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咪 咪爱的更新器

查看: 1225|回复: 8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10积分5帖子精华0UID57616
注册会员,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 积分
本帖最后由 koomi 于
10:07 编辑
周六在金光华附近吃完晚饭,见到了小咪,还以为是附近的店家养的,就逗她完了一阵,后来发现没有人要,还一直跟着我们,附近交通比较乱,小咪差点就被撞到了,没办法就带回家了。。。。。(回去的路上叫了她好多名字,发现她对咪字有反应,所以了就叫他小咪啦!!
10:04 上传
小咪觉觉啦!!
小咪很干净,白白的毛毛。。一看就知道是走丢的。而且超听话呢。。从来不叫,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乖巧的狗狗!!
我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一定要看到我才安心。。周末带她到宠物医院做过检查了,传染病检测、血常规、尿液粪便,和一系列检查都做过了,小咪是个健康的小女生。。医生推断小咪7个月到9个月左右,走丢不超过一个星期。。。。。
有没有喜欢小咪的盆友呢????
希望你有固定住所和收入能给小咪一个安稳的家,让他不要再漂泊了。。。
希望你收养后不要找任何借口丢弃他。
希望你能接受我不定期的回访(在征求你同意的情况下)
其实就一点————希望你是个负责任爱小咪的好粑粑or麻麻。。。。
10:02 上传
刚捡到的样子
小咪的一般日javascript:;用品我已经买了,可以一起送给她的新麻麻。。。
我住在福田,如果不太远的话我可以把小咪送到你家里。。。
希望小咪早点有个幸福快乐的家!
10:02 上传
我的QQ:,请注明领养狗狗。
微博:koomi-L晨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190 小时阅读权限200积分28397帖子精华0UID3117
发微薄@深圳市流浪狗驿站 找领养吧
人和狗的区别是
狗他一直是狗
人他有时候却不是人啊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367 小时阅读权限200积分11909帖子精华0UID4
请先做绝育再找人领养,不要再产生更多流浪狗狗啦。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10积分5帖子精华0UID57616
注册会员,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 积分
流浪的心情 发表于
请先做绝育再找人领养,不要再产生更多流浪狗狗啦。
小咪还小。。就做绝育好吗?如果有人愿意领养小咪,也同意给小咪做绝育。我可以付小咪的绝育费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10积分5帖子精华0UID57616
注册会员,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 积分
小卡 发表于
发微薄@深圳市流浪狗驿站 找领养吧
好的。。谢谢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367 小时阅读权限200积分11909帖子精华0UID4
7个月都已经开始发情 了,再不做就晚了,等配上就更麻烦了。
你可以申请我们协会联盟宠物医院的免费绝育名额。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阅读权限10积分3帖子精华0UID57748
注册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 积分
我想领养 ,加你了每回我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4 小时阅读权限10积分57帖子精华0UID57685
注册会员, 积分 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
