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北外网院的健身房是不是很小很挤啊?

北京外国语大学健身房
从这里出发北京哪里有干净的环境好的游泳池?
最好是人不要太多,水不要太深,要有浅水区更好,救生员专业负责等等
藍色港灣旁邊的銀橄欖體育中心。奧運會時的游泳訓練場館之一。五十米標準道,有淺水區,人不多。我最看重的是衛生間是否乾淨。這一點銀橄欖做得很好。它屬於中日青年文化交流中心樓羣的一部分,建築設計是黑川紀章做的。
我去过的游泳馆优劣排名(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中国地质大学游泳馆北京外国语大学游泳馆北京语言大学游泳馆人民大学游泳馆北京一五九中学游泳馆校长大厦游泳馆东单游泳馆水立方游泳馆北京科技大学游泳馆优龙会议中心游泳馆陈经纶中学游泳馆初来北京,现居天通苑。附近的泳池,很难满足锻炼的目的。瞻仰此问后,准备游遍被提及的游泳馆。北京外国语大学 17:30票价对外25。目前正在维护中,暂定20号开放。场馆是崭新崭新的,服务阿姨是冷冰冰的。开放时间改为25号以后了。 11:07北外游泳馆,如大部分高校的游泳馆一样,50米标准泳道,栅栏分开深浅水区(深水区全程2米),难能可贵的是,还设有小号的小朋友区。虽然里面不全是小朋友。整修了这么长时间,水质异常清澈,处于泳池水下哪个角落,观赏整个泳池的景色都没问题。硬件十分过关,衣柜绝对够大。淋浴水流很冲。整个场馆都十分干净。眼下是假期,我又是午饭时间去的,我一个人一个泳道,游得特别痛快!救生人员是所有场馆中数量最多的。此外北外体育馆还这有羽毛球、健身等场馆。不限时,票价如下: 14:30北外的游泳馆高质低价,我一直担心能保持多长时间。果然,今天出状况了。游到3:30,竟然开始清场了。原来北外开始实行日场夜场制了。具体安排如下图: 11:00北外的泳池蚊子好多啊。虽然在场馆内装了6个紫色的灭蚊灯,但是泳池尽头休息的地方还是有蚊子飞舞。尤其是栅栏上挂的警示牌背面,密集恐惧的人根本看不了!人民大学游泳馆 18:30 票价对外30,男宾队伍很长需要排30min,女宾无需排队。50米标准泳道,用栅栏隔开深、浅水区。浅水区在下饺子,深水区全程深水无坡度,4~5个人/泳道。水质清澈到让人想喝两口,但是洗浴区的卫生条件让人失望,废弃杂物到处都是。洗澡水管够。请自备拖鞋。在这里考的深水证,10元,程序很复杂,先后出入3次。2楼有快照8张/20元。人大通往游泳馆的路目前在施工,灰大,臭,不建议前往。北京语言大学游泳馆 17:30票价对外30(有24元的团购),押金20,无需排队,空调很足。外国人密度很高,从地铁口就能看见。跟我们一样,拖鞋,大裤衩。50米标准泳道,栅栏分开深水/浅水区。深水区1.2~1.8米,一点也不深。导致很多小朋友在这里,容易撞到。水质也很好,但是没有人大的清澈,有点凉。陆地上比人大干净多了,即使这里的设施比较陈旧,灯光有点昏暗,但是清洁人员很卖力的在工作。且工作人员的态度比人大的好多了。洗澡只有10min,不知女宾是不是多一些。自备拖鞋。语言大学绿荫浓密,多有俊男美女,建议前往。 15:00今天去了一次,发现办年卡可以把单词的成本压缩到17元。不过同时觉得这里只有“浅水区”和“戏水区”游不开。价目表(又躺了,知乎的工程师是不是根据EXIF修一下)北京科技大学游泳馆 18:35周六日票价对外40,押金20,限时1:30,不排队。储物箱很多,但是小的出奇,冬天的衣物是不可能放进去的。50米标准泳道,栅栏分开深水/浅水区。深水区全程2.4米,5条泳道但是一条划给培训班了。人不算多。水是绿颜色的。高中老师教过,蓝色的是硫酸铜,这里难道是臭氧消毒?作为奥运场馆,这里硬件的底子不错。维护就呵呵了,主要体现在不是太干净。售票的MM看来工作不大顺心,火气很大。PS:我买票的时候就知道1:30,游泳加洗澡肯定游不完2000米,压根儿没打算准点儿出来。售票MM还真认真核对了入场时间,20押金给我扣了。在下也算以身试险了,去北科大游泳的朋友多少斟酌一下吧。中国地质大学游泳馆 14:30周六日全天及工作日18点前对外30,无押金,游泳及沐浴皆不限时。人比较少。储物箱多且勾搭,更衣室环境很不错。淋浴室有12个莲蓬,中间有毛玻璃隔开。50米标准泳道,栅栏分开深水/浅水区。深水区全程2米。5条泳道,一条为教学泳道。人少,游得开。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感觉泳道比科大的宽。场馆是新的,维护的很好,很干净!售票的大姐们都比较和善。总体来讲是五道口大学城中最好的一家游泳馆吧。 14:30 14:30周末要赶两行代码,就没去探索新大陆。水质依然清澈,跟上回去没有区别。只是最近的酷暑,使得泳池里的人变多了。浅水区基本游不了,深水区还不错。对了,地大不卖票了。外来人员必须办卡。手续费10元,最少充50。让人郁闷的是,办卡无优惠…… 14:00才发现,地大周末下午两点才开放,我之前都是14:30才到。地大的水今天异常清澈,而且较北外相比没有蚊子滋生。今天还注意到,地大前台的服务人员很热情,完全不似其他游泳馆的工作人员般摆臭脸。 15:00地大已经是我最常去的游泳馆之一了。另一个是北外。北外最大的特点是妹子和蚊子都很多,还是地大最干净。不多今天貌似到季节了,人多了起来,平均素质也下来了。附上收费表和营业时间。北京一五九中学游泳馆 13:30对外45,无押金。不限时。因为全场深水,入场时就需要出示深水证,并在出场时凭手牌儿换回深水证。储物箱是老实的铁皮柜,够大。浴室有10多个莲蓬吧,中间用厕所常用的那种木板隔开。泳道是50米的,全程全场2米。这里是真正锻炼的人来的地方,装修没有一点多余的地方,甚至有些陈旧,但是干净。人群也是以大叔大婶为主。其中颇有泳技不俗者。售票的大姐比较热情,很是自来熟,没有干服务业的那种冷冰冰。除去票价有点贵,是一家值得推荐的游泳馆。PS:校门的门禁是虚设的!害我转了一大圈!!!北京陈经纶中学游泳馆 14:07票价50,押金50,限时2小时。50*25米的泳池,全程能踩到底儿。储物箱每列三层,还算够大。淋浴头比较多,但是都没有莲蓬。我要重点说一下水质。入场时不需要深水证,我就感觉不妙。尼玛,进去一看,这水浑的啊,隔壁泳道的人都看不清。池边的痰盂要满了啊,要溢出来了啊。有深水区啊,就两条所谓的快速泳道,快,个,屁。你说,环境这么差,票还这么贵,人应该少点了吧。错!人,人,人,全是人。我都纳闷了,这么浑的水,你们怎么玩的这么开心?每条快速道10多个人啊。要是真快也行,大哥你狗刨可以去小朋友区刨么?你说游快点儿,大不了超车呗。不行啊,可见度太低啊。等发现前面有人,已经踹脸上了啊。总之,我游够米数后,就落荒而逃了。水立方游泳馆 16:20水立方里面有两个泳池:1)赛池,票价100,有时用于比赛,对外开放时间需要上网查询,目测水质很好。2)热身池,票价50(团购40),一般都对外开放,水质较浑浊。今天赛池有全国青少年比赛,去了热身池。人真的很多,排了40分钟队才进去。限时2小时。栅栏分开深浅水区,深水区全程2米。衣柜够大,花洒也不错,但是不干净。水立方的名气自不用说,硬件“基础”自然是顶尖的,但是架不住这么多人一起用啊。真的很脏,很乱。要是来北京旅游,慕名参观还是值得的。但是要是像我一样以锻炼为目的进去的话,得到的只有失望。今天游泳回来后把该问中提及水立方的答案全反对了一遍,题主问的是“干净的”“环境好的”,水立方明显有负盛名。附排队图:东单游泳馆 11:30散票50。旺季六七八月限时2小时。浴室很小,只有很紧凑的12个喷头。与卫生间联通,不过气味还好。储物柜较小,估计冬天会不太方便。更衣室及浴室不是十分干净,毕竟是老游泳馆了么。泳池里的水倒是很干净。50m*10道。其中两边的两条是浅水区。深水区只有1.8m,无需深水证。游客的泳技感觉比大学城里的要高。里面的大爷很能侃。莫名其妙被其中一位就“年轻人应该踏实工作、尽早结婚”的主题教育了一顿……这是价目表(怎么躺了,知乎的问题)优龙会议中心游泳馆 17:30最近搬家了,这个是里家最近的50米泳道,就探索了一下。散票40,团购22。团购的照片只有灯光昏暗的弧形穹顶那几张是真的。浴室大概有8个喷头。更衣室卫生环境堪忧,箱子倒是不少。卫生间是敞开的,换衣服的同时还能欣赏大叔如厕。另,我看到一只比我整只大拇指还大的蟑螂爬过……泳池是50*25的,水质还算干净,视野在两条泳道左右。估计是因为人少,人多估计水质会下降很快,毕竟维护力度太小。池底是那种渐进是式由浅到深得,深水区只有1.8m,无需深水证。这里的池壁结了一层厚厚的水碱,倒是防滑。泳区的灯光非常昏暗,穹顶看起来是铁皮蒙的。那边还有一个小泳池,已经没有水了。游客素质不高,还有抽烟的。没有泳技可言,戏水的占大部分。整体感觉,一个刚落成时应该很棒的游泳馆,因运营不善缺乏维护资金落魄至此。校长大厦游泳馆 10:30这家应该是大兴区最好的游泳馆了。散票40,押金50,不限时。可以办卡,30次¥900,50次¥1200,有效期至日。更衣室和浴室都很宽敞,衣柜是我去过的游泳馆中最能装的,不过卫生一般。泳池是标准的50米,深水浅水区用栅栏隔开。水不算特别干净,能看清隔壁两条泳道吧。这里的深水证管理很有意思,持有深水证的游客发红色钥匙牌,否则发蓝色钥匙牌。钥匙牌必须带在手或脚上,我揣在裤兜里(没错我裤衩有兜儿~)被救生员询问后得知的。上午人不是特别多,深水区两人一道。不过出去的时候看见一大波小朋友正在接近。游客素质和泳技都不如大学路,乱扔杂物现象很严重。整体感觉,硬件设施过硬,但是维护做的不好,主要体现在卫生条件差。
