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巍山群力经纬小学小学的校长资料,谢谢

2015届小学毕业典礼校长发言稿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2015届小学毕业典礼校长发言稿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
2015届小学毕业典礼校长发言稿
2015届小学毕业典礼校长  亲爱的同学们:  请允许我代表**小学的老师、代表学校、也代表我本人,对你们小学毕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祝福。  小学生活的结束,意味着天真烂漫的童年的结束,也意味着充满七彩梦想的少年时代的开启。在这个即将离别的时刻,在你们生活中这样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口,我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  要永远保持你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你们马上就要踏入中学的门槛,你们将面临更多的作业,面临更多的,面临更重的课业负担。一种和小学有很大区别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和适应。你们可能会因此而忙碌不已、疲惫不堪,可能会遭遇各种烦恼,当然也可能会激情满怀。但是,亲爱的们,不管你将来多么繁忙,多么疲惫,不管你有多少烦恼,一定记住: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因为好奇心是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好奇心是通向未知世界的桥梁。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发明和创造,都源自强烈的好奇心。对世间万物、人生百态充满好奇,我们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奥秘,才能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和创造。而且,拥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我们才会感受到世界的好玩和魅力,我们的生活才能过得情趣盎然。  400多年前,有一个人,他在实验室里用一个铁桶煮水,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当水开了的时候,这个铁桶里的水位就上升很多;为什么当水凉了的时候,这个水位就下降很多。他对这个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大家知道这个现象是怎么回事吗?(学生齐答:热胀冷缩)对了,就是热胀冷缩。热胀冷缩是一个自然现象,一直存在着,人们对此熟视无睹,但是这位先生却从中受到深刻的启发,由此发明了体温计。这位先生的名字叫伽利略。  300多年前,有一个人,坐在一棵苹果树下,被一个从树上掉落的苹果砸到了脑袋(学生齐声喊:是牛顿)。哈哈,你们都知道。但是,这个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看见过苹果从树上落下来,都熟视无睹,只有牛顿却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为什么苹果熟透了掉落的时候,只往地面上落,而不会往天上或者别的方向落?就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好奇心,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00多年前,有一个林场的伐木工人,他每天去伐树,把树砍倒,清理掉树枝后,把树往山下滚。有一天,他忽然感到很好奇:为什么圆的树木能够快速的滚动?受此启发,他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辆自行车,他的名字就叫德莱斯。  德莱斯发明的自行车是没有充气轮胎的,就是两个木轮子,骑起来是硌硌颠颠的。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好奇心特别重的人出现了,这个人想:怎么才能够不让自行车颠簸呢?有一天,他家的牛生病了,牛肚子被气体涨得特别大。他突然想到,如果把自行车的轮胎充满了气,是不是就能解决自行车颠簸的问题。这个人的名字叫邓禄普。大家知道吗,今天的邓禄普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轮胎品牌,全世界很多汽车都用邓禄普轮胎。  大约90多年前,有一位姓卡的先生和一位姓介的先生到乡下去散心。他们看到一片稻田,这片稻田的稻苗长得比临近的稻田都矮。他们非常好奇,就问农夫:你家的稻苗为什么这么矮?是因为你肥料用的少么?