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的经济现状经济发展现状?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的发展状况?--《“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2007年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的发展状况?
【摘要】:正最近,如下词汇经常挂在各界人士嘴边:"经济泡沫"、"巨额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疯牛股市"、"天价房地产"、"全球外汇储备第一",等等。怎么看待上述词汇与当下的经济发展状况?又如何判断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呢?就这些问题,我想简单说几句。
【作者单位】:
【分类号】:F113【正文快照】:
最近,如下词汇经常挂在各界人士嘴边:"经济泡沫"、"巨额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疯牛股市"、"天价房地产"、"全球外汇储备第一",等等。怎么看待上述词汇与当下的经济发展状况?又如何判断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呢?就这些问题,我想简单说几句。经济活动总有泡沬,有泡沬是正常的,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史瑛;;[J];商业时代;2010年17期
牛志霖;;[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王一富;;[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8期
韩剑;;[J];经济学家;2010年08期
司增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7年02期
张荣荣;;[J];商场现代化;2010年25期
徐秋霓;[J];新疆金融;2005年10期
汤翁义;;[J];中国对外贸易;2006年11期
何蔚红;;[J];中国报道;2005年08期
吴金宝;李自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宁;;[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李德水;;[A];第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暨中国物流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资料汇编[C];2007年
;[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周宇;;[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项卫星;刘晓鑫;;[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吴彩虹;;[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绍飞;王仁贵;;[A];中国经济年会()会刊[C];2011年
吴晓东;岑江龙;;[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谭璨;李榕;;[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论文专刊[C];2008年
陈飞翔;黎开颜;;[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宿清华;[N];中国工业报;2007年
赵红;[N];海南日报;2008年
深圳市大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吴育添 作者毕业于美国纽约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N];广东科技报;2007年
邹新 马素红 宋玮;[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张旭东 姜琳;[N];解放日报;2006年
邹新 马素红;[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王晓欣;[N];金融时报;2007年
陈国裕;[N];学习时报;2006年
记者  王晓欣;[N];金融时报;2006年
本报记者  刘波;[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晓喆;[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苏应蓉;[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段平方;[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周阳;[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郝枫;[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羊绍武;[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王必锋;[D];辽宁大学;2013年
张鹏;[D];南开大学;2009年
尹永波;[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谷宇;[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思;[D];湖南大学;2007年
王文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邱艳涛;[D];吉林大学;2009年
李跃军;[D];吉林大学;2008年
孙玲;[D];山东大学;2007年
雷珏;[D];重庆大学;2008年
牛海涛;[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宋婷婷;[D];吉林大学;2012年
许旭;[D];山东大学;2010年
张金明;[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当前所在位置:
湛江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调查:目前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六大问题
您的位置: &
调查:目前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六大问题
调查:目前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六大问题
