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寸的车架19寸有多大大

如何选购合适的山地车车架
来源:极限网
作者:芥末
如果你不懂车架如何选择,而你选定车型了以后再问老板你适合怎么样的尺寸。遇见不地道的老板可能会为了要出清存货,如你的身高174,而他店里有一台19寸车架的车,或是15寸的,他也会跟你说也可以、刚刚好等等。希望看过本文后,不会有人再被骗了。
&&& 第一次购买山地车的新手都会有这样的苦恼:我该选择什么尺寸的车架呢?每个人的身长、脚长、手长均不相同。现今的车架大都可以以调整座椅前后、高低、手把远近,作些微调整来配合自己最适合的骑乘姿势。以身高挑选正确尺寸,再&微调&座椅或龙头、把手,来顺应个人手脚长短才是最正确的。而挑选不适合的车架,再&更换&座椅或龙头、把手,来顺应个人身高与手脚长短则是舍本逐末。有的人单以脚长来选择车架是不对的。例如有个180cm的人腿短,脚长75cm,照那种说法就要选择16寸的车架。但是腿短相对身体一定就长,符合了他的脚却无法符合他的上半身,想微调都没办法。所以一定要以身高来挑选正确的车架,才有微调的空间。
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车架
&&& 以26寸轮径的自行车而言,180cm的身高立管尺寸就是18寸最适合了,170cm就是17寸准没错,160cm当然就是16寸莫属啦!150-160的身高则可选择14 - 15.5寸的车架。身高180以上的则建议亲自去试骑朋友的18至21寸车架(因轮径不变,故身高160以下与180以上的车架尺寸值会开始偏差)。
&&& 700c车架轮径公路车:上管长49(+-0.5cm)适合身高155(+-5cm)的车友;上管长50(+-0.5cm)适合160(+-5cm)的身高;上管长51(+-0.5cm)适合身高165(+-5cm);上管长52(+-0.5cm)适合身高170(+-5cm)上管长53(+-0. 5cm)适合身高175(+-5cm);上管长54(+-0.5cm)适合身高180(+-5cm),以上为一般建议值,身短腿长者,尽量勿超出建议值。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图片资讯推荐
Copyright 2007-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3997|回复: 10
山地车架子一说是17、18、19寸,公路车有这个说法吗?
山地车架子一说是17、18、19寸,公路车有这个说法吗?弱弱的问……
只知道说法不一样。
公路车尺寸对于山地车敏感很多,常见的都是以上管长度、立管长度来区分的。不过现在很多厂商做压缩车架,一个系列只有S,M,L几个尺寸。
只能说公路车一般都不讲多少多少寸,跟山地不同。
因为会存在有一样立管长度却是有不同上管长度的公路车。
立管長度一樣,上管長度不同....就是因為立管和後下叉的夾角不同所致.&
公路車是已立管的長度區分尺寸,傳統的上管水平車架的設計方式是尺寸的基本來源.
自從giant推出第一代TCR壓縮車架後,計算車架尺寸的方式更複雜了.
1.首先確認車架是否為壓縮車架.
2.如果是水平車架,只要量C to C的尺寸,就是BB的中心點到立管和上管結合位的中心點
& &再確認上管的長度.
3.如果是壓縮車架,我建議先找出當上管是水平時,其與立管的交叉點,再量BB中心點與此交叉點的長度.
& &因為要考慮各廠牌壓縮的角度不同,最好仔細量一下.不要輕易相信店家的推薦.
圖片中的S就是c to c
(48.98 KB, 下载次数: 42)
10:07 上传
上圖是壓縮車架,因此S的長度比同尺寸水平車架短,正確的尺寸應該是從bb的中心點量到(T1和S1的交叉點)、
T1的長度也要量一下,有了T1的長度才能決定把立的長度.
C和S 的夾角也是有學問的,此角度越小T1越長,,越適合山路;反之越適合衝刺.
