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 纪录片 我虽死去片

如果不是你
韩国毁三观19禁MV合辑
超劲爆无下限无节操MV合辑
SuperJunior
Imagine Dragons
George Ezra
Yogi & Shift & Ruby
fresh极客少年团
妮琪·米娜             林昭:一个女性的殉道者                        ——胡杰《寻找林昭》观后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吴 敏     
    林昭,1957年关押入狱的“右派”,千百次地用发卡、竹签刺破自己的血管,书写对政局、国家、个人问题的思考,20余万字;头蒙血写的“冤”字 ,一身缟素,背上血字“天日何在”,两襟“冤枉”“死不甘心”,正扣反锁的两三副镣铐,36岁便已是花发成半;——单单是这一些,已经让我触目惊心,不敢过久地驻足。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里的句子即刻跳到我的眼前:“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或许,面对着林昭,更宜于用诗、抒情散文、杂文之类的文体和简短的语句,来隐含自己无以言传、难以明说的愤慨、悲哀和敬仰之情。但是,忍住眼里欲出的泪,压住心头郁闷的气,我仍想静下来,仔细地看一看林昭,想一想林昭。     林昭,北京大学1954级中文系的学生,1957年大鸣大放风潮后旋即被打成右派。急剧变化的政治形势、周围人心的倏忽变化以及自己命运的跌宕颠簸,使林昭很快进入了个人思想情感的巨大转折期。她从建国初期对于国家、政权、领袖的虔诚不二、狂热崇拜,转而理性地思考其间隐藏的种种问题。她以自己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基督教观念为思想资源,切合于个人的生命体验和人生追求,对当时中国的极左政治进行了理性思考。她思考问题的核心,是“人”——人性、人心、人权、自由、平等、正义、和平、良心、悲悯、仁慈、暴政、极权、个人崇拜、监狱酷刑,等等。在当时只允许有一种思想作为唯一正确的观念、而这种被奉为“正确”的观念在她看来正在制造生活的种种悲剧时,林昭异乎于流行的、声势浩大的时潮,真切地感到了“组织性和良心的矛盾”。她选择了秉承“良心”说话的生命之路,决定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时潮分道扬镳,对时局弊端进行不留情面的抨击。在1957年3月出版的《红楼》“编后记”中,她说:“我们希望能在《红楼》上听到更加嘹亮的歌声,希望我们年轻的歌手,不仅歌唱爱情、歌唱祖国、歌唱我们时代的全部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也希望我们的歌声像炽烈的火焰,烧毁一切旧社会的遗毒,以及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的东西。”(张元勋《林昭之死(1)》,/bbs/1/578.html)她在日记中写道:“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三面’,把我们解放出来,要靠自己的力量抗拒冲决,使他们不得不任我们自己解放自己。不是仰赖那权威的恩典,给我们把头上的铁锁解开;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它打破,从那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彭令范《我的姐姐林昭(下)》,http://humanities.uchicago.edu/faculty/ywang/history/big5/linzhao4.htm)在1965年6月的《判决后的申明》里,她说:“这是一个可耻的判决……我蔑视它!看着吧!历史法庭的正式判决很快即将昭告于后世!你们这些极权统治者和诈伪的奸佞——歹徒、恶赖、窃国盗和殃民贼将不仅是真正的被告更是公诉的罪人!公义必胜!自由万岁!”(www.taosl.net/dir2/memo_linzhao_moluo.htm)在1965年的《血衣题跋》中,她说:“呜呼!哀哉!此是何世?!我是何人?!所怀何志?!所遇何事?!天哪,天哪,尚得谓有天理,谓有国法,谓有人情,谓有公道耶?!”她这样言说“自由”:自由“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还有人被奴役,生活中就不可能有真实而完整的自由……自由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够以暴力去建立,甚至不能以权力去建立。……即使在中国这么一片深厚的中世纪的遗址之上,政治斗争是不是也有可能以较为文明的形式去进行而不必定要诉诸流血呢?”因此,她反对暴政、奴役(被奴役者和奴役他人者)、奴隶性。(http://culture./asp/list2.asp?id=1337&writer=qianliqun)可以看出,天理、国法、人情、公道、正义、自由等等相关观念,是林昭的价值目标和评判是非的标杆。她坚信自己价值观念的合理性,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自信:“历史将宣告我无罪。”     林昭不仅是一个自觉的思想者,同时还是一个自觉的思想实践者。她将自己的价值信念、对于时局的观察思考和个人在时局环境中的命运位置紧密地结合起来。不像当时绝大多数人那样,想着如何赶快“过关”、明哲保身、敷衍了事,她有着极为自觉的“命运承担”意识。她要“拯救”——自救与救人;她不畏牺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她将个人的生命直接贴合于自己作为一个知识者的思考,没有回旋,没有杂质。不能得到笔,不能得到纸,那就用“血”来完成思想者的命运,用生命中仍然流淌着的淋漓热血,直到热血不再。我想象着林昭千百次刺破血管以记录自己思考结果时的伤痛绝望与酣畅欢欣:思想需要生命为代价的伤痛绝望,因生命可以付诸于思想的正义在胸、理直气壮、自信坚定。也正是这种自信坚定的力量,使她一次又一次的承受着监狱非人的肉体精神折磨。林昭曾经写过一首长诗《普罗米修斯受难之日》。普罗米修斯因为给人类取得天火而受到宙斯的严惩,被锁在悬岩绝壁上,直挺挺地吊着,无法入睡,无法弯曲疲惫的双膝。宙斯再三威逼他,要他说明不吉祥的预言,但他始终没有开口,于是又遭受恶鹰每天啄食肝脏的痛苦折磨。但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却坚不可摧。他说:“无论谁,只要他学会承认定数的不可制服的威力,就必须承受命中注定的痛苦。”可以说,林昭也正是这样一个普罗米修斯,这样一个殉道者。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超凡决绝的勇气意志与承受肉体苦难的力量,集中地体现在一个弱柳扶风的黛玉式的“林姑娘”身上。林昭是一个女性的普罗米修斯,一个女性殉道者。     自延安整风运动以来,王实味事件、抢救运动、建国以后铺向全国的整风运动和“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胡风冤案以及由此牵连的5千余人、1957年55万知识分子被划成右派,这重重政治风浪中,我们看到了种种知识分子的思想生活情形。既往史书向人们呈现的,主要是男性知识者对政治运动的思考参与和在政治风浪中的命运颠簸,女性或者是被政治历史所遮盖,或者常常是男性知识分子政治命运的牵连者,是“配角”。她们仍然主要承担着维护家庭的“为妻为母”角色。女性的家庭角色,毫无疑问,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有其极为重要的人生意义,尤其是在“人性”层面上,值得大书特书。但是,在空气都已经“政治化”了的社会环境中,缺乏女性知识者的思考角度和实际参与,政治社会运动将女性置于边缘处境,或者是女性自甘在岸边或水浅之处观看或做做样子,从女性全面发展的方向看,这样的家庭女性或边缘女性是有缺欠的。而在实际的历史情形中,女性并非都是政治运动的缺席者或边缘人,女性知识者的对于政治人生问题的思考深度力度并非缺乏价值。李辉的《胡风集团冤案始末》一书里,记录了一个女性的演讲材料。1957年鸣放运动中,中国人民大学最为活跃的法律系四年级女学生林希翎(原名陈海果)在北京大学师生集会上发表长篇讲话。她这样说及胡风问题:“证明胡风集团是反革命的材料都是非常苍白无力的、荒谬的!”“胡风的意见书基本是正确的,……党现在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胡风所提的基本一致。胡风反对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席说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这个讲话是抗日时期发表的,现在情况变了,知识分子也成了工农兵了,不适用了。毛主席的话又不是金科玉律,为什么不能反对呢?” (李辉的《胡风集团冤案始末》,第265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这位女学生对自己演讲的观点,还有详实的法律角度的说明。她的观点和论证方式,到今天来看,都可谓真知灼见。可以推想,在真实的历史生活中,女性参政议政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工作的程度与能力不可低估。我想,林昭也正是中国女性参政议政历史上一个卓有意义的形象。林昭不是从抽象的政治理念出发来议政,而是以“人”为中心,将“人性”、“自由”等相关问题与天理、国法、公道融合起来,用以衡量评论现实政治和世俗社会;林昭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观念论者”,而是尽力地将其政治观念付诸个体的生命实践。为此,她付出了全部的生命。     但林昭血的价值,直到现在,还没有被普遍认知,这只要看看胡杰拍摄的《寻找林昭》纪录片中,某些被采访对象在谈及林昭时的评论观点就可以知道。直到现在,林昭用生命的鲜血写下来的文字,仍然不能获得合法权利公布于世。     最后我要说说胡杰的拍摄。无论从史料意义还是从纪录片的艺术追求来说,胡杰所拍的这部《寻找林昭》,都是卓有价值的。影片安排了一个“寻访者”的眼睛和平静的叙说声音来贯穿始终,从而将零碎的画面自然地组合到一起,流畅地展开去,结构上具有整体性,并且暗合、激发了观众“寻找”的期待心理。在影像画面选择上,影片一面大量地将摄影镜头推近于林昭遗稿,让观众直面林昭,另一面又穿插了多重身份的当下人采访实录,这样,林昭史实本身与当下人评说这二者之间又构成一种“对话”,推衍出新的历史意义,令观众既在读林昭,又在读当下社会。此外,这部片子相当注重细节:飞雪、寒风、看门巨狮晃动的大口、凄惋低沉的配乐、包裹着林昭半白头发的1966年《解放日报》的纸张声音、旧照片和历史录像材料,等等,既有情绪的渲染,又有理性的沉思。多视线的聚焦,拓展了影片含义的丰富性。作为独立制片人的胡杰,通过影像,也显示了他自己作为一个知识者的思想意义。     
