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教育资料家庭美德资料

宁德师范附属小学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宁德师范附属小学
宁德师范附属小学坐落于蕉城区古老的镜台山下,旧市政府门前,署前路旁,学校创办于1970年,1979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十六所重点小学之一,1999年被确认为福建省示范小学,2002年被确定为福建省课程改革基地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40多人,45个教学班,学生2400多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占80%;2人,中学7人,小学高级教师70人;校园占地仅10亩,现有建筑面积16623平方米。为均衡教育出发,扶持位于南岸公园附近的华侨小学,原华侨小学现成为附小东桥校区。简&&&&称宁德师院附小[1]校&&&&训勤奋、自主、合作、创新[1]创办时间1970年[1]类&&&&别公立小学学校属性重点小学现任校长阮光清
学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沿着“实施主体性教育,发展型学生,创建精品型学校,形成学者型教师群体”的办学思路和“面向全体,重视个体,发掘差异,激活潜能,为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的教育目标,扎实教育发展新路,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在各项工作务实求新,锻造品牌的同时,重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使学校成为基础的龙头学校和实施教育的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筹措资金,对学校进行了整体改造,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优美整洁的环境。操场铺设闽东地区第一条橡胶跑道;学校建有闽东地区第一个编播能力较强的校园电视台;学校现有计算机400多台,有闽东第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并创建“”网站在互联网上开通;全校45个教学班拥有电脑、实物展示台,新置34寸或29寸触屏彩电,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实施网络化教学;还有德育室、少先队活动室、电脑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阶梯教室、电子备课室、实验室、标本室、劳技室、图书馆、师生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排练厅、器材室等专用室20多间,室内装备齐全,各种教学设备均按一类标准配备,能满足教学活动需要;学校建有网络中心、教学资源库,教师实施电脑备课,实现资源共享,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物质保证,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条件。
学校布局合理,校园内碧草如茵,形成立体的绿化格局,成了融学园、花园、乐园于一体的学校;校内板报、标语、专栏体现人文关怀,凸显教育功能。学校通过现代技术教育,提升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争创文明学校的教育环境,提高教学效益,形成办学特色。学校教职员工14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已占80%;在岗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7人、小学高级教师52人。学校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建设一支思想品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学者型教师队伍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
首先,抓好党政班子的自身建设。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监督保证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理论,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不断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端正办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做到“五个一”:精通一至两门学科,每人下一个年段组,带出一个以上有较高水平的&徒弟&,参与一项以上教改实验,每年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经验总结或论文。同时,重视廉政建设,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化,坚持两公开一监督,吃苦在前,勇挑重担,淡泊名利,在教师中树立了较好的形象。现有中层以上党政班子成员11人中,党员10人,大专以上学历8人,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省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干部等称号8人,获地市优秀教师称号3人。
其次,抓师德规范教育。规范学习制度,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形象做学生的表率。长期在教师中开展“塑造爱生、严谨、敬业的师德形象”、“塑造朴素、端庄、得体的外表形象”和“塑造文明、有礼、大方的社会活动形象”的文明教风和“学雷锋、守《规范》、育新人”活动,提出“五讲”、“五比”、“五做”、“十不准”的具体要求。学校还通过组织参观、讨论、自学等形式和召开教书育人汇报会、交流会、报告会,不断强化师德教育,提高教职工的道德素养。每学年通过给家长、学生分发问卷进行调查,及时了解师德师风情况,学校及时对问卷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性解答或找有关老师进行帮助教育。在多次宁德市教育行风评议中均得到好评。
第三,抓业务水平提高。学校重视学习、培训提高,每周保证一个单位时间集中学习、两个单位时间教研活动;尤其是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把培训纳入“学者型”教师群体工程创建的重要内容,先后派出国家级、省级、市级脱产培训(1-3个月)的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8%;派出到上海、江苏、厦门等素质教育先进地区和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参观听课等学习和参加新课程学科培训的教师占总数的50%多。同时,注重校本培训,采取“聘”、“培”、“跟”、“比”、“压”的办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派出培训学习的大量教师,是开展校本培训的中坚力量,他们根据所学内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每人确定专题分别给全体教师开讲座、上示范课,带动全体,共同提高。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学校加大计算机和课件制作的培训学习,目前该校教师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整体水平较高,已有70多人通过中级考试,有98%以上教师能自制课件,100%能应用多媒体教学,使网络化教学成为现实。每学年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一次教学比试活动;给年轻教师压担子,让他们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公开教学,比武、竞赛,担任段长、组长,特别突出的经考核选拔进入行政班子,促进年轻教师尽快成长。为推进学校内部体制改革,该校从2000年秋开始率先实行:
