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装配一种两轮自行车23料四个车轮怎样知道母乳够不够够如果不够还差多少个轮子?(带算式)。

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MTB Trial)
这是日本较流行的竞技,日本自行车爱好者较多,但是国土小,因此有些商人在城市郊外,建造自行车爱好者能进行MTB
Trial等自行车竞技的场所。当然不一定要有专门的场地,可以在郊野找合适的场地进行比赛。在此介绍日本在这个竞技上的一些规定,供纲友们参考。骑着山地车,脚不着地面,一个一个征服自然或者人工制造的障碍物。成绩采用减分方式。最後分数最少者为胜利。
■障碍物
障碍物的数量&&&&
障碍物的长度&&&&
路线标志&&&&
为了防止误走,路线上有编号码,并设有标志。
■组/类别
按山地车的车种分组,另外按技巧的难易程度分类别。
少年组(15岁以下)。最小轮径20"Stock山地车组使用未经改造的基本的山地车,但要有以下的规定。
1).100cm以上的车轮。
2).装载可动的拨连器。
3).要有6段以上的链轮,并可以使用。
4).不可装载Skid blade。
5).链环只可装在BB片侧。
6)可装Chain·Wheel·Protector,但另有用途的不可。
7).车辆的素材可以自由选择,但不可使用被认为危险的车辆。
Trial山地车组
1).车辆的限制:轮径20"以上。
2).前/後轮要有能起动的刹车。
■其他
1).跑两圈後的总成绩来决定胜负。
2).不可在场地练习行车。
■组别和等级
按年令分组
Junior&&&&
Senior&&&&
19~34(女子19~29岁)
Veteran&&&
35~44岁(女子30岁以上)
Master&&&&
45岁以上(UCA则属於Veteran)
按等级分组
Beginner&&&&&
Sports&&&&&&&&
Expert&&&&&&&&
Eliite&&&&&&&&
MTB Trial竞技的要领&
MTB Trial竞技不可在场地试跑,因此予先了解比赛区域就变得十分重要。各比赛区域由比赛组织单位的设计人员制定。因不能试跑,参赛者只能把要点记住,同时也有必要考虑一下设计者的意图。
<img HEIGHT="221"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65.jpg" WIDTH="141"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9632;不能够试骑车,但是可以观察地形。边观察边考虑如何骑行。
<img HEIGHT="216"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76.jpg" WIDTH="115"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9632;正式骑行。
<img HEIGHT="341"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77.jpg" WIDTH="174"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1).站在边缘上,准备跳。
2).用后轮跳,握把向身边拉。
3).着地产生的冲击由脚吸收,把自行车往前推,使力量分散。
Trial的车体调整Trial是要求过硬的平衡技巧的竞技,因此对车子的调整与一般的行走为目的的车稍微不同。假若使用普通的山地车,按下述的第1~第3项的内容调整车辆,可以应付Trial竞技。
1.鞍座放至最低。
2.轮胎的侧边抓地力要好。
3.把手位置稍高。
4.油压刹车为主流,刹车不灵的山地车不可用在Trial竞技。
5.车轮强度要好的。
6.前齿轮只是inner,许多选手装上链罩。
7.後拨连器换成短gauge,防止链条跳动。
8.使用较硬而不易滑手握把。
1).脚着地一次
2).脚着地二次
3).脚着地三次
4).脚着地四次
5).脚着地五次
6).两脚同时着地
7).两脚着地的情况下向後移动自行车
8).脚着地5秒以上时,观察员计分,然後他会发出"go"的行走命令,此时若脚不马上离地就被扣分。
9).脚着障碍物等物越过时,不是只进行一次动作,而是仃止或者後退时
10).从障碍物上面下来时,自行车与障碍物呈平行状态下脚着地时
11).对一个障碍物可以试3次,若第三次失败的话
12).离开比赛区域的场合(标志带或标志记号可踩踏)
13).车辆的车轴离开比赛区域时(可以压住标志带)
14).破坏标志带或标志记号时
15).脚以外的身体部分着地面时
16).把手杆着地时
17).改变前进行方向时,手离开把手或者接触其他部位时
18).着地面的脚滑行时(可以当成车轴旋转)
19).若不走比赛区域时,应该要求在得分卡上打眼
20).未向第1位观察员提出在计分卡上打眼时
21).未向第2位观察员提出在计分卡上打眼时
失去参赛资格
22).身体靠在树或者其他障碍物上1秒钟以上时
23).身体靠在树或者其他障碍物上3秒钟以上时
24).前轮进入比赛区域之後,向後退并超越起始线时
25).选手触动区域标志时
26).竞技未开始前行走区域者
失去参赛资格
27).选手对以下的事项,取得他人的援助时
&#8544;.请他人拿计分卡
&#8545;.移动路线时得到他人协助
&#8546;.排队察看比赛场地时,请他人代替排队时
&#8547;.对观察员抗议或者忠告
TRIAL的技巧
指你在精神上是否处于最佳状态。起飞处时才考虑「速度够不够」,「要不要往上飞高些」等时肯定会失败。态1~2(一段)70%况&#57351;建议初学者练习时,只用后轮练习,等到熟练后才跳。为什幺用后轮跳,其原因是用后轮时的姿势,非常接近实际跳跃时的姿势,不单是姿势,动作也其乎相同,因此用后轮是最好的练习。这种练习只不可是针对会飞,或者不会飞程度的人来说的,因此模范飞得很好的人的姿势,有时会模不着要领。
&制作上述的跳台需要许多泥土,因为飞的地方也要泥土。而双跳台只需制作跳的部分及降的部分,相对来说所需泥土较少。若对双跳没把握,在两个山之间放块厚板,就形成跳台,熟练了后取走木板再练习双跳,此时降的部分,车轮接触处放些泥土,不要压实也不要放太多,目的是失败时吸收冲击力,若太多泥车轮将被埋在泥里无法前进。&初学者一般都把鞍座弄高,但是飞时高的鞍座较难于改变姿势,较易失去平衡,因此把鞍座弄低到两脚能着地,也能放松膝盖的程度。鞍座的角度最好往后倾斜,这样身体较易向往后,当然鞍座向后倾斜平常就不好骑了。
&最合适的把手的宽度是肩宽,把两只手往前自然伸出,就可握到把手就OK
&#9632;根据需要比赛路线上设如下标识。
这个标识基於国际记号。
<img HEIGHT="276"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88.jpg" WIDTH="477"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 <img HEIGHT="117"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00.gif" WIDTH="137" ALIGN="left"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自行车旅行是愉快的运动,跟好友们一起骑车到野外露宿,夏天在野外烧烤,冬天则打边炉,是很有趣味的活动。这种运动在国外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中很流行。在国外用汽车把山地车运到目的地(或者基地),然後骑车。用汽车搬运时也可把配件、工具等放到车上很方便。国外不少人把自行车放在小汽车的车顶上搬运(有专门的道具),但在我国目前还不行。交通警察会干涉,引人注目妨碍交通等理由。
1.到附近郊野时&&&
携带最起码的工具(破肽修理工具),食品及水果、水壶、钱包等,有必要时带上饭盒及相机。2.到稍远的郊野时
所携带的东西因距离、气候、季节而不同,自行车上装行李架,带上帐幕等露宿用品,食物、煮食用器、雨衣、更换的衣物等。车上装载行李应考虑到前後左右的均衡。
1.工具类O车胎杆
O六角匙2~6mm各尺寸。
O螺丝板子 8mm/10mm(9mm)
O螺丝拧子
O脚踏板手O切刀(铁线)
O切刀(链条)
O旋转螺纹接口工具
O旋转顶部用工具/旋转BB用工具
O轮胎修理工具
O配用内胎
O粘带/铁线
O打气筒2.地图类O地图(地形地图25,500分之一)
O防水装地图用筒
O指南针/罗盘仪
O笔记本等物
3.衣物O头盔/手套/帽子/雨衣
O防尘/太阳眼镜
O更换的衣物、毛巾
4.救急用品外用及内用常备药5.煮食用器O小型煮食炉/燃料
O水壶/刀/餐具/
O绳/塑料袋/纸巾<font COLOR="#.其他O携带用收音机/照相机/手电筒/电池
自行车旅行之前,为了了解大约的路线距离、高低差等,应制作剖面图,在此简单介绍如何制作剖面图。
制定自行车旅行计划的基本内容1.骑行距离 假若队伍中初学者较多,或者路线较辛苦时,1天骑行10~30km。
2.初学者应选择高低差小的地方,上坡少而下坡长的地方。
3.骑行一圈或者往返路线。
4.骑行时间& 1天4~5小时较好。另外应考虑季节不同所产生的差异。
5.应该看好地图,制定剖面图,探讨路线。
6.要有山区气候变化的知识。
7.予先计划在目的地的各种活动。
