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还看今朝。写篇周记

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的含意? _努力学
◆ 碎题组卷:>>
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与解析:解析:这是全词主旨所在,因此至关重要。作者曾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在建国以来的相当一段时间,人们都遵从此说。但从文本出发,即根据这首词的内容和语境加以体会和分析,就会自然得出结论。答案:这首词是以作者本人为抒情主人公的,末三句主要是作者自指,抒发了作者本人作为革命家、政治家的抱负和自信。
课题:词两首&&&&
科目:语文
学段:初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版本:语文版&&题型:问答题
上传者:努力学习&&浏览:
&&上传时间:&&&
◆ 相关碎题&&&&
1. 填空。食指,原名____________,山东鱼台人,著名诗人,被称为新潮诗歌第一人。日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作品有《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____________,诗集有《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等。答案与解析:解析:文学常识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平时应注意积累。答案:郭路生
《相信未来》 2. 如果你是湖水/我乐意是堤岸环绕/如果,你是山岭,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青草。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汪国真《我不期望回报》此诗句意在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成不了伟人,但可以做一位心灵崇高的人 3. 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2分)A.恻隐&&& 难以置信&&& 引颈受戮&&&& 睡眼惺松B.签暑&& 周到如砥&&& 浩瀚无垠&&&& 遮天避日& C.呓语&&& 赌咒&&& 有例可援&&& 天打雷劈D.打鼾&&& 凝视&&& 冷酷无情&&& 流连忘返答案与解析:D 4. 模仿下面的例句造一个句子,说出另一种动物的特征。蚕吃的是桑叶,睡的是竹匾,献出的却是晶亮闪光的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 5.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5分)把灵魂的耳朵叫醒潘炫我想,这个故事一定能让你铭记一生的。有一个青年,二十几岁,正是青春年华,却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这是当时许多人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是自己到公安局投案,而且宣判那天,他很平静。他的父亲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商,对宝贝儿子的“所作所为”大为恼火, “恨铁不成钢”地责骂他犯傻。曾经,他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着一段快乐的少年时光,可是后来,他学会了逃学,打架,吸毒。密封如笼的死囚房里,钢铁焊成了“天网”,执行枪决的前三个月,他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快快结束生命,似乎,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什么东西能再让他留恋。直到他看到了一只麻雀。那天中午,他正蜷在牢房的一角。突然在寂静而空荡的牢房里,他像是听到了什么,站了起来,抬头向上看,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一只麻雀在天窗的网格间欢跳乱叫,还不时地歪着脑袋看他。他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只麻雀,没有人知道当时他都想了些什么。只是从那一天开始,他天天望着天窗,他在等那只麻雀,但麻雀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后来,他开始在看守所的《新生》小报上发表一些反省的文章,他说,我没有想到,活到今天我第一次看到了麻雀。很多人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我明白,他是真的第一次看到了麻雀――婴孩般的惊喜和真诚的怀念为证!活到那一天,他只看到了一只麻雀,却是以死刑为代价。不要可怜或是同情他,更不要耻笑或蔑视他,想想我们自己,可曾看见过一只麻雀?故事还没有完,但剩下的结尾,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就像他生命中的另一只麻雀,他永远地错过了。接下来的故事是这样引起的。执行枪决前,他千嘱万托一个狱友出去后一定帮他了却一桩心愿。原来,初三时,与他同桌的一个女孩因家境贫穷不得不辍学,临走前女孩要他第二天送送她,并说有事求他。他猜想女孩是想向他借钱,他便准备好。可是,当天晚上他因打架受伤没能去车站,所以他想求狱友出去后,帮他找那个女孩解释一下,他不是故意失约的,他不是个不讲信义的人.一个劣迹滔天的死囚,临终前的心愿竟是这样一份小小的牵挂,我们没有理由感动,就像他看见了一只麻雀一样,何足挂齿。但我们错了――因为我们没有看见过一只麻雀。后来,那个狱友出去后,找到了女孩,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听完一切后,她哭了:“十年前的那天我约他,并不是为了借钱,只是想带他到山里吃几天苦,见见他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啊……”听到这句话,我想每一个纯净的灵魂都会禁不住打一个冷战。谁会想到这场误会竟成了他们两人之间的隔世之憾了,而那时,他本该看见麻雀及一切的啊!然而,他错过了那一天。直到生命将止,他才看到了一只麻雀。他看到的那一只,也许正是我们应该去寻觅的那一只。把握住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的耳朵叫醒,在每个平平常常的黎明里,去倾听一声鸟鸣,去领会一种语言,然后说给生命听吧。这是每一个脆弱的生命最需要的。23.小说中多次出现“麻雀”,含义并不完全相同。试问有哪几种含义? (3分)24.辍学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25.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4分)26.作为个体生命的灵魂的耳朵为什么能睡眠?怎样叫醒他? (4分)答案与解析:23. (1)生命存在的珍贵、美丽和欢乐。 (2)良心良知,做人的道德底线。 (3)指代辍学女孩。24. 她生活在贫穷的家庭中,但她能发现生活中的阳光和欢乐,热爱生活,善解人意, 乐于助人。25. 他生活在物质富有的家庭中,但他精神上缺少欢乐, 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关心、理解和引导,他自身的性格缺陷也是重要原因。26. 第一问:(1)自身的原因。没有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美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2)外部原因。社会、家庭和学校没有做应该做的工作。 第二问:(1)白身加强道德修养。(2)社会、家庭和学校加强道德教育。
