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什么牌子的血压计好的所有知识点

有关UIView、subview的几个基础知识点-IOS开发 (实例) - Just Code - ITeye技术网站
博客分类:
环境是xcode4.3
首先要弄懂几个基本的概念。
一)三个结构体:CGPoint、CGSize、CGRect
/* Points. */
struct CGPoint {
typedef struct CGPoint CGP
看到这个想必你已经懂了,不再解释。
/* Sizes. */
struct CGSize {
typedef struct CGSize CGS
/* Rectangles. */
struct CGRect {
CGP//偏移是相对父窗口的
typedef struct CGRect CGR
同样 不解释。
这三个结构体均在一个头文件里:CGGeometry.h
二)几个方法
1.CGRectMake
CG_INLINE CGRect
CGRectMake(CGFloat x, CGFloat y, CGFloat width, CGFloat height)
rect.origin.x = rect.origin.y =
rect.size.width = rect.size.height =
没错,这个方法就是make一个rect,定好origin(起点,左上角),宽与高,就可以画出一个位置与大小确定的rect(矩形)这个函数被声明为内联函数,一是因为它比较小,二是因为在画界面时我们要求一定的效率。这个函数还是藏在刚刚那个头文件里面:CGGeometry.h
三)几个基本界面元素:window(窗口)、视图(view)
要在屏幕上显示内容首先要创建一个窗口承载内容,要创建一个窗口,需要一个边框(frame),含有边框信息的底层 结构就CGRect。每个能够在屏幕上显示自己的对象都有一个边框,定义了他的显示区域,不过许多高层的视图类会自动计算这一信息。其他的那些类则在视图初始化时通过一个initWithFrame的初始化方法来设置。
再来认识一个类:UIScreen。UIScreen类代表了屏幕,通过这个类我们可以获取一些想要的东东。
CGrect screenBounds = [ [UIScreen mainScreen]bounds];//返回的是带有状态栏的Rect
CGRect viewBounds = [ [UIScreen mainScreen]applicationFrame];//不包含状态栏的Rect
//screenBounds 与 viewBounds 均是相对于设备屏幕来说的
//所以 screenBounds.origin.x== 0.0 ;
screenBounds.oringin.y = 0.0;
screenBounds.size.width == 320;
screenBounds.size.height == 480(或者其他分辨率有所差异)
//所以 screenBounds.origin.x== 0.0 ;
screenBounds.oringin.y = 20.0;(因为状态栏的高度是20像素)
screenBounds.size.width == 320;
screenBounds.size.height == 480
下面来认识一下UIView类,这个类继承自UIResponder,看这个名字我们就知道它是负责显示的画布,如果说把window比作画框的话。我们就是不断地在画框上移除、更换或者叠加画布,或者在画布上叠加其他画布,大小当然 由绘画者来决定了。有了画布,我们就可以在上面任意施为了。很多简单的东西我会把库里面的内容贴出来,如果东西太多贴出来就不太好,朋友们自己去库文件里面看吧。这个类在UIView.h里面。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些基础的东西,其他的东东会在以后慢慢展开。
UIView* myView =[[ UIView alloc]initWithFrame:CGRectMake(0.0,0.0,200.0,400.0)];//这里创建了一块画布,定义了相对于父窗口的位置, 以及大小。
我们可以把这块画布加到其他画布上,具体方法后面会讲到。我们还可以在这块画布上画上其它好玩的东东,具体情形后面会一一讲解。
UIWindow继承自UIView,关于这一点可能有点逻辑障碍,画框怎么继承自画布呢?不要过于去专牛角尖,画框的形状不就是跟画布一样吗?拿一块画布然后用一些方法把它加强,是不是可以当一个画框用呢?这也是为什么 一个view可以直接加到另一个view上去的原因了。
看一下系统的初始化过程(在application didFinishLauchingWithOptions里面):
self.window = [[[UIWindow alloc] initWithFrame:[[UIScreen mainScreen] bounds]] autorelease];
self.windo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grayColor];//给window设置一个背景色
[self.window makeKeyAndVisible];//让window显示出来
实战演练:
没结束我会用一个综合的 例子来总结我的学习成果,彻底理解所学,我觉得既然选择写代码,就要理解原理,否则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不能做一个好的程序员的。
1)新建一个工程选择Empty Application
名字为LW12)在application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里面,你会发现系统已经建好一个画框了,我们现在就用系统帮我们建好的画框,你当然也可以自己建一个画框,不过没这个必要了,忘了讲了,一个应用程序只能有一个画框。
- (BOOL)application:(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NSDictionary *)launchOptions
self.window = [[UIWindow alloc] initWithFrame:[[UIScreen mainScreen] bounds]];
// Override point for customization after application launch.