                日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林昭骨灰安葬仪式在苏州举行  --兼谈电视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    张
敏      4月22日,林昭骨灰安葬仪式在苏州灵岩举行。。  林昭亲友和同学在苏州郊外举行林昭骨灰安葬仪式。当天,我通过电话访了一位参加安葬仪式的林昭在北京大学时的同学。(以下简称“同学”)      同学:这个墓地在苏州灵岩山南麓,安息公墓老区最高一层左端。      记者:能否请您讲讲骨灰安葬仪式的情况?  同学:仪式由林昭舅舅和林昭妹妹主持,是一个民间代活动,大概到了共56人,也没有想惊动任何人。林昭舅舅许觉民先生主祭,宣读祭文。    祭文:林昭,今天是我们将你的骨灰下葬的一天。你离别人世已经有36年了,经悠悠岁月才找到你的骨灰。骨灰盒中还有你母亲保留下你的一缕头发,一块你随身用的丝巾,现在随着你的英魂一起下葬了。林昭,你被迫害的痛苦,如此的深重呵!现在,聚集在你墓前的,有你在新专的同学、北京大学的同学和你的亲友们。我们都怀着极其沉痛的敬仰的心情向你祭奠。苍天茫茫,痛心如割,林昭,你安静地长眠吧!你走过的那个世纪是个悲惨的世纪。在那些黑暗的年代,不少先驱者为了追求真理奋斗不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你就是其中的一个。你的生命之被摧残分外地惨烈,我们完全理解和敬佩你视死如归的精神。你的不屈,你在监狱和就义前的英勇姿态,你追求真理的锲而不舍的意志,永远教育着我们,我们永远永远地不会忘记你。名人黄宗羲的诗句中有:“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你的弦歌至今不绝在祖国大地上传播。林昭,你安息吧!新专、北大部分同学及亲友同祭。日。    读完祭文,林昭妹妹发言,然后是新专同学、北大同学发言和北大同学诗歌朗诵。       记者:仪式还有什么内容?  同学:然后是安葬林昭父母骨灰。林昭父母的墓就在林昭墓的右侧,他们是紧靠在一起的。      记者:请描述一下林昭墓周围环境。  同学:墓左侧翠柏已经成荫,左后的香樟树长高到八、九米了。墓后层层渐高的山坡郁郁葱葱,掩映着点点鹅黄、嫣红。如此清静、幽静之地,林昭在天之灵当会觉得还是故乡美吧。    记者: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林昭,不再被遗忘》,前面有两页照片,其中一幅是林昭之墓,这个墓地与今天安葬之处是否同一地方?  同学:同一地方。      记者:过去下面埋藏的是什么?  同学:墓有,骨灰没有。原来埋的是林昭母亲保存的林昭的一缕头发,和她用过的一块头巾,现在仍旧是放在骨灰盒里边的。      记者:以前一直找不到林昭骨灰,现在怎么找到的?  同学:林昭就义若干天以后,当局通知林昭的亲属去领取的,但是过去,林昭妹妹不知道骨灰存放在什么地方,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后来才知道一位热心女士把林昭骨灰存在自己家里。最近林昭妹妹专程从美国回来,进行骨灰安葬。      记者:墓碑上写了什么文字呢?  同学:正面是:林昭之墓。背面原刻的诗现在改掉了,原来那首以为是林昭写的,实际不是。现在换成林昭所写的:“自由无价 生命有涯 宁为玉碎 以殉中华
林昭1964年2月”。  记者:这是她在狱中写的吗?  同学:狱中。      记者:骨灰安葬仪式后有什么别的活动吗?  同学:开了座谈会,缅怀林昭,发扬林昭精神。大家各自按照自己的认识水平、自己的良心去做自己的事情吧。我想,恐怕还是会有很多人会写一些纪念林昭的文章的。我们不搞任何组织,大家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告慰林昭的在天之灵吧!我希望林昭精神能够发扬光大。张志新被追认为烈士,我无意贬低她,她也很了不起。但张志新的觉悟比林昭迟,牺牲也比林昭晚。也有人把林昭比作古代窦娥,但窦娥因个人冤屈而冤气冲天,林昭是为中华民族人民争自由,这是不好相比的。也有人把她同秋瑾相比,秋瑾烈士我们非常崇敬,但秋瑾烈士1903年就义时,至少绝大部分仁人志士认为应当推翻清王朝,但是林昭是在“红太阳”上升阶段,提出这些观点是非常了不起的。      记者:您能否举例说说林昭的观点?  同学:林昭讲:“被奴役的人不得自由,奴役他人的人同样不得自由”。虽然她在狱中那么惨烈的情况之下:被用两副手拷把双手拷在背后180天,吃饭、大小便、妇女例假时不给松开,林昭仍旧反对以暴易暴,她讲:我们不能以暴力甚至以权力方式建立自由......我们共同的想法是,林昭精神应该得到应有的地位,大大发扬光大。甚至我们今天下午的座谈会上有人提出“林昭精神的研究会”等等。      记者:许觉民先生编过《林昭,不再被遗忘》。  同学:是的。现在要扩充、增补。许先生已83岁高龄,他说他一定把这件事完成。    记者:您知道现在有一部关于林昭的电视纪录片吗?没有公开放映,只是在一些人中间传看。  同学:你说的是胡杰先生拍的?  记者:是。片名是《寻找林昭的灵魂》。  同学:“寻找林昭的灵魂”?对,你可以照这条途径去找。    记者:我采访了几位历史见证人、在这部片子中接受采访或看过这部片子的人。    我采访了现在已经退休的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以下简称“钱”),他在电视纪录片中接受了采访。  钱:凡是看过这部片子的,我想,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震撼,这段历史现在在中国已经越来越被遗忘,知道那个时代的已经越来越少。林昭是跨越反右与“文革”这段时间的历史性人物,这部片子的震撼力来自它的真实。    记者:我又采访了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吴国光教授,请他谈谈观后感。(以下简称“吴”)  吴:非常沉痛。边看边流泪。看完一晚上周身疼痛,非常痛苦。  记者:您看别的片子有过这种情况吗?    吴:让我流泪的影片有一些,但我从来没有这样痛苦过,每个细胞都痛苦的感觉,说不上来的感觉,从未有过的感受。  记者:这部片子为什么引起您这么强烈的反应?  吴:整个情节非常令人震惊,非常让人难过。      记者:请您讲讲这部片子让您印象最深的地方。  吴:林昭用发卡刺破皮肤写了数万字血书,当镜头拍到这一情节时,看着非常痛苦,浑身颤栗。其中有一绝命书,写有“自由万岁”四字。确实不同一般。她不是用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从革命这个角度批判当时的制度,批判共产党的作为,而是从自由的角度来批判。我觉得她的思想境界是很高的。他寻访了很多林昭的老同学,其中颇有一些被打成“右派”,讲到当时的处境,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战栗。    记者:我又采访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女士(以下简称“崔”),请她用最简洁的话说明这是一部什么片子。  崔:如果看过《圣女贞德》的话,那么,这是一个中国圣女贞德的故事。  记者:这位您眼中的“中国的圣女贞德”有什么特点?  崔:林昭年轻、漂亮、尊贵、优雅,如果她不走上这条道路,凭她的聪慧、能力、美貌,她会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她完全是为了服从她心中的真理,献身于这一真理。我觉得,现在的年轻朋友可能不习惯于找出其中的逻辑。看过这部片子会发现真的有人为真理而存在,为真理而斗争,献出自己非常宝贵的、美丽的生命。      记者:崔教授还谈到她印象较深的地方。  崔:我印象较深的是,她于1957年在北大作学生时就用“极权主义” 形容当时的社会,是很了不得的。那时,“极权主义”这个词在国际社会也是才浮现不久,正在讨论的。这是现代社会特殊的专制现象,除了暴力以外,还有思想的控制。她在1957年就使用这一概念,表明她对社会的了解,她的思想是非常深刻、非常彻底的,挺前卫的。她坐牢时,刺破手指在衣服上、墙壁上写下了一些诗文,纪录片里作了展示,看到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当时的同学回忆林昭,她是讲一口苏州的普通话,声音很柔和,就是现在我们也难以想象,这么柔和的一个人,怎么会如此坚毅、英勇,这两面是怎么结合起来的?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记者:我采访当年北大一位林昭的女同学,她是这样描述林昭的:  女同学:林昭本人确实是一首诗,一朵花一样。她长得也漂亮,人是相当的高贵,平常  说话都像诗一样,后来和共产党对立到这个地步,与她的品质有关系,她是不愿意苟且偷生的。    记者:当年北大物理系学生谭天荣成为全国知名“右派”,被劳动教养11年,又被遣送回家乡10年,现在是青岛大学物理系教授(以下简称“谭”)。他谈到对林昭的认识。  谭:林昭最大特点是十分真诚,所以她也特别痛苦。有人说,她的整个生命像诗一般,当然,她那么年轻就去世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但是她能做的,她都做了,甚至于在监狱里她还写了那么多东西。有人把林昭与张志新相提并论,我觉得她们是不同的。可以这么说,张志新是体制内的,林昭是体制外的。    记者:崔卫平教授谈电视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时说:这是一部史诗作品,纪录英雄的业绩,传唱英雄的故事。导演胡杰花四年时间,自费,跑了上万里的路程,采访尽可能多的林昭的同学、好友。林昭做了别人不能做的非凡的事业,说了别人不能说的非凡的话,忍受了普通人不能忍受的非凡的痛苦,我把这样的人就叫作英雄。我们曾经经历伪英雄的和伪崇高的时代,所以人们对“英雄”这样的字眼已经比较反感或者不熟悉。但这部片子还是让我们看到一位女英雄的形象的,她的原貌。林昭的精神、道义很可以成为塑造我们民族性格的一个道德资源。     五柳村制作,网上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谢谢南朵JJ。  傅国涌老师正在南京和人联系,争取能整理出版《林昭文集》。
  那太好了太好了!!心里一直念着的那些血写的文字!……  江苏人的骄傲!
