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垃圾进行生态管理的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做法有?

乌当区推广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课题调研报告
浏览次数:
视力保护色:
  一、课题背景
  (一) 政策环境
  自1989年国务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旧材料管理和标准的政策、法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尤其是2011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6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要求&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院颁布《关于加强有色金属管理的决定》以来,国务院和原住建部分别理率达到80%以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每个省(区)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30%,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达到50%&。至此,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原则、方向、路径、目标有了比较明确的、系统的规划。
  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出台了配套法规和扶持政策,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工作进入快车道。尤其是大连、广州、深圳、上海、北京、重庆、杭州、成都等大城市将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后,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12月批复了第一个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规划----《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要求贵阳在生态文明建设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一是&要求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有条件的城市80%以上生活垃圾在家庭和社区尺度减量化和资源化&;二是乌当区2014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第25项&环境质量指数&中&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30%&;三是我区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其中指标[18]要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无论是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全面创建小康社会还是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都要求我们必须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二)现实需要
  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40kg,全国城市垃圾的年产生量达3亿吨,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全国600多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困境,1/4的城市中垃圾已无&葬身&之地。
  贵阳市目前每天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为2600吨,而且还在以每年7.9%的速度递增,远高于城市化率!据乌当区城管局提供数据,我区城市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仅新添寨城区就已达200吨以上,按平均每吨清运成本145元计算,全区全年用于城市垃圾清运填埋处理的费用超过1058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意味着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如果不采取措施,总有一天我们的垃圾将无地可填!
  随着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市民的生态意识明显加强,一些环保企业未雨绸缪,率先抢占开发利用再生资源的商机,主动介入、参与、研发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项目。
  贵州高远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于2012年5月13日进入乌当区振华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试点。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可高达85%以上,真正无法处理需要填埋或焚烧的不到15%。这是一个相当令人瞩目的成效,尤其令深受垃圾填埋场影响的乌当人感到振奋。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明确把&推广垃圾分类提升小康社会建设质量&课题交由区政协进行协商,区政协常委会高度重视该课题,抽调专人与区属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政协&协商课题&调研组,就落实该课题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并组织课题组成员专程赴广州、深圳考察学习。经课题组成员通力协作,现形成本课题报告。
  二、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相关问题
  (一)处理方式偏离&正轨&
  纵观三十多年来我国各地推进城市垃圾处理的进程,虽然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从源头上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预期可谓乏善可陈。
  早在2000年6月,原建设部确定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等8个城市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10多年过去,这些试点城市尽管在某些局部小区、局部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经验,但并没走出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路径。相较于世界先进城市,如日本东京、台湾台北等地的垃圾&三化&成果,差距很大。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个世界性难题。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处理这个难题的出路,在于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不仅因为这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更主要的是如果不如此,就意味着为资源的消耗留下了一个&黑洞&,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贵阳市在治理城市垃圾方面,相较于同类城市属较好之列,特别是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理念以后,通过&三创一办&和&一创四办& 等活动强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意识大幅度增强,各区、市、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环境卫生的治理工作,在城市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和全国一样,这些&成效&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大力整治市容市貌---推行垃圾装袋投放、集中处理打包、封闭车厢清运,较好地解决了&难看&&难闻&的问题;二是高度重视终端&处理&---依靠集中式卫生填埋或焚烧发电技术,基本解决了主城区垃圾的最终&销毁&问题。这两项&成效&掩不住一个事实,即:垃圾源头上的&减量化&成效甚微。例如,设计能力为31年(2001&2032),占地面积1000多亩的贵阳市最大垃圾填埋场&&高雁填埋场,预计将于2013年填满,提前&完成使命&已是必然。