调查:目前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六大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监测调查,20xx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820万,比上年减少107万,贫困发生率为3.0。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5825万,比上年减少277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6.2。  据测算,近几年农村贫困人口返贫率高达30左右。如果以人均1天1美元的国际标准作为我国的脱贫标准,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的数量估计仍在1亿左右。  1996年至20xx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  年?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2.472.512.652.792.903.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111??这些统计数据都在说明同一个问题,我国农村发展的道路依旧任重道远。    今天,我们不得不深思的是:是什么在制约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让它每前进一步都如此艰难?    我个人认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源环境2.??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3.??地方政府的无作为4.??广大农民的思想认识5.??地方人才的缺乏6.??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    一、资源环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资源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资源越是丰富的地区,越是发展的快,相反那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发展却相当艰难。工业革命至今的历史也证明资源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拥有了资源,在其它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其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在农村经济体系中,水资源不可替代地成了其它资源得以发展的前提。因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命脉的耕地资源离开了谁就丧失了其地位和功能。据我国农业水利专家研究,到2030年,农业灌溉面积将达到9亿亩,用水量将从现在的4000亿立方米增长到6650亿立方米。从目前水资源供给现状来看,如此大量的农业水资源供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认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首先必须解决资源问题,而解决资源问题必须首先解决水资源问题。只有生存环境得以改善,才能谈得上农村经济的发展。    20xx年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现有3000万贫困人口,而我国农村究竟有多少贫困人口,我们不得而知。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贫困人口本身便是一种资源,一种潜在的社会财富。由于资源匮乏,环境恶劣,他们始终生活在饥饿的边缘。如果我们的扶贫不能解决他们的资源环境问题,那便是失败的。通过改善他们的资源环境(包括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而且也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长久发挥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拥有客观发展的条件,他们存求发展的欲望将会无限扩张,而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将为他们自己所惊讶。    从全局意义上看,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应该是在农村,主要是通过扩大内需改善资源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在短期内的效果远不如那些大工程、大项目,但其长远意义却很深远。  二、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实质就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我国的农业可以养活十三亿国人,但却不需要由9亿农民来支撑它。因此,分离一部人来从事其他产业发展是相当必要的。    由于农业的比重过高,也制约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无序、紊乱的农业生产是农民增收困难的最大症结。由于市场的缺陷,加之农民把握市场的不成熟性,造成产品与市场的严重脱节,即使有市场前景的农产品农民也不知该如何进入市场。对他们而言,进入市场的风险和成本是相当大的。    在如此脆弱的产业中,政府应采取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帮助农民以最小风险进入市场。同时,可以根据市场因地制宜的划分农业区域,避免重复生产。    三、地方政府的无作为    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可以使现代化的进程缩短一半。廉洁带来的是干群关系的良好局面。高效带来的是高生产力。而一个腐败低效的政府则严重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  由于体制问题,公务员职业是“金饭碗”,只要不贪污受贿,就不必有“下岗”的忧虑。高效来自竞争,没有竞争自然就不会有高效。与此同时,由于公务员收入较低,工作积极性无法调动。  现在农村地区干群之间“没事谁也不找谁,有事谁都想找谁”的局面很耐人寻味,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I.??干部腐败问题  在农村,“一人得道,仙及鸡犬”的现象屡见不鲜,以家族为纽带的关系网正在成腐败的最大温床,而且随着个人权力的增大,关系网也急剧膨胀。金钱和利益是关系网的核心。他们的贪欲为行贿者大开方便之门。一张关系网可以垄断地方经济或
热门调查报告范文
《》由文秘114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经济的目前发展状况 - 出口交流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 世界经济的目前发展状况
UID 462800
福步币 1 块