希望你快点找打好人家~小咪~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19 小时阅读权限10积分364帖子精华0UID54239
初级会员,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koomi 发表于
小咪还小。。就做绝育好吗?如果有人愿意领养小咪,也同意给小咪做绝育。我可以付小咪的绝育费
你可以在流浪狗救助与申请绝育板块申请绝育名额
Powered by求咪@ 咪@ 爱 最新网址 知道的朋友麻烦发下邮箱_百度知道
求咪@ 咪@ 爱 最新网址 知道的朋友麻烦发下邮箱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妈妈咪呀(QMV)
影片名称:上海东方卫视妈妈咪呀-妈妈咪呀(QMV)(全集)
添加时间: 2:53:06
影片状态:0
播放次数:加载中次
所属地区:欧美
主要演员:&&&&&&&&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电影
播放地址1:qvod
上海东方卫视妈妈咪呀-妈妈咪呀(QMV)的剧情介绍
韩国综艺节目《妈妈咪呀》每一期的嘉宾都固定的么?嘉宾都不是固定的!主持人有圭贤!!!妈妈咪呀 陆安 唱的存在 mp3谁有啊请点击下载哦
热门高清片推荐
上海东方卫视妈妈咪呀-妈妈咪呀(QMV)全文章分月彙整
;10月
;7月
;3月
;11月
;6月
;3月
;2月
;11月
;9月
;8月
;11月
;8月
;6月
;3月
;1月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12月
;11月
;10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5月
;3月
;2月
;7月
;5月
;3月
;1月
;12月
;11月
;10月
;7月
;11月
;10月
;9月
;6月
;3月
0923_洪成潭的美術世界展
在成大台文系的展覽:。如果十月三日前你到台南,請不要錯過這個難得的展出。洪成潭受邀今年光州雙年展特別單元,然他和他邀請八位光州市民共同繪製的巨型畫作『歲月五月』,內容對當下韓國總統朴槿惠、東亞政經暴力、國家權力、新自由主義下的壓迫多有諷刺批判,並將歲月號沉船的爭議連結至五月光州(對他而言是重現了1980年五月光州事件)。(原要做的呎寸比目前展出的要更大)展出前卻遭到光州雙年展拒絕。
展覽介紹中寫著:「告發東亞現實、返回『光州精神』原點的《歲月五月》,由於諷刺朴槿惠總統而遭到雙年展當局拒絕展示。因此,此一作品在成功大學的展出,實屬首次正式展出。透過《歲月五月》作品,我們必須再度重新檢視韓國、日本與台灣看不見的國家暴力,以及未完成的民主主義。」
圖片引用出處:批判與再造網頁:
此外,本展還展出了洪成潭自80年代以來的膠版版畫五十幅。展覽的內容與藝術家批判性現實主義的版畫美學、傳統,及其文字、信念,值得大家好好去看一看。
後來才知道去年牯嶺街小劇場,已有主辦過他的版畫展!
| 由 goya 發表於
8.30讀經會筆記
昨天kk實在講得很精彩,而我並沒有全懂,但就是在筆記本裡隨手寫下一些胡思亂想的。其實佛教思想已經是一整個關於瞭解自身與世界、宇宙的關系的知識與哲學系統,關係到我們如何建立指認自身的存在與生存的方式。想想西方現代哲學思想進入到以人為出發點之後的物我辯證,其實在佛典裡面以一種極大的方式全都被述說過,極大指的是人自身與內在外在的關係的可能性能被推到多遠。很有趣,西方在理性時代、上帝退位以後不怎麼談靈魂這件事了(很多所謂非理性、想像的就歸到New age去,不過new age如今又變成了一種套路和消費),或許直到像近來大家又開始瘋La Tour之流後再度談物我、人與世界、物、非人(我很好奇大家在提及「非人」時心裡浮現的究竟是什麼?系統、框架、還是另一種「可視或不可視」的某種概念?)的關係。西方思潮的推進,一直是建立在對於之前思想體系的不完整與辯證之上,非常其來有自也沒有什麼是突然天上掉下來的,然它的點滴躍進常常就給我們帶來一些震驚。然從來西方思潮一直還在朝向解決提問─問題的路上,它始終在路上並也不是什麼結論(廢話)。但你萬萬想不到,在佛學體系裡這些全都已經被以一種無限的方式,以它的系統被全部回答過。orz (世尊與眾菩薩真的很能講阿!)
