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和易性的合成氨实验预习报告告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大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
1、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Engineering Drawing & Computer Aided Drawing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基础/必修学时数:24 学分:1.5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计算机基础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绘图是绘制房屋建筑工程图的重要手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识图绘图、仪器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房屋建筑学、结构设计等课程的学习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打下重要的基础。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序号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学时备注1AutoCAD基本概念及界面熟悉AutoCAD基本概念及界面2必做2AutoCAD基本绘图命令掌握AutoCAD基本绘图命令4必做3图形编辑命令掌握图形编辑命令4必做4尺寸标注掌握建筑施工图标注设置、尺寸标注基本命令及标注尺寸的修改命令4必做5图层掌握AutoCAD图层的应用2必做6绘制建筑施工图掌握建筑施工图的绘制8必做小计&&24&三、课程考核要求及方法1.考核方式:考试(& );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 );五级分制(√);两级分制(&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60)%;中期考核(& )%;期末考核(40)%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10)%;作业(30)%;实践环节(20)%;四、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建议教材:张华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岑岗主编,《计算机绘图基础AutoCAD 2007》,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参考资料:1.何斌主编,《建筑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宋琦主编,《AutoCAD2005+TArch 建筑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五、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07年的大纲修订,学时数减少到24,教学内容和要求基本保持不变。&&2、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基础/必修学 时 数:12学&&& 分:0.7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材料力学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书本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应用实验的手段与方法去分析、研究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建立或者修正完善力学模型的能力。通过力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一些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研究能力。&&& 通过实验课的系统训练,学生应掌握材料力学实验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掌握简单设计性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掌握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方法;了解实验设备、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操作方法;掌握材料力学实验中的基本实验方法,能应用材料力学知识解释、分析拉伸、扭转、弯曲等实验中所发生的应力和应变变化的规律;初步具备对材料力学实验过程的设计能力,即能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二、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基本要求
序号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学时备注 11) 万能试验机操作及拉伸示范实验
2) 拉伸试验1)了解万能试验机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结合具体机型认识主要部件及其作用;了解游标卡尺原理及能正确使用游标卡尺。
2)正确测定低碳钢的Ps,Pb值,准确测量试验前后的l0,d0,l,d;根据试验测定值计算σs,σb,Ψ,δ。2必做2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1)测定出纯弯曲梁沿截面高度各点的应变值;
2)正确计算出纯弯曲梁上各点的理论值和实验值;
3)计算理论值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进行相对误差分析;
4)学习使用电阻应变仪,初步掌握电测方法。2必做3材料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的测定1)掌握用电测法测定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的测试技术;
2)准确测定出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2必做4偏心拉伸1)测量试件在偏心拉伸时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变εmax;
2)测定中碳钢材料的弹性模量E、试件的偏心距e;
3)计算理论值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进行相对误差分析;
4)进一步学习电测法,并进行误差分析。2必做5弯扭组合1)用电测法测定平面应力状态下一点处的主应力大小和主平面的方位角;
2)测定弯扭组合变形杆件中,分别由弯矩和扭矩引起的应变,并确定该截面上弯矩、扭矩的数值;
3)正确算出理论值和实验值,并进行误差分析;
4)学习电阻应变花的应用,用各种组桥方式测量内力的方法。2必做6压杆稳定1)采用逐级加载法,测取压杆中点处的挠度值δ;
2)绘出P-δ曲线,根据实验值计算出临界荷载Pcr;
3)将实验值与理论值比较,进行误差分析。2必做小计&&12&三、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 );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实验报告(50)%;实验操作(30)%;实验考勤(20)%;四、指导教材及参考资料指导教材:王吉民、董昌周,《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浙江科技学院自编教材,2009版。参考资料:1.朱鋐庆主编. 《材料力学实验》,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2.编,《材料力学教学实验》, ,2008版。五、大纲说明&&& 实验是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建议每次实验每小组3~4人,使每个学生均有亲自操作的机会;实验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3、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基础/必修学 时 数:15学&&& 分:1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学科基础实验课程。&&&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熟悉试验设备、操作技术及有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并获得主要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方法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工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常规试验方法,并掌握鉴定材料技术性能的试验原理、步骤和常用试验仪器设备、仪表的操作方法,并获得制订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基本要求