  其他各大中型城市同样面临同类问题,而且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加强,各大中型城市的垃圾填埋和焚烧项目的选址往往阻力巨大,成为决策者更为头痛的问题。
  可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个世界性难题的判断有其客观性。世界各国城市的经验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最有效手段。
  当前,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依靠&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的两种方式,都存在不可持续性,无法解决用地矛盾和二次污染问题。是治标不治本的选择,显然偏离了正确轨道。
  (二)认识产生误区
  普遍对垃圾资源再生研发的作用和回收利用的生态经济地位认识不够,导致出现以下几种认识&误区&。
  误区一,对垃圾的&资源&禀赋认识不足,视之为 &废物&。表现为:政府的处置方式侧重于&销毁&,忽视其回收开发利用;市民的处置方式侧重于&扔弃&,不愿意分类投放。
  误区二,对垃圾的&无害&要求过低,等同于清运、填埋或焚烧。漠视二次污染和二次能耗成本。从理论上说,&清运&是将垃圾的危害转移到另一地方;&填埋&是将垃圾的危害集中转移到地下;&焚烧&是以生产再生电能的名义,将垃圾的危害转移到大气。
  误区三,对垃圾的&减量&概念模糊混淆,偷换&减量&的定义。很多人,甚至有些领导干部和城管系统的专业人员,都认为&卫生填埋&、&焚烧发电&是&减量化&的最有效手段。我们认为,填埋、焚烧只是城市垃圾堆放量的减量(治标),而不是垃圾产生量的减量(治本)。垃圾的&减量化&,指的是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减量&。
  误区四,对推广普及垃圾分类难度的分析错位。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人员以及垃圾处理场的管理人访谈时发现,经常接触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负责人士几乎都指出了普及垃圾分类的困难。垃圾分类在经济上究竟是否合算?现有垃圾中的有价值成分比如纸张、金属以及塑料等已经被拾荒者拣走,剩下的主要成分大多是厨余,有多少价值很难说。如果将厨余等有机物用于制肥,限于肥料质量及成本等因素又很难保证农民愿意购买。总之,现在处于欠发达城市的垃圾还用不着分类。更何况,由谁来进行分类?由谁来投资?居民是否认可等等。难处太大不可行,即便施行也得不偿失。
  应当说,这些质疑确实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但就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而言,如果站在生态循环的角度,一切都是伪命题,因为它本身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正如人要靠劳动换取食物才能维持生活一样,总不能因为质疑回报是否划算而放弃劳动。
  误区五,夸大居民&素质决定论&,对推广垃圾分类回收缺乏信心和决心。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强调宣传教育不够,居民意识不到位,大多市民乱扔乱丢的习惯难改等等,是难以推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寄希望于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态文明素养,等他们绝大部分人自觉接受垃圾分类观念后才能施行。这个认识误区最为有害,甚至成为很多城市管理决策者在思考垃圾解决方案时,被迫或自动地更多倾向于焚烧发电和卫生填埋技术的充分依据,这大概也是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进展缓慢最主要的直接原因。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市民对生活垃圾投放完全不顾公共场所的各种规范随意而为,但这并非仅仅是&素质&问题。台北市的垃圾分类处理已成为世界经典,其最令人称道的是通过立法,几乎一夜之间就全面推开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市民行动,而且还实行&谁生产垃圾谁付费&的政策。台北市民的素质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整体提升到位,靠的是行政机构&硬&性推动。高远公司在振华小区搞试点,82户常住居民,并非一开始都参与垃圾分类投放行动,是通过企业员工、志愿者和居委会干部的反复上门动员、培训、服务并辅之以积分奖励,逐步扩大参与面,营造小区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形成邻里舆论压力,促使更多的居住户自觉参与到大家都在参与的行动中来,最后达到76户,靠的是&柔&性推动。可见,市民素质并非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是否有强劲的&硬&性力量推动和持之以恒的&柔&性力量推动。事实上,没任何一种宣传教育方式能比得上让居民直接参与垃圾分类行动更能启发、引导居民树立新观念了。与其坐而论道,不如立即实施垃圾分类市民行动计划。唯有切身感受,方能改变观念!
  (三)理论研究滞后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至少是一种没有用尽的资源。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资源?为什么被放错了地方?如何对这种&资源&进行再开发再利用?什么情况下这种&资源&尽可能少产生?就我国这种政府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来看,城市的经济形态主导着城市的发展形态,城市的发展形态引导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形态,而城市居民的生活形态决定了城市垃圾的产量、特质、结构、来源和流转方式等等。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和关系,至今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各类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也相当薄弱,导致城市发展的规划者和决策者,难以就垃圾资源的再生开发利用制定总体战略和&顶层设计&,各大城市的垃圾处理一直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垃圾再生资源的产品研发、配套设备、市政设施、政策体系等等方面的设计安排,全面落后于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对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重要性和城市生活垃圾在生态经济中的地位,缺乏理论论证。
  特别是经过近10多年以来各类城市&井喷&式的扩张过后,我们发现,如此众多豪华配套的市政设施和高中档&新型&小区中,竟然没有一个规划设计方案为垃圾分类处理项目预留了任何针对性的空间布局和政策规划。即便在国家层面,也经历了30多年后于2011年才有了一个基本全面的城市垃圾处理规划概貌。
  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决策的依据,我国各大中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偏离&正轨&,认识进入&误区&,正是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的直接后果。
  (四)体制机制不配套
  应当说,就当前各类大中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城市管理市政设施设置来看,大多都是按垃圾分类回收的理念来安排、配套的。比如街道路边、公共场所的垃圾桶,少的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多的还有三个到四个一组的配置,甚至多数居民小区的公共区域都有分类垃圾桶配置。但是,桶上标识的分类字样是一回事,桶中的内容却是另一回事,依然是混合投放。这种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市民自觉行动上的&一厢情愿&,在城市街景中显得很尴尬。