◆ 相关套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还”是怎么读的_百度知道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还”是怎么读的
尚。偿~. 偿付:今天比昨天~冷,如果要算风流人物的话。~击;热心网友 | 63要知道正确的发音:锻炼身体:这本书~没有看完,何况我呢:这本书~没有看完,“朝”应读zhāo。 2。4. 更加。返老~童应该读读huán时基本字义如下1,所以你明白了,还看今朝”的主题,勉强过得去;还&到底是动词(因为下片评点历代帝王。:~乡。。原物奉~:今天比昨天~冷,应该解释成“更”。 ◎ 尚且,数一数英雄豪杰,又,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 再。返老~童,应该读hái热心网友 | 73楼主您好这个字念haí 全句的意思是字面意思是,“朝”在发zhāo音的时候意思就是时候: 还 huán ◎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仍然。 5? 而&quot。 ◎ 偿付:“俱往矣”三字。2,勉强过得去.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要注意休息:归~:~乡,仍然。偿~。以牙~牙,还看今朝&中&quot,针对&quo 。 ◎ 古同“环”。。3。~俗.。~俗;hái&quot.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始终的还。综上所述。 hái ◎ 依然,“朝”在作“向. 姓,先得弄清文中的原义,~要注意休息,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衣锦~乡,又。以牙~牙。 ◎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 更加。~手。 3. 依然,具有更卓越的才能,方向”意思时才发chao音(二声),环绕。~击,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教材和教辅中大都念&quot。~本。~本,还要看今天的人们,意思是.:身体~好。 读hái时基本字义如下1。衣锦~乡。先把其现代汉语语境中的的读音和解释贴出来. 展开全部&gt,环绕。原物奉~。 ◎ 尚,“还”应读hái。 ◎ 再,今朝就是现在的时候(时代),那些王侯将相都不在了啊,还看今朝”的意思是说“历数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5、时代的意思. 尚且,还得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的英雄们(人民)”。 4,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锻炼身体。以眼~眼. 古同“环”,何况我呢。“数风流人物。 ◎ 姓。 分析,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身体~好;数风流人物,更要看今天的人了。~手,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他~搬不动:归~:他~搬不动。“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以眼~眼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古同“环”,又。偿~。以眼~眼.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
更加,意思是,何况我呢。衣锦~乡:今天比昨天~冷。综上所述。~手,~要注意休息。 5.
尚。以牙~牙。~击,仍然。~本。原物奉~。~俗。 2:锻炼身体.
尚且:他~搬不动。4:~乡?始终的还。 3,更要看今天的人了,环绕,应该解释成“更”.
依然,如果要算风流人物的话。3.
偿付:这本书~没有看完:归~.
再,那些王侯将相都不在了啊,勉强过得去。5。 4。
读hái时基本字义如下1:身体~好。2应该读读huán时基本字义如下1.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返老~童
这个字念haí
全句的意思是
字面意思是: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分析:“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先把其现代汉语语境中的的读音和解释贴出来:
◎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 古同“环”,环绕。 ...
要知道正确的发音,先得弄清文中的原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意思是说“历数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还得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的英雄们(人民)”,所以你明白了,“还”应读hái,“朝”应读zhāo,“朝”在发zhāo音的时候意思就是时候、时代的意思,今朝就是现在的时候(时代),“朝”在作“向。。。,方向”意思时才发chao音(二声)。教材和教辅中大都念&hái&
数风流人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读《沁园春雪》的上片内容,回答问题。
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应怎样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峥嵘岁月中的毛泽东
  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的指挥下,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发起东征战役,目的是到山西西部开辟局面,然后转往绥远直接对日作战。这次渡河东征,虽没有达到原定的战略目的,却扩大了红军,在山西十几个县开展了工作,为稍后在河东一带建立根据地埋下了伏笔。
  对毛泽东来说,收获却不只这些。毛泽东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筹划渡河时,虽是初春二月,黄土高原(  )冰冻未化,(  )飘起鹅毛大雪,仿佛是要为出征的红军将士们壮壮行色。
  头顶浑莽的天,身披浑莽的雪,俯视浑莽的河,历史的流云不经意间悲壮地飘过眼前。站在秦晋高原,诗人的双脚,似乎踩着一个民族浑莽而又浩瀚深长的历史河道——昨天的赫赫辉煌,今天的屈辱困顿。
  一队队穿着灰布军装,戴着红五角星军帽的官兵骑着马,扛着枪从身边走过,被风雪笼罩着渐渐远去,融入浑莽无色的天地之间。为了民族的生存,他们正在重写历史。
  看着这一切,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团一样,在毛泽东的胸中燃烧起来,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就这样诞生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000多年前的唐朝诗人柳宗元,也曾描写过浑莽雪飞的大世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那是一个孤寂死灭、了无生气的世界。在毛泽东的笔下,被冰雪覆盖的世界不仅没有沉寂,相反,诗人之心激活了历史的灵魂,让世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此多娇的江山,上演过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壮剧呵!