序号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学时备注 11) 砂子筛分析
2) 砂子的表观密度测定了解砂子筛分析实验方法和实验意义,了解测定砂子表观密度的方法,掌握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和对砂子粗细程度的评定,掌握表观密度和孔隙率的概念。3必做2水泥标准稠度了解水泥标准稠度的概念和操作方法及标准稠度对水泥性能评定的意义。2必做3水泥强度试块成型制作了解水泥强度检测用试块的制作和养护方法,理解养护温度湿度及养护龄期的影响。2必做4水泥强度测试了解水泥抗折抗压强度的测定方法,掌握水泥强度的评定方法。2必做51) 混凝土和易性测定
2) 混凝土表观密度的测定
3) 混凝土强度试块成型制作理解混凝土和易性的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三方面含义,掌握和易性的测定方法和调整方法。掌握混凝土表观密度的测定方法,掌握试块成型的基本要求。3必做6砂浆稠度测试了解砂浆稠度的测定方法和普通砂浆的配比,掌握不同基层条件下砂浆用水量对强度的影响。2选做7混凝土强度测试了解混凝土测试方法,理解试件尺寸、加荷速度、养护龄期对混凝土测试结果的影响,掌握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方法。1必做8石油沥青性能测定了解石油沥青三大技术性能指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的测定方法。3选做9混凝土电通量测定、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了解氯离子含量评定方法,理解氯离子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3选做10烧结普通砖强度测定了解烧结普通砖的强度评定方法。2选做小计&&23&三、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实验报告(40)%;实验操作(40)%;实验考勤(20)%;四、指导教材及参考资料指导教材:陈志源,李启令主编,《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参考资料:1.郑德明, 钱红萍主编. 《土木工程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2.黄晓明主编,《土木工程材料》,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3.吴芳主编,《新编土木工程材料教程》,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7年版4.吴芳, 吴建华等主编,《土木工程材料(概要习题题解》,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5.董梦臣主编,《土木工程材料》,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版6.赵方冉等主编,《土木工程材料》,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五、大纲说明1.各实验项目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并非完全独立。2.本大纲内容属《土木工程材料》课内实验教学,《土木工程材料》总学时48,其中实验总学时15。列表中包括必做和选做实验,每学年根据实验设备实际情况,对选做部分进行选择。3.《土木工程材料》实验项目为教材中的一个独立章节,相关内容在理论教学中同步讲授。4.实验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4、工程测量A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测量A/Engineering& Surveying A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基础/必修学时数:14学&&& 分: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概论、生产实习开课部门: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工程测量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基础实验课程。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熟悉和掌握常规测量仪器操作使用以及测量数据处理等测量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二、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基本要求 序号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学时备注1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了解S3水准仪结构;熟悉各部分操作;掌握简单高差测量方法。2必做2普通水准测量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掌握普通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和数据记录及处理2必做3四等水准测量了解熟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掌握四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和数据记录及处理2必做4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了解DJ6经维仪的基本结构,熟悉掌握对中、整平、瞄准、读数、记录、计算等操作和测回法测角方法2必做5水平角测量在实验四的基础上,完成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测量任务,要求角度闭合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2必做6钢尺量距和三角高程测量了解熟悉钢尺量距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程序,完成地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和高差测量2必做7点位放样(距离角度高程综合测设)了解点位放样的内容,熟悉并掌握距离角度高程测设的方法,完成地面上两个点的放样工作并进行检核2必做小计&&14&三、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 );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 );五级分制(√);两级分制(& )总评成绩构成:考勤考纪(20)%;实验报告(80)%;四、指导教材及参考资料指导教材:陈丽华主编,《土木工程测量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参考资料:1.过静君主编,《土木工程测量》,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0年版2.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合编,《测量学》(土建类专用),测绘出版社,2002年版3.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编,《测量学》(第三版),测绘出版社,2002年版五、大纲说明&&& 该实验课程非独立开设,包含在工程测量课程之内。5、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土力学与工程地质/ Soil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Geology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基础/必修学 时 数:10学&&& 分:0.6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实验课程属于土木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土体的应力、变形、强度、渗流和长期稳定性的一门学科。而土力学实验是土力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起着巩固课堂理论,增强对土的各种工程性质的理解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培养实验技能的重要实践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土的各种工程性质,初步掌握测定土的基本物理和力学性指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掌握验证土力学理论的方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了解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设计方法,实验程序编制,实验项目选取;了解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报告编制和整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习惯和工作作风。二、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基本要求
