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手型和专家型幼儿园教师论文有哪些差异的论文

高中英语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课堂提问的对比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高中英语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课堂提问的对比研究
【摘要】:在目前课堂教学的研究中,教师话语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课堂提问则是课堂教学广泛运用的技巧,教师是语言课堂中目标语的示范者,话语质量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和学生对目标语的掌握程度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话语“不仅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而且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Nunan,)。本研究以河南省许昌市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师话语的分析来对比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课堂提问的不同之处,并从提问策略、提问类型、教师反馈等方面展开分析,重点分析研究了上述两所高中的4节英语课。本研究深入了解教师提问的现状,同学们对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以及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课堂问题的准备和具体实施上的区别,旨在为新手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及建议。
本研究以教师课堂提问为切入点,通过课堂实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课堂提问上存在显著差异。新手教师因为年龄普遍年轻,课堂气氛稍显活跃,提问次数多于专家型教师,但专家型教师提问的参考性问题比例多于新手教师。新手教师课前对于要提问的问题几乎没有准备,以即兴为主,而专家型教师会把课堂要提问的问题写进教案。对于学生回答后的反馈,新手教师以简单的积极反馈和隐晦的消极反馈为主;而专家型教师以解释性的积极反馈和直接的消极反馈为主。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新手教师还需更多的专业方面的培训,提高课堂提问意识和对问题的把握技能,在给学生反馈上,要做到灵活地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不同类型的反馈形式,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水平并及时修正错误。同时,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而不是盲目、随性地授课。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G633.41【目录】:
Acknowledgements4-5摘要5-6Abstract6-8Contents8-10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6 1.1.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0-13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3-16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6-33 2.1. Introduction16 2.2. The definition of novice teacher and expert teacher16-18 2.3. Previous contrastive study on expert teachers and novice teachers18-20 2.4.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questioning20-23
2.4.1. The definition of questioning20-21
2.4.2. The classification of questioning21-23 2.5. Relative theories of questioning23-28
2.5.1. Questioning strategies24-27
2.5.2. Feedback27-28 2.6.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28-31
2.6.1.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28-29
2.6.2. Swain’s 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29-30
2.6.3. Long’s Interaction Hypothesis30-31 2.7. Summary31-33Chapter 3. Research design33-40 3.1. Introduction33 3.2. Research questions33-34 3.3. Research subjects34-35 3.4. Research instruments35-39
3.4.1. Questionnaires35-36
3.4.2. Class observation, recording and transcription36-37
3.4.3. Interviews of English teachers37
3.4.4. Data analysis37-39 3.5. Summary39-40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s40-54 4.1. Introduction40 4.2. The differences of class questioning40-53
4.2.1 The differences of planned classroom questioning40-41
4.2.2. The differences in questioning types41-45
4.2.3. The differences in questioning strategies45-48
4.2.4. The differences in teacher feedback48-53 4.3. Summary53-54Chapter 5. Conclusion54-59 5.1. Major findings54-55 5.2.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tribution55-56 5.3. Limitation56-57 5.4. Future study57-58 5.5 Summary58-59Bibliography59-62Appendix62-6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鲁志鲲;[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8期
魏俊晨;;[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年10期
连榕;[J];心理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军;李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冯新华;;[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张雅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赵欣;李孝奎;张瑞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陈衍;陈新宇;;[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李星亮;吴玉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李佳楣;徐德玉;;[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刘世娟;;[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赵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2期
宋晓思;;[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莲娜;;[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王沛;陈淑娟;;[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张雄;;[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彭露;;[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王静;;[A];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张俊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赵蓉;[D];复旦大学;2011年
芮燕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徐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李同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尹筱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邱莉;[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任庆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郑梅莲;[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白俊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郑彩华;[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陈林英;[D];苏州大学;2010年
高美玲;[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刘火根;[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王雪飞;[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徐春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刘晓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甘民;[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薛剑刚;[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1年S1期
姚美玲;[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刘良华;[J];广东教育;2004年07期
R.J.斯腾伯格,J.A.霍瓦斯,高民
,张春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孙华;[J];江西教育;1999年04期
薛爱建;;[J];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陈秋红;[J];教学与管理;2004年28期