说实话,还是推荐水立方。我爸爸在哪里办理年卡,主要我要说的并不是大家知道的水质,而是,这个场地给我们的附加增值产品。因为是水立方的关系,所以很容易有国际性的比赛会占用训练池,所以主办方会给会员们比赛赠票。换句话说,自从我爸爸当作会员后,我看了国际男子跳水决赛,以及昨天的国际女子水球决赛,而且非常幸运的是,美国队对中国队,现场非常火热。PS,中国队一直领先,最后11:11平。重点不是分数,也不是说让我学习了水球的比赛规则,而是,现场放两国国歌的时候,我又开始有激动想哭的感觉了。(从08年开始)
如果是一般消费的话,首选住处附近的大学游泳馆。价格亲民(找人办张学生卡),群众素质高(随水小便几率低),水质干净(水温等基本参数都有公示),专业救生员(好多体育老师)。最关键的是:好多学生妹子/肌肉哥,没准还能艳遇。
北京外国语大学游泳馆,满足题主的大部分需求。另外,妹子超多。
分深水区和两个浅水区,深水区是6道 50m泳池,浅水区A面积比深水区稍小,浅水区B比A再小一点,主要是给初学者和小孩提供的,水很浅,两个浅水区都没有分道线。在深水区和浅水区A的头尾都有救生员,在侧面也有会各有一位救生员巡视,但是以我去了几十次的经验,深水区救生员并不是一直在的,浅水区的偶尔也会不在。浅水区B因为实在是没有特地注意过救生员,所以不太清楚,应该是有的。
个人觉得水质比较好,没有絮状物,能见度非常高,水下从一头看到另外一头完全不费力,毕竟是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地点。水温稍低,属于游起来啥事没有,但是如果停下来歇两分钟的话会冷,不过我觉得这个温度蛮合适的。
浅水区A的人在夏天会稍多,属于游50M不能游直线中途可能需要换一两次位置,深水区人不多,浅水区B人也不多。更衣室环境一般,毕竟是为学生提供的。。。但是绝对不脏,这点放心,记得带拖鞋,洗完澡光脚踩地上脚底还是会黑的= =。补充下:
非本校学生也可进去,票价是25元一次,周一到周五下午四点开到晚上九十点左右,周六日上午十点开。
吐槽下北外的次卡和月卡,完全就是一个月三十天,月卡就是25x30,次卡15次价格是15x25这是啥价格啊,完全没优惠我何必办卡,一次一次交钱不是更合适吗,印象中年卡是1700左右。
北外的体育馆里也有健身房、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其他运动场所。
只去过海淀区的,特别是五道口附近西郊宾馆游泳池:水非常干净,洗浴环境相当好,有吹风机和洗浴用品,毛巾都不用带中国地质大学游泳池:比较大,weekday去人不太多,就是洗浴的有时候要等,总共也就十几个淋浴喷头北京语言大学游泳池:还不错,经常有外国MM来,淋浴是限时的,20元押金
看了知乎上这么多问答,终于有机会回答问题了(好激动 T^T)我是今年3月份在中央党校北门的华体中心游泳馆(大家都叫中央党校游泳馆,实际上是对外开放的,也有不少党校的同志来游)办得年卡(因为学校离着很近)。游泳馆在体育馆2楼,50m标准泳池,分深浅水区,浅水区1.2m-1.5m,深水区1.8m-2m,深水区两侧有20cm的台阶,加上台阶大概深有1.6m(可供大多数人踩底),是非常人性化的考虑,但是进入深水区需考深水证;水质很干净,能见度很高,换水频率也是很高的(游了快一年了没有见过水质浑浊的情况);救生设施齐全,营业期间水池两侧都有救生员;价格方面,有年卡和充值卡以及单次消费,年卡2000不限次数仅供本人使用,充值卡分00 1w 不同区间折算游泳价格不同 最低可至30 可同时供多人消费单次消费50(个人觉得就游泳条件来看,价格还算合理)。由于位置比较偏僻,所以人不是特别的多,一般都是附近的住户、学生、和党校同志。。。夏季最多人时候,每个泳道大概8、9人,平时大概4、5人,我有时候去那个泳道就我一人。。好爽~
东城区的话,推荐汇文中学游泳馆, 东城区(原崇文区)培新街6号,电话:010-。汇文中学游泳馆平日下午16时开馆,周末下午14时开馆,晚上到21时30分,票价35元(20次卡560元,合28元/人次),不限时间,需自带锁具(可以租锁,押金10元,租金2元)。汇文中学游泳馆的优点:正规50米泳池,分深水区与浅水区,深水区水深都是2米。臭氧过滤消毒,没有氯气味道,水质非常干净,平时人很少,夏天人多的时候每条泳道也不会超过四个人。深水证查的很严格。缺点:在地下,有的人可能会认为空气不好,其实没有这个问题。淋浴间很小,只有六个喷头,夏天人多的时候偶尔要等。最近换了电子计时器,洗澡时间比较短。不好停车。另外,莲花池东路会城门桥东北角的北京铁路局文化宫是我平时游泳的地方。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32号,电话:010-。京铁文化宫分早场、午场、下午场和晚场(夏天晚上两场,冬天一场),每场时间基本为1小时15分钟,票价因时段不同略有差异,大致在28元左右,原来可以办卡,但是近年来已经停止发卡。不用自带锁具。优点:正规50米泳池,分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水深一头是2米,一头1米4。臭氧过滤消毒,没有氯气味道,水质一般干净。深水证查的比较严格。淋浴喷头多,计时器时间长,大概能洗10分钟。停车较方便。缺点:每场均有时间限制;人较多,尤其早场,很多年岁比较大的人。其他场次人也不是太少,但能游开。不推荐天坛游泳馆,价钱贵,设施落后陈旧,水不加温,非常冷,曾经游了一千米还打哆嗦。(也许近两年有所改善,希望大家补充纠正)
有点答偏,楼主的要求的话就去人大、北外的泳池吧,都符合要求。另外推荐给经常游泳的人「一五九中学游泳馆」,全深水标准泳池。优点:水质好、人不太多,即使人多的时候由于是全深水,所以都是有经验的会游泳的人,泳道秩序很好。缺点:对外开放时间短(11:30-1:30;17:00-21:00)、更衣室环境一般
人民大学游泳馆
柳芳的特佳游泳馆。1、干净
3、80年代范儿比较浓
听到水立方就要吐了,大家别这么迷信好吗?之前在水立方热身池游的,感受如下。 a. 不管从奥体中心或公园哪站下地铁,都要走很长一段漫长而曝晒的路 b. 原价50,团购八折,40元/2小时,在狭窄的更衣室等淋浴排队就要耗费1/3的时间 c. 浅水区下饺子,深水区要证,而且停一下都会立即被吹哨警告,不适合我初学游泳的小伙伴 d. 人多,水质也就差了,漂白粉味还是很重,出来时泳衣涩得脱不下来 e. 一到寒暑假方圆五公里全是中华熊孩子精选的气息……如果你在海淀那边,有一串大学游泳馆可以选择。我只说东边,我了解的,21世纪饭店游泳馆(又名银橄榄游泳馆 / 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游泳馆)坐标
。二十一世纪饭店这一片儿的建筑都是黑川纪章设计的。推荐中午去,一人霸占一个泳道木有问题。阳光从屋顶照下来一道,探入水底,水清澈得可以透过50米看到池子另一边。手臂上都是细小的气泡,像裹了一层绒毛儿,不知不觉就改成仰式蛙泳……(我会说我被阳光感化了然后去啃建筑师的《新共生思想》了吗?)如图,这是中秋假期的中午一点钟,基本没啥人,阳光很诱人。水质:臭氧+盐净化,水是咸的,浮力略大。环境:不限时,可以游一天,累了池边有椅子休息。 泳道:八跳泳道,两条是架起来的1m深的浅水道,剩下六条都是2m深的。秋凉之后每道最多时候也就两三个人,绝对游得开。 更衣室:更衣室里有桑拿房,还有烫得很舒服的泡池。免费提供洗发水和沐浴露,从来不用排队,有吹风机和棉签随取。 更重要的是没有一堆泡池子里抠脚搓背的,游泳气氛好,大家都很有次序地一圈一圈游着,适合想正儿八经好好游个泳的人,也适合想学游泳的朋友。 唯一的不足是没有饮用水提供,需要自带水,或者门口有卖饮料的。地滑,请自备拖鞋。 【现在是广告时间】原价很不亲切,98元/次。想去的话可以找我一起,代刷卡,给我50元就行了。 另外,你是游泳初学者,我乐意帮你纠正一下泳姿。我们建了一个来这儿游泳的 QQ 群:。群里有几个有卡的,想去的朋友可以来群里组队,我们每周大概去两次,平日晚上一次,周末下午一次,具体时间可以商量。
北京科技大学游泳馆欢迎您!
