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张平的《孤儿泪电影》 《法撼汾西》《天网》。多谢

张平:为人民写作的丰厚回报
|||||||||期刊磐||
&&作家访谈
张平:为人民写作的丰厚回报
  张平同志是我国当代文坛一位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著名作家,身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平同志走过了二十多年的文学创作历程,这二十多年来,张平同志的创作成果累累,在文学界和广大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勤奋的创作使他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先后创作出版了《天网》、《法撼汾西》、《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国家干部》等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姐姐》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抉择》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还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推举为新中国成立50年献礼作品。他的多部小说受到中纪委、公安部的表彰和赞誉,根据他的小说《抉择》改编摄制的电影《生死抉择》放映后,在全国广大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票房收入超过了当时许多译制的外国大片,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成绩。张平同志的不少作品被全国多家报纸和杂志连载,他的作品还被翻译为多种外国文字出版。鉴于张平同志在创作上取得的突出成就,199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2001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六卷本《张平文集》,是张平同志文学创作成就的一次总结。今年二月,长篇小说《国家干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首版10万册图书一周内脱销并很快再版,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回顾张平同志20多年的创作道路,有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经验。在张平同志的文学创作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如一地为人民写作的品格。为老百姓写作,是张平同志一以贯之的创作追求,这个朴素的理想成为他从事创作最重要的精神动力。他的小说,引起强烈反响,引起不同争论,引起广泛关注和普遍共鸣,最重要的是因为他执着于为人民鼓与呼,努力写出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真切的心声,真挚的感情,这是他的创作追求,也是他小说最可贵的特征。无论创作的潮流有多少变化,张平同志在创作中始终坚持为人民写作的品格,使得他的小说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不是编故事的高手,但我却了解平民百姓的艰难与欢欣。如果说,我写的东西能够感动一些人,那是因为他们从中找到了他们自己或是他们的希望。作家不是救世主,但却不可以远离时代与人民;如果文学不关注人民,不关心党和国家的命运,不关心社会现实,那么这样的文学又有什么生命力。”
  真诚地向生活学习,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张平同志的小说富有时代特色,保持新鲜感人的艺术魅力的重要保证。张平同志的作品展现了饱满的政治激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对腐败现象的无情鞭挞和批判。他丰硕的创作成果是长期观察分析社会现实、深入实际生活的结果。为了创作《抉择》,他在北京、山西等地采访了十几家国有大中型企业。面对工人们强烈的忧患意识,面对权钱交易造成的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面对假公济私、巧取豪夺,更增强了他要通过文学作品与腐败现象斗争到底的决心。
  敢于直面现实矛盾,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坚持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价值理想,是张平同志小说产生社会影响的重要原因。《天网》和《法撼汾西》里的刘郁瑞,《抉择》里的李高成,《十面埋伏》里的罗维民,《国家干部》里的夏中民,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形象正气浩然,真实感人,成为新时期小说人物画廊中的艺术典型。这些人物以及他们动人的故事,寄托着作家对反腐败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念,对国家、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张平同志的小说大都洋溢着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生活激情,他的小说之所以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感人,语言生动朴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不断从生活中、从群众中汲取营养,总是带着激情走进人物故事和他们的内心世界里。
  张平同志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努力创新。生活在有着深厚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山西,张平同志虚心从前辈作家,特别是赵树理、马烽等山西老一辈作家那里继承和学习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学习他们密切关注现实,表现生活真实的优秀传统,写出老百姓爱读、好读的作品来。与此同时,张平同志还将许多现代小说创作的手法化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也是张平同志的小说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学日益多样化的时期,仍然能够在读者中保持长久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位颇有成就和社会影响的当代作家,又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平同志为人谦和,真诚待人,他的为文为人受到大家的好评。回顾张平同志的创作历程,从思想性、艺术性上对他的创作成就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他创作态度、创作方法的探讨,可以为当前的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伟大的时代呼唤精品力作。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在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文艺观,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继承和发扬老一代作家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精品力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选稿:一凡 &来源:文汇报 &作者:金炳华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期刊磐||关注时代关注现实―――记作家张平
  作者:晋连文