8.到达现场后观察地形,并制定自行车旅行图等。
&#9632;地图
1/25,000缩尺的地形地图,假若到较远的山区,最好有1/55,000地势地图。
1).在地图上做表记:出发点、终点、山顶、途中的目标、建筑物、分叉点等。
2).用地图尺算出,出发点到终点的大约距离。
3).用方格纸,画出如右的图,纵(高每100m);横(距离每1km或者2km)。
4).在地图上画出,从出发到终点的距离,每1km(或者2km)作表记。
5).每1km(或者2km)的表记上的标高从等高线上取并作记号,把它们连线。
6).在作成的表上,记上1)的内容及等高线。
&#9632;等高线&&&
地形地图上所表示的木纹般的线条是等高线,可以想像成把山水平切断。若把它立体化成为左图般。
<img HEIGHT="261"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41.jpg" WIDTH="199"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img HEIGHT="247"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52.jpg" WIDTH="277"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9632;偏差角度
地图上所表记的磁北和罗盘仪上所指的磁北的误差叫作偏差角度。在使用前在地图上记上修正后的磁北。如左下图。
&#9632;罗盘仪
<img HEIGHT="107"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53.jpg" WIDTH="225"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img HEIGHT="19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64.jpg" WIDTH="261" ALIGN="right"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西编7°10(记在地图上)时(360-7=353°)
设计成353°并划线。以5cm的间隔。
<img HEIGHT="181"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65.jpg" WIDTH="228"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选择能见度较好的地点,寻找目标物体,最好是地图上能找到的地点。(请看上图1~2和右图3~6)和下述的文字说明。
1).把罗盘仪放置在胸前(图1),把罗盘仪上的旅行指线指向目标物(图2)。
2).只移动环轮(不要移动整个罗盘仪),把红色指针和磁针重叠(图3.4)。
3).在地图上(图3.4),让红色指针与地图上的磁北线平行,此时与磁针无关。
4).沿着罗盘仪的边缘画直线(图5.6)。
5).首先取的目标物约成90°方向再取一个目标物,按图1)~4)同样方法划直线。
6).两线交叉点为现在所在地。
<img HEIGHT="198"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76.jpg" WIDTH="309"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img HEIGHT="216"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87.gif" WIDTH="328"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1)在地图上寻找目前所在地并作记号。
2)把这两地用线连接,把罗盘仪(如右图)放置在地图上。
3)旋转环轮使罗盘仪上的红针与地图上的磁北线平行。
4)把罗盘仪拿到胸前,转身体寻找红色指针与磁针重叠的方向。两者重叠时旅行指针所指的方向为前进的方向。
<img HEIGHT="235"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88.jpg" WIDTH="185"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img HEIGHT="208"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329.jpg" WIDTH="131" BORDER="0"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山地车旅行中破肽是不可避免的,遇到破肽时即刻处理。破肽後继续骑行极危险。处理破肽最好是换内胎。旅行时最好携带1~2条备用内胎。遇到下雨补肽很困难。假若没有带备用内胎及修理工具时,只能采取充气後走一段,再充气再走一段的方法。假若连打气筒也没有时,把内胎取出来,向轮胎中装进草、稻草之类的东西后走。
内胎的气孔阀
内胎的气孔阀;有英国式、美国式、法国式3种,因此购选内胎时,或者使用打气筒时需要注意。另外,也要注意车圈上的装气孔阀的孔也不同。
1).取下车轮。
2).放掉全部空气,横握并压扁,此状态下转一圈。
3).轮胎变软时,用轮胎杆把轮胎取出,若有两条轮胎杆时容易操作。
4).取出内胎,若气阀为英国式或者法国式时,装有关气阀的螺丝帽,应把它也取下。
5).向内胎充气,若破肽的洞大时,充气後会马上知道那里破了,假若是小洞用水检查,若没有水,放在皮肤附近检查有无气出来。
6).在破肽处作记号,同时检查破洞的周围,有无其他破洞。粘上胶後贴补片。
7).补片完全粘上後充气并检查有无漏气。
8).把修好的内胎装在轮胎内,此时检查车轮圆缘部分有无咬住内胎。
&#9733;上述是一般情况下的数据,应根据体重或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虽然出发前作了该作的予防及准备,但是有时难免发生意外,在此介绍简单的急救方法。
&#9632;擦伤/切伤洗净伤口,擦消毒药,贴上急救胶粘带。假若伤口大时,需要绑急救带。若出血过多,绑紧急救带,患部尽可能放置在比心脏高的地方,保持安静。
&#9632;骨折患部不能动,用木棒或者自行车配件等固定患部。
&#9632;中暑忽然感到头晕、意识模糊,抽筋时可能中暑。马上送到阴凉处让他躺下,冷却身体,尽快送到医院。
&#9632;腹痛发生腹痛时不要动,停下来安静一阵子,若继续阵痛时,停止骑车回去。
&#9632;饿晕有时身体忽然不能动。在山地车旅行中,不能等到肚子饿了才吃东西,这样已太晚了,应该准备随时都可以吃的东西,补充能量,也要常喝一点水。
减轻车体的重量
市售的有信用的厂家的山地车可参加各种竞技。首先应熟练地掌握自己的山地车的性能。但是市场上不断地出现的新零件,对山地车爱好者来说,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但是各式各样的新零件装上去,看起来很酷,这样做实际上不见得能提高山地车的机能,关键在於严格选择真正适合於自己骑行
& 提高山地车的竞技机能,首先考虑到的是如何减轻重量。
&#9632;轻和强度的关系& 以为越轻越好,只考虑减轻零件的重量时,自行车的强度/刚性会降低,变成"软绵绵"的自行车。实际上选手的技巧及体重,将大大影响自行车的强度与刚性。
在此先不讲技巧,着重谈体重。若体重为100kg的人和50kg的人,同时骑山地车跳跃/着地,此时的衡击强度当然不同。
当前竞技用自行车的主流在欧美,若使用欧美的自行车,应根据他们的情况来考虑强度等问题。
&#9632;材料的重量
&#9632;减轻体重才是最好的经量化
车架的素材随着强度及轻量的需求,从铁→铬钼钢→铝/碳→钛逐渐发展。若不考虑价格的话,钛最轻。
要实现轻量化,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减轻你的体重,花费很多钱减轻自行车的重量,充其量减轻100g~200g。你可减轻多少体重?
&#9632;车架的厚薄 &&
&#9632;零件的轻量化
&车架呈管状。若管壁薄强度则不够。目前的倾向是接合部位厚,中间部分相对薄,也就是说,按加在车架上各处的力的强度来变更厚薄度来谋求减轻车架的重量。
与车架一样,有些零件的材质也使用钛,这些零件小而轻。但是刹车若轻而小时性能会下降,因此需要细心选择。
轮胎直接接受地面的阻力,其阻力的大小,会使骑手感到山地车的重与轻。想变轻则采用细车胎,提高空气压,但是抓地力则会降低。
提高刹车的性能
对山地车竞技技巧来说,刹车器是非常重量的零件。刹车器性能的好坏,不单大大影响竞技的技巧,还关系到安全,因此要足够重视。在比赛前一定要检查,及调整。为了对应剧烈的比赛,我们在此探讨刹车器。
&#9632;刹车器的控制性
刹车器很灵,指的不是如何能够销住车胎。应该是抓地面的状态下,降低旋转使车子停下来。假若车胎处在滑行的状态时,制动的距离变长。
刹车器的控制性指的是:骑手加减刹车杆的力量如何迅速传递到刹车器上。油压刹车器性能过于强,假若刹车失败时会摔倒。
另外,有些是利用幅条和刹车块的阻抗,加强刹车性能的系列。这种系列在比较滑的路面较难控制。原因是幅条和刹车块的阻抗超过了路面的阻抗。这种类型的刹车器,假若开始滑行时放松刹车杆,但是反应很慢。对初学者来说,因为骑行的较慢,轻轻制动的话,还是可以用的。