(1)实行校长负责制,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学校设党、政、工三个系统。学校行政、党支部、教代会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2)实行教师聘任制,逐步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竞争,双向选择,择优聘任,优先聘任符合条件的本校教师,并做到合理组合、统筹兼顾。
(3)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打破原有工资分配制度,建立起酬劳挂钩的机制,使结构工资中的浮动部分能拉开档次,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试行工资总额包干制,扩大办学自主权。按照上级核定的编制数和下拨的人员经费,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节余工资用于学校分配制度的改革,不足部分由学校自筹解决。
校长负责制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层次性的目标管理,分工明确,落实到位。学校工作目标分解到各处室,各处室制定具体工作目标,并再次分解到教研组、年段组,最后教研组、年段组再将工作要求分解到每位教职工,使全校上下目标明确,责任分明,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目标管理后,校、处(室)、组(年段)管理层次清楚,充分发挥了各层次在学校管理中应有的作用,学校各项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该校历来把德育工作重要的位置。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德育工作总体目标,落实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多方位探索德育工作新路。通过努力,学校德育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系列化的轨道。首先,在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中牢固树立起三个观念:即牢固树立德育工作的全方位观念;牢固树立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牢固树立“德育为重、五育并举”观念。其次,加强了三项建设:即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德育制度建设;加强德育环境建设。第三,发挥了三大作用:①发挥学科教学主渠道的作用;②发挥班队组织的阵地作用;③发挥家长、社会的配合作用,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学校加强年段管理的核心力量,改善班级管理的评估办法,开展转化特殊生的活动,强化学生一日常规训练,严肃校规校纪;加强对学生的爱校教育,安全教育,诚实、俭朴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在一切教育活动中讲究效果,营造“守纪、有礼、诚实、活泼”的文明氛围,培养学生自觉、刻苦、勤奋、向上的学习风范,培养合作、友爱、热爱集体的小主人风范。同时,重点落实以下几项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全体教师都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激爱国之情,导爱国之行。在各种活动中强化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集体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养成教育。全体教师明确职责,针对“宁德师范附小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逐项抓落实。以“德育实效性”实验为抓手,以晨会、班队会课为主阵地,以一日常规为主教材,对各项内容进行训练,达到落实行动的目的。养成教育从“五项评比”的小处抓起,坚持天天评、周周比、半期小结、学期总评,表彰先进,使之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3、公民道德教育。把公民道德教育20字规范化为“少先队五小行动”的要求,并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通过课题研究,取得点上的经验后再面上推广。同时大张旗鼓地开展“做文明少年”,“加强文明教育,告别不良行为”活动,并做到“两个坚持”:坚持常规训练,坚持日常行为的检查评比,促进学生社会公德水平不断提高,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的良好风尚。
4、校园文化建设。举办“健身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庆六一老少同乐”、“毕业晚会”、“亲子营”等活动,通过“电视台”、“小记者站”、“新蕾报”、“教海探航”、“附小简讯”、“学校宣传栏”、“校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的规范建设,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创设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
5、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学科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中。针对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以“笔谈”的形式,采用亲切的书面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融合学生的心理需要;通过家长会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家校携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师生中倡导“帮助你、鼓励我、夸奖他,我们一起成长”;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变化的目光去注视的学生,用赞赏的口吻去评价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多种心理需要都能得到满足,都相信“我能行”。学校设“校长信箱”、“心理咨询室”,创设让学生倾诉的氛围,与学生沟通交流,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6、家庭教育。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家校工作组(小组)为依托,举办专题讲座、家校通讯和不同类型的家长会,申报“心手相索”亲子营实验项目,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加强对学生在家学习、活动和表现的了解,也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和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及时发现其不良行为的苗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争取家长的配合,商讨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使家校教育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少先队是该校教育的重要阵地,多年来我们创新队活动,锻造出了闽东的少先队特色。