  新中国电影史上很少有这样的影片,它紧密切入中国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在一个时期里成为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它轰动全国,票房收入遥遥领先于同期放映的进口大片,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就是根据山西作家张平的长篇小说《抉择》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作家张平由此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为一部优秀影片提供了蓝本,更重要的是,他把一种高尚的品格和无畏的精神贡献给当下的中国。纵观张平的创作道路可以发现这样的事实,从《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到《抉择》,张平的长篇纪实文学和长篇小说每每一经发表便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文坛关注和广大读者好评;每每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曲艺、广播剧、连环画等各种形式,拥有难以数计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在全国性的文艺评奖中连连获奖,《孤儿泪》、《抉择》以及根据《天网》和《孤儿泪》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先后五次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现实主义对他来说是情有独钟,是他始终坚持的道路。他的作品中的人物是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是从自己的血液里流淌出来的,《抉择》等作品的成功,显示了当代现实主义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张平是一位有着独特经历的作家,是在成名之前有着扎实准备的作家。张平家庭的挫折不断、个人的历经磨难,激发了他想要诉说的愿望。他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981年的《祭妻》。他的早期作品从人的感情和命运出发,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不同性格和命运的妇女故事,把一个个美丽而不幸的生命推到读者的面前,并形成张平早期作品哀婉悲切、追求情感意义和诗化的风格。
  1987年,对张平的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张平到汾西县深入生活,深深地感到,廉洁自律、惩治腐败、克己奉公、主持正义,对于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品质。于是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法撼汾西》。张平的创作走出了“家庭”、走进了社会,由抒写个人苦情转向了关注民间疾苦。他的作品的艺术视角触及到人物心态、文化心理、民族特征等深层次方面。他的作品的思想容量和艺术深度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1997年8月出版的长篇小说《抉择》是张平90年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新的突破和超越。在这部40多万字的以国有企业改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里,张平以饱满的政治激情、沉重的忧患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和无情剖析,紧紧抓住了反腐败这一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主题,表现了作家直面现实的理性思考和艺术勇气,从而给人的灵魂深处以更为强烈的震撼。
  张平在《抉择》的“后记”中说:“作家绝不可以远离时代和人民。不关注时代和现实、没有理想和责任的作家,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但绝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张平关注现实,关注时代,关注我国前所未有的改革事业,重点是关注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关系到改革事业成败得失的党风问题。把党风问题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正是反映了作家不回避社会矛盾、敢于涉及当代中国这一重大的现实问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艺术勇气。张平被誉为“高唱反腐倡廉战歌的作家”。张平说:“选择了为老百姓说话,就应该直面这个敏感而沉重的课题。”张平在保定、太原的一些能源化工企业实地采访过程中,亲身感受到老百姓强烈呼唤惩治腐败的声音。但是,腐败的泛滥并没有使作家失去了信心。“腐败并不可怕,毕竟我们还有更多、更坚强的健康力量。”这也是张平从生活中感受到的。张平,作为党培养出来的一位青年作家,他是把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看待的。作家要为人民鼓与呼,作家要给人民带来信心、希望和力量。邪不压正,正必祛邪,是张平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法则。惩恶扬善,激浊扬清,让人民群众看到党和政府反对腐败、从严治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张平作品所表现的时代主调。这就是张平作品的政治意义和审美价值。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山西的老作家如赵树理、马烽等有着为人民大众写作的优良传统。张平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并且在新的时代精神感召下,有了新的表现和进步。“我的作品就是要写给那些最底层的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看,永生永世都将为他们而写作!”“我不会走向纯艺术,更不会为了艺术而牺牲掉作品的震撼力和冲击力。在艺术和道义发生冲突时,我只能选择后者。”这就是张平的艺术选择。
  张平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深入生活的结晶,是时代的回响。他在写作之前,要进行大量的采访和调查。张平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所结交的许多基层的朋友,包括农民朋友、工人朋友和公安干警朋友,是他的创作得以成功的重要的群众基础,是他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的强大精神支柱。1997年夏天,张平因为《天网》和《法撼汾西》这两本书在北京打官司时,几个临汾的老农民千里迢迢地赶来支持他。他们说,要是法院把作家张平给判输了,宣判那天,他们全村的人都要来北京当众给作家挂匾。这件事给张平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每次说起,他就不禁潸然泪下。这就是作家与人民的关系。“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邓小平的这两句话说得千真万确。张平对这两句话更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
  《人民日报》第四版警惕腐败分子动摇改革基石
――访电影《生死抉择》原著作者张平
  说起电影《生死抉择》,张平说,从开始写作的那天起,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去写一部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更没想到反映国企改革、反腐倡廉的小说《抉择》改编成电影《生死抉择》后,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和关注!