我个人是做泳池的,就在北京这边,从我了解的状况和我去过的泳池来说,情况都堪忧。一是老式的泳池基本就不用考虑了,这些泳池循环和过滤方式基本都老到不行,设备维护情况也很差,各方面都不达标。其次是一些交通便利的,受欢迎的泳池,包括公共泳池,小区会所等等,这些泳池一般节假日人员超载了,过滤设备根本无法满足应有的需求。还有学校的泳池,这些泳池类似于公共泳池,但是由于人员较少,一般情况相对较好。最后是一些高档酒店的泳池,这些泳池的设备还是不错的,不过基本上主要的杀菌设备(臭氧)都是不开的,不过其他设备也要好于老式的泳池,而且价格高,所以人少,因此情况基本上是最好的。反正具体的场馆我就不说了,因为国情特色么,从我知道的情况看,就不要想太干净了,只能选择相对好的。总之,如果能有钱的话,最好的选择是五星级酒店,便宜一些的好选择是学校。无论如何,不要去人多的泳池。都不行的情况下,就尽量避开高峰时刻,选择早上去游,因为经过一夜的过滤,前一天的脏物被处理的相对干净了(前提是晚上不会为了省电而关闭过滤系统)。
听说北航的也不错,貌似是25左右一次吧
在北京去了差不多30个游泳馆,总结一下自认为比较好的:1、水立方比赛池:水深3米,水质一流,缺点:很少开放,偶而开放几天票价100元。限2小时。2、奥体中心英东游泳馆:对外票价50元/次,不限时间。环境好,分深浅水2个独立的池子,深水池3米,浅水池1.2米,水质很好,人也比较多。缺点:人多,必须办健康证。去深水必须要深水证。3、水立方热身池:环境好,对外票价50元/2小时。分深浅水区,深水2米,浅水1.2米。缺点:2米深不过瘾,还不如英东的深水池。限时感觉很不爽。4、北外游泳馆:水质好,环境也不错,很多老外。对外票价好像是25,之前A朋友的卡是15元/次。缺点:在地下一层。5、一五九中学:对外票价45,办卡接近20一次。水质很好,2米深的标准池,没有浅水区。虽略显陈旧,倒也干净。在学校的游泳馆里算好的了。虽然在地下一层,但因为屋顶高,也不觉得压抑。缺点:设施略显陈旧。6、人民大学游泳馆:分深浅水区,深水区池底是坡状,也就是一头深一头浅。水质还好。缺点:从人大东门进去要走很远。此外还有东单游泳馆、石油大院、育英中学、铁路局文化宫、柳芳特佳、陈经纶游泳馆、郡王府、京体、总参通信兵,空指、天坛等等。除去距离的因素,个人认为比以上几略差一点。尤其是天坛游泳馆,特别的脏。。水完全变色了。
好的游泳池只关乎净水设备的好坏,由此一条所有酒店之流的泳池全部歇菜,北京称得上一流净水设备的只有奥运场馆及起训练馆了。水立方,英东和清华!这里力荐清华哦!补充一句所有深浅部分,不需要深水证,可以不带泳帽的馆子千万别去
北外游泳馆,25一次,水质很好,泳道很正规,值得推荐。
果断北外。。游泳前都会洗澡。。比较干净,就是校外的有点贵,救生员还会教你游泳。最最最关键的是,姑娘超级多~
表示无力吐槽水立方的洗浴间以及卫生间的卫生状况……水质还不错,深水区我暑假期间去的时候人也适中,浅水区继续无力吐槽……据认识的人讲连站着的地方都木有……强烈不推荐水立方。然后感觉一般大学游泳馆应该都还可以吧~我只在THU游过,缺点是淋浴头太少了,别的学校就不知道了
来知乎,参与讨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一直以来都特别向往北外,可惜高考结果不理想去了一所普通大学读英语专业,想考研来北外。现在看见很多名校就读体验类的问题,希望北外的小伙伴们能介绍介绍:)
按投票排序
利益相关:BFSUer, 13届毕业生,高考生,非小语种专业。学习:先说学术,个人觉得北外大部分本科学生的学术水平(以个人为例)基本为渣;研究生状况不清楚;但老师中不乏大牛,如果有幸就读北外语言类专业,那可以很不客气地说他们基本都是该语言届的一哥一姐甚至祖师爷(如西语董燕生爷爷),常常发生以下状况,1)由于你读的语言专业只有北外开设,而很多专业是两年一招(如泰语、罗马尼亚语,通常用大泰/小泰,大罗/小罗标识)或者4年一招(如僧伽罗语、瑞典语),甚至有些是不招本科生而是直接在全校开通选课(爱沙尼亚语、立陶宛语这样统称三外的语言以及不幸由招生专业变成三外的冰岛语、希伯来语等),所以学成后你自然可能成为全中国会用该语言的100个人之一(数字瞎诌的,但考虑北外最近新开了很多语言:阿姆哈拉语、索马里语可能学成后也会成为全国会说的30个人之一,BIG大大的)。如果你就业对口了那基本就是和师兄师姐一起工作,还能一起八老师。2)你用的课本以及全国该专业学生的课本或相关书籍都是自己老师编写的(《当代大学英语》-基本都是英院的老师;西语、意大利语、日语……;大堆口译、笔译教材……)当然不一定能出书的老师水平都很高就是了,比如英院某位李,咳咳。。。所以随便看眼其他学校的课本然后云(jiao)淡(rou)风(zuo)轻(zuo)说一句“哦,这些老师都教过我们的”还是很舒爽的。学术渣是渣,但是身为魏公村女子职业技术学院(BFSU别名第一次出现),其学生技艺的口碑还是不错的。首先北外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分数线是很高的,据对文科录取的了解,在大部分省市录取均分一定比北外高的基本就只有北淸、港大、港中大、人大、复旦、浙大这类A++大学;外交学院、南大、南开、北师大、对外经贸、港城大不相伯仲,看具体省份(怎么觉得有乱入的,有遗漏或误解望指出),所以拿着能稳上北外的分数填这些不相伯仲的和其他的学校基本都是没问题的。但这也就造成了一个众多校友很愤懑的问题 - 老子好不容易考了这分数结果尼玛工作、留学、交换的时候那么多就是认比老子收分低好多的985的(北外就是个211)!所以读北外有风险,报考需谨慎。再者,北外学子还是相当勤劳的(此处有笑声),很多学生都有晨读、自习(作为13年就毕业的人实在不习惯用图书馆这个词语)的好习惯。加上语言类专业本身要求的大量口头、笔头练习,北外也是对得起国内第一外语院校的称号。至于学风,我觉得北外还是不错的,大批人都是本着兴趣在学习。讲座虽然没有A++大学那么多和那么大牌,但基于平台不错(外事口+帝都),经常也有各种各样的讲座(后悔当时没听几个),尤其是国际关系、国际交流、文化类的比较多,什么A国外交部长,B国大使,C国总理,D国总统这种我能说我都懒得去看么...大牌偶有出现,比如骆家辉(大使上任后第一次公开演讲就在北外)、罗伯特·蒙代尔、厉以宁等等(我果然是学渣求帮举栗子!)其实单纯啃书的学霸在北外是边缘群体好吗。住食行硬件:校园很小,除了商科+计算机+德语在红色大门西校区(就是北外最标志性的那个外研社三重门),其余专业都在灰色大门东校区上课,宿舍食堂其余生活区基本也都在那。东区一条直线走完5分钟不夸张。之前因为修新图书馆还无法直线通行,某晚因此警车(不是强奸啦,想保研的请另谋他法)进来还迷路了,红红火火何厚铧。当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又叫北京永建大学(Beijing Forever Structing University, BFSU别名第二次出现。)北外的寝室真的是相当烂,关于空调的问题很多答主已经讨论过了╮(╯_╰)╭。据说今年毕业典礼上史艳女神给校长反应了不知道后续有无进展。WIFI基本全校覆盖,虽然信号不敢恭维(哦,以前主管北外信息网络的春哥被陈雨露一起拐到人大去了,所以你看到人大现在主页和北外主页有多么相似了吗?)大部分寝室都是12平米4人上床下桌,有个装饰性大于功能性的电扇,少数寝室有独立卫生间,大部分都是公用一层楼两个的卫生间(男生4蹲位4挂便器,经常有人不冲厕所或者肛门生长部位变异),所有寝室没有独立浴室,10年春开始给大部分楼安装了一层楼两间浴室(每间三个喷头),大概每天13:00-10:30(好像现在延到11:00了),然后成为学生最大的福音,此后晚上在外浪的台词经常包括:我要回去洗澡了/9:30了,再晚回去没热水了。两栋18平米的大寝室楼只能住一个年级的男+女,狗屎运好的年级参见08级——12级依此类推。食堂吃的烂,自认食量正常,吃饱平均10元(12年以前物价,此后几乎没吃过食堂)。大多时候都在外面解决或者外卖,AA或者均价20-30吧?不过北外东门和民大西门之间的魏公村是传说中的吃货天堂,各种民族美食、风味小吃、韩日西餐(北电北师大的什么来了表示很羡慕)虽然个人也早吃腻了,但一想到这条后街就热泪淫眶(zuo)。行,北外的地理位置已经相当不错了,就在西三环上,和北三环快相交的地方,算是市中心了。学校走到4号线魏公村地铁D口大约15分钟,到中关村、人大、北大半小时以内。旁边的院校有北理、中青政、民大、北舞、军艺。比起各种本科四年,或者有几年在大学城或者什么分校区的大学靠谱多了。三里屯、国贸、世贸天阶、大望路这些实习和玩的常见地方1小时到达,后海、鼓楼、南锣鼓巷30-45分钟。最近的电影院和能满足大部分需要的shopping mall都能从学校30分钟以内到达。北外的良好地理位置是卤煮当年志愿填北外舍上外重要原因之一。恋爱,活动,氛围:由于是小班(仅限语言专业)教学,北外基本是没扩招过的(这点十分难能可贵),每个年级人数差不多1200?(反正就是人少地小,最近毕业的14届似乎是1053)男女基本比例1:5,但也有很多专业由于按性别招生如阿语,男女比例也会达到10:1。不过在已经很少的男生中,弯:直的概率大概是1:5吧(我怎么知道确切比例!),也算基友福地吧,所以北外又称Beijing Female Students Union / Boyfriend Forever Searching Uni (BFSU别名第3次出现)。当然这对聪明灵巧、独立大方的北外女生也不是什么难题,毕竟都是能走过国门的人,难道还怕走不出校门吗(校友姐姐许戈辉语)。不过我真担心在校内找的难道不怕分手后在这个巴掌大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地方尴尬么。北外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尚算丰富(又不能和A++大学比),不过都多少要受点蛋疼的团委的控制。学生会有文艺部、女生部、外联部、权益部、生活部……每年大一招新大概招20多个人;社团有话剧社、街舞社、礼模队、合唱团、模拟联合国、电影社……加入不限年级年龄;每个院也有自己的学生会,结构大概和校学生会差不多。