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教育厅经济发展短期能否走出低谷

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上海证券报广州日报人民日报&&&&酝酿多年的煤炭资源税改革将于今年12月在全国推行,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虽说只有一字之差,但对于能源大省的山西来说影响巨大
&&&&阅读提示
&&&&近来,煤炭板块逆市大涨,迎来博弈资金的参与,成为沪深股市护盘的主力。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政策的晴雨表,煤炭股的强势表现,与近来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密不可分。从今年12月1日起,我省将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由省政府在规定幅度内确定。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平稳,煤炭价格低位运行,可以说是推出煤炭资源税改革的适当时机,这从煤炭板块的股价攀升可见一斑。对于山西的煤企来说,无疑为走出低谷卸下了一定的税费负担。从量到从价,对山西煤炭究竟有何影响?推行中还有哪些阻力?
&&&&从量计征“过时”
&&&&自1984年起,我省煤炭资源税开始征收,煤炭资源税定额从0.8元/吨到2元/吨不等。尽管山西、内蒙古、青海等地区的煤炭资源税定额于2004年调整为每吨3.2元,但从量计征的方式从未改变。
&&&&从量计征是定额征收,它是按照资源的开采量,以数量确定一个税额进行计算;从价计征是定率征收,是按照资源销售的价格、按照一个比率来进行计算。但不管哪个计征方式,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
&&&&近些年,煤炭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煤价从当年的每吨三四十元,上涨到了时下的四五百元,变化不大的资源税成了煤炭价格当中微不足道的组成部分,其抑制资源过度消费的作用消失殆尽。
&&&&2000年,煤炭资源税定额为1.6元/吨,当时的煤价大约为35元/吨,资源税占比4.6%。目前,煤炭资源税定额为3.2元/吨,煤炭平均价格在400元/吨左右,资源税占比0.8%。
&&&&随着煤炭业的发展,从量计征方式开始暴露出更多的弊端。价格变化并不影响企业税负,导致煤炭企业常常采肥丢瘦,以此降低开采成本、实现较高盈利,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固定的税额不能调节煤炭资源级差收入,不利于煤炭企业在同一水平上竞争。同时,不能真实地反映煤炭的价格变动状况和稀缺程度。
&&&&改成从价计征,价格高了多征税,价格低了就少征税,“资源稀缺――价格上涨――税费上涨――企业节能”的价格杠杆调节传导模式将理顺。从价计征能够增加税负弹性,促进煤炭企业有效开采利用资源,可以有效地将煤炭企业的短期生产目标与资源有效利用的长期目标联系起来。
&&&&省地税局税政一处处长郭刚表示,按照清费立税、减轻煤炭企业税费负担的原则,有利于理顺资源税费关系,规范财税秩序;有利于完善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能够更充分地发挥税收对资源利用的调节作用,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有助于煤炭产区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政府能投入比较充裕的资金,用于恢复生态、治理环境。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目前煤炭资源税从量计征,在地方税收中占比较小,如改为从价计征,煤炭资源税收将大幅上升,成为部分地区主要税种,将大大增强地方财力。
&&&&关键在于“清费”
&&&&12月1日起,实行7年多的山西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将停止征收,这只是资源税改革中 “清费”之一。
&&&&中央改革的节奏较为明显――先清费再立税,就是在资源税改革之前,着手清理涉煤收费基金,停止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取消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费、煤炭资源地方经济发展费等,力求煤炭企业总体降负。
&&&&近年来,特别是在市场需求低迷、煤价不断下跌的大背景下,压在煤炭企业头上各种名目的“收费”一直饱受业内的诟病。有研究机构统计,我国涉煤的税费不少于109项,除21个税种外,还有不少于88项的各种收费。因此,要想推行资源税,首先要清理规费,这样才会避免增加煤企负担,与财税改革的初衷一致,让企业释放活力。
&&&&长治一家煤企公司财务人员表示,目前承担的税费很多,有增值税、所得税、城建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费、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等税费,让公司全年的税费负担已经接近30%,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和整个经济的税收负担水平。
&&&&受煤炭10年黄金期的影响,无论国家还是地方,相继出台了一批涉煤税费项目。在煤炭价格较高时,这些税费之多并不显得突出。但经济形势一旦步入低谷,煤企则有了明显沉重的感受。数据显示,煤炭企业各种税的负担占销售收入的21.03%,各种行政性收费的负担占到14.01%,加到一起是35.04%。
&&&&采访中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煤炭资源税改革牵涉到各方利益,最终能否降低煤炭企业的负担,还要看各地方清理其他税费的力度及最终定下来的税率。有煤企负责人表示,国家在改革煤炭资源税的同时,应切实做好清理涉煤收费,以此来缓解煤炭企业的生存压力。
&&&&然而,煤炭资源税的改革并非计征方式改变这么简单。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作为推动基础品、能源品价格改革的重要契机,一定会牵动整个产业链上的既得利益。至少有一点,地方政府对于规费,始终难舍难离。
&&&&在此次改革中,中央给了省级政府定税率的充分权力,这就要求他们既要为地方财政考虑,又要确保本地区煤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税率如何厘定,则是一个新的考验。
&&&&改革时机“理想”
&&&&从量计征到从价计征,并非“突然驾到”,煤炭资源税改革年年都有“发声”。
&&&&近些年,煤炭业形势出现大逆转,至今没有走好的迹象。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家环境战略调整、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煤炭企业利润持续下降,但这却是改革的时机。
&&&&从价计征资源税率可能有所上升,但由于企业的收费逐渐清零,煤炭企业最终都会减负,这对当前日子不太好过的煤炭企业无疑是重大利好。郭刚认为,煤炭价高的时候,若是改为从价计征,税负上升明显,煤企较容易将压力转移到电力、钢铁等下游产业。但目前煤炭价格处于低位,是适合推动从价计征改革的理想时机。
&&&&专家表示,正常情况下,资源税在开征过程中,缴纳方所缴纳的资源税最终会形成转嫁,转给购买方、消费方。不过,从当前情况来看,中央一直在强调清费立税,减轻煤炭行业的负担。
&&&&据了解,煤炭价格最终要由供求关系决定,在当前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下,整个社会对煤炭需求呈现下降趋势,煤炭资源税改革也不会带来煤炭价格大幅度的变化。从目前来看,众多因素均有力于资源税改革。
&&&&其实,在清费方面,我省早先出台多项政策,有力地降低了煤企税负水平。去年7月份,山西出台“20条煤炭新政”来为本省煤炭企业减负,其中包括“暂停提取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今年5月份,再次出台煤炭“17条”新政,包括原本于2013年年底到期的 “暂停提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减半收取煤炭交易服务费”等政策继续延续。
&&&&提早动手,为我省推行从价计征消弱了更多阻力。
&&&&从长远来看,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的改革是符合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大方向的。但是,由于涉煤的各项收费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否做到“不增加煤企负担”,关键还要看各个地方对于改革的落实情况,认认真真算好财政收入的“加法”和企业负担的“减法”。
中国网山西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山西频道或聚焦山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网山西频道,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网山西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后三篇】
【后二篇】
【后一篇】
【前一篇】
【前二篇】
  欢迎各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团体及相关机构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真诚为您服务!
