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很强调资源整合的重要性,从幻想神域武器哪里弄可以弄到这些资源?

_985_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策略研究_沈艳芳-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管理学
_985_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策略研究_沈艳芳
<<专题“985”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策略研究沈艳芳肖鹏广州510006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摘要〕以11所“985”高校图书馆为样本,通过非介入式调查(包括图书馆实地考察、网站调研、图书馆发现系统调查)对各个图书馆资源整合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并采取访谈法获取这些高校图书馆领导层对资源整合的策“985”略、态度和看法。对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的系统梳理对我国其他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资源整合“985”高校图书馆〔分类号〕G250导航联邦搜索资源发现系统ResourcesIntegrationStrategiesfor“985”UniversityLibrariesShenYanfangXiaoPengSchoolofInformationManagement,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Abstract〕Takingeleven“985”universitylibrariesassamples,theauthorsfindoutthecurrentstatusoftheintegrationoflibraryre-sourcesandtheexistingproblemsbyusingnon-reactiveinvestigation,andthenprobetheirstrategies,attitudesandthoughtsregardingtointegrationoflibraryresourcesbyin-depthinterviewingwiththeselibraries’leaders.Systematicsummaryoftheintegrationoflibraryresourceshastheguidingsignificanceforthoseuniversitylibrarieswhoareworkingonintegrationoflibraryresources.〔Keywords〕resourcesintegration“985”universitylibrariesnavigationfederatedsearcherresourcediscoverysystem主要指电子资源与电子资图书馆界的资源整合,源的整合、电子资源与印刷型资源的整合,由此打造完整的馆藏资源体系,最终实现图书馆所有资源的无缝连接[1]图书馆资源整合达到了何种水平?图书馆领导对资源整合持何种态度?对未来的走向如何思考?带着这些问题,在充分考虑可行性和科学性的情况下,笔者调研“985”了11所高校,如表1所示:表1地域华北西南华中华南华东。《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规教育部在2002年印发的程(修订)》中,特别指出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目录体系建设,成为全校的书目数据中心;建立完善的文献信[2]息检索系统,满足用户多途径检索的需求”。正是在“985”高校名单调研的11所学校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该规程的引领下,高校图书馆开始了资源整合的探索之旅。走在探索队伍前列的,无疑是“985工程”的部分高校图书馆。对这些图书馆的建设模式、策略布局展开研究和思考,将有助于了解图书馆资源整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其他高校图书馆乃至图书馆界和系统开发商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网站调研、系统通过非介入式调查(包括实地考察、调查)对各个图书馆资源整合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采取“985”访谈法获取11所高校图书馆领导对资源整合的态度和看法,访谈对象基本涵盖了11所高校的信息主管,即馆长、副馆长以上领导层或技术部(系统部)主任。“985”虽然样本量仅占所有高校的28.2%,但是涵盖了“985”在资源整合方面比较活跃、处在领先位置的高校。它们作为新技术过程曲线中的早期采用者(earlyadopt-er)[3],如同对我国其他高校图书馆有着深远的影响,1调研方法“985”高校(项目编号:08JC870012)*收稿日期:修回日期:32SLIBRARYANDINFORMATIONSERVICES