还有些比较独立的组织比如AIESEC,OVAL;校园媒体遍地开花,《外域》《107调查》(《参差计划》)……比较卖座的活动有校园10大歌星赛(每年的明星祝福视频真是劲爆)、T风暴(你见过几个大学有自己的走秀活动的)、街舞大赛、英文歌曲大赛、年终大戏(我经历过的就只有《日出》,《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当然你愿意其实每周都有些大大小小的活动可以参加的。一般来说加1~2个社团专心发展最佳,容易分配时间和找到归属感。传闻北外太开放,但我想说北外只是一所三观正常的大学,只是在三观不正的社会中被扭曲了。上演《阴道独白》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北外学生来说确实是“见怪不怪”,稀疏平常,女性在北外受尊重的程度比社会上大部分地方要高很多,没有人觉得那些宣传照在网上流传的女生会是“不要脸”,“下作”,“粗俗”……学校里自己的咖啡馆经常有这种社会问题的讨论沙龙;批判性思维在北外是受到鼓励的,不受制权威,不人云亦云,不做错误的逻辑预设……某些专业开设的辩论课上我们就经常花俩小时的时间来讨论“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安乐死的道德伦理“,”freedom of speech的范围应该有多大“,”儒学应不应该成为义务教育一部分“,”全球化还是新殖民主义?”等等。北外学生的语言优势、西式教育和以身作则的老师让北外成为了中国最开明的一所大学之一。这里没有道德高地、没有有罪预判,这里什么样的奇葩也都有,但只要你不是在秀智商下限,这里都能容得下你。希望北外的人出去后都能为北外这样的风气自豪。毕业出路:工作而言的话,北外总的还是不错的。凡事都是看个人,有找月薪3000块工作的,也有起薪23000的。不过目前我真还不知道有谁是真的在找确不找不到的。最近网上比较火的一个就业数据北外大概也在TOP10里面,这类榜单有些咨询公司也做过,还有个什么麦可思的我记得,反正北外都是前几名。不过北外毕竟不是综合性大学,所以就业方向比较窄,大多都是往文商科方向,校友优势的确不能跟A++大学比(进外交部也许除外,毕竟1/3都是北外校友),哦对,第一位拿诺贝尔文学奖的其实是我校法语系的。但如果你是要在语言这个大领域工作,那北外真是算得上金漆招牌。就我个人而言,混迹了点翻译圈,但凡去接活儿的时候,别人知道你是北外出身的,基本都是放心大胆把活儿交给你。而且如果你想考联合国的译员的话,也会发现里面基本都是北外校友(虽然基本都是高翻前身译训班出身的)话虽这么说,北外也不是只能干语言这行。大多数都是拿着语言当工具,去MEDIA(去年来香港才发现《南华早报》总编辑都是北外校友、PR(不知为何去PR的人特别多)、外所、快消、投行(09年Morgan Stanley来北外宣讲说他们08年那阵金融危机中国只招了18个人,其中6个是北外的)。出国的话真是呵呵了,虽然每年都有那么几个哈佛耶鲁牛剑(恭喜芬芬被斯坦福录了),还有一大批藤校,但是好多都被卡死在985这口上了(你说凭什么申LSE的时候985只有均分85,211就要均分90呢,大批拿了con-offer的学姐学长就这么转投其他学校了据说)。北外国内认可度还是不错的,误认度也是不错的,但国外尤其英美几乎就没人听过了啊!留学中介都会给你说“这位同学,你的资料不错,但就是学校是硬伤。”(掀桌啊魂淡)BTW, 虽然小语种本科交流机会不错,但是大语种和非语言专业真挺坑爹的,最好的估计就是哥大的巴纳德学院了吧(只有英院开了,还只收女生!!!→_→ 对就是奶茶去的那个项目,我们那么多同学也去了但是确没得到富商垂怜难道真是因为她们不够单纯和善良么摔),更别说没有交换项目的学院了(呵呵)。----------------------------------------------END------------------------------------------------好累啊,不码了,高喊一声我永远爱北外。 补充谢谢朋友和校友们的支持。结合最近一些遭遇,突然想说说北外毕业的很多人外语水平是怎样的:毕业后,很像《天龙八部》里段誉从无量玉洞里出来后,发现为什么本来一直觉得自己本来弱弱的,但突然可以秒杀一大片了。。。
谢邀。2010年7月从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毕业,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芬兰语专业,2014年6月刚刚毕业的北外人来凑个热闹。为了避免不明真相的群众再次将北外和二外弄混,我先插播一段历史:北外前身是成立于1941年的中国人民三分校俄文大队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延安外国语学校。截至201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已开设49种外国语课程(其中15种语言是国家唯一学科点),培养出一名诺贝尔奖得主,驻外大使400余人,参赞近1000人,“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友的身影”,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与二外——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不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大学。刚到北京的时候,坐上出租,告诉司机:师傅您好,去北外。往往师傅就是一脸迷茫:北外?你说的是二外么?在这时候,总觉得自己的学校好像在出租行业没有二外有名。具体原因很多,不再分析。1.我在北外说鸟语?2010年的开学典礼上,学唱了北外红到爆的校歌《永远为人民服务》--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惊讶于一所外国语院校的校歌如此又红又专,所以大家也可以想像下所谓的校风开放是个什么样子。北外有很多的小语种,甚至有的是死语种。不是所有的小语种都好找工作,就业率也没有市面上的那么好看,10%的水分总是有的。比如我所学的芬兰语,专业就业的人数为1人,其他的同学都是非专业就业了。为什么要开设那些使用率如此底的语言,原因很多,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学校发展需要等。但是国家需要的就那么一两个人,其他人呢?为了避免成为政策的牺牲品,有的同学从知道真相之后就再也不上专业课,自学其他英语,金融等,大四毕业拿到巨牛逼的offer也是常有的事。在这点上,老师还是比较开放的。2 学小语种就业好,好找工作?男生比女生好找,某些语种好找,其他就呵呵呵呵呵呵呵。西葡语系,阿语系的男生找工作轻松容易,相对其他语种而言。女生学阿语比较悲剧。用人单位对学小语种的性别歧视还是很大的。所以当初说要放开性别招生,大家都觉得上面的人脑子进水了。后面得知是有家长表示对政策不满。。。所以家长没有脑子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大二的时候,外交部会从小语种中遴选一部分人,通过三天的考试面试,之后确定人选。也就是相当于大二你就找到工作了。听起来很轻松,参加过考试的人表示很虐很变态,难度压力比国考难多了,毕竟当年只是个大二的小朋友。。。学小语种的好处就是出国机会多,大二大三国家会给一定的留学名额出国交换,每月提供300美到1000欧的奖金不等,出国9个月到1年。去对象国深造。3 北外女生难追,gay多?我觉得女生多的地方,可能给人感觉就是她们单身很久了,一定很容易追到。。。其实不是这样。然后就又给人北外女生很难追的错觉。。。总之就是你们的错觉,跟北外女生没有太大关系。用心追都追得到。难追的客观条件还是比较多的。学小语种的女生课多,作业多,在四年内要学好一门新的语言确实要多用功,大二大三有可能面临出国,北外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如果妹子再加一个两个社团忙得要死,大二或者大三有出国,大四忙着找工作确实。。加上你还总是时不时撩一下暧昧暧昧暧昧一下的话。。。(那就真的很难追了!)gay确实很多,考进来就是的很多,被掰弯的也很多。附近北理来找我们学校的gay or 直男的也很多。。。gay也一样,有好人,有碧池,因人而异,不做评价。4 北外硬件好?哈哈哈哈哈哈,我们没有空调,之前没有图书馆,洗澡要顶着寒风热气去几百米外的公共澡堂洗澡。第一次进澡堂简直被吓cry。。。低着头不敢抬头。。。南方妹子表示很羞涩。不过话说回来,在食堂一楼大家一起自习的时候还真的很欢乐,从这头走到那头,耳朵飘过无数中鸟语的感觉真的很想念,哈哈哈。现在图书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高!大!上!有机会来参观吧!鸟语的书很多。游泳馆和健身房不错,就是偶尔人太多,挤到没朋友!学了四年的鸟语,对北外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毕竟那是我的青春的一部分啊,有我最爱的一群人。但是北外确实有很多问题,比如,网速一直到了10点11点就是渣渣,工作人员上班炒鸡轻松不管事;公共英语课简直是渣渣,作为外校的孩子表示还不如高中英语课,但是也有个别老师的英语课真的很优秀~TW简直是北外一霸,个别老师能亲民一些么?不要让学生一听到你们的名字就头痛。永建大学终于开始不那么多工程了,学校不那么像工地了,欧也!还要在北外呆至少两年,希望接下来的两年,能看到北外更多更好的变化。我在北外等你们回来看我喵,暴露知乎id作死ing。。。最后插播一段毕业晚会上的戳泪视频,包含了四年来北外的变化,也有我们深深地回忆。也许只有我们懂的回忆!