  希望出版顺利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大写的人始终是任何强权所不能压制的。  
人,永远是最高贵的。  
虽然最高贵与最卑下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正因为有这些先辈的热血思索,我们的今天才变得有意义。  
  问:海外是否出版有林昭的文集?
  呵呵,崔老师也说林昭是圣女啊。    代南朵姐姐回答泌之洋洋兄:  
目前国内没有林昭的文集,因事关收藏人,所以请短信息联系。
  圣女一词可慎用,  
一个大写的人足矣
  http://personal.nbnet.nb.ca/stao/memo_linzhao    上面的地址,有纪念林昭的不少文章。  这书的出版,恐怕不会顺利。由此更觉得胡杰的可贵。    她是卑污之国的圣女  
  原载五柳村    林 昭 年 表    摩罗    日    林昭出生在苏州。名为彭令昭,乳名苹男,中学时期发表文章曾经署名令昭。1954年报考北大时名为彭令昭,入学时即改名为林昭。父亲彭国彦因为文官考试获得第一名,先后任苏州县长、江阴县长。母亲许宪民。冯英子说:“苏州出过许多巾帼英雄,然而我认为在现代的苏州女性中,够得上称为巾帼英雄的,许宪民同志应当是其中之一。在苏州的历史上,不可以没有许宪民的传记,不可以忘掉这样一个人。“大舅舅许金元曾任中共江苏省委青年部长、苏州特别支部书记,“四·一二“事变中牺牲。另一位舅舅许觉民现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1949年    林昭苏州景海中学高中毕业。    1949年7月    林昭考入苏南新闻专科学校读书。    1950年5月    林昭从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毕业。    1950年5月--1951年    随苏南农村工作团参加苏南农村土改。    1952年--1954年    在《常州民报》、常州文联工作。    1954年    林昭以江苏省第一名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林昭才华出众,受到游国恩教授的赏识,游教授曾经主张将林昭改为文学专业的学生,未果。林昭任校刊编辑。    1955年春    参加北大诗社,任《北大诗刊》编辑。    1956年秋    北大创办综合性学生文艺刊物《红楼》,青年女教师乐黛云当主编,林昭系编委之一。林昭因此从校刊编辑部调到红楼,被称为“红楼里的林姑娘“。    日    上午,《红楼》编辑部举行会议,宣布开除张元勋与李任《红楼》编委会,原因是张元勋与李任等人创办了右派刊物《广场》。编委们多有发言,纷纷批判张元勋李任的罪行。林昭在发言批判时对张元勋说:“我有受骗的感觉!“张元勋在《北大往事与林昭之死》中说:“41年后,在纪念林昭惨死30年的时候,说起这一段往事,我想把一个真实的林昭介绍给我们的友人与陌生者,要向世人讲清,死于悲壮的林昭,其思想与决心确实有一个成长、成熟、自我矛盾与自我斗争的痛苦过程…?    日    极闷热的晚上,在北大十六斋东门外的马路上开展了一场激烈的“口战“,一些发言认为“大字报中的右倾言论是反革命煽动“。林昭在浓密的夜色中登上餐桌,反对那些上纲上线的批评。并说:“我料到一旦说话也就会遭到像今晚这样的讨伐!我一直觉得组织性与良心在矛盾着!“有人怒问“你是谁?“林昭说“我是林昭!双木三十六之林、刀在口上之日的昭!“    是夜林昭喝酒大醉,此后卧床两天。从此她什么话也不说,每日在善本书库里静读。    1957年秋    林昭与谭天荣张元勋等北大优秀学生一起被打成右派分子。林昭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抗议,被同学发现,及时抢救过来。被判劳教三年。新闻专业负责人罗列怜其体弱多病,经常咳血,冒险为之说情,没有发配到西北劳改,而是留在新闻专业资料室接受群众“监督改造“。    日    北大新闻专业合并到人民大学新闻系,林昭到人大新闻系资料室监督劳动。人大新闻系右派学生甘粹也在资料室“劳动考察“,经常主动照顾体弱多病的林昭。二人渐渐相亲相爱,并提出结婚申请。上级批评他们谈情说爱是抗拒改造,不准他们结婚。    1959年9月    甘粹被发配到新疆劳动改造。林昭心情恶劣,病情加重。冬天咳血加剧,要求回到上海母亲身边养病。    1960年初    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批准林昭请假要求,林昭母亲许宪民特来北京迎接林昭回上海养病。    是年,中国大地饥荒蔓延,饿殍遍野。在甘肃农村劳改的一批右派学生和个别有良知的地方官员希望唤醒社会良知。兰州大学历史系右派学生张春元提出创办刊物,传播思想。物理系研究生顾雁、徐诚表示赞成。他们与在上海的林昭取得联系,决定合作编辑一种杂志,取名《星火》。张春元等人凑钱买了一部油印机,油印了首期《星火》,其中发表了林昭的一首长诗《普罗米修斯受难的一日》。    是时,他们四处搜集各地党政负责人和民主党派负责人名字,企图将《当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寄给他们,呼吁他们正视恶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努力遏止中共的极左政策。    1960年7月    《星火》主要领导人张春元被捕。    日    与张春元一起劳改的学生、教师39人全部被捕。支持他们的数十名当地农民一起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对他们表示过同情的武山县委书记杜映华。    1960年10月    林昭因反革命罪名在苏州被捕,囚于上海第一看守所。警察逮捕她并抄家时,林昭父亲喃喃说道:“我们家完了,我们家完了!“不到一个月,父亲彭国彦自杀身亡。    林昭和张春元、顾雁等人被捕后,顾雁的哥哥顾鸿将当时家喻户晓的卡斯特罗著作《历史将宣告我无罪》寄给法院,并将“无罪“二字用红笔划出。顾雁的弟弟顾麋则在日记中表达抗议。顾鸿顾麋因此都被打成“反革命分子“。    1961年    林昭写作思想日记。    1961年5月    囚于上海第二看守所。曾经一度与基督徒俞以勒囚拘一室,二人相处甚好,相互影响甚多。    1961年12月初    中共中央西北局开会改组甘肃省委,并号召全省“紧急行动起来抢救人命“。    此前中共中央监委副书记钱瑛带了一个工作组到甘肃调查,批评他们的极左错误。据说钱瑛曾过问“《星火》反革命集团“案,建议从宽处理。但该案还是有十几人被判了重刑。其中张春元被判无期徒刑,苗新久二十年,向承鉴十八年,谭蝉雪、胡晓愚、何之明各十五年,顾雁、徐诚均十年以上,杨贤勇十年,陈德根七年,杜映华五年。当地四十多岁的农民刘武雄十二年。    1962年初    林昭以保外就医出狱,回到苏州乔司空巷15号家中修养。出狱那天,林昭抱着桌子脚不肯回家,对前来迎接的母亲和妹妹说:“他们还要把我抓进来的,放我是多此一举。“    1962年3月底    对片警说随时准备重返监狱。    1962年7月    致信北大校长陆平,呼吁效仿蔡元培校长,主持公义,营救被迫害的学生。    1962年9月    在苏州与右派分子黄政、朱泓等人商量并起草了“中国自由青年战斗同盟“的纲领和章程。是月,在上海市淮海中路与无国籍侨民阿诺联系,要求阿诺将《我们是无罪的》、《给北大校长陆平的信》等带到海外发表。    日    再一次被捕。    狱方曾安排林昭去上海精神病院作精神鉴定,院长粟宗华亲自判定她精神不正常。文革中粟宗华因此被指称“包庇反革命分子“,抑郁成疾,含恨而终。    日    写《绝食书》云:“一息尚存,此生宁愿坐穿牢底,决不稍负初愿,稍改初志。“    日    从上海市监狱(已经关押8个半月)移拘上海第一看守所。    日    吞食药皂自杀,未遂。    1964年3月    致信审讯者。    日    纸笔被狱方收缴,无法书写,此后一直用血书写。。    日    谢绝营养荤菜。    日    与狱方谈话不投机。第四次加戴手铐,延续到日才取消。    日    以玻璃片割破左腕血管自杀未遂,是日起绝食10日。    日    第一封致上海地方长官柯庆施的血书托检察院转送。    1964年12月-1965年2月    囚于上海第一看守所,    1964年12月    第一次给《人民日报》写信反映案情并表达政治见解,血书。无回音。    日    索要进食筷子。柯庆施任国务院副总理,林昭一直认为柯庆施能够保护她。    1965年1月底    遭到狱卒施暴。    日    狱方与林昭谈话。    日    早晨开始拒食。    1965年2月    第二次给《人民日报》写信反映案情并表达政治见解,血书。无回音。    此信附有一封呼吁书,要求转给正在给非洲人效力的日本律师长野同治和智利记者罗哈斯,希望引起国际正义力量对自己的事业和案情的关注。    