  张平1954年生于西安,1957年因在西北工学院任教的父亲被错划为右派,全家遣返回祖籍山西晋南的一个偏僻山村,从此,便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今天,已是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的张平,仍然同农村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父亲平反后,仍与三个女儿住在农村。自己的妻子曾是同他在一个村里劳动的农民。张平深情地说,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在他的躯体和血液里,充溢和流淌着的是农民的善良、朴实、腼腆和憨厚。
  张平写工业题材的小说从1996年开始。这一年,刚刚拍摄完根据张平同名小说改编的《天网》电视连续剧的著名导演斗琪,又看中了张平的另一部作品《凶犯》。《凶犯》是一部描写林场护林员同盗窃林场的犯罪分子进行殊死搏斗的长篇小说。斗琪认为《凶犯》的故事情节撼人心魄,建议把故事的背景从林场移到工厂,从农村移到城市。把林场的护林员变成工厂的守卫员或仓库保管员,把盗窃林场变成当地的农民哄抢工厂或工人中的一些不法之徒对工厂的肆意抢劫、小偷小摸。带着这样的故事框架,他们冒着酷暑,连续采访了数十个国有大中型企业。然而,两个月的密集采访完全改变了他们的思路。他们发现,在一些国有企业里,对企业破坏损害最大的并不是什么哄抢工厂、小偷小摸,而是腐败,是权钱交易,是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工厂,连年亏损,但一年的吃喝费却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一些工厂的领导,巧立名目,假公济私,对国有资产肆意掠夺,大发横财……
  与此相反,那些下岗工人的生活困境却令人触目惊心:一家三代挤在一间50年代建起的小平房里;许多工人家里只有黑白电视,没有洗衣机,没有冰箱,没有彩电;很多干了一辈子的离退休老工人领不到退休金;有些老工程师甚至在街头拣菜叶。有人生病,无钱医治……
  面对这一幕幕的情景,两个人的想法彻底改变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一定要替工人说说心里话,一定要警惕腐败分子动摇改革的基石,一定要为那些立党为公的真正的改革者讴歌呐喊……于是,导演斗琪创作了一部反映下岗女工的电视连续剧,张平则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抉择》。
  在这部40多万字的作品里,散发出来的那种海潮般的激情和尖利岩石般的拷问,让每一个读者都久久无法平静。张平说,我几乎是一口气写下来的,我真的压抑不住……
  如果说在80年代初的成名作《祭妻》、《姐姐》里,似乎还多多少少能找到一点儿生活中张平的影子的话,那么在90年代连续引起轰动的长篇《凶犯》、《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等作品里,就很难再看到以前的那个张平了。在《凶犯》中所表现出来的冷峻深刻,在《法撼汾西》、《天网》中所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在《孤儿泪》中所表现出来的广阔厚重,在《十面埋伏》中所表现出来的文韬武略,都不断地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尤其是在《抉择》这部40多万字以国企改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里,张平以其饱满的政治激情,沉重的忧患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和无情剖析,表现了作家直面现实的理性精神和艺术勇气,从而给人的灵魂深处以更为强烈的轰击和摇撼。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截至目前,《抉择》已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曲艺、连环画、广播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先后被近百家报刊转载连载,被上百家电台连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应听众的要求,对《抉择》一书曾连续播放了三遍,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篇连播中,是从未有过的。