&#9632;补强盘(plate)─稳定器(Stabilizer)起动刹车器后本来压着车圈的力量,转变成为扩大的力量。为了抑制这种现象装上补强用plate较好。装上之后,加在刹车杆上的力不会浪费,全部转变成刹车上,成为控制性能好的刹车。
&#9632;刹车胶&刹车胶是直接压紧车圈的东西,它的材质将大大影响刹车及触感。所使用的化合物较柔软的话,天气乾燥时好用。但是下雨弄湿时变得很差,因此根据比赛状况来决定使用不同材质的刹车胶。
&#9632;闸线类闸线类过於长时,会引起线的拉伸,或者变得反应慢、失调等毛病。适当的闸线的长度,应该是握把向左右转向时,闸线不会感到过於绷紧就可以了。
假若想调整握把的角度或者突出,只能更换车把立。车把立有各种角度及不同尺寸的突出,以比赛为目的时突出长度120~160mm为宜,这种尺寸高速度时的控制较稳定。角度则以90~120°左右的较好。
不管是角度或者突出的长度,都是与车架、身体配合得好,因此应慎重选择。
&#9632;握把&Slalom、速降、Trial等竞技要求能够严格控制车体。握把最好用有防滑的稍硬些的胶较好。不要用海绵胶般软绵绵的握把。
越野赛、自行车旅行等的场合,长时间握住时手会变痛,应该使用表面顺手些的握把。但是越野赛根据路线状况,有时需
要使用有阻抗的握把。不需要硬工夫的骑行时,在握把上绕卷软带也是好的。
机能及目的以及用途
用途及适应性
石头较多或者岩石路面,或者裂缝多的路面,能稳定行走,减轻骑手的疲劳。但重量变重,操作反应变慢。单一购买该配件价格贵。
骑手的特徵
技术较差者
TENSION DISK
对石头较多或者岩石路面,或者裂缝多的路面,避震及空力效果极佳。但是价格贵,保养也难。
功率较大者
功率较少者
刹车稳定器
车架强度不够时,有了它刹车性能提高。(后部用)
利用油压刹车。刹车力强。
EXTENSION BAR
在把手两端,像牛角般突起的把手的终端握把。登坡时便於使力。行走在狭窄的林中小道时较易被树技扣住。
装在脚蹬上,脚尖插入即可把脚固定在脚蹬上。能增强习惯用的脚(右脚或者左脚)的踩蹬力。能增强裂缝多的路面的稳定性。假若松绑带子容易脱落。
用途同於脚踏夹子。在鞋子的背面有个金属片,与脚蹬上的金属配件相结合就能固定。扭一下脚跟就可脱落。
装在前齿轮上,用来保护齿轮。
三项铁人赛
用来测定速度、行走距离、时间等。新型的无线条的价格贵,但很方便。
搬运东西或者自行车旅行时用。
用来避开泥水。较剧烈的运动时它会妨碍操作,若摔倒时也很危险。
使自行车自立的用具,参加竞技时通常要取下。但从保护车的角度来考虑的话,若有能随意装卸的脚架就方便。
夏天带它很热,你若摔车真正体会到它的好处。比赛时必需带上。练习时也应带上。
保护手。冬天防寒。
防风、防晒镜
从虫、尘埃、紫外线中保护眼睛。睛天时用墨镜,阴天时用清澈、橙色、黄色等。
自行车用针织衫
在裤子的接触鞍座部位加有垫的针织制紧身衣,减少空气的阻抗。
放在鞍座下面的小袋,放置小工具类等很方便。
XC:越野赛&&
DH:速降赛&&&
HC:爬坡&&&
DS:双人绕杆赛&&&
TR:山地车特技赛&&
TO:自行车旅行&&&
CT:街骑&&
&#9678;必需& &#9675;有的话较好&
&#9650;看情况& X不适合
随着自行车竞技谋求高速度,提高骑手的技巧的同时,还要减少骑手的负担,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避震器。
避震器在速降竞技中最能发挥其威力。
装上避震器车辆的重量增加,因此在越野赛中,根据路线状况来决定,装或者不装避震器。
装上避震器的车,比起通常的车,车叉会变长。从全体来说操作性降低,因此避震器在"双人沿障碍回转下降",这种较平坦的路面,动作变化较快的竞技就不大适用。
後避震可以说是为了速降运动而开发的产品。的确速降运动中的效果很好。
自行车不同於摩托车,是靠脚的踩蹬力来推动车辆,按理应该减少踩蹬力的损耗,但是在後面装上避震器,踩蹬时避震器吸收踩蹬力。车辆的重量也变重。
&避震器将会不断得到改进,但是自行车就是"用脚的踩蹬力来推动车辆",避震器应如何用?何时用?不少骑手对它抱有种种疑问。总之使用新的自行车、配件、用品时,不要轻信宣传广告,也不要过分追求潮流,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原地定车的最简单练习方法
练习特技单车障碍第一步就是先要学会定车了,这在初学者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单车选手竟然可以随意地定在那里,甚至可以坚持到体力不够的地步,在常人眼里就想站在地面一样的容易。其实只要多多练习,掌握了单车的平衡技巧后,就可以很快学会定车的。
动作要领:
先把脚踏摆平(前脚踏和后脚踏同一高度),刹住前后闸,一站上车就马上跳(连人带车一起,要前后轮都离地的跳,后脚要钩住脚踏,最好穿有横纹的布鞋,手要伸直,不用拉把),失去平衡就下来,再站上去继续跳,一边跳一边用感觉去找重心,直到能前后轮都跳起来为止拿准重心,就这样跳一个星期,每天练半小时,你就会原地定车的了。
建议:最好用山地车,车把尽量要长,定车的时候如果你的左脚是前脚,就把前轮稍微往右边摆(右脚就往左)。&&&&
注意:练习的时候千万不要在行进中停车练,一定要把车停住来练,行进中练习效果会大大降低!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320.jpg"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汉斯.瑞单车课程(一)
一、平衡(Balancing)
说明:平衡是山地车最基本的技术,也是慢速骑行所必须掌握的,有以下几种练习方法
动作要领:
1) 在一个缓坡上,车头冲下,尽可能慢的向下骑行
2) 找平地的一根直线,沿线骑行
3) 缓慢踩踏在地面8字骑行
4) 在较低的街沿或条状路线仔细踩踏骑行
做能做到的,不要冒险,眼观前方3至5英尺处
二、定车(Track Stand )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331.jpg"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说明:定车可提供考虑下一步动作的时间,或等待出发的开始
动作要领:
1) 上车,将脚踏置于水平位置
2) 将车把向习惯的方向转45度
3) 胸部在远离车把的上方位置
4) 身体转至与车把平行
5) 双脚伸直踩于脚踏并放松,前脚施压
6) 臀部向车把转向的相反反向移出
7) 放松,用单指捏紧刹车
8) 进行微调保持平衡
注视前方5英尺处并保持精神集中,可以靠树或请朋友帮忙扶住直到掌握正确的位置
尽早并不断进行平衡调整
三、过障碍(Ride Over an Obstacle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332.jpg"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说明:如果在途中遇到岩石或圆木等需要过障碍的技术,这有点类似冲跳,不同之处是始终有一个轮子着地,注意在2英尺以下的高度采用。
动作要领:
1) 以中等速度直线行进至障碍物
2) 在障碍物等高的距离处开始动作(如2英尺的障碍物,则在距离其2英尺处)
3) 踩踏半圈并拉起把横
4) 将前轮抬至障碍物上,曲柄呈水平状态
5) 重心前移至超过把横,同时踩踏并将后轮抬起,动作一气呵成
6) 将前轮驶离障碍物(如平台)或另一侧(如圆木)
7) 后轮骑上障碍物
8) 后轮驶离障碍物
掌握过障碍的技术可以在遇到情况时有更多选择,有时冲跳更容易,比如熟练车手在速度较快的情况可以选择冲跳。
如果欲爬上一堵矮墙或平台,可以身体前倾,过圆木等障碍时重心应控制在车座后方。
四、兔跳(Bunny Hop)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520.jpg"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说明:无论在丛林还是城市,双轮同时跳起可以越过很多障碍,可以从跳跃地面的一根线开始,逐步过度到跳跃棍子等狭窄障碍物。
动作要领:1) 保持曲柄水平状态
2) 后脚尖指向地面,膝盖弯曲,就象短跑选手的起跑姿势
3) 上半身前倾,重心保持在中心
4) 正对障碍物慢速滑行
5) 将注意力集中在跳跃时脚部的动作
6) 当靠近障碍物时身体曲向车子
7) 双脚发力利用胎压向上跳起
8) 利用双臂和双腿吸收落地时的冲力
发力越猛则跳得越高,在最高点控制住车,并利用车胎弹性和避震系统缓冲。
中速骑行,滞空时间尽量短以便于控制
五、侧跳(Parallel Bunny Hop)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531.jpg"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说明:侧跳可以用于上台阶或树桩等障碍物
动作要领:
1) 现在地面上划条线进行侧跳练习
2) 将车置于平行于该线的位置
3) 后脚尖指向地面,膝盖弯曲,就象短跑选手的起跑姿势
4) 上半身前倾略超过把横,重心保持在中心
5) 慢速向障碍物滑行,保持曲柄水平,将注意力集中在跳跃时脚部向下、向后再向上的发力过程