日    第二封致上海地方最高长官柯庆施的信交出。    日    接待家属探监。    日    从狱方米汤中闻出米沙尔气味,喝后腹泻,疑心有毒。以后经常因喝米汤腹泻或腹痛。    日    上海地方最高长官、国务院副总理柯庆施发病,9日下午逝世。林昭觉得柯庆施之死含有政治阴谋。    日    接到起诉书。    日    出庭受审。    日    交上血写的绝食书,狱方鼻饲流质,直到0531日绝食80天,此间天天写血书。到上海第一监狱22个月,仅于日家人送了一回副食品。    1965年3月中旬某日    血书“有事要求立即提审“。    1965年3月-5月    一个半月没有张口说话。    日    林昭开始血书《告人类》。    日    晚喝狱方米汤后腹痛半夜,疑心有毒。    日    身体极为虚弱,以来月经为由要求输液,未允。    日    上午11时喝狱方米汤,5分钟后腹泻,疑心有毒。    日    再一次开庭审判,被判有期徒刑20年。    日    林昭刺破手指,用鲜血写作《判决后的申明》,“……这是一个可耻的判决,但我骄傲地听取了它!这是敌人对于我个人战斗行为的一种估价,我为之由衷地感到战斗者的自豪!……我应该作得更多,以符合你们的估价!除此以外,这所谓的判决与我可谓毫无意义!我蔑视它!看着吧!历史法庭的正式判决很快即将昭告于后世!你们这些极权统治者和诈伪的奸佞--歹徒、恶赖、窃国盗和殃民贼将不仅是真正的被告更是公诉的罪人!公义必胜!自由万岁!林昭 主历 一九六五年六月一日“她以“主历“二子可能是为了强调心中拥有上帝的爱与正义。    1965年7月-12月    第三次给《人民日报》写信申诉案情并陈述政治思想,重点批评“阶级斗争“学说(戏称为楼梯上打架的理论)和集权统治,呼吁人权、民主、和平、正义,长达10万字。    日    刚刚刑满释放仍在监督劳动的林昭挚友和同学张元勋偷偷来到上海,以男朋友身份偕同林昭母亲许宪民到上海提篮桥监狱看望林昭。可能是唯一一次得到同仁的看望。林昭说:“我随时都会被杀,相信历史总会有一天人们会说到今天的苦难!希望你把今天的苦难告诉未来的人们!并希望你把我的文稿、信件搜集整理成三个专集:诗歌集题名《自由颂》、散文集题名《过去的生活》、书信集题名《情书一束》。“又说:“妈妈年迈无能,妹妹弟弟不能独立,还望多多关怀、体恤与扶掖。“    日    正在监督劳动的张元勋再一次偷偷来到上海,偕同许宪民来到提篮桥监狱要求探望林昭。传达室告曰:“监狱已经军管,一切接见停止。“    日    林昭接到由20年有期徒刑改判为死刑的判决书,当即血书“历史将宣告我无罪!“当天被秘密处决。时不满36岁,尚是一位未婚青年。    关于林昭遇难的经过,彭令范在《我的姐姐林昭·下》一文中有如下介绍。    母亲的朋友朱太太来电话叫我们到她家里去一次。我去后发觉她家里气氛沉重而又异常。她先问我有无姐姐的消息,姐姐在执刑前有几个月他们没有她的音讯。我就把付子弹费的情况告诉了朱太太,她听后立即脸色灰白,沉痛地说?这是真的了。“在我追问下,她告诉我,她的大儿子祥祥每周二次在龙华飞机场勤工俭学,4月29日由同学送回家时已面无人色,神情呆滞,半晌讲不出话来。朱太太追问发生了什么事,那同学说:“我们今天在龙华看到枪毙人,是个女的,祥祥看了立即变色,说是认识她的。“等那同学走后,祥祥突然哭了起来,说:“大姐姐被杀害了!“因为他的精神受到了打击,先要他休息。到第二天朱太太向他问个究竟,祥祥说他们一帮勤工俭学的在机场内做些杂务工,每天下午三时左右结束。那天结束后,在机场内多玩了一会儿。到三时半左右,突然望见有两辆军用小吉普飞快开来,停在机场的第三跑道,接着由两个武装人员架出一反手绑架的女子,女子的口中似乎塞着东西。他们向她腰后踢了一脚,她就跪倒了。那时走出另外两个武装人员对准她开了一枪,当她倒下后又慢慢地强行爬起来,于是他们又向她开了两枪,看她躺下不再动弹时,将她拖入另一辆吉普车飞快疾驰而去。祥祥说,他当时几乎叫出大姐姐来。朱太太再三追问他是否会看错,祥祥说绝对不会错,大姐姐有她的特点,只是更瘦了。身上穿的像是医院里的衣服。    邱隐帆《狱中日记:林昭最后的日子--纪念林昭这位令人尊敬的自由战士》(见《南方周末》日)一文公布了丁芸女士的狱中日记,称丁芸是林昭少年时期的同学,后来又恰好囚禁在同一间囚室,与林昭一起经历了那段阴暗的日子。不过张元勋认为日记及其作者身份都是假造的,本人也觉得日记可疑之处甚多,只是将有关林昭死难的说法录存于此,以备参考。    日今日大雨    今天,天空上整天下着瓢泼大雨,阴森森的牢门紧闭着,使人越加感到恐惧。    上午十时许,对林昭一案开庭进行审判,法庭设在上海监狱里,乃是开的秘密庭。因此,没有律师给被告辩护,更没有记者到场采访,当然也没有陪审员和被告家属到庭听审以及群众的列席旁听。(这种审判方式,在文革中,乃是司空见惯了的。)    到了晚上,竟然马上进行死刑的执行。深夜,由四个全副武装的警卫士兵,在一名狱吏的带领下,掀开了我们的牢门,狱吏大声吆喝道:“303号,快出来过堂“显然,当夜就要将林昭秘密处决了。    此时,全监房的女囚都从睡梦中惊醒,情景显得非常紧张,女犯们都在呆呆地望着林昭,可是,林昭却出奇地镇静,她从容不迫地穿上了妹妹彭令范探监时,送来的那一件红色呢制的新外套,尔后,从口袋里拿出了一面小镜子,照了一下自己的脸,还梳理了几下散乱的头发,顿时,显现出她那俊秀、妩媚、婀娜多姿的面容,本来嘛,她就是一位美丽的南国女性!她身材匀称,长着一副鹅蛋形的脸庞,面颊的两侧露出迷人的酒靥。    旋后,林昭走出牢房,向女囚们频频招手并笑着说:“诸位小姐妹,再见了!再见!!“顿时监房的气氛达到了高度的紧张和恐惧。    她一步又一步地踱出了女监的总监门,她想要唱《国际歌》,可是,狱卒马上用棉团塞进了她的嘴里,她奋力地反抗,嘶喊出一声“妈妈!你在那里?“于是狱吏就用布条封住她的口,以及她的眼睛。    她终于无声无息离开了这座监狱,离开了这个世界!一起悲惨的冤案,就永远定格在那个晚上。    日    下午2时,公安人员来到林昭母亲家,索取5分钱子弹费。林昭的妹妹彭令范送上5分钱,林昭的母亲当场昏厥。    林昭被处决前后,张春元被诬指 “密谋暴动越狱“,杜映华被指控为张春元传递消息,两人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枪决。张元勋也重新入狱。    林昭母亲经受不住精神打击,精神失常,多次离家出走,后死于上海街头。有人说是自杀,有人说是被红卫兵打伤致死。    林昭的妹妹彭令范1980年迁居美国,多次回国参加悼念林昭的活动,写有长文《我的姐姐林昭》。    林昭尚有一弟,下落不明。    林昭尚有遗骨和亡魂,亦下落不明。    日    匆匆草就于北京黄村    以纪念林昭遇害34年    并纪念她的70岁冥寿    希望掌握材料的人们不断充实这个过于简略的年表  
  二识陈村。。。    
  林昭土改时的照片
  林昭全家照
  苏州才女
  同是北大同学
  林昭墓地
  非常珍贵!谢谢周兄!
  不用谢,是我应该做的一件小事而已。
  心有所感。。。
  南朵才是偶PF不已的银
  大概半个月前,老师给放《寻找林昭》,晚上有事没看成,后悔死了。
  第一次看这个碟,是在zhoura家中,眼泪盈眶多次。
  南朵,你能提供此片的下载吗?
  外省灵山兄好!这部片子一年前在网上很多地方都提供下载,但现在差不多都删除下载地址了,我有,但所占空间很大,有350多M,不知道怎么传给你。
  女英雄林昭永垂不朽!
  用bt 或者emule 搜索,可以找到种子。
  记得用linzhao做关键词
  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苦难!!!
  听说过林昭在苏州萃英中学读过,而这里说她是景海女中毕业,未知何者为是。
  纪录片寻找林昭解说词全文   
● 作者:胡 杰
11:45:55   
  胡杰:五年前,我听到了一个关于北京大学女学生,在上海提蓝桥监狱里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大量勇烈的充满人道激情的血书,最后被监狱秘密枪决的故事。这个女学生的名字叫林昭。那时,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1957年的“反右”运动之后,整个中国大陆都停止了思想,并生活在谎言与恐怖之中,是这个女孩开始进行了独立思考,在狱中,当她被剥夺了笔和纸的情况下。她用发卡当笔,刺破自己的手指,在墙上、在衬衣上书写血的文章与诗歌。   
  这个故事使我最后作出一个决定。放弃我的工作,去远方寻找林昭飘逝的灵魂……    
寻 找 林 昭   
1999年上海   
倪竞雄 林昭的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同学   
倪竞雄:我们去访问监狱的医生他说:她是从病床上拖出去的,他看着她从病床上拉出去执行枪决的。   
问:她是从哪一个病床上被拖走的?   