学校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其中4人被选为省少先队工作学会常务理事、理事,3人任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副秘书长;3人被推任《闽东小星星》队刊顾问、副主编等职;辅导员多次参加全国、省辅导员技能技巧大赛获奖;总辅导员阮光清被评为“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辅导员”;教师中获省优秀辅导员称号8人次,有27位中队辅导员被评为地、市优秀辅导员;获全国、省级优秀少先队员称号的队员19人次,获地区优秀少先队员25人次,其中4人被评为闽东“十佳小星星”;兰宁、雷雯、钟慧敏三位少先队员先后四次晋京参加全国少代会和56个民族少年先锋行活动;学校先后与省内外15所贫困山区小学的600多名有困难的小伙伴建立了手拉手互助关系。连续十几年在全国、省级少先队活动中,受表彰集体23次,其中两次获全国红旗大队称号;有关少先队工作的文章、电视新闻、照片100多篇(张)在报刊、杂志发表报道。学校成了闽东少先队工作的示范、实验基地。几年来,该校以教科研为先导,改革课堂教学,探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确定学校教研课题。学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施“主体性教育”为根本,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多层次的课题研究。如“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学习策略”的研究、国家电教馆“十五”课题“信息技术对小学生行为养成的影响”研究、福建省“十五”课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福建省“公民道德建设”“勤俭”子课题的研究、“心手相牵”国际项目--“亲子营”研究与实验、“体育课程整体改革”研究与实验、宁德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宁德市“学生评价”研究、学校“小红星儿童团”--少先队分层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验等等。
2、提出全员参与要求。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围绕素质教育,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学科特点,选择课题,确定子课题,参与教科研活动。研究过程要切合实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土壤和适宜的发展空间。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巨大的个性差异,尤其要研究如何“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如一年级老师根据班级的实际,研究“文明口语交际”、“学会倾听与交流”,数学学科研究“生活-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等。
3、教科研初见成效。该校教师积极投入教育科研,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九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成果获全国集体成果一、二等奖,学校获全国“先进实验学校”;构建“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研究,使学校成了省级活动类课程实验的窗口,市教育局两次在该校召开现场会,“福建省活动课程观摩研讨现场会”也在该校召开,研究成果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数学“问题解决”省级课题研究也取得良好的进展,多篇文章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该校选送的课例多次在省研讨会上展示或获奖;省重点课题“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成果已获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子课题“家庭教育”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第八届基础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信息技术对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阶段性成果已获福建省第八届基础教育论文评选获二等奖,并被省电教馆选送参加全国学术研讨会交流;公民道德建设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也多次在省级研讨会上交流并获好评;少先队分层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验,即一、二年级改少先队为儿童团,改红领巾为绿领巾,改大目标为小目标等,受到好评,团市委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同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使一批骨干教师成长起来,老师们感到,开展教育科研是新时期对“科研型”教师的呼唤,是“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目前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教师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在全国、省、市获奖论文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需要家长、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为此,该校特别重视办好家长学校,争取家庭的配合。每年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分年级、分阶段召开多场次家长会,聘请有关专家讲授家教常识;利用学校电视台、校园网的优势,向家长们广泛宣传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施课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通过给家长印发有关学习资料;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宣传素质教育的理念、特点及做法;举办&学校开放日&活动,请家长到学校参加一日教学教育活动,参与听课、评课等,让家长了解学校,认识素质教育,与课改同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