  2005年前后,因建设部出台了城市垃圾分类标准的文件,全国城市曾经掀起过一次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热潮,城市环卫设施纷纷配套上马,各种配套措施也纷纷出笼,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力度空前,贵阳市和一些发达城市一样,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征了环境卫生基金。实事求是地看,全国城市因这一波的&突击行动&,环卫设施设备配套水平总体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遗憾的是,这股热潮很快就冷却下来。一些热心的市民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分类投放在不同垃圾桶内的垃圾,环卫清运车竟然还是混合收集,一车拉走了事,信心和热情受到打击。而城管部门则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人手不够,无力实行二次分拣;二是车辆不够,无力进行分类清运;三是设备不够,无力处理各类垃圾;四是执法无据,无力处罚不按要求分类投放垃圾的市民;五是缺乏社会力量协调运筹,单靠政府机构大包大揽完成此项工作几乎不可能。这表明,当初这些问题并未列入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计划的安排中,导致市政设施和市民意识上来了,但运行机制和配套设备没有跟进而难以打开局面。
  (五)政策法规不给力
  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工业废旧料回收利用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处理的政策法规,但总体上看,侧重于针对企业、行业的多,而针对于市民的明显偏少,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几乎处于自发状态和宣传号召水平,缺乏针对性、全局性的配套奖惩政策法规支撑,企业、政府、社会组织难以形成合力,有关环保人士和企业开展的试点探索项目,只能依靠基层党委、政府的领导特别关注取向,以&一事一议&的方式制定特例实施方案,而试点的成果能否得到全面推广,试点的生命力能维持多久,谁也没把握。
  推动市民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涉及到转变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既是公益事业,又是社会事业,还是一种生态经济行为,无论按&公益事业&对待,还是按&经济项目&市场运作,单靠志愿者、社会组织、企业某一方或几方自主联合,都难以为继,必须制定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和奖惩法规,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将政府、社会、企业、市民四方面的力量绑在一起,形成合力才能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垃圾分类项目推进主体的&盈利模式&,是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阶段,这类政策、法规、制度的建设十分滞后。
  我们认为,以上这些问题对于拟在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贵阳市来说,是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三、乌当区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一)分类回收的无序状态
  单从分类回收的角度看,乌当区和全市一样,仰仗着全市4000多人的拾荒队伍,实质上一直从事着部分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而直接撬动这支队伍的力量是星罗棋布的废旧回收企业。区内废旧物资回收商共有48家,其中废金属回收商31家,杂品(指:书报、纸壳、塑料、玻璃瓶)回收商为17家。主要集中在新添寨城区和东风镇,水田、羊昌各有2家。就分布而言,回收站(点)已基本覆盖全区。
  据不完全统计,乌当区每天产生的包装物废弃料(纸壳类)15吨以上,各类玻璃瓶1万多个,各类塑料包装袋2万多个。没有拾荒队伍和废旧企业的作为,几天之内新添寨城区很可能就变成垃圾场。目前,城市垃圾有实质意义的&减量化&主要归功于他们。但是,这支&专业大军&也是最&自由&的一群人,他们大部分人走街串巷不惧脏臭,将街头巷尾的垃圾桶、垃圾堆内能卖钱的废旧物品&回收&谋生,留下散乱&不值钱&的垃圾;还有一部分相对固定依附在大小不等的填埋场上勤苦劳作,为城市混合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回收,同时也把污染留在了附近出租房屋给他们的村寨。他们分类的&标准&,完全来自于废旧回收商,收购单价随行就市。没人管理他们,他们也就无需管理分类后剩下的垃圾,这对城管部门来说尤感棘手,他们既是义务&帮手&,却又是无端&添乱&者。
  正是城市垃圾的混合状态,成就了他们的 &自谋职业&。可以设想,如果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成为普遍行为准则,这支&专业大军&应是垃圾分类回收处理项目主持单位的最大一笔人力资源。但目前,他们和他们从事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都处于自生自灭且无序的状态。
  (二)清运处理的无奈状态
  我区目前对城市垃圾的处理,范围上仅限于新添寨城区,手段上仅限于简单清运填埋,各乡镇集镇、村寨的生活垃圾,除逢节假日或集中行动采取清运措施外,大多处于自然堆放,几乎没有任何处理手段。区城管局用于清运城区垃圾的专用车有28辆,专职驾驶员22人,垃圾处理中转站5个,负责清扫垃圾的环卫工人267名。按日产200吨城市垃圾计算,每台车平均清运7.14吨,每天须跑高雁填埋场22个来回,而每名环卫工人则每天须负责608公斤的垃圾清扫和收集装车。
  从上述情况可看出,我区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仅能基本满足局部区域的简单清运填埋要求。
  根据全市年填埋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600吨核算人均垃圾产量,新添寨城区常驻城市人口按13万人计算,在我区200吨城市垃圾中,应有约100吨以上的居民日常生活垃圾产生,这100多吨的东西,就是拾荒队伍分拣后留下的或来不及分拣的垃圾。如果按我区修编的城市发展规划40多万城市人口预测,未来我区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最保守的估计也将超过500吨/日。可见,城市生活垃圾不从产生的源头上减量,仅成本最低廉的简单清运填埋,我区的财力也将不堪重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三)两个&低碳节能&试点
  早在两三年前,国家层面提出倡导&低碳节能&、&循环经济&观念后,市发改局、市科技局拨出专项经费分别在碧水人家、保利温泉新城两个居民小区,开展了旨在引导居民转变生活,崇尚低碳生活的试点,以评选&低碳达人&的方式鼓励城市居民节能减排,从而间接减量城市垃圾。由于缺乏系统的制度性安排,加之项目的主攻方向重点是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上,对垃圾减量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也缺乏数据证明。
  (四)振华小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试点小区基本情况:&乌当区振新社区振华居委会振华小区&,共84户居民,常住居民82户,共有76户居民参与试点活动。小区常住居民以振华集团职工家属为主,老年人占大多数,整体公益自觉意识较强。
  项目实施主体&贵阳高远收废网&,从2007年开始自主研究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历时近3年,长期参与国内城市垃圾处理研讨会、论坛,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贵阳市市情特点,研制了一套得到业内人士高度评价的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运作模式。在乌当区委政研室、区生态文明局、区城管局、区文明办、振新社区服务中心等部门的支持下,于2012年5月13日进入振华小区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项目。
  为便于普及垃圾分类技术,指导居民按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三大类分类投放。截止2013年4月底10个月统计,共收集小区生活垃圾14.7吨,其中:厨余垃圾10.5吨,可回收垃圾2.3吨,其它垃圾1.9吨。通过分类加工处理,共计减少垃圾清运量12.8吨,减量率达87.28%。
  处理方式:&厨余垃圾&加工成有机肥,按成本价全部出售给下坝乡协议蔬菜生产基地。&可回收垃圾&经再次细化分拣,分别出售给协议加工企业。&其他垃圾&由区环卫站按原途径清运填埋。
