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论道德和自由最高道德目标

论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论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专 业: 外国哲学关键词: 叔本华 悲观主义哲学 功利主义价值 理性哲学分类号: B516.41形 态: 共 33 页 约 21,615 个字 约 1.034 M内容阅 读:
内容摘要叔本华以他的意志主义哲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先河,而其理论目标和中心环节是其悲观主义的伦理学,即关于生成意志痛苦的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逐渐盛行起来,这种价值观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从自我出发,个人利益至上。叔本华敏锐地看到了功利主义伦理价值观盛行给社会带来的恶果,并由此表露出的危机心态与绝望的情绪。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拯救的是人生的痛苦境遇,关注痛苦人生,把人从上帝的手中拯救出来,其悲观理论走上了一条个人的世俗化的道路。并且,这种拯救是以主体达到自由的纯粹认识的状态才得以实现的。因而叔本华的悲剧拯救观体现了现代性的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把人从上帝世界中从了无生趣的理性世界中解救出来,不可否认叔本华在其中所起的转折性作用。关注人生,人们如何才能从痛苦境遇中得以解脱,是叔本华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甚至可以说就是叔本华哲学的最终目的。
我们之所以这样重视叔本华生成意志痛苦的悲观主义,就在于当代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给我们社会带来负面的恶果。这种功利主义价值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世界各国相继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与此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逐渐得到了确立并盛行起来。观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人们为了追逐个人的利益,不择手段,相互间不断进行激烈的竞争。叔本华以其极其敏锐的感觉超前地领悟到了当代的社会一切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追逐个人利益,导致激烈竞争的残酷、消极方面,从而深刻地挖掘出了人生的悲剧性的一面。这种消极、悲观的认识和感受同他从自我出发,从自我的意志出发相结合,就必然会得出人生悲观主义的结论。所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内容及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消解意义。
首先从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生,内容包括产生的时代背景,即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接下来从他的个人性格及经历;然后阐述叔本华悲观主义的思想来源(古典意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叔本华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改造至少在三点上继承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即理念和现象的关系是原型和摹本的关系。叔本华对康德思想的继承与批判叔本华继承了康德从主体角度来探寻幸福的意义。叔本华对黑格尔的批判与吸收黑格尔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叔本华哲学的时代思想背景。叔本华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反对黑格尔把痛苦归结为个体对“绝对精神”的偏离。其次,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内容,纵观叔本华整个悲观主义哲学体系,他以意志和表象的理论为哲学基础,并将其运用于人本身,从而得出人生本质是痛苦和无聊的结论,面对这一状况,叔本华剖析了各种各样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可以把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称之为悲观主义哲学。因此,我们从他的本体论观点,悲观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叔本华主要是从现象和本质这个角度来看待的世界之为表象世界之为意志。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是对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阐述,而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说明。即是说,作为主体人本身也是受意志控制的,意志是完全自由的,而人其实是必然的;意志的欲求是无止境的,永远无法满足,因而人生的本质只能是痛苦。叔本华否定了一切道德规范的作用,他看到了任何道德规范都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善。这样,我们就从他的形而上学很自然地得出了他的悲观主义哲学。