该校是福建省示范小学,又是福建省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发挥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每年该校都多次为各类培训班的教师开观摩课,多次应外县、外校的要求开研讨课、观摩课,带动兄弟学校共同发展。就实施课程改革的一年多来,该校有9位教师先后被邀请到宁德师专、宁德师范、宁德市小学校长培训班、宁德市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宁德市小学各学科教师职务培训班、以及各县(市、区)开设有关素质教育与课改讲座100多场次;先后派出20多位教师到部分县、学区上示范课20多场,40多节。为促进、推动我市部分县、校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示范和辐射的作用,受到领导的关注与社会的好评。经过不懈的努力,该校已形成“敬业爱生、严谨治教、积极奉献”的师德风范。学校教职工中获全国、省、地、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达200多人次;参加省、地、市各项竞赛获奖300多人次,学校涌现了一批中青年教学骨干,其中获福建省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市级“十佳”青年1人,市级教坛新秀17人,省、市级思品、体、美、音学科优秀教师5人,形成了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的骨干教师队伍。
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学生整体素质逐年提高,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合格新生,学生参加全国、省、地、市各项竞赛获奖700多人次;学校也先后获得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少先队信息教育基地、全国德育研究先进实验学校、全国家庭教育先进(示范)学校、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王丹萍教育奖学校、福建省示范小学、省文明学校、省推广普通话先进学校、省体卫工作先进学校、省中小学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学校、省消防教育示范学校、省雏鹰训练基地、省绿色学校、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全国、省、市集体荣誉100多项,受到领导、同行、家长、社会的好评。前身为创办于1970年的蕉城四小,1974年上更名为宁德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010年8月作为宁德市第一个校安工程项目重建竣工,同时更名为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学校占地10.37亩,建筑面积12234平方米,现有在编教职员工145人,49个教学班,学生2720人。校园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每个班级配备电脑、55寸触控电视机、平板扫描仪等多媒体网络设备;建有电视台、广播室、校园网络中心等,电脑室、美术室、音乐室、跆拳道训练馆、棋艺室、乒乓球训练馆、科学实验室、科学活动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小小气象台、多功能活动厅、电子阅览室等专用场所装备齐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物质保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2011年6月福建省“学校现代化教育现场会”在我校召开。[1]2路:军分区——南际公园 去程&军分区-宁德附小 - 市财政局 - 市农业局 - 蕉城二小 -花园 -大厦 - 公交大楼 - 东方康宁 - 南际路口- 市建行- 职业中专学校 - 市-路口 - 八一宾馆 - 南际公园
18路:汽车北站——火车站在行署市场下车,步行50米即到。日,宁德师院附属小学举行“一校两区”正式挂牌仪式。今后,宁师附小和华侨小学在原有联合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分别更名为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署前校区和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东侨校区,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度合作,总校设置在东侨校区。[2]优质教学资源辐射至东侨
“教育改革创新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在挂牌仪式上,2011年原宁师附小校长郭正光表示,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市政府研究决定,宁德师院附属小学实行“一校两区”办学模式。扶持位于南岸公园附近的华侨小学,原华侨小学现成为附小东桥校区。这是我市教育改革示范工程推进年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开展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模式试点的探索,该模式的实行将更好地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郭正光告诉记者,总校拟设置在东侨校区,学校的校长、副校长以及教务处等管理层,也将迁到东侨校区办公。同时,两个校区将扩大师资交流人数,今秋有不少于10%的原附小教师,调往东侨校区执教。
署前校区减招 老生可自愿选择校区
据了解,总校迁走后,署前校区的班生额和班级数将严格控制。今秋,署前校区一年级新生控制在8个班,每班人数为45人,即360人,总体人数控制在比上学期总人数减少100人左右。原有二至六年级学生,将本着自愿原则选择就近到东侨校区或留在署前校区就读。
东侨校区扩招 新楼可容2700多学生
16日下午,记者在东侨校区新教学楼看到,大楼已落成。“新教学楼已顺利通过验收,即可投入使用。”郭正光介绍,东侨校区改扩建工程计划分三期建成,总体规划包括两栋教学楼和体育馆、塑胶运动场、学生食堂宿舍综合楼、教工管理周转房及附属配套设施等,预计投资8000多万元。当前完成的一期工程主要是两栋新教学楼,内设54间普通教室,可容纳学生2700多人,今年秋季新生招收规模拟扩大到400多名。
为解决越来越多的师生出行问题,该校已协调交通部门,将增加开往东侨校区的公交路线和班次。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家庭教育交流材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5页免费3页免费3页1下载券3页1下载券4页免费 3页免费2页免费4页免费12页2下载券2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1下载券3页1下载券11页免费5页2下载券25页免费
家庭教育交流材料|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实验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实验研究课&题&工&作&报&告翁牛特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实验研究”课题组我旗地处内蒙古赤峰市中部,面积1182平方公里,下辖12个乡镇、苏木、5个国营农牧场,47万人口,是一个蒙汉杂居的民族地区。时下,全旗有中小学91所,在校学生近60686人。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我旗一直居于本地区前沿。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植根”“塑魂”教育,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改革途径,增强德育实效性,2007年3月,我旗教育局确立了“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实验研究”课题。