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各省应注意什么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上报的背后
作者:袁霓&&&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近8个月后,落实行动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也有了消息。昨日,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称,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只待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即可对外公布。据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为相关的11个省市,设定了发展的具体目标。
  长江经济带 以上海为龙头
  据东方早报报道,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此后安徽、江西、四川和重庆等省市,陆续公布了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表示,相比《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内容更具可操作性,是《指导意见》的“落地”,“内容会有很多,除了交通、基建,还会涉及产业分工、机制体制协调、人才和旅游等等。”
  事实上,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经济带是国内除沿海经济带之外最发达的经济带。”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规划院院长沈迟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涉及的地区很多,从长江源头到入海口的各个地方,在发展水平、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经济结构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很难只设定一个目标,每个地方都应该有适合各自发展的一个具体目标。
  一名前期参与起草过实施意见的地方学者透露,今年3月中旬,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已征求过国务院下属各部门,以及沿江11个省市的意见。其后的4月下旬,发展规划走完征求意见流程,并形成送审稿,目前只待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即可对外公布。
  关于涉及各省的定位,这名地方学者透露,11省市的定位将继续延续《指导意见》中按照区域位置划分的定位:以上海为龙头,“三大两斜的城市群配置。(编注: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指的是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两小区域性城市群是指滇中、黔中城市群。)
  在大的规划定位下,地方也会有各自的发展诉求。以湖北省为例,武汉想打造成区域金融中心。
  5月18日在湖北武汉召开的“第九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暨第八届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中部发展金融论坛”上,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表示,应当结合中部地区和湖北的实际,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以健全多层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科技金融创新。
  对此,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称,武汉想成为长江经济带中的区域金融中心,“武汉区位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央行武汉分行就管江西、湖北和湖南,武汉也在推进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全国碳金融中心,还有科技金融创新。”秦尊文坦言,湖北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投资。
  另据中证网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5月17日、18日在调研重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时强调,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接点上,要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坚持“全市一盘棋”,着力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构建铁公水空一体化、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孙政才指出,长江黄金水道是重庆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依托。要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着眼辐射周边、服务流域,着眼互联互通、产业布局,科学规划、统筹实施,形成衔接贯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大格局,更好地发挥重庆承启东西、沟通南北、通达江海的作用。
  孙政才强调,要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长江港口体系,统筹优化港口布局,坚决防止港口岸线资源无序利用和过度开发。着力加强果园港区和涪陵龙头港区、江津珞璜港区、万州新田港区“1+3”枢纽型港口建设,推进港口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
  全面提升长江航运能力,抓紧实施航道整治、船型标准化等相关工作,切实解决干流“瓶颈”和支流“不畅”等问题。加快主要港口与铁路、高等级公路的连接线建设,构建以长江黄金水道和高速公路、铁路大动脉为主的沿江大通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积极促进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一体化,推动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
  不得不提及的是,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出炉之前,11省市的相关工作已经围绕《指导意见》展开。按《指导意见》所述,要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目前,安徽、江西、四川和重庆等省市,已经针对《指导意见》出台了实施细则,在实施细则中,相关省份均提出了本省可以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工作要点、重点任务以及责任分工,并都具体落实到相关的负责单位。
  陈耀解释,地方上的实施意见一方面是各省为落实《指导意见》提供相关指导,另一方面也是提出地方的诉求。相比《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内容将更具可操作性。
  一名受访安徽学者也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是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致化、实际化的规划纲要。除《指导意见》中已公布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还包含了产业发展城镇化、生态文明、对外开放等内容。
  据这名学者透露,今年3月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还进行过一次调整,“一带一路”中涉及对外开放的一些内容也被吸纳其中。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编制期间,曾要求各省市递交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三大方面的文件。