  主要做法及特点:
  1.从工作推进方式上,坚持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一是&首善小区先行&。选择环保意识相对较强、居民素质整体较高、居民组成结构比较单纯、规模较小的振华集团家属小区作为首期试点;二是实施&柔性推动&。用高效、优质服务和积分奖励方式,提振积极参与活动的居民信心,带动试点小区内后进居民;三是&不图一步到位&。简化分类标准,透明处理流程,务求处理实效,提高居民成就感,着重解决居民参与度的问题,待形成一定的社会氛围后再逐步提高分类标准;四是&关注模式创新&。试点期间,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探索可持续性强的企业主导运行模式,不急于求成,避免形成政府大包大揽的格局。
  2.从工作推动机制上,坚持&企业主导,政府配套,采购服务,封闭试行&的原则。在试点小区内,具体实施计划和步骤完全由企业主导,按项目管理方式运行,政府通过城管局、社区服务中心和居委会为企业提供&外援&和配合,协助企业完成既定目标。企业对居民实行积分奖励,形成企业向居民采购服务的格局;政府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协助企业完成垃圾&减量&目标,形成政府向企业采购服务的格局。为便于成本核算,不对试点小区外居民延伸项目业务。
  3.从工作推动格局上,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社区发动,居民行动&的原则。作为环保企业的业主,对我市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带来的商机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开发城市垃圾再生资源前景十分广阔,这是企业主动的动力根源。作为以&黔中秘境,生态乌当&为城市品牌的乌当区,全力推动城市垃圾&三化&进程,既是当然之举也是科学研判的必然结果。在项目推进中,社区居委会和企业一道,充分发挥了环保志愿组织和义工的作用,承担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培训工作,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推动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形成了四个方面力量合力推动的格局。
  4.从项目运行模式上,企业采取五项措施搭建项目运行的盈利机制,简称为&五套组合拳&。(1)会员制。社区居民在自愿填写完&高远收废网会员登记表&后,成为收废网的会员。可免费领取三种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可降解)、会员卡等资料。(2)条形码。垃圾袋上设置&条形码&(上面有居民的姓名、住址、邮箱及联系电话四项信息),在回收时进行扫描,便于进行积分奖励或监督。(3)有偿回收。居民在家中分类装袋,经过工作人员验收扫描后,自动在会员卡里进行积分(餐厨垃圾0.05元/斤,可回收垃圾0.2元/斤,其它垃圾不计分)。(4)再生银行。居民在获得积分后,不仅可以到联盟商家消费、购物抵扣现金,还可以享受打折优惠。(美国的&再生银行&模式)。(5)电子商务。把电子商务(收废网)运用到垃圾分类产品的营销、交易之中,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方便居民交投废旧物品。企业也可在会员群逐步扩大的过程中,赚取经营网站增值业务利润。
  从上述主要做法和特征可以看出,三项推广原则和一套项目运行机制是&乌当做法&的主要特征,其核心是&企业主导,政府配套&并解决了项目主导企业的盈利模式。一是通过政府采购服务获取政策性盈利;二是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增值服务盈利。这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这项兼具公益性质和生态经济功能为一体的社会事业,避免走向政府大包大揽或项目自生自灭的两个极端,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四、对策建议
  试点效果表明,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工作中,&乌当做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推进、运行机制。鉴于其样本量偏小,须在较大的范围内作试验推广,进一步完善其流程、步骤和配套措施才能成为普遍推广的经验或&模式&。课题组赴广州、深圳两市考察分析,广州市的政府主导色彩更浓,深圳市的企业、社会参与度较高。但无论广州经验还是深圳经验,均属政府主导型的推进模式,均对城区各区政府实行了总量控制政策,这成为各区不惜代价推进垃圾&减量&工作的内在动力。
  可见,无论用什么方式推广城市垃圾分类,首先要解决一个 &决心问题&,就是政府要下决心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推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来抓,制定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总体战略、远景规划和政策安排。生态文明能否称其为&文明&,最终取决于人的观念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时尚是否符合生态要求,而推广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正是推动市民、企业转变生活生产方式,逐步走向低碳、节能、循环、环保的最佳抓手。其次要&明确一条路径&,就是政府在制定垃圾&三化&战略规划和政府法规时,要充分论证和权衡各方的利益格局,力图实现共赢,避免产生新的社会矛盾。一条是运用利益杠杆,将原废旧回收企业及其拾荒大军统筹整合,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将他们科学合理布局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链条环节上,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运作,使其各尽其责、各得其所;另一条是采取&分进合击&的方式,鼓励扶持再生资源企业加大回收、开发力度,将有价值垃圾,按现有格局交由有资质的企业市场化经营、研发,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垃圾量,政府则重点集中处理&不可回收&部分垃圾。前者,可以通过政府配套、企业主导,带动社会发动、市民行动,实现产业、事业内部循环自我发展;后者,则必然是政府长期&买单&的格局,都是可供选择的选项,但制定配套举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全不一样。我们认为,相对而言前者虽然比较复杂艰难一些,但可以直接带动市民参与行动,更具有发展空间和生态理念推广的意义。因此,我们建议:
  (一)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为开展垃圾分类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是&创模&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攻坚目标。全区各级领导和各类组织,要坚持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定动作&而不是&自选动作&的决策理念。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由区分管副区长亲自挂帅,以区生态文明局牵头,其他部门参加的区级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减量&目标,各单位、各部门、各社区明确职责和任务,切实开展好此项工作。区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制定统一的系列扶持政策、奖惩法规和目标考核办法,鼓励环保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行动,分阶段、分片区逐步在全区推广。待本区基本成型后,总结经验,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民行动&,扩大战果,确保可持续。
  (二)扩大试点范围,打造&乌当做法&
  在振华小区试点小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力争在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召开期间扩大影响,争取全社会舆论支持,进一步完善我区市政设施配套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制定全区推广计划,尽快在全区主城区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扩大影响面,将&乌当做法&打造成我区创建全面小康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突出亮点,最终成为能推而广之的模式。