阅读权限 25
世界经济的目前发展状况
“9.11”恐怖袭击已过了半年时间,世贸大厦废墟的瓦砾也已基本清理完毕,在美国人惊魂稍定之时,派出重兵对阿富汗这个犹如处于中世纪时期的穷国进行疯狂报复,并全力全力帮助阿国反对武装力量北方联盟推翻了塔利班政权,虽然拉登的列活尚是一个谜,但美国人利用这次事件再度谋求霸权扩张的目的初步达到。
“9.11”事件和阿富汗战争,对世界经济已造成深深的影响,严重打击了美国人的信心,美国商务部在事件发生后一周内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消费信心指数下降了16.4个百分点。不过,尽管恐怖事件对美国造成数以千亿美元计的直接损失,但不会干扰美国经济的基础运行,摧毁美国的经济根基,更不可能震撼美国作为世界经济龙头老大的地位,美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的30%,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增长的条件下,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超过以往,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它的起落直接导致世界经济的波动。
“9.11”恐怖袭击事件是在美国经济面临困难并对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发生的。事件发生后美国证券市场三大主要指数一泻千里,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挫684.81点,跌幅7.11%,是历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斯达克指数下挫6.82%,下跌115.59点,创下了1998年12月以来的最低。据估计,“9.11”事件使美国在资本市场方面的损失将超过1000亿美元。
美国经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增速放慢,到今年第二季度增速已下降到只有0.3%。美国一直以来都被投资者视为最理想、最安全的投资天堂,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资金在此流动。“9.11”事件的发生,使全球三分之二的资金流动受到影响,美联储不得不准备供应金融市场流动的巨额资金。对此前就显示出不断衰退迹象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美国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将使世界经济的前景更加暗淡。
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果断宣布,再次降息0.5个百分点,从而使联储的短期利率降到了3%;与此同时,贴现率也由3%降到了2.5%,这是美国2001年的第8次降息。尽管这次降息未能阻止证券市场在开市后仍出现近乎崩盘的狂泻,但对中长期经济恢复将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国内零售销售额出现7.1%的惊人增幅,这表示美联储的降息措施正在起作用。美国劳工部公布,11月10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了8000人,为444000人,是两个月来的低点,说明就业正在增加。与此同时,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进展顺利,推动美元上涨。不争气的塔利班武装出人意料的土崩瓦解,之后阿北方联盟控制首都喀布尔等城市,令美国国内和世界雀跃,造就了美元的良好市场人气。
在些之后到2001年年底,美联储又进行了三次降息,全年总降幅达到4.75个百分点,短期利率水平已降到40多年来的最低点。但由于利率调整一般要在6个多月以后才能对经济产生全面影响,降息行动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和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已处于从衰退走向复苏的转折点。如果最终统计结果表明美国经济目前正在或已经走出谷底,那么,这一次经济衰退的程度将是战后以来最轻的。从当前情况来看,有多项有利因素将推动经济复苏,当然,有多项因素制约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不会很强劲。
欧盟经济——步履维艰,正在摆脱美国经济的制约
美国是欧盟国家最重要的贸易、特别是直接投资场所;密切的贸易关系,尤其是投资关系已经使两大经济体形成了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欧盟经济的增长受到美国经济增长的制约。美国发生“9.11”恐怖事件,欧盟经济也深受其害,开始急剧减速,之前欧盟经济因为欧盟一体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增长速度,“9.11”恐怖事件的发生以及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实施军事打击后,欧盟经济再遭冲击,使充满变数的欧洲经济的前景更趋微妙。
欧洲英、德、法三大主要股市9月12日开市后分别以重跌5.72%、8.49%、7.39%收盘。恐怖事件直接影响到欧洲航空、金融、保险和旅游业等部门的经营活动,其潜在的负面影响更加深远难料。经济分析人士分析,消费者信心下降、外贸萎缩、股市撤资、失业增加等问题将不断显现。
为了尽快驱散笼罩在欧盟经济上空的阴云,欧盟和各国政府已抓紧时间,采取应急补救措施。9月17日,与美联储宣布降息的同时,欧洲央行宣布大幅降息,以期利用利率杠杆,放松银根,鼓励投资和消费,来刺激经济恢复增长。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内欧洲央行可能还会权衡利弊再度降息。与此同时,欧盟9月21日举行特别首脑会议,对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的国际形势进行了评估,并且通过了有关欧盟加强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计划”。
欧盟领导人对欧洲经济前景仍表示乐观,认为欧洲良好的经济基础有助于扭转目前经济的颓势。果然,目前欧盟通胀正在下降,财政也基本稳定。从深层意义上分析,美国经济的波动已不可能对欧洲经济的造成决定性的影响,一是虽然欧美仍是极其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已成为它们对外贸易的主体,相互出口额在它们的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大多在85%以上,这就大大降低了其经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二是近几年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国内需求拉动的。目前,欧洲的内需仍然保持较旺的局面,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外部需求的下降。所以,“9.11”事件对欧洲产生的不利影响只是“有限和暂时的”。欧盟经济会较快地摆脱危机,欧盟也不会调整既定的经济方针。