农夫说不是,是因为我们的种子用了很多代,种子退化了,所以长不出好的稻子来。卡先生和介先生受到了非常大的启发。大家知道不知道,90多年前的结核病比今天的癌症还可怕,得了结核病的人几乎很少能活下来。这位卡先生和介先生忽然想到,能不能让肺结核的病菌一代一代退化退化再退化,这样结核病的病毒就不能再伤害人类了。于是,他俩就发明了一种疫苗,这种疫苗就以他俩的名字命名,叫卡介苗。卡介苗解决了肺结核的治疗问题,挽救了世界上无数人的生命。  这样的我还可以讲很多,同学们可能知道的一点也不比我少。我相信大家也都认同这一点:所有的发现、发明、创造都从强烈的好奇开始。  那么,接下来,我要跟同学们讨论的就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在比较沉重的学业负担下,在我们将要面临中考高考各种的情况下,我们究竟怎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一个重要的元素是,你的心灵必须要保持对世界的高度敏锐,你的想象要像雷达一样保持敏锐开启的状态。  孩子们,要做到这样,你首先必须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不论你将来学业有多么繁忙,不论你面临多么大的考试压力,都一定要挤出时间,每个月至少读上一本书。我们的成长是一场漫长的旅行,能够给这场旅行提供坚强支撑和能量的,就是大量的、持久的、广泛的阅读。每一本好书都是一艘船,可以把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送到广阔的海洋。  孩子们,不管将来你学业有多么繁忙,不论你将来学习成绩如何,每个学期有一件事情一定要做,那就是跟你们的爸爸妈妈或者跟同学一起,利用假期做一次旅行。到大自然中去,看潮起潮落,云卷云飞,日出日落,花开花谢,观察自然的万千变化。到充满奇异风情的乡村、城市去,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教材”,不是学校发到你们手里的教科书,而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千姿百态的社会。  孩子们,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能够有一点贡献,就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始终保持了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推动人的进步和成长。我衷心期待孩子们永远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那样你们就能够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快乐成长。  祝福你们,谢谢大家!
上一篇:下一篇:没有了您现在的位置:
信息索引号
巍山镇校:群策群力办教育——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校参观
巍山镇校:群策群力办教育——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校参观
11月21日晚上六点,横店镇后岭山小学多媒体教室灯火通明,不时传出阵阵探讨声。原来,这是该校的青年教师们正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学习呢。
当下,现代化教育已普及到各个农村学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已成为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但如何做好一个适合课堂教学、学生参赛、外出讲座等各种用途的不同类型课件,掌握更扎实的多媒体制作技能与诀窍,是该校致力于培养青年教师的一个更高的目标。
据了解,后岭山小学此次培训工作已实施了将近一个半月,通过专业信息教师的指导,该校教师不仅学习了全国各类获奖作品的制作模式与技法,更对作品进行了逐步拆解、还原。在一步步地实践中,教师们的多媒体制作技术有了飞速地提升,作品版面设计更大气了,课件质量提高了,操作性与实用性更强了。当一件件精致的作品展现在眼前时,许多教师纷纷表示:简直不敢相信,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出如此精美的课件,今后,一定要不断学习,争取在多媒体制作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为了使学校教育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监督,促进巍山教育事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11月21日下午,巍山镇市级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一行二十多人在巍山镇镇长、书记的率领下,由巍山镇中心学校校长许庆龙的陪同下,对巍山镇中心小学的办学情况、基础设施情况、师资水平等工作进行了实地参观和研讨。&&&&&&&&&&&&&&&&&&&&