不過我想說的是在我如此零星地聽聞佛學內容裡,發現其實佛學也不太談靈魂這件事,或者是以另一種方式在談論。我更常聽聞的是「意識」。而正如KK所談,在很多不同的「法門」裡,在一個終極的前題─「瞭解宇宙完整的樣貌即佛的概念(或瞭解宇宙原來的樣貌,科學物理、數學不也在做同樣的嘗試)」之下,發展出多種不同的形象與方法。什麼是意識一直到聲音與影像是如何定義出來的,以觀察-命名法看看能否窮盡它是唯識宗要解決的事─也就是有沒有辦法系統解釋意識這件事。但KK說這種法門亞斯伯格症比較合適來做XD。對於一般普遍人類,中觀較為合適,在亂世則以淨土宗(只要唸唸佛號就好)、禪宗(不立文字)則出線成為主流。無論如何,佛學似乎比較少用靈魂這個詞,從意識的觀點發展出來的一整個廣闊無邊無際的體系,不是早早早早就在談「生命政治」「感性分配」了,但是佛世界的生命政治觀可能已經到了需要有更多想像能力與破除框架的不同方式來探究(在理性之外的更多種理性/非理性),可能超越了物質世界、也超越了有肉身的視域。
KK講佛法常會提及一些像量子力學、物理學、數學的概念─包括十一維空間科學如何說明。XD(我大概能自行亂想像到第七維大概是怎樣,後面就不行了)很有趣的是他說「要有想像力VS框架」這件事。不過光聽就很難了,要練習或做它沒那麼容易吧(嗑迷幻藥不算的話)。以現今角度來說,佛典真是超科幻的。
最後記幾句昨天聽到的,
菩薩不是你所單純以為的個體
菩薩就是思想,能行此思想的人就是菩薩,那麼,佛是什麼?(其一種說法:瞭解宇宙完整的樣貌即佛的概念)
思想的概念裡包含身、語、意,也就是身體、(方)法和意識,佛的身語意就是「密」。(而這裡談到了一些關於密教...我聽不太懂)。
是意識決定陰陽嗎?不是。
意識是虛空、本真和混沌
在大乘經典裡一個世界只會有一個佛。那麼「成佛」不就成了悖論?何以密宗又說「即生成佛」?這是密教一直以來的討論問題點嗎?
與佛的身語意相應即是佛。
| 由 goya 發表於
關於「設計靈魂」
不約而同,Boris的走向公眾中談到「自我設計」與Anslem的萬物有靈都談Latour的「設計靈魂」這件事。直至現在我才略為看懂Anslem的萬物有靈基本想法是來自於此。它不是人類學意義的萬物有靈,更多是與Latour從「我們從未現代過」裡所談對「現代性的憲章」規範底下重新對「做為(現代)人(而設計的靈魂)」所拋出的疑問的理解。簡單說,人該如何(無論主動或被動)做一個「現代人」?而在人類對現代世界的烏托邦想像(無論是共產主義或資本主義的實驗或實踐)規範下與目的地之間─他說出「我們從未現代過」。這中間有漫長的推論,但簡言之仍是在處理西方文明在宣稱上帝已死之後,那個對人類(靈魂)的絕對凝視(絕對觀者與靈魂設計者)的消失之後,人該如何重拾自我而為自己設計出它理念中的靈魂?而這個靈魂是設計來服務於什麼(相較於人的靈魂於以往是最終要為接近上帝而設計)?
由這個出發點,Latour開始談論「設計」這件事,關於人類自身靈魂的設計乃至於對他所相應的世界的設計、物的設計,以及人與世界、宇宙的關係該如何建立。而這個討論無疑地能與藝術與創作這件事情搭得上,藝術是極具象徵性地反映了這個過程,或更具有自反能力地來看待「設計」這件事,在以往,我們可能用的辭彙是「創造」,但Latour卻用的是「設計」,我覺得這個名詞的蘊意是更具政治性─設計靈魂的政治與生活、物質界的關係,乃至於實在的政治領域皆然。或也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無所不「設計」的環境階段裡,而危機也在於這個設計(作為工具)最後成為設計形式主義,或極端點說─相對於烏托邦之存在一個不可避免的崩壞式的輪迴。
但再倒回關於靈魂的設計這件事情上,我回想起萬物有靈的第一件展出品,是1929年迪士尼的第一步動畫片─骷顱之舞(骷顱頭以有生命的姿態重生於人的想像中),對以上想法的揭示所具有的份量。而Anime這個字(Animated)(賦予靈魂)的整個辯證想法就此展開。