袭击事件发生后,欧元受惠匪浅,欧元兑美元于9月17日、19日两度上攻0.9330欧元。曾被世界看好的欧元,生不逢时,问世以来的命运却诸多曲折,先是赶上了北约空袭南联盟,导致欧盟动荡不安,空袭南联盟使美国得益,而欧元遭殃。欧元是日面世,当时的汇率是1.1736美元。在1月8日欧元达到了它的最高点——1.1899,但随后就猛然下跌,到日跌至0.823,跌幅达30%。
欧元现钞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开始流通,日至日欧元的纸币和硬币投入市场,欧元在欧元区内与各国原货币的纸币和硬币同时流通。日起,欧元区内各国的原货币完全退出流通,欧元将成为欧元区内11个国家唯一的货币,欧洲统一货币正式形成。
当前,欧元的存在是欧盟经济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专家们都强调统一货币的好处。目前欧元持续走强,这更增加了欧元区经济复苏的信心。几个成员国也已开始实行切实的减税政策,今年以来欧盟整体减税水平为0.5%GDP,这使欧元区内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有望。另外,欧盟的家庭负债水平没有美国那么高,也没有对信息技术等科研项目投入过多等问题,欧洲经济的基本面良好。因此,欧盟经济增速有望最快从明年初开始回升。
虽然目前欧盟经济在此次袭击遭受了重大打击,此前又同美国经济一起走出趋缓的态势,但一个不争事实是同美国相比,欧洲经济的基本面良好,欧盟经济增速有望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回升。从内部来看,现在欧盟通胀率下降、欧洲央行降低利率,刺激了工业生产、投资、盟内贸易的持续增长,以及消费者信心回升;从外部来看,欧盟外贸形势出现好转,6月份顺差总额50亿欧元,与去年同比增加了25亿欧元。事实上,相对美国而言,欧盟经济保持健康增长有三大支柱:首先,欧洲国家虽在政治和军事上唯美国马首是瞻,但在经济上却有相对的独立性,欧盟经济的一体化优势减缓了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内部市场的发达和透明、成员国经济互补性强和欧盟内部贸易活跃。目前,欧盟内部贸易已占其贸易总额的85%,对外贸易只占15%,内部市场的需求越大,欧盟受外部经济不利因素的冲击就越小。其次,欧元对欧盟经济起到了盾牌保护的作用。欧元自1999年正式启动以来,象一道盾牌,保护着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欧盟对财政赤字、公共赤字以及通胀率等方面设立的趋同标准,已促使欧元区国家想方设法向目标靠近,从而带动经济良性发展。第三,欧盟加快结构调整将促进欧盟经济发展。欧盟领导人在今年3月举行的斯德哥尔摩首脑会议上的很多决策都将有力支持欧盟经济增长,其中包括加快结构调整、完善金融和证券市场、进一步开放电信和能源市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信息欧洲”、进行税制改革以及控制公共开支等。另外,欧盟活跃的私人消费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目前的情况下,欧盟如果能够建设一个与美国相比更加安全而有效的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的环境,并在此方面取得成功,那么它就有可能在目前美国遭受重大打击的关键时刻反而凸现出更大的经济吸引力和影响力,并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取代美国在目前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不过,有一些分析家认为,欧盟经济滑坡将持续相对较长的时间,今年底开始回升的希望不大。欧盟货币事务专员索尔韦斯不久前也表示,欧盟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低于预期,估计经济回升的势头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出现。他预计,今年欧盟经济的增长率将介于1%到2%之间,低于先前估计的2%至2.5%的水平。
目前欧盟成员国的经济确实都面临着困难和挑战。素有欧盟经济火车头之称的德国经济下滑严重,今年和明年的增长率分别仅为0.7%。曾经是欧洲经济增长亮点的芬兰,由于受信息业不景气的打击,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仅为0.5%,明年将有所回升,达到1.7%。另外,欧盟委员会对法国、意大利等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也都有大幅下调。
此外,正因为欧盟是个内闭性很强的经济体,盟内贸易高达85%以上,私人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欧盟统计局的数字显示,由于经济环境不景气,欧盟工业和服务业信心下降,今年第二季度,欧盟的家庭最终消费增长0.5%,低于第一季度的0.8%;而投资下降0.1%,出口下降1%。所以欧盟委员会指出,就当前情况看,欧盟今年下半年无法实现以加大内需抵御国际贸易需求锐减的目标。
日本经济——走入深渊
此次袭击事件对日本的经济构成了毁灭性打击,日美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美国是日本最大出口国,占日本出口总额的30%多,近两年来带动日本经济复苏的IT产业中,电子产品的60%左右都是出口美国市场的。美国市场的急剧萎缩,将会对日本的出口造成巨大影响。另外美国还是日本的最大投资国,美国经济可能出现的更加不利的形势,将直接影响到日本的经济景气。所以可以说,日本是除美国以外,其他各国中受害最大的国家。
从日本股市的反应来看,由于美国华尔街股市因纽约和华盛顿等地连续遭到严重袭击后而关闭,日本股市9月12日开市后,日经股指急剧下挫。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股指当天上午开盘后便开始急剧下泻,日经股指已经跌破10000点大关,比上一个交易日大跌了680.86点,这是日经股指自日以来的最低值。
与股市暴跌相反,9月17日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的比价急剧升值,一度升至116日元兑换1美元。为了阻止日元继续升值,日本财相宣布日本政府和央行对市场进行干预,抛售日元,收购美元。原因很简单,日元的急剧升值将严重影响日本的经济复苏。
日本经济不振已经延续10年之久。目前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赤字达666万亿日元,大约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2倍。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总额达150万亿日元。日本经济的最后一个靠山--贸易盈余也开始急剧减少。日本正经历10年中第四次严重经济萧条,受恐怖事件影响,在今后两个季度日本还将发生经济缩减。当然,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会对日本经济起到一定程度的拉动作用。
