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情采》雅丽思想是指什么?

【硕士论文】黄维樑与《文心雕龙》之“六观”说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硕士论文】黄维樑与《文心雕龙》之“六观”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文心雕龙》体性之管见
&&&&写下这个题目之前,我就知道自己踏进了一块什么样的地方。龙学博深,然体大必有虑不周之处,何况时至今日,多少成见、争议和高论已磊磊横绝峨嵋颠。单取一个“体”字,就足以使我茶饭不思,泡上半年的图书馆与全国期刊数据网——尔后追本溯源,寻章摘句,集中搬运石料,砌成论文一篇。吾等学力尚浅,材料有限,实不敢尝试如此。&故只就《文心雕龙·体性》篇中的体、性之关系,列各家见解,陈吾等片言,以求指正。
&&&&&&&&&&&&&&&&&&&&&&&&&&&&《文心雕龙·体性》之管见
摘要:《体性》篇是《文心雕龙》风格论的骨干内容,主要探讨作家之“性”与其作品之“体”的关系,即作家创作个性方面的主观因素与作品风格之间的联系。由此形成的“文如其人”说,历来意见纷纭。本文仅就《体性》篇所论“体”与“性”之关系,试谈刘勰“文如其人”说的涵义与适用范围,并补充作品风格论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体性&
文如其人& 风格论
《体性》篇属于全书第三大部分——“剖情析采”,即创作论,位于第二篇,仅次于“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的《神思》。本篇承接《神思》“神用象通,情变所孕”而来,主要探讨作家之“性”与其作品之“体”的关系。
作为一部古典文论,《文心雕龙》一书向来被视为最具体系者,所谓“体大而虑周”,即指本书规模庞大却思虑周详。书中的批评术语,必经过精心择选以遣用。对于“体”、“性”二字的解释与辨析,会直接影响对二者关系的理解。一般观点认为“体”即作品风格,“性”即作家个性;根据“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结合文中关于十二位作家个性及作品风格的论述,简单推断出“文如其人”的看法。
历代针对“文如其人”说,也称“文品与人品的关系问题”,意见纷纭,大致有三种见解:文如其人、文不如其人与文不一定如其人。诚然“文如其人”这一古老判断仍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佐证其他两种观点的事实与理论亦不在少数。因此《体性》一篇也经常受到质疑。
本文仅就《体性》篇所谈“体”与“性”之关系,试谈刘勰“文如其人”说的涵义与适用范围,并补充作品风格论的相关内容。
&&&&&&&&&&&&&&&&&&&&&&&&&&&&&&&&
一.释“体”、“性”
首先看“体”,纵观《文心》全书,“体”字主要有两种含义。
一指作品样式、体裁。如“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论说》)这里的“论”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体裁”,并指出了该种体裁的具体可用之处。
二指作品的风格。《体性》篇是全书风格论的骨干内容,其“体”侧重于文体的直观状貌,但也包含文体的作用。开篇“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其中“形”“见”“显”“外”四字,皆表明了文体状貌的直观性。下文“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所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都是文辞与内容相结合而言的。如文辞“典雅”者用以“镕式经诰”,“远奥”用以“经理玄宗”;文辞“精约”可“剖析毫厘”,“显附”则可“切理厌心”。
其次看“性”,“性”承此前的《神思》篇而来,“神”“情”“思”皆关乎“性”。《体性》篇将“性”的构成要素归纳为“才、气、学、习”,大致可理解为作家的才能、气质、学识和习染。才、气属“自然之恒资”,学、习属后天“陶染所凝”,故《札记》云:“性由天定,亦可以人力辅助之,是故慎于所习。此篇大旨在斯。”
&&&&刘勰之前的文论家,往往片面强调作家的先天禀赋与个性气质。自王充“人禀元气于天”以来,曹丕首次将“气”引入文论视域,“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而且“引气不同,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至《人物志》刘昞注:“性质禀之自然,情变由于染习,是以观人察物,当寻其性质也。”已认识到后天“染习”的辅助性。
&&&刘勰的“才、气、学、习”说,仍以才气为主,“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是也;却也认为“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如此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可谓识见深远。
&&&总言之,天资恒,学习变,故“笔区云谲,文苑波诡。”就是说,“性”的异同与变化引起了作品风格的多样与多变。只有先明确这一点,才可以谈论何为“文如其人”。
&&&&&&&&&&&&&&&&&&&&&&&&&&&&&&&&&&
&&二.辨“人”、“文”
关于“文如其人”立论的前提,刘勰无疑接受了西汉扬雄在《法言·问神篇》中的论断:“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认为“文”是人内心的显现,故知文能论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人物品鉴之风,出现了大量人品与艺品相联系的言论,它们立论的前提与“文如其人”是一样的。
錢锺書先生指出“譬声之有回响,画之有临本,出于假借,所‘形’者,果谁之‘心’哉。”认为文之形貌并不只缘自作者一人的“心画心声”,子云所作《法言》一书本身就有模拟《论语》的意图。个人之心离不开他人之心,故不可能存在某种单纯的“人”与“文”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表明了“文如其人”这一命题有其一定的合理内涵和适用限度。
“文如其人”在历代莫衷一是的反响,多源自论者对于“人”、“文”概念的认识参差不一。就《文心雕龙·体性》篇来讲,“体”侧重于“文”的形式,思想内容在其次,如“文洁而体轻”“理侈而辞滥”“趣昭而事博”等莫非如此。“性”侧重于“人”的个性、气质,《体性》云:“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明显以作家的个性气质为主,如贾谊俊发、王粲躁锐、刘桢气褊等,都是指这些作家鲜明的个性特征。
&&&&纪评:“此言约略大概言之,不必皆确。百世以下,何由得其性情,人与文绝不类者,况又不知其几也。”这里大致有两层含义:
一是时光荏苒,斯人已逝,难晓其性情的全貌。与黄叔琳评的“由文辞得其情性,虽并世犹难之,况异代乎?”是一个意思。鉴于个人性情本身的复杂性,加上时空阻隔,所谓知人论文,或由文推人,都不可避免地带上品评者的主观意愿,故不必亦不能“皆确”。