6) 起跳前身体压低,利用双脚和车胎的弹性发力
7) 前轮向侧前方45度跳起,身体同时向侧象移动
8) 把后轮拉向侧面
可以用较为安全的纸箱等物进行练习以免损坏车子
后轮一定要离地,必须有信心,因犹豫做一半动作是危险的\
六、后轮定、向前踩跳、踩跳跳远
(Backwheelhop, Backwheelhop forward, Backwheelhop Gap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040.jpg"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前脚跟在曲柄以下位置
做后轮动作首先要有良好的后刹,刹车把须灵敏,用单指即可完全刹住后轮,其余手指用来握紧车把。双脚的位置很重要,将习惯的脚作为前脚,前脚跟在曲柄以下位置。新手可以穿软底的户外和乒乓球鞋,太硬的鞋子不利于脚部的感觉和控制。当抬起前轮做后轮动作时后轮应在身体下方,后轴位置也相应向前移动,做向后跳的动作对有些初学者比较容易,然后可以开始定点跳,并尝试向前跳跃。
可先以前轮滑或前轮定再转换重心过度到后轮姿态,当缓慢向前滑行刹住前刹时,后轮会抬起,在后轮落下的瞬间刹住后刹并将重心移至后轮开始小幅跳跃(可以是向后跳跃并体验这种感觉)。在定车状态下拉起车把时应立即开始小幅度的跳跃,开始的时候有点难度,但多加练习就可以开始跳上几下。此时需注意后轮应处于身体的下方,后车轴也如此而不是在身体后方。记住前轮越低,也就越难保持前轮抬起的后轮跳姿态。
1.踩跳(Hop forward)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041.jpg"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向前踩跳的要点是保持平衡、脚上动作以及刹车控制。跳跃时要小幅度踩踏并同时瞬间释放刹车,但落地时必须恢复到刹紧状态。双脚需保持灵活,前脚脚跟应低于曲柄末端。速比调整在中慢速,太低则可能跳不起来。双脚不能抬离脚踏,始终很好地控制住单车,后轮踩踏向前时,稍微向后拉车把。
2.踩跳下(Hop forward off an edge)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042.jpg"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开始可在较低的街沿、矮墙等处练习下台阶动作,直到有100%的把握时再尝试更高的高度。先应用上述的踩跳技术,直到后轮逐渐接近台阶边缘,并体验前轮在空中的状态。然后再做一次踩跳。用后轮先着地,但不要太陡以免后翻。落地时用双手和腿部动作吸收冲力,重心在单车的中心上部,这样车圈也可以得到保护。
3.跳远(How to gap jump)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043.jpg"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熟练掌握下台阶之后,可以尝试发力跳得更远些。跳跃时先将前轮置于较低的位置,然后身体前倾猛地发力踩跳并拉起车把,后轮会向前移至身下并跳得更远。宽胎(2.2英寸或以上)比较稳定,落地也比较顺畅,采用40-50psi的胎压,并可根据体重、车胎和车圈状况太选择。跳前可以反复构想这一动作的画面,护胫是必须的,头盔、手套自不必再多提了。
七、颠前轮(Front-Wheel Hop)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50.jpg"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说明:很酷的动作,用前轮小幅度跳动
动作要领:1) 将车座调低
2) 脚踏置于水平位置向前滑行
3) 前刹刹紧(可以用2根手指),直到后轮抬离地面,身体同时前倾
4) 后脚踏在垂直状态,脚尖冲下并拉住车子
5) 当后轮到最高点时开始小幅度跳跃,双臂放松伸直
6)如果重心过前则前轮向前跳动,反之则反向跳动
7)后轮落地则退出该动作
果前叉有避震的要调至最硬的状态,即便如此还是要对抗避震的作用力。如果前摔即分开双腿从车上跳过去,最好使用平踏板。
注意车架的牢度是否适合该动作。
八、后轮骑(Wheelie)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261.jpg"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这是一项费事而又颇具难度的动作,即便有些世界杯赛事的选手也不见得能做出象样的后轮骑,而有些孩子花时间练习倒做的很好。
动作要领:
1) 将座位调低有助于保持重心及平衡,车档调至中低位
2) 身体前曲使重心越过把横,曲柄置于类似时钟11点的位置
3) 同时踩踏并拉起车头,身体迅速后倾就象坐在躺椅的姿势,继续踩踏
4) 伸直双臂,坐在车座的前端,用一个手指控制后刹车其余握紧车把
5) 不断用刹车调整速度保证不会人车脱离,前轮保持抬在空中,注意垂直和左右方向的平衡
6)通过后刹及踩踏控制垂直方向的平衡,前轮要掉下来时增加踩踏,过度后仰则捏刹车
7)左右偏离须及时调整,可以用曲膝或伸腿及反向打把的方式获得平衡
8)够了就把前轮放下,防下前轮时车把要回直,否则后果可以自己想象
整套动作几乎在瞬间完成,这也是难度所在。初学者可先练习上坡及抬前轮的动作,注意调整前后重心,逐步就会适应。
警告:当前轮抬起后身体重心不要超过车把,踩踏不要过猛以免无法控制车速。
九、后轮站立
(Do a Statue of Liberty on a Mountain Bike)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datum/mtb/images/h000/h11/img020.jpg"
ALT="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TITLE="山地车骑行技术教程&&(下)&&&骑行者网站&" />
说明:这个自由式特技单车动作有一定难度,并非必须每日练习,但可以在孩子面前秀一下。
动作要领:
1) 站在车的右侧
2) 右手刹住后刹(如刹车反装则相反)
3) 拉起车头
4) 将左脚踩在后轮上
5) 站起将另一只脚踩在车架和轮子之间,如果没有空间可以踩在座管上
6)调整平衡,重心在后轮轴线上
7)象自由女神一样举起左手
8)想办法稳妥下马,完毕
等熟练后在完成这个动作时可以直接将双脚落回脚踏,甚至可以保持前轮抬起继续后轮骑的动作。
如果失去平衡须及时双脚跳开,以免车损人伤
十、如何成为职业车手(How to become a
  如果想成为职业车手当然首先必须擅长这项运动,而这里要谈的是另一件事情—运动的商业性。因为一但成为职业选手,同时也会是一个商人,当然这不意味着要西装革履,但必须明白赞助商为何要赞助你以及如何保持其赞助意愿。这里涉及一个商业的底线,即赞助商期望的商业回报,职业运动与一位富有的父亲出于良好意愿支助当地球队并不相同。赞助商赞助某项运动或选手时一般有特别的动机和目的,可能是将其产品与该运动或选手的姓名及肖像产生关联。比如SWATCH公司通过赞助滑手Andy
MacDonald来提高其在青少年中的认知度,而追随者会模仿这些明星偶像的穿戴习惯。大部分公司期望其品牌形象出现在尽可能多的大众面前,冠军选手可以在杂志、录象、电视乃至网络上抛头露面令成千上万的人群关注,这就是价值所在。一些赞助商会要求在选手的衣服和头盔上印上标志(Logo),有些则采用选手的姓名和肖像进行产品宣传,或者做些现场表演。有些选手因其保持的纪录而出现在影视杂志中,甚至不用去参加比赛。
  获得赞助和保持这项赞助是两回事,有些选手期望值过高而表现得象超级明星,不成熟和不专业的态度不利于继续获得赞助商的支持。别指望赞助商能了解一切,保持与赞助商的联络并通告取得的成绩是明智的商业选择。保留自己运动生涯的所有照片、录象及相关媒体报道,将自己的计划和成绩提供给赞助商,是成为一个职业赞助选手的必备条件。如果仅想专注于自己的运动项目,可以聘请一名经纪人打理相关事务,当然仍需注意自身的职业形象和责任感,不良形象即便获得成功也不会长久。最后不要欺骗赞助商,如果不满意可以继续找下一个合作伙伴。
本文章原是英文书,台湾的一帮车友共同翻译出来的。
觉得很不错,发过来与车友共享。
骑登山车会是危险的,所以请一定正确佩戴安全帽,熟习操控技巧。对自己的安全和车况负责,保持在路径上,小心一点,并好好享受!
首先你必须了解技术动力学,我现在展示一些技巧和练习,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登山车骑士。技术动力学依赖如何与你单车互动,怎么移动你的重量并且怎么平衡,与了解踩踏和煞车效率与所有一切的单车相关技巧:爬坡、下坡、转弯。这些技巧可以经由经验的累积而达到,然而经由刻意的学习可以加快达成并享受更多的登山车乐趣。
与单车互动&&&
你不仅只是「骑」单车而是要和它互动,经由移动您的手臂、肩膀、屁股,可以改变您的重心并得到最好的效果。经由这些动作您可以保持平衡、得到最佳的抓地力,越是技术性的骑乘越要大幅度移动你的身体,坐在坐垫上身体的移动有限,离开坐垫(站姿)可以更大幅度移动身体,并且经由大腿吸收冲击力。
漫画家—威廉描述:虽然脚和手是固定的,但可以身体却可以(以坐垫为中心)角锥状地活动,当你站起来可以把中心移到双脚而得到更大的角锥体移动,那会让你有更大的空间改变重心,让前后轮得到煞车、爬坡和转弯的最大抓地力。
