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思想过度的人 这句话的出处

您(@)目前可用积分:144518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原创]明朝亡于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人民过度放纵
54861 次点击
398 个回复
11:24:05 发布在
近代很多人都骂儒家文化,说儒家文化是专制,培养奴才的的制度,所以才造成了中国近代专制与落后。所以他们一定要把儒家文化置于死地而后快。我要问的是,如果儒家文化是专制的,同样的儒家文化在明朝为什么那么开明,在满清为什么那么专制?在明朝是否开明,在满清是否专制,你看如下简单的事实吧!明朝是思想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它的著述达20多亿字,比当时全世界上所有的文字著述的总和还要多出许多倍。然而很可惜,只有30%的文字著作被收进了《四库全书》,余者全部被销毁。就这百分之三十的的内容,就是7――9亿文字,《四库全书》的绝大部分内容来自明朝的著述,共收录10――12亿多文字。《永乐大典》收集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著述,共得字三亿六千万,其中还包括《大藏经》一亿五千万字。也就是说,中国的前四千多年的文字著述,一共才有2亿文字,明朝276年,就有文字作品20多亿,是前三――四千年文字著述的10倍还要多。明朝的开放程度是现在人想不到的,骂皇帝的,讽刺皇帝,骂当局文章的都有。讽刺宰相,骂当朝宰相的戏全国到处演,一直演到京城。严嵩就是这样被骂的。后人骂朱元璋文章著述很多,有的骂他长得丑,是一张驴脸,给他画的像极其丑陋;有的则给他栽赃,说他搞文字狱。《莲花落》的顺口溜,就是专门骂朱元璋的,“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出了个朱和尚...........。”这要是在满清,凌迟处死,还要祸灭三族。这就是明清的不同之处。很多人写小说绝不敢掺和满清的事,都是假托明朝,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基本就是这样的手法。李贽宣扬邪论,被判了刑,只关了一个多月就放他出去,送她回家,他赖到监狱中不走,最后要求人给他理发,官方给他找来理发人,他乘人给他理发时,夺下剃头刀割颈自杀,官方还恭恭敬敬的把它埋葬了。在满清早就凌迟处死,祸灭全家了。明朝的老百姓多次把官员打得到处藏,三十税一的税率都不愿缴。战争消耗大量的金钱物资,明政府在财政最吃紧的时候,只能收上来60%――70%的税收。把个崇祯皇帝穷得吃粗粮,穿粗布衣,把宫中的金银锡器全部卖掉去充军饷,连老婆的化妆费都克扣下来去充军饷了,这也不能满足庞大的军费开支,因为税收太低,军队哗变,投给李自成,最终导致了明政府的垮台。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吗?崇祯皇帝为啥不把老百姓的钱都弄到自己的手中去充军饷呢?他提议提高税收解决军饷,好多年朝廷都通不过,皇帝的权威到哪里去了?最后明朝垮台了,他上吊自杀了。总之,明政府的是个宽松的政府,它也就是垮台在个上面。明朝的老百姓不自觉,抗税不交,最终导致了明政府的垮台,导致了满清的入侵,以致明政府的遗留老百姓被屠杀了80%(大概有数亿人遭到杀戮),受尽了凌辱,这就是对明朝老百姓抗税不交的报应。到了满清,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很多明朝的书籍都被毁掉,兴起了很多文字狱,株连了很多人,动辄开棺戮尸,满门抄斩,株连三族。在满清,骂皇帝,骂当局,攻击时政,骂当官的你试一试?满门抄斩!税收你哪个敢抗税?对抗税不交者,凌迟处死。以至于和砷当政20年,贪污的银子相当于明政府276年的税收总和(最少相当于明政府100年的税收)。除了满清政府的税,再加上和砷这这么高额的剥削,满清统治下的中国人,只能咬着牙忍受着。更为可怕的是,满清政府只有一个和砷吗?那些官员哪一个不是小和砷?谁让你们当初不自觉,连3%的税都不肯交齐,把明政府搞垮的呢?你们明朝老百姓手中真是没有钱吗?没有钱,和砷和各级贪官怎么能从你们的手中弄来那么多的钱呢?满清之所以搞极端专职,是它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才这样搞砖制的,至此,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民主灭亡了,中国近代的极端砖制制度也由满清的创立而诞生。可见,明朝亡于儒家思想统治下的过度放纵,满清使中国落后于外族极端野蛮的砖制统治。17――18世纪的欧洲向中国学的什么?就是学的明政府对人民的宽松政策。现在的西方的民主自由,也就是这些内容呗。美国杰克逊就明着说,美国的民主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好象是《人权宣言》中说的,要不然就是《关于人权宣言》的说明。当时的欧洲可是基督教极端专制,是没有任何自由的。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定购总统]
[鬼首天龙]
[不要二分法]
[孟婆给碗汤]
[锥子归来]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41:18 &&
儒与法的区别儒家主张用贤不避亲疏,用人唯贤是举家,主张均贫富,反对两极分化,“不患寡而患不均”;主张不用苛政,对人民轻徭薄赋。主张爱人。最高的层次是当人们的觉悟到了一定的程度,主张民主大同。儒家主张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才能以法治国,没有德治就没有法治,德治是基础,法治是纲领。没有德治,整个国家民族的人的基本素质都是道德败坏的混蛋,你用哪个人,哪个人违法舞弊营私,挑不出好人来,国家民族用谁啊?法不治众,就等于没有法律了。德治就是首先给人民以正确的教育,让人都变成素质高的人,在这个基础上以法治国。即便是依法治国,也主张仁政,主张治国人性化。所谓人性化,就是仁爱。罚家主张只为皇帝负责,唯皇帝是从。儒家唯德是从,皇帝缺德,我辞职不干了,不为其服务,到其他国家去了。当时的大周王朝相当于美国现在的联邦制,有很多国家,它们都是自治,各自有各自的独立的政策,但是,都在周天子的领导下。A国君失德,到B国去,不是道德问题。就像是美国人,我看不惯马里兰洲的政策,可以到得克萨斯洲是一样的。法家就是罚家,主张苛政,主张仅仅是依靠刑法惩治人去治国的。1.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告发,同罪连坐,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不告发的腰斩;一家藏“奸”,什、伍同罪连坐。秦始皇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其爱民吗?秦始皇杀尽天上落石书写“始皇末年,有陨石坠于东郡,有人刻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周边的老百姓,就是受连做法的影响。