二是历史上存在太多文不如其人的事实。持此见者,最喜以潘岳为例证,言拜尘小人也,颇不似其文之正。然“拜尘”非安仁之情性,一个人的情性固然影响其道德品行(《程器》篇专论道德修行),却不可等同。刘勰论“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着意于潘岳的个性轻浮而敏捷,所以他的文章就锋芒毕露且音韵流动。根据《情采》篇“言与志反,文岂足徵”,又“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可见刘勰对于文、人相悖的事实是有所认识的。
《札记》驳纪评道:“不悟因文见人,非必视其义理之当否,须综其意言气韵而察之。”也就是说作家的情性不一定体现于文章的思想内容,必须体会其“意言气韵”是如何架构流转的。而且不能流于“文之工拙”,辞采华茂者多矣,重要的是于辞采之外,能否使读者体会出“骨气奇高”来。《谈艺录》云:“然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淡,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更加确切地指出了“文如其人”的适用限度——了解作家的气质、个性特征,可大致推知其行文的风格。
《体性》篇正是在此意义上,才得出了“触类以推,表里必符”的结论。如论司马相如,根据其为人处世之“傲诞”——“长卿慢世,越礼自放;犊鼻居市,不耻其状,托疾避患,蔑此卿相;乃赋《大人》,超然莫尚。”——联系其辞赋之“理侈而辞滥”,其个人气质的确与作品风格非常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文如其人”经过历代论者的引用、演化,已经成了古典文论方法论的一部分,具有深远的方法论意义。这样的推断方法,对于风格多样的作家,或前后有明显风格转变的作家,未免太简略草率。“拘者或执一文而定人品,则其说又碍而不通。”但是像刘勰那样探讨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之间的联系,试图确立起一种适用于探讨作家个性、创作心理方面的批评方法,仍值得借鉴。后世以为“文如其人”者,“虽非若景之附形,响之随声,而其大齐不甚相远,庶几契中之论,合于彦和因内符外之旨者欤。”
&&&&&&&&&&&&&&&&&&&&&&&
三.《体性》相关问题补充
&&&&《体性》篇论述了作品风格与作家创作个性方面的主观因素之间的联系。对于不同作家而言,个人的气质、性格各有区别,所以体现和表达个人情志的作品风格也变化多端,此“才性异区,文辞繁诡”之意。对于某一个作家而言,作品的文辞好比肌肤枝叶,个人的情志实在是骨干根本,故“表里必符”,知作品风格而可推想其“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
本文将繁复的风格特征概括为“八体”,认为新奇与轻靡二体为当时文风流弊,此“雅丽黼黻,淫巧朱紫”之意。一人为文,难拘一体;何况逝者如斯,为文者往来不息,故“八体屡迁”。然则风格殊别,通变有术,只要“得其环中”,便能对八种风格作出个性化的取舍组合,形成独具一格的文风,此含以学力补救才性偏差之意。
关于学,刘勰首先指出“功在初化”“学慎始习”,言入门需正。其次初学者需要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所谓“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只有下过一番苦功夫,才能获得有如天资一样的风貌,此“习亦凝真,功沿渐靡”之意。
以上是《体性》篇的三方面基本论述,构成了本书风格论的骨干内容。谈及“风格”,几乎可以涉及到文学创作、审美过程的各个方面,《文心雕龙》其实有大量篇章都涉及到了风格问题。
如文体与风格的关系,全书第二大部分“论文叙笔”,被认为是继曹丕、陆机、挚虞等人之后古典“文体论”的集成之作,从《明诗》至《书记》二十篇专论,不仅包括各种文体的体制、功用和写作指导,其实也有很多风格论方面的内容。如《明诗》谈古诗“直而不野”,《颂赞》则“义必纯美”等。另有《通变》篇体现了《文心雕龙》一书的文学发展观,认为“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其所谓“常”即作品的体裁和一定体裁的创作原则,“变”指作家的独创性。文体常中有变,风格则变中有常。
如时代与风格的关系,《时序》篇云“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阐述了上古至两晋的文风流变,剖析了“蔚映十代,辞采九变”的风格变迁。论建安文学,则“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此外,作家的经历、遭际、学养、才情等,都对作品风格的形成影响不一。《明诗》篇有“何晏浮浅,嵇康清峻、阮籍遥深”等句,就是结合了作家、文体、时代等多方面的要素来论述风格。
《才略》篇与《体性》篇颇有相通之处,“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之“师心”“使气”,即抒发个人真情实志的意思。另有《定势》篇论“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有学者认为“体势”指的是风格的客观因素,即作家写作一定文体时的客观要求(如诗词的格律),可与《体性》所谈之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互相参看。
综上,《文心雕龙》的风格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体性》篇只是从作家创作个性的角度予以论述,古老的“文如其人”的判断因此有其合理的前提和限度。
参考文献:
<font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论文
&#9312;《风格学的综合——
一种可能性——〈文心雕龙·体性〉解读》千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9313;《〈文心雕龙·体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说》韩泉欣,《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1
&#9314;《文如其人?——
一个古典命题的合理内涵与适用限度》蒋寅,《求是学刊》2001年第6期
&#9315;《论刘勰的作者“才略”批评观》张利群,《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9316;《〈文心雕龙〉与中国的文论话语体系》戚良德,《文史哲》2004年第3期
<font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著作
&#9312;《文心雕龙注》刘勰
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北京第1版,2006年12月第5次印刷
&#9313;《文心雕龙译注》刘勰
著,周振甫译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9314;《文心雕龙札记》黄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上海第1版,2006年3月第3次印刷
&#9315;《读文心雕龙》王元化著,新星出版社,2007年1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9316;《谈艺录》錢鍾書著,三联书店,2007年12月北京第2版第1次印刷