  新闻连线 视频专题 广告商务
  欢迎拨打《聚焦山西》栏目热线8:短期内社会需求仍然很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从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已经走出低谷、大有东山再起之势,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到大楚教育报名一年到一年半百分百毕业。咨询电弧027-咨询QQ经济形势半月谈
胡敏:走出低谷抑或复苏&大国要担负更大责任
日13:36&&&来源:
E-mail推荐:
  9月15日,缘起美国的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迎来两周年纪念,在这一日“2010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远隔美国千里之外的中国天津落幕。各路商界精英和政要充分回顾反思这场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深刻影响,更把视角对准未来,探寻思考下一步世界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意味深长的是,这场金融危机肇始于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的最核心经济命脉――金融出了问题,其影响力远远大于十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各方评说其为“震惊全球”和“百年不遇”。两年后的今天,美国经济前景仍然难说明朗:失业率高企和产业振兴依然乏善可陈,这不得不使面临中期选举的奥巴马政府继续实施5000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已赢得民意;而隔洋相望的具有最强劲增长势头的新型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及时有效地采取了一揽子经济政策措施的激励下则率先走出经济低谷。在这次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各国专家最统一的意见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就是给予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的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但与此同时,各国也十分明确:世界经济正处在缓慢复苏的关键时刻,是否真正能复苏,各国尚要齐心协力,尤其是大国要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的中国经济基本面虽然总体保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依然处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从国际层面看:复苏进程还不均衡,复苏的内在动力尚显不足,干扰复苏进程的因素还很多。从国内层面看,消费与投资比还不均衡,内外贸均衡发展尚有变数;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协调,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与完善还要有个相当时间的调节调整过程;资源环境承载力越来越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特别是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两难”矛盾凸显,使得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压力异常艰巨。中国经济发展依然是喜忧参半。  需要进一步看到的是,当前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依然很高,中国经济已经不可能关起门来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就能完全实现良性循环。最直接的表现:一是,中国的市场已经是世界的市场;二是,中国的资本流动也是世界资本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中国的生产要素价格直接受制于国际商品价格的波动幅度。  今年年初,主要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股“储蓄国责任论”,矛头当然就是中国,一些国家希望将金融危机的根源归咎于中国的高储蓄率,进而给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舌,却没有从自身的结构失衡中寻找原因。今年6月,人民币又重启汇率机制改革,近来已是连创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新高,内外贸顺差已比去年同期增幅有了大幅下滑。另外,中国为担负起一个新兴大国的责任,在结构调整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还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甚至付出负利率的代价和承担资产泡沫的风险,尽可能地激发国内消费潜力、着眼于扩大内需、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和焕发企业创新的动力。但正如温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政策是双刃剑,“我们采取超常规的政策措施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难以避免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中国政府必须把这些影响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妥善地处理兴利与除弊的关系。为此,中国政府坚决地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把深化和推动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切实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又要灵活应对全球经济的结构性、系统性风险。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实现更大更持久的发展,也才能为恢复世界经济活力提供动力源泉。就此看,尽管自身并不富裕,存在种种发展瓶颈,中国政府还是竭尽所能为国际社会认真履行了国际责任和道义责任。  近来,美国国会一些人又在掀起一波人民币升值浪潮,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保护争端越来越普遍。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金融危机发生两年后,美国方面依然没有看清其国内经济的内症何在,始终将转移矛盾作为政策的出发点和应急措施。而就在9月15日,日本央行面对不断升值的日元重启直接干预措施,以遏制日元升值势头。经济大国之间因为国内政治格局的调整引起的利益纷争又都给尚未复苏的世界经济增加了更多的扑朔迷离。  目前距今年11月在韩国举行的G20峰会已经不到两个月,这次峰会将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两年后的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改善应当有一个阶段性的结论,必将再次令国际社会瞩目。  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下,世界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乎大国经济到底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在乎大国担负的责任间。(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陈叶军)
我要发表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历次党代会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