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和中国伦理学会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总课题组立项,当年9月开题实验研究。全旗除幼儿园外,旗直中小学和乡镇总校(26所:汉授21所,蒙授5所)全都参加了实验。中小学蒙汉授实验班162个,约占实验年级段(2007年的小学四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班级总数的60%。参加实验的学生近万人,参研学校领导、教师340人,属于区域性大规模德育课题实验研究。三年来,在旗教育局领导充分重视、正确领导下,在旗宣传部文明办、关工委、工会、妇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全国总课题组的正确指导下,通过旗课题组、学校课题组和全体实验教师积极努力、创造性地工作,课题研究进行得有条不紊,顺利扎实,取得了明显的实验效果,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受到各级媒体的关注。现在,此课题已结束一轮三年的实验过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经申请课题管理部门准予结题,现将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报告。一、慎重选题,精心筹划,科学设计(一)审时度势,慎重选题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有许多需要研究的课题,我旗之所以选择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题,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首先,我们认为,过去学校回避传统道德教育,而现今青少年一代恰恰需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由于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使中国人在对待“传统”的百年评判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根深蒂固的“反传统”观念,中华传统道德统统被视作封建糟粕,再三遭到批判与破除,加上新中国成立后重政治教育轻道德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因此,学校里不敢提传统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被政治教育所代替。而今天的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要他们继续开创和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脚下立定民族的“根”、心中留住民族的“魂”。这“根”和“魂”就是中华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传统美德,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及各种复杂环境而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孙中山先生曾说“欲恢复民族的地位,必先从根救起故有道德。”因此我们认为,只有“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才是我们所寻求的学校德育之根。其次,为了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党和国家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先后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一系列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文件。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和改善领导。”要求“建立党政群机关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此我们认为,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落实党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部署的重要行动。第三,全国许多省市、地区学校紧跟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积极在中小学开展了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宗旨的传统美德教育,大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创造了许多很好的经验。在这方面工作上,我旗与先进地区和先进学校相比,工作上存在许多差距。我们必须急起直追,迎头赶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不断恢复,逐渐形成潮流,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道德建设领域在逐步形成加强“学校德育→道德教育→中华美德教育”的趋势。基于这些思考和判断,我们坚定不移地选定“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实验研究”这一课题,打算通过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有效地改进我旗中小学德育工作。(二)精心筹划,科学设计1.搜集资料,认真构思。成功的科学研究,关键在于精心筹划和科学地设计课题方案。为此,我们从网上搜集了大量与中华美德教育相关的资料。通过浏览《中华美德网》了解到大量的中华美德教育课题研究信息,了解到吉林省辽源市1990年就发起了该课题研究,栾传大教授是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题最早发起人。我们还了解到北京市东方道德研究所王殿清教授,1994年开始在北京市一些学校所进行的“中华传统道德教育”课题研究情况。进一步了解到李岚清副总理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大力提倡,对已经开展的中华美德教育课题研究给予大力支持,将其提升为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并了解到教育部为推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所做的大量文献挖掘和整理工作。知道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道德已经由民间行为变成国家行动。除了从网上搜集阅读资料外,我们在大书店选购了一些相关的书籍以供研究。资料文献研究使我们对中华美德教育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尤其是阅读研究了吉林省长春市《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十年总结报告》和教育部《“大中小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使我们受益匪浅,其中介绍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方法可供我们选择借鉴。通过分析研究各地同类课题研究资料,我们感到此类课题研究虽然进行了十几年,但大家还都处于探索、挖掘、整理和构建之中。我们作为塞外蒙汉民族杂居地区,该怎样从实际出发选择教育内容,采取怎样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以什么样的载体呈现教育内容,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规模应该搞多大,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和构思。