&#9317;《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
&顾易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上海第1版第3次印刷
&#9318;《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方法论》刘明今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上海第1版第1次印刷
&#9319;《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先秦至五代卷》杨明羊列荣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文心雕龙》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研究--《湖北师范学院》2013年硕士论文
《文心雕龙》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研究
【摘要】:《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巨著,其“通变”理论是该著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后我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范文澜先生在其《文心雕龙讲疏》的序言中特别指出:“读《文心》,当知崇自然、贵通变二要义;虽谓为全书精神可也。”1当下学界对刘勰“通变”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心雕龙》枢纽论、创作论和批评论等方面,而在刘勰极为重视的文体论领域则少有人涉足。针对这一研究现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心雕龙》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进行探究,以期更为全面、深入地把握《文心雕龙》“通变”理论的内涵和价值。
本文由导言、结语及正论四章内容构成。其中导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探讨“通变”理论的起源,另一部分是对《文心雕龙》“通变”的研究成果作整体性述评。结语部分,概述《文心雕龙》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对前人的继承及对后代文论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当下文体流变现象简析,概述《文心雕龙》“通变”理论在今天的价值所在。本文第一章论述“通变”释义、理论基石及文体范型。这一部分由三节组成:第一节通过对《文心雕龙·通变》篇的解读,从理论构成的角度,论证“名理有常”,文体“故实”为“通”;“数酌新声”,“文辞气力”为“变”;“望今制奇、参古定法”为“通变之数”的“通变”观内核。第二节通过对《原道》、《征圣》、《宗经》篇的分析,从理论基石的角度,揭示刘勰“通变”观的哲学基础。第三节通过对屈骚文本的剖析,以证刘勰确立的文体“通变”的典范。第二章论述《文心雕龙》文体结构论中的“通变”理论。即论述“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这四大结构论自身所体现的“通变”理论。刘勰从“原始以表末”来论各类文体之起源与流变,从“释名以章义”来解释各类文体的名称,以彰显其涵义,从“选文以定篇”来确立各类文体范本,从“敷理以举统”提出各类文体写作规范。刘勰将上述“文体论”的四个方面的建构置于“通变”理论的基础上,即上“通”经典,为各类文体溯源疏流、训释涵义、选定典范,规范体式,在坚持各文体体制“通”于“五经”文体的尺度与框架的同时,他也强调“变”,只是他把“变”的范围限定在文体的形式、语言、具体作法、技巧等方面。第三、四两章具体论述的是《文心雕龙》文体论二十篇中的“通变”理论。其中第三章论述的是“文”类《诗》系、《礼》系诸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以及“文笔杂”类《杂文》《谐隐》中的“通变”理论。第四章论述的是“笔”类《春秋》系、《易》系、《书》系诸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刘勰在对“文”、“文笔杂”、“笔”类等各文体论的研究中,首先依据“原始表末”的文体探源与“选文定篇”的范例分析,分别论证各文体与五经的渊源关系;其次,将“敷理举统”与“释名章义”相结合,指出各文体在“禀经以制式”的基础上,偏向语言、技巧等形式方面的变化,肯定其“通”于经的“正变”、“奇变”,批判其背于经的“讹变”、“诡变”。
总之,《文心雕龙》的“通变”理论贯穿于文体论的始终,尤其强调了以《诗》、《书》、《礼》、《易》、《春秋》为诸文体之源、之体制之大要的观点。本文通过对构成文体论的诸篇论文的分析,揭示了在《文心雕龙》文体论中,“通”、“变”概念并举,然“通”“变”关系不对等,即在文体制作的规范性上,更多的突出了“通变”之“通”的继承性;在具体的技巧、方法及语言等方面,则更多地体现了“变”的这一理论特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I206.09【目录】:
摘要4-7Abstract7-14导言14-30 一、 “通变”理论的起源14-19 二、 《文心雕龙》“通变”的研究概述19-30第一章 “通变”释义、理论基石及文体范型30-50 第一节 “通变”释义30-36
一、 “名理有常”,文体“故实”为“通”30-32
二、 “数酌新声”,“文辞气力”为“变”32-34
三、 “望今制奇,参古定法”为“通变之数”34-36 第二节 “通变”的理论基石36-43
一、 “道”为“通变”之哲学基石37-39
二、 “圣”为“通变”之为文楷模39-41
三、 “经”为“通变”之文本典范41-43 第三节 “通变”的文体范型43-50
一、 《离骚》“同于风雅”的“取熔经意”44-46
二、 《离骚》“异乎经典”的“自铸伟辞”46-50第二章 《文心雕龙》文体结构论中的“通变”理论50-69 第一节 “原始以表末”中的“通变”理论50-54 第二节 “释名以章义”中的“通变”理论54-57 第三节 “选文以定篇”中的“通变”理论57-62 第四节 “敷理以举统”中的“通变”理论62-69第三章 “文”类及“文笔杂”类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69-107 第一节 “文”类《诗》系诸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73-84
一、 “赋颂歌赞,《诗》立其本”中的“通变”理论73-79
二、 禀《诗》以制式中的“通变”理论79-84 第二节 “文”类《礼》系诸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84-96
一、 “铭诔箴祝,《礼》总其端”中的“通变”理论84-90
二、 禀《礼》以制式中的“通变”理论90-96 第三节 “文笔杂”类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96-107