最后,论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对现代生活的消解意义。在此我们必须看到理性哲学在现代生活中面临的困境:严重束缚了人的非理性的充分展开,使人丧失了本真的存在状态,这根本上违背了他们拯救人的初衷。悲观主义哲学作为现代生活的解毒剂,解毒剂本身也有毒。其作用表现在,从根本上来看,非理性本体,无论是意志,还是情感、生命之流等均没有跳出主观领域的圈子。此外,多数非理性主义者还强调了非理性主体的个体性,认为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个人的自由会因与外界接触而丧失,可见他们理解的个人是抽象的、与世隔绝的。悲观主义者否认了世界的客观实在,割裂了主体与他人和社会的必然联系。对人的本质和异化本质理解的抽象性,也使悲观主义没有能够拯救人类,悲观主义拯救人的方法也是抽象的,在客观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叔本华指出人生就是对生命的欲求,欲求得不到满足便是痛苦,得到满足又顿感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甘愿受苦和绝食而死等手段放弃对生命的欲求,所以改造现实的手段都注定是无效的。
作为现代生活的解毒剂,有其消解意义,叔本华哲学是一种文化批判哲学,整合了20世纪西方文化思潮的基本走向,召唤了西方哲学的一次历史性的复归。叔本华悲观叔本华哲学使哲学由纯粹理性的思辨沉迷重新转向了生存意义的感性思考,使理性由知识技术化再度亲和于人性情感化,建构起了充满智慧和灵性的生命价值哲学。悲观主义哲学在西方社会中得到了历史回应,表明悲观主义的哲学意义就在于,它抨击了理性主义的盲目乐观情绪,揭露了西方物质文明的危险性,现代西方学者们却从中受到了启示,集中对物化吞噬人化、物性压抑人性的社会现实作出了反映和揭示,把重建人性文化、呼唤个性解放和关注伦理道德作为了自己时代的主题。叔本华对绝对观念的批判,对理性认识的匡正,对宗教的斥责和对人生本质的描述,叔本华用非理性主义贬抑理性的作用,用相对主义抛弃了人类的所有传统,用悲观主义否定了科学主义。叔本华哲学为我们观照西方进步文化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思想资料。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在制定社会发展战略的时候,应该特别关注西方社会现实的优长与弊端。叔本华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终结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西方文化精神的逻辑起点。如果说西方理性主义的发展曾经奠定了近代西方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石,运用科学技术理性解开了自然之谜――马克斯?韦伯称之为自然界的“解魔”――的话,那么悲观主义则使20世纪的人在多元化、非实体化和创造精神的鼓舞下找到了人性心灵的“解魔”。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全文目录文摘英文文摘绪论1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生1.1产生的时代背景1.1.1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1.1.2文化背景1.2个人性格及经历1.3叔本华悲观主义的思想来源1.3.1叔本华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改造1.3.2叔本华对康德思想的继承与批判1.3.3叔本华对黑格尔的批判与吸收1.3.4.印度佛教的影响2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内容及实质2.1悲观主义伦理学2.1.1自由与必然2.1.2人生的本质2.1.3生命意志的肯定2.1.4生命意志的否定3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的消解意义3.1理性哲学的困境3.2解毒剂本身也有毒3.2.1对理性的偏离3.2.2异化本质的抽象性3.2.3抽象的拯救方法3.3悲观主义的消解意义3.3.1悲观主义对理性的批判3.3.2悲观主义对人的批判3.3.3否定科学主义3.3.4走向多元的悲观主义3.4悲观性主义拯救人3.5叔本华和尼采与人3.5.1唯一性3.5.2变动性3.5.3无规定性3.5.4创造性3.5.5冲动性3.6悲观主义对人的存在状态的积极意义3.7悲观主义无力拯救人的原因3.7.1先天不足是悲观主义无力拯救人的根本原因3.7.2对人的本质和异化本质理解的抽象性3.7.3拯救人的方法也是抽象的3.8拯救人的正确途径3.8.1物质和精神双重拯救的原则3.8.2理性和非理性结合3.8.3改变人的生存状态的根本参考文献
相似论文,35页,B516.41,48页,B516.41,53页,B516.59,37页,B516.31
B815.5,41页,B516,44页,B516,69页,B516,51页,B516.54,42页,B516,47页,B516,54页,B516,48页,B516,54页,B516,59页,B516,54页,B516.47 C912.1,46页,B516,59页,B516.31,54页,B516.31,48页,B516.54,59页,B516中图分类:
> <font color=@6.41 > 哲学、宗教 > 欧洲哲学 > 德国哲学
& 2012 book.推荐到广播
68146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CultRepublic)
第三方登录:下一篇: 上一篇:
HI,以下是你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
如果《叔本华名言名句大全》这篇文章还令你满意,欢迎一键分享到你的QQ空间、微信、微博!
不论是否满意,欢迎对文章进行点评。需要更好的文章,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补充!
叔本华名言名句大全相关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叔本华论道德的基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