2.精心策划,科学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设计一个理念先进、过程科学、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课题两位主持人——旗教育学会秘书长任一同志和常务副秘书长王为民同志进行了多次筹划与设计构想。首先,提出理论假设:明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确定课题研究要实现的目标;确立课题实施基本原则;选择课题实验主要思路及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规模和研究对象。接着,进行自变量设定:遴选德目,构建教育内容体系,决定办《中华美德教育》课题报,以活页的形式呈现研究内容与成果;确定中华美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课题整体操作要点,拟定每个德目教育的具体操作规程。然后,构建课题研究管理措施:建立课题层级领导管理系统;制定课题操作程序与一整套管理制度;明确课题研究评价标准及成果的表现形式。最后,将课题运作过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每一阶段又设计若干具体工作环节。在精心筹划构想的基础上,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拟定出了《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美德教育实效性实验研究实施方案》。3.反复论证,集思广益为了使课题实施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也为了借此广为宣传和与各方面沟通,我们在2007年4月至6月间,先后组织了三次课题论证会。前两次论证会,邀请到了旗委、政府、人大、政协、宣传部、旗团委、妇联、工会、关工委等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领导出席会议,邀请到了基层中小学校长、德育处主任、班主任、学生家长代表参加会议,教育局班子成员和各股站室负责人都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对学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非常赞成,大力支持,热心地对《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每次论证会后,我们都认真参考代表们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斟酌修改。两次修订之后的《方案》作为“讨论稿”下发到全旗各中小学,广泛地征求学校领导、教师们的意见。6月中旬旗课题组召集各校德育主任会议,面对面进行反馈交流。然后对《方案》作了最后的校订,由教育局领导班子和各股站室负责人会议审议通过定稿。二、高度重视,领导挂帅,隆重启动(一)主要领导挂帅,全班子参与我旗进行这项课题实验研究,始终是在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下进行的。课题论证阶段,刘志宏局长亲自参加课题论证会,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建立旗级课题领导小组,他亲自担任旗课题组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大部分都参加了课题组,副局长陈士良同志分工主管。责成旗教育学会主持课题研究与管理。课题启动阶段,教育局班子全体成员出席课题启动大会,刘局长在启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刘局长随时关注、询问实验情况;陈局长参加了课题工作汇报会、德目验收总结会、中期总结会等所有课题会议,并根据课题组的汇报和实验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意见。为了引起学校重视,教育局普教股每年将中华美德教育课题列为学校德育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占相当权重。局领导每年还适当划拨经费给学会,对课题研究给予资助。各校领导也非常重视此项课题实验。学校课题组都是校长挂帅,担任课题实验研究负责人。校长指定得力能干的副校长、政教主任或教导主任担任课题主持人,其他班子成员全都参与其中。各实验校都依据旗课题组制定的总体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课题具体实施方案。有些学校校长亲自拟定课题方案,制定课题管理制度。课题实施过程中,校长和课题组成员经常参加实验班的主题班会、家校协作会,时常同实验教师一起策划德目践行活动。每个德目教育进行完了,校长与校课题主持人一起研究制定德目究验收方案,参与查阅班级课题实验档案和学生“在美德教育中成长”记录袋等。旗课题组进行德目教育抽查验收,校长亲自作实验情况汇报。总之,局校两级领导对此课题研究都很重视,主要领导挂帅,全班子参与,列入工作日程,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二)隆重启动,宣传到位。为了广泛宣传造成声势,旗教育局和各实验校都把开题会举办得十分隆重。日,旗教育局召开了隆重的课题启动大会。旗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几大班子主管教育的领导,旗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工青妇机关、关工委负责人出席会议;旗教育局班子全体成员、局机关各股站室负责人全部参加会议;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导主任,实验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4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宣读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关于课题立项的审批书和贺信;教育局刘志宏局长作重要讲话;旗教育学会秘书长课题总主持人任一同志作了开题报告;学校课题负责人代表、实验教师代表、实验班学生家长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开题会后半期,旗课题组执行主持人、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特级教师王为民老师,就《课题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对全体实验教师和课题指导人员进行了辅导培训。会议还通过了《实验教师中华美德自律公约》和《学校、家庭中华美德教育协作公约》,统一下发了《致实验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旗电视台、翁牛特消息记者到会录像采访,会后播放报道了会议实况。旗开题会之后,旗直属各中小学和各乡镇苏木总校分别举办了隆重的开题仪式。开题会虽然正值秋收时节,但学生家长看到旗课题组所致的《信》后,都十分关注此项课题实验,纷纷应邀参加学校举行的开题会,镇内实验班学生家长参加会议者几乎100%,乡镇苏木家长出席会议也达80%以上。开题会举办得隆重热烈,产生了很好的宣传发动效果,翁牛特旗家家户户人人都知道学校在搞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广泛地宣传发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此课题研究的关注,赤峰日报、内蒙古日报也都先后进行了报道。三、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掌握要领(一)深入学校现场培训指导。开题后,我们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实验教师比较普遍地不太会操作,有些教师对中华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认识不到位,存在顾虑。