  根据《抉择》改变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北京播放后,扮演李高成的演员李雪健曾被评为最受北京观众欢迎的演员。李雪健说,他在阅读原著时,感受到作家心里憋着一口气,所以他在扮演这个角色时,一定不能让这口气没了。
  著名导演于本正说,拍摄《生死抉择》时,我对《抉择》一书所揭露的问题,揭示的主题深感震惊,并感动于作者张平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而我抛开一切杂务,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去。《抉择》一书成了广大读者上等的精神食粮,也给张平带来了空前的荣誉,《抉择》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题材文学类作品一等奖,“啄木鸟”文学一等奖,全国最佳畅销书奖,99年度“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被国家新闻出版署等六部委推举为建国五十年重点献礼作品……
  《光明日报》日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新绛人】作家张平的现实主张和时代良知
&&&&&&&&&&&&&&&&&&&&&&&&&&&&&&&&
& 山西新闻网 &
&&&&&&&&&&&&&&&&&&&&&&&&&&&&&&&&&&&&&&&&&&
【杨占平点评张平的创作立场】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天网》开始,张平直面现实的创作有了一个极大的跨越。他把自己的创作定位于: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面向时代,深刻地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尖锐复杂矛盾与问题,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做普通群众的代言人。正如他自己说的:“作家绝不可以远离时代和人民”。可以说,他的这种文学观,与已故作家赵树理的文学观完全一致,而他的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层面比赵树理的作品更广阔了。张平选择关注民生、做公众代言人的文学道路,虽然走得比较艰难,但他并不后悔,也不退却,这是非常可贵的。而文学却因为有了他的这种创作,显得更有意义,增加了更多的读者。在转型时期的当今中国社会,在文学创作进入困惑的时刻,或许只有像张平式的关注民生的作家,能够给文学带来生机。”
有人说,山西文学30年,张平的创作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张平是“晋军崛起”主力之一,1981年发表的处女作《祭妻》获当年山西文学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1984年发表的《姐姐》,获当年第七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在中国文坛一直影响至今的山西作家。因《抉择》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山西第三次文学高潮的核心作家。截至目前,张平仍然是山西作家中作品发行量最大的作家。《法撼汾西》《天网》《凶犯》《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国家干部》等长篇作品,每部作品都发行20万册以上,被戏称为出版社的“印钞机”。张平的作品又是山西作家中被改编为影视最多的作家,几乎所有的长篇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电影《生死抉择》的热映,更是令他的作品家喻户晓。他的作品同时还被搬上话剧、戏剧舞台,有的还被改编为曲艺、评弹、连环画。1999年全国广播电台文学作品连播年会在山西召开,在会上得知,近百家电台百分之百连播过张平的长篇小说,而且都收到过一麻袋一麻袋的听众来信。张平的作品还被翻译到了法国、美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在国外甚至被称为“中国社会入门书”。
山西晚报:回顾这三十年的创作,你自己怎么看?
张平:这很难,评价都是别人做的,自己评价自己大都言不由衷。不过非要说,那大概就是这么几点,一是在作品的社会性和艺术性的选择上,我更多地选择了社会;另一个在普通读者和精英读者之间,我更倾向于普通读者;还有一点,我选择的一直是现实题材,近距离地描写现实。
山西晚报:你的“为人民写作”,是不是也是以这几点为基础?