一、 《杂文》篇中的“通变”理论97-102
二、 《谐隐》篇中的“通变”理论102-107第四章 “笔”类诸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107-130 第一节 “笔”类《春秋》系诸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107-113
一、 “记传盟檄,《春秋》为根”中的“通变”理论107-110
二、 禀《春秋》以制式中的“通变”理论110-113 第二节 “笔”类《易》系诸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113-119
一、 “论说辞序,《易》统其首”中的“通变”理论113-116
二、 禀《易》以制式中的“通变”理论116-119 第三节 “笔”类《书》系诸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119-130
一、 “诏策章奏,《书》发其源”中的“通变”理论120-124
二、 禀《书》以制式中的“通变”理论124-130结语130-141 一、 刘勰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131-134 二、 刘勰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对后世文论的影响134-137 三、 刘勰文体论中的“通变”理论在当代的价值137-141致谢141-143参考文献143-163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163-164附录二 《文心雕龙》“通变”词汇一览表164-16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懿;;[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陈喆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胡继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王艳艳;高淮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吕婷婷;;[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5期
杨晖;;[J];船山学刊;2008年01期
杨晖;;[J];船山学刊;2009年01期
穆克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郑小宁;[J];佛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韩泉欣;[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喆烨;[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林艺鸣;[D];新疆大学;2008年
丛丽丽;[D];山东大学;2009年
刘春芳;[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予超,张家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裴新平,潘祥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王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赵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宋金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程美华;;[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李俸珪;;[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冯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俞香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李永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娟;木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陈建农;;[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王则远;;[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莫先武;;[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周中明;;[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卢佑诚;;[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张维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张维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吉灵娟;;[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鄂启科;;[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一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王凯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施佳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邢培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刘宝春;[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郭胜利;[D];兰州大学;2010年
刘剑锋;[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鸿雁;[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刘军政;[D];南开大学;2010年