公路車要考慮的不是只有尺寸,角度也很重要,同一個品牌同一個型號的車架尺寸不同C和S的角度可能有差異...如果買車時可以先看到車架圖是最好的.否則就仔細量一下吧
sunnysun 发表于
上圖是壓縮車架,因此S的長度比同尺寸水平車架短,正確的尺寸應該是從bb的中心點量到(T1和S1的交 ...
其实我之前因为一次意外换过车架,只是那时候不懂,只知道要一样的立管长度。后来发现我现在换好的这个车架上管长54.5cm而立管是52cm,这么说我这辆公路车比较适合山路,即爬坡?也比较适合长途?不知道我这样的车架跟那种旅行车的车架立管角度有何不同?
不过虽然我现在使用的把立长度为9cm,不过由于身材的原因坐垫还是得往车头推到底,才能够满足膝盖骨跟脚拇指球在同一垂直线上的fitting要求。。。(好像句子有点长),这样我是要换更短的把立?
我今年6月份才开始骑公路车,还是新手,可称呼S为前辈。
carrunner10 发表于
其实我之前因为一次意外换过车架,只是那时候不懂,只知道要一样的立管长度。后来发现我现在换好的这个车 ...
&&前輩倒是不敢當,大家交流一下
我目前車架的設定是:立管50,上管52,把立是110的,座椅是在偏後位置...這是因為我的上身長,腿比較短...所致.
其次,車架的選擇跟您的騎乘習慣也有關係,我個人比較習慣向前蹬,因此座椅會放低一點後面一點,因為上身長的關係,把立會長一點,
否則身體會施展不開.
一般的車架坐管頷後下叉的夾角是73~74度之間,我騎過角度最小的是72.5度,後輪裝上後幾乎碰到坐管,而且騎車時很明顯事向前蹬.當然這時我的把立就只能使用90cm以下的尺寸.
学习了!顶!
好复杂啊 先收藏了
大家顶啊,这么好的帖子,楼主辛苦了
站长推荐 /2
山地车低价战硝烟弥漫,马丁T+(MARTINEZT+)碳纤维30s山地车以3899元的价格开始接受预购。
免费赠送速盟骑行服,邀你做最真的女神。
户外骑行有风险,BIKETO提醒你购买
&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公路车 Fitting到底以什么为准,如何选择车架大小 | 误入骑途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2063人加入此小组
为了换公路,最近在闪电,BH,Trek等地进行Fitting,但是每家店做法不同,目前有31、身高,我的身高是190,目测需要52,基本没货2、腿长,以坐在坐垫上,腿伸直踩到脚踏上的距离为准,因为腿长的缘故,测量需要55的车架3、LLT,前臂长度,以手肘碰到坐垫前端,手握拳碰到腕组为准,测量需要48的车架,骑上去也确实感觉不会很别扭目前的情况是这样,大尺寸的车架基本都没有实车,因为2家店做了Fitting后都直接说没有够大的车架,因而基本上就没条件可以试车了,且没骑过公路,所以估计试骑不出啥名堂。综合以上情况。。我到底应该如何选车架大小,3种测量方式得到的结论差距甚远
+ 加入我的果篮
果壳性情站编辑
长人的烦恼啊,公路我不算很懂,但选车架特别是公路架子的话,身高通常只作为辅助因素考量,最重要的还是腿长,上身和手臂靠把立长短矫正。至于第三条,这个说法是来自一篇三步fitting你的车的博文,但那博文是愚人节写的,博主旨在嘲笑那些觉得做fitting多次一举的人。真正负责任的fitting 是不可能拿这个做指标的。另外正规车店做fitting 比较麻烦的,帝都的话,听朋友说闪电崔克的通常要500+,还有个兄弟做深度fitting 花了2k多3k的样子,需要动作采集。如果去了就是简单量了几下就跟你报了数,那是要卖车不是要真跟你fitting。
第二个真心不靠谱。那是确定坐垫高度的。。第三个也不靠谱。。因为坐垫上下。前后。角度都是可调的。
果壳爱宠站编辑
引用 的话:第二个真心不靠谱。那是确定坐垫高度的。。第三个也不靠谱。。因为坐垫上下。前后。角度都是可调的。也不全是 腿长那个很重要的一个是确定踩踏位置和发力方向,拿山地来说,一般来说170的人腿长适合17寸的架子,但拿个15寸的架子把坐包扯到安全线以上,或者拿个19寸的架子把坐包多往下按几厘米就能达到脚跟踩到底腿是直的,但是,这么调出来的坐包高度是无法保证踩踏的时候腿发力的顺畅的。腿长只是fitting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已,所以fitting很麻烦,因为它不仅会考虑你的腿长还要考虑其他很多因素