相當精彩,不過無論如何,我仍然認為這樣的命題值得我們無論如何已有一半靈魂踏進關於「現代憲章中的我們」極具參考和反省價值,但東方社會在上述前題上就已然是不同的。相對於上帝已死之後的靈魂設計,東方社會的我們對「缺乏絕對他者(上帝)凝視」的焦慮不盡然相同,或完全不同。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系統是諸多維度共存的狀態,對於靈魂的存在的連貫性也一直存在。對許多東方社會來說萬物有靈(他們所謂的前現代人類學式的)一直並存於我們的生活中從未消失過,它是宗教也可以是哲學,也可以是「物所存在的『道』」。然我們又是在一種什麼樣的「現代」中呢?我們應當可以開出另一個篇章來討論─人與世界、人與物的政治關係與設計。
在佈展的時候,我們用一種西方規制下的呎寸在統整著(設計)一個展覽,但是如果有人拿出魯班尺來,我還是會用它哈。這兩種系統在我腦裡並不違背,它不是迷信而已,而是我相信我們所要的「設計」不僅是為俗世界的靈魂服務,也應當為另一個維度裡的靈魂去設想一下,來求取平衡。最後,它無論是不是成為了人類欲望的擴張表達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總而言之,「設計靈魂」這件事回過頭來想,仍然是一個相當古典的命題。
在這個脈絡底下延伸,其實有幾件經典之作可以看看:法國老將Pierre Hyugue的「沒有軀殼的靈魂」系列作,攻殼機動隊和駭客任務...。或者去年底在東京宮Philip Parreno的一些作品都頗有此意。
| 由 goya 發表於
憶2012柏林雙年展與文件展
2012年我接連看了柏林雙年展,然後到卡塞爾,生平第一次親眼見到傳說中的文件大展。那一年的這兩個觀展經驗,給我的震憾至今未減。二者都是觀展經驗的高峰,Artur Zmijewski的作品我於2008年時看過,對他的思考與創造路數略有耳聞,當柏林宣佈他是12年雙年展策展人時,其實已經在歐洲引起不小的不安與揣測─認為不是極好,就是極壞。但無庸置疑的,將極度政治(但這麼說也僅是藝術世界語境的矛盾。對Artur而言藝術就該是政治,哪有什麼極度政治?XD)總之,這傢伙不是來跟你談風花雪月的,他是來丟炸彈的。但也如同意料,他這一屆柏林雙年展被整個西方藝術界罵到臭頭,或者,我第一次會說─被罵到臭頭都不足以形容他要被砍頭示眾並抓起來鞭屍的狀態。
每每有人問及我的觀展經驗,坦白說這是這兩三年來我會時常想起的展覽,也是一個給我無比動力的展覽(展覽如流水,每天世界上都有一千個展覽開幕,不是嗎?)當然很多問的人是老外,且有看過這個展的,接著我就會開始聽他們如何批判這個展。有一次陳界仁在一家餐廳外聽我講述,忽然問我,你覺得歷史將來會為他平反嗎?我坦白說,以西方主流藝術界價值所築起的城牆與堡壘,他應該會永遠被放逐於其外。但我事後心裡想想,無論如何,他是個藝術家,他的創造性的生命不會因此而結束。(展覽內容可參閱王坤生的評介文章,真是勾起我諸多回憶)
另一個把我震驚到腿軟的就是文件大展了吧。緊接著在柏林之後去到卡塞爾,那經驗急劇轉折。柏林雙年展以規模和經費來說屬迷你型雙年展(不被其他雙年展放在眼裡),突然你到了卡塞爾,一個超越「凡人呎度」的超級型展覽(Mega Exhibition)(光州不就想與此拼了嗎?)盤拒在你眼前,它需要你每天八小時,一周時間才真正看得完。(柏林我兩天散步看完)但因為我只待卡塞爾兩天半,印象深刻的竟包括每天走到鐵腿殘廢。