范丽恒;[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8期
穆凤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凤秀;唐卫海;;[J];天津教育;2011年05期
黄祯玉;;[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王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李园园;;[J];语文学刊;2010年22期
卢立涛;;[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6期
董吉贺;林艳艳;刘华;;[J];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黄淑玲;叶妙玲;;[J];语文学刊;2009年22期
沈李颖;;[J];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张蕾;郑弘非;郝宁;;[J];心理研究;2009年03期
江新;郝丽霞;;[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磊;;[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立军;[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尹筱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黄笑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黄广芳;[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艳;[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张春盈;[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柯小林;[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吕晓曼;[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廖英;[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张迎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魏玮;[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冯丽娜;[D];北京大学;2013年
冯国英;[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王迪;[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推荐期刊投稿
&&&免费论文
&&&收费论文
&&&浏览历史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主观幸福感与教学动机的研究--优秀毕业论文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主观幸福感与教学动机的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主观幸福感与教学动机的研究姓名:潘贤权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指导教师:连榕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提要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对象,以总体幸福感量表和教师教学动机量表为研究工具,从新手一熟手一专家型教师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类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教学动机以及教学动机在不同类型教师上的具体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学教师的教学动机和主观幸福感总体上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教师的内部教学动机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有效变量,提高教师的内部动机可以增强教师的主观幸福感:随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动机处于不断内化的过程,外部动机逐渐转变成内部动机;教师的内部动机越来越成为预测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根本变量,教师的内部动机是提高其主观幸福感,促进其成长的重要因素;新手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较高,教学动机具有强烈而表层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外部动机可以有效地增加其主观幸福感,促进其成长:熟手型教师处于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苦恼阶段,是最需要关注的一个教师群体,我们可以从内部动机入(来源:淘豆网[/p-3433306.html])手去促进他们的发展;专家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教学动机都是很高的,内部教学动机和外部教学动机都能够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关键词:新手一熟手一专家型教师主观幸福感教学动机塑些塑垫三!三竺堡:!:堂丝丝苎SYNoPSISThe study focused on novice,proficient and expert teachers fromhigh school then chose subjective well—being questionnaire and teachers’teaching motivation questionnaire to examine different teachers’subjective well一being and their teaching motivation.Meanwhile theimpact of teaching motivation on different teachers was discussed.Theresult i(来源:淘豆网[/p-3433306.html])ndicated that nowadays the subjective well一being and teachingmotivation of high school teachers were in the high level:the internalteaching motivation was an effective variable to influence subjectivewell—being,therefore improving teaching motivation would enhanceteachers’subjective wel卜being:with the growth of teachers,theexternal motivation would transform into internal motivation:teachers’internal motivation would forecast subjective well一being a(来源:淘豆网[/p-3433306.html])nd it was animportant factor to improve subjective well—The subjectivewell—being of novice teachers was high and their motivation was external,so improving their external motivation woul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irsubjective well—proficient teachers were in thedilemma and we can impetus their growth through the enhancement o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eaching motivation ofexpert teachers were al l high,then (来源:淘豆网[/p-3433306.html])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achingmotivation would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subjectivewell—being.Keywords:novice,proficient and expert teachers:subjective well-beingteaching motivationII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运用新手一专家这一研究范式对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我们认为,从新手到专家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专长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熟练阶段。因此,我们把教师成长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新手型教师、熟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是心理学界重视个人生活质量的标志。这方面的研究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有很大的关系。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心理学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消极心理学研究,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治,(来源:淘豆网[/p-3433306.html])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成为主导性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造成心理学知识中的巨大空缺。而积极心理学填补了这一空自。它利用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关注力量和美德等人性中的积极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从而改变了以往心理学研究的局面,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空间。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集中于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心理过程对于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其中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等,很多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而主观幸福感和快乐是研究最多的积极情绪。在教师主观幸福感方面,研究者们从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评价指标、内外影响因素以及对教师身心健康、工作卷入强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从教师教学动机与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入手所做的研究相当少。