强调“以法治国”要求国家官吏学法、明法,百姓学习法律者“以吏为师”;并强调“轻罪重罚,不赦不宥” 凡是有罪者皆应受罚。废除世卿世禄制度: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特权,规定除国君外的嫡系以外的宗室,没有军功就取消其贵族身份。新贵族的特权并不剥夺。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规定斩敌甲士首级一颗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服劳役的“庶子”一人;爵位越高,相应的政治、经济特权越大;宗室、贵戚凡是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仅仅相当于用物质刺激去激励人们,和唯物主义是一样的手段。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J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意思是尽力从事男耕女织的生产事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其本身的徭役;凡从事工商业和因不事生产而贫困破产的人,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隶);同时规定凡一户有两个男丁,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重农抑商在以后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罚家可不管你贫富分化,穷人死了活该。没有正确的道德教育,搞唯物主义刺激,最后一定是弊端丛生,甚至贪官污吏遍地。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0:10:28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50:14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55:18 &&
明朝比清朝黑暗多了,竖子乱言。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59:14 &&
占座看骂战。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13:55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20:04 &&
崇祯亡国,主要是中央集权和君主集权的弊端,无法应对自然灾害与满清入侵的打击。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35:37 &&
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向地方放权,鼓励团练,最好的例子是清靠团练剿灭太平军。允许军职私相授受,发展效忠于私人的军人集团,在乱世私谊比法度更可靠。朝政交给东林党,当时财政已由政党控制,江南收税尤其难。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38:32 &&
明末,阴毒满清在中国天灾人祸时期,趁机乘虚而入“入主中国”,如同剧毒的病毒感染摧残了不幸正虚弱的人。满寇挥舞.屠.刀“统一”鞑清共荣圈,华人却沦为最悲惨的亡国奴,陷入灭顶之灾,人民被屠.杀.奴.役,伟大的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惨遭灭绝。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43:08 &&
袁×飞批判某国的谎言历史..教..科书:“谁(侵华)灭了我们,谁就变成了我们。如果日本人灭了我们,我们就成了57个民族,多了一个日本族。”“假如当初日本人征服了中国,我们还要歌颂日本?”(页180)评论蒙元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亡国灭种,没有什么可值得纪念的,更不能把它当做骄傲。”伪清满寇入侵,中国第二次亡国,更是灾难“你被别人灭了,还说"真好",属于恬不知耻。”(页180)戴旭:以汉族为正统代表的中国&&几千年来不仅从来没有在地理上成长为世界帝国――还两次灭亡于游牧部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53:48 &&
你说的历史事件,都是有充分考证的真相吗?没有反驳的意思,呵呵,我对于真实的历史尤为关心,因为是历史造就了现在,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56:22 &&
12:38:32 的原帖:明末,阴毒满清在中国天灾人祸时期,趁机乘虚而入“入主中国”,如同剧毒的病毒感染摧残了不幸正虚弱的人。满寇挥舞.屠.刀“统一”鞑清共荣圈,华人却沦为最悲惨的亡国奴,陷入灭顶之灾,人民被屠.杀.奴.役,伟大的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惨遭灭绝。还有个问题是,文明的文化思想被阉割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59:35 &&
12:53:48 的原帖:你说的历史事件,都是有充分考证的真相吗?没有反驳的意思,呵呵,我对于真实的历史尤为关心,因为是历史造就了现在,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无需多言,去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17:39 &&
  首先,在皇权、军阀、宗族三大势力当中,洪武皇帝对军阀和宗族十分警惕,限制军人的权力,打击地方大宗族,因此明朝是君主集权。君主治国必然要依靠皇族和官员,而靖难之役以后,分封的皇族也没有多少权力,官员的权力自然就扩大了。  其次,由于官僚政党化和儒学宗教化,明朝的官员不再依赖君主,成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势力。  崇祯皇帝逆潮流,加强君主权力,结果失败。  东林党在野,就以各种理由弹劾高官,其中很多并不恰当,实际祸国。如果让东林党执政,由于他们主张清廉的口号,反而能对其自身有约束。不至于为祸。当东林党出现重大失误,舆论对其不利,皇帝正好可以让他们下野,换浙党上台。浙党失误,再换东林党。  政党交替执政,才是当时的潮流。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33:29 &&
  百姓向朝廷交税,朝廷负责赈灾和剿匪,这在和平时期还能比较有效。在乱世,朝廷无力保护百姓,地方的百姓交了税,仍然要遭受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伤害,大灾也得不到赈济。这时,中央集权的弊端就表露出来,向朝廷交税再得到保护的回馈路径太长,中间由于官员贪污和李自成等的抢劫,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百姓不满,于是百姓和地方官干脆投降。减少回馈路径,才是比较好的做法,鼓励团练,让赋税取于地方,用于地方,不经朝廷。