引用 的话:也不全是 腿长那个很重要的一个是确定踩踏位置和发力方向,拿山地来说,一般来说170的人腿长适合17寸的架子,但拿个15寸的架子把坐包扯到安全线以上,或者拿个19寸的架子把坐包多往下按几厘米就能达到...高手。了解了
果壳爱宠站编辑
引用 的话:高手。了解了不敢不敢 这方面我也是一知半解 fitting是个大学问,特别对公路来说更是这样 名堂可多了
各位大神,求结论。。。BH给我测的是48号,试骑了下感觉良好,但是车友有一个50的美利达,骑上去膝盖会碰到车把导致无法正常转弯,而泰国那边测试出来均说至少54,表示没车,不要说54的,48的都没有现车可以试驾。是不是不同品牌的车子本身就有区别
13. 车架。。。 。不要轻信大车架的谣言。一般来说,车架越小就越轻,也越硬朗。请人帮你测量大腿内侧长度,记得双脚分开大约6英寸(15cm)。用这个值乘以0.65,结果就是车架的尺寸,也就是从五通的中心沿座管到上管中心的距离。作为再次确认,如果这时你的车座高度正确的话,座杆应该会露出4-5英寸。(不应露出最小插入刻度线。如果已经漏出来,请购买更长的座杆。)上次有人在这个组发了一本书,里面讲得的。
果壳爱宠站编辑
引用 的话:位大神,求结论。。。BH给我测的是48号,试骑了下感觉良好,但是车友有一个50的美利达,骑上去膝盖会碰到车把导致无法正常转弯,而泰国那边测试出来均说至少54,表示没车,不要说54的,48的都没有现车...公路还是尽量别买美利达,虽然美利达山地不错但是公路基本坑爹。 我觉得还是相信你的感觉吧。他们给你做fitting的时候够细致吗?
果壳爱宠站编辑
还有个问题是楼主骑龄多久?以前骑过公路车吗?因为新手有时候可能无法判断到底姿势是不是对的,可能他们觉得合适和舒服的姿势其实是错的。
引用 的话:还有个问题是楼主骑龄多久?以前骑过公路车吗?因为新手有时候可能无法判断到底姿势是不是对的,可能他们觉得合适和舒服的姿势其实是错的。10年来一直都是山地,通勤,XC,长途,最近才想换公路,但是先买入门车再升级已经不靠谱,准备直接投资3-5W,所以才要这么慎重。。公路骑乘时间不到10小时吧,现在新上的车还不会很适应,有点晃晃悠悠的fitting做的最细的就是泰国那边的,测量了手臂长度,身高,胯下到脚底,但是最后做估算决策的时候我看他们用的是胯下到脚底的距离计算的。国内的BH做过,就是看手肘长度。话说这个东西不是应该骑上去然后在看姿势对不对的么。。但是现场一般都没我这么大的车号。。真心郁闷了
果壳爱宠站编辑
引用 的话:10年来一直都是山地,通勤,XC,长途,最近才想换公路,但是先买入门车再升级已经不靠谱,准备直接投资3-5W,所以才要这么慎重。。公路骑乘时间不到10小时吧,现在新上的车还不会很适应,有点晃晃悠...那绝对要慎重了,宁可先观望阵子吧,这些车店也够奇怪的,给你个参考帖子瞅瞅看 还是山地车方便啊 fitting 不用做多精密。
引用 的话:那绝对要慎重了,宁可先观望阵子吧,这些车店也够奇怪的,给你个参考帖子瞅瞅看 还是山地车方便啊 fitting 不用做多精密。因为最近搬家。。需要每天通勤80KM。。。当然道路环境相当不错,全封闭自行车道,还没什么路人和红绿灯,所以才考虑上公路了,不用的时候还可以停在工作室的展示架上Thanks
果壳爱宠站编辑
引用 的话:因为最近搬家。。需要每天通勤80KM。。。当然道路环境相当不错,全封闭自行车道,还没什么路人和红绿灯,所以才考虑上公路了,不用的时候还可以停在工作室的展示架上Thanks哎 惭愧 也没帮上什么忙 骑行环境太好了啊 真羡慕
正规fitting是有工具的,不是拿皮尺量一下就裁衣服的。以之前看到的资料为例,有人在德国做的,折腾了一个钟头,弄出来十几页报告。准确来说,fitting的标准既不是身高,也不是退长,是按正确姿势骑行,你的身体几何。所以,那哥们在类似动感单车的机器上骑了半个钟头,中间技师调整车座,车架,还要观察动作有没有变形,骑十几公里后身体有没有不适,等等。最后,按照调整出来的几何,来了一份报告。这是我见到最高大上的fitting帖子,至于国内的,没接触过,不好评论。但是如果按照身高腿长就挑车的,那明显是店员卖货,不是fitting。国内店铺的技师,修车可以,调车二流(把立反装),公路车相关知识基本白瞎,信他们还不如信自己。
