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大师在研究佛图关公园澄

院士王梦恕称高铁票价不能降,刘志军为何绰号刘胡来?是否玩弄女性?
贝克特去世的25年正是中国人经历现代化历程和缺乏精神归纳的25年。
加强中央和县级权,缩减省级权,取消地级市,不同级别有不同主体税。
历代高僧:道安法师 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完人”
日 07:46来源:中国历代高僧
作者:吕征等
中国佛教史上的&完人&:道安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道安法师,是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年),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年),年七十四(一说年七十二)。
道安法师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县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此据《名僧传抄》之说,《高僧传》等作&年十二出家&)。因为形貌黑丑,不为他的剃度师所重视,叫他在田地里工作,而他一点没有怨色。几年之后,才向剃度师要佛经读,由于他有惊人的记忆力,使他的师父改变了态度,就送他去受具足戒,还准许他出外任意参学。大约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在石赵的邺都(今河南省临漳县境)遇见了佛图澄大师。佛图澄大师一见到他就非常赏识,对那些因他丑陋而轻视他的人说,此人有远识,不是你们所能及。因而他就师事佛图澄大师。
据《高僧传》卷五的记载,道安法师在佛图澄大师死后才离开邺都,十三、四年之间,他经常代替佛图澄大师讲说,并且解答了许多理论上的疑难问题,赢得&漆道人,惊四邻&的美誉。
佛图澄死后,石虎即皇帝位(335年),内部变乱,道安法师就在这时离开河南到山西的临汾地区去住。临汾地区地方很偏僻,可以暂避兵燹之祸,因此竺法济大师、竺僧辅大师和竺道护大师等都先后冒险远集,和道安载誉归来共同研究后汉安世高大师所译的有关禅观方面的《阴持入经》、《道地经》和《大十二门经》,并作了注解。
道安在临汾地区住了不久,又和同学法汰法师至飞龙山(今河北省涿鹿县境),与僧光法师等相叙。僧光法师对于禅定极有研究,是道安法师还没有受具足戒时的老朋友,相见之后就住下来互相研讨。这时道安法师已经放弃了&格义&,他和僧光法师的一段辩论很为珍贵。《高僧传&僧光传》说:&安曰:先旧格义,于理多违。光曰:且当分析逍遥,何容是非先达。安曰:弘赞教理,宜令允惬,法鼓竞鸣,何先何后?&这说明僧光法师的思想比较保守,认为格义是先达传下来的一种方法,只可应用,不必再问是非。道安法师就不以为然,他以为弘扬教理,首先要求正确,先达不先达的问题可以不必理会。这大概就是佛图澄大师所说的&远识&,也可从而想见道安法师的气概和风度。
《高僧传》说,石虎死后(东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石遵在位的时候,曾经派中使请道安法师返邺住华林园,并广修房舍,但为时一定不会很久,因为石遵在位仅一百八十三日就被杀,道安法师大概就在那个混乱的时候率众去邺都西北的牵口山,又和法汰法师在山西境内弘化,并在太行恒山建立寺塔。这时,社会紊乱人民痛苦到了极点,而道安率众行道精进不懈,在他的身上和道场里面,人们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因此&改服从化者中分河北&,慧远法师也在这个时候从他落发出家。武邑太守卢歆听到道安法师的德化,派专人请他去讲经。后来又回到邺都,住受都寺,当时他年已四十五岁。
那时石赵灭亡已八年,冉闵和慕容隽的混战也已经结束,慕容隽虽在邺都建立了后燕,而不大信佛,加以战乱不息,元气未复,《高僧传》说&天灾旱蝗,寇贼纵横&,&人情萧索&,道安法师不得不率众去山西的王屋女林山,不久又渡过黄河到达河南省的陆浑县(今嵩县境)。当慕容隽派慕容恪攻略河南的时候,习凿齿从襄阳致书道安法师,请他南下弘法,他就和同学、弟子们离开河南,走到新野。他为广布教化,命同学法汰法师率领弟子昙一法师、昙二法师等四十余人去扬州,又命同学法和法师去四川,他自己率领弟子慧远法师等四百余人到襄阳,先住在白马寺,后又创立檀溪寺。
