪大官山林场、白果林场的考察,从生态方面有我县很多感受。&陈锋告诉我们,境内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非常高,是保存较为完好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具有以下特点。
境内最低海拔约180m,最高海拔阴条岭高程达2796m,垂直高程达2500m。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亚高山灌丛和草甸、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
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据资料统计,境内有维管植物达2807种,约占重庆市维管植物总数的60%。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植物丰富且集中。据统计,有各种保护级别保护植物43种。在白果林场长度约1.5km的沟谷内,就发现了光叶珙桐、红豆杉、连香树等保护植物达9种,而且数量多、分布较为集中。
说到此次的收获,陈锋高兴的告诉我们:&考察过程中发现了卷毛梾木、宜昌胡颓子、大鼻凤仙花等21种巫溪境内未曾记录的植物物种。&他还坚信,随着巫溪生态越来越好,植物研究人员对本地植物的调查研究,将会有更多的植物被发现。
记者手语:攀越巅峰是一次心的旅程
8月26日,由重庆电视台、中共巫溪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巫溪电视台、巫溪县林业局、巫县溪旅游局、巫溪县卫生局、红池坝管委会等单位承办的攀越巅峰&美丽重庆.生态巫溪媒体行&在红池坝启动,历经7天时间,该活动于9月1日圆满结束。
7天时间里,20多名媒体队员用自己手中的相机、摄像机等设备记录了他们的所见所闻,记录了我县丰富多彩的生态资源、沿途风光以及神秘而久远的历史故事&&从活动举办的目的来说,可谓圆圆满满。
笔者跟随媒体团队参加了整个活动,更多感受不是活动的成果,而是活动过程中来自个人的那一次次内心的洗涤和超越。
如何战胜困难?如何对待工作?又如何团结协作?攀越巅峰给了我们答案,这是一次旅程,更是一次人生心旅。
吴拉布其是重庆电卫视记者,很少见过这样的高山、险崖,更没有去攀登过。乘车走过大观官山后,吴拉布其的一句话让我感受到她深深的敬业情怀。&这次,我是用生命在工作。&路之险要,让吴拉布其时时担心,我们也开始了对她的担心,不知道她能不能完成这次旅程,因为后面的几天路程没有车辆全是步行,更远、更险也更艰难。可是吴拉布其却完成了全部的行程,站在了阴条岭最高峰,向全市人民介绍最高峰的奇特景观。当我问及她的动力时,她只说&这是我的工作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我都要完成。&此时我无法不用仰望的目光看着这位柔弱的女子,最敬业的主持,用生命工作的媒体工作者。
登峰后,笔者让所有的队员写下自己的感受,在所有留言中都看到了&坚持就是胜利&的意韵。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你长大后才发现小时候那些痛苦的经历,其实是美好的回忆。&我的理解是人的一生都会经过很多痛苦,生活总在苦与甜中交融,当你挺过一次次痛苦历程后,人就会成长,人生历程也会变得更圆满。就如本次穿越一样,经过险境就是平途,经过河流必有险峰,熬过了你也就登顶巅峰了。美好就在前面,战胜困难关键是自己的心境和毅力,走过了也就不再困难了。
向导将正健在登峰后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情况:&几十年里,他带过很多人登阴条岭,所有团队全部登上顶峰的只有今天你们这个队伍。&
听了这个消息后,我没为我们们团队的伟大感到自豪,也没为我们队员的身体素质感到骄傲。说实在的队友中很多人身体素质不是很好,何况还有一些伤员,我们之所以能全部登上山顶除了个人的毅力,更多的是团队互助精神。东西拿不动的就每人分点、人走不动了就前拉后推,实在走不动了大家就互相鼓励下,稍作修整继续前行,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队友们都尽量的付出,不分你我,形同一家人。整个行程中都融入了深深的亲情和友情,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队员都坚持下来了,最终到达了重庆最高峰,完成了此次旅程,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活动结束了,可活动中的收获却足以让我回味一生。人生就是一段旅程,只有心灵受到洗涤的行程才是美丽的节点。笔者建议大家多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感悟大自然,在自然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去过虑繁杂的心情,你会觉得其实这个社会里你并不孤单,温暖的阳光永远照在你身上。
【投稿平台】新闻热线:023-投稿QQ:分享到:
传媒最新热点推荐
用手机收看独家新闻,请订阅巫溪手机报。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WXSJB到定制。
详细请咨询 023-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巫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巫溪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还没有任何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威尔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