从我们能够搜集到的材料来看到,只有陈云英等人(1994)曾做过一点研究。他们通过对不同从教原因的教师的满(来源:淘豆网[/p-3433306.html])意度做差异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那些本来就无志从教的教师相对于热爱教学的教师而言,工作满意度水平低,且更不安心工作,更有可能跳槽。而从教师成长过程(即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则尚未发现。而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教师的教育和成长又十分重要。nI塑塞壁整查兰堡主兰堡丝壅.虽然陈云英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动机是影响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因素,但她们并没有说明教师的教学动机及其各因子与不同类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具体关系。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教师教学动机及其各因子与教师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情况入手,分析在不同类型教师上两者的具体情况,从而在教师教育和师资培养上,为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极大地增强教师的教学动机和主观幸福感,使教师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更快更好地成为优秀教师提供建议。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对象。以总体幸福感量表和教师教学动机量表为研究工具,从新手一熟手~专家型教师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类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教学动机(来源:淘豆网[/p-3433306.html])以及教学动机在不同类型教师上的具体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在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上:(I)教师总体的主观幸福感比较高,说明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相当的满意,从中体验到的更多是幸福和满足等积极的方面。(2)新手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强度处于三类教师的中间水平,略高于熟手型教师而略低于专家型教师,但与熟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均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新手型教师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基本满意。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中充满精力和热情,生活压力不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抱有乐观的信心,对生活和工作感到满足,体验到比较多的积极情绪和较少的负性情绪,经常处于比较轻松的心态。(3)熟手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是三类教师中较低的,与专家型教师之间有显著差异,表明熟手型教师的个人生活质量与他们的标准相差较远;他们对教学工作和生活的整体评价不够满意。他们处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苦恼期。表现在他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新手型教师的那种激情,在工作生活中常常感到压力,与专家型教师相比成就感低,从生活中得到的满足感较少,有较多的紧张感。这是(来源:淘豆网[/p-3433306.html])熟手型教师的一个突出特点。熟手型教师是教师培养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阶段和群体。(4)专家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是三类教师中最高的,表明他们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十分满意,对个人的工作、生活有很高的评价,是教师生涯中情感状态最佳的阶段。2、在教师的教学动机上:(1)教师总体的教学动机水平相当高。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态度认真,工作努力,积极性比较高。(2)新手型教师的教学动机具有强烈而浅层的特点。这是它与专家型教师的最大区别。(3)熟手型教师的教学动机处在教师职业成长过程中的高原期,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性降低,对教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育的态度也处于摇摆不定中,有分化的趋势。这是熟手型教师教学动机的显著特点。(4)专家型教师的教学动机最高,且在内部动机上显著高于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教学动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对教育事业由衷的爱。3、在教师主观幸福感与教学动机的关系上:(1)教师总体的内部动机是预测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有效变量,而外部动机和外部内化动机不是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说明在教师成长过程中,能够增强其主观(来源:淘豆网[/p-3433306.html])幸福感的教学动机最根本、最稳定的还是内部动机,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由衷的爱。(2)新手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可以通过其外部动机来预测,而内部动机和外部内化动机不是其有效预测变量。说明外在的目标和诱因(如经济收入、社会关系、工作环境等)对新手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这也证明了新手型教师的内部动机虽然显著高于熟手型教师而与专家型教师差异不大只是一种表层现象,还没有真正达到专家型教师的水平。(3)熟手型教师的内部动机是其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而外部动机和外部内化动机都不是有效的预测变量。说明对于熟手型教师来说,外部的目标和诱因己不能从根本上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在教学动机上,唯一能够激发他们积极情感的是他们对教育的爱,是从教育中体会到的自身的价值和从教学工作中获得的乐趣与满足。(4)专家型教师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其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变量,而外部内化动机不是有效预测变量。说明对于专家型教师来说,对教师职业的爱、从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与能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较高的收入和成就、社会的肯(来源:淘豆网[/p-3433306.html])定等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像超过别人、让其他老师对我另眼相看、让父母亲人高兴等外部内化动机则对其主观幸福感没有太大的作用。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促进教师成长的干预措施:l、对新手型教师:(1)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热情:(2)努力提高他们的外部动机。2、对熟手型教师:(1)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2)提高他们的内部动机。3、对专家型教师:(1)要为他们提供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争取更多的发挥才能特长的机会:(2)对他们的成就给予必要和适当的奖励;(3)不断对他们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V福建师范大学碰二l:学位论文1前言1.1新手一熟手一专家型教师的界定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运用新手一专家这一研究范式对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解决、教学行为、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等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我们认为,从新手到专家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专睦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研究证实了在这~过程有一个熟练阶段。Berliner…、Burden。1认为大约在从教第5年左右可成为熟练教师,Katz。1认为任教3—5年可进入成熟阶段,Hulerman“3认为在第4~6年进入稳定期。袁克定等”3认为,从教5年左右的教师的策略性知识的变化最为明显。综合这些研究,我们认为在由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化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阶段,即熟手型教师阶段,这是按常规熟练地处理教学问题但教学创新水平不高的教师。熟手肯定是昨天的新手,但未必是明天的专家。实际上许多教师的教学专长发展往往停滞在这一阶段,习惯于熟手的角色,直至退休也没有成为专家,这可能是当前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只进行新手一专家的比较研究是不够的,必须将教师专长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一熟手型教师,与新手和专家进行比较,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研究教师的教学专长发展,为造就更多的专家型教师服务。综观对新手一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心理学家大多通过两种办法来划分教师类型:一是学生的成绩。用标准化测验研究学生成绩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情况,然后在一定地区内排名。如果某位教师所教的学生在该地区内排名前15%(有些实验采用的是前20%),则可将该教师视为专家型教师;二是学校的领导。研究者列出专家型教师的一些特征,然后拿给有关学校领导看,让他们根据这些特征来确定专家型教师。而新手型教师主要是指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或参加实习、准备从事教育的学生。有时还适当考虑教师的年龄、学历、教龄和学生家长的评价,以此作为区别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指标。还有的学者指出,专家型教师主要指在学科教学或学术研究领域的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教师。