如果贸易盈余持续减少,最终会出现贸易和财政双双出现赤字的局面,到那时日本经济只能靠吃过去的老本。财政赤字将吃掉民间储蓄,而贸易赤字将吃掉对外资产。因此可以预见,日本累积的国债面临价格下跌的危险,整个国家的经济信用也几岌岌可危。阿富汗战争的爆发,西方各国经济受损最严重的将是日本,因为日本是原料进口国,其70%原油都是从中东进口,十年前的海湾战争让原油价格疯涨,日本国内的生产要素和生活用品都会抬高不少,成本的升高导致日本产品出口竞争力降低,对依赖出口维持的日本来说是毁灭性打击。
日本经济衰退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亚洲国家尽快摆脱经济困境,将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美国经济感冒,世界经济咳嗽。”“9.11”事件虽然发生在美国纽约,但中国也不能置之度外。中国沪深股市在9月12日开盘后未能幸免地大幅跳低,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低开41.66点和149.35点,收盘时,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较11日下跌0.599%和2.098%。这与世界其他股市相比,算是非常之轻了,但也一改以往中国股市与世界脱节的情形,这说明中国正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以前发生的两个“黑色星期一”——日和日, 道—琼斯指数分别狂泻508点和554点,但中国沪深股市却一路飘红。
中国经济二十年来一直保持高速成长,但“9.11”发生的攻击事件将加剧美国经济疲软之势,因此中国经济前景也存在变数。“9.11”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七大方面:
UID 462800
福步币 1 块
阅读权限 25
第一,对我贸易增长的影响。这一突发事件经济延长美国经济衰退周期,且有可能使本次衰退加深,从而影响我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从明年上半年开始我国的出口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第二,对我储备增长的影响。由于我国出口贸易的阻力增大,贸易顺差会加速减少,从而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
第三,美国作为全球最安全投资场所的观念受到挑战,国际上一部分资金为逃避风险将撤离美国,而中国则有机会吸引到这笔庞大的外资,加上我国入世所形成的推动力,外国资本会顺势加快流入我国,有人大胆预测中国入世以后,每年流入的外资将达到1000亿美元。在此之前,外经贸部公布,中国1-10月全国新批外商企业为20549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7.47%;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为372.53亿美元,同比增长18.63%。
第四,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9.11”事件的发生,使美元这一强势货币一夜间转弱,人民币对美元联系汇率保持不变,中国官方价格美元依然保持原有的水平,名义上也是贬值了,但外汇黑市上买进和卖出美元的价格下跌了,在北京,近期买入100美元由以前的825元人民币下跌到815元,而卖出100美元则跌破官方价直落825元,这是国内首次出现美元黑市价格跌破官方价。如果美元继续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则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出口企业的困难,使今年本已举步维艰的外贸部门更是阴云笼罩。
第五,对我国利率水平的影响。由于“9.11”事件后,美国和欧盟已相继调低了利率,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以减轻事件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估计今年内全球的货币态势将进一步松弛,这可能对我国利率的总体水平产生向下的压力。
第六,同任何一次危机一样,石油的价格和股价同样最先应事态发展涨落。美国“9.11”危机后,世界原油价格一度冲高到31美元/桶。尽管最近由于欧佩克出面平抑油价,油价又回落到28美元。但鉴于美国对阿富汗出兵以及阿富汗的特殊地理位置,对石油市场带来相当的冲击,中国原油进口成本的加大将影响到中国内地下游化工企业的盈利程度 。
我国一直坚持进口多元化的战略,其目的是降低风险。1999年,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约占进口石油总量的46.2%,从亚太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约占总量的18.7%,从非洲的进口量占 19.8%。这次恐怖事件为美国提供了一个进入中亚地区的借口,原来相对单纯的环境变得复杂起来,我国必须重新调整的石油战略。
第七,我国海上运输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很大。目前大宗的外贸进出口业务,主要是通过集装箱船来运输。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外贸合作伙伴,中美航线也是运输业务量最大的一条航线。每年广州港直接或通过香港间接运输到美国的货物,要占总量的1/3以上,而亚洲输美的出口箱有近一半是由中国港口(包括香港 )起运。 今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下滑,上海航运交易所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也连连下跌。8月底运价指数开始止跌,专家预期9月运价指数可以有所回升,但一场爆炸,再次把市场的信心打入谷底。 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依靠政府投资、刺激消费、外贸出口三个方面,今年以来全球经济衰退,外贸出口增幅缩减,经济增长更主要依靠内需,现在中国正朝内需型经济发展,所以中国受美国“9.11”事件的直接影响有限,间接影响一时也看不出来。今年前三个季度年,国内的投资稳定增长,消费也有所上涨。今年1至10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2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7.4%,全国消费品销售额为3136.90亿元人民币,比八月份增长8%,与去年同期增长9.9%。美国“9.11”事件和对阿富汗的战争将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不大。中国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以及中国顺利加入WTO,将抵消一部分不利影响并加快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长仍将保持在7.3%以上的经济的快速增长速度。
那么,中国在能利用这次危机做些什么呢?