>>第56卷第7期2012年4月“领头羊”般,引领我国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发展方向。通过本次调研,发现上述11所高校图书馆均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资源整合。整合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学校上级部门不够重视、资源整合工作调研不足、系统开发但毕竟在电子资源导航建设、图能力有限等一些问题,书(期刊)整合检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资源无缝整合的未来初现端倪。功能较为简单。做得较好的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其导航包括数据库、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等多种资源类型,并把电子资源导航和学科导航有机结合起来,分类全指引深入。面,调研发现,电子资源导航的建设有4个基本趋势:①免费资源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展开,逐渐成为电子资源导航的一个重要内容。②以期刊和数据库导航为图书导航也开始出现。同济大学和重庆大学图书主,馆在电子期刊导航的基础上,还建设了图书导航;但二前者是在OPAC上利用“中图法”者的处理方式不同,由于发展规划的差异,各图书馆资源整合工作有但“整合”已经成为它们共同的重要命题,一定差异,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提供分类浏览,后者则进行了学科归类。③借助联邦搜索或发现系统的相关功能实现电子资源导航,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图书馆就借助于MetaLib/SFX实现了集电子资源导航、整合检索和目标文献获取于一体。④访谈中,信息主管多表最快示电子资源导航可能是图书馆网站上变动最大、的板块,几个月间资源导航板块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这反映了各大图书馆对用户入口的高度重视。2现状评估:不同的形式,相同的整合2.1通过电子资源导航的建设,基本实现了各类资电子资源导航是资源整合的第一步,也是最简单源的便捷浏览的一步。电子资源导航系统是指将电子资源的检索入口整合在一起,提供按字顺、名称、类型等获取电子资源的途径,主要功能是帮助用户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字资源,强调浏览功能,并提供检索。所调研图书馆均已通过导航实现了资源整合,以电子期刊导航系统和数如表2所示:据库导航系统为主,表2高校名称[4]重庆大学2.2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印本资源和电子资调研的图书馆中,有多家图书馆通过如下三种方源的整合(图书与期刊)其典型代表分式实现了印本图书和电子图书的整合,别是重庆大学、中山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通过联合开发的平台提供图书的集成检索,中山大上海交通大学则通过购学是基于OPAC的图书整合,买的发现系统Primo来实现整合。2.2.1OPAC自行开发或联合开发新平台,实现集成检索――LKS(Library的升级版―Knowledge重庆大学图书馆与北京超星公司合作开发并启用Search)[15],该系统提供了一键搜索的功能,读者可以检索结果按对印本图书和电子图书进行一站式检索,照印本图书和电子图书(不同格式的电子图书)分列。若是馆藏纸本,可以查看馆藏地点等信息,同时进行预约、续借、评论等操作,还可以链接到“读秀”学术搜索;若图书馆没有该书,读者可提出申请,建议图书馆购买此电子图书。2.2.2基于传统书目检索系统OPAC的整合中山大学图书馆利用原来的目录检索系统实现了图书集成检索,检索时系统会将电子版本和印刷版本视为不同的检索结果。电子版本和印刷版本之间没有建立任何关联,印本图书显示的是基本著录信息、馆藏地点及可用状态等信息;电子图书提供超链接进入Apabi电子图书服务系统[16]电子资源导航建设情况导航名称说明[5]四川大学[6]电子科技大学[7]华中科技大学[8]武汉大学[9]北京大学数字资源按名称排列;图书按照学科类型数字资源导航、图书导航语排列;期刊按照首字母排列;提供学科、和期刊导航种等检索项电子期刊和数据库均按字顺、学科分类、资源门户语种等排列;提供学科、数据库名称等检索项没有名称,但提供数字资数据库按照语种、字顺等排列;图书和期源、图书和期刊等分别的刊按字顺等排列;提供期刊名等检索项导航栏目数据库资源(栏目)电子资源门户数据库按语种和字顺等排列电子期刊和数据库均按字顺、学科分类、语种等排列;提供数据库名称等检索项电子图书、把学科导航系统和电子期刊、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数数据库导航相结合,按照字顺等排列;提据库导航供题名等检索项学科分类、电子期刊和数据库均按字顺、学术信息资源门户语种、资源类型等排列;提供数据库名称等检索项数据库导航按照中文外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文献、电子图书、事电子资源/数据库导航;实数据排列;西文电子期刊导航西文电子期刊导航则按照字顺/学科排列;提供数据库名称等检索项电子资源总览按字顺、学科、资源类别浏电子资源总览、全文期刊览;全文期刊导航按照刊名首字母、学科导航分类浏览;提供数据库名称等检索项电子期刊和数据库等各个项目均按字顺、馆藏及资源学科分类、语种等排列电子资源/数据库导航;电子资源/数据库导航按字顺、学科范围、SwetswiseTitleBank期文献类型、语种等排列;提供电子期刊和刊导航(试用)电子图书导航等[10]清华大学[11]南开大学[12]同济大学[13]上海交通大学[14]中山大学虽然这些图书馆进行了资源导航建设,但部分图个别只提供语种和字顺列表,书馆导航不够深入细致,。同济大学图书馆实现了与中山大33<<专题可以看出,目前资源整合平台的建设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整体引进模式,二是联合共建模式,三是自上海交通大学图不能简单主开发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有各自的背景,在更多的情况下,图书馆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地复制,况,科学规划整合方案,积极挖掘其现有系统的潜力,在投入与产出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2.3.1整体引进模式国内外图书馆产品供应商开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发出了特点各异的资源整合产品,360Search)和发现系统是联合搜索系统(如MetaLib、(如Primo和Summon)。这些产品或者解决方案一般走在技术的前沿,功能比较先进,相比较其他两种模式,风险较小,但资金投入比较大,资金较充足的图书馆可考虑此方式。