楼上的说得比较详细了,感觉楼主已经做了的fitting都是在玩过家家啊。。。没想到闪电也是这么敷衍的。。。现在国内有做动态fitting的,但是那个比较贵,初级的fitting(只是给你测量身体数据,不包含动态fitting)要小两千。做足全套测量+动态fitting貌似要3000+,一个小时估计还搞不完。这个做fitting的机构如果没记错是叫retul,楼主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查。如楼上所说,fitting并不是随便量一下就完事的,关系到车架大小、坐包高度和前后位置(山地车的调整可以随意点,但是公路车是相当严格的)、牙盘曲柄长度,把立长度、坐包和把立间的落差、把立长度角度、车把宽度还有锁鞋锁片的位置,如果两腿长度相差较大的话还要考虑锁鞋里面的鞋垫厚度和是否在锁片上加垫片。涉及的东西太多太多,上面说的这些都只是皮毛而已。
科学fitting的商业普及化,动态补捉fitting发展年代中期,美国两间自行车大厂Specialzied 和Trek皆推出他们的自己的fitting system: Specialized BG fit 和 Trek fit (主要是向BCSM 和 Serotta SICI 取经而来)。Specialized BG-Fit并率先推出一系列完整的fitting商业化品:鞋垫,wedge垫片,车鞋,座垫,手套。这些现代科学fitting,都加入了2D动态影像捕捉系统与相关辅助软体,可以协助 fitter加速作业流程。例如BG-Fit只需要一台简单的市售DV摄影机,再加上Specialized的电脑软体 X/Y Tool即可运作。而Serotta fit 的fitting cycle 则是加入了 Computrainer(可分析左右脚功率),其它非Serotta经销商的fitting店家,也能自行购买Computrtranier或是其它品牌功率计,量测骑士的输出踩踏是否均衡,减少猜测所产生的误差。2007年 Retul发展出3D动态影像捕捉系统,这有如BCSM机构所使用的Quintic补捉系统,但Retul系统比较为阳春,无法抓取输出功率和轨迹动态即时呈现。Retul 3D 捕捉系统和其它2D系统相比仍提供了更多有用的截取数据,能协助fitter更快速完成作业,假若fitter本身的专业能力不佳,则这套捕捉系统仍不会有太多的帮助。 市面上的商业化fitting仪器设备和产品越来越多,让人眼花和神迷,但它们均无法真正代表操作者fitter本身的专业能力,因此fitter的教育 训练显得相当重要,许多商业fitting系统公司也提供1~3天不等的快速课程,让车店经销商,运动教练与车架制造公司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基本的 fitting的技能(但和1980与90年代相比则已显得相当进步)。21世纪 bike fitting的发展,还加入了三铁车triathlon fitting,公路计时车 fitting,生理测试 fitting (physiology test) ,以及风洞fitting (wind tunnel),风阻与实际道路骑乘fitting,登山车 fitting……自行车座座舱设定的知识,在几十年前只是在义大利车界流传,后来被美国人经由科学研究加以发扬光大,现在美国已是bike fitting的领导者。当今的科学&医学 bike fitting,并不只局限在美国本土境内,目前澳大利亚,欧洲(英国,比利时,法国,义大利),日本,都可以见到科学bike fitting的踪迹,或是直接采美国的商业 bike fitting系统。
德国fitting直播贴
引用 的话:13. 车架。。。 。不要轻信大车架的谣言。一般来说,车架越小就越轻,也越硬朗。请人帮你测量大腿内侧长度,记得双脚分开大约6英寸(15cm)。用这个值乘以0.65,结果就是车架的尺寸,也就是从五通的中...是CTC吗?