倪:监狱的卫生室。也不叫医院吧,就是病号住的地方,她好象还住肺病、肺结核的病房。   
问:住着院就拖走。   
倪:就在病床上拖出去枪毙的,他说好象是上午,至于拖到什么地方去枪毙,他说不清楚。   
问:那是什么监狱的病床?   
倪:提篮桥、提篮桥监狱,这个医生是提篮桥监狱医生。他因为我们作为私人亲友访问,也没带什么介绍信,所以他也有很多顾虑。   
(公共汽车报站音:提蓝桥到了,请从后门下车,开门请当心。)   
上海提蓝桥监狱   
(档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者:林昭  案由:反革命   
1965年监狱为林昭加刑的报告   
解说:在我见到的这份监狱为林昭加刑的报告中这样写道:“关押期间(林昭)用发夹、竹签等物,成百上千次地戳破皮肉,用污血书写了几十万字内容极为反动、极为恶毒的信件、笔记和日记……公开污蔑社会主义制度是:‘抢光每一个人作为人的全部一切的恐怖制度。’‘是血腥的极权制度。’她把自己说成是:‘反对暴政的自由战士和年青反抗者。’对无产阶级专政和各项政治运动进行了系统的极其恶毒的污蔑。”   
解说:林昭在她称为的红色牢狱中度过了八年。在她的文稿中这样写着“我经历了地狱中最最恐怖最最血醒的地狱,我经历了比死亡本身更千百倍的惨痛的死亡”。   
1999年北京   
许觉民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 林昭的堂舅   
许觉民:档案不能发,这是死规定,这是高等法院有批示的,不能发还本人,因为这里头主要一方面是日记,一方面是控诉,一方面还有不少诗。有不少骂毛(的文章)骂的很厉害,他们叫“恶攻”,恶毒攻击十分厉害,所以不能发。   
解说:林昭在狱中留下了大量的诗歌,她针对毛泽东的诗,在狱中的《血诗题衣中》写到:   
双龙鏖战玄间黄,冤恨兆元付大江。   
蹈海鲁连今仍昔,横槊阿瞒慨当慷。   
只应社稷公黎庶,那许山河私帝王。   
汗惭神州赤子血,枉言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七律 《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解说:林昭1932年12月生于苏州,中学就读于苏州景海教会学校,并积极热忱的参加共产党的组织。   
解说:林昭的档案中是这样记录的:被告林昭33岁,苏州市人出身伪官吏,本人学生原北京大学学生,1958年沦为右派份子留校查看,1959年借口养病返沪不归,捕前住本市名南路159弄11号。判20年。   
解说:在另一张林昭家庭及历史情况中说:母系苏州市民革委员,政协委员,早年参加过共产党,后又参加国民党,抗日战争期间偕同林昭一起坐过牢。父系伪官吏,反革命管制分子,管制期间畏罪自杀。在这里补充一点林昭父亲的资料:林昭的父亲彭国彦早年在英国留学,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主修政治经济,1926年毕业论文是《爱尔兰自由邦宪法述评》。1928年9月 在国民政府举办的第一届县长考试中获第一名被任命为苏州吴县县长。   
苏州:街巷墙上写着“拆”字   
解说:林昭童年时的家已被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拆掉了。   
问:你们在教会学校的课程是怎样安排的?   
陆震华 林昭的中学同班同学   
陆震华:课程全部跟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发的教学大纲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就是对英语课程稍微多一点,还有一个东西学生每个礼拜天要到礼拜堂去做礼拜,这是硬性规定。就是你不信教的人也得要跟着学校里安排上礼拜堂。   
问:那当时你啊,林昭都要去。   
陆:也都要去。这个免不了的,没办法的。   
问:你觉得这样一个礼拜的形式最后对林昭是不是有什么影响?   
陆:这个我没有想过,但是我想我是受过影响 的,因为我的家庭本身就是基督徒。   
解说:在这个一时期,作为共产党秘密组织的成员,林昭以她少年时就显露出的文学天赋撰文抨击国民党腐败政治,热情参加地下党组织的话剧义演,成为苏州城防司令部黑名单上的人。1949年6月,她不听母亲让她去美国留学的劝告,与家庭决裂,考入中共苏南新闻专科学校。   
1949年   
(老纪录片资料: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说:1950年8月苏南新专的同学全部下到基层支援地方工作。林昭参加了土改工作队,深入到苏南农村。   
(倪竟雄和林昭的合影)   
问:土改工作就是让你们去把地主的地分给老百姓,整个过程叫土改是吗?   
倪:最要紧的是把地主的威风打下去。   
原新闻片资料与解说词:各级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领导土改,在有3亿1千万人口的新解放区,土改运动轰轰烈烈。   
(歌声:人民政府爱人民啊,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啊。呀呼嘿咳……)   
(土地房产所有证)   
解说:林昭在给倪竞雄的信中写到:”土改,谁都知道是我们巩固祖国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岗位是战斗岗位,这样一想,工作不努力怎么也对不起党和人民。   
倪:枪毙一个地主可以发动一大片一大片的群众,原来不敢说出来的一些话都说出来了。控诉,彻底的灭了地主的威风,然后是四大财产,土地、耕牛、余粮、房舍。四大财产分给农民。   
(林昭的信)“我现在真是一无所求,就对家庭的感情也淡多了,我心中只有一颗红星,我知道我在这里,他(毛)却在北京或莫斯科,每一想起他,我便感受到激动。”   
问:当时她对毛泽东是非常的……   
倪竞雄:啊!非常虔诚,虔诚到极点,称毛为父亲。   
(李锐 1958年毛的秘书,兼水力部副部长)   
李锐:“毛主席万岁”这个口号怎么来的,1950年五一节的口号,那时候刚开始搞口号,五一节、十一节都要公布口号,有这个传统,五一节口号里面“毛主席万岁”最后一句话是他自己加的,朱老总的秘书揭发的。   
照片(李锐、周恩来总理)   
解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发展了列宁、史达林阶级斗争的理论,在全国开展了一个接一个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使得知识份子和家庭出身不好的人都产生了一种深深的负罪感。   
解说:林昭在给朋友倪竞雄的信中写道:“对家庭看法问题,我只单纯的看父母近日来信,一改过去落后的论调,甚为进步。因此就肯定他们不是反革命份子,经过团内同志们的帮助、启发才使我认识到为反动派做事这本身就是一种罪恶,更使我认识到自己的政治水平和阶级意识离开党的标准还很远。”   
倪:她写给我的信有时候不写林昭就画一个小猫。   
陆震华:到土改队以后,她本来想争取入党,结果相反把她批判了,因为她反对土改队队长领导的歪风邪气,她反对。她就看不惯你们苏北的干部到了苏南来就把过去的老婆丢掉了,作陈世美。这个问题她提出来以后就遭到打击报复,土改团的组织部长点名批判林昭。   
倪:“我觉得我自己现在是比过去坚强了,最具体的表现便是不再爱哭了,告诉你,我1951年以来只哭了三次。”   
(李茂章 原土改工作队政治工作指导员)   
李茂章:她这个人讲话不饶人,不饶人。但不讲违心话,也不做违心事,她讲话的话力很锋利,但她讲理。   
解说:这是林昭参加土改时所工作过的太仓八里乡。   
农民:你们原先的房子在那里?   
李茂章:两边是厢房,中间是大房。   
解说:原来土改工作队住在这的教堂里,现在教堂被夷为平地。   
李茂章:这房子什么时候拆的?   
农民:文化大革命搞打、砸、抢的时候拆的。   
李茂章:当时那里面教徒满满的,我们就打枪,乒乒乓乓打枪,那个牧师就出来说话了,他说:你们违反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上:人民群众有信教自由,你们破坏我们信教自由。   
倪:后来林昭是怎么说的啊?   