各图书馆对资源整合方案的态度不同。一些图书馆会选择购买图书馆集成系统(integratedlibrarysys-tem,ILS)服务商提供的解决方案,因为采用同一家产在系统集成、技术支持等方面更具备优势。典型的品,代表是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这些学集成校的ILS均是以色列ExLibris公司的Aleph500,检索产品自然而然就选择了MetaLib/SFX;上海交通大学另外还选购了资源发现系统Primo。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北京大学图书馆ILS是SirsiDynix公司的Sympho-ny,发现系统最终采用的是Summon。2.3.2图书馆与系统开发商联合共建模式重庆大学的Adlib2.0是图书馆与系统开发商联合共建模式的典型代表。2006年,重庆大学图书馆与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模式进行合作,图书馆帮助企业进行ILS系统需求设计并获得免费使用的权利;在资源整合方面,则与北京超星公司合作开发并启――元数据收割方式的整合检索用OPAC的升级版―LKS(LibraryKnowledgeSearch),并实现了读者个人门户的相连;图书馆还开发了检索与服务系统(RISS),实现了分类浏览、统一检索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结合。联合共建的模式使双方实现了共赢:一方面重庆大学完成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升级和相关的资源整合工作;另一方面亚德公司也得以将该产品推向重庆以及其他地区的高校和机构,如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图书馆等单位。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需求满足度高、所需经费较少都是这种模式的优点。然而对很多图书馆而言,与企业找到合作的契机并不容易,所以该模式较难复制。2.3.3图书馆自主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该馆领导认为,由于图书馆系统供应商学图书馆类似的集成检索,但采用的是江苏汇文公司的目录检索系统。2.2.3基于新兴发现系统的整合书馆采用Primo系统,通过收割和处理图书馆目录、数课程资源以及其他资源,为图书馆建立起本地字资源、索引,从而将印本资源和电子资源整合在一起。用户在查找时,能直观看出检索到的在线资源与纸质资源的数量,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精简检索结果[17]。期刊整合与图书整合有相似之处,主要也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然而,与图书整合相比,期刊整合有两点图书依然重要差异:①当前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组成中,以印本为主,而期刊以电子本为主,通过传统的OPAC平台来进行期刊管理有一定难度;②高校图书馆的数“刊”组成,这就涉及到如何表达同一期刊被据库多由不同数据库重复收录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处理使得最终显示的检索结果各异:重庆大学显示的方式,是一条记录(借鉴了FRBR的作品的概念,无论何种形式,均视为一件作品);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两条(分为印本和电子);同济大学则是多条记录(图书馆购买的收录有该期刊的数据库以及印本)。2.3逐渐形成资源整合平台的三种建设模式而是指图书馆组合不同产品(可能来自系统或者产品,购买或自行开发)构成一个资源整合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可能是部分的,如单一的SFX应用;也可能是如MetaLib/SFX/Primo整套产品。上面两相对全面的,节探讨的更多是界面的整合和呈现,本节更侧重整体方案的讨论,并深入到底层数据整合层面进行思考。调研结果显示,有8所图书馆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整合,如表3所示:表3高校名称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各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平台一览资源整合平台实现方式基于元数据联邦搜索联邦搜索基于元数据联邦搜索基于元数据联邦搜索于元数据采用的图书馆集成系统联合开发ExLibris公司的Aleph500InnovativeInterfaces公司的Innopac公司InnopacExLibris公司的Aleph500公司的nyInnovativeInterfaces公司的InnopacSirsiDynix公司的UnicornAleph500汇文ILASⅡ自主开发;试用e读MetaLib/SFXResearchPro自主开发MetaLib/SFX公司的SummonMetaLib/SFX/同方易搜无MetaLib/SFX/Primo无无(曾试用过360Search)注:目前中山大学正在将ILAS转换到ExLibris的Apleh500,同时正在商议引进Summon系统。34SLIBRARYANDINFORMATIONSERVICES