根据我们的研究““”,上述分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在被试的选择上遇到困_5lf|;,如我国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测验,因而无法以学生的成绩为统一标祸建师范人学峨士学位论文准来进行不同类型教师的划分。因此,结台我国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主张主要以教龄和职称两方面来确定三类教师的划分。因为在国内,职称,特别是高级教师的评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我们已有的研究,我们把职称为高级教师、微龄在】5年以上的教师称为专家型教师;把职称为三缴、教龄在0--4年之间的教师称为新手型教师;而处于两者之间的为熟手型教师。∽1.2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1.2。1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兴起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心理学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消极心理学研究,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治,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成为主导性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造成心理学知识中的巨大空缺。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中倍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它利用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关注力量和美德等人性中的积极面,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对正常人如何生活,如何适应,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向上来.致力予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从而改变了以往心理学研究只关注消极心理的局面,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空间。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必须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幸福、发展、快乐、满意是人类的主要成就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面。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该方面研究的重视。但是,由于战争及各国的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积极心理学一直未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直到近几年才在心理学界,特别是西方心理学界引起广泛的兴趣和关注。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集中于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2锅盘|!||J}j弛人学坝I:学位论义积极的心理过程对于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其中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等,很多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而主观幸福感和快乐是研究最多的积极情绪。1.2.2主观幸福感概述关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 1-being,SWB)的研究标志着心理学界对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视。1930年Dodge提出幸福理论,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有关主观幸福感的文献以惊人的速度增加。1969年只有20余篇,而现在以幸福、快乐、满足等为主题的文章已有几千篇。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综观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到,国外学者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简单描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项目;第二阶段是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理论;第三阶段则是研究方法的探索。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虽晚,但近年来关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的研究已初见成效,这些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1.2.2.1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对它的理解。有多种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1)以外在标准界定的幸福此标准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而不是被观察者的自我判断。如Coan认为,拥有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就是快乐的:Tatarkiewica则将“成功”作为标准。因此,许多人只要看到别人拥有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或在某方面取得了成功,就认为他是幸福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只注意到幸福的外在方面,忽略了幸福的内在方面,具有片面性。(2) 以内在情绪体验界定的幸福此标准认为幸福等于各种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简单相加(Bvudburn。1969)。这种标准侧重情绪体验的成份。东西方许多哲学家普遍持有此种看法,例如:德谟克利特认为:“给人幸福的不是身体上的好处,也不是财富.而是正直和谨慎。”伊壁鸠鲁进一步指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我们认为,这种看法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验成份,但更多地将幸福视为一种观念,因而也有其局限性。(3)以个体自我评价界定的幸福此标准认为幸福是依据行动者自己界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种整体评捐建师范人学坝I:学位论文价(Shin和Johuson,1978)。研究发现(Andrews和Wihey,1976年),在实际生活中,99%以上的人所做的都是这种主观性的对生活的评价。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比前两种看法要全面些,更接近主观幸福感的本质。本文的主观幸福感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谈的。1.2.2.2主观幸福感的结构与特点(1)主观幸福感的结构zO世纪60年代,Bradburn研究发现。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并不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方面,而是两个彼此独立的维度,并且二者都与主观幸福感相关。他假设主观幸福感就是由这两个成分组成。随后,Diener、larsen、leving(1985)等人提出,衡量情感应从两方面入手:情感类型的频率和强度,并发现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频率变化相反,体验正性情感的时间多,则体验负性情感的时间少。而在强度的变化上则有相关的趋势,即容易体验到强烈正性情感的人也容易体验到强烈的负性情感。这一观点证实了正性和负性情绪并不是同一连续体的两端,从而支持了Bradburn的观点。所以,将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同时列入主观幸福感是很有必要的。此外,Andrews和Withey(1976)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第三个维度:认知维度。这个维度指个体构建出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标准,并将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评定自己的满意感程度。个体并不是仅仅将实验者所设定的一系列领域里的满意感简单加以堆积,而是对生活的整体性评价(Diener,etc1985)。因此,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感、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足相对独立的,它们的变化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个人在积极情感上的得分并非必然地预示出他在消极情感上的得分,反之亦然。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标准。(2)主观幸福感的特点概括起来说,主观幸福感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①整体性;主观幸福感是反映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是一种综合评价,它包括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感三个维度。②主观性:指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行动者本人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标准。⑨相对稳定性: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会受到当时情绪状态与情境的影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主观幸福感与教学动机的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
文档介绍:
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主观幸福感与教学动机的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主观幸福感与教学动机的研究姓名:潘贤权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指导教师:连榕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提要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对象,以总体幸福感量表和教师教学动机量表为研究...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职称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