  上述安徽学者还透露,安徽省递交的一些项目未必能在长江经济带规划中完全体现出来,具体内容还得待发展规划出台后才能知晓。未来,省级层面可能会着眼于落实规划,不打算再单独编写落实规划了。
  另据陈耀介绍,一般来说,地方在制定完各自的实施意见之后,还须提交发改委,由发改委对意见中的项目和内容进行论证,通过论证的项目和内容才会被写入最终的规划中。
  长江经济带 因何而来?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依托于长江黄金水道,长江上中下游将会实现东中西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大发展,对于稳增长也是起到重要作用。考虑到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人口与市场规模,以及长江经济带对于“一带一路”的直接促进作用,其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或更甚于京津冀。
  实际上,《指导意见》曾明确要进一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为了向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提供保障,按照国务院部署,我国2020年将建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包括畅通的黄金水道、高效的铁路网络、便捷的公路网络、发达的航空网络、区域项链的油气管网及一体发展的城际交通网。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表示,国家重视长江经济带,这与此前长三角已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有关。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将有效缩小东中西差距,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在加强对外开放的同时,带领我国经济走向快速发展轨道。
  徐逢贤解释说,目前,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产业结构优化的速度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产业发展也相当快,使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发展速度提高,这必将影响并促进整个东中西部的创新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各地方从中也看到了机遇。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认为,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能够使江西融入国家的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中,在政策上、资金上、项目上给了江西一个很好的机会。
  作为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也将在长江经济带得到进一步推进。《指导意见》重点提及了五大城市群的发展。包括优化沿江城镇化格局,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培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促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黔中和滇中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科学引导沿江城市发展,强化城市群交通网络建设,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指导意见》多次强调了上海的龙头作用,要求促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等。
  徐逢贤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已有一定影响力,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也在国际排名前列,同时上海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上也有新的发展,这三项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将推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发展,“这也必然使长江经济带吸引外资的力度更强,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指导意见》要求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包括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引领作用,建设向西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加强与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国家的经济合作,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开放型经济水平。
  此外,《指导意见》还明确要发挥上海对沿江开放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云南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功能,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推动对外开放口岸和特殊区域建设,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
  另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着重强调“海、陆、空”的联动和衔接,“综合”和“立体”是《指导意见》规划的最大亮点之一。接受采访的多名人士均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情况下,加大基建投资有利于经济的短期企稳。同时,铁路、公路、港口等公共基础设施不同于其他投资,不存在过剩等未来隐患,又能为经济的转型换位提供条件。
  去年年初,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铁总”)和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门就将着力发展目前较为落后的中西部交通列为年度工作重点,这其中也包含大部分长江水道地区。铁总人士称,去年国家支持的铁路项目80%集中在中西部,未来几年内,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随着东部铁路网络的完善和国家战略的调整,铁路更广阔的空间将转移到中西部。
  《指导意见》提出,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铁路和上海经杭州、南昌、长沙、贵阳至昆明的沪昆高速铁路,连通南北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形成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网。
  此外,改扩建沿江大能力普通铁路,规划建设衢州至丽江铁路,提升沪昆铁路既有运能,形成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客货共线的普通铁路网。
  不仅如此,《指导意见》要求建设高等级广覆盖公路网,要建成连通重点区域、中心城市、主要港口和重要边境口岸的高速公路网络。
  与此同时,《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强化重庆、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南京、杭州等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发挥南昌、合肥、宁波、无锡等干线机场作用,推进支线机场建设,形成长江上、中、下游机场群。