刘明辉;[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叶娟;[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郭伟婷;[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古家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王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于欧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金鑫;[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博;[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鲁京京;[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孙红连;[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高世江;[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继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王艳艳;高淮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杨晖;;[J];船山学刊;2008年01期
墨白;[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成九田;畅孝昌;;[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2年01期
张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吕肖奂;[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吴承学;[J];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杨晖;;[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余恕诚;[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健;[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石朝辉;;[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石了英;;[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陈冬玲;;[J];语文学刊;2007年17期
程天祜;[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年03期
刘绍瑾;[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曾祥芹;[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王焕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梁祖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李清良;[J];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03期
吴林伯;[J];古汉语研究;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然;蔡欣;;[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郑万耕;;[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袁济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谢婉珍;;[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林颂育;;[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童山东;曾玉章;;[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周文英;;[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蔡宗阳;;[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刘玉照;罗秋香;徐芬芳;;[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蔡钟翔;;[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水天中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范昕;[N];文汇报;2011年
通宣;[N];玉溪日报;2011年
陶文;[N];中华读书报;2004年
唐文霖;[N];玉溪日报;2008年
史忠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杨东林;[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任遂虎;[N];文艺报;2009年
张兰;[N];人民邮电;2003年
李犁;[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万洪;[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于景祥;[D];河北大学;2007年
杨倩;[D];山东大学;2012年
王晓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施佳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毓红;[D];苏州大学;2002年
张雯;[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高云;[D];辽宁大学;2010年
张志勇;[D];河北大学;2010年
栗永清;[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优;[D];湖北师范学院;2013年
刘春芳;[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王慧娟;[D];山东大学;2011年
姜现甲;[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张茂;[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王昭粲;[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吴春光;[D];湖南大学;2010年
李侠;[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张瑞鑫;[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于晓楠;[D];山东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心雕龙神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