于是旗课题组研究制定了具体德目“学、讲、辨、说、做、评、写、叠”八字操作规程,然后,旗课题主持人任一、王为民和旗关工委副主任刘荣臣一起,一个一个地深入实验校,对实验教师进行面对面地培训,解答老师们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现场指导。(二)编写《课题实验手册》在深入实际培训指导过程中,我们感到课题指导人员和实验教师既缺乏对课题意义的理论学习,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还缺乏教育科研基本知识,更不了解课题实验的管理制度。全旗性规模,几百参研人员,单靠旗课题组的培训指导是不行的,必须充分发挥每位参研人员的主动性,使他们随时可以学习有所参照。为此,旗课题组编印一本集课题理论学习资料、课题实施方案、上级科研部门要求、课题操作指导和课题系列管理制度于一体的课题实验综合资料——《中华美德教育课题实验手册》。发给所有参研人员,人手一本。作为校级课题培训资料,也是参研人员必读必知的学习资料。实践证明,这本《课题实验手册》在统一思想认识、统一研究步调、统一管理评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加强校际交流研讨课题通过第一个德目——“孝亲敬老”的尝试性实验之后,实验指导人员和实验教师全都进入了角色,许多实验校或实验班还创造了一些富有特色、切实有效地做法。为了及时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借鉴,旗课题组建立了定期召开课题主持人调度会制度和实验班德目教育信息汇报制度。课题“主持人调度会”:开始每学期开两次,后来每学期开一次,主要是汇报本校课题实验开展情况,交流特色做法,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德目教育信息汇报”:即实验教师或课题指导人员把本校本班德目教育主要活动和独特而有效的做法写成短讯,通过书面或电子文稿传递给旗课题组,旗课题组择优发表在《中华美德教育》课题报上,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四)承办全国培训会为了使全体课题参研人员得到高层次专家的培训指导,2008年8月中旬,我们主动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和中华美德教育全国总课题组联系,承担了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题区域性培训暨经验交流会”。会议上,全国总课题组组长栾传大教授作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体系与教育模式”的学术报告。教育机制研究分会施进军秘书长作了“新形势下学校德育改革发展趋势及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辅导。会上,四个实验单位进行了经验交流,我旗课题组“抓好做实民族地区中华美德教育课题研究的思考与探索”的经验介绍引起全国各地与会同志的关注与好评。栾教授在会议总结时,对翁旗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次会议,各位专家的学术报告使我旗全体参研人员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培训。专家们对我们工作的褒奖,使我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树立了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的信心。四、加强管理,扎实操作,专题推进(一)建立层级管理制度,规范研究行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区域性跨级段规模巨大的教育科研实验行动,没有严密的制度管理是很难成功的。为此,旗课题组针对不同层级工作职责制定了实验系列管理制度,如:《实验学校课题实验研究检查评估细则》、《实验教师课题实验研究评价细则》、《实验教师中华美德自律公约》、《华美德教育学校与家庭协作公约》、《具体德目教育验收制度与标准》、《课题实验先进个人与集体评选标准》、学生《学美德、知美德、行美德评价表》、《课题实验档案细目》等。有些实验校还补充了一些制度,如桥头总校的《实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梧桐花总校的《家庭美德作业制度》等。大到整体学校实验研究工作,小到每个德目的行为规范、具体资料的积累等,都有章可循。这些制度与要求大都印在《课题实验手册》里,所有参研人员随时参照,照章办事。以此保证了课题实验研究行动的区域统一,协调一致。(二)逐级制定实施计划,落实美德教育活动强调课题实验研究行为的计划性,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特色。首先,旗课题组根据“课题总体实施方案”制订“阶段性美德教育计划”,提出每个学期进行哪些德目教育,每个月做什么,寒暑假做什么,要求是什么。具体到每个德目教育,通过《中华美德教育》课题报“德目教育要求与建议”栏目进行布署。接着,校课题组根据旗课题组的计划,制订本校“德目教育实施计划”,&设计出每一学期开展哪些德目教育,采取什么方式,占用哪些时间,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实验教师再根据校课题组的计划,作出更具体德目教育计划,列表制成“德目教育历”——设计出某一德目教育的具体内容,开展的具体活动,完成时间及达到的具体目标。这样,层层有计划,事事提前都有个安排和设计,做起来就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整个实验研究工作就显得有条不紊。(三)专题推进,逐个德目严格验收为了把每个德目教育都落到实处,避免雷声大雨点稀,大轰大嗡、不讲实际效果的倾向,我们采取了一个德目一个德目地进行教育,一个一个德目地进行验收评估的策略。旗课题组制定了《德目教育检查评估办法与标准》,由教育局批转,以文件形式印发给学校。具体内容是:旗课题组以德目教育为单位,提出评估验收标准:从认知(知要义、讲故事、诵名言)、践行(有活动、见行动)、评价(有自评、互评、师评、家长反馈)、树标(写身边榜样、班级之星、学校之星)几个方面,提出落实要求和验收标准。根据德目教育操作的情况与效果,评估分为五等: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一个德目教育进行完了,学校按评估标准对每个实验班进行初验,将初验合格的实验班上报。然后,旗课题组进行抽样核验,认定是否合格。这个评估验收结果对班级来说:基本合格的实验班补课;不合格的实验班重来;有三个德目验收不合格取消参加终结性验收鉴定资格。对实验教师来说:班级的评估验收等级就是这个班实验教师的成绩,按检查评估情况填写《实验教师课题研究评价表》,影响到学年末教育教学总体评价。这样,一个德目教育合格了再进行下一个德目教育,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直至最后完成所有德目教育,总体上保证了区域性教育效果的实效性。(四)积累活动资料,留下成长足迹为了加强教育活动资料的积累,留下师生学美德、行美德的真实足迹,旗课题组实行比较严格的档案管理,统一制定了《中华美德教育实验资料归档细目》,按学校、班级、学生个人三个层次建立档案,各层次归档细目如下:学校课题组资料:1.总《方案》;2致家长信;3、家校协作公约;4.教师自律公约;5.调查问卷;6.德目教育实验研究计划;7.德目实验研究总结;8.教师德目研究评价表及汇总表;9.学生评星命名文件;10.主持人工作笔记;11.征文集、论文集,图片、音像资料。实验班教师资料:1.德目教育历;2.德目教育实验研究总结;3.主题活动设计、教案;4.阶段性实验研究论文;5.实验随笔;6.上报实验信息底稿;7.班级德目评星名单;8.班级美德教育日志;9.德目教育结题证书;10.其他。学生个人资料:1.德目教育活页资料;2.进行德目认知与践行活动的各种文字资料(征文、演讲稿、读故事心得、名言警句创作于摘抄、手抄报等);3.进行德目认知与践行活动的各种影像资料;4.学美德、知美德、行美德评价表;5.