  前述国家发改委人士称,《指导意见》提出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要求,加强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的有机衔接,建设和完善能力匹配的集疏运系统。
  一位外资银行分析师坦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新的产业未能完全取代旧有产业期间,中央仍然会继续以刺激投资为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目前投资开始转向平稳,很多基建项目经过上半年准备期后,下半年也将进入开工活跃期,保就业成效显著,同时也带动了消费平稳增长,出口形势在低位回升。因此,全年经济仍会是7.5%左右的稳定态势,不会出现大的偏离。
责任编辑:cnfol001
天信投资联合国海证券拟发售“国海金贝壳天信投资新三板1号”基金,欲了解详情,请扫描左侧二维码,加微信号txtzxsb咨询。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专家称发展长江经济带各省应避免“内向思维”|经济带|长江_凤凰财经
专家称发展长江经济带各省应避免“内向思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钮小鹏指出,发展长江经济带各省应避免“内向思维”,不能“我是某一省市的,我只在乎我这个省市的发展”,还要避免奔跑思维,“上海自贸区往东走,我就往东走,这种心态在长江经济带的平台之下是很危险的”,各省领导要外向,要创新,要有领跑的心态迎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黄金期。
专家称发展长江经济带各省应避免“内向思维”第一届长江经济带论坛25日在武汉举行。
一届长江经济带金融论坛25日在武汉举行,包括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易诚、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教授、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官王邦宜、美国史带集团董事长钮小鹏在内的多位国内专家,以及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湖南省、云南省、上海市、江苏省和重庆市等长江经济带9省2市金融办负责人出席论坛。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出席论坛并演讲。曹广晶说,要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全面推进的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的先进带。长江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是长江人的9省2市,金融是现代的核心,金融和经济好比水和船的关系,有水好行船,水深行大船,长江经济带的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国务院出台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金融合作创新力度,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托黄金水道推动共同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使命,把握难得机遇,开展区域合作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曹广晶表示,当前我们开展金融合作进入良好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盈,希望长江经济带9省2市能够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金融机构设置、人才和信息交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建立长江经济带金融合作交流的新机制,共同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盈的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的新格局。汪鸣、易诚、秦尊文、钮小鹏等专家详细解读了《长江经济带建设意见》金融政策。汪鸣认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意见》关于金融方面的直接内容只有5条8个具体内容,但这是比较侠义的理解,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对金融创新的要求是全面且系统的。以上海建设航运中心为例,虽然已取得很好的成效,但离国家要求的“把金融、航运和贸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意见》在产业创新和金融融合层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易诚指出,金融合作既是趁势发展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亦有利于促进城市群之间的协调发展。他强调,在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加强金融与政府的联合,克服行政区划对金融的阻碍。易诚说,从珠三角的经验和中游城市群湖北、江西、湖南的情况看,城市群之间的金融合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建立金融合作机制,要建设一个比较高层次的协调机制,来协调区域的发展规划,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联席会议制度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机构网点的布局政策及协调解决金融机构跨区设立分支机构的问题,实现整个城市群区域的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推动区域金融合作的上下和横向联动,引导金融机构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产业发展提供综合融资的金融需求;建立创新导向的金融政策体系,拓宽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逐步实现金融机构的差异定位,合理分工,形成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创投和产业投资基金等多样化的金融业态。钮小鹏指出,发展长江经济带各省应避免“内向思维”,不能“我是某一省市的,我只在乎我这个省市的发展”,还要避免奔跑思维,“上海自贸区往东走,我就往东走,这种心态在长江经济带的平台之下是很危险的”,各省领导要外向,要创新,要有领跑的心态迎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黄金期。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保本保息,轻松理财。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富盈人生产品,一次性还本付息,1000元起投。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死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50085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231808
48小时点击排行||||||||||
最新播报:
打造长江经济带的思考与建议
推进长江经济带全面开发开放、科学发展,就是要使其成为扩大内需、促进要素互融互动的集聚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和经济增长极形成的先行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市群及区域经济协调科学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的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环保、低碳循环、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科学协调发展的引擎与龙头,因此,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用科学高端规划引领,优化发展空间与布局