CGRect bound = [[UIScreen mainScreen]bounds];
NSLog(@"boundwith:%f
boundheight:%f",bound.size.width,bound.size.height);
NSLog(@"boundx:%f
boundy:%f",bound.origin.x,bound.origin.y);
CGRect appBound = [[UIScreen mainScreen]applicationFrame];
NSLog(@"appBoundwith:%f
boundheight:%f",appBound.size.width,appBound.size.height);
NSLog(@"appBoundx:%f
boundy:%f",appBound.origin.x,appBound.origin.y);
//画第一块画布然涂成蓝色,大小是320 X 100
CGRect CGone = CGRectMake(0.0, 0.0, 320, 100);//画个矩形,初始化位置与大小
UIView *v_one = [[UIView alloc]initWithFrame:CGone];//初始化view
v_one.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blueColor];// 涂成蓝色
[self.window addSubview:v_one];//直接加到画框上
//第二块注意它的位置
CGRect CGtwo = CGRectMake(0.0, 100, 160, 100);//画个矩形、初始化位置与大小
UIView *v_two = [[UIView alloc]initWithFrame:CGtwo];//初始化view
v_two.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redColor];//涂成红色
[self.window addSubview:v_two];//叠加到画框
//第三块注意他的位置
CGRect CGthree = CGRectMake(160, 100, 160, 100);//
UIView *v_three = [[UIView alloc]initWithFrame:CGthree];//
v_three.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greenColor];//
[self.window addSubview:v_three];//
//第四块注意它的位置
CGRect CGfour = CGRectMake(0.0, 260, 320, 200);//
UIView *v_four = [[UIView alloc]initWithFrame:CGfour];//
v_four.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orangeColor];//
[self.window addSubview:v_four];//
//第五块,计算一下它的位置,看看它的效果,
//你可以让试一下把这段代码移到第一快初始化的上面试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CGRect CGfive = CGRectMake(100, 150, 160, 200);
UIView *v_five = [[UIView alloc]initWithFrame:CGfive];
v_five.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yellowColor];
[self.window addSubview:v_five];
self.windo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grayColor];//
[self.window makeKeyAndVisible];//
//最后记得release
return YES;
//self.windo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whiteColor];
//[self.window makeKeyAndVisible];
//return YES;
取得画面工作区域的大小
iOS 可以在很多 Apple 的装置上执行,然而每个装置所提供的工作区域大小 Application Frame 也不尽香同,下面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帮助你可以快速找出目前工作区域的画面的大小,程式码如下。
首先是状态列 Status Bar 的部份。
//取得StatusBar的位置和大小
[self.view addSubview:theToolbar];
CGRect statusBarRect = [[UIApplication sharedApplication]statusBarFrame];
NSLog(@\"%@\", NSStringFromCGRect(statusBarRect));
再来是可工作区域的大小,如果你的应用程式包含状态列,那么可工作区域的大小就会是整个画面的减去状态列所剩下的区域。
//取得工作区域的位置和大小
CGRect workSpaceRect = [[UIScreen mainScreen]applicationFrame];
NSLog(@\"%@\", NSStringFromCGRect(workSpaceRect));
最后就是整个画面的大小。
//取得整个画面的位置和大小
CGRect windowRect = [[UIScreen mainScreen]bounds];
NSLog(@\"%@\", NSStringFromCGRect(windowRect));
上述程式码皆是将取得的大小范围资讯储存在 CGRect 型态的变数中,再将此变数以字串的方式显示出来。
一些 UIView 中管理 Subview 常用的方法
一个 UIView 里面可以包含许多的 Subview(其他的 UIView),而这些 Subview 彼此之间是有所谓的阶层关系,这有点类似绘图软体中图层的概念,下面程式码示演示了几个在管理图层(Subview)上常用的方法,其程式码如下。
首先是大家最常使用的新增和移除 Subview。
//将Subview从当前的UIView中移除
[Subview removeFromSuperview];
//替UIView增加一个Subview
[UIView addSubview:Subview];
在 UIView 中将 Subview 往前或是往后移动一个图层,往前移动会覆盖住较后层的 Subview,而往后移动则会被较上层的 Subview 所覆盖。
//将Subview往前移动一个图层(与它的前一个图层对调位置)
[UIView bringSubviewToFront:Subview];
//将Subview往后移动一个图层(与它的后一个图层对调位置)
[UIView sendSubviewToBack:Subview];
在 UIView 中使用索引 Index 交换两的 Subview 彼此的图层层级。
//交换两个图层
[UIView exchangeSubviewAtIndex:indexA withSubviewAtIndex:indexB];
使用 Subview 的变数名称取得它在 UIView 中的索引值(Index )。
//取得Index
NSInteger index = [[UIView subviews] indexOfObject:Subview名称];
替 Subview 加上 NSInteger 的註记 (Tag),好让之后它们分辨彼此。
//加上註记
[Subview setTag:NSInteger];
最后是取得 UIView 中所有的 Subview,呼叫此方法会传回一个 NSArray,并以由后往前的顺序列出这些 Subview,下图中是列出范例图片里 Root 中所有的 Subview。
//取的UIView下的所有Subview
[UIView subviews]
浏览 33064
浏览: 3889197 次
来自: 洛杉矶
还是md5加随即干扰字符的方式,比较方便
阿斯蒂芬阿斯蒂芬
[col阿萨德发射点发or=red][/color]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U形管压强计是测量液体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而血压计是帕斯卡原理的应用实例.【考点】;.【专题】简答题.【分析】密度计是上部标有刻度、形状特殊的玻璃管,管下部的玻璃泡内封装入小铅丸,放入液体中时,根据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就可以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U形管压强计是专门用来研究液体压强的仪器,将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根据U形管两边水面的高度差就可以知道液体压强大小;测量血压时先用气球向缠缚于上臂的袖带内充气加压,压力经软组织作用于肱动脉.当所加压力高于心收缩压力时,由气球慢慢向外放气,袖带内的压力即随之下降,当袖带内的压力等于或稍低于心缩压时,随着心缩射血,血液即可冲开被阻断的血管形成涡流,用听诊器便开始听到搏动的声音,此时检压计所指示的压力值即相当于收缩压.继续缓慢放气,使袖带内压力逐渐降低,当袖带内压力低于心收缩压,但高于心舒张压这一段时间内,心脏每收缩一次,均可听到一次声音.当袖带压力降低到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时,血流复又畅通,伴随心跳所发出的声音便突然变弱或消失,此时检压计所指示的压力值即相当于舒张压.其中检压计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和如图装置类似.【解答】解: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U形管压强计是测量液体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如图,检压计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是帕斯卡原理的应用.故答案为:液体密度,液体内部压强,帕斯卡.【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计和压强计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血压计的原理不好理解,可找医生探讨一下.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老师 难度:0.70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考试科目开考时间考试辅导