据悉,来到该校后,代表、委员们首先向学校负责人详细了解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师队伍情况,随后又实地察看了校内及周边的环境卫生、学生食堂、教室、教师办公场所和学校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参观过程中,代表、委员们对该校的&一对一&数字化示范学校建设的工作高度关注,对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加赞赏并对该校的市4A级食堂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对该校近年来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实地参观中,学校向代表、委员们就学校现取得的荣誉、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别做了汇报、沟通。同时向代表委员们发出了诚恳邀请,欢迎他们关注本镇教育、帮助学校排忧解难。整个参观过程,大家积极讨论,献言献策,气氛热烈。相信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巍山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后续动力。
Copyright &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东阳市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东阳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5.5以上版本,分辨率浏览本网站&南诏古街&  南诏古街,位于大理州,迄今已有621年历史,由、日昇街、北街和南街组成,较完整地保留了历史风貌。建筑多为大理传统的土木结构,保留了古朴典雅的布局和不少传统商业,是一条“活着的古街”。 在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活动中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殊荣。&&简介 南诏古街  形成于1390年,数百年来汇集了古楼、古坊、古民居、名优特产、风土人情,一直传承、使用、发展着,是一条活的古街。南诏古街由原文献楼(群力门)始,向南通过地官坊,穿过雄伟的拱辰楼,经进士坊到原古城中心星拱楼,直达原南门城楼遗址。一条古街串连四座古楼,头尾衔接,相得益彰,宛如像一组音符发出高低音的共鸣。古街轴线有直、有折、有曲,使近2公里长的古街灵活而不呆板,富有情趣。南诏古街沿街建筑高度与街的宽度比例适宜、视觉透明宽阔,无压抑感。古街两旁有众多的商号、、、食馆、特色小吃、、铺、理发铺、、修理店、店、马具店等;古街两旁还保留着较完整的玉皇阁、文华书院、文昌书院、崇正书院、南社学、文庙、东岳宫、等觉寺、西竺庵等众多明清建筑群,使古街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历史风貌。走上青石板路面的古街,两旁的古民居、古色古香的庭院,浸润着巍山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文化底蕴,。拥有621年历史的南诏古街,构成了巍山历史文化名城跳动的灵魂。巍山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茶马古道重镇和“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发现中国·魅力小城”评比综合金奖及“”、“”等称号。历史沿革&南诏古街   巍山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和故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代御封的文献名邦,是中国扎染艺术之乡,。而拥有621年历史的南诏古街,却构成了巍山历史文化名城跳动的灵魂。  南诏古街由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保留至今的辖区内的月华街、日昇街、北街和南街组成。显赫一时,历253年,传王位十三代,几乎与唐王朝相始终的南诏国就从巍山发祥。古街的起点群力门旁辟有文献广场,主要说明巍山悠久的文化渊源,早在南诏国时代民众就习读汉书,明清以来更是人才辈出,明清两朝巍山共有23人,220人,30人,500多人。  清高宗弘历于元年(1736年),御封巍山为“文献名邦”,时任蒙化掌印同知孙必荣,因蒙化(今巍山)得此桂冠是一盛事,即率士绅在北门外新建门楼一座,取名“文献楼”,将“文献名邦”四字镌刻为一块大匾,悬挂在楼南檐下。  