国内能做fitting的店不多呐,例如深圳我知道的只有一家能做。fitting都是要在专门的设备上由专业人士调试半天才能得到当前合适的值,费用大概要¥400以上。但是能确保调试后的舒适度和不会因为不合适的配置导致的慢性损伤,长期看很值得。ps.fitting也不是做一次终身搞定的,身体状况变了后,fitting也会跟着有点变化。所以说玩公路烧钱嘛……
公路车fitting不可能拿某一项参数作为标准,如果楼主想要专业fitting,3000+走起吧,北京、上海、深圳各有一家。如果预算有限,有些车店可以做简单的fitting,主要测量一下身高、跨高、臂长、肩宽等,然后给出一个建议车架尺寸,不会相差太大,但也不可能做到跟你的身体完全契合。不管怎么着,190的身高建议你48/52(立管长度)的架子是扯淡行为。48的架子是给170左右身高的人用的。
立管长度到底是哪到哪的长度?里的车尺寸里,立管长度有两个数值,一个是“立管长度(中到顶)”,一个是“立管长度(中到中)”。在选择尺寸时,以哪个作参照呢?
...看下来感觉好高端大气上档次啊..我就想问问,如果只是买个入门级的公路骑骑,也需要做这么严格认真的FITTING么?换句话,如果不打算烧的话,是不是建议不要碰公路?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如何根据个人身高选择合适的车架尺寸_百度知道
如何根据个人身高选择合适的车架尺寸
提问者采纳
L、情侣、M:
①新手不懂,或是自己不适合骑自行车,但外国尺码的S。
Giant(捷安特)官方参考数据;
⑥为了省钱,或买别人的二手车,但同一型号多以间隔2寸为一尺寸生产。就像买衣服时会分为S,但却常常看到有车友骑着尺寸不合的自行车。
一般成车都以制式固定尺寸生产、19寸的车架,常有车友花了大把银子,买车就像买鞋子,还以为车子不够好,还是要实际试骑看看会比较准确、或朋友互相借着或换着骑行,或有的车只出15。
2,想买车的朋友们;
⑤为了省钱。
一般东方人骑登山车的尺寸在14寸至19寸之间。前面提过,才能找到一辆自己最满意的车;
②没有适当尺寸仍勉强买下、20寸;
④不良的车店老板为出货而把不适合的商品卖给不懂行的新车友、18,但对车架尺寸一定要有基本的认识、登山车尺寸说明,给小朋友买大车:同一款车只出16、立管接头处的距离)的长短来计算。所以;
③经由网上购买,例如,不然再好的鞋也是枉然。所以,而立管长的车架、L的大小却又不一样。因为这种状况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最大程度地决定。千万不要去选择尺寸不适合的自行车,而非以人就车。不过虽然狠少有人会因为喜欢一双鞋而屈就于不合的尺寸。
原则上应以车就人车架作为整个车子的骨架,其车身自然也越大,这是以车架立管(从脚踏齿盘的五通中心到上管、M,对车架尺寸没有概念,却仍然骑得不舒服。
所以,家人、17,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车架是至关重要的、影响了你骑行姿势的正确性和舒适性,虽然不用对自行车非常专精,一定要合身才会舒适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车架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5寸显示器有多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