襄阳在那时还属于东晋,社会环境比较安定,道安在那里住了十五年,得到充分发展事业的机会。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五说:
初经出已久,而旧译时谬,致使深义隐没未通;每至讲说,唯叙大意,转读而已。安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其所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并寻文比句,为起尽之义,及析疑、甄解,凡二十二卷。序致渊富,妙尽玄旨;条贯既序,文理会通。经义克明,自安始也。
这是关于考校译本、注释经文方面的事业。同书卷二云:
迩及桓灵,经来稍广,安清朔佛之俦,支谶严调之风,翻译转梵,万里一契,离文合义,炳焕相接矣。法轮届心,莫或条叙;爱自安公,始述名录,铨品译才,标列岁月。妙典可征,实赖伊人。
这是创制《众经目录》的事业。中国佛教界有了这样的注疏和经录,才能承先启后,循著正轨发展。否则杂乱无章,毫无头绪,即使后来有了像鸠摩罗什大师那样的大译师,像僧肇大师那样的大学者,恐怕也会受到障碍的。
道安法师在襄阳,除了从事佛学的研究与著述外,每年还讲两次《放光般若经》,《高僧传》说&四方之士,竞往师之&,可见当时的法席之盛;因此就不能不制定僧规。《高僧传》卷五本传云:
安既德为物宗,学兼三藏,所制僧尼轨范,佛法宪章,条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
道安法师所制定的这些轨范,在当时已见到很好的效果。如习凿齿致谢安书中有云:
来此见释道安,故是远胜,非常道士,师徒数百,斋讲不倦。无变化技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威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洋洋济济,乃是吾由来所未见(《高僧传》卷五)。
这是习凿齿亲自所见的事实。道安法师的风范对当时佛教界的影响一定很大,所以&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东晋的封疆大吏如桓朗子、朱序、杨弘忠、郤超等都非常敬重他,有的请他去开示,有的供养食米千斛,有的送铜万斤。他创立檀溪寺,&建塔五层,起房四百&,可见工程之大。前秦的苻坚是东晋的敌人,也遣使送来外国的金箔倚像、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尊,可能也是为了庄严檀溪寺。东晋孝武帝曾经下诏书表扬道安法师,并且要当地政府给他像王公一样的俸禄。这都说明道安法师在襄阳十五年,各方面都很成功。
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379年),苻坚遣苻丕攻占襄阳,道安法师和习凿齿皆被延致。苻坚并认为襄阳之役只得到一个半人,一人指道安法师,半人为习凿齿。苻坚既得道安法师,就请他住在长安五重寺,时年六十七。
道安法师在长安的七、八年当中,除了领导几千人的大道场,经常讲说之外,最主要的是组织翻译事业。如昙摩难提大师翻译《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三法度论》,僧伽提婆大师翻译《阿毗昙八犍度论》,鸠摩罗跋提翻译《毗昙心论》、《四阿鋡暮抄》,昙摩鞞大师翻译《摩诃钵罗蜜经抄》,耶舍大师翻译《鼻奈耶》,他都亲自和竺佛念法师、道整法师、法和法师等参加了翻译工作,有时对于不正确的译文还加以考正或劝令重译。他在《摩诃钵罗蜜经抄序》上所说的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都是他的经验之谈,为后来的译经工作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据《高僧传》卷五说,魏晋沙门依师为姓,姓各不同;道安认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才改姓释氏。又他广博的学问和文学的素养,成为长安一般衣冠子弟请教的目标,当时有&学不师安,义不中难&的谚语,可以想见他为社会所推重的情形。因此当苻坚要想进攻东晋,朝臣劝谏无效的时候,大家又请道安法师乘机&为苍生致一言&。道安法师在一次和苻坚同车的机会中进言规劝,而苻坚不听,终至败亡。
苻坚建元二十一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二月,道安法师圆寂于长安五重寺。