打造长江经济带,规划应先行。应立足长江经济带区位、资源、产业、交通、环境等优势和基础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制订长江流域全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分工布局、优化升级发展规划,长三角龙头开发开放发展规划,上海至成都、上海至昆明两横轴发展规划,“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上中下”三大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上海、南京、武汉、成都四大城市发展规划,现代新型战略产业体系、“水陆空铁公管”多位一体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科技医药卫生创新体系以及生态旅游、绿色环保、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城乡居民基本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等发展规划。力争做到各项规划相互补充衔接、完善配套,最后形成以长江经济带协调全面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长三角开发开放为龙头,“以行政区域与流域区域”体制机制创新健全为动力,以“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上中下”三大城市群协调发展为依托,以“四大城市”为节点,以“五大产业”体系为支撑的区域统筹、产业互补,要素互动、资源整合,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空间优化的流域规划体系。建议国家及有关省市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家咨询团队和智力信息服务中心。主要由对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有深入研究和高见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专家组成,专门负责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划、环境、生态、项目的论证、评估、验收,工程质量监测考评,政策法规研究建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科技创新攻关、技术人才培训等,努力为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综合系列服务。
二是坚持以新型战略、科技服务、生态环保产业为支撑,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是城镇支撑,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应立足长江经济带优势与发展基础和潜力,发挥各区域产业特色,整合优化长江流域产业体系,促进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产业分工互补、差异发展;省市之间形成合理分工衔接配套的产业及布局合理、层次有序的产业链条;城市之间协同合作、联手推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合理布局、有序转移提升、项目合资共建;行业、企业之间合资合作,组建跨省跨国集团公司、企业集团,建设长江经济带新型战略、科教医药、现代服务、生态环保、旅游文化等产业体系。下游地区应以发展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型战略产业及现代金融、国际贸易、综合运输、文化创意等科技、新型、现代服务业为主,积极推进产业转移提升,不断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中游地区应以发展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冶金机械、电子信息和文化旅游、金融物流、科技创新等产业为主,依托皖江城市带、湘南、荆州三个国际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及各地产业园承接下游产业转移、项目合作,不断提高其在国内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上游应发展医药化工、纺织机械、产品加工等资源开发、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为主,依托“三线”基础的装备制造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及广西桂东、重庆两个沿江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中下游产业转移与项目合作,不断提高其在长江经济带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流域应实行跨行业、跨区域、跨省市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冶金电力、新型材料、物流运输、金融贸易、旅游文化、科技信息等产业、企业的强强联合,组建战略联盟或跨省跨国公司,壮大产业规模,提高长江经济带国内外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坚持以健全配套互通的基础设施为基础,改善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打造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是前提。应坚持以长江水运为切入点,以水运陆运为龙头,以长江经济带为枢纽,以“两横轴”(上海—成都、上海—昆明两条通道)、“三大区域”(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四节点”(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大城市)、“五纵轴”(南京至杭州、合肥至南昌、武汉至长沙、重庆至贵阳、成都至昆明)为依托,构建“水、铁、公、空、管”“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应以大城市为核心,以内接外连放射状的周边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区域经济中心的通道布局为依托,以区域交接处或断头路建设为突破口,以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集聚、跨区域交流协作为目的,打造高效、畅通、便捷、开放的“3小时高铁城市群交通圈”、“2小时城市群内城际交通圈”和“1小时都市区通勤交通圈”,为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提供“快进快出、大进大出”的运输安全网。应以上海、武汉、重庆三大城市群为依托,加强三大航运中心合作联运、长江黄金水运通道、河海港口联运通道与港口建设,以及省会城市间、省级与国际间航空航线和港群建设,努力打造以长江航运为主轴,以汉江、湘江、赣江、嘉陵江、岷江、乌江、汉江运河和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等为补充的长江干支流内河航道体系,实现水运港口集群化、经营股份化、管理集约化、运量最大化、营运专业化;建设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国际航空枢纽及国际物流中心。建议尽快组建长江经济带“水、陆、空、铁、公、管”多位一体的交通运营集团公司和跨省市、跨区域的企业集团,负责长江经济带运输物流、金融商贸、科技信息、三产服务及港口、码头、机场、路站营运管理、协调服务,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四是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挖掘发展的内在活力