李茂章:林昭听牧师说我们违反共同纲领,林昭就站出来说:是的,共同纲领上是有信教自由,但是中央有通知,在土改期间宗教活动一般要停止,这样一来牧师就走了。   
倪:那,这个就是她……   
解说:1952年参加完土改工作的林昭以干部的身份分配到常州民报工作,在这里她深入工人之中撰写了大量报导,1954年林昭以江苏最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在红楼杂志社任诗歌编辑。   
林昭绘画作品(1955)Lin Zhao\\\\\\\\\\\\\\\'s paintings   
(《红楼》北大校刊)   
(北京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张玲 林昭的同学 作家)   
张玲:她的样子,笑着,这两根小辫子,南方式的小辫子,当时南方人的辫子都是这么挂出来的,到这,当时她穿了一件白色的衬衫,然后这里是工裤,我们叫工人裤,这有兜兜的那种,而且裁剪的非常好,那种上海的裁工,那种做工。   
问:张老师当时是你们四个人在这里拍的照片吗   
张玲:是。   
林昭和张玲等同学(照片)   
张玲:大家都叫她林姑娘,我觉的她走起路来轻柔的那样,就象形容林黛玉的那几首词: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迎风,泪光点点娇喘嘘嘘。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沈泽宜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系教授、诗人,原北大《广场》副主编。)   
沈泽宜:天上飘着些微风,地下飘着些微雨……啊…… 微风吹拂我的头发啊,叫我如何不想她。   
解说:这是50年代沈泽宜在未名湖畔追求林昭时唱过的一首歌。   
解说:1956年国际共产主义大家庭形势骤变,在苏联赫鲁雪夫作了批判史达林的秘密报告,在波兰、匈牙利爆发了知识份子领导的民zhu 运动,而秘密报告也在中国的知识界悄悄流传,这使得毛泽东对知识份子开始警觉。   
(陈奉效 原北大数学系学生 退休教师,原北大《广场》编辑部负责人)   
陈奉效:苏共二十大召开以后,就揭露了史达林的残暴,北大当时有外文报纸叫Worker\\\\\\\\\\\\\\\'s Daily 就是英国工人日报,就刊登了赫鲁雪夫的秘密报告的全文,当时我外语不错看了,我和北大数学系的助教任大修,任大修后来死在劳改队了、还要唐茂琪,当时我们三个看了,还翻译了这个报告。   
解说: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在国内设定了引蛇出洞的方案。   
(原新闻片图象和配音:四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发出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广大群众和爱国人士积极回应,向个别党员和干部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批评和建议……。   
(人民日报——褚安平: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些意见)   
解说: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中说:党报正面文章少登,大字报必须让群众反驳,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座谈,向党提意见,尽量使右派吐出一些毒素来登在报上,可以让他们向学生演讲,让学生自由表示态度,最好让反动的教授、讲师、助教以以及学生大吐毒素,畅所欲言。他们是最好的教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32页)   
李锐:他只对他自己主观与客观负责,他认识的主观他认识的客观,我个人只对这个负责,别的我都不管。毛是这样一个人。     
  &解说词& (续一)     解说:有人说这是阴谋,我们说这是阳谋,因为是先告诉了敌人,牛鬼蛇神只有让他们出笼,才好歼灭他们。总之,这是一场大战,不打胜这一仗,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而且有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毛泽东选集第五卷437页)   
解说:在毛泽东引蛇出洞的阳谋中,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张元勋、沈泽宜在五月十九日贴出了用诗写的《是时候了》大字报,揭开了北大5?19民zhu 运动的序幕。   
沈泽宜:   
是时候 了,年轻人放开嗓子唱   
把我们的痛苦和爱情 一齐写在纸上   
不要背地里不平、背地里愤慨、背地里忧伤。   
心中的甜酸苦辣都抖出来、见见天光。   
即使批评和指责急雨般地落在头上。   
新生的草木 从不害怕太阳的照耀   
我的诗是一支火炬 烧毁一切 人世的藩篱   
它的光芒无法遮拦   
因为它的火种来自——“五四”!!!   
(张元勋 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原北大《广场》编辑部主编 林昭北京大学的同学)   
张元勋:在当时来讲这是非常惊人的语言,在俺中国没有人说这样的话,都一致共产党好,好好好、是是是,忽然说出这样的声音来了,太引人注意了,于是围着看大字报的人越来越多。第二天清晨,我们再到这地方看时,在《是时候了》大字报周围贴了许多大字报,我们一看有两类,一类是很好,赞美,真是时候了,一类是:是什么时候,是你们反革命的时候了吗?于是这两类就开始争论。争论的大潮就展开了。   
(王谨希 林昭北大的同班同学)   
王谨希:张元勋、沈泽宜贴出全校的大字报《是时候了》,林昭和他们是一起的。我们当时是没有参加他们,而且从思想上坦白的讲也是不赞成的,对党提意见、整风可以,不要这样情绪化。   
张元勋:下午北大校园的大字报一下满了。数不清多少,所有的墙壁全是红纸,这北大的学生真厉害。于是又引发了对中国问题的认识的其他大字报。   
陈奉效:哲学系的龙英华帖了一张大字报《我们的一个大胆的建议》要开辟自由论坛,当时我看了以后,马上我就回到数学系,邀请了张景中、杨路、还有钱汝平我们四个人就写了一张大字报叫《自由论坛宣言》我们提出了几点主张,取消了党委负责制,要求民主办校,当时的话一下就炸了。   
解说:在这一时期,林昭发表了“组织性与良心”的演讲,并写了诗的大字报进行论战。   
王谨希:所以她(林昭)是一个校里面有了名的人物,我们班还有个王国乡也是这个情况,他是写了一篇《有头脑的人不要这样想》,那是人民日报点了名的,那个同学 很有思想。   
(王国乡 林昭北大的同班同学 经济学家 )   
王国乡:我写了一篇文章《有头脑的人不要这样想》,我认为解放以后主要的问题就在个人崇拜上,由于个人崇拜,言论、思想、都不能有自由。   
张元勋:象谭天荣写的《第一只毒草》《第二只毒草》《第三只毒草》《第四只毒草》《第五只毒草》《第六只毒草》,其实就是以毒草命名的大字报。   
原新闻片资料与解说词:但也有少数资产阶级右派乘机向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进攻,6月 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后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标语:将反右派斗争进行到底!   
解说:在北大反右的后期,林昭已经知道了反右的内幕,然而在批判张元勋的大会上,她却跳上桌子。   
张元勋 :围着我的都是中文系的党员,轮番讨伐我,声嘶力竭,语无论次。   
陈奉孝:林昭原来和张元勋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虽然是《红楼》的,一开始她还批评过张元勋好象不应该什么,但是到后来在批判右派时候,变成人身攻击……   
张元勋:后来林昭就跳到桌子上讲话了,大家一听是个女孩子,站在桌子上。因为是夜间,在这个夜色朦胧中看不清林昭的脸。声音,林昭讲话的声音非常好听,林昭讲话是女中音,不是尖锐的,非常好听,再加上苏州话的普通话非常好听,用南方话讲就是很嗲。原来讨伐我的恶浪立即静止了,林昭上去讲话,她说今天晚上开的是什么会,是演讲会,还是斗争会,斗争会是谈不上的,因为今天是不需要斗争,斗争谁?斗争张元勋吗?他有什么地方值得你们一斗。你们这些先生,刚才发言的我都认识,都是中文系的党员,触犯他们的喉管子了,你看她胆大包天。   
张元勋:她话音还没讲完,后面就有一个外系的学生不知谁说:“你是谁,叫什么名字。”就这种无聊的东西。结果林昭站起来反问:“你是谁?”黑夜里看不清。“你有什么资格问我,你是公(安)检(察院)法(院)吗?还是便衣密探,我告诉你吧,我可以告诉你没关系,武松杀了人还写: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呢。我林昭还没杀人,我告诉你,我姓林,双木林,昭,刀在口上之日。”你看看张口就是非常精彩的话,她把她的名字破掉了,刀口上之日。她说:“今天刀在口上也好,刀在头上也好,不考虑了。既然来了,就不考虑刀在哪里了。”   
标语:首都人民读了毛主席的报告,反右派斗争的热情更加高涨   
张玲:我当时只刚20出头,刚过完20岁的生日不久,对我最大的批评就是什么,你一个七八年的共青团员,你为什么七八天之内就倒向右派份子这方面。我当时非常非常惭愧,当时开除我团籍的时候,我没有别的,我只有眼泪,而且我哀求,希望党你们不要拋弃我。   
粉碎“广场”反动小集团   
(反右派斗争是关系国家存亡的斗争)(人民日报)   
沈泽宜:当时我是相当苦闷的,斗争非常激烈。   
人民代表警告右派不要自绝于人民   
张玲:在路上不敢打招呼,我跟右派同学要划清界线,我交过林昭的一张字条,就是交给组织上了,为什么呢?   
问:那个字条上写的什么?   
张玲:上头写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我觉得这个条子本身这种情绪是不好的,而当时我已经把我所有的日记,我从十二岁开始记日记,就是那么一大摞,都交给组织了。   
标语:粉碎广场小集团   
沈泽宜:而党中央毛主席、中央检察组说要反右派了,那么也不必再坚持下去了,革命还有个涨潮落潮呢?不能光只是一个头去撞。   
(《我向人民请罪》 ——沈泽宜)   
王谨希:我们那时也是无能为力对她(林昭),其他的右派都是后来补上去的。对林昭划右派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好象班里没有开过她的批斗会似的。她已经就是这个状况了。   
解说:5?19运动之后,仅有八千多人的北大,就有八百多人被打成右派。   
(陈爱文 林昭北大的同班同学 旅居法国 原北大《广场》编委之一)   
陈爱文:在当时所有的右派都检讨了,陈奉孝有没有检讨我不知道,但谭天荣检讨了我知道,所有的右派都检讨了,就是林昭坚决不检讨,还敢在会上顶的就是林昭一个人。人家说:“你把你的观点讲出来”,林昭说:“我有观点就是人人要平等、自由、和睦、和蔼,不要这样咬人。如果你们一定要这样干,那你们就干去!象这样的社会有什么好的,当然不好嘛。”她就是赤裸裸的对当时的政治生活表示反对。那时候我们都不敢,反正只要检讨,只要自己快点过关那么就算了。   
解说:在1957年开展的反右运动中,全国有55万知识份子被打成右派,占全国知识份子的十分之一还多。   
解说:1957年五,六期《红楼》合订本这样写道:从反右斗争开始,编辑部陆续作了组织清理工作,开除了全校著名的极右派份子张元勋,李任,林昭,王金屏。   
解说:在狱中,林昭在给《人民日报》的公开信中这样写到:青少年时代思想左倾,那毕竟是个认识问题,既然从那臭名远扬的所谓反右运动以来,我已日益地看穿了那伪善画皮底下狰狞的罗剎鬼脸,则我断然不能容许自己堕落为甘为暴政奴才的地步。   
(陆佛为 原中文系党支部书记 林昭新专与北大两界的同学 新华社资深记者)   
陆佛为:林昭的认识能力,她看到的东西,坦率地 说,反右期间,划右派跟我交谈,我都没敢吭声。她给我谈地很多,这话我都没给别人谈过。谈了很多,但凭心而论,并不是她地识别能力特别高,这是常识,实际是常识,因为我们处于历史的低谷,常识就是反革命,实际就是这么回事,没什么了不起。   
沈泽宜:整个反右派已经到了尾声,几百个右派已经打出来了,我到南校门外的海淀的小店吃早点,一撩开门帘看过去,林昭在那吃饭,周围都是北大学生,之间没法说话,她抬起头看我一眼,我也看了她一眼,就这样漠漠的对视了一下,这就是永别。绝对没想到这是最后此生的诀别。   
问:和以前认识的林昭有什么变化?   