道安法师的著作,现存的除了收于各大藏内的《人本欲生经注》一卷外,有《出三藏记集》所收录的经论序十四篇,又同《集》标名未详作者而可肯定为道安法师所作的经论序七篇,和同《集》的《综理众经目录》原文两段;此外还有《鼻那耶经》卷首的《序》一篇。佚失的著作还很多。
道安法师的著作现存的不多,对他的治学方法和学说只能知其梗概。例如:上面所引的&起尽之义&,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科判。吉藏法师《法华义疏》讲到注疏的体例时,有&预科起尽&的说法;良贲《仁王经疏》说:&昔有晋朝道安法师,科判诸经以为三分:序分、正宗、流通分。&道安法师用科判的方法把佛经的内容分章分节标列清楚,研究起来就容易抓住它的中心环节;同时再用&析疑&、&甄解&的方法,对于每一个名词或每一种句义加以分析推详,自然就&文理会通,经义克明&了。此外道安法师在搜求经本,考校异同方面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如《渐备经十住胡名并书叙》说:
&&《渐备经》恨不得上一卷,冀因缘冥中之助,忽复得之。&&《大品》上两卷,若有可寻之阶,亦勤以为意。&&《首楞严》、《须赖》,并皆与《渐备》俱至。凉州道人释慧常,岁在壬申,于内苑寺中写此经,以酉年因寄,至子年四月二十三日达襄阳。《首楞严经》事事多于先者,非第一第二第九,此章最多,近三四百言许,于文句极有所益。《须赖经》亦复小多,能有佳处,云有五百戒,不知何以不至,此乃最急。&&常以为深恨,若有缘便尽访求之。
从这一段文字上,可以知道道安法师在收集和运用资料方面是非常热心和认真的。他就以这样的治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撰写著作,养成佛教界朴实谨严的学风,开创了纯正的佛学研究。因此道安法师的学说在当时起砥柱中流的作用。元康法师《肇论疏》说:&安法师立义以性空为宗,作性空论;什法师立义以实相为宗,作实相论。是谓命宗也。&又僧睿法师《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说:&自慧风东扇法言流咏以来,虽日讲肄,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验之,最得其实。&对于道安法师的学说都备加颂扬,也的确是函盖相称的。
关于道安法师的学说,大约可以从戒定慧三个方面来谈。在戒律方面,当时虽然戒本未备,广律也只有竺佛念大师所译的十卷《鼻奈耶》,他认为戒是断三恶道的利剑,无论在家出家都应以戒为基础。他又以为持戒而只重形式也是片面的;也就是说,为了众生的利益,戒律是可以有&开缘&的。这与后来所传菩萨戒的精神相符,也与《般若经》的义理一致。由此可见,道安法师在戒律方面虽然很严正,而并不是胶柱鼓瑟、偏执不通。
道安法师的亲教师佛图澄大师以神变见称,而神变出于禅修;道安载誉归来自始就注重禅定止观,不能不说是受了佛图澄大师的影响。他认为禅修达到高深的境界时,&雷霆不能骇其念,火燋不能伤其虑&(《人本欲生经注》),同时还能够发生种种神变(《安般注序》),但它并不是禅修的真正目的。禅修的真正目的在于契入&无本&(即本无)、&无为&而&开物成务&。开物是使天下兼忘我,成务是无事而不适(《道地经序》及《安般注序》)。也就是要从禅修所得到的境界中,使大家忘我、尽性而造成世界的安乐,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精神上的享受或所谓超自然力。《大十二门经序》说:&明乎匪禅无以统乎无方而不留,匪定无以周乎万形而不碍,禅定不愆,于神变乎何有也。&这就说得非常明白。习凿齿致谢安书,称赞道安法师&无变化技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如果从这里去理解,就更觉意味深长了。
又佛图澄大师的教理以般若为宗,道安法师自始就重视《般若经》的研究。他认为研究般若经典不能单用&考文&、&察句&的方法,而要披开繁复的文句体会它的精神实质(《道行经序》)。有了这样的体会,才不至于把虚豁的真如或本无当作能生万有的第一因(《名僧传抄&昙济传》),也才能把第一义谛与世俗谛不一不异、不即不离的义理表现在行动上。《合放光光赞略解序》(译意)说:
没有智慧则无往而不生窒碍,终日所言都不合理,所以成为八万四千尘劳门。有了智慧则无往而不发生良好的作用,终日所言无不合理,故为八万四千波罗蜜。所谓执大净而万行正,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平常所说的&举足下足皆道场&,或者&头头是道&,也不外乎这个道理。那末,道安法师虽然处在般若弘传的初期,而对于般若性空的义理的确是已经有了相当正确的了解了。