张平:其实这还是为谁写,怎么写,写什么的老问题。为人民写作,为老百姓写作,其实质是指要为当代的广大普通读者写作。这是针对当时有些文学作品离现实越来越远,甚至提出要为后辈人写作的倾向提出来的。为人民写作,为老百姓写作,也有不少争议。有人说,这种说法居高临下,把自己放在教育引导老百姓的位置上。应该是以人民的立场写作,以老百姓的立场来写作,或作为老百姓的一员来写作。其实这没什么不同,现在还没有哪个作家说要为老百姓写作,就是想教育老百姓,就把自己不当老百姓了。还有人说,老百姓里面包括不包括小偷、妓女、吃喝嫖赌的人?这就更有点离谱了,人民和老百姓是一个大概念,这个概念已经成为一个共同的社会认知。不会有人那样去想,一说到人民,就非要把人民和小偷妓女等同起来。那样想,是对人民这个概念的亵渎和戏弄。
山西晚报:往往提起你和你的作品,人们都会想到“反腐”两个字。
张平:这么想也有它的道理,但我自己一直不这么看。反腐有些偏狭,把自己作品其他的内涵都遮蔽了。可能这同我一直瞄着现实题材有关。这些年,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大,几乎涉及到了所有领域。现实题材的作家,一起笔必然要涉及到反腐的话题。于是你也就看到了,凡是不涉风花雪月的现实题材的作家,无一例外地都被称为“反腐作家”。所以我个人觉得,把自己界定为“现实题材作家”,应更合适。
山西晚报:有人说,文学创作应该瞄准永恒的题材,应该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这样,作品才有可能流传后世。对这样的观点,想听听你的看法。
张平:我不反对这样的观点。问题是,所有的作家都想让自己的作品流传后世,都想让自己的题材远离现实,那符合我们的国情吗?对一个作家来说,精彩纷呈,波澜壮阔,惊天地、泣鬼神的当代现实,就这样远远地离开,让没有亲临过的后辈作家们再去描写,是不是有点太奢侈、太不负责任了?假如所有的作家都想让自己的作品留给后辈人阅读,那我们后辈的阅读负担是不是太重了?一个在当代没有任何影响的作品,在后代突然洛阳纸贵,成为经典可能性有多大?几乎让所有作家推崇的《红楼梦》,在当代没影响吗?没有影响如何会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下来?一个社会,需要流传千古的作品,也同样需要与社会同步的作品。想想赵树理、马烽那一代作家,也许他们作品的读者会越来越少,但他们对同时代读者的贡献是谁也无法抹杀的。有人说,每一个时代产生的伟大作家,都一定代表着这个时代的良知,都一定给这个时代的人民带来了欢乐、希望和信心。我更赞同这样的观点,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作家能为这个时代带来欢乐、希望和信心。
&&&&&&&&&&&&&&&&&&&&&
&&&&&&&&&&&&&&&&&&&&&&&&&&&&&&&&&&&&&&&&&&&&&&&&&&&&&&&&&&&&&&&&&&&&
本报记者 谢燕
■人物名片
&&&&&张平山西新绛人。1982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山西新绛县东街学校教师,山西临汾地区文联编辑、文艺科长,山西省文联《火花》副主编,创研室副主任,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山西省委主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山西省副省长。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法撼汾西》《天网》《少男少女》《抉择》《凶犯》《十面埋伏》《国家干部》,中短篇小说集《祭妻》《姐姐》《夜朦胧》《对面的女孩》,长篇报告文学《孤儿泪》等。作品曾获全国第七届优秀短篇小说奖、山西首届赵树理文学奖、第六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五届矛盾文学奖等。
■大家小事
●张平4岁时,随被打成右派的父亲回到新绛。16岁那年,村里要排一出戏参加县里的汇演,大队干部想起了张平。“他是教授的儿子,肯定行,让他写吧!”从来没有接触过戏剧的张平,写出了一部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乡村小戏《娶媳妇》,受到县文化局的重视,后来又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被推荐到师范学校读书。
●在师范学校期间,为了挣些生活补助费,张平两年中的3个假期,都是在山上最原始的煤窑里度过的。沉重的煤车,压在肩上,一个来回15公里,每天要往返4次。每次从煤窑里出来,就啃一个碗大的玉米面窝头,喝一杯污浊的生水。所得的报酬,也就是每天3元钱。第一次回到家,他的两条腿肿得像水桶一般。
&选自:山西新闻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孤儿泪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