如果這些年看展經驗有一個曲線,相信很多人在2012年文件展都到達了一個「觀展高峰經驗」。我確實久久不能回神(應該是被嚇傻了),但是如果瞭解一下文件展的歷史背景與它何以出現,不難理解這種高峰經驗的「景觀」正在對你闡述一些關於藝術知識帝國的路徑與現實。一個經費高達十億台幣(看ARTCO的資料)的展覽,佐以德國的展覽技術工程,加上一個你無法法想像如何調度所謂「世界藝術」與企圖建構知識、歷史的單一策展人所能達到的境界是如何。太驚人了。而那一屆的策展人卡羅琳小姐以強勢聞名,她建構了一個幾乎沒有弱點的展覽,面面俱到,戰鬥位置守得相當好,面對苛薄的批評,幾乎是完美過招。這不僅是展覽策略佈局,包括他們所做的出版與論述策略。
本界台北雙年展請來了90年代關係美學大宗師布里歐,坦白說他丟出來的什麼「人類世」(從90年代末一直到今日,你看到Bruno LaTour的這一支研究與討論如何影響當下歐洲藝術思想的發展─特別是在雙年展系統)以及上屆談萬物有靈法蘭克,都是這一支,卡羅琳在2012文件展已經開始有這種整理某種人類史的「總體」「全知」式企圖,其策展格局和方法,坦白說我真覺得已「矛盾地」超越了常人的呎度而令人不寒而慄(帝國?)。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景況?我總將它與Artur的柏林雙年展放置在一起看,這兩個展一起看,才會擦出真正的端倪與問題。
而什麼才是好展覽?展覽追求的是什麼?才能被進一步地討論下去。
| 由 goya 發表於
東京駐村行_1
我沒想到過自己有機會駐村,因為這幾年來我手邊的事情沒有停過,也就更沒想過去哪駐村這樣的事情。這次說是機緣也確實,一來剛好要到大阪美術館做一場演講,正巧J受邀於東京駐村,這個駐村單位的要求是藝術家需要找一位策展人同行,於是就問了我。我因為正好要到大阪,想想一來時間正好配合,二來忙了一整年的「重見/建社會」告一段落,也許正是天意吧。也是一個天時地利的機緣,平日要這麼湊到自己有空的日子其實很不容易。於是我就答應了,將這次駐村視為一次考察之旅。
我與日本多年無緣,即便台灣日本如此近也都沒什麼機會來。上一次來好像是2005年的事了,時間過得真是快,我走在東京街上,今天在六本木森美術館底下回想著2005年來的那次看到這龐然大物的感覺,然後不知怎麼地老想起KK講的佛法,有點跳躍,但跟記憶感知和意識的形成狀態有關。多年前我被這個巨大建築驚嚇到過,也對52樓上眺望整個東京的驚人景色印象深刻,那時候我是想著以後要帶jeph來一起看一看這如同「銀翼殺手」裡描述的「文明與宇宙裡極致的景觀」,而這次他也來了,偏偏來的時刻正巧不巧他接著要趕飛機,我要趕一個meeting,竟然沒有一起去欣賞(倒是分別去看了一圈),這種陰錯陽差也絕對是命。
一周下來,風塵樸樸地趕東趕西,倒也去了不少地方,拜訪了一些人。策展人、藝術家、藝術團體、活動組織者...。他們彼此之間或多或少有些交會,但我與他們見到面並不刻意是因為些什麼連結的關係。但這次無論是見到誰都給我一種共同感受,是日本在311災難過後的人與社會的轉變。依森美術館策展人所說:311之後日本人好像突然「醒了」。當然這意味著很多事,放在藝術發展來看,則是這一兩年來日本藝術實踐的態度與關注的改變是強烈而顯著的,當然這種改變也不只是藝術世界裡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事情。日本如此,其實亞洲國家很多都走著相似的路,雖然各自發展的路程與軌跡不一樣,但有些雷同性,這種雷同性來自於大家在當代社會裡所真實面對到的困境。這包括歷史的、經濟的和文化的種種,而也是在此刻,我們聊起來才深刻感受到,我們還真的是一點都不瞭解彼此。五十步笑百步,台灣看日本如此,日本看韓國如此,中國看印度如此...,或許我們真正的最大困境,是我們不曾回到原點,從最基本的相互瞭解開始。而現在有了這樣的需求與開始,也或許是好事且值得再繼續觀察與討論。
| 由 goya 發表於
自訂搜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咪欧加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