戒定慧三学是成佛的梯航,而道安法师都有卓越的见解;因此他在中国佛教史上,不但是杰出的学者,而且也是&完人&之一。他的一言一行在当时起过典范的作用,也为后来佛法的弘传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佛教信徒永远纪念著他。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印媛]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佛教名博: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农历12月8日恭逢竺佛图澄大师纪念日 -- 佛学讲座 禅学讲座 禅宗智慧 禅与管理 -【佛学研究网】 吴言生说禅
&&&&&&&&&&&&&&&&&&&&&&&&&&&&&&&&&&&&&&&&&&&&&&&&&&&&&&&&&&&&&&&&&&&&&&&&&&&&&&&&
           主办
[128][125][133][244][149][140][137][119][168][226][175][185]
&您现在的位置:&&&&&&&&&[专题]&&&&正文
农历12月8日恭逢竺佛图澄大师纪念日
作者: 佚名&&&来自:缘起&&&已阅:1049&&&时间:&&&录入:wangwencui
日& 佛学研究网
&&& 农历12月8日为竺佛图澄大师(佛图澄大师 232—348 )纪念日,佛图澄大师为中国历史上成建制的僧团和寺院团体规模形成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这一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谨依《中国佛教》一书相关条目等内容,介绍大师生平,并登载相关图片,及便于善友以适当方式进行纪念。
&&& 竺佛图澄,西域人。本姓帛氏(以姓氏论,应是龟兹人)。九岁在乌苌国出家,清真务学,两度到罽宾学法。西域人都称他已经得道。晋怀帝永嘉四年(310)来到洛阳,时年已七十九。他能诵经数十万言,善解文义,虽未读此土儒史,而与诸学士论辩疑滞,无能屈者。他知见超群、学识渊博并热忱讲导,有天竺、康居名僧佛调、须菩提等不远数万里足涉流沙来从他受学。此土名德如释道安、竺法雅等,也跋涉山川来听他讲说。《高僧传》说他门下受业追随的常有数百,前后门徒几及一万。教学盛况可见。
&&& 他又重视戒学,平生“酒不踰齿、过中不食、非戒不履”,并以此教授徒众;对于古来相传的戒律,亦复多所考校。如道安《比丘大戒序》说:“我之诸师始秦受戒,又之译人考校者尠先人所传相承谓是,至澄和上多所正焉。”但《僧传》中叙述他的神通事迹颇多,说他志弘大法,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神,彻见千里外事,又能预知吉凶,兼善医术,能治痼疾应时瘳损,为人所崇拜。他的义学和戒行反为神异事迹所掩。
&&& 他到了洛阳之后,本想在洛阳建立寺院,适值刘曜攻陷洛阳,地方扰乱,因而潜居草野。永嘉六年(312)二月石勒屯兵葛陂,准备南攻建业。这时佛图澄因石勒大将郭黑略的关系,会见了石勒。澄劝他少行杀戮。当时将被杀戮的,十有八九经澄的劝解而获免。澄对于石勒多所辅导,石勒既称帝,事澄甚笃,有事必谘而后行。石勒卒,石虎废其子石弘而自立称天王,对澄更加敬奉。朝会之日,澄升殿,常侍以下悉助举舆,太子诸公扶翼上殿,主者唱大和尚,众坐皆起。又敕司空李农每日前往问候起居,太子诸公五日一往朝谒。后赵建武十四年(348)十二月八日卒于邺宫寺,年一百一十七岁。
&&&&佛图澄既在赵推行道化,所经州郡,建立佛寺,凡八百九十三所。其教诲甚诚笃。石虎的尚书张离、张良家富奉佛,各起大塔。佛图澄斥其贪吝积聚,方受现世之罪,何福可希问石虎曰:“暴虐恣意,杀害非罪,虽复倾财事法,无解殃祸。”由此可知他的教导注重在励行慈济,当时群众由于他的影响奉化,竞造寺宇,相率出家。但其中品类杂滥,生出了许多事故,石虎也认为“今沙门甚众,或有奸宄避役,多非其人”,而下书嘱中书命“简议真伪”。可见当时佛教虽畅行,杂乱情形也自此而盛。