序号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学时备注 1土的密度实验
1.量测环刀:取出环刀,称出环刀的质量,并涂一薄层凡士林。
2.切取土样:将环刀的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然后用切土刀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使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然后将环刀两端的余土削平。
3.土样称量:擦净环刀外壁,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要求学生会切取试样,会使用电子天平称取重量,最后计算出土的密度。2必做2土的含水量实验
1.湿土称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15~20g,放入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出盒与湿土的总质量。
2.烘干冷却:打开盒盖,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下烘干至恒重后,将试样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称出盒与干土质量。烘干时间随土质不同而定,对粘质土不少于8h;砂类土不少于6h。要求学生会切取试样,会使用电子天平称取重量,会使用烘箱,最后计算出土的含水率。2必做3土的界限含水量实验
试样调成三种不同含水率,分别装入试杯内,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得三个不同锥体沉入深度。将测定出的三个不同含水率及相应的三个锥体沉入深度绘点在双对数座标纸上,经过修正后,连一直线。根据不同行业规范确定沉入深度对应的含水率,即分别求出液限(WL)和塑限(WP)。由实验室提供经过浸润调拌处理后的土样,要求学生测定该土的液限和塑限。根据实验结果获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由此确定土名和天然土体的稠度状态。
&2必做4土的固结压缩实验
在固结容器底座内,顺次放湿润的透水石和滤纸各一,将试样连同环刀一起(环刀刀口向下)放在透水石和滤纸上,试样上依次放上护环以及试样面积相同的湿润的滤纸和透水石各一,加上传压板。将装好样的固结容器放在加压台的正中。安装百分表,挂钩预压砝码(1KPa),使固结仪内各部分接触妥贴,百分表调零,确定需要施加的各级压力(本实验只做50、100、200、400KPa四级荷载)。按实验教师规定时间读数。记下每级荷载下假设固结稳定后百分表的读数(R1、R2、R3、R4),分别减去对应的仪器变形量,求出各级压力下试样变形量。固结试验的目的是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曲线(e-p)。要求学生熟悉压缩仪的使用及其工作原理;在单向固结仪中测定土的固结性,绘制该土的(e~ p)曲线,求出a 1-2,判断该土样的压缩性。并仔细观察土的变形与时间关系这一重要特性。2必做5土的直接剪切实验
直接剪切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4个试样,在直接剪切仪上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试样在规定的受剪面上进行剪切,求得土样破坏时的剪应力τf,然后绘制剪应力τf和垂直压力P的关系曲线即抗剪强度曲线。并由此得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φ和C的数值。本实验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进行快剪法试验。由实验室提供制备好的土样,要求学生了解直剪仪的特点和工作原理;用快剪法在直接剪切仪中测定,跟据库仑定律确定该土的抗剪强度指标φ和C的数值。
&2必做6三轴压缩试验
由教师进行三轴实验的演示
&&通过讲解及演示试验,让学生了解三轴剪切仪的试验原理和试验过程,了解三轴剪切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优点;熟悉三轴实验数据的整理方法,以及采用摩尔圆的抗剪强度包线确定土的抗剪强度的方法2演示小计&&10必做12总三、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实验操作(60)%;实验报告(40)%。合计占课程总成绩的(10)%四、指导教材及参考资料指导教材:1.陈希哲主编,《土力学地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张克恭、刘松玉,浙大、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土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参考资料:.《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中国计划出版社,。6、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instructural analysis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复合/选修总学时数:16 学&&& 分:1.0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实验课程是掌握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理论的必备实践环节,旨在将结构分析原理与计算机分析方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杆件受力变形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不同受力结构的单元类型和特点;结合结构力学所学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主动应用计算机解决结构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结构有限元分析中常用单元的特点,理解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思想和方法,能够使用该有限元程序进行简单的结构分析、计算。课程的学习任务:1、熟悉ANSYS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对有限元理论的基本实现方法有明确的认识。2、基本构件如杆单元、梁单元的特点及杆系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的实现方法。3、熟悉结构平面静力问题有限元分析步骤和过程。4、了解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在土木工程中的基本应用。二、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基本要求1.介绍ANSYS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 了解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的理论背景和界面的功能;理解通用有限源程序与有限元理论的关系。2.介绍ANSYS基本分析过程技术。&&& 掌握ANSYS求解杆系结构问题的基本步骤,包括单元类型的选择、截面特性和材料属性的设定、结构的单元划分、节点荷载的施加、边界条件的处理等,能够用交互式方法完成杆系、平面结构的静力分析。3.介绍常见钢、混凝土结构的ANSYS分析方法。&&& 了解ANSYS非线性分析;熟悉交互式完成土木常见结构静力分析的模块;掌握ANSYS求解常见土木结构问题的基本步骤。 序号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学时备注1介绍ANSYS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了解ANSYS分析求解的基本模块;熟悉ansys静力分析的界面功能;掌握ANSYS静力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6必做2介绍ANSYS基本分析过程技术了解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熟悉交互式完成杆系及平面结构静力分析的方法;掌握ANSYS求解杆系、平面结构静力问题的步骤。4必做3介绍常见钢、混凝土结构的ANSYS分析方法了解ANSYS非线性分析;熟悉交互式完成土木常见结构静力分析的模块;掌握ANSYS求解常见土木结构问题的基本步骤。6选做小计&&16&三、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平时成绩(50)%;期末作业考核(50)%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10)%;作业(20)%;操作实践(20)%。