  诗人的视线穿过偶尔挣出覆雪的高原黄土,融入深藏地下那鲜活生动的历史长河,感受着地火的熏烤。在白雪的衬托下,那点点黄土又好像是祖先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这位20世纪中国的骄子。
  诗人视野变得模糊起来。他向历史走去,向这个充满生机的民族大舞台走去。
  于是,曾风云一世的英雄们一个个出现了——
  扫六合,并诸侯,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来了。
  北控朔漠、西征匈奴,命张骞出使西域,令名将飞渡关山的汉武帝来了。
  南征北战,使江山复归统一,并创造了巍巍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来了。
  在多国并存之中再度统一华夏,成功后以“杯酒释兵权”被记入历史的宋太祖来了。
  还有那个长于盘马弯弓、纵横驰骋的成吉思汗也来了。
  一个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骄子,仿佛都从古老的黄土地里(  )土而出,(  )透厚厚的冰雪,带着自己的业绩和个性,来了,近了。
  正是他们,面对“分外妖娆”的华夏江山,竞相折腰,进而把中华民族的历史演绎得烟波浩渺。
  在爱国主义的河床上,回荡着不甘沉沦的呐喊,奔涌着重铸辉煌的浪涛。
  毛泽东请出历史人物,当然不是为了回到历史,而是在历史的比较中,更加坚信正在开拓的民族振兴之路。而走在这条路上的先锋人群,是那些只有武治功业,却缺少文采风骚的历史人物不能相比的。于是,《沁园春·雪》的点睛之笔出现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今朝的红军,今朝的中国共产党,无疑将超越历史。一年的长征,已经证明了一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道理: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中国共产党人最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
  接近历史,诗人捧着一颗真心,披带一路风尘,向未来走去。革命家的风采,焕发着独有的刚健和执著,他的(  )如伟岸的高山,(  )如坦荡的莽野。
  这,难道不是挽救民族危亡的风流人物?
  这,难道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天骄情怀?
1.根据意思写出文章中的词语。
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
景色迷茫,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
2.选词填空。
意志 心胸
(1)他的(  )如伟岸的高山,(  )如坦荡的莽野。
(2)仿佛都从古老的黄土地里(  )土而出,(  )透厚厚的冰雪。
不仅……而且…… 不仅……反而……
(3)黄土高原(  )冰冻未化,(  )飘起鹅毛大雪。
3.“昨天的赫赫辉煌,今天的屈辱困顿”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从文章看,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指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根据下面的句子对出对联的下联。
(1)接近历史,诗人捧着一颗真心,披带一路风尘,向未来走去。革命家的风采,焕发着独有的刚健和执著。
上联:半是执著半是梦
下联:________
(2)在爱国主义的河床上,回荡着不甘沉沦的呐喊,奔涌着重铸辉煌的浪涛。
上联:呐喊回荡不沉沦
下联:________
结合语境,对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做人风光、不拘礼法的人物) B、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C、这山里的农户,真是有点世外桃源的味儿。(形容山里农户生活安乐宁静。)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赞美舞姿漂亮,好到了极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C.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使人听了感到震惊)
D.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句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_毛泽东的正面与侧面_历史专题_历史纪实_宣讲家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核心提示:
日至5日,中国共产党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这时王明路线在中央苏区唱主角,也是开始夺取毛泽东领导权的第一步。失去兵权,对毛泽东来说已不是第一次。这一事件被人称作是对毛泽东政途最沉重的冲击,但很快得到改写。这是毛泽东一生政途跌宕的缩影,他的忍耐甚至往往比他的能力更具有打击力。
毛泽东,湖南湘潭人。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1月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1933年1月,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毛泽东被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导致红一方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撰写《论持久战》
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同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1942年2月,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5月,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生产运动,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月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日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他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的愿望。
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积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同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指挥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以他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号召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月1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规定了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的性质及其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
主持开国大典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6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任务。10月,迫于美国军队攻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威胁中国东北部的形势,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年,在他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他民主改革,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1953年6月,按照他的建议,中共中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他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任职到1959年4月。
1956年4月,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个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接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9月,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这个方针后来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因而导致了以后的一系列指导工作上的错误和挫折。1957年2月,他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1957年7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要求。1958年5月,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7月,主持召开庐山会议。他本想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但在会议后期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后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从1960年冬到1965年初,在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初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错误。但在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他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发展了他在1957年7月反右派斗争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年,发动农村和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领导中共同苏共领导人奉行的大国主义和干涉、控制中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66年5月,由于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个运动因受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操纵而变得特别狂暴,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和他的控制,以至延续十年之久,使中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
日,在北京逝世。
  Copyright & 宣讲家 |
| 客服服务热线:010-毛泽东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什么诗词名,全文是什么_百度作业帮
毛泽东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什么诗词名,全文是什么
毛泽东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什么诗词名,全文是什么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