共 54861 次点击,398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2777901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29344 / 昨日发帖:29879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凯迪海南&&├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明朝亡于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人民过度放纵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如何理解前一句话呢,我很害怕自己思想的过度影响自己的执行力,如何避免想太多却一事无成呢?
所谓思想过度,大概就像:赛扬处理器,256内存,安了个win7的系统
人进行思想的时候也会消耗毅力,该做的事在脑海中做一遍……然后就
王阳名思想的核心是知行合一,你感受一下!
不好意思写,反正不是神巴金说:“一个美国人敢站出来说真话, 因为他知道身后会有千万个美国人用行动支持他。一个中国人不敢站出来说真话, 因为他知道周围的同胞会默默地与他保持距离。“当我们努力不承认恶就是恶的时候,承认善会越来越危险。当坏人已经抱团,好人还是一盘散沙,好人的过度沉默可以让坏人做尽所有的坏事。
同时转发到微博当前位置: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主要考查你对&&孔子开创儒家思想&&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臣弑君、子杀父、少凌长、庶废嫡”等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继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从而创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礼”的思想: “礼”在孔子思想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礼”,即周礼,他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孔子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仁”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仁”就是“爱人”,即爱别人,爱众人,尤其要爱惜民力。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当体察民情,他反对施行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礼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 孔子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主张“爱人”,目的是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当然,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不过,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孔子能提出“爱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是有进步意义的。 政治上提倡严格的等级制度,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要实副其“名”,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
“仁”与“礼”的关系: 孔子提倡“仁”的终极目的还在于“克己复礼”。他要求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这就算有了仁德。做到这一步,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人民也因受到恩惠而消除其反抗斗争。其目的在于维持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他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中庸”。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孔子眼中,“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后来,北宋的程颐加以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一阐释是切中肯綮的。 “中庸”是强调“过犹不及”和“恰如其分”的思想论。要求在认识事物时,通过研究这个事物在可能的发展趋势中,就其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之间找出适中合宜的地方,如夫子所说:“叩其两端而竭焉”。这个“适中合宜的地方”不一定是两极端之中点,一旦把它机械地固定在中点处,就犯了“折中主义”的错误。 在处理问题时,“中庸”要求不要偏袒于某一种倾向,或与某一种人完全一致,而认为应该调和不同的倾向,在各种不同的人之间进行适当的调和。也即所谓“和而不同”。 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灵活性,完全服从他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就是说,君子对任何的事或人,好恶取舍,都没有固定的成见与办法,“无可无不可”,但必须服从道义的标准。而他所谓的道义原则,系指礼而言,即周朝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可见,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灵活性,其目的是维护不变的道的,这种思想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北宋程颢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故曰中庸。”这句话正说明了中庸思想所含的“不易”这一形而上学特点的重要性。但孔子中庸思想的着重点仍在于强调其方法上适度与平和的性质,及运用这种方法时所必须具有的灵活性。
发现相似题
与“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123011176410497011247416123213213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