&&& 佛图澄的著名弟子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进、道安、僧朗、竺法汰、竺法和、竺法雅、比丘尼安令首等。佛图澄的学说,史无所传,但从他的弟子如释道安、竺法汰等的理论造诣来推测佛图澄的学德,一定是很高超的。其弟子释道安博学多才,通经明理,最为杰出。其所注经理渊富,妙尽深旨。经义克明,自安而始。《高僧传》说:道安初到邺地,入中寺遇佛图澄,澄一见安便加以赏识,相语终日。众人见安形貌不称,全都轻怪。澄告众说:此人远识,非尔等可比。安因事澄为师。澄讲学时,安每复讲。众人纷纷提出疑难,道安挫锐解纷,行有余力,四座都震惊。于此显示澄对道安授以心传和教学的善巧。致使道安所证的经义和后来罗什译出的经旨符合,因而使佛法大显于中土(《魏书·释老志》)。《高僧传》卷八《义解论》说:“释道安资学于圣师竺佛图澄,安又授业于弟子慧远,惟此三叶,世不乏贤,并戒节严明,智宝炳盛;使夫慧日余辉,重光千载之下,香吐遗芬,再馥阎浮之地,涌泉犹注,实赖伊人。”又《水经注》称僧朗少事佛图澄,硕学渊通,尤明气纬。苻坚、慕容德、姚兴对于朗公皆很尊敬。苻坚时沙汰众僧,特别诏曰:“朗法师戒德冰霜学徒清秀,昆仑一山不在搜例。”到唐时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尚叙僧朗居泰山金舆谷许多事迹。可见僧朗是受到群众尊重的。竺法雅妙达精理,研测幽微。与康法朗创立格义。与道安、法汰每披释凑疑,共尽经要。比丘尼安令首是石赵时兵部令徐冲的女儿,从佛图澄和净检尼受戒。博览群籍,思致渊深。她曾造五寺,从她出家的有二百余人。这些人既然都是一代英杰,则其师的学问就可知了。
&&& 另,今河北省内丘县尚有与澄公有关的地方多处。据《畿辅通志》、《内丘县志》等载:“洗肠渊,在县西十三里,佛图澄洗肠于此。”在县西北四十里的且停山,曾建有迟尺相连的三座寺院,上院称“洗肠院”,中院称“梵云寺”,下院称“洪水院”。洗肠院旧址处后倚山峦,形如圈椅,地势颇具特点。其下有“马跑泉”,终年有水。据说当年且停山树木繁茂,流水潺潺,景色非常幽美。洗肠院和洪水院虽早已片瓦无存,但地处中院的梵云寺却碑石林立,地表遗存非常丰富,尚可想见当年且停山梵宇壮观景色。梵云寺位于内丘县西部丘陵地区的且停山上,是一处保存有众多碑刻及其他古迹的古寺,1999年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
&】  &&[对本文的评论]
&&&&当前没有评论
没有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站长:Powered by: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以神通征服皇帝的著名高僧佛图澄
佛教发展到现在,虽已成为世界性宗教广为普及,但宗派无数而高僧寥寥,信众虽多而莫名其旨。人多止于烧香拜佛,求富问贵,寺僧亦多满足于此,见怪不怪,至令高深佛法鲜人弘研,渐渐离了救世度人的本真。遍观全球,却是那些以基督教为主的国家,大多社会稳定,人心平和,保护动物,废除死刑,令人向往。原因虽有多种,但我们弘佛者未能将佛法真髓广布大众,却是事实。日前本人提出高僧弘法时适当展示神通(佛教神通,科学虽无法解释,但千真万确,且普通凡夫皆不难修得),让众生大起信心,进而追求佛法真谛以救世度人,惹来不少非议,不少大德亦宣称“展示神通将遭惨重恶报”,实让人无法理解。且不论佛陀在世时,其本人及弟子多次示现神通,就说佛法传入中国时,首次让嗜杀而登位的皇帝乖乖尊顺,使佛教从民间少数信仰进入国家大力倡导扶持,拯救不少苍生,便得益于高僧展示神通。这位高僧就是在各种史书中皆有详记,历代佛门中人无不钦敬的著名神僧——佛图澄。
佛图澄(公元231—348),俗姓帛,西域人。九岁时在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出家,纯洁质朴,又非常好学,能诵经数百万言,且能理解其中奥义。他曾两度至罽宾(汉时西域国名,即今克什米尔一带)学法,人皆渭其已得圣果。为东渡传教,他长途跋涉来到汉地的佛教圣地敦煌,住寺多年,至通晓汉语以及儒家要义。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79岁高龄的佛图澄来到洛阳,隐居4年后,83岁时才开始了其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一直到他117岁离世。在战乱频仍的38年间,他时时事事以弘扬佛法、悯念苍生、拯救危苦为己任,严守佛家戒律,处处为众人表率,并巧妙借助各种神通,征服了两朝皇帝,乃至整个社会的各阶层,使佛教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被最高统治者作为真正信仰所崇奉,上升为“国教”。其建造佛寺多达893座,直收弟子数千人,其中很多著名弟子都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可谓空前绝后。