受“9.11”事件重创的首推航空业。今年以来世界范围经济增长的放缓,本已使全球航空运输市场出现萎缩,而美国“9.11”事件的连锁效应,更让欧美航空业雪上加霜,航空公司客座率急剧下降,现金流量出现危机,航空器市场需求缩水,各大公司大幅裁员。随着欧美民航业渐入低迷,各大航空公司和航空工业集团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希望藉这个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市场摆脱不景气的阴影。
据权威部门预计,中国的空中交通增长在今后一年中将超过7.5%。在当今,航空业已成为中国工业、贸易和旅游业的命脉。为确保中国民航业不断发展,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打破垄断,积极推进国内外竞争,这些措施增强了世界航空业对中国的信心。而境内假日经济的兴起、西部大开发政策等因素使中国对飞机数量的需求持续增长。在近期,中国将购买二十一架德国仙童多尼尔公司的飞机和三十架波音飞机,这无疑为受到严重冲击的美国乃至世界航空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9月18日开幂的北京国际航空展鉴会上,生产飞机发动机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亚非总裁彼得·勃特说,中国国内市场相当不错,且颇具潜力。波音公司则发表预测报告称,中国在年间需要1764架飞机,总值1440亿美元,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商业航空市场。
美国“9.11”事件之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丰田、本田的北美工厂均一度停产。未来10年之内,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世界工业从而实现在海外开发研究,在中国进行制造的战略转移。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认为:未来 10年之内,汽车生产厂家将随着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转移到中国而转移,将不断会有新的“汽车厂商”出现在大众面前。“9.11”事件的发生,造成美国汽车厂的停产,这无疑将加快包括汽车生产在内的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进程。 美国发生的“9.11”没有影响中国加入WTO的进程,11月10日23时20分,中国顺利进入WTO。中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该组织成为真正的全球性组织,必将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加入WTO后的中国必将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包括跨国企业在内的外部世界和中国本身都会从中获益。另外,国际投资者要为他的资本找到新的投资渠道,会看好入世后的中国,中国经济有可能成为国际投资者的一个避风港。
保持人民币不贬值,人民币汇率应当相对稳定的理由是: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危机,我国的出口将可能萎缩,在这种形势下,靠调低人民币汇率维系出口贸易的增长很难奏效,人民币贬值就没有意义。但是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中国以低成本引资,将使中国形成更强大的、更现代化的生产力,可在未来大大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中国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使中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提前实现。
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部分。
直接影响比较容易着手,就是美中之间的直接经贸往来,可以分别从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来看,不过这两个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也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实体经济的内容包括中国出口、制造业就业、投资、大宗商品影响(美国经济走弱-&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国经济受到影响)等等。
金融经济方面,比如两国的货币政策,美国经济走弱,必然要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或者试图影响他国的货币政策。中国目前严格控制资本流动,但是不可能不受到这个影响(比如前段时间为什么央行加息非常谨慎,所考虑的因素之一就是对中美息差反转的担心)。
间接影响就非常复杂,总体的思路是:美国经济走弱 -& 波及欧元区和日澳加经济(注意:美+日+欧的GDP占全球的70%左右) -& 影响这些区域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关于间接影响部分的论文可能会比较复杂
乞丐中的霸主
UID 352071
福步币 51 块
阅读权限 0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查看内容可尝试用搜索引擎网页快照 ***
(半个是人)
外贸独行侠
【朝圣之徒。】
UID 407206
积分 43459
帖子 42936
福步币 1 块
阅读权限 80
斑竹来了,你就死了,封你IQ啊
(铁板烧心)
麻辣烫头发
UID 309650
积分 62078
帖子 18449
福步币 913 块
阅读权限 150
来自 热干面子
不要瞎转贴赚分了
都什么年代了 还911过去半年了 而且还敢标明原创!!
UID 462800
福步币 1 块
阅读权限 25
哈哈&&大家见谅哈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经济发展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