沈泽宜:我觉得比以前的林昭更加圣洁了,更加圣洁,脸色苍白,严肃。一种圣洁的光辉。那是因为经受了这次所谓阳谋,所谓引蛇出洞那内心的创伤。   
(钱理群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钱理群 :她抱着理想来参加这个组织,她为了组织可以牺牲自己。这是她的组织观。但她又有良心,她的良心有的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反对奴役,她只要看到奴役现象她就要反对,包括对她自己的奴役她也反抗,这就构成了良心和组织性的矛盾。到5?19后她有个根本的变化,对这个政权的基本立场变了。她以前承认它拥护它,在这个前提下我提出我的批评,后来她发现她面对的不是一个个人问题,面对的是整个制度的问题,那么她思想就有了质的飞跃。她就是反抗极权,这一步她是反右迈出来的关键的一步。那么这一步就不是很多人迈的过来的。所以她后来就不一样了。   
(林昭狱中手稿—原件是血书后经林昭用钢笔誊抄)   
林昭在狱中曾用血书写到:每当想起那惨烈的1957年,我就会痛彻心腹不由自主地痉挛起来。真的,甚至听到、看到、提到那个年份都会,使我条件反射似地感到剧痛。这是一个染满中国知识界和青年群之血泪的惨淡悲凉的年份。假如说在此之前处于暴政下的中国知识界还或多或少有一些正气的流露,那么在此之后确实是几乎被摧残殆尽了。   
  ?? 为什么不能转了?????
  靠,我就不信了!!      续二    
(谭天荣 青岛大学物理系教授 北大百花学社创始人之一 )   
谭天荣:北大1958年的时候,用肥皂沫的脸盆打蚊子,消灭四害的时候。她打了一天的蚊子对我说:“我一整天心里都感到好笑,笑这疯了的党。”那个时候我只感到痛苦,从来没有象她这么去想这个党疯了。   
解说:这个22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就烂熟于胸的北大物理系学生谭天荣被打成右派后,在北大右派劳动的苗圃和林昭相识相爱。   
谭天荣:对,我跟她相处,我们思维的类型不大一样。   
谭天荣:不是毛泽东的思想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反过来是中国的进程决定了毛泽东的思想情况。而且我自己嘲笑自己,我是马克思的原教旨主义,我是说,这是马克思原来的观点,现在的观点在我看来都不是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认为经济决定政治,决定上层建筑而且决定人们的思想。   
解说 :毛泽东在上海干部会议的讲话中说,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些右派,这些右派是要打倒我们的,对这些右派现在我们正在围剿。(毛泽东选集第五卷442页)   
解说:这是一张林昭在北京大学和物理系同学李雪琴的合影照片,照片的背后有一首诗,因怕惹祸,这首诗在那个年代,被照片保存者涂沫掉了。我只能依稀看出日致雪琴 林昭。   
  为什么转贴会有技术困难????    
  无法大篇幅贴了,只好一点一点的转了    续三
(李雪琴 原北大物理系右派学生 )   
李雪琴:她啊,特别地热情,特别地关心人。那个时候我是湖南来的,穿的也比较丑,人也比较乡气,她把好看的衣服送给我,那个时候她知道我爱上了王国乡,他到茶淀(右派劳改农场),早断了联系了,她给我把地址找到了,通上信了,她这个人非常机灵并且善解人意,但感情太丰富了,她要爱的就太爱,要恨的就太恨了,特别的极端,特别的走极端。我当时就预感到活不长,充满了火药味,不枪毙就病死。她不要命啊,夜里气的睡不着觉,起来写诗哭啊,她们班人都知道她,夜里跑未名湖去哭啊,她早对共产党就有情绪,那诗都是喷出来的血,我们写不出来,没有感情都写不出来。
  到底为什么啊???为什么转贴那么困难啊&?!火大!
  只好一点一点的转了    续三
(李雪琴 原北大物理系右派学生 )   
李雪琴:她啊,特别地热情,特别地关心人。那个时候我是湖南来的,穿的也比较丑,人也比较乡气,她把好看的衣服送给我,那个时候她知道我爱上了王国乡,他到茶淀(右派劳改农场),早断了联系了,她给我把地址找到了,通上信了,她这个人非常机灵并且善解人意,但感情太丰富了,她要爱的就太爱,要恨的就太恨了,特别的极端,特别的走极端。我当时就预感到活不长,充满了火药味,不枪毙就病死。她不要命啊,夜里气的睡不着觉,起来写诗哭啊,她们班人都知道她,夜里跑未名湖去哭啊,她早对共产党就有情绪,那诗都是喷出来的血,我们写不出来,没有感情都写不出来。   
问:主要你们都是搞理科的。   
李雪琴:不,我跟共产党有不同的关系,有点不同,有点不一样,我是农村生长的,我就死咬定毛泽东是代表农民的利益,她就没有这个思想,她一直是上海的贵族生活,她衣服都送到洗染店去洗,平常礼尚往来,你看她有纪念册,还有诗人给她提词,完全是俄罗斯贵妇人,我们见都没见过,她什么书都看过,她真是代表了中国先进的资产阶级,这场无产阶级革命她不接受,她不接受,她恨到那个地步。而中国当时,中国当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那种尝试是成不了功的,她了作为代表资产阶级绝对民主、自由来反抗遭到灭顶之灾。很明显就看出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个无产阶级革命多残酷啊,经过几十年失败不搞了,所以说她要唱国际歌,讲马克思主义什么的,不是的,她就是代表中国先进的资产阶级,但先进资产阶级成功不了阿,掌握不了权阿,你看秋瑾不就也是死了吗,孙中山他们,为了中国的自由、民主,为了今天这样的日子,死了多少人,她就是一个。我们那时比较无知,徘徊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不太清楚,所以就活下来了。是这么回事,知道吧,不象她那么纯粹。   八哥鸟叫:小姐好,小姐好。恭喜发财,恭喜发财。   
( 甘粹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资料室主任)   
林昭音乐作品《呼唤》(1958年作于北京):   
在暴风雨的夜里我怀念着你,窗外是夜,怒吼的风,淋漓的雨滴,但是我的心那,飞出去寻找你……   
林昭歌曲稿(甘粹提供)   
解说:在反右运动的后期,林昭写下了这首歌曲,这也许是中国现代史那场最重要的反右运动中留下的唯一一首不同声音的歌曲。     
北京铁狮子胡同三号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解说:打成右派的林昭没有被送往农村而是被系主任罗列先生照顾安排在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室劳动改造,在这个资料室中还有另外一个为凑名额而打成的右派叫甘粹。     
甘粹:平常也是一块进一块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这样进进出出,人的眼睛就有反映了,组织上就找我谈话,说你们俩两个右派不能谈恋爱,所谓恋爱啊不是我们俩自己……用现在的话说:建立恋爱关系,而是组织上给我们按下来的,按下来本来还没有这个关系的这一说反正弄假成真了,越不准我们谈恋爱,她的性格,我的性格俺们越谈给你看,俺们有意识的手拉着手,那个时候挎着,在那个时代跟现在不一样,男的女的挎着在人民大学校园里走着给他们看。   
(林昭和甘粹的合影照片)   
解说:在这里林昭完成了海鸥之歌和普罗米修士受难日两首长诗的创作,并且每个星期天都带甘粹去王府井教堂作礼拜,给没有一点基督教知识的甘粹讲圣经的故事。     
原新闻片资料:1958年   
2 大炼钢铁 3 大锅饭 4 人民日报(1)促进生产发展和集体主义思想成长——农业社办食堂一箭双雕(2)新疆小麦空前大丰收、宁夏地区估计可比去年增产八成
5 人民公社万岁  
甘粹:那时候结婚要通过组织批准,批准了你,你拿着介绍信才能去婚姻登记。结果我去办的时候,得到一句什么话呢?党总支书记说:你们两个右派还结什么婚啊! 因为我们谈恋爱他管了,我们没理他,反对的更强烈,所以这样肯定咱们不可能结婚,没办法他不批嘛。   
解说:结婚被校方拒绝后不久,甘粹被发配到了新疆农二师劳改营,在那里他度过了地狱般的22年。  
  林昭对中国的昭示,  即自由民主是要争取的。
  解说:1960年10月,天水参与《星火》地下刊物的右派与当地群众30多人遭到捕杀。同时顾雁在上海被捕,判刑17年,关押20年。林昭在苏州被捕。林昭的父亲知道女儿被捕后自杀,张春元逃脱,几年后被捕,并枪决。至今我们没有找到张春元一张照片。   
胡:你能不能描述一下张春元是什么样子?   