佛教虽在汉明帝时就传入中国,但仅在民间流传,因政府长期禁止汉人出家,使其影响并不大。佛图澄到洛阳时,正值天下大乱,汉帝刘聪下令攻打洛阳,刘曜、王弥、石勒三将军,率兵八万南下洛阳。石勒兵从东路,沿途掠杀,占据许昌,横扫洛阳以东晋军防线。王弥先行攻入洛阳,斩关直进,如入无人之境,大肆抢掠,将宫女和珍宝洗劫一空。刘曜从洛阳西明门攻进,见南北二宫已被王弥洗劫一空,大怒之下,将除怀帝及二臣外之俘虏二万多人全部斩杀。后纵兵盗掘邙山诸帝陵,焚烧宫室,大逞凶威。待石勒最后进洛阳城,满目狼籍,掠无可掠,乃愤然离洛阳,前驻许昌。
石勒北归后,设巧计杀了王弥,尽得其在洛阳掠夺的财物和宫女。不久,又吞并了幽并二州,声势赫赫。晋愍帝建兴元年,汉刘聪嘉平三年(公元313年),石勒被封为镇东大将军。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石勒再次引兵南下,抢掠豫州各郡人民,一路烧杀,一直打到长江边,再返回驻扎葛陂(今河南新蔡),拟攻建业。中原横遭涂炭,芸芸众僧,遇害者亦多。
佛图澄在洛阳避乱四年,已是八十三岁高龄,目睹人民悲惨似无止息,毅然决定放弃隐居草野不问世事的想法,采取非常行动。石勒手下有员大将叫郭黑略,是石勒最初时的“十八骑之一”。此人虽是个无智武夫,却信奉佛法,佛图澄于是打算投到郭黑略的军门,以图实现自己的愿望。郭黑略对佛图澄非常尊敬,跟他受五戒,拜他为师,又经常与他讨论军事,受益不少。郭黑略从此常为石勒出谋划策,经常能准确预测战事的胜负,使石勒在与刘曜的战争中连连得胜。石勒甚是高兴,但心存疑惑,问郭黑略:“我以前未觉你有出众智谋,而近来你每每能预测出兵事吉凶,什么原因?”郭黑略答:“将军天挺神武,自有神灵帮助。如今来了一位和尚,法术智慧极为出众,他说将军一定会拥有中原,他愿当将军的谋师。我以前向你的建议,全是他预测的结果。”石勒听罢大喜,下令立刻召见。
佛图澄受召拜见石勒,石勒问:“你的佛法究竟有何灵验?”佛图澄知他并不懂佛法,就决定展示神通让他信服,说:“佛法虽然深奥,但也可在这里稍微演示一下,让你相信。”他要了一个瓦钵,盛满水,烧起香,然后拿起侍兵身上的利刃,往自己的胸膛一刺,挖出一颗血红的心,并且对那钵清水念念有词,说也奇怪,那盆平静无痕的清水突然长出一朵洁白的莲花,鲜艳夺目,顿时馨香盈室,佛图澄大师面不改色地把“噗!噗!”跳动的心拿给石勒说:“我的心就像这朵净莲一样的高洁无染!”石勒等人大惊失色,立即拜服。佛图澄顺势向石勒宣说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劝善弃恶,进言道:“凡是王者的德化普施天下,就会出现灵瑞;相反,若政治败坏仁风消退,天上就会出现彗星,吉凶也就随着而来,古今没有列外。”石勒听后深受启发,原先准备要杀的人也不杀了。因此神通可说是乱世的救星(比如,后来,唐朝神通广大的隐峰禅师,有一次行经一地,看到两军人马正在拼命厮杀,急忙上前劝阻,可是双方都不理睬。禅师于是将手中的锡杖丢掷于空中,自己并且飞腾至空中和锡杖对舞。正在交战中的两军兵士看到中突然出现如此神异的景象,目瞪口呆,看得入神,竟然忘记了打仗,一场悲惨的战争,就在禅师的显现神通之下,化于无形,从此人们就称呼他为飞锡禅师)。
佛图澄还有高明的医术,那些有顽疾无法医治的,也都找到佛图澄,经他略施法术便痊愈,使不少人受益。从此,中原地区无论汉人胡人,开始普遍信奉佛教。石勒也把佛图澄作为机要参谋,凡有大事,必定要征询佛图澄的意见,佛图澄也积极参与其中。
石勒接受佛图澄建议,领兵自葛陂还河北,路过枋头(今河南浚县)时,当地人准备晚上劫营。佛图澄以神通得悉此情况,告诉郭黑略道:“贼人很快就要来,可去报告主公,作好防备。”郭黑略迅速去报告,不一会果如其言,因有了准备,所以没什么损失。石勒自遇到佛图澄后,虽然各方面受到不少帮助,但他毕竟是一位枭雄,素来自负,对佛图澄的神通想不明白,还有点不服气,心存怀疑,一心要借机试探。一天夜里,石勒武装整齐,手执宝剑,高坐军帐,嘱咐人去佛图澄那里这么问:“今晚将军到哪里去了?请告知。”来人见到佛图澄,还没有开口,佛图澄己通过神通得知来人意图,于是反问道:“今夜平安无事,大将军为何要披挂戒严?”来人哑口无言,回报石勒。后石勒又以类似但更复杂手段试之,佛图澄再以他心通破解,使石勒彻底信服。后来,石勒都城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城濠的水源,突然枯竭了。石勒非常着急,向佛图澄请教道:“怎么能弄到水呢?”佛图澄不慌不忙地坐到绳床上,烧起安息香,口里念着数百字长的咒语。三天过后,开始有了涓涓细流,既而大水漫天而至,城濠的水很快就都灌满了。石勒万分高兴,从此对佛图澄更加敬重。