>>第56卷第7期2012年4月和资源供应商联系不足或是利益冲突,图书馆系统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存在先天不足,而自主开发的系统则能完全满足本馆用户的需求,并可以避免在使用国外系统过程中因管理理念不同而受其牵制。在这种思想该馆数字研发部结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的指导下,实践,提出了“InformationRetrievalProtocolforDigitalResource”协议,构建了一种基于WebService的异构资开发出图书馆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系统源整合方案,和域内资源整合系统。自建模式的图书馆往往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要求,和用户需求“量体裁衣”但对图书馆的要求较高:要有领导强有力的支持、雄厚的资金基础和优秀的技术人才。需要指出的是,该模式的开发周期长,风险大。很少的一部分初级用户。3.2――4种交叉的行动策略行动进行时―11所高校中,有8所在资源整合方面已开展了行动或即将行动,其行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4种:①积极测试或引进发现系统。新的发现系统通过单一的接口并将它和集中的综合索引提供更快更好的搜索结果,迅速反馈给用户[19]。一些高校图书馆对发现系统表目前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图书馆正现出极大的兴趣,进行测试,北京大学图书馆已经试运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则已经正式运行,中山大学图书馆也在积极调研。②制定资源整合的建设规划。部分图书馆已经把资源发现和利用平台的建设作为目前本馆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受访者指出,图书馆规划的实现需要一个大的环境以及学校领导的支持,但是图书馆应首先把规划工作做好,而资源整合在华中科技是这个规划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类似地,建设规划中,主要大学图书馆数字研发部的“十一五”任务即是研究开发出适合本校实际需求的数字图书馆通过构建门户网站、统一认证、统一检索、资应用平台,源调度、应用统计等子系统,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为师生提供最新、最全面的信息服务。③更换ILS和资源整合工作同步进行。也有图书馆在ILS更新换代的同时提出资源整合的需求,希望两者同时进行有助于系统的协同工作和互相支持。例如,出于系统稳定性、业务发展等方面的原因,中山大学图书馆正在引进国外的ILS、联邦搜索和资源发现系统,以期打造一个完整的资源管理体系。④积极优化现有OPAC系统和联邦搜索系统。因为有些图书馆已经采用了最新的ILS,这些ILS是基于开放性的SOA架构,故而它们选择进行相关的二次开发工作。例如四川大学图书馆引进了MetaLib/SFX,最新的ExLibris公司的Aleph、该系统具对其优化或二次有很好的开放性和灵活的系统架构,开发可以满足很大部分的资源整合需求,暂时无需引进资源发现系统。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策略并非独立而行,不少图书馆是交叉采取多种策略的,例如在积极优化现有系统、挖掘现有系统潜力的同时,积极跟踪资源发现系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3观点汇总与碰撞:走向资源的无缝集成基于已有的调研情况,笔者对各馆领导层进行了面对面采访,以了解他们对现状和未来的思考。他们正使一个看似遥不所试图采取的策略与其思维走向,可及的无缝未来逐渐走向现实。3.1认可――对资源整合的普遍走向资源的无缝集成―绝大部分的受访者均认为:资源的无缝集成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受访者中,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分析了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以及Google的成功经验,由此充分认识到了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并着手考虑如何构建新式图书馆入口的问题;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受访者也表示,曾做过相关的用户调查,结果显示86%的受调查者选择使用“数据库/电子期刊导航”作为电子资源主要入口,该馆认为这个结果反映了用户的新――希望图书馆拥有一个具备导航、需求―揭示功能的以方便地利用电子资源。入口,事实上,作为图书馆重要入口的OPAC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图书馆众多电子资源服务系统之间各自独立、缺乏关联;以Google为代表的非图书馆服务入口使图书馆面临挑战[18]……这些问题都推动着图书馆走向一个资源无缝集成的未来。但与此同时,也有受访者对集成检索(资源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从用户组成的角度展开思考,本科生对数据库的利用率并不高,主要使用者是老师和研究生,而这些使用者有能力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选择所需的数据库。因而,这些受访者对整合检索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认为整合检索只面向3.3选择或开发资源整合平台的基本考虑因素Deep图书馆在选择系统软件时要考虑诸多因素,WebTechnologies列出联邦搜索的潜在客户需要考虑的14个问题,包括:可用性、系统架构、整合、搜索功能、结果特性、软件即服务、本地主机解决方案、系统管35<<专商信息题点应该放在图书资源的整合。其理由是:期刊主要是为老师和研究生所用,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的本科生而老师和研究生一般比较了解自身需使用得比较少,知道如何寻找所需的专业期刊。从这个角度来讲,求,对期刊的整合,尤其是整合到“篇”级别的工作量太效益并不明显(这与有受访者怀疑集成检索实际效大,用的原因是雷同的)。3.4.2对内部限制条件的担心与忧虑这些制约体现在:①对资源整合标准和参与程度的担心。如华中整合效果所采访的图书馆最为重视的是,产图书馆进行资源整合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受访者认为,或几个机构联合进行资源整合时,要有相关标准,某些数据库商不愿意开放接口是工作的难点。②对支持团队协同工作的担心。