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期号名称正确领会指导思想,避免走入实践误区

要避免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走入误区
&& 要避免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走入误区&
  中国教育报  
随着新课程的持续推进,校本课程对于一线的校长和教师们来说,已经不是陌生和遥远的新事物。各地不断涌现出来的优秀案例和宝贵经验,证明校本课程已在中国教育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初步实现了本土性和创造性的转化。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存在对政策理解不够充分、政策执行不够重视以及课程能力不足等因素,许多学校和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更多地凭借经验、直觉行事,以致于出现了一些较为混乱的现象和误区。这些误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五个本位”上面。
把校本课程当作一项任务来应付的做法必然扭曲了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
任务本位。“现在上面不是都在检查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吗?我看兄弟学校的‘国际象棋’很有特色,那我们也开‘国际象棋’算了。
合适不合适?先应付一下再说……”把校本课程当作一项任务来应付的做法必然扭曲了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这样的后果就是校本课程一大抄,你抄我来我抄他,哪个学校的校本课程有点特色,我就跟风照搬照抄,简单套用,到最后每个学校的校本课程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校本课程以何为本?通过课程建设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这才是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因此校本课程的建设必须考虑到学校的教育哲学、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课程开设的条件。如果把校本课程建设仅仅视为是一项应付检查的任务,匆匆敷衍了事,那么校本课程就成了拍脑袋的事情,即便开出了五花八门的课,看似五脏俱全,实则没有灵魂。
校本课程开发提倡采用课程纲要、教学简案、专题提纲等灵活形式来整合各种静态和动态的资源
教材本位。“我校在校本教材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个老师都使用了自己开发的教材,学生人手一册……”长期以来,教材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致于一提到校本课程开发,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编教材、印教材和发教材,认为这是校本课程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成果。殊不知,校本课程的特色在于贴近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一方面,由少数学科专家编写的教材因其高度统一,很难顾及到个性差异,简单地采用这类教材并不适宜“校本”的精神。
另一方面,动员教师自编教材看似发挥了教师的主体性,实则增加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之外的工作负担。而不同学校之间在资源、师资方面存在差异,每所学校不可能都能编出合格的教材文本,即使编写,其适用范围也十分有限。何况,教材是国家严格控制的,须经有关部门审定,未经审定的教材不许发给学生。其实,校本课程开发倡导的是从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出发,树立课程资源意识,走出教材至上的误区,采用课程纲要、教学简案、专题提纲等灵活形式来整合各种静态和动态的资源。
不能随意更改和增加考试科目的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不能将校本课程的课时用于学科补习、辅导和竞赛学科本位。“高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正好利用校本课程来给学生多讲些教材中没有的考试内容,加深学生理解……”
& 学科本位。校本课程应该放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框架内来理解。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还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都非常清楚地规定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边界、范围、时限以及之间的关系。因此,不允许学校打着校本课程的旗号,随意地更改和增加考试科目的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将校本课程的课时用于学科补习、辅导和竞赛,使得校本课程名存实亡,成为国家课程的延伸、考试科目的附庸。应正确处理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功能互补关系,正确认识国家课程中的学科与校本课程中的各门课程中的关系,真正发挥校本课程的独特价值。校本课程整体规划中可能有一部分课程是与学科有关的,但它可能是专题的而不是系统的,是学生选择的而不是限制必修的,是学生自主生成的而不是教师预设为主的,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不是针对应试的。
& 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个人可以随意决定开设某种校本课程
教师本位。“我觉得李老师能写一手好字,就让李老师给一年级开一门‘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现实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之一就是将校本课程异化为师本课程。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个人可以随意决定开设某种校本课程。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考虑到是否契合学校整体的课程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如果只单单考虑教师自身的特点,很容易游离于学校的教育哲学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兴趣是校本课程的出发点。许多教师认为极其重要的课程,在学生看来就颇不以为然。因为这些课程是教师“强买强卖”开设出来的,并非学生真正的兴趣所在。
练好字的确很重要,但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并不一定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师本课程的误区首先在于对课程的错误理解,没有体现课程的民主;其次在于对校本课程定位错误,同时没有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事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此为据来规划课程。
校本课程中的活动必须是有规划、有设计、有组织、有评价的,必须是与学生的兴趣、意愿和生活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活动本位。“校本课程不就是以前的活动课吗?让学生去活动就行了,我们就开足球、篮球、乒乓球……”校本课程继承了传统活动课的优点,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密切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然而,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学环节异化成为仅仅为活动而活动,即“只有活动,没有课程”。活动的设置丢掉了校本课程的本意,既没有反映地方、学校特色,又没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这种活动空有其表,毫无内涵,敲敲打打、热热闹闹之余狼藉一片,学生无所得、无所获,背离校本课程设置的初衷。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指导责任。因为校本课程并没有设置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教师智慧的参与和专业的发挥,否则,校本课程就会变成随意的课程,其功能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校本课程中的活动必须是有规划、有设计、有组织、有评价的,必须是与学生的兴趣、意愿和生活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从以上“五个本位”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根本在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关注到任务、教材、学科、教师、活动等个别因素,而缺乏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课程意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第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是在国家课程方案框架下进行的,不能僭越政策规定,片面地扭曲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和功能;第二,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遵循“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解释与实施---评价与改进”的基本流程,避免校本课程开设的随意化;第三,专业人员应该参与、指导学校研制《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指导教师撰写《课程纲要》,从制度、管理、技术上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序地进行,逐步提高学校的课程能力;第四,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就是在研究与满足这些兴趣与需要过程中实现的;第五,设置学校、地方两级课程委员会,建立校本课程的审议制度,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避免“校本教材”的错误导向。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崔允漷 洪志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广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指导意见(一)