而且更容易可以拉起轮子来越过障碍,这些技巧可以由「战备姿势」开始,「战备姿势」即手臂弯曲、屁股稍微离开坐垫、平踏两踏板,膝盖和手臂弯曲以吸收震荡,手抓牢车把但不要固定得死死的,就好像猫要着陆一样。身体的位置和平衡是改善操控的要素,当车轮转动很快的时候因为陀螺仪的惯力而稳定,但速度越慢所需要的平衡动作就越多。
在技术需求较高的路径上,必须专注在保持抓地力、越过障碍物和正确过弯,而非挣扎着抓正你的单车,实际练习会有帮助。
(3) 定杆练习
好,我们第一个练习是「定杆」,或叫「比慢」。从这里到石头那里试着越慢越好,如此强迫你在没有陀螺仪惯力下去平衡你的单车,最理想的状况是完全定杆不动。以踩踏力和煞车对抗,尽量不要转动车把太过剧烈,试着定住不往前移动。
设法做那些操控微调让前进更慢一点,有些人可以以一整天的时间才到那块石头。平衡练习可以改善你在爬陡(慢速)坡的操控能力,让你有时间去专注踩踏的调整。
(4) 踩踏效率 Pedaling efficiently
改善踩踏效率会帮助你运用更多的肌肉群组以求最大的力量输出,多于只是上下踩踏的输出力道。圆顺的踩踏会降低爆冲而增加抓地力,为了运用更多的肌力和平顺输出力必须做「圆形踩踏」,但圆形的踩踏有时太难理解,故简化为三个步骤「向下踩」、「向后拖」、「膝向前(把手)」,或可称为「三角踩踏法」,即是:向下踩时不用太刻意,因为很自然就会;踩到底时接着平行地面向后拖,好像用鞋子去擦过地面;接着不要想成向上拉,这会造成力量停顿,把它想成使你的膝盖朝向车把来移动。如此就会构成一个圆顺的踩踏。
要练习如何圆形踩踏可以用单脚来进行踩踏练习,一次用一只脚来踩踏,然后换另一只脚。如此可以帮助输出力量恒常而可以踩得更快、更有效率。而你的单车应该要设定成最佳几何状态,让「战备姿势」可以运用自如,身体的重量最好均匀地分配在坐垫和车把上,如果放太多重量在车把上(太低)会使得手臂、脖子和肩膀承受太多压力,也没办法轻易地举起前轮。为了得到最佳输出力道,坐垫高度必须设定正确,一个设定坐垫高度的公式是:
跨长&0.883=坐垫高度(由B.B.到坐垫顶的距离)
如果在踩踏时屁股会左右晃移那表示坐垫设太高了,另一个检测高度的方法是:当踏板放到最低,脚板平行踩上去时,膝盖应该呈150~160°略微弯曲。其它关于踩踏效率的设定包括:坐垫前后与B.B.的平行相对位置(B.B.略在坐垫前端之前);脚拇指球与踏板中心的关系(拇指球位于踏板中心或往前1公分)。在各种地形之间个人可以调整出一个最佳的设定。进阶的骑乘也许可以试着使用卡鞋以得到更好的效率及改善操控性。
在不同地形正确使用煞车是展现操控力和自信的重要指标,如何使用煞车来控制速度是一项微妙的技术,我们试着来讲解一下:
当前后任一个煞车作用时,因为惯性的关系会在单车的前端产生一个下压力,前轮的抓地力因而增加,后轮抓地力反之降低。所以前轮是制动的主要力量,而许多人害怕使用前煞则是因为没有正确把重心向后移,要避免翻车且增加制动力就必须把重心往后移。
这个练习是学习如何最大化煞车制动力,从起点开始滑下来先不煞车,直到煞车点开始。首先试后煞车,同样用最大的力道,你可以先试着正常姿势,藉由屁股离开坐垫往后移,找出最大的制动力。
我们会发现,后煞车很难减速,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很难把整个重心转移到后轮之后,所以要尽可能把重心往后移才可以得到后轮最大的制动力。然后试着调整煞车力道,最好的制动力发生在轮胎即将死锁但还在转动的时候。
接下来只用前煞车,前煞车是减速以保持操控的最佳武器,但你必须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它,你越用力拉前煞车把手就必须越把重心往后移,不能死死的一直拉住煞车把手而必须调整力道使得前轮不至于死锁,才可以保持抓地力和操控性,当前轮有打滑迹象时必须扶直。好,很明显的,前煞车比较快可以煞住,因为所有的重量都在前轮的后面,惯性产生的下压力迫使前轮更吃进土里面而得到巨大的制动力,但同时前轮也变得很难操控。刚刚发生在Kent身上的就是因为他前轮稍微转向一边然后跟着倾向一边,打滑之后就没办法平衡而犁田。所以做这练习时要保持直线不要转弯。然后,再试着前后煞车一起使用,配合重心移到后面,可以得到最大的煞车制动力。
关键在于找出拉煞车的力道,让轮子濒临死锁但仍在转动,Janet,那就是最大制动力发生的时候。煞车有一些设定可以调整,以利正确操作,例如煞车把手的角度,我喜欢的角度是当「战备姿势」时拉住煞车把手的手腕最少程度的弯曲(与手臂平行);调整把手的操作间隙(煞车片与轮框的距离),让手指可以弯曲扣住把手比伸长来拉要好(即煞车不要太紧)。&&&
我们来问问世界XC冠军—John
Tomac,「John,事实上最佳减速的方法是用力拉前煞车,你有何建议让大家习惯于多用点前煞车?」,「嗯!我会建议先直线练习,先适度的拉前煞车,然后逐渐增加力道。前煞车是减速的主要制动力来源,尤其是下坡的时候」。好,这些是基本的煞车、踩踏、改变重心的技巧,接下来来介绍一些爬坡技巧。
(6) 爬坡 Climbing
想有效率地爬上陡坡,需要调整(身体的)位置来获得(轮胎的)抓地力与(人车的)平衡性,同时也要运用我们先前提到的「有效踩踏行程」。运用你的身体,在单车上方移动,以便能够找到正确的着力点(pitch
length)和爬坡路面。
高效率爬坡的要诀主要在于,你是否能熟练地在你自己的坐姿与曲膝站姿之间平顺地转移,如果将身体重量向臀部方向集中,那么你可以得到最佳的轮胎抓地力,时常移动你的身体位置来保持后轮的支撑点与前轮的操控性。
坐姿爬坡法是一种寻求抓地力与操控性的平衡动作,如果前端较轻时,那么()可以将你的胸部往车把手的方向压低。你也可以在坐垫上,往前滑动以便加重到车子的前半部份。交互运用这二种动作来保持足够的重量作用在后轮上,但又不致让前轮失去操控性。这些微妙的调整是一种由前至后的动态平衡动作,如果前半部的重量太多,则后轮会失去动力,相对地,如果后半部的重量过多则前轮会轻浮而开始变得难以控制。要让前端落在地面上,那么将腰部向前移动,如果还不够话,可以在坐垫上往前滑动。
再者,如果后轮开始有失去动力的倾向时,你的重心就需要往后移动。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出力时,可以平顺地转换成曲膝站姿来踩踏,但切记不要站得太直,因为如此会重压前轮而后轮却无足够的抓地力。正确的方式是采攻击姿势,屁股离开座垫,弯腰,手臂往后拉,但不可拉得太直,否则会把前轮拉离地面。运用整个身体会得到更多的出力,若后拉车把手也会有相同的效果。
试着想象以B.B.为中心,腿部向下及向后拉的动作有助于将后轮压于地面上,而运用辅助把手,也会增加出力。爬坡时,是否能有效率地踏踏具有决定性之关键,散乱的踩踏只会让后轮上下乱蹦而失去所有的推进力。请记住:用腿往下踩,用脚往后拉,再用膝部向前推。(「踩-拉-推」三步法)
有时候我们爬的坡度变化并不大,也没有太多的障碍物,这时候找到抓地力较好的硬质地面,这样会比较容易通过。如果遇到松滑的陡坡,关键因素在于选择适当的齿轮比和前进路线,尽可能找到较平滑的石头和较硬的泥土以确保有最佳的抓地力。以沙质坡来说,其要点在于找得到较大的块状物以取得较佳的抓地力,而能通过这种沙土成份的路段。
选择适合的齿数来让你保持理想的爬坡姿势,用太轻的齿数,会导致踩踏转数过快,这会迫使你紧贴座垫,同时也会使你的双腿失去避震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碰到障碍物时,若使用过重的齿轮组合,则会让你失去动力。一般骑士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当快接近爬坡段时,变档太多太快,这样会让你在开始爬坡时失去最需要的推动力量。正确的方式是,每次变换一至二档,别忘了,我们有二十四个档位可用呢!
「平衡能力」是爬坡时的一项重要技巧,不要害怕骑得太慢或使用太轻的齿轮组合,如果你具有平衡的能力,那爬坡时就用容易多了。在缓慢移动过程中,如果展现这项技巧,那你可以专注于抓地力或出力的控制,而非仅是站在车上而已!
如果可以有效率踩踏并能放松身体,但不必尽吃奶之力,那么爬长坡时,你便可以轻松有节奏地呼吸,爬坡时便会感觉比较容易一些!同时你应该时常变换骑乘姿势,让不同的肌肉群作动,开始时不要骑太快,以免落得痛苦不堪。可以先用较轻的齿轮组合,让心跳率慢慢地提升上来,只要让你的身体系统热起来,但不用太专注于想放松你的颈颚,试着用有力的呼气动作来放松,如果胸部过于紧绷,那样有碍你的呼吸!
放松动作对你的胸部是有利的,那会让你更容易呼吸,对手臂、肩膀来说也是一样。当然你必须握住车把手,但不用握到让你呼吸困难,运用辅助把手(牛角),这样会让你开怀地呼吸。
在爬长坡时,大部份时间我喜欢采坐姿方式,因为这样比较不费力。如果站着踩踏,心跳率会提高,那是因为除了踩踏之外,也必须有额外的能量来支撑身体重量。不过使用站姿踩踏的好处是,它能够运用不同的肌肉群,同时放松坐姿踩踏时所使用的肌肉。如果你的双腿极需回复,此时你可以站起来直接运用身体的重量,透过不必出力的双腿,使其落在踏板上来带动大齿盘,当运用上半身时你可以得到额外的出力。通常在爬坡期间,你应该集中力量在整个踩踏圆周上,在下压到最低行程时,继续将踏板向后拉,如此会帮助你使用更多的肌肉。当站立踩踏时,这样的转换会得到一种两侧交互出力的自然的节奏,如果是坐姿踩踏,则又是另一种更微妙的动作,因为它能够让你的关节部位更有力!