一般图书馆为采用或开发新系即关注升级的费用以及升级的[21]理、连接器、提醒、支持、强化与升级、计划与部署和厂[20]。据调研,在引进发现系统或联合搜索系统或开发新系统时,图书馆不一定会考察所有这些问题,而是依据自身情况关注其中的一部分。综合起来,这“985”高校图书馆主要考量的因素有以下几个:些3.3.1价格这是大部分受访者认同的首要因素。既包括开发或购买价格,又包括升级和技术支持的费最适合本馆需求的产用。最优解是选择性价比最高、品。3.3.2品能否与ILS书目数据库、图书馆所购买的众多数据库有效整合,例如便捷浏览、集成检索、目标文献的直接获取等。3.3.3强化与升级国外的系统升级费用比较高,这也是频次。一般来说,有些图书馆慎重选择国外系统的重要因素3.3.4技术支持。主要是如何处理错误报告并解决统,都会成立工作组,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校区或部门,他们是否能通力合作是管理者担心的另一个问题。③技术部门的能力限制:相关技术部门的人数与素质直接影响到资源整合的方案选择和后续工作。有的受访者认为,如果本馆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就只能选择比以期对较稳定的系统;反之则应该选择较灵活的系统,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④缺乏校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资源整合工作需要得到学校主管部门的支持,但在现实中,有些主管图书馆的校级领导认为,资源整合并没有带来图书馆资源的增加,因而对资源整合并不感兴趣。问题,包括供应商以什么方式支持后续服务,是否提供来自用户的支持服务等。3.3.5厂商信息即厂商的实力、已有用户的评价等。如以色列的ExLibris公司,据称世界100所顶尖大学中有70家、北美50所顶尖大学中有45家使用其产品[22]。在中国大陆地区,它已能提供较为全面的本土化服务,这也是不少受访单位倾向于采用其产品的重要原因。3.3.6地区特征即依托一个地区中心来联合购进4结语或使用某类产品的情况。如南开大学图书馆与多家高校图书馆正依托于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试图目前重点考察的是CALIS的集体采购资源整合系统,e读。南开大学的受访者认为,这有利于图书馆开展地区性的联合工作与服务,可有效避免重复劳动。由于种种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两点不足:①研究团队通过访谈法汇集馆长、信息主管们在资源整合方面的思考和战略规划,但图书馆发展受制于很多方面,并非由他们完全掌控,因而会导致调研结果与调研目标有一定的差距。②由于资源整合概念及其外延的复杂性,调研者和受访者对相关术语体系的认可程度还不这使得过程、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一能完全趋于一致,定程度的异化。但总的来讲,此次调研还是可以揭示出高校图书馆在资源整合方面的基本趋势。事实上,在复合型资源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资源整合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命题。然在资源整合而,馆藏资源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各图书馆需要不断因时制宜、因馆制宜地调整发展道路,从这个角度来讲,分析和研究“985”高校图书馆在资源整合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尤其是各馆领导层对资源整合策略和发展走向的3.4“整合什么”“内部限制条件”与的思考通过对受访者的意见进行分析,发现“整合什么”“内部主要限制条件”与是资源整合工作中的两大要点,前者划定了整合资源的范围,后者则制约着整合的成效,两者共同决定了本馆资源整合的基本程度。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直接关系到所在图书馆未来整合策略的制定。3.4.1――有所为,整合什么―有所不为的选择中,受访者普遍认为,图书馆要做自身擅长的工作,想把所有资源整合到系统中的想法是缺乏可行性和必要性的。以重庆大学图书馆的受访者为代表,部分图书馆对期刊整合工作的意义提出了质疑,认为重36SLIBRARYANDINFORMATIONSERVICES
>>第56卷第7期2012年4月思考,对国内其他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然而,也必须注意,资源整合远非终点,而只是开始,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借助各种先进的信息系统,细分用户需求,优化和打造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才是高校图书馆所追逐的最终目标。参考文献:[1]魏群义,――AD-杨新涯,彭晓东.图书馆2.0整体解决方案―LIB2.0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情报工作,):108-112.[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EB/OL].[].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4/3/8a322eb9aaad_0.html.[3]BreedingM.Acloudyforecastforlibraries[EB/OL].[2011-02-.http://www.infotoday.com/cilmag/sep11/Breeding.shtml.13][4]重庆大学图书馆资源导航[DB/OL].[].http://lib.cqu.edu.cn/webopac/eResource.htm.[5]四川大学图书馆资源门户[DB/OL].[].http://202.115.54.17:8088/V/-?func=find-db-1.[6]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DB/OL].[].http://www.lib.uestc.edu.cn/.