  (三)开放市场准入,支持社会组织参与
  及时总结城市山水小区试点经验,鼓励非企业社会组织参与主持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回收项目,享受同等待遇。适时引导、扶持项目主体单位和各类环保企业、团体成立行业协会,以政府授权的方式,由协会整合资源,总体协调、管理垃圾分类回收行业的市场行为规范,制定相关标准和市场退出机制,实现政策资源、项目资源、信息资源和市政资源共享,提高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综合效益。
  (四)加强执法监管力度,&软&&硬&约束联动
  区政府成立的专门领导机构,长期负责本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进工作,组织有关部门适时制定强制约束办法,加大执法力度。一是负责对项目主办企业的违规行为和区相关部门的&不作为&,从一开始就加强监管,防止因企业管理、经营、服务不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阻力导致试点项目中止而成为&烂摊子&;二是负责处理民众在具体的垃圾分类工作出现的投诉,以及时协调相关事项,从而顺利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三是在垃圾分类回收初步成型的试点小区和城市公共地带,强化对乱扔乱丢行为的惩罚力度,为积极参与行动的市民树立信心;四是负责及时按政策补助标准兑现企业和居民的奖励,尤其要加大对积极参与宣传、发动、示范工作的环保志愿者和表现突出的居民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五是建立试点居民小区参与垃圾分类行动的居民公示栏,用软约束的方式,为观望者施加社会舆论压力,加快全社会参与的&市民行动&进程。六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联合环保、工商、商务、城管等多家执法部门加大监管及惩处力度,建立垃圾分类处理长效管理机构。
  (五)探索建立垃圾排放量交易平台
  在区内&封闭运行&试行居民生活垃圾&减量奖励、增量付费、排量交易&。对全区居民生活垃圾的现有产生量进行测算,科学合理确定全区人均垃圾排放量的统一标准基数,实行排量总量控制。在标准基数下减量的,以生活垃圾处理成本为核算依据,按量核算奖金总量,居民和项目主持企业(或社团)按协议和政策规定分享奖金(居民不发现金,换算成积分上卡,领办企业或社团是否须现金补助,按合同约定执行);在标准基数上增量的,则按超高核算标准收取垃圾处理费。全区项目领办企业和社团全部联网,所有会员积分信息和垃圾分类业绩全部实行在线查询、在线监控。建立网上积分交易平台,允许会员通过交易积分换取超额垃圾排放量许可权。待经验成熟后,报市委、市政府推广。
  (六)制定居民小区设施配套标准
  一方面,鉴于一些老、旧居民小区垃圾卫生设施不配套,无法开展垃圾分类处理活动,政府有关部门须开展普查,制定分期分批完善计划,为全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做好设施保障。政府可通过出售垃圾排放量限额,向生产型企业筹措建设资金,再通过购买(奖励积分)居民垃圾分类减量额冲抵政府出售的垃圾增量份额,平衡全区总排量水平;另一方面,对新建的城市居住区,严格审查其小区配套设施规划设计方案,不达标者,不予验收、不发售房许可证,确保不再新增市政设施&欠账&。此条建议须做好科研,申请市委、市政府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我区试点。
  (七)重点处理宾馆、饭店、食堂餐厨垃圾
  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最主要的构成,占总重量的60%以上。根据广州经验,仅此一项处理下来,城市生活垃圾将减少40%以上。我区可先行探索&经营特许经营项目&招商,由企业投资建立餐厨垃圾处理厂,加工有机肥和工业用油,政府按协议单价和处理量补助企业,并对使用再生资源产品的企业、单位、个人和农产品基地进行直接补贴。制定专门办法,强制规定区内各宾馆、饭店、单位食堂等餐饮机构,将餐厨垃圾自行交送到指定厂家处理,纳入政府监控范围,避免&地沟油&流入市场。对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排放量,可同等实行减量积分交易。
  (八)加大对再生资源行业的扶持力度
  目前,我区从事再生资源行业的企业数量虽不少,但普遍实力不强,大多属于简单的&回收--出售&经营模式,对再生资源的研发严重滞后。例如:振华小区试点过程中,高远公司加工的&有机肥&缺乏权威的技术标准认可,虽经蔬菜基地长期使用表现效果良好,但由于没有产品标准,严重影响了有机肥的销路,成为垃圾分类处理的巨大&隐患&。建议由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对一些有一定实力和基础的企业,给予一定扶持,引导其直接参与城市小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项目,培育更多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项目的主导企业,增加政府采购服务的选择面。同时,政府可采用减量奖励(以奖代补)的方式以及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倾斜再生资源研发企业和单位,加快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产业化、事业化进程。
  (九)建立&欠账&档案,加大完善配套设施力度
  为又好又快的推进我区垃圾分类工作,继续扩大试点范围,需尽快摸清我区城区配套设施&欠账&情况,可由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摸清如到底有多少小区需要安装分类垃圾桶、每台垃圾回收车的改造费用、垃圾中转站的修建等等&欠账&问题,分门别类制定逐步完善的规划和计划,所需投入经费视其性质分别纳入财政预算或招商引资计划,为全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奠定基础。
  (十)大力宣传造势,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市民行动&
  建议宣传部门和文明办集中媒体力量,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作为全区市民参与的&市民行动&来发动,率先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造势,营造社会舆论氛围,建立&软&、&硬&约束同步机制,并持之以恒。教育部门要把垃圾分类从学校做起,从幼儿园抓起,既保护环境,又实现环境育人。在幼儿园和小学乃至初中、高中的品德课中加大垃圾分类知识内容,加强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使孩子从小就养成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习惯;在每个学校建立废弃物回收站,由学生将废弃物分类集中后,以班级为单位送到学校设立的回收站,定期由物资回收部门来学校收购,这样既保护了环境,集中了资源,又培养了孩子良好习惯;同时加强对学校垃圾分类的监管,并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考评内容。
  五、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垃圾围城&问题越来越严峻。实践证明,垃圾分类是一个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最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垃圾围城&唯一正确的方法。有句话说得好,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若能对垃圾加以合理利用,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还能创造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绝对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鉴于此,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其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其前提必须是全民行动,涉及全体市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改变,其难度可想而知,但生态文明的宗旨和性质,决定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余地,必须行动。