这年,鲜卑人段末波进攻石勒。段末波兵强马壮,令石勒非常恐慌,赶紧向佛图澄请教。佛图澄若无其事,回答道:“昨日寺里铃响,我仔细听了,是说今天中午时分当捉住段末波。”石勒且信且疑,与手下登城了望,只见鲜卑军铺天盖地而来。石勒大惊失色,说敌军行进,地动山摇,段末波怎能被擒呢?那一定是宽慰我的话。他又派人去问佛图澄,却得到报告说己经捉住段末波了。原来,城北有一支伏兵,出击时正遇段末波,便将他擒获了。
前赵(刘曜)光初十一年(公元328年),刘曜亲率大军进攻洛阳。当时石勒的堂弟石虎守洛阳,石勒打算亲自前去抵抗刘曜,然而内外僚佐都反对,认为这太危险。石勒只得又去请教佛图澄。佛图澄说:“……军出定能捉刘曜。”石勒这时己深信佛图澄,于是不听众人的劝说,决心亲征。他留长子石弘与佛图澄来镇守襄国,自率中军直驱洛阳。刘曜貌似强大,哪知才一交战,他的军队就大溃,刘曜的马没入水中,果然被活捉了。石勒平定了刘曜,前赵政权灭亡,从此统一了北方。不久,石勒正式称帝,改元建平,史称后赵。
石勒登位后,对佛图澄更加恭敬,凡军国大事,都要请教他后才施行,并尊他为“大和尚”。石勒的诸多小儿子,也都养在佛寺。后赵建平四年(公元333年)四月,佛寺塔上的铃子无风自鸣。佛图澄向大家说,国家将有大丧,不出今年。七月,果然石勒死,其子石弘登位。
石弘继位的第二年,石虎杀了石弘自立,改元建武,不久迁都到邺(今河北临漳)。石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他见石勒利用佛图澄的神通和崇高威望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就更加倾心事奉这位充满神奇色彩的高僧,企图利用佛法洗净自己沾满鲜血的双手,以巩固从侄儿那里夺来的政权。石虎曾下书说,和尚是国家的大宝,如果不加高爵位,不享受厚禄,怎么能够表彰他的德望呢?从此以后,和尚宜空穿绫锦,乘雕辇,朝会的日子,和尚升殿,常侍以下官员都要帮助举步,太子、诸公搀扶而上。主持朝仪的礼官高唱一声“大和尚到”,所有的人都要起立,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又命令司空官早晚要亲自前去向大和尚请安,太子、诸公每五天前往拜见一次,以表示皇帝对他的崇敬之情。佛图澄住在邺城内中寺,由于统治者对他崇拜,加上各种神奇的传说,老百姓自然也对他十分敬畏,他到那里,人们甚至不敢向那个方向吐唾沫。
建武九年(公元343年)石虎先后进攻前燕、前凉,都遭到惨败,而东晋大将桓温又进攻临淮,可谓四面受敌,三面告急,人心惶惶。石虎气急败坏,瞪着眼睛说:“我一向诚心奉佛供僧,却征伐失利,甚至外寇入侵,这说明神法没有神验了!”第二天一早,佛图澄朝见,劝告道:“大王前世是位大商人,曾到宾寺供奉,当时正举行大法会,有60罗汉参加,我也是其中之一。当时有得道人对我说,这位大商主命尽当受鸡身,以后要到晋地作国王。如今你不是作了国王了吗,佛法怎么能说不灵验呢?这不正是你前世修下的福分么!至于战阵负胜得失,乃是国之常事,怎么能怨谤三宝,夜起毒念呢?”石虎见他说破了其心中对佛法动摇的秘密,十分惶恐,立即跪下谢罪,又重新对佛法坚信不疑了。
前面说过石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有人在他面前说他儿子石斌的坏话,他立即杀了石斌的生母及另外五百人。太子石邃被杀后,他改立石宣为太子,不久石宣不仅杀了亲兄弟,而且还打算杀他老子。石虎怒极,将石宣活活烧死,又杀掉石宣的妻子儿女共9人,同时还将太子官属三百多人统统车裂肢解,投入漳水。如此残无人道的暴行,佛图澄曾多次劝告,对他说:杀人不可纵,人死了不可复生,哪有国王亲手杀人的道理呢?大和尚的劝说,客观上拯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一天,石虎问佛图澄道:“佛法主张不杀,然而朕为天下之主,不用刑杀就不能肃清海内。我既己违背了杀生的戒律,虽然奉佛,还能得福吗?”佛图澄回答道:“帝王奉佛,自然与老百姓不同,只要能体恭心顺,提倡佛教,不为暴虐,不害无辜,就算是对佛诚心了。对于那些凶愚无赖、不可教化的人,有罪不能不杀,有恶也不能不刑,但是一定要该杀的才杀,该判刑的才判刑。如果滥用天子之威,恣意暴虐,杀害无辜,虽然倾其家财奉佛,也不能消除灾祸。希望陛下要节欲兴慈,将恩惠普施于天下所有的人,则佛教便将永远兴盛,陛下的福祚也将得到佛的保佑,绵延万世。”他举石虎的尚书张良、张离等家为例,他们虽因富有,曾各为佛寺建大塔,但是贪心不己,游猎无度,聚财不穷,最后终于被杀,得到现世报,还谈得上什么获福呢?