[7]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DB/OL].[].http://www.lib.hust.edu.cn/index.nsf/index?openform.[8]武汉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门户[DB/OL].[].http://metalib.lib.whu.edu.cn/V/?FUNC=FIND-DB-1-LCL.[9]北京大学图书馆[DB/OL].[].http://www.lib.pku.edu.cn/portal/index.jsp.[10]清华大学图书馆学术资源门户[DB/OL].[].ht-tp://metalib.lib.tsinghua.edu.cn:8080/V/SB5STFYFXRG2APQR3456JMCDA7XQ56H2D3VYYINC8DNEL49NRC-02417?FUNC=FIND-DB-1-LCL&pds_handle=GUEST.[11]南开大学图书馆[DB/OL].[].http://www.lib.nankai.edu.cn/.[12]同济大学图书馆[DB/OL].[].http://www.lib.tongji.edu.cn/.[13]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DB/OL].[].http://www.lib.sjtu.edu.cn/welcome.do.[14]中山大学图书馆[DB/OL].[].http://library.sy-su.edu.cn/web/guest/index.[15]重庆大学图书馆OPAC[DB/OL].[].http://lib.cqu.edu.cn/webopac/queryBookListByStore.htm.[16]中山大学图书馆OPAC[DB/OL].[].http://202.116.65.88/cgi-bin/EnterIlasweb?v_src=IlaswebBib.html.[17]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思源检索[DB/OL].[].ht-tp://www.lib.sjtu.edu.cn/welcome.do.[18]SwansonT,GreenJ.WhywearenotGoogle:Lessonsfromali-braryWebsiteusabilitystudy[J].JournalofAcademicLibrarian-ship,):222-229.[19]SOL.Discoveringdiscoveryservices[EB/OL].[2011-02-03].http://federatedsearchblog.com//discovering-discovery-services/.[20]DeepWebTechnologies[EB/OL].[]http://Feder-atedSearchBlog.com/docs/100questions.doc.[21]StumpS,TorgersonR.Afterthesystemupgradeormigration:Acata-logingchecklist[J].SoutheasternLibrarian,):9-12.[22]编目精灵.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强强联合[EB/OL].[2011-02-13].http://catwizard.blogbus.com/logs/3887000.html.〔作者简介〕沈艳芳,1985年生,1987年生,女,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3篇;肖鹏,男,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9篇。“知识服务大讨论”征文通知随着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科研模式以及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作为传承知识使命、促进科技创新的图书馆正在经历重大转型与变革: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正在从以印知识服务是以知识的生成检索、组织推理、语义分析、关联发现等为特征的一种深度服务,正在成为国内外图书馆未来发知识服务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发展之基,创新之源,生存之路。以知识展的核心竞争力和主导发展战略。从未来趋势而言,服务为中心的图书馆需要在管理理念、业务模式、组织结构、岗位设置、技术应用和服务能力上加以调整和适应,需要加强前瞻性研究和创新性的探索试验。为进一步总结国内外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研究成果,凝练知识服务的最佳创新实践(bestpractice),提升知识服务研究,《图书情报工作》“知识服务大讨论”水平,推动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转型杂志社发起并2012年全年组织大讨论。大讨论以知识服务为主题,欢迎就其中的理论、方法、技术、应用、案例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共同推进这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论题的研究。期待业内学界广泛地参与。《图书情报工作》来稿请投: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杂志社,网址:http://www.lis.ac.cn,联系电话:010-。“知识服务大讨论”。我们将组织专家对来稿进行评审,来稿请注明优秀论文快速发表,优稿优酬。《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日37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幻想神域武器哪里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