爬坡时的心态是一项重要因素,有一些人真的害怕爬坡,总是不舒服又痛苦。不过宁可有正面的看法,我自己的爬坡经验让我在健身方面获益良多。
(7) 下坡 Descending
要下坡下的有自信需要有适当的姿势来煞车、转动和吸震,把你的身体当作一个避震系统,以攻击姿适开始,把腰、膝盖和手肘弯曲,把腿和手臂当作吸震器。当坡度变陡把你的重心往后放,往后移动把重心放在你的双脚,保持你的重心在两轮中间,这个站姿让你有信心而且稳,你不会被弹来弹去,这个姿势可抵销煞车的力量,也让前轮较轻的去过障碍物。这听起来跟你的直觉相反,可是有个很重要的一点是下坡时记得要放松,试着流畅的动作,如果你放松骑而且弯曲你的膝盖和手臂,轮胎会保持接触地面让你更好控制煞车的抓力。
保持握紧手把但是不要让手臂上的肌肉紧绷,如果你的腿和手臂僵硬更多震动会传到你身上,你的思考和视线弹跳时都会不清楚。在不平的路面上你不要把臀部放在坐垫上因为你会被往上往前弹,如果你被弹来弹去的就不够稳骑不快,站在踏板上让你的车子在你下面游移,你会觉得当你用大腿夹住坐垫时跟腿稍弯时骑起来非常不一样。打开双膝骑可让坐垫游移更多,让坐垫在你大腿间动,路越差你越要让车子游动。训练你的视线去选择最好的路径,专注于你想要骑的路而不是你害怕走错的地方,扫视前方的路径,由远往近看,你骑的越快就必须看的越远越常看。
找平滑的路面煞车有较好预期的摩擦力,能够降低速度然后放开煞车让车子滚过障碍物,对这个难应付的下坡你怎么煞前煞在于你有多少的控制,就我来说当我下岩石时我不会煞太多,但是找个过去后能煞好车的点。这里有土会让煞前煞时打滑不过这个石头可提供煞车抓力,所以当我过岩石时我会放掉煞车,然后上这个石头有比较好的抓地力后再剎车,然后当抓地力减弱时再放掉煞车,我下这个转角一定放掉煞车而且我要转弯,所以我前轮可以流畅的滚过且能抓地。煞车会把震荡传过你的身体,所以当你在下长坡时可以放松你控制煞车的手指这可恢复你手臂的肌肉,轻压煞车把这些肌肉紧绷,你可以听到你的煞车杆弹起然后完全放开。要减少传到你身体的震荡就要加强控制,你不想任一个轮子被煞死然后停住,煞死的轮子会在地面拖行,撞上岩石而不是滚过去,这个很明确示范出失去控制或着就爆胎,轻轻骑把你的重心放两轮中间不要用轮胎去撞路上的障碍。
我经常骑车的伙伴和职业赛车手Daryl
Price在过石块时相当出色,你要如何描述过一连串都是尖石的路段?好,最简单的做法是把你的重心放于轮子跟地面接触的两点之间,这是说几乎在bottom
bracket之上或往前一点,前避震需要1或2到3吋更多的行程,而且你后轮很可能会因为那些尖石戳破。
8) 陡降 Drop-offs
陡降也是会令人害怕的,看起来前轮似乎要坠落把你上身往下斜。在很陡的下坡时把你身体往后来增加信心,要准备把前轮往下降,你要煞在陡降坡边缘然后完全放开前煞。最好的控制是完全不要碰前煞直到轮子滚动有抓地力时,不要只是骑下去应该把前轮压下让车子顺着路面起伏,当你前轮下降时把手把往前推,你可能会一下子往后把胸部撞到坐垫,当你到的时候马上把你自己往后拉到较正常的站姿。另一种下陡降坡的技巧是用速度,当你遇到断层时抬前轮,一过那个断层时放开煞车然后有足够空间让你后轮先着地,找个平滑的着地点很重要而且要有足够空间来煞车避开障碍物。先在较平的地方练习小的陡降,或用步行下坡,使用这些基本下坡的技巧你骑车会更有自信和控制。
(9) 过弯 Turning
如同其它登山车的骑乘技巧一般,过弯也有很多变数,好比这个弯是个平顺的弯或带有起伏的弯。这个弯的角度有多大?轮胎抓地力如何?同样是过弯有着不同的技巧和速度。在高速弯道时你将和离心力对抗,而低速过弯时,你则必须运用平衡技巧以确保不会下马(因为低速时会缺乏惯性)。针对不同的过弯速度,有二种不同的过弯方法,转动把手以及将车身往弯角方向倾斜。慢速过弯时必须靠转动车把及前轮,随着速度的提升,越来就越须要利用倾斜车身的方式过弯,因为高速过弯时如果转动车把易导致前轮失控跟着摔了出去。我们先来看看高速过弯。一项有用的过弯训练为对着同样的过弯一再练习,体验不同的过弯技巧。这次我们要练习过弯时踏板保持水平,上半身和过弯的外侧成一个角度。这个姿势在稳定性和抓地力都不是问题时很有用,在崎岖不平的路面时,屁屁要离开座垫,这个姿势在路面向内弯倾斜的弯道或有着良好抓地力的弯道也很有用,倾斜车身过弯,运用向心力取得平衡。当在滑溜的路面过弯且速度更快时,踏板水平的姿势会显得不稳并且轮胎可能会侧滑出去。抓地力决定了你能用多少速度进弯以及你的身体要怎样才能使轮胎持续咬住地面。角度(身体及车子与地面的相对角度)可以增进你的抓力地。你可以试看看身体在什么样的位置,在过弯时会增加抓地力。让我们试着过弯时将外侧踏板踩直(译者按:内侧踏板停留在高点亦即曲着内侧脚)并且上身和弯道外侧成一个角度(译者按:近垂直),这样身体的重量会施加压力于轮胎的接地面提升抓地力。外侧脚向踏板用力施压,此时踏板仍位于最低处,将车身扳向地面倾斜,好似全身的重量都放在外侧脚,这样你就可以用更高的速度贴地过弯。
你的双臀应斜向过弯的内侧,双肩维持在外侧脚的上方,将所有重量加诸于外侧踏板,这样会保持更多的重量施加于轮胎,好像压着单车切入地面一般。成功的过弯决定于能在车身倾斜和轮胎侧滑出去之间找到平衡点,过弯时你会想将重心往前移一点以便增加前轮的抓地力。很明显地我们正在使用很多将上半身重量在单车两侧间移动的技巧。什么是有效的,右弯时对车把内侧(右侧)施力,想象着要把它栽入土?,这样就可以得到你要的过弯抓地力和与地面的接触点。
还有些细节可以增进你的稳定度,过弯时内侧膝盖向内侧伸张有助平衡和稳定。
伸出单腿过弯&&&
当你高速过弯时会感觉到轮胎好像要打滑,你不希望它真的打滑,但为了避免过度反应或犁田,你应该熟悉那种感觉。我们所要做的是,当我们用很快的速度过弯时,特别是在有些滑的弯时,将你的内侧腿由踏板离开并伸出去,这样做可以增加稳定性和避免后轮打滑时犁田。
高速过弯时将脚移开踏板伸出去可以有更多平衡能力,也可以更稳定,即使后轮打滑了,你的脚也已经到位来确保不会摔车。伸脚的作用类同在圆木上行走时将双臂伸出以获致平衡,当你后轮打滑时,你可以运用前轮控制侧滑的程度。将前轮方向转正,后轮打滑,前轮持续滚动,藉以控制前进动线和平衡。因过弯半径的不同,抓地力也会有变,而我会做什么样的调整以重新获得抓地力?嗯,我认为过弯时身体的位置是一直在改变的,当抓地改变时是因后轮打滑,你必须立即调整你的身体,往某个方向或其它方向,找到你单车前进时的平衡点,试着重新获得抓地力。利用后轮死锁打滑来甩尾过弯,让你不用耽心路面的状况,例如易打滑的砂石路面。将你的身体重稍微往后移,死锁后剎车让车开始打滑,控制车把及剎车点放频率以掌握甩尾的程度,然而这并不是一种友善的骑乘方式,不建议在单轨路径上使用。
在技巧之外,重要的是你能用多的速度过弯。在进弯点之前你必须先减速,最好的路线是选定到达弯道顶点的开阔路线,然后对准你的出弯点,试着将进出弯的路线弄得平顺点,你不见得每次都做得到,但建议你最好这样做。在高速弯道的顶点,轮胎通常会处于失去抓地力的边缘,这时使用任何剎车将(?)试着放松你的手指头。对于腾越的过弯及向内的路面大落差,需要相当极端的身体角度来保持轮胎贴地,极尽地展现所有你会的技巧以增进抓地力和稳定性。体验不同型式的过弯,试着保持踏板水平,试着外侧脚打直并张开内侧膝盖,试着自踏板松开一条脚,你会发现不同的路面、不同的速度和不同回转半径使用不同的过弯技巧会有更好的表现。
发夹弯有异于其它弯道,因为必须用慢速才能通过。一般人通常对夹角很小的弯会有问题,因为过弯时缺乏平衡使得他无法专注在过弯的技巧。还记得定杆练习吗?你可将定杆练习略为修改成为慢速过狭弯练习。练习中你会发现,你会尽可能得转动车把手以便缩小转弯半径,并且车速得变得非常慢。好了,因此你可能正在按剎车、正在使劲平衡,你的车速正好和转弯的角度相匹配,角度狭小的发夹弯总是一种平衡能力的考验。你可以看到我的身体如何和车子形成一个角度,是否相当偏转弯处的外侧了?这会帮你不会转弯转得太死。