07年进入北外,毕业后留校任教。如果你认为学术是发论文做科研而你又渴望学术那么北外似乎不适合你。(拿我个人来说,本科就是大量阅读,看新闻读小说什么的,也许硕士论文期间才算开始进行严格意义的科研学术,论文做的是土耳其语动词配价考察)总体感觉:1 学生比较刻苦(或者不如说学外语这件事很苦)但同时书呆子不多;2 师资强; 3 学生有国际视野。至于宿舍没有空调、食堂小贵、校长换得比日本首相还勤等传统槽点,我就不吐了... ???(但是!我觉得食堂真心不难吃!而且洗澡真心方便每层都有洗澡间好么!)以下展开谈:1,北外以外语学科为主。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用四年的时间把一门外语学到可以自如交流阅读并用它开展工作,这并不容易:绝大部分语种都是零起点教学 、和大语种相比小语种的学习资料(比如语法书、双语字幕的影视作品、杂志)较少,况且学外语依靠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是终身的、没有尽头的。因此,外语专业时间紧、任务重,需要下久工夫、苦工夫、硬工夫。外语专业的这种性质使得北外学生比较坐得住,能下苦工夫。说北外书呆子不多,一是想学外语的同学,内心--至少是内心某一个角落里--浪漫/文艺/感性多一些(这一点在09年取消单招以前更加明显,当时单招只面向各重点高中,招生过程中不考数学,还有面试,所以当年北外学子中不乏高中折翼在数学的偏科文艺/学青年),二是学外语这件事本身就会潜移默化地改造学习者,比如某级韩语学生特别是留学之后后穿衣气质什么的明显韩范儿???2,北外外语教学传统悠久,师资积累和学校的牌子毕竟在那儿摆着,因此,虽然北外教师薪资待遇在国内高校中毫无竞争力(比如目前北外新入职教师没有宿舍,都得自己花钱出去租房),新教师的招录的门槛一直很高。总之,虽然从数据上来看北外近几年的论文发表科研能力比上外弱,但毕竟是传统名校(而且外语学科不是理工科,科研paper和教学水平还是不完全吻合的)北外的外语教学,实力还是很强的。3, 由于本科期间基本都有至少半年的公费留学经历,北外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很强,加上小语种专业外事活动频繁,学生毕业出去之后显得见过世面,至少不土鳖。另外,关于就业:我觉得,北外小语种毕业生就业不难(起码我本科同学都是用专业就业的,而且累计职位数比学生人数多)但在入职后有些劣势也会显现出来:除了外语不会别的了。亲,如果你将来不是当外语教师那外语就基本只是工具(当然首先你的这个工具必须够硬)。通过小语种这个法宝北外人可以相对轻松地进入金融机构、央企(比如2014年中国银行小语种人才计划包括匈牙利语,而14年全国只有北外有匈语应届毕业生,就俩人,研究生)但是根据同学们的反映,小语种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需要自己恶补大量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另外,外语学科对思辨能力的训练较少,这方面需要自己着力培养。
一代红楼变青楼,万年工地几时休。后街尽显繁华世,村前静吧夜色柔。当年青涩闺中密,如今已为郎盘头。京中一别已数载,何日有缘再重游。——《944路那头的帝都仰望星空大学一毕业多年的学子因怀念北外食堂不辣的石锅拌饭有感》
北外非语言本科毕业生一枚。(背景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外开始探索非语言类专业的发展,俗称”学术大跃进“。法律、新闻、外交、经管、计算机(是的你没听错北外有计算机系)等专业由此设立,这些专业最初都属英语学院管辖,后来陆续独立成院。)看了一圈现有的答案,惊讶于大家都觉得北外“学术氛围浓厚”。不过看到这些答案基本上都是北外语言类专业的同学写的,也就不奇怪了。的确,北外作为全国外语类院校中的领头羊(之一?),其语言类专业拥有最好的教学资源和最高的教学水平。北外的语言类专业学生有非常非常多的出国学习机会,尤其是波斯语、希伯来语、老挝语等非通用语种,甚至会整个班一起出国留学一年。在教学水平方面,确实要求严格、强度很大,很能锻炼语言水平。以我个人在英语学院的体验为例,从刚入校时的英语语音课,到两个学期的英语辩论课,再到高年级的笔译口译,只要好好上课、认真对待,一定会让自己的英语达到脱胎换骨的效果。北外的学习气氛良好。记得现在的图书馆还没修好的时候,连食堂都被当作临时自习室。每天一早就有很多同学来这里早读,晚饭后也经常见到三五个学生在一起复习,可见北外的学风还是很端正的。经过四年的培养,北外的毕业生多数都有着出色的语言水平、踏实勤奋,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北外毕业生的最大优势。但是教学水平不等于科研水平,学习气氛也不等于学术气氛。和其他综合性大学比起来,北外确实比较单调。就教学而言,大多数语言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和高中可能没有什么本质差别。而非语言类专业成立时间短、经验和师资还在积累阶段,就更不用说了。再加上学校的教务管理死板,学科单一,部分北外学生在学校接触到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因此学术能力、创造力、研究能力可能都比其他二线大学(抱歉我把北外自动归到了二线= =)都要弱一些。就科研而言,很多文化、社会、语言方面的国别研究当然是全国领先,这一点在其他几位童鞋的答案里面都有详细描述。既然题主是英语专业的,那么到时候应该是报考北外英语学院的研究生(如美国社会研究、加拿大研究、爱尔兰研究),或者是北外高级翻译学院,这两个院系都是水平一流(尤其是高翻!!),请题主放心报考~但与此同时,北外整体科研力量还是有待改进。一方面,整个国家的大环境还是重理轻文,像北外这样的院校肯定不像清华北大甚至隔壁的北理那样资源雄厚。另一方面,文学、语言类专业和社科专业的科研资源分配不均,不仅仅是物质资源,也是校内的社会资源,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内部的politics造成的。希望新上任的彭校长和韩书记能做出一些改变。接下来再扯一些北外的小历史吧。大家都知道北外的前身是我们党的抗日军政大学俄文大队,后成为建国初期培养外交人员的大本营。此处插播一段校歌: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我们有马列主义武器,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勇敢地走向岗位,永远为人民服务。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是的你没听错这是校歌!!!!北外创立的初衷是为了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外交事业而服务,可谓是根正苗红。不过,既然是为了培养官僚而成立的学校,北外自然没有像北大那样自由浪漫的理想主义传统,也没有像清华留美预备学校那样的野心和领袖意识(不好意思我好像把北外和TOP2相提并论了=。=)。北外只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而咱们的外交在整个政府体系中的地位如何,以及咱们的外交观念的问题,大家都懂的。总之,北外今日的过于单纯和学术科研的短板,也许也有其历史原因。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可能是同学和老师们平时接触了很多多元的外来文化,所以北外同学们的思想是非常liberal的。我尤其欣赏北外的性别平等气氛,我觉得用“女权主义泛滥”这个词来描述这种现象很不公平。北外不过所谓的3月7日“女生节”,北外的女生不需要被男生特别照顾,她们不是弱者、不是“公主”,而是主人。另外,北外对LGBT的包容程度也很高,(虽然也不乏个别直男癌和先天性恐同症患者。)说到思想自由,我又想起了2011年的区人大投票和乔木老师,不赘述了,总之这是一次很难得的公民参与启蒙。北外还是有很多思想开明、知识渊博、做人正直的好老师。硬件设施方面,必须承认北外确实很破。图书馆建了四年才对外开放。教学楼的洗手间经常锁坏了没人修。宿舍空间狭窄,没有空调。宿舍楼内到三四年前才建起澡堂,以前都是要集中到学校综合楼洗澡的。学校田径场的塑胶跑道、篮球场的塑胶地板也是在70周年校庆那会儿才铺上。食堂性价比也很低,比不上周围的任何一所高校,好在校外10分钟步行距离内就有很多alternatives~~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一是钱不够。二是学校行政管理机构的服务意识很差很差。三是学校现有的设施陈旧,在客观上使得条件的改善进度缓慢。学校的宿舍楼很多是五六十年代建起来的,如果要安装空调,其中的电路改造等工程性问题确实普遍存在,而宿舍空间小等问题几乎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除非去京郊建新校区。这几年,北外的硬件设施也在不断改进。2013年中旬开放的新图书馆设硬件施很不错,室内体育馆也是近年来新建的,游泳馆人气尤其高。希望题主考进北外的时候,西校区的新楼也能投入使用。另据说阿语楼因为有中东大金主的赞助,这几年更新换代得很快(尤其是屋顶颜色==),我等屌丝小系真是望尘莫及啊!除此之外,北外的校园虽小,硬件设施虽破,但校园很漂亮。绿色植被覆盖率在全北京的高校中应该算是很高的,夏天走在田径场和排球场之间的林荫道上感觉很好,适合约会,因此此路也被称为“情侣大道”。学校的教学主楼当年由梁思成设计,风格很别致。关于“进北外=进外交部”。诚然,外交部每年都会在北外进行遴选,定向培养一些学生,但是这仅仅适用于小语种和非通用语种专业(不清楚英语系有米有。。。),其他专业的同学想进外交部还是走正常的国考渠道的。不过,无论是外交部还是国企、外企、媒体,北外的学生的口碑都还是很不错的。