奖励证书;6.家长反馈信;7.其他。实验校资料分类装盒;实验班教师资料和学生个人资料按德目装订,每个德目装订一册,所有德目装成一袋。原始活动资料的积累被列为每次德目教育验收查阅项目,促进了个实验班德目常规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确实记录了每个实验班、实验教师和学生在美德教育中的成长过程。三年来,每所学校留下来的第一手实验研究资料,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真实性之强实为罕见。全国各地来我旗参加会议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看了我旗展示的“实验过程资料”,赞赏不已。他们说:实验材料既真实又系统,反映了课题研究搞的扎实有效。五、正面教育,评优表奖,榜样带动我旗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讲解德目要义使学生明理,阅读故事使学生动情,组织教育活动使学生践行,树立榜样使学生倾慕:使学生行动有规范,学习有榜样。为此,我们多次组织了评优表奖活动。(一)评选表奖“美德之星”在美德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表现得很优秀,像小星星一样的闪亮,联想到青少年“追星”的心理,于是我们决定在学生中评选“美德之星”。先后评选表奖了6个德目的美德之星——孝亲敬老之星、立志勤学之星、诚实守信之星、文明礼仪之星、助人为乐之星和勤劳节俭之星。评选表奖活动自下而上进行,在班级评选表奖后择优向学校推荐,学校评选表奖后向旗课题组推荐。最高级别是全旗美德之星,奖状由旗教育局、旗关工委、旗文明办三个部门联合颁发,规格很高,受奖学生感到很荣耀。这项评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争优评星的积极性,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把学美德行美德教育推向高潮。我旗三年来评选表奖美德之星:旗级的650人次,校级的近2000人次,班级的约4000人次。为了加强各校“美德之星”间的交流和联谊,2008年暑期,旗课题组举办了“优秀美德之星夏令营”。入营美德之星48人,优秀课题主持人和实验教师16人。夏令营活动丰富多彩:到旗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参观赤峰市博物馆领略红山文化,游览喀喇沁旗王爷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听退休老干部讲革命传统……营员们高兴而荣耀,精神境界得到提升。(二)评选表奖“优秀征文”为了在《中华美德教育》报上及时反映师生学美德行美德成果,对孝亲敬老、立志勤学、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8个德目进行了征文活动。各校评选优秀征文上万篇,向旗课题组推荐800多篇。旗课题组评选表奖368篇,《中华美德教育》课题报选登109篇。通过评选德目优秀征文,不仅及时反映了传统美德教育中师生道德行为发生的变化,展示了课题验实验成果,同时还促使美德教育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三)评选表奖优秀参研单位和个人这项课题实验研究工程庞大,内容丰富、过程复杂、周期三年,对每一个参研人员来说,都是敬业精神、研究毅力和工作耐力的考验和锻炼。旗课题组从一开始就计划课题实验结束后,认真总结论功行赏,评选表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当下我旗结题正值全国总课题组筹备课题启动20周年庆典,举行全国百佳实验单位和百佳实验个人表奖活动,借此我们经请示教育机制研究分会领导:我旗教育局申报“中华美德教育百佳示范区”,三所学校申报百佳实验校,14位参研人员申报百佳研究人员和百佳实验教师,56名上过我旗课题报“中华美德榜”的“优秀美德之星”申报“全国百佳美德少年”。待全国传统美德教育课题庆典表奖之后,我们将按既定计划,评选表奖全旗“中华美德教育先进实验校”和“全旗先进德育工作者”。以再鼓士气,使我旗中华美德教育课题研究成果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推广。六、注重总结,积累经验,延伸成果进行此项课题实验研究,就是为了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植根塑魂教育,探索科学育人经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因此,我们十分重视课题研究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为了使各实验校参研人员全面反思三年来所开展的教育过程,旗课题组提前半年就布置了课题总结任务,下达了课题总结提纲。要求实验班、实验校和课题组都要写出实验总结报告。总结,要对三年来的课题实验全面回顾:教育内容体系,教育途径方法,开展的各项活动……&要围绕“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美德教育实效性实验研究”课题的中心词“实效性”,对所做工作的理念、内容、途径、方法等进行实事求是地组材取舍。从而总结提炼出能够增强德育实效性、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好经验。现在,各实验校、实验班所写出的实验总结报告,可能文笔不一定好,但内容全面、突出有效、真实可信,大家是动了脑筋、下了功夫的。我旗结题前,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施进军秘书长率团专程到翁旗考察中华美德教育课题研究情况,在总结反馈座谈会上,他高度评价我旗的课题研究工作说:翁旗中华美德教育课题实验抓得实实在在,很有成效。可以这样来概括:高标准的筹划,社会多方面关注,全学校参与,按计划推进,全方位渗透,创特色效果。在全国同类课题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我们把专家们的褒奖看作是对我们的鼓励和希望,事实上,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个别实验校中途搁浅;少数实验班由于合校并点或班主任频繁调换而效果不佳,甚至半途而废;有的实验校、实验班工作干得不错,可是限于水平没有把总结报告写好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非常珍惜三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决心以此为基础、为起点,在全旗中小学普遍开展“中华美德养成教育行动研究”,打造具有地区特点的学校德育品牌。“课题领导、指导组织”及“直属实验校名单”附后日附件:翁旗“中华美德教育实效性实验研究”课题领导、指导组名单(一)课题领导组:组&&长:刘志宏副组长:陈士良&乌力吉&陈海柱&吕&&炜&&任&&一&&刘荣臣成&&员:于海涛&徐宏泰&高雅东&林术虎&齐德臣&王为民&苏敏雅&乌恩巴图&(各总校、旗直中小学校长)(二)课题指导组:组&&长:陈士良&&任一副组长:王为民&于海涛&高雅东&乌恩巴图成&&员:郝金山&周景明&杨玉珍&(各总校、旗直中小学课题主持人)(三)课题顾问组:栾传大(中国伦理学会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总课题组组长)施进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秘书长)田&&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办公室主任)孙洪武(旗人大副主任)高长久(旗长助理)高云廷(起政协副主席)吴国权(旗关工委主任)季&&彬(旗关工委副主任)刘彦泽(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所长)宁志凡(原赤峰市教育学会秘书长)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消防知识资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