  课题组赴广州、深圳考察学习回来后,区委、区政府为配合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的召开,在有关政协委员的积极倡议下,加快了落实本课题建议的推进进程,于6月下旬出台了在创新社区城市山水居民小区、乌当中学、区直机关(综合楼和行政中心)、悠活食府、喜天大酒店等单位开展垃圾分类推广试点的&实施方案&,其主要政策思路和对策举措,均来自于本课题组的考察调研成果(见附件)。
  &乌当做法&还处于探索阶段,严格意义上还不能成为&模式&,各类城市小区的具体情况复杂多样,不可能凭借一个既成做法&包打天下&,涉及到具体城区或小区的实施方案,还需配套一些特殊政策或特殊举措。但其理念和路径,契合了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公益事业发展的规律,也契合构建生态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振华小区试点中也显示了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创新举措,具有较强的发掘价值。
  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推动此项工作的决心和耐心。乌当区作为全市生态经济的主战场,理应肩负起&先行先试&为全市示范的责任。课题组认为,我区如能在这个领域实现突破,将标志着我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在根基上站稳了脚跟。
  附件:1.广州萝岗区及深圳南山区垃圾分类模式
  2.乌当区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
乌当区政协&垃圾分类处理&
  课题调研工作组
  2013年7月11日
  广州萝岗区及深圳南山区垃圾分类模式
  一、广州萝岗区垃圾分类模式
  从2011年4月起,广州市在全市全面启动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萝岗区按照&政府引导、街道组织、企业运作、人人参与&的原则,首先从全区50个机关单位、50所学校、21个社区、5个市场、4个酒店推进垃圾分类回收行动。
  其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上下联动,工作推进机制逐步建立。成立了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城市生活垃圾排放总量控制政策,制定一系列工作方案和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职责分工,在全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二)注重关键环节,设施设备机制配套建设。一是全面推进各种&减量&模式。物业管理小区:在小区开展 &按袋计量&兑现奖励。农民新村:在农民新村设置二次分拣点、便民回收亭和有害垃圾回收点,方便分离出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旧物回收积分奖励机制。城市社区:在社区建立易物网,居民把闲置的生活用品、电子产品、书籍杂志等集中到指定地点,由居委会主持以物换物的交易,使闲置物品实现效益最大化,达到物尽其用、环保节约、循环利用。转运站:为特定区域分别设置小型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示范站,配置专业处理设备。二是动员社会参与,宣传发动达成共识。三是优化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制定《萝岗区垃圾分类收运处置流程方案》,重新调整了分类运输车辆收运的路线,明确了五街一镇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时间流程。
  (三)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实施垃圾分类。采取警告和罚款制度:3次劝告不听就开罚单,最高罚款额达到3万元。城管执法队在检查时,若发现社区内的垃圾没有分类,将先处罚街道,其次处罚居委会,再次将处罚物业公司。确定了七种情形必罚(略)。
  二、深圳南山区垃圾分类模式
  和广州萝岗区做法大同小异,有两点比较突出的做法值得关注,一是依托环保咨询企业,以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有偿委托环保咨询企业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政府根据该方案制定相关配套文件、购买相关设备、完善相关设施,协调各类力量合力推进;二是对试点单位和居民小区进行专项工作经费预算包干,根据社区居委会和单位的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兑现经费,实行以奖代拨的方式。
  总体看,无论广州模式还是深圳模式,目前均属政府主导型的推进模式,相关工作目标主要依托政府机构组织力量完成。相较而言,广州市的政府主导色彩更浓厚,深圳市的企业、社会参与度较高一些。在我们参观考察期间,广州同行也承认,政府主导型的推广模式,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风险。试点阶段单就经济账核算,垃圾分类处理的成本远高于原有焚烧、填埋方式,但是,两个城市均对城区各区政府实行了总量控制政策,在总量控制范围内,各区财政须按统一标准交费,超限额的垃圾处理按超高的标准交费。这是各区不惜代价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工作的内在动力。
乌当区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
  今年是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攻坚年,为巩固创模成果,攻坚克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 [指标18]&指标,结合绿色社区的创建目标和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根据市、区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在振华小区试点模式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在全区铺开,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活垃圾减量化为核心,以垃圾处置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以试点单位垃圾分类为突破口,按照&企业主导,政府配套,封闭运行,逐片推开&的模式,探索建立&政府推动,社区发动,企业主动,市民行动&的&四方联动&机制,逐步推广全区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市民文明程度。
  二、组织领导
  成立垃圾分类领导工作组。
  组长:李朝阳(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杨阳(区政府党组成员、生态文明建设局局长)
  曹酉(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成员:宋暾(区政府办副主任)
  叶春前(区城管局局长)
  张君(区住建局局长)
  杨继援(区财政局常务副局长)
  邹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中心主任)
  孙权(区委督查室主任)
  裴莹(区政府目标办主任)
  宋玺(区文明办主任)
  王家康(区旅游文广局局长)
  徐丽刚(区教育局局长)
  崔俊(区商务局局长)
  张桂英(区机关事务中心主任)
  周玮(团区委副书记)
  周晓兰(创新社区服务中心主任)
  涂来珍(振新社区服务中心主任)
  王文(顺新社区服务中心主任)
  兰亚军(贵州高远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作组下设办公室于区生态文明建设局,宋安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唐伟、李旭东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负责统筹、组织、指导、协调全区垃圾分类的实施工作。
  区 小 康办联络员:郭渊,电话:
  生态文明局联络员:吴翔,电话:
  三、试点单位
  1.居民小区一个:城市山水小区(创新社区服务中心)
  2.学校一个:乌当中学
  3.餐馆一个:悠活食府
  4.宾馆一个:喜天大酒店
  5.机关事业单位:区行政中心、综合大楼
  四、职责分工
  (一)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目标办
  1.根据本方案,将垃圾分类工作列为目标督查内容,协调、督促责任部门联动落到实处;2.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责任单位和社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工作开展情况;3.负责对责任部门和社区进行考核、评估。
  (二)区委政研室