保持抓地力!将你的头和双肩指向弯道,这会迫使你的双臀移向弯的外侧,脊椎骨到颈部好像顺着弯道的弧度弯曲成形以便往前看。发夹弯下坡结合了慢速狭弯过弯和额外的体位的挑战。陡下坡需要精确的剎车,保持单车垂直于地面以便有比较好的剎车和转向控制。转弯前先减速,选择预计剎车点的路面(片中是稳固的石块),记得转弯时或在树根及滑动的石块上时剎车不要握太紧,在前轮确定方向且后轮就定位前(身体)大幅摆动,这会帮你在下发夹弯时找到一点比较直的的路线来使用剎车。
发夹弯上坡结合了前述爬坡练习的要点,依平衡及抓地力的考虑来调整你的重心位置,直到进入狭弯内。依弯的角度和坡度选择适当的档位,确定你已找到了一条最容易的路线(将树根、石块和抓地力考虑在内)。很多骑士忘了一条明显的准则「如果你一直盯着前轮看,你会看或想得不够远」或忘了运用正确的体位来应付狭弯。当你开始过弯时,抬头看着前进路线,并且集中注意力在好的路线上而非在障碍上,小的障碍物可能会在速度很慢时造成问题。慢速移动练训可帮你了解后轮轨迹和前轮之间的关系。
任何训练,你必须具备一直将你原有的极限往前推一步的意愿,即使因此摔车也在所不惜。增进前轮控车技巧有助于让你的后轮轻易通过障碍物,后轮虽受到忽视却得到前进的动能。
(10) 腾空 Un-weight
令人惊讶的是,小径上某些超高难度的路段,单车仍然能够骑过去,跨越这些障碍所需要的技巧和灵活性,比蛮力还要重要的多。基本的技巧是,藉由身体重量的前后移动,来调整你所施放在手和脚上的压力,使车胎处于”腾空”的状态上,而做到极至,整台单车是处于”无负重”的状态;或者你是对前轮的”腾空”比后轮容易做到。让我们来看一些不同的技巧,这些移动能帮助建立一些速度和动能;放慢速度,”回旋效应”所能能帮助平衡的效果就降低;对一些更高难度的障碍物,你可以降低坐垫、增加移动范围和缩短学习曲线。
使用基本的”腾空”技巧是为了跨越像方格、地面上或半埋的石块。方法是,让身体处于平衡位置,脚分别在3点钟及9点钟方向,轻微的弹起膝盖而足以使车轮处于”
腾空”状态,车轮因而离开地面;若这还有些速度,则就能使你跨越障碍物。
从攻击位置开始,蹲伏着身体,让身体的重量集中在水平踏板上,手臂和脚轻微的弯曲和放松,当接近目标物时想象脚的肌肉像弹簧,压载手脚,然后弹起它们(当你要跨过障碍物时)。在”
腾空”的练习过程中,会由于脚的压载和释放时,将身体的重量带离车轮,而让你的轮子甚至没有离开地面,只是掠过障碍物而已,这是会经常发生的。虽然无法让你的单车乘风破浪式的通过障碍物,但是透过多次的尝试,粗糙的小技巧,带着些许摇晃的身体,会真实的获得些”
腾空”技巧,让车轮有几分的功力,跳跃过障碍物,并保持在较佳的控制之下。依速度计算开始的时间,这是需要练习的;速度越快,整体的动作需要更快达到”
无负重”状态。一开始练习这些技巧,可利用一些假想的障碍物 &
像树影或线条。另外,你将发现在高速转弯时,因为需要循迹的牵引力,无法使用”
腾空”技巧,因此,经常必须在转弯时慢下来,去对付障碍物。
&&& “兔跳”的演练是”
腾空”技巧的扩大,将单车牵引、向上和身体向前的动作结合起来,这尤其对跨越倒木、岩石或是小动物特别有用。”兔跳”与简单的”
腾空”技巧是不同的,如果动作里包含”兔跳”和” 腾空”,身体就会像弹簧一样的活动 ,压载弹簧然后弹开弹簧。”兔跳”和”
腾空”的不同处,是”兔跳”有第三个动作,这是在你开始往上牵引单车朝向你的身体之后的动作。当要弹跳之前,将身体重量向后移并向下压,然侯开始让身体的重量向上及向前,想象海浪推着你的身体,车子的前端离开地面,向前转动手腕,透过手臂按压着,牵引着脚向上;当推着单车向前时,身体是如波浪般摆动。当身体和脚有些高度时,以超过100磅的身体和少于30磅的单车,你的单车还是会落下的。
(脚踏车的前轮举起而后轮竖立的技巧)&&&&
‘后轮平衡’是所能做的登山车技巧中最酷的,但这不只是青少年可以玩,学习操控‘后轮平衡”,能够帮助你跨越所有自然界中的障碍物;当爬上岩礁或任何其它的障碍物,‘后轮平衡’是让前轮跨越目标物的基本技巧。关于‘后轮平衡’技巧,首要谈论的是﹕加力踩踏的后轮平衡。基本上‘后轮平衡’技巧是由三个步骤组成;第一:对前踏板刻意施力,压车加速;第二:把身体重量移向坐垫后方;第三:轻微上提车把手。就像是此实地演示,一些情况就是如此。抬起前轮的关键,并不是使劲的猛拉车把,而是,把身体的重量轻微的向坐垫后方移,在此同时拉起前轮,当接近障碍物时,以刻意施力的方式踩踏板,确认齿轮在适当的档位,齿轮的紧度要足以承受刻意的施力,还能维持扭转的力矩。
一旦前轮跨越目标物,向前移动身体的重量,在后轮接触地面时继续踩踏。另外,还有其它的技巧可以运用&当车速较快时,甚至不需用力踩踏,就可以直接抬起前轮跨越障碍,而且在多变化的地段上可给你更多的选择。
后轮平衡弹跳
这是用在跳越较大型障碍物时用的技巧之一,我把它称为“后轮平衡弹跳”。
”后轮平衡弹跳”的概念是&接近障碍物时腾空前轮;单车接触到树干或被树干的面阻住时,尽快的跳跃且身体的重量要向前移(屁股要离开坐垫)
,让后轮敲在障碍物的上端,然后轻松的骑向前方小路。
“后轮平衡”的持续,对平衡而言,是一项进阶的练习。如果你能舒适的从事“后轮平衡”,那跨越障碍物,对你而言将是一件较容易的事。
(11) 空中时间
跳跃对一个越野的单车骑士是一项多得的技巧我花费在跳跃上的时间就像在路面上骑乘那么多;因为我已经迈入四十岁了,而我也享受越来越多跳耀的乐趣,这取决于花了多少时间在学习上;你知道我从四岁开始学习,已经比你多跳了36年。我为什么要说明上述的时间呢?这是要告诉你如何起步。
在尝试跳跃技巧之前,找一个适当的场地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场地需要有平顺的预跑区,易控制的起跳区和平整的着地区。试着在不是为跳跃而设计的区域练习,唯一要注意的是,这个地方需方便就医。另外重要的是,这个预跑区最好是一条直平的道路,这样在预跑时就不需要去判段路面的状况;起跳前,确认你的目光是在障碍物上,因为你将去对付一样重要的东西,而且相信你将能够对付它。以车子为中心,身体前后左右移动,手肘弯曲,膝盖微微弯曲且处于不管任何状况都能反应的位子,以便应付跳跃或着地时车子所受的撞击。
若登山车骑士逐渐被看成金属雕像,那腾跃在半空中,绝对是你最不想做的。再一次提醒,当在半空中时,放松且保持手肘弯曲,膝盖弯曲,抬起头,看着不会使你感到恐惧的地方。
当在空中时,藉由平衡身体反制车轮的回转力,可以使稳定感确实地提升;让前轮与身体和单车成垂直状,会让你在空中有些帮助,而你必须确认的是:着地之前,车子是直的状态。以上所述的,是需要透过一些练习,通常最平稳的着地状态是后轮先着地,或者前后轮一起着地也可以,但是必须避免前轮先着地。
在崎岖的道路上,”跳跃”并不是最安全、最快速或最容易的操控方式,也不见得是必须的。有时可以利用牵引的技巧,避免改变正在进行中的拋物线行程;当身体维持一个整体的拋物线行程时,使用手臂和脚去控制单车沿着地势的轮廓前进,藉由刻意拉起和按下前轮的牵引,保持行进的轨迹和控制。从另一方面来看,你也可以利用这个技巧,平稳的跨过小径上的坑洞。
12) 流畅不拘
我们有此荣幸和世界女子下坡及越野赛冠军Juli
Furtado同骑。那真是很棒的日子,可以完全沈浸在单轨路径上骑车,是啊,尤其当上下起伏、进弯出弯不须太去煞车,进退档顺畅不停滞,我爱那些骑乘的日子。登山车就是关乎流畅不拘的骑乘,煞车、过弯、爬坡、越过障碍一气呵成。有一些人认为登山车骑士就必须四肢发达,我想那是误解,因为骑登山车就是运用技术和灵巧保持流畅不拘(或直译「维持动能」),而非只是用蛮力。
要估算前进路线需要建立好的观察模式,在路径和前轮之间水平来回扫描观察,包括障碍物、弯道、地形变化、转折点,找出前轮的动线并关照下一个应变。骑得越快就必须往前扫描观察得越快,如果你有看错路线的经验,那就更能理解好的观察模式的重要,学习去「阅读」路径会让骑乘得心应手。迟疑会阻碍流畅不拘,考虑自身安全是必要的,但有时就是必须要「乎去啦」!