打造长江经济带,体制机制创新是动力、是活力。应彻底打破长期以来行政区划禁锢、行业垄断、地方保护及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制约形成的体制机制的障碍,树立长江流域“同带同待遇、统一公平”的理念和原则。坚持以省、市中心城市大市场为龙头,以市、县(区)、乡镇专业市场为支撑,以省、市、县、乡(镇)边界区域为突破口,以生产、生活、生态服务企事业单位为纽带,整合资源,规范程序,明确市场标准,加强电子商务和信息网络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构建统一开放、公开公正、竞争有序、高效便捷的市场服务体系和交易平台,确保人民生活用品安全优质、生产要素及时供应。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统一法规政策、价格税收、行政规章、收费标准、行业规范及审批、年检、执法、监管等制度,防止及杜绝区域无序竞争、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等恶性竞争,促进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源合理流动、高效集聚、互融互动,发挥最佳效益。上中下游及城市群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建立以区域协调、联系、监管、执法、治理、预警、预测等为重点的多层次区域联动合作机制与区域一体化综合治理、交易平台,力争在省市、区域之间建立定期联系制度与联手联动机制,健全票、证、卡等互认制度;在城市群之间及其内部建立合资合作机制,组建城市、行业、企业、项目联盟;在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地区城镇之间构建大都市区及联防联控、综合治理机制,实行联合或综合执法;在区域行业之间建立合资联营机制,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跨省跨国公司与企业集团,促进基础设施、市场体系、政策法规、行政审批、税收价格、年检执法、信息服务等统一联动、互通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建议国务院建立一个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和科学的管理机制。由国务院领导挂帅,国务院办公厅或发改委负责,有关部办委和省市负责人及重点科研、大专院校、大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高规格的领导管理机构和科学管理机制。明确各自责任分工,加强综合协调、指导监管、重大问题及政策法规研究,提供政策法规支持和资金保障;强化进度考评、质量监督、经营监管、责任追究,形成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合力及保障。
五是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依托,增强发展的支撑与动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遵循城镇发展规律,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交通网络布局为基础,构建以长三角为龙头,以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昆明沿江“两条通道”为横轴,以“上中下”三大城市群为支撑,以“四大城市”为节点,以“五轴”为依托及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镇化格局。应科学界定大、中、小、小小城镇规模与功能,彰显各类城镇区位、产业、文化等特色,形成各类城镇产业分工配套、基础设施互通完善、管理统一互动、科学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应充分发挥“四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其向国际化、信息化、高端化、集约化的大都市迈进,成为全球城市体系的战略节点;强化中小城镇产业功能、服务功能、人口集聚功能、宜居功能作用,促进中心城市服务业、制造业、新型产业发展和都市区建设,支持县域中心城镇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拓展接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的承载空间,推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扩大就业再就业和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着力推进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一体化发展、协同治理,建设都市连绵带,优化壮大下游城市群;加强中游的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分工协作,产业衔接配套与优化升级、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培植壮大新型战略产业,提升壮大中游城市群;注重上游重庆与成都的特色、绿色、低碳发展和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加工及服务业,培育提升上游城市群。促进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及上、中、下三大城市群协调科学发展,努力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是核心、是活力与动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享受同城同待遇是关键。既不能盲目追求“户口城镇化”,更不能依靠“土地城镇化”。只有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同城同待遇,才能有序集聚人力资源、发掘城镇活力与动力。
六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发展的优化与升级,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现代化阶段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标志,更是减少发展对环境承受能力透支的急需。因此,应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始终及各个方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生存、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为目的,以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循环、文化旅游、新型战略产业,培植高新科技、金融信息、物流服务产业为重点,以各省、市、县生态功能区为依托,以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动力,健全完善生态保护区、改善优化生活宜居区、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区,全力打造生态文明、美丽和谐的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流域优越富集的江、湖、山、田、景、文等生态资源优势,以长江干流为轴带,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湖等为绿心,以横断山脉、眠山、秦岭、大别山、幕阜山、武陵山等为屏障,以人文景观、山水生态、名胜古迹、民风村貌旅游为引领,以长江上中下游广阔的平原农田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低碳、金融服务、电子信息、高新战略等产业,尤其是旅游文化业。因为旅游文化产业是新型的“朝阳产业”,成本低、见效快,而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富集、文化灿烂、人文景观众多。应整合全流域旅游资源及优势,全面推进旅游规划、景观、线路、景区、产品、市场、标准、标识、信息、平台、服务一体化建设。下游应重点打造海派文化和吴越文化旅游品牌,中游应重点打造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和徽派文化旅游品牌,上游应重点打造巴蜀文化和云贵川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品牌,整体应突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和发展繁荣区域的新形象。(蒋大国)
(作者系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