我觉得这个帖子的作用是把北外的小伙伴们都暴露出来,然后大家都在猜:咦?这个是我的熟人;咦?这个人不是语言类的,是法学的是国商的是外交的还是中文的。。。等等。毕业两年了,我只想说,母校就是你可以尽情吐槽但是如果有人说她坏话你会肾上腺素激增恨不得 给他一拳,大概就是这种体验吧。毕业之后还是很为母校自豪的,如果你说你是北外毕业的,除非在身边几乎全清华北大复旦的环境之中还是会被敬仰的那种。当然,见过很多不是语言专业的而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二外说得贼溜的;或者语言专业有个三外乃至四外的神人。我总是很敬仰这样的同学。还有,至于题主问读北外是啥样的体验,我可以大胆地告诉你,首先是个围城效应,几乎都是城里的人想进去,城外的人想出来,又譬如婚姻,北外正如你的老公/老婆,嫁/娶正如被北外录取,之后总有后悔的时候,但总体来说,我们都以母校为豪。正如我们宣传的:哪里有五星红旗,哪里就有我们北外人的身影。大体就是这样的体验吧。至于很多关于衣食住行学术学习氛围,相信上面已经有了很充沛全面的答案,我的回答只是自己的体验罢了。以上。
14年大一本科生,学的是某4年一招的小语种,其实来北外也有点意料之外吧。之前对北外也没什么了解,之前有看过一个匈牙利学长写的在北外你能获得什么也感触颇深吧。我们班是扩招之后24个人,全国只有北外开设的语种,大二全国有29个出国名额,我们班8个申请,其他人打算大三出国。学霸非常多,学风非常浓,我作为经历过山东高考的人都不得不给学霸跪了。老师很nice,出国出差还会带好吃的,外教也会经常给座好吃的…好吧,我只知道吃…见识到的东西可能没有某些综合性大学多,但是各种外交届的大牛还是比较多的,还可以去对象国大使馆玩耍,因为对象国小在中国的人也少,基本那边来什么人就会来北外看看我们。至于学校小,确实不大,但是小也有小的好处啊…至少对我这种总担心上课迟到的人是福音…拿快递也不用担心跑断腿…还有小语圈子小,老师的老师现在还是我们的老师…字典教材都是你认识的人编的…男女比例确实喜人,而且最好不要吃窝边草吧,圈子小毕业之后也会经常见吧…分手多尴尬…
说两点感受最深的。硬件太差而校方态度消极。此问题标签中「大学就读体验」而非「名校就读体验」就很能说明问题。我也认为北外还不够资格被称为名校。即使高考录取分数很高,即使就业情况很好,即使五星红旗升旗的地方都有北外人的身影blabla...所谓名校能提供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精神上的催眠,而应该是为学生实实在在的着想。北外的宿舍没有空调,而无数学生包括学生会权益部都在争取空调这个战场上前赴后继,校方有一万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没装空调,却给不出一个具体的办法来解决16平米内4个人背靠背蒸桑拿的窘境。作为一个每年接待无数各国总统和大使的学校,难道只能够在接待的豪华贵宾厅里装上空调吗?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食堂。北外食堂菜价高已经远近闻名,北外人吃过近的民大北理,远的清北人大、农林地矿,没有哪所学校的菜价比咱贵。味道一般花样不多就不说了,我们要求的只是和其他高校看齐,难道因为学外语的学费贵菜价也得比别人贵么?学校缺钱吗?我们修得起那么高大上的阿语楼和图书馆,却没办法压制一下食堂的菜价?还有小东门外的垃圾站。校方如果态度积极,始终为学生的利益考虑,这个臭名昭著的垃圾站也不会在那里存在如此之久。任何事情校方的态度都是以拖为主,似乎等拖到下一个校长来,烂摊子就脱手了的感觉。BTW,入校三年北外换了三个校长,离开北外的一个升官去了教育部,一个去了人大当校长。对于这样流水的校长,北外到底是学生的家,还是晋升的跳板?又怎么会从长远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呢。学风浓厚而思想包容开放。这句话看似更适合描述北大,而北外有其自己的主客观因素。除了生源之外,更重要的是北外的小班制和外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北外的小语种专业,大的一个班20人左右,小的不到10人,同班同学绝大多数课都在一起上,各专业混合上大课的机会很少。这就导致了类似高中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而语言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加之大部分人都是零基础,造就了晨读啊早自习啊等学风浓厚的现象。而外语学科大量接触外国文化,加上北外女多男少,也使女权思想在校园内蓬勃兴起。此前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阴道独白」事件就是一个范例,其实在北外剧社和其他众多的社团中,这样的内容在校内本不会引起什么争议。结果一被Po到网上,却挑动了无数人敏感的神经。总之,同性恋也好,女权也罢,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也是我认为这个学校与国外高校最接近的地方。(虽然硬件差了好多个太平洋==)最后,我认为北外最值得骄傲的是她有一批敢说敢做又追求完美的学生。
我在这个问题下的答案看到了打软广夹带私货的,集中讨论姑娘好不好追的,大量复制粘贴的,以及觉得以及作为一名学生极其刚愎地说【这里不适合你】的,且排名第一的答案是一名实际上只待了一年没怎么上过课的研究生学姐……
吐槽完毕,回答问题。题主及关注此问题的朋友不要用该回答下的任何答案(包括这条)来判断或者评论在北外的就读体验。不同院系不同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北外的大学生活有很大不同。
我无意分享我的经历,也觉得这些体验类问题真心无聊。题主想要了解北外还是不要通过知乎了。
北外英语系本科今年毕业。惊闻今年北外在广东省(楼主河南人)招生分数已经超过港城大,直逼港大和北大就只能呵呵了。。。楼主为非外校高中毕业,刚来北外就震惊了有木有,男生四个人就我一个不是外校毕业的,全班的话非外校好像不超过10个人(我们班24个人,4个男生)。大家英语都是超级牛逼,超级牛逼。。。大一考托福裸考都110+。。。楼主属于不学无术之类的,所以学术关心不多,反正大学没有挂过科,好像挂科也不容易,老师都是很nice的。(想知道更多学术信息,欢迎咨询以下两位学神级人物:两年国奖获得者,联合国驻外实习一年哦.绝对的学神,保送北大法律系的哦!学渣们都颤抖吧!)食堂:好像每年都会换一个价标,每种菜会增加1元,定律4年没变。一顿午饭10元左右(工作之后才发现真心便宜)。楼主后两年都不经常在学校吃饭了,前两年大概一天饭费20左右吧。吃的话我觉得后街挺多好吃的,很不错啊。自习:大一还跑到逸夫楼和食堂去自习,那个时候没有专门的自习室,英语楼也不开放。有时候还会去民大(吃得真好,少数民族帅哥美女多)或者是北理(后来竟然不能免费接水喝了,真抠门)。大四的时候新图书馆终于建好了,复习专八的时候呆过一阵图书馆,觉得还不错,环境太好了。。。可惜无福享受了。感情生活:虽然女生很多,但是男生单身的多了去了,女生就更不必说了。娱乐:楼主属于死宅,不喜欢参加各种学校社团活动,不过学校活动还是挺多的,但是大多数都很没意思。
从头看到尾 居然没有人黑北外 那我来吧大三 小语种 很小的那种 十个人里九个都没听过 所以我的回答只针对超小语种 关注大语种的就不用看啦 大语种状况普遍不错 就是学霸太多!!!我大一入学的时候 跟一个当时已大四的学长聊过几句 他那个时候讨厌北外到 恨不得把北外炸了 我当时是一种中立的态度 不喜欢北外(因为各种阴差阳错没上成想上的大学和喜欢的专业 而读了不喜欢的小语种)但也不至于黑他现在我大三了 这一个学期 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讨厌北外 对这个学校彻底绝望了14年北外扩招了 小语种每个班都24个人 不分男女(以前超小语种都只招12个
且男女一比一 为保证就业 还是有良心的) 你们知道么 某14年刚毕业的语种 四年招一次的那种 全班16个人 只有一个人用本专业就业(外交部) 一个读研 一个自费去对象国读研 其他的全都自谋出路 靠英语 进外企 银行 四大 等等 这个语种今年招了24个人 为学弟学妹们感到堪忧 四年的专业很容易就废了 唯一的好处就是说起来BIG高高的 其实我现在也面临这个问题来说说被大家捧上天的学术 不知道别人的老师怎么样 可能真的是很牛的学术大神 我觉得北外的大语种还是能保证这一点的 但是我们这种屌丝小语种就跪了 拿我班举个例子 整个语种教研室就俩中国老师 一个马上退休已经不教了 另一个中教和一个外教教我们 中教不爱教课也不会教课 专业也不太好(甚至还没上届毕业的研究生学姐水平好。。。)上课完全无章法无计划 想到哪儿讲到哪儿 讲义里经常有错 外教就是一大逗比 啥都教不了 也就聊聊天学学口语 大一学基础 基本会话 语法什么的 大二出国交换一年 大三回来直接上笔译和政论 感觉就是小学六年级还没毕业就直接上研究生了 一点都不夸张 就是这么不科学 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 大学四年真正用来踏实学专业的时间就三年不到 如何快速培养出毕业就能上岗的语言人才?可能只能这样吧 毕了业如果用本语种就业 那么恭喜你 彻底沦为一个工具 因为你的作用跟个字典没什么区别