9月14-15日
9月14-15日
9月14-15日
2011年中级主管护师考试核心知识点归纳(4)
  知识点31:骨折和关节脱位的鉴别  一般表现: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功能障碍。  特殊表现:骨折的特有体征包括畸形、反常活动、骨擦感或骨擦音。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包括关节畸形、弹性固定、患肢长度改变。  知识点32: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CVP):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正常值为5~12cmH2O.小于2~5cmH2O表示右心充盈不佳或血容量不足,大于15~20mH2O表示右心功能不良。  知识点33:褥疮的易发部位  褥疮的易发部位: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  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  侧卧位好发于: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  俯卧位好发于:耳、颊部、肩部、女性****、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脚趾。  知识点34:粪便颜色  粪便颜色:柏油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暗红色血便提示下消化道出血;陶土色便提示胆道梗阻;果酱样便见于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白色“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见于痔疮或肛裂。  知识点35:输液滴速与时间的计算方法  输液时间(分)=[液体总量(ml)×每毫升相当的滴数(15滴)]÷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滴)=[液体总量(ml)×每毫升相当的滴数(15滴)]÷输液时间(分)  知识点36:中毒  1.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毒扁豆碱、吗啡中毒;  2.瞳孔扩大见于阿托品、毒蕈、曼陀罗等中毒;  3.视力障碍见于甲醇、有机磷、苯丙胺中毒。  知识点37:颅内压  正常成人平卧时颅内压为10~15mmHg(1.33~2kpa),颅内压15~20mmHg(2~2.7kpa)为轻度增高,20~40mmHg(2.7~5.3kpa)为中度增高,&40mmHg(1&5.3kpa)为重度增高  知识点38: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值:35~45mmHg(4.7~6.0kPa),平均40mmHg(5.33kPa)。  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90~100mmHg(12~13.3kPa)。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96%~100%.  知识点39: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1)要求:病人去枕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  (2)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用于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所引起的窒息或肺部并发症;②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术后6~8小时的病人,用于防止颅内压降低所引起的头痛。因为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点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颅内压降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引起头痛。  2.中凹卧位  (1)要求:病人头胸抬高10°~20°角,下肢抬高20°~30°角。  (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头胸部抬高,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下肢抬高,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血量,缓解休克症状。  3.屈膝仰卧位  (1)要求:病人仰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2)适用范围:①腹部检查的病人,腹肌放松,利于检查;②导尿的病人,利于暴露操作部位。  知识点40:血压  测量血压时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影响血压的因素:  袖带太窄,所测血压,偏高,反之则,偏低。  袖带太松,所测血压,偏高,反之则,偏低。  肱动脉的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所测血压偏低,反之则偏高。  读数时视线高于水银柱(俯视),则读数偏高,反之则偏低。
( 15059人 已观看 )
( 20365人 已观看 )
( 13521人 已观看 )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11:25:00)( 11:25:00)( 11:25:00)( 11:25:00)( 11:25:00)( 11:24:00)
已有(0)条评论
3秒钟快速注册
文明上网,登录发帖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更多护士/护师的相关内容推荐网校
护士/护师网校最新课程最新文章
更多>>更多>>更多>>更多>>更多>>¥1680¥300¥1980¥20000¥16000¥880更多>>更多>>更多>>更多>>更多>>¥3000¥9500¥12000¥0¥0¥0更多>>
共8875道题&&10320人参考
共7500道题&&4862人参考
共7955道题&&8500人参考
共10套&&8670人参考
共10套&&9752人参考
共10套&&9830人参考
共10套&&8600人参考初一下期生物知识点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初一下期生物知识点
初一下期生物知识点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1、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 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6、 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7、 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9、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肠液 胰液 胆汁 消化液排出入的器官 口腔 胃 小肠 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 唾液淀粉酶 蛋白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不含消化酶 10、 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 胃:部分的水和酒精 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11、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12、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 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血液可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数量 功能 相关病症 红细胞 男:5.0ⅹ1012个/L(血红蛋白120-160g /L) 女:4.2ⅹ1012个/L(血红蛋白110-150g/L) 运输氧和 部分二氧化碳 过少:贫血病 白细胞 (4—10)ⅹ109个/L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 过多:炎症 血小板 (1—3)个ⅹ1011个/L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过少:流血不止 2、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3、 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 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5、 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6、 血液的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2)防御保护作用3)体温调节 7、 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8、比较三种血管的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分布及出血护理? 