对于佛图澄的话,石虎虽不能全部听从,但他的凶残之性也多少有所收敛。他一直想进攻燕国,佛图澄劝告说,燕国国运未终,很难攻克。石虎不信,屡遭失败,结果只好作罢。后赵建武十四年(公元348年)十一月,石虎在太武前殿大宴群臣,大家正饮酒狂欢,佛图澄忽然吟唱道:“宫殿啊宫殿,棘子就要成林,将撕坏人的衣襟。”石虎听罢,忙叫人挖掘,在宫殿的石头下果然发现有荆棘生长。
佛图澄其人,文献记载十分离奇,据说他左乳旁有一个四五寸大的孔,直通腹内,有时肠子从孔中流出,就用絮将孔塞住。夜里读书,只要一拔絮,整个屋子都照得通明。到斋戒日,他便到河边引水洗肠,然后再纳入腹内。据传说,太武殿刚建成时,在壁上画有自古以来圣贤、忠臣、孝子等图像,不久却变成了胡人的样子,十多天后,画像的头全都缩入肩中,只有帽子微微露出。佛图澄对之流泪,回到寺中,注视着佛像,独自问道:“能有三年吗?”又自作回答:“不得,不得。”再问:得二年?一年?百天?一个月?又自答:“不得。”于是不再说什么了,回到房里,对弟子法祚说:“戊申岁(建武十四年)祸乱将渐萌发,己酉岁(即次年公元349年)石氏当要灭亡。我在还未乱之前,先化去了。”当下派人去向石虎告辞,说生死是万物之理,贫道化期己到,生前既荷恩殊重,所以事先仰闻。石虎听后大惊,不觉怆然泪下,说:“没听说和尚有病,怎么忽然来告终呢?”于是立即出宫,到佛寺慰问。佛图澄对石虎说:“出生入死,是道之常理,寿命长短有定,是不能随意延长的。只要道德完全,业操无亏,虽死若在;要是违背天道而延长寿命,不是我的愿望,今之所以意有未尽,只因国家奉佛,兴修如此壮丽的寺庙,本应该享受福祉;只是政治过于猛烈,淫刑酷滥,显然违犯了佛教圣典,背弃了佛家法戒。如果不自改革,最终是不能享受福佑的。只要降心易虑,给老百姓恩惠,国祚自会延长,我死后也就没有遗恨了。”石虎悲痛哭泣,知道不可挽留了,马上为他挖圹造坟,办理后事。这年十二月八日,佛图澄与世长辞,享年117岁。
佛图澄几乎和后赵国家的命运相始终。他死后第二年(太宁元年,公元349年),石虎死。石虎养孙冉闵,是位汉人,他对石赵政权极为不满,所以,在石虎死后,就立即号召“杀胡”,遂将石氏家族杀戮殆尽。冉闵小字棘奴,佛图澄曾在石虎殿上所吟颂的预言诗“棘子成林”的“棘子”,就是指的棘奴,佛图澄当时就预感到他暗藏杀机。果然,到第三年(公元350年),冉闵篡位称帝,建立魏国,后赵遂亡。
佛图澄是中国佛史上第一个争取封建统治者,把佛教纳入国家保护之下,利用国家力量帮助佛教发展的外籍僧人。他活用了佛教神通和佛教哲学的高超理论(开了后来中国佛教密宗的先声),采取了能曲能伸一张一弛上协下调,左右逢源的处世态度和手段,及时缓解和处理了后赵内外的大小矛盾。佛图澄又是位博学的僧人,是位中外罕见的、年高德韶的社会活动家。他精通佛教经典,领悟汉学义理,经常给佛徒稚众宣讲教理教义,并自我约束,严守戒律,以身作则,示范时人。这一点与后来的著名高僧鸠摩罗仕(有多个老婆)完全不同。当时,佛图澄声传大河南北、誉满西域各国。所以,中外佛学弟子络绎不绝跟从,共建佛寺893所。这个特殊的、割据的后赵国家,几乎成了中外佛学文化的交流中心。
佛图澄弃家入佛,前后109年,收门徒将近万人,其中包括众多后来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著名高僧。传说,佛图澄去世的那天,有人在流沙见到他;石虎怀疑佛图澄无病猝死,叫人开棺验看,果然发现是空棺,没有尸体。
佛图澄不仅是后赵政权下的宗教活动家、备受尊崇的大和尚,也是后赵最高政权的军事政治参谋,有事必谘他而后行。他站在佛教的立场上,从事于缓和社会矛盾,达到了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弘扬了佛法,作为一个外国僧人,能在中国作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事业,值得中国人永久纪念。
附注:本文参考了《梁高僧传》、《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佛教的神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并大量摘录了赵荣珦著的《高僧传故事——竺佛图澄》(主要译自《梁高僧传》),在此一并致谢。
推荐阅读: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佛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