就是个智能大字典 除了翻译干不了别的 没有技能 不能发挥主动创造性 没有产出 有些人更惨 初中高中苦学六年 大学又苦学四年 脑子聪明 学习优异 但是情商低得不得了 专业学习完全锻炼不到情商(越学越低) 学校社团活动水的不行 还天天被学校红正传洗脑 以后咋整 不过没关系 有些人就是能漠视自己内心真实感受 就觉得这样可好了 完了 负能量爆棚了 语无伦次 望题主海涵 同时也抱歉传达给看到这个回答的人这么多负能量 但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可能是我倒霉 这个学校里负面的东西都让我赶上了说着说着就又出傻逼事 这个点了临时通知我去各宿舍楼发苹果。。。发你妹。。。果断不去!不过 圣诞快乐啦
谢邀(第一次被邀请回答问题)作为大四狗可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第一,北外附近交通便利,也算是位于帝都中心地带,附近就有地铁站魏公村,不管是去中关村、西单、王府井坐地铁一个小时足矣。这点相对于在郊区的大学或者是在郊区有分校区的大学要便利很多。第二,北外的各种机会非常多。北外号称“共和国外交官的摇篮”,这一点的确是名不虚传,还记得在70周年校庆上,何炅说过一句话“如果北外校友都回来过校庆的话,外交部就会塌了一半”这是得益于外交部在大二时候的遴选,基本上北外学生报考名额是其他学校的总和,进外交部的人自然也占有大多数。其次北外与各个国家使馆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经常能看到各使馆001号的车牌出现在校园里。作为阿语系学生,我们艺术团更是经常被邀请去参加各种高大上的活动,比如前段时间科威特首相到访中国,歌舞团就被邀请去参加各种活动。
而且就业机会也是相对较多的,而且所进的不管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还是挺高大上的。第三,硬件方面。北外没有浙大上交的大草坪、情人坡;没有北大“一塔湖图”;也没有南大浓浓的民国风;更没有清华那么高的植被覆盖率(其实北外也挺高的了)。但是我们有异域风格的阿语楼,有50多种语言写成的图书馆,还有晨读姐姐(哈哈,这个算黑么)。但是不足的地方就是宿舍了,北外有好宿舍但那是要看人品能不能入住,如果不幸进入了比较low的宿舍,你会发现宿舍过道间距离大概不到半米,没有空调,没有阳台,没有独立卫生间,还限电300w,电吹风都带不动。。。第四,学风方面。我想如果你在晚上来到北外食堂一定可以体会到浓浓的学习氛围(听着又像黑。。。)食堂晚上都会有大批在自习,主要是因为外语需要发声去读只能去食堂,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之前图书馆、阿语楼都没有修好,自习地方严重不足,导致只能去食堂自习(一把辛酸泪,你们这些大一大二的怎么懂)
北外本科生,刚结束大一生活,简单谈谈感想: 北外食堂饭贵味道一般,身处三环却比郊区寂寥,宿舍小学校也不大,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女权主义泛滥但也是男生最受溺爱的大学,后街脏乱差一出门就是垃圾场,图书馆建的高大上但学生自习还是偏爱食堂。学生之中玩游戏打dota的人很少很少,可能是男生较少的缘故吧。 妹子很多质量很好但也不是很好追,汉子很少质量一般,男女比例1:7,而且4个男的当中就有个是基。 但总的来说北外是个很开放很活泼的学校,有各国友人各民族同胞,校风开放但治学严谨,有资深翻译一丝不苟也有活泼学者妙趣横生。 学校与各大使馆往来也很密切,学生经常被邀请去使馆作客(小小语种),然后学校作为一个外交平台也经常接见各国来使和领导人,前几个月接见了葡萄牙总统和马来西亚总理。优秀的学子也会被邀请去参加一些外事活动,眼界也会拓宽很多。 总之在北外读书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所接触到的同学大多都是属于那种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人。
北外有外语外交爱好者追求的学问,有值得交往的同学,有丰富的课余生活,有高大上的外交活动。但这些都是软方面的,靠自己去体会。 北外的硬件其实说实话不算好,可以说是硬伤,北外的外号是北京永建大学,到处都在施工,但下半年新建成的教学楼就可以使用了,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个喜讯吧。以上。
毕业生,聊两句1、打算毕业就工作,学校作为跳板的文科生,分数线够不着TOP5。来这,实习多机会广,外语好,毕竟一天到晚在那个环境里。非语言类专业每天都有外语课。2、翻译牛校,同传高翻就是这个学校的王牌力量。3、外交部校友极其强大。4、准备搞语言学的,考虑南大这种985学校吧,出国优势大。语言学还是国外牛。5、重视听说读写基本功和语言实践,貌似全国英文系都这样,文学语言学很少,跟其他人文学科比起来不够学术。6、学生素质差异巨大,有的省市分数线仅次清北,有的略高一本线。有外校报送(高中保送学术能力一般,牛人都去考了),也有各种少数民族特招(没有歧视,但是事实上我们那届TEM4都过不去的一般都是此类)。7、回到就业上,语言领域的工作,图书出版、教育,翻译,双语主持……学校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无论是boss还是公司都愿意给你机会。学校会宣传多少人申牛剑哈佛普林斯顿,这个每年都会出1、2个学霸;多少人去投行咨询,这个每年也基本是个位数,而且有的依靠了家族关系。去企业、CCTV做编译、审计、教育、出版……各种出路的都有。学校不差、外语尚佳、生源优秀、就业导向,这样还找不到工作就只能怪自己太没本事了。8、学校领导和老师。 不得不承认大学基本上老师只是上课引导里,牛人都是自学自习阅读出来的。管理还算自由,没那么多有事没事的大会小会,办事也不会为难你,和传说中的又红又专还是差了很远,老师课上言论也相对自由。当年FDU分数线2分之差,没去成。如果再选,还是更愿意去综合性大学。大学四年还是应该学术一些,当同学在本科就在跟着导师做科研立项,写paper,做数据收集……我们还在经营咖啡馆、书店、预习一篇英文报刊的社论然后上课老师告诉你这个地方是头韵,那个地方是现在分词做定语。不过并不后悔,现在能以语言为生,还是大众都学烂了的就业无比艰难的英语,还是得感谢老师们。
我认为北外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部分)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北外也有中国所有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北外学生老师中也有很多奇葩。至于硬件什么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我认为没有那么严重,一所大学培育出学生什么样的三观恐怕才是最重要的。身边的同学中有对北外爱得深沉的,也有对北外恨之入骨的,关键,还是看你想从北外得到什么和你抱着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所以,题主,每个人的体验都不一样,真正感兴趣的话,来吧,亲自体验一下。至于我,我相信北外对我的人生所起的正面影响远远大于负面的。本人:北外即将成为大四狗的非语言类学生
哈哈估计看这个能看出学校里多少校友同学混知乎了。排前面的答案蛮全面的,但是好多细小的感受分人。有一个没细说的特点就是圈子小,走在大家基本都互相见过或者认识,好多时候闲聊跟扯家常一样,出去喝酒总碰熟人。另外觉得食堂的饭其实还好,当然和清北民大没法比但也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并且慢慢的在北外呆着还挺舒坦,这可以提供一个相对不错的平台,给学生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环境,无论是学语言还是做其他事情比如搞基。乱报到北外到现在哪怕对专业还是不太感兴趣但也没后悔过,天台上溜达着想哪怕再晃一年应该也不会腻歪。
北外女多男少,女权主义确实是泛滥,美女多但是不好追,基佬多但人都还好,单身的也很多,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学校草鸡小,跟我高中差不多大,人少,到处能碰到熟人,恋爱搞基又不想被同学知道的,最好不要约在校园里。
硬件不是一般的差,食堂菜相对来说贵了点,也不好吃,地下一层食堂永远都散发着一股酸臭味;宿舍没空调,有些宿舍巨小,没阳台和独立卫浴,住宿条件真心不如高中,整个学校貌似只有图书馆和阿语楼的条件好点,其他教学设施很落后,逸夫楼那是相当破。
但是,北外的学术氛围是其他外语院校哪怕是综合性名校都没法比的,我们这里有很多大牛学者,很多潜心教学科研的教授,师资力量是绝对一流的,可以说每个院系都有拿的出手的学术带头人,老师们真得很敬业,学校相当重视本科生教学,博导也会带本科生的。我们也有专门的研究所只招研究生的,比如外研中心、日研中心等,可以算得上是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之一了。当然,北外的非外语专业建系较迟,就相对弱一点,但也在发展之中。
北外是一所非常国际化的大学,留学生多,外教也多,也有相当数量的外国高级专家在北外任教,几乎每个院系都有外专。还有一点,北外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大型外事活动,有很多机会见到外国领导人、部长、大使,但是几乎没有机会见到中国领导人,很奇怪的现象。
北外是一个适合学习的地方,学霸多,学渣也不少,但是想来大学享受物质生活的人,你还是别来了,这里不适合你。
2014年6月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搜到了这个问题,呐,现在我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了??o?o??
来一句酷的,利益相关,北外人 ? ??`?