管壁 弹性 血流速度 功能 分布 出血状态 止血方法 动脉 较厚 大 快 离心输血 分布较深 喷射状 (鲜红色) 近心端止血 静脉 较薄 小 慢 向心输血 有的分布较浅,有的与动脉伴行 平静缓流(暗红色) 远心端止血 毛细血管 最薄(只由一层细胞扁平细胞构成) 最小 最慢 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最广,全身都有 慢慢渗出 (红色) 消毒后包扎 9、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最多5)管腔最小 10、心脏可分为四个腔,四腔的关系是: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异侧心房心室不相通.心脏由心肌构成,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心脏,此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 11、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见书38页图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12、比较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位置、开放方向、保证血流的方向? 位置 开放方向 保证血流的方向 房室瓣 心房与心室之间 向心室开 心房 → 心室 动脉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 向动脉开 心室 → 动脉 静脉瓣 在四肢静脉内 向心脏方向开 静脉 → 心房 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心室舒张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动脉中没有任何瓣膜. 13、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χ心率 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运动员主要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 心动周期=60秒(一分钟)÷心率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14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舒张期比收缩期长的好处在于: 1) 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 2)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 15、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组织细胞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右心室 氧 二氧化碳 肺 泡 小结:1)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 2) 体循环流出的是动脉血,流回的是静脉血;肺循环流出的是静脉血,流回的是动脉血 3)两个循环同时进行,最后在心脏汇合,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4) 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5)心脏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 16、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它的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其数值通常用千帕(千帕斯卡)来表示.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叫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低数值,叫舒张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是:12~18.7千帕,舒张压为8~12千帕. 17、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手上的“青筋”指的是静脉. 18、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失血达1200ML以上会有生命危险.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不会影响健康.提倡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300ML. 19、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次数与心率相同,但意义不同,它测量的部位在桡动脉. 第十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1、 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单位是KJ/g .食物中各成分贮存的能量的大小: 脂肪38KJ/g, 蛋白质23 KJ/g, 糖类17KJ/g. 2、 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3、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4、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呼吸道的作用是:1)气体进出肺的通道2)能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 肺的作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管. 5、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是主要的呼吸器官.它具有的特点:①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 6、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呼吸时会使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为此,我们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入口,食物进入气管,容易引起剧烈的咳嗽. 7、呼吸运动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胸廓是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 8、肋间外肌收缩 →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 →胸廓的横径加大 膈肌收缩 隔顶下降 胸廓的纵径加长 →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即吸气 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提外,即呼气 因此,是胸廓的变化才引起吸气和呼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9、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它们的区别如下: 概念 实现方式 表示方式 结果 肺的通气 外界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 呼气与吸气 肺的换气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扩散 氧气 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静脉血变动脉血 组织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扩散 氧气 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动脉血变静脉血 10、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数学所有知识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