二十七年(1938年),时任长的宋嘉晋,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古城进行改扩建,拆除月城建小公园,拆除北城墙建新东街、新西街,拓宽拱辰楼四周,由政府统一建盖一楼一底的铺面50余间,标价向社会出售。当时用的大部分来自牢里的囚犯。宋县长将牢里的囚犯按特长分工,每天押出来干活,饭管吃饱,没有衣服穿的,就将城隍庙里每年换下来的城隍老爷的红袍穿上。囚犯得见天日,得吃饱饭,劳动表现好的还可以提前释放,所以都卖命地干活。当时,戴、穿的劳工成为一景。有一天,宋县长将一名表现好的当场释放,可这名囚犯长跪不起说,求你让我再干10天的活计。宋县长说,先回去看老父老母,劳动的事以后再说。此事成为当地改造犯人的成功范例。经过一番改造,围绕拱辰楼形成了一条新的商业街--四方街,古城格局发生了变化,原古城中心星拱楼变为次中心,拱辰楼为古城中心,城市的中心向北移390米,与左氏土知府和日昇、月华两街连成一片。城市规模扩大了一倍多,形成了南门城楼、、拱辰楼、文献楼(现群力门)的一条中轴线。  直至日,通车时拆除此门楼,为保留门面,用现代材料建一牌坊称“群力门”。  198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巍山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南诏古街  1994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体现了巍山历史文化的一脉相承。  2000年以来,巍山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以南诏文化为主线,保护开发利用古城、古街、古、、古乐”的发展思路,按照《巍山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及保护规划,对古城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性开发。打造了全长2公里的--南诏古街,将原道路恢复为青石板路面,对外露的供电、、、给线实行入地暗敷,恢复重建两座景观,完善了路灯、绿化、环卫等配套设施,并实施了沿街建筑风格整治。同时,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高标准完成了《巍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并通过国家级评审。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抢救性保护开发,一座典雅、整洁的巍山古城像一面擦亮的古铜镜展现在世人面前。走进巍山,人人都有名城意识,个个都是旅游形象。几年来,巍山县先后获得“发现中国?魅力小城”评比综合金奖、“中国最佳旅游名县”、“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等多项殊荣。建筑风貌  古街上的民居大多保留了风貌,多为土木结构,青瓦坡顶的“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殷实人家则两种布局相连形成走马转阁楼;有的是以“六合同春”布局,如南街8号院;有的是两院“三方一照壁”相连,如东街64号院。据专家考察,城内尚有少数元代民居。古街保存较完整的院落还有180多座,有的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日昇、月华两街多为一间或两间铺面,后面是深邃的三进两院的“竹筒筒”式民居。这些建筑古朴典雅、雕梁画栋。居民讲究,大门多为单檐或重檐,木架瓦顶,出阁架斗,户户有,家家栽,有“满城春兰风亦香”的诗句。现保存完好的,如刘家宅院(南街8号院),为大马哥头刘介先所建,是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建筑。其建筑布局为前店后院,宜商宜居。宅院坐西向东,一进三院,临街为铺面,后由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两个院落组成。的弟弟刘介眉和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班同学,早年和朱德参加过。日昇街58号徐家大院走出的徐克家,是蒙化县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任中共广东省潮梅特委秘书长,日,在广东省汕头市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仅23岁。徐克峻是蒙化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云南的领导者之一。饮食文化&南诏古街  巍山饮食文化是的一部分,虽然不归入或不属于“四大系”或“八大系”之类,但自古以来“茶马古道”与“南方”交汇,自汉代设县治起,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南来北往、商贾云集,一直是滇西、、中心,自然形成了饮食文化中能适应、、、、淡各种口味的人群,造就了饮食文化的多元和丰富。