前面的回答都很充分了,那我就站在一个小语种专业零起的角度说一说就读于北外的体验吧 ??o?o?? 学习
大家学习真的都非!常!认!真!刻!苦!努!力!
现在大一专业课是小班教学,一个班20到30人,两个专业课老师,每个人都会得到老师充分的关注。因为是语言类专业,所以课堂口头练习很多,练对话背课文或者转述每个人都会轮到,说完老师会给纠错点评。课堂的互动很多,所以完全不能走神,万一突然一下老师点名问刚才那个同学说了什么说不出来的时候会很尴尬;或者有时候讲了一个特殊用法下面让造句,结果还是用错会很糗。?? ?ω ??这样让我们的课堂效率很高
但是只有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哼!?╬o?дo?╬?
老师上课的时候说过要我们每天学14个小时!老师在放假前告诉我们假期不是用来休息的!是用来复习总结的!老师说没事就拿个小本本看语法!老师要我们随时随地学习!洗澡也可以唱外语歌嘛!我真是专!业!选!的!好!啊!??o`??o??
收一收??o?o??
北外的学习氛围很好,把我的舍友举起来当个栗子 ??o ?o??
舍友AB,A每天跑到楼梯间读课练对话,微信班群里有老师发的语音用来听写,不学到2点会说她自己愧为阿语人。?o????o??? B的社团开完会回到宿舍说好累,再学两个小时就睡;她们班每节课都有测验,下课回宿舍整理错题看不清楚的动词变位变体,各种变格每天默写一遍,连起床闹铃都是课程的录音。
再拿路人聚个粒子
北外有一个闻名遐迩的池子---荷(xiao)花(bi)池,只要天不是冷的太过分,那里一定会有很多读书人,基本读的都听不懂???o?o???
更别提每个班都有的学霸??o`??o?? 我是零起,相对的就有高起,说的就是那些从中学就开始学小语种的人,那些人就会给自己压力了。还有一些明明是零起但学的很快很好的人,这些人更加会提供压力啊!
总之,在学风这一方面,北外是真的太好了。吃住
bfsu以前被叫做Beijing Forever Structing University,但是!现在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图书馆修好了,8号宿舍楼修好了,体育馆也修好了,逸夫楼也修好了的~~~
特别同情学长学姐们,尘里来土里去的,最后用你们的牺牲,成全了我们的幸福?? ?ω ??
8号楼是北外目前除了留学生公寓住宿条件最好的宿舍了,有独卫有电梯澡堂也有隔间。又及,在权益部的争取下,这里也即将安装空调 ? ??`? 耶但是别的楼就有些破有些挤了?●? ? ?●?
北外东院有三个食堂:一个学生食堂、一个教职工食堂、一个清真食堂。
学生食堂是学生们的主要去处,有四层,一二层就是基本伙,三层和地下一层是可以点餐的窗口。
教职工餐厅学生也可以去,但据说味道不好所以答主到现在也没有试过,等吃了再来报告成果!
清真食堂饭点一向是人满为患,有国内外的穆斯林在这里用餐。这里的饭菜对答主来说偏咸
关于食堂是不是贵的问题,因为我没有去别的高校的食堂吃过,没有横向的比较,不好说是不是贵。但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我觉得北外食堂还是挺好吃的也不是很花钱。还有!最后一点!男女比男生真的太!少!了!请想考来这里的单身女生务必仔细考虑!答主当年就是觉得男女比应该不算什么问题现在很!不!开!心!啊!?;???
先就这么多吧,希望可以帮到那些像我一样在高考后或者高考前有意愿想来北外的学弟学妹们( ̄▽ ̄)晚安啦??’ω`???舍友是阿语的啦!答主是俄语的!
05届毕业。入学第一天,比起中学,感觉硬件差很多(高中是全国首批示范性高中),当时就想还不如复读算了。碰巧同系有同高中出身的师兄师姐,告诫我——既来之,则安之。可我恐怕到毕业都未曾安过。最忍不了的就是宿舍,挤下四张上下铺的床,中间过道放张窄窄的桌子。一层为了防盗窗户外面有铁栏杆,采光有限,长期潮湿,手机信号极其不好——说是学生公寓,一度以为自己住在牢房。是的,我就是在传说中的6号楼度过的。一层住着男本男女研,二三层女本,四层男本。不知学校是觉得学日语的老实本分还是如何,大一时候楼该容纳了我们系不少人马。住6号楼,每天早上洗漱堪称中国传统筒子楼风范——某男本只穿裤头,某女研内穿裤头胸罩,外披透明度60%睡衣,校工三四岁娃娃全裸站水池子上撒尿,淋浴间还有个男本关门冲凉……想必大家会吐槽,会遐想——为了减少打击面,这一点我还是不展开叙述了……当然沾了研究生的光,晚上不断电,关门时间比别的楼晚,多少还觉得自由些了,这也造就了我们屋经常通宵看片(也看正经的)打游戏的堕落生活方式。对于住宿,还要联系一下我们昂贵的学费,6K,其时周边一本,算上清华北大都没这么贵。我就百思不得其解了,贵在了哪里?直到大三参加校学生会一次小范围干部会议,正式开会前某老师颇为如释重负的一句——咱们新的学生宿舍楼可算好了,学校终于攒够钱了(大意)!我当时就“惊悟”了。再言吃。彼时还有一二三食,两个小餐厅,后来还有了新疆食堂——自打有了新疆食堂,我午饭才有了目标和食欲,几乎一直将拉条子吃到毕业。我觉得北外最大的轻松就是女生们对吃貌似真的要求很低吧,否则那么难吃的食堂一到饭点总是那么多女生——最夸张的一次有回我们上午没课,我中午饭点出宿舍楼,途经刚刚下课的英语学院(人马最多的院系),路过一食进到二食,竟未遇到一个男的……澡堂子也是一个写照,男生在二层,女生在三层。看到过低年级男生一个人同时开几个喷子调整角度,自个儿站中间让水从四面八方冲过来。现在想想不就是360°SPA的原理么。而洗完澡出了门,发现三楼的队伍已经排到一楼了。经常感觉到下楼的时候注视在身上的各种XXX眼神……速速离开男生多的地方还有操场。300米一圈的跑道,我跑了四年运动会的3000米,再加上赛前训练,那个操场我应该跑过不下100圈……多语言的好处就是体会多国文化氛围。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各系文化节。二食里面辟出个专门的柜台摆着各种西班牙意大利美食,各个语系放自家对象国的电影——很难再有这么丰富的文娱生活了吧。再说说性。前段时间的“阴道说”着实火了一把。其实我们那会儿目测还算正常了,师兄把师妹,师姐爱师弟,外校搞联谊,鲜见同性恋。唯一的唯一的,大四吧,某次饭点,看到XX系两位不高不帅不瘦的两位男同学,手拉手漫步在去往食堂的路上,我们屋一行五人顿时没了食欲。最后说点务实的,就业。一到快毕业的时候,系里通报栏各种单位的招募信息,跟老师关系好点,经常性还有私下的机会。真的是不愁找工作。但是外交部为首的各大部委和牛逼垄断央企国企,说真的没点本(guan)事(xi)还是很难的了。现在回想起来,种种煎熬不愉快,似乎都没那么重要了,毕竟是一段经历,谁都不会总把吐槽记在心上。关于北外别名,我们上二外英语课的时候是这样写的——Boy Friend Searching Unit。——何炅的分割线——入学第一天见到过,跟我擦身而过,走过100多米还没反应过来这谁啊,眼熟啊~结果身边俩女生狂喊——何炅我爱你!!!第二次是在阿语楼附近,何老师安慰某哭泣女生……第三次听说是何老师去食堂,被新入学的新生围观,保安解救——我只看到了围观的一簇群众第四次是某运动会何老师带阿语同学入场。最后一次是毕业典礼。以上
大四狗不请自答。看到楼主是想来北外读研。和周围一些研究生交流过,北外最好的研是高翻,英语学院最好的研是美国研究,以及MTI。这些专业,就业前景较好。小语种就不太了解了,小语种的人就业或出国的比较多,在本校读小语种的研,大多会从事研究、去大学中学任教吧。非语言类专业,如国际商学院,管理层很年轻,近几年发展十分旺盛。其它专业就不是很了解了,不论在哪个专业,自己努力都很重要,经历过会更懂。当然也有自己努力改变不了的,比如在一入学就开始的、某些学院选院内主席时的、小语种就业时的显性和和隐性的性别歧视。男生会感觉比较优越吧~当然除了少量校园情侣,更多人还是单着,也并不着急找对象,搞基、搞拉的都有。能在百度百科里找到的,以及前面人提到的,比如硬件条件很差,菜价相对偏贵,学校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同学思想相对包容开放,我就不再ctrl+v了。说说英语学院。在国内自然算是认可度很高的。大多数负责教学的老师都非常认真严谨,人也很nice,尽管北外老师有一种自产自销(本硕博都在北外,然后留校任教)的倾向。想在国内好点的单位工作,在本校读研是明智的选择,北京机会很多,留在北京工作的研究生也很多。当然,没有完美的学校。至于课程设置和国外重合度不高在申请国外某些专业时可能有限制、交换项目有heimu、交换学校在本国排名和北外在中国排名不相称之类,那不是一般人能改变的问题,也不是只有北外才有的问题。认识几个考来北外读研的,都对北外学风加以称赞。北外虽然有钱人很多,但学风较好。很多人在这里获得了终身受用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这也算是对北外的一种肯定吧。总之,有些事情自己经历过才最懂。不后悔当年选择北外,虽然不确定如果可以回到过去再选一次,还会不会选择北外。欢迎来北外自行体验,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