  1.协助有关部门,参与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以及配套支持办法;2.协助生态局协调相关部门工作;3.负责对垃圾分类&乌当模式&进行总结推广。
  (三)区委宣传部
  1.负责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在区内媒体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引导居民积极投入垃圾分类;2.联系市以上媒体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做法、进展、亮点,提升垃圾分类试点的影响力。
  (四)区生态文明局
  1.负责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的拟定与报审;2.负责总协调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及时收集试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3.负责监督高远公司的垃圾分类情况,指导社区和高远公司建立相应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数据台帐;4.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将餐厨垃圾(含厨余垃圾)生产出的有机肥(各项指标须符合国家有机肥标准)试用于村寨绿化;5.负责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基金,将高远公司收取的行政事业单位废旧物品变价款汇入基金帐户,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定期公布收入及使用情况。
  (五)区文明办
  1.牵头组织高远公司、试点单位和社区服务中心,制定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公益广告、主题传单、培训宣传等工作方案;2.待方案批准后,负责指导并敦促垃圾分类宣传设施的落实;3.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讲堂活动,加大市民素质教育,倡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市民素质;4.组织团区委、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队伍进入试点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六)区教育局
  1.负责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垃圾分类常识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2.在校园内实现最大程度垃圾源头减量,规范分类回收,并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动,推动垃圾分类在全社会的普及;3.负责对具体试点单位(乌当中学)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导。
  (七)区旅游文广局
  负责对试点单位(喜天大酒店)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导。
  (八)区住建局
  负责协调、督促物业管理公司积极参与支持垃圾分类工作。
  (九)区商务局
  1.负责规范废品回收公司、回收站及回收人员参与垃圾分类工作;2.负责号召和动员各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参与高远公司推广的&再生银行&计划。
  (十)区城管局
  1.牵头组织高远公司、试点单位对完善垃圾分类配套设施所需资金进行测算,并提交方案;2.待预算方案通过后,负责上述设施的购置,以及安装后的监督与维护;3.负责确定给予高远公司垃圾减量化政策性补助的核算基数,制定垃圾减量化的补贴标准;4.负责会同高远公司就现有垃圾清运设施的改造升级提出方案;5.负责对试点单位的餐厨垃圾进行监管,建立台帐,并协助高远公司进行收运;6.将餐厨垃圾(含厨余垃圾)生产出的有机肥(各项指标须符合国家有机肥标准)试用于市政绿化中。
  (十一)区机关事务中心
  负责对试点单位(综合大楼、区行政中心、悠活食府)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导。
  (十二)团区委
  1.负责对试点单位的志愿者进行宣传教育;2.配合文明办、社区服务中心,组织志愿者进入试点单位,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十三)社区服务中心
  1.会同文明办、团区委组织人员入户开展宣传、培训、动员工作;2.协助文明办、高远公司对小区垃圾分类宣传设施进行测算及落实;3.根据试点单位的划分,配合相关试点单位的包保责任单位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4.配合城管局、高远公司对垃圾回收设施进行测算与落实;5.会同高远公司作好垃圾分类具体实施工作;6.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对辖区试点单位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督导。
  (十四)高远公司
  负责主持本项目收集、分类、处理环节的运行、管理工作。1.配合测算试点单位需投入的宣传设施、配套设施等方案;2.负责垃圾分类试点单位的具体业务培训;3.负责试点单位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具体管理、经营工作;4.负责建立物物交换平台,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5.负责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社会化、市场化之路,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的&乌当模式&,为下一步逐步向全区铺开,为政府提供垃圾分类解决方案。
  五、试点期间政策支持
  (一)垃圾(非餐厨垃圾)减量化补贴
  以城管局对我区2011年、2012年两年垃圾清运成本核算后每吨垃圾清运运行经费估算为146.5元为参考,并结合乌当区实际情况,对高远公司实行垃圾减量化的补贴标准为160元/吨。(含对试点小区物管垃圾减量补助,兑现方案另行制定)
  (二)餐厨垃圾处理补贴
  结合贵阳市餐厨垃圾处理厂(针对全贵阳市餐厨垃圾进行处理,采取BOT模式运营)每处理1吨餐厨垃圾补贴200元的标准,对高远公司收处试点宾馆、餐馆的餐厨垃圾实行同样200元/吨补助标准。(兑现方案另行制定)
  (三)对参与垃圾分类的试点居民积分进行补贴
  政府采取1:1比例对参与垃圾分类前期试点的城市山水居民(1000户)进行积分补助,即居民获高远公司1分积分(1元)政府补助1元,会员超过1000户后暂不考虑补助(积分补助方案另行制定)。
  六、经费保障
  此次垃圾分类工作专项经费为50万元(具体明细见附件1)。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各试点单位宣传、试点小区城市山水1000户居民户垃圾分类配套设施购置及对高远公司项目运行的启动补助。
  其它试点单位配套设施实行统一采买,经费自筹方式解决。
  七、工作目标
  大力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引导市民养成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的文明生活习惯,促进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本方案正式实施起至2013年11月30日前,各试点单位垃圾分类参与率达80%,垃圾减量率达80%;至2014年7月前,实现垃圾分类的住户达到10000户;3年实现新添城区成建制小区的垃圾分类基本全覆盖。
  八、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实施方案启动(2013年6月8日至2013年6月30日)
  6月20日前,办公室提交实施方案(报审稿)。6月30日前审定实施方案,各相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阶段性督查。
  第二阶段:试点实施阶段(2013年6月30日至2013年7月31日)
  成员单位、各试点单位按照各自具体的职责,完成人员宣传动员及培训、宣传设施的安装、垃圾分类收集配套设施的购置安装。7月8日高远公司进场开始开展收集工作。试点单位的垃圾收集、分类、处理初见成效。开展阶段性督查、评估。
  第三阶段:试点评估阶段(2013年8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
  各部门加强督导、跟踪,跟踪试点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督查室、目标办对试点工作进行综合性督查、评估。