古街宴席上有传统的“南诏宴席”“”“两滴半”“三滴水”等,还有小吃“”“”“一根面”“”、咸菜、蜜食等。再加上多民族聚居区域,彝、回、汉、白、苗等民族各有其独特的饮食风味喜好,彝族的苦荞粑粑蘸蜂蜜、米血肠、鸡血饭,还有宴席上的,不在彝族聚居的地区,你是吃不到的。彝族还有几种特别的做法和吃法,如炒谷米,在谷子8成熟时,用锅炒熟加工成米,再蒸,然后舂成状,蘸蜂蜜吃,香甜无比;还有焐粑粑,将玉米面或麦面揉成团,埋入姊妹灰火中焐,熟后扒出,吹吹拍拍就吃,皮香脆、里回甜,美味无比。巍山自古又是大县,道、佛饮食习俗,又大大丰富了当地的饮食文化,“”“洞宾素席”,不到巍山,你是吃不到的。所以,人们都说“吃在巍山”。  巍山风味小吃也和巍山历史一样,悠久而漫长、底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风味小吃还是维系感情的纽带,出门在外的巍山人,不论你远行千里,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对家乡的小吃总是情有独钟,一刻也不会忘怀。巍山肉饵丝、一根面久负盛名。享誉省内外的 肉饵丝,相传是唐(南诏)时期,南诏王皮逻阁在一次打猎时遇到野火烧山,森林里的野猪被山火烧死,皮逻阁把烧焦了的野猪煮了吃,感觉肉味特别香,后来就有意识地把捕获的野猪以及家养的猪,用火烧焦了猪皮,清洗后露出焦黄的外皮,煮成 肉吃,慢慢地又配上饵丝,就成了传至今天色香味俱全的 肉饵丝。一根面,巍山人又叫扯扯面,是云南独树一帜的名特小吃。据说,过去南诏古街上有一书香门第,家中婆媳不和。老公公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秀才,总觉得长此下去有辱门风,于是苦思多日,终于有了主意。一天,老公公把全家人叫拢吃一根面。全家人、洗菜、、扯面人人动手,吃了一顿和和美美的一根面。原来,扯面需要多人合作、齐心协力才吃得成。吃面时,老秀才关于“众人齐心,黄土变金”的一番指点,折服众人,自此,全家人和睦相处。其他的青豆小糕、、、、烧饵块、等也极受欢迎。在古街开设的“小吃一条街”上,游客可以一饱口福。民族风情&南诏古街  古街上古风尚存,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从春节送灶、办年货、敬门神、贴春联、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祭祖、耍龙、高台社火的习俗;清扫墓、踏青、插柳、的习俗;端午节包粽子、捂牙豆、门口挂菖蒲、用五色丝线系臂、古街上还出售用丝线和棉帛制成的小马、小羊等各种香囊。阴历六月二十五日是巍山传统的火把节,它源于彝族人对火的崇拜而形成的祭火神仪式,后来增加了祭田神祈求丰收及各种以避恶、灭虫为主题的习俗。  南诏古街正是火把节活动的中心,这一天,古街上家家户户忙着杀鸡宰羊,蒸粑粑,备办美食佳肴。人们早早地就用各色,火把梨、花红一类果子,松明,天毛冬藤子(一种绿色植物),精心打扮一棵5米至7米高的松树,插上一个状如升斗,上书“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一类吉利语的火把头,民间俗称“扎火把”。过去,巍山养马人甚多,下午时分,人们将马牵出,争先恐后、跃马扬鞭,从文献楼(群力门)冲到南门外,人欢马跃,叫做“压马趟”,这一活动是火把节夜晚活动的前奏。当日落西山,夜幕降临,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入城内古街上“逛火把”,只见火把齐燃,喧天,火树银花,一片沸腾。火把头上的“金弹子”如火龙吐珠;“地”似火龙飞舞。青少年儿童则多用麻杆扎成小火把点燃,用香面为主做燃料,把香面一把一把抛撒向小火把,团团火光追逐着围观的人群。据说这一天被香面撒过的人可以百病消除,清吉平安。  阴历七月十五,民间又叫“”,还有中秋节、、等民俗在古街上年复一年持续。巍山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色彩斑斓的扎染艺术,把古街点缀得无比娇媚。古街上的拱辰广场、蒙阳广场、文献广场上天天表演的打歌,声悠扬,优美的舞姿,还有那撩人心弦的打歌调,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提醒你这里就是“中国彝族打歌之乡”。在拱辰楼上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诏古乐”,你会产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真切感受。在这里,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8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就连清早古街上一声声“卖豆花”的吆喝也格外清脆、悠长,使人心不由得一颤,恍然又见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西施”。  