四、指导教材及参考资料建议教材:王焕定/王伟主编,《有限单元法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资料:1.Saeed Moaveni主编,《有限元分析—ANSYS理论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2.赵更新主编,《土木工程结构分析程序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版3.袁驷主编,《程序结构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五、大纲说明&&& 授课中注重有限元背景理论的介绍及对实际结构工程的简化,课程中未涉及的有限元编程相关理论,可作为课外学习内容。7、结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结构实验/Structural Testing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实践/必修学时数:2周(实际32学时)学&&& 分:2先修课程: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混凝土基本原理、结构试验原理开课部门: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学科基础实验课程。&&& 课程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该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达到巩固、掌握结构试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和综合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等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基本要求 序号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学时备注1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选择与技术4必做2常用机械式仪表的使用技术了解各种机械式仪表的安装与测量方法4必做3电阻应变仪的测量技术掌握电阻应变仪测量桥路的基本原理与测量技术2必做4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弯;钢结构简支梁受弯演示试验熟悉受弯构件试验的加荷方案和观测方案设计,学会正确的测量、记录和处理数据方法10必做5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技术学会使用基本动测设备及了解测定结构固有频率方法4必做6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掌握回弹仪的使用及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4必做7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技术掌握结构的无破损混凝土缺陷及裂缝检测技术4必做小计&&32&三、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试验出勤(10)%;实验仪器操作表现(30)%;实验报告(60)%四、指导教材及参考资料指导教材:主编,《结构试验》,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参考资料:1.姚谦峰、陈平主编,《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版.2.姚振纲、刘祖华主编,《建筑结构试验》,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五、大纲说明&&& 实践教学中采用现场讲授与演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构件试验的实践内容,讲述构件的承载力试验方案的设计过程和相似原理。8、测量实习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测量实习/ Surveying Practice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实践/必修实习周数:2周(实际 10 天)&&&&&&&&&&&&& 学&&& 分:2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土木类国际班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测量实习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工程测量课堂教学与测量实验结束之后单独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测量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全面了解测量工作的全过程,熟悉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巩固、强化所学测量知识和工程测量的基本技能,系统地掌握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等工程测量工作,提高综合应用所学测量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组织、协调完成任务的能力,树立和形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为今后解决工程建设的有关测量问题和本专业问题打下基础。二、实习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地形图测绘:&&& 了解地形图测绘的程序;理解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熟练掌握水准仪和经纬仪的使用操作,掌握导线和水准测量的作业技能,完成图根平面和高程控制的测量与计算,掌握经纬仪测图的方法和技能,完成地形图的测绘工作。2.四等水准测量:&&& 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作业程序;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各项要求;掌握四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和技能,完成规定路线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工作。3.施工放样:&&& 了解施工放样的程序和作用;掌握极坐标法放样点位的方法和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设的方法,掌握放样数据的计算方法和能力,完成规定放样任务的放样数据计算和实地放样工作并加以检核。三、实习进程安排 序号主& 要& 内& 容时间安排(天数)备&&& 注1布置任务、借领仪器、踏勘选点等,做好测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0&2图根导线测量、图根水准测量2.0控制测量外业观测3图根导线计算、图根水准计算1.0控制测量内业计算4测绘30×30CM2大小范围1:500地形图1张,分测图前准备工作、
碎部测量、地形图检查与整饰三部分进行2.5地形图测绘5测量闭合水准路线1条,分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两部分进行1.0四等水准测量6根据布置的任务要求进行图上放样点位设计和放样数据计算0.5地形图应用7平面位置及高程、坡度的测设1.0施工放样8电子水准仪、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演示0.5现代测绘仪器简介9交还仪器、整理上交测量成果资料,编写上交实习报告0.5还仪器交资料做总结小计&10.0&四、实习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出勤率(20)%;完成任务(20)%;成果资料(20)%;图纸质量(20)%;实习报告(20)%;五、指导教材和参考资料指导教材:陈丽华主编,《测量实验与实习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资料:1.陈丽华主编,《土木工程测量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合编,《测量学》(土建类专用),测绘出版社,2002年版3.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编,《测量学》(第三版),测绘出版社,2002年版六、大纲说明大纲内容相对比较笼统,针对每次实习还要印发测量实习任务(指导)书。
地址:浙江·杭州市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版权所有 (C) 浙江科技学院校园网管理中心 webmaster@ 浙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子试验预习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