  第四阶段:总结推广模式阶段(2013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在对试点单位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垃圾分类&乌当模式&的系统经验总结,制定全面推开的实施方案。
  九、工作机制
  (一)建立联动机制。要进一步理顺、明确我区相关部门生活垃圾管理职能,形成城市生活垃圾监督管理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我区生活垃圾处置管理行政效能。
  (二)建立考核机制。由区督查室、目标办对试点单位、督导单位、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考核,制定垃圾分类工作奖惩办法。并将该项工作列入区对部门、社区的考核中,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提请给予表彰、奖励;对达不到工作目标值的单位进行问责和通报。
  (三)建立督导机制。一是区委督查室、政府目标办负责总督查;二是相关责任单位对包保单位进行督导,具体采取以相关责任单位为主导,试点单位所在社区相配合的方式。
  附件:1.工作经费预算表
  2.垃圾分类各成员单位责任分解表
工作经费预算表
一、垃圾分类工作配套设施
1.垃圾袋:40个/(户&月)*0.15元/个*1000户*12月=7.2万元
2.数字垃圾箱(移动终端):20台*2500元=5万元
3.家庭用垃圾桶:1000户*3个/户*20元/个=6万元
4.垃圾桶:47幢*3个/幢*350元/个=5万元
5.小区餐厨垃圾处理机补助7万元(企业另投入83万元)
二、宣传活动经费
1.开展志愿服务培训活动,共需1.6万元。其中,志愿者培训100人,需0.5万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300人次,需0.6万元;入户宣传小礼品1000份,以5元每份计,共需0.5万元。
2.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及宣传栏:10块*5000元/块=5万元
3.宣传海报:2000份*4元/份=0.8万元
4.手机短信宣传:10000条*0.1元/条=0.1万元
5.文明提示牌:100块*200元/块=2万元
6.市民学校或道德讲堂专题讲座:3场*0.1万元/场=0.3万元。
三、启动补助
1.收编流动人口垃圾分类回收人员补贴:8人*300元/(月&人)*12月=2.88万元
2.临聘垃圾分类收运及加工人员工资:1人*1770元/人*12月=2.12万元
四、办公经费
1.资料费:1.5万元
2.购置相机等办公设备:0.5万元
3.车辆燃料费:0.5万元
4.调研迎检、接待费:2万元
5.其它:0.5万元
总计:50万元
垃圾分类各成员单位责任分解表
职 责 分 解 细 则
1.根据本方案,将垃圾分类工作列为目标督查内容,协调、督促责任部门联动落到实处;2.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责任单位和社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工作开展情况;3.负责对责任部门和社区进行考核,评估。
区委督查室
区政府目标办
1.协助有关部门,参与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以及配套支持办法;2.协助生态局协调相关部门工作;3.负责对垃圾分类&乌当模式&进行总结推广。
区委政研室
生态文明局
1、在区内媒体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引导居民积极投入垃圾分类工作;2、联系市以上媒体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做法、进展、亮点,提升垃圾分类试点的影响力。
区委宣传部
1.负责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的拟定与报审;2.负责总协调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及时收集试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3.负责监督高远公司的垃圾分类情况,指导社区和高远公司建立相应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数据台帐;4.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将餐厨垃圾(含厨余垃圾)生产出的有机肥(各项指标须符合国家有机肥标准)试用于村寨绿化;5.负责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基金,将高远公司收取的行政事业单位废旧物品变价款汇入基金帐户,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定期公布收入及使用情况。
区生态文明局
1.制定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宣传、主题培训等工作方案;2.待方案批准后,负责指导并敦促垃圾分类宣传设施的落实;3.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活动,加大市民素质教育,倡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市民素质;4.进入试点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社区服务
  高远公司
1.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垃圾分类常识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2.在校园内实现最大程度垃圾源头减量,规范化分类回收,并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动,推动垃圾分类在全社会的普及;3.对试点单位(乌当中学)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导。
对试点单位(喜天大酒店)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导。
区旅游文广局
协调、督促物业管理公司积极参与支持垃圾分类工作。
1、规范废品回收公司、回收站及回收人员参与垃圾分类工作;2.号召和动员各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参与高远公司推广的&再生银行&计划。
  区商务局
1.完善垃圾分类配套设施所需资金进行测算,并提交方案;2.待预算方案通过后,负责上述设施的购置,以及安装后监督与维护;3.确定给予高远公司垃圾减量化政策性补助的核算基数,制定垃圾减量化的补贴标准;4.对现有垃圾清运设施的改造升级并提出方案;5.对试点单位的餐厨垃圾进行监管,建立台帐,并协助高远公司进行收运;6.将餐厨垃圾(含厨余垃圾)生产出的有机肥(各项指标须符合国家有机肥标准)试用于市政绿化中。
对试点单位包保的各责任
对试点单位(区行政中心、综合大楼、悠活食府)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导。
区机关事务中心
1.对试点单位的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引导、宣传教育;2.组织志愿者进入试点单位,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社区服务中心
1.组织人员入户开展宣传、培训、动员工作;2.协助高远公司对小区垃圾分类宣传设施进行测算及落实;3.根据试点单位的划分,配合相关试点单位的包保责任单位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4.配合城管局、高远公司对垃圾回收设施进行测算与落实;5.会同高远公司作好垃圾分类具体实施工作。6、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对辖区试点单位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督导。
负责主持本项目收集、分类、处理环节的运行、管理工作。1.配合测算试点单位需投入的宣传设施、配套设施等方案;2.负责垃圾分类试点单位的具体业务培训;3.负责试点单位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具体管理、经营工作;4.负责建立物物交换平台,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5.负责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社会化、市场化之路,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的&乌当模式&,为下一步逐步向全区铺开,为政府提供垃圾分类解决方案。
【打印本稿】
乌当区政协网信息及时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