有一项技巧是连有经验的登山车骑士都可以再精进的,那就是从地形中「榨取动能」。运用前冲力的加压与释放,特别是踩踏无法使力的时候,那就有点像运用腿部上下曲张来荡秋千一样。以边坡转弯来举例比较容易了解,进弯储存的动能在出弯时释放出来。要描述这样的观念大概就是如何从地形中榨取动能,是啊,的确很难去描述,你必须去感觉出地形的转变而不能太粗率,特别是有边坡的转弯,你必须骑上边坡让动能不流失地过弯,而不是在弯道中挣扎而失速(利用可以抵消离心力的边坡,而不是弯道中间的路径)。
积极的变速也是保持流畅不拘骑乘的另一项重要技巧,尤其是上坡。在上坡的前半段我仍用中盘来保持动能,越过障碍之后,就在这里,过了我才变速,所以我能爬上这种陡坡。正确的时机及预想可以避免错误变速。必须要牢记,不要在踩踏高压时用大(前)盘来变速,如果爬坡时必须降档,那先重踩几步,让惯性争取一些时间好轻踩来变速,如此才可以确实让炼条变换到不同齿位。
如此也可以避免「卡链」,这是登山车骑士所遇到最败兴的情况之一,没什么比「卡链」更迅速让你中断流畅的骑乘。如果你了解发生的原因,大概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形发生,简单的解释就是:炼条是铁做的比铝制的中盘要坚硬,当炼条在压力下由中盘跳落小盘时,它会吃进铝制的齿盘中并且黏住,当你继续踩踏,上下炼条就会绞在一起然后卡入车架之间,在泥泞的情况则更容易发生。
在最急迫的变速时刻最好使用后变速,如此也(不)会用坏变速器,确保变速器在最佳的工作状况下。这样可以保持最大的动能。找出一个最佳的档位,太轻和太重的档都会下马而中断骑乘,学习去发掘个人最佳的档位。登山车最根本的就是平顺而灵巧地在单轨路径中骑乘。
(13) 泥泞与沙
泥泞地是最具有挑战性的骑乘状况,尤其当湿滑的石块跟树根横梗在其中,那就像在冰上骑车一样,但其实你是在树林中,所以当你摔车时就如同受着一种大的刑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敏锐的移动重心及专注的警觉性来保持煞车在可确定动作状态。当爬坡时,保持坐在椅垫上如此你可以强调出你的滑顺和均等的踩踏行程,你也可以比较轻巧的最大齿(注:比如后飞轮的32或34齿)来帮助预防中断后轮的打滑(流失)。我的想法是泥泞地相当于你在一条覆盖一层薄冰的路上开车,是的,我宁愿想象当你骑在在泥泞地上时,你必须非常专注你的每一个动作。
你是非常的专注在你的煞车减速或者加速上,在敏锐的骑乘我的意思是说,轻盈的减速和试图在圆形有节奏非常平顺的踩踏下登顶.
在爬坡中一旦你中断了平顺的节奏而陷在泥泞中时,就会失去动力而且很难再重新启动. 再如果你失去那种减速节奏,你就面临摔车的情况.
是的,然后你就必须要站起来重新出发.
&&& 沙就是恶魔!
完全的邪恶! 在沙地中保持坐在椅垫上,把你的重心移到椅垫的后端, 能使你维持踏板踩踏平顺以及让你的前轮比较轻一些,
保持你的双臂放松及双手不要抓太紧,让车把手有点漂浮的感觉,
但是持续前轮的直线运行.转弯时力道不要太猛,多学习了解身体的感觉比转动手把来的好.
撞进沙子比较深的地段时,需要额外的速度和用较高的齿比(注:不要放太轻齿比),如此一来你就可以维持你的动能,
在比较长的路段中当车速下降时, 尽可能平顺的来降低一档齿轮. 太轻的齿轮比会导致当你踩动踏版时产生车身跳动而陷入沙中.
在沙地下坡时尽可能将重心向后移,重心向后移动的情形要比你在比较硬的地面,相同下坡地形中的情况下更向后移动.
犁田是玩登山车避免不了的事,但如果你可以花多一点儿时间练习前面提过的一些技巧,可以减少你犁田的可能性。练习可以让你人车合一,以应付任何跳跃或越过障碍物。为了避免突然犁田,必须在有限的范围内保持很好的操控空间,犁田的原因经常是因为使用剎车不得要领或在错误的情境下使用造成的。回到剎车练习课程,练习适当的剎车频率和剎车时身体位置的配合。切记通常最安全的方式是藉由释放剎车来重新获得车辆的操控性,也就是说你需要好好的进一步控制你的速度。
保持轮胎持续滚动以利操控;力求踩踏力道的收放自如。越过石头或通过其它障碍物时不要使用剎车。用力压上它们然后越过它们。卡踏有助爬坡时的出力及下坡时的操控。很多人在急着将双脚脱离卡踏时摔到,特别是在对踏板施加很大的力气时候,例如在爬坡的时候。解决的方法很简单,透过练习让你具备将任何一脚快速脱离卡踏的能力。
很多人在脱离卡踏时只想到当时的姿势,最简单最轻易离开卡踏的姿势是保持你的脚板方向和踏板方向平行。练习平衡能力使你在任何踩踏位置时均有足够的时间脱离卡踏,预想那一侧的脚离开卡踏会比较好,通常当踏板在最高点时是最不容易脱离卡踏的。如果你是使用卡踏的新手,最好在上路挑战困难的路径之前,多作几次脱离卡踏的练习,并且根据练习时的感觉调整卡踏的松紧及卡子的位置甚至更换卡踏,如果你在练习时持续发生问题且无法改善的话。注意你的踏板在过弯或越过石块时是否会卡到障碍物,是避免犁田的另一方法。有时你会摇来晃去曲折前进以避免踏板去接触到地面,但通常而言,当齿数比较重,踩踏不那么频繁时,比较容易控制踏板通过障碍物的时机。
这儿有一个典型的范例来说明什么时候你必须掌握踏板的踩踏时机。这儿有一个标示着一串记号的石块,当人们踩着车上这个石块时,你会发现他们的踩踏时机通常是错的,尤其是登上石块的那个时点是最重要的。当你用踩下右脚踏板以越上石块时,它会将你身体的重心带向左边,在那个情况下左脚却无法顺利踩踏出力,那时你只得下马了(译者按:本段必须配合影片方能正确理解)
当我要踩上这个石块时,我会将我的右踏板控制在最低点,并且确定它不会触及任何障碍物,当我越上石块时,踏板并不会敲击到任何东西。
当你真的犁田时(你真的会,而且很可能蛮严重的),正确适当的反应可以减轻伤害。当你是在慢速度前进时犁田,你可能想要紧抓住车把,因为透过紧抓车把的双臂,摔车时的震动会直接传达到锁骨(译者按:不太暸解本句原文的用意)。如果你发现你的身体在摔车时已越过车把,你应该可以用双脚触地后安全地向前跑。如果你是在高速前进时翻车,最好是由手先触地后,再由肩部着陆进而身体跟着滚动。在任何情况下,放松均有助于预防伤害。
骑登山车是令人爽快的运动,但也需要您的配合。尽一份心力让路径对单车骑士开放,尊重路径上的其它使用者,支持在地单车路权团体,加入「国际登山车协会」(IMBA)。非常重要的是,先培养登山车技巧,然后才增加您的车速,如果可以完全掌控您的单车,那么对您本身或您的装备都可以延长骑乘寿命。练习所有的技巧,逐一达成您的单车技能,对这个学习过程必须有耐心。如此您方可以更加放松而本能地调整姿势来改善技巧性的骑乘。
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落实登山车技巧,经过14年的骑乘与竞赛,我发现使用基本的技巧即可以改善骑乘。出去练习那些技巧吧!并享受您的登山车骑乘!
骑行者前段时间应动力深圳组委会之邀,给参赛人员进行了山地车训练,其中刹车技巧是内容之一,这里写出来给更多的车友分享。
刹车是山地车骑行的一个基本技术,车友应该熟练掌握其基本的技巧。
刹车的基本知识:
1、刹车是控制速度的,而不仅仅是停车使用。
2、前刹车有更好的制动效果。
3、刹车在临抱死时具有最大的制动效果,抱死后制动性能大大降低并易失去平衡。
很多新手因为担心使用前刹车会导致翻跟头,而喜欢使用后刹车,少用前刹车。实际上前刹车在很多情况更加安全,学习使用前刹车也是能够很快学会。
为什么我们主要是使用前刹车呢?
1、前刹车会有更好的制动效果。控制速度主要是靠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车轮施加给路面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当使用前刹车时,因为惯性关系,前轮和路面压力加强,制动效果加大。而使用后刹车没有这样的效果,并且在使用前刹车时,后轮对路面的压力大大减小,摩擦力变的非常小。
2、在下坡时,只有前刹车才有足够的制动力,因为这时车辆和人体重量大部分在前轮上,前轮和路面摩擦力加大。而后轮对路面压力极小,摩擦力变小制动效果很差,并很小的刹车力量后轮就会抱死打滑。
刹车的使用练习:
1、一般山地车的刹车把是两指刹把,骑行时把食指和中指搭在上面,一旦有紧急情况能马上刹车。也有很多车友留出食指用来变速,仅用中指控制刹车,这样可以变速和刹车同时进行。
2、我们首要学会的是刹车力度的控制,慢慢熟悉清楚施多大的力量能达到多大的制动力,以控制刹车效果和防止抱死,熟悉刹车力度和制动效果的关系后,你就可以放心的使用前刹车了。
3、可以通过练习快速停车来掌握前刹车技术,刹车时候留意身体的重心变化并加以控制。
使用前刹车应该注意事情:
1、紧急停车时候,身体应该配合刹车往后下方移动,这样可以防止刹车时候重心向前惯性引起的抬后轮甚至人飞出去。
2、在前轮处于转向时候,不应该使用前刹车,技术熟练后,可以适当的稍微使用前刹车。
3、前方有障碍物时,尽量避免使用前刹车。
平时骑行后刹车主要是起辅助作用,在使用前刹车时候稍微控制后刹车会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出处:骑行者网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你一万年够不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