巍山人已深切意识到,古街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结晶,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随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巍山保护规划》和《》公布实施,名城保护意识已深入人心。数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做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现代化建设与古城风貌相协调,新区建设与古城保护相协调。走进巍山,人人都有名城意识,个个都是旅游形象。几年来,该县先后获“发现中国、魅力小城”评比综合金奖、“中国最佳旅游名县”“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等多项殊荣。珍贵文物  沿着古街自北向南走,就到了由蒙化同知朱统燧及郡绅于清光绪初年建造的育英社学,又称北社学,民国时期办小学,称庆云小学,新中国成立后仍办小学,称群力小学至今。现保存的大门为单檐歇山顶一高两低牌楼式建筑,设九踩斗拱,次间为七踩斗拱,错落有致、大方美观。现保存大门、过厅及部份厢房。1987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拱辰楼 南诏古街  在日昇街和相接处的竹壁巷口,立有明代蒙化进士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建的地官坊。坊用青石建造,单檐斗拱,三跨石坊。由地官坊向南望,一座高大雄伟的古楼进入眼帘。古楼是蒙化卫城的北门城楼,称“拱辰楼”。“拱辰”, 出自《礼记·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明当时拱辰楼的建筑体量,其所处的防御位置在几个城楼中是最重要的。城楼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原为三层,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维修时改为二层。楼建在长47.1米,宽26.6米,高8.1米的砖砌上,楼下为城门洞。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25.76米,进深15.7米,高16米,由28棵合抱大柱支撑,四面出厦,楼四周设廊,整个建筑用料粗大,上檐四角用檐柱,屋面比较平缓,出角短,起翘小,一字平脊,更显气势雄伟、浑厚。南北城墙有城垛。登上顶楼犹入云天,东看文华层叠山峦,南观巍宝名山,西望瓜江垒玉,北视苍山积雪,全川村落,万家灯火,尽收眼底。古楼南面檐下悬挂“魁雄六诏”大匾,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化同知康勷所书。它讲述的是一段唐初(南诏)在唐朝帮助下,经过60多年征战,统一洱海区域的六诏,也就是6个大部落,可歌可泣的一段历史往事。有意思的是,清乾隆五十年,蒙化同知黄大鹤又在古楼北面题书悬挂了“万里瞻天”匾。从明代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土流合制”,到后来“改土归流”,强化流官的职权,朝廷命官黄大鹤知晓其中的玄机。这里的天是天子,天子是代表朝廷的,黄大鹤是天子委派到蒙化任职当差的,蒙化隔京城关山重重、万里迢迢,我黄大鹤心系朝廷,会为天子尽职尽忠的。“万里瞻天”其实成为黄大鹤就职的宣言,含有封建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施行特殊管理的政治寓意。两匾书法气势磅礴、浑厚有力、一气呵成。如此高大雄伟的明代古楼,完整地保存至今,在云南乃至全国实属罕见,现已成为巍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士坊  古楼南面的十字街口立有明代万历年间由蒙化明代万历进士所建的进士坊。坊用青石建造,一高两低三跨石坊,高8米,宽11米,前后有连座石狮两对,高3米。南面坊上题有“花封瑞凤”,北面坊上题有“蕊榜文龙”题刻。明代建城时的古城中心,作为城方如印的“印柄”的文笔楼,又称星拱楼,始建于二十三年(1390年),后倾圯,清雍正十年(1732年),蒙化同知朱灿英修复,清七年(1857年)毁于兵燹。现保存完整的古楼,是清代杜文秀起义军大参军马国忠重修,楼顶梁上记录有“镇抚蒙城左参军马国忠暨郡官绅士庶仝建”字样,楼高11米,为木结构城楼,下为砖石结构基座,长宽均18.7米,高6.3米。四向贯通,是东、南、西、北街的中心交点,门洞为券顶,城楼为重檐歇山顶,长宽均为9.7米,楼四周设廊,高两层,四面开窗,南北两面有门,星拱楼上四面分别悬挂四匾,东面曰“瑞霭华峰”,华峰指文华山,文华山是古城的发脉,其意思是吉祥的云环绕在文华山头。南面曰“巍霞拥鹤”,巍指城南巍宝山;鹤,,传说是吕洞宾的坐骑。巍山有许多关于仙鹤及的传说和遗迹,如、培鹤楼、、三鹤亭等。这句是说,巍宝山的霞光映照着仙鹤胜景。西面曰“玉环瓜浦”,古城西面是红河的源头,又称西河、瓜江、阳瓜江,古有“瓜江泻玉”景观,可理解为瓜江如一条玉带环绕着巍山古城。