(谭蝉雪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张春元的未婚妻,因参与《星火》判刑十四年)   
谭:他很敏锐看一些问题。看问题很有些独到的见解。他的个子个子稍微比我高一点点,个子不高。人吗,他的特点眼睛特别炯炯有神,好象是眉心当中有一颗痣。   
(60年代天水地区典型的会场主席台)   
问:在审判会上,张春元当时有没有喊口号?   
目击者王女士:没有,绝对没有,绑的是一个佝偻象,根本没劲,也没精力挣扎,他就是那样,连他的面目都看不清,站不起来嘛,老师说那个女的还能站,那个女的还能站直,那个男了被弄的还不如一个牲口,叫人弄的。   
(白振杰 原天水看守所所长)   
白振杰:他串连的犯人准备逃跑,以逃跑犯的罪名把他枪毙了。   
问:是在(天水)三监狱的时候吗?   
白振杰:是三监狱。   
解说:籍河是贯穿古城天水市的一条河流,它的下游便是渭河,1964年春张春元就是在这里被枪决。   
王女士:带上河堤走了有五十米左右就处决了。就滚下河堤的河滩上头。是这样子的。再就没人管。   
解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给我们提供了招致这些人被捕、被监禁、被枪决的那份《星火》刊物的目录。   
谭蝉雪:现实教育了我们,也现实把我们推到了这一步,我觉得是就这么个情况。这个东西也不是凭空我们自己产生出来的,对吧。如果说开始反右是很简单的,老百姓有这么一个反映,大家聊一聊,结果一下我们就成了右派。成了右派到还问题不大,到了农村以后,我们实际接触、看到了农民的生活,农村的情况,说实在的我们说现实把我们真正推到了右派。我们觉得我们是真正代表农民的。农村里面干部的那种浮夸,唉!真是!不是有经常参观亩产多少多少,放什么卫星对吧。拍的照片也是真的很,看起庄稼茂盛的很,我们就看到庄稼怎么来的,连夜把老百姓动员起来,把那些包谷全部移植到一块地里面,啊哟!第二天来到以后真是茂盛的很,参观完了以后就乌乎哀哉。   
胡:你能不能描述一下这个《星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一个刊物?多厚?   
谭:就是,就是八开吧。八开这么大。   
胡:就是这么一张纸?   
谭:不是一张,就这么大的八开印的,第一页嘛是有个刊头,然后下面呢,都是一张一张的,就象报纸。没有装订。   
问:当你们都预料到有这样一个结果   
顾雁:但是觉得不做不行,总要有人出来。如果一个民族到没有一个人出来时。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了。总有第一个人鲁迅讲总要有第一个人出来喊啊!   
  在狱中写道:每当我沉痛悲愤地想到,那些自称为镇压机关或镇压工具的东西,正在怎样地作恶,而人们特别是我们同时代的人——中国的青春一代在这条专政的大毒蛇的锁链之下,怎样的受难,想到这荒谬的情况的延续,是如何断送民族的正气和增长着人类的不安,更如何玷污着祖国名字而加剧时代的动荡,这个年青人还能不急躁吗?   
  漏了一段,这段应该在上一段的前面    实在没法贴,写个地址,大家自己看吧:/bbs/bbs_show.asp?id=19233&m_sort=7
  今天是林昭的祭日,我表示怀念之情。
  去年三月带碟飞,隐姓埋名吊怨鬼。    沪上高朋捐义款,林间孤塚散清晖。    十万血书陪赝史,几丝秀发代骨灰。    一分追缅一分恨,更向苍天托与谁?  
  纪念!
  顶一下南JJ  谢谢
  日,林昭从有期徒刑二十年加判死刑,立即执行。她在接到判决书时,留下了最后一份血写的遗书:“历史将宣告我无罪!”            血诗题衣 并跋      双龙鏖战玄间黄,冤恨兆元付大江。    蹈海鲁连今仍昔,横槊阿瞒慨当慷。    只应社稷公黎庶,那许山河私帝王。    汗惭神州赤子血,枉言正道是沧桑。      鼎镬罗前安足论,此身未惜叩天阍。    桑麻掩绝中原里,邦国缪凋大地昏。    遗老长吟怀彼黍,逐臣痛哭赋招魂。    治平从得何相负,请化阳春照□盆。      惊飓为我自天来,一曲清笳动地哀。    墨菊素心侵夜时,寒梅铁骨凛霜开。    补成完宇苏民园,挽得狂澜免劫灰。    万木森书非佳兆,九州生气恃风雷。      铁铸九州血泪滔,知君潜忏故封刀。    百年基业于雄杰,万古云霄一羽毛。    愿释前仇归宿怨,更留余地容新苗。    彼苍浩渺真无极,莫与天公试比高。      多情每笑钟离存,忧国何因自呈身。    巾帼从无儿女想,冕旒合与江山亲。    茹冰苦志应穿石,守玉清操岂染尘。    幸惜令名全圣德,贞娥匪比息夫人。      永夜沉吟彻骨寒,瑶琴寂寞对谁弹。    心存得失崇朝计,情怯是非来日难。    怨毒遍栽根颇固,虎狼近伺意何闲。    英雄暮年要深省,正视前途十八难。      虚名实祸误苍生,底事猖狂好谈兵。    罪己布公称大勇,归仁谢谤见真明。    舆论士气必张护,民择世潮毋玩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休问耕耘问收成。      李洪三世悼终年,历劫再来日未曛。    伐罪亲仁先复礼,洗心偃武以修文。    众生堪念当离历,昊帝垂怜犹待君。    宝筏迷津迅受渡,好成正果上青云。      东海沧波万顷愁,孤飞冤禽恨悠悠。    悲亲位异难安魄,愧我项存未断头。    桑梓与荣便足愿,邦家丰乐更何求。    微明不邀震聪虑,一腔沸血烛天流。      无题九章,以当绝命,自传身也,更痛家国。    殉道有志,弘道无得,肝肠百回,泪尽继血。    苟延为公,尽命完节,后事再来,海天空阔。    瑶琴韵断,悲笳声咽,昊帝灵爽,怜儿清烈。                    一九六五年三月五日林昭自题于狱中      残喘赘疣,夙愿取义,敢谓成仁,自云知耻。    立身敦品,千秋清议,生也何欢,大节正气。    三军夺帅,匹夫励志,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日月经天,江河在地,君王不谅,有死而已。                    一九六五年三月七日再题      戴着镣铐写字本来要点功夫,况且那天是写在软和的布片上,又是写诗章……在那件白衬衣上题写了无题九章以及第一段跋语,又在前身左右洒下了斑斑如热泪的满襟血点。之后用一张纸把它包成小卷儿,缚牢,放在一边。这么差不多一整天我一声儿没出。                    摘自林昭书信
  悲伤,巨大的悲伤,不可抑制。林昭啊,我对你不敢言爱,但我爱你。
  不知道怎么传给你。    刻盘邮寄。:)
  /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316660&Key=&strItem=books&idArticle=58534&flag=1  czacy,解说词在另一个贴子里就有。    
  清算罪恶!审判罪魁!把一个杀人魔王供奉在庙堂上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为胡杰这部记录片在网上找了两天了,不是被删除就是无效,所有的网址都无法打开!  这说明林昭时代的黑暗还没有完全过去,林昭已逝,但她的名字、她的精神一如当年她逼视凶手的眼神,在今天仍然让某些人害怕发抖!    面对一次次&该页无法显示&的屏幕,我傻坐在电脑前一无所措。正如余世存文章里说的,我们“不仅没有写作自由和阅读自由,甚至没有阅读的权利”,因为网络的过滤与屏蔽已将你“置于动物般的非人处境。”    只有无语愤怒!!!
  在那个充斥着极权、谎言、告密、窥视、神化,集体人格缺失、风雨如晦、颠狂血腥的年代里,她挥洒着烈烈扬扬的生命意志和光明呼声。坦言真相是她最基本也是伟大的人格力量。    她是思想和民族先觉的殉难者。但也许,她只是个不会妥协、固执坚定而柔弱的美丽姑娘。    当今的呼吁很多在于如何去客观评价和自省这一历史,但从提议修建文革博物馆被搁置一事观之还是谨慎乐观。但如果以全盘否定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历史 ,或者以文革的方式对待文革,指导思想的连续性内在要求以及中国整个社会政治基座的嘣溃所导致的社会无序和混乱,也令人堪忧啊,中国人民还不具备推倒重来的精神韧性和历史及政治素养。关于自由及人权之说,还是渐变吧!这有赖于人民整体人文素养和政治信仰的开阔和提升。    依目前渐趋明朗开通的政治氛围来看,偶还是乐观的。
  先声以及先驱。
  沉痛哀悼圣女林昭
  林昭,北京大学1954级中文系的学生;也是悠哉的启蒙小说《燕园梦》的主人公之一。她是中国启蒙事业的献身者!     另:郑重推荐阅读悠哉的启蒙小说《燕园梦》。它浓墨抒写当代北大人因启蒙而遭际的苦难,和中国知识分子在“红楼梦”(启蒙梦)破灭后的心灵苦闷。    
  含泪看完......向林昭致敬!向胡杰致敬!
  好几篇博文后有:本帖已不能回复。无语!
  人生是一场苦旅,需要我们跋涉,贴心的朋友能分享你的喜悦与秘密,也能分担你的哀愁与难题,在你痛楚的时候,陪你一起静静地流泪。这样的朋友,谁都会有,他们来过、又去过,也曾替换过。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会像石子一样,慢慢地沉入记忆的长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杰 纪录片 我虽死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