北面曰“苍影盘龙”,苍指苍山,这句是说北面的苍山如一条飞舞的巨龙,这些匾额写景喻意,值得品读。城楼檐牙高挑、挺拔俊秀、玲珑剔透,因此又有”凝秀楼“之美称。星拱楼不仅是巍山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建筑之一,而且是中国近代史上起义的重要历史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81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南诏古街  星拱楼西就是文庙建筑群。说起巍山文庙的建筑历史,已经是非常遥远的事了。于四年(630年)诏令“各州、县皆立”,正是唐太宗的诏令将文庙建筑推向了全国,形成了文庙遍天下的局面。巍山正如《云南通志、南诏始末》所载:“盛逻皮之立,当先天元年,立孔子庙于国中。”许多史料中都有关于蒙舍诏盛逻皮建文庙的记载。当时,蒙舍诏(今巍山)正积极主动依附唐王朝以求生存和发展,并得到了唐朝的封赠,第三代王盛逻皮遵从唐朝诏令,在诏内建文庙本是自然之事。新编的《》和《》中都保留了蒙舍诏建文庙的史料,可见巍山在云南文庙的历史上就占有重要的位置。明代,巍山文庙在唐蒙舍诏的基础上有了大的发展。文庙主要建筑完成于明洪武年间,后经、成化、、多年修葺、扩建,形成了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因火灾,多数殿宇被毁,存留的古建筑也破损严重。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同知金标、土知府左世瑞重建乡贤祠、名宦祠、养士坊等。二十八年(1689年),同知杨天眷认为明伦堂与崇圣祠布局不符文庙要求,因而调换左右位置另建,并在明伦堂前设射圃。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同知蒋旭捐资重修尊经阁。咸同年间因前方寸之地,视野不宽,杜文秀起义军守蒙城大参军马国忠、大翼长李芳园,将棂星门前10余户居民房屋拆除,改变西街行道,于南面设置照壁。光绪十一年(1885年),直隶厅同知卞庶凝向南移位棂星门和畔池,照壁上镶“万仞宫墙”4个大字。文庙大门向东,门旁立一块“官员到此下马”石碑。文庙中轴线为南北向,自南为照壁,前为畔池,上有石拱桥,池四周以石围栏,前为一高两低三跨式石牌坊,曰棂星门,石坊左侧有门曰礼门,右侧曰义路,坊后右侧为名宦祠、兴贤祠,左为乡贤祠、,中为甬道至大成门,门上挂一大匾书“大成”二字,院中四角植柏树,大成门后中为甬道,两侧为东西两厢,院以方砖铺砌,四角植柏树,甬道直达大成殿拜台,俗称天子台,台高约1米,三周环以汉白玉石栏,后为大成殿,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15.6米,高11米,规模宏伟,庄严大方,内供孔子牌位,中间的两棵立柱上雕刻两条盘龙。大成殿后为雁塔坊,重檐歇山顶牌楼式建筑,檐下四面设斗拱,八个翼角飞展,中间以圆门贯通,后为崇圣祠,祠后为尊经阁,曾藏古籍千余册。左为明伦堂,堂内有八扇格子门,镂空雕刻,是艺术精品,工艺价值最高。堂下设射圃,旁立一小巧石坊,原书“佳径”,1982年改为“”。崇圣祠右为兴贤、育才二斋。整个文庙占地1万余平方米,共有大小13个院落。2003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茶马古道重镇石碑&茶马古道重镇石碑  文献广场上立有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等单位设置的“茶马古道重镇蒙化”石碑。蒙化自唐始至民国时期,一直是中国西南地区茶马古道重镇,是南来北往马帮的集结地,是“三进三出”茶文化传播的中枢。历史上的蒙化因地处要冲,南来北往、西进东出、云集、南腔北调,人气很旺。当时,不足万人的小城镇商号林立,有大小马店20余家,多在北门外的日昇、月华两街,如“重兴店”“合义老店”“兴隆店”“茶升店”“百宝生”“唐记老客栈”“李记世生客栈”等,还有许多鸡毛店,数不胜数。为适应马帮的需求,古街上的马具店应运而生,出售马的全部行头,如、嚼咀、、绊胸、肚带、、、、料箩、、马架、、鞧珠应有尽有,还有很多马掌铺,生产各种规格的马掌和掌钉,马用品系列在当地已成为一个行业,直到今天还是游客驻足的亮点。巍山的马帮在也是首屈一指,民国初有200多个马帮,近万匹驮马,其中回族的马帮和驮马占一半,有的村寨马比人多,所以有人说巍山古城是踏出来的城镇。据古街上经营李记世生客栈的米德润老人讲,她14岁时嫁入李家,18岁时,公婆就将的经营交由她打理,经营服务的对象就是南来北往进入蒙化城的马帮,生意红火,天天有马帮入住,最大量时可同时接纳近200匹数量的马帮入住,一家20多口人的开支,都靠经营马店的收入维持。80多岁的老人,有着太多马帮的故事讲给今天的人们。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1.文化中国: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群力实验小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