广州市义务教育新课程音乐教学指导意见
(2008年8月修订)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音体美科(音乐)
广州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新课程实施的先行军,自2001年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行)》颁布以来,经过七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已经较好地确立了“以审美和创造为主体,以实施民族民间音乐母语的教育和班级课堂教学器乐化为特色(两翼),加强音乐教育科研、加强城乡音乐教育协同发展、培养造就青年音乐教师骨干群,形成优质、高效、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广州音乐教育体系”的发展战略,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有效的经验,为了总结和交流成功的经验和帮助音乐教师避免走入教学中的某些误区,特制定《广州市义务教育新课程音乐教学指导意见》。
一、&&&&&&&&&&
准确理解和定位音乐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目标维度是构成完整、立体的音乐课程目标的三个重要方面,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在教学中,要真正贯彻“以审美为核心”的要求,以此作为落实“三维目标的”的有力抓手。例如,歌唱课的主要目标以学会某首歌曲的演唱为重点,围绕着“学唱”,需要各种学习方式和方法的配合,需要以往知识和经验的引领,需要情感的调动和情感的体验,愉悦的情感能进一步激发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巩固。因此,一节完备的课应当是“三维一体”的。
以“情”引领,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价值取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音乐课程的首位目标,它也是审美教育的关键点。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的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其教育效应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
广州地区各中小学目前主要使用的两种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走进音乐世界》和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两套教材都非常重视审美情感教育,突出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的关系。如,人音版音乐教材就以人文主题为单元主体,所选曲目既具有经典性,又具有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广东版《走进音乐世界》中学教材专门开设了“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系列栏目,以多首感情浓郁的经典作品引领学生触摸各种情感——“思念”、“爱”、“恨”等等。以上两种教材都能让学生在音乐的联想和体验中与作曲家和演唱(奏)家的情感共振共鸣,在探索和感悟中深化个人情感,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于“情”的把握,教师应注意:
深入挖掘渗透在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先感动自己,才能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
注重音乐课堂上师生的情感交融。在音乐的圣殿里,施教者与受教者应当凭借音乐审美媒介平等地交流审美信息,共同获得对音乐美的享受。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要形成和谐、愉悦的教学关系,音乐教师应该把感情的纽带首先抛给学生,只有爱学生、爱音乐才能教会学生爱音乐、爱他人。
以“听”为媒,重视对学习过程的体验
音乐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它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而听,正是音乐艺术中最基本的特征。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是音乐教学的中心环节。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唱歌、演奏、欣赏、创作、表现等一切音乐实践活动都应围绕“以听为中心”进行。倾听作品、倾听他人、倾听自己,对比聆听,通过反复的“听”,增强感受和体验。例如,练习竖笛演奏时,仔细聆听教师的范奏,用心倾听同学的演奏,再对比自己的吹奏,在不断“听”和“奏”的过程中,体验逐渐加深,演奏的技巧和音乐的表现也得到了一次次的完善和提升。
音乐学习原则上是不能依靠讲授的,更重要的是亲身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会学音乐,才能学会音乐,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在“听”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要有目的地听;
配合多种方法和手段,结合简练的讲授;
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
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奠定音乐审美的基础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在中小学也是一门学科。作为学科,它有自身的一套
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那么,在音乐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要指出的是,音乐还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比如歌唱、演奏、创作的技能要求是十分高的。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的听音训练、读谱训练、发声训练、器乐训练、创作训练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音乐表现与创造的质量。直接影响歌唱、演奏以及创作表现的美感。反过来讲,学生的音乐表现与创造若要获得美感,则要在求音乐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较为严格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4、知识与技能学习中的“以点带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明确了“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必要性,也要求知识的传授不应过于单一,同时强调保持积极学习态度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平衡这之间的关系呢?
我们提出:以“点”带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点”指的是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技能,也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面”指的是有系统的知识或技能的体系。《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都提出了相应的标准。要落实标准,就必须有具体的实施,也就要求每节课应有明确的“点”——知识技能点和方法点,如:小学1年级要求学生能够用DO、RE、MI、FA、SOL五个唱名模唱简单乐谱,学习时可以安排每节课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认一认、猜一猜、比一比、唱一唱……可以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识谱、歌唱、欣赏、演奏、创作、表演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轻松愉悦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循环巩固。这种“化整为零”的方式让一个个“点”汇成每个学期的一个小“面”,小“面”再汇成小学低、高年级、初中阶段的三个中“面”,最后形成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大“面”。学生由1—9年级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应当是传承和递进的。
对“点”的操作,教师应注意:
系统性和计划性。每学期应设计一个小系统,落实具体任务,制定计划;应明确一个学段(2或3年)的总要求;最好能了解9年的学习任务;
行动和调整。针对计划,必须认真落到实处,积极钻研教材,研究学法和教法,及时反思和调整。
二、&&&&&&&&&&
整体了解和把握音乐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
音乐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不少教师在以上课程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新课例,但也有一些老师存在“穿新鞋走旧路”“走弯路”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对课程内容理解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造成的,主要表现在:①教学内容新,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陈旧;
②否定以往的一切,没有度的把握,教学质量受到损失。
(一)广州地区主要使用的音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比较和建议
广州地区各中小学目前主要使用的两套音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各自的优势:广东版《走进音乐世界》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内容比较贴近广东实际,强调对音响的感知,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关注基础知识的生成和接受,课件光盘能灵活调用其他程序,使授课教师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等等;人音版音乐教材在选材、编写、制作等方面都遵循科学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原则,比较符合学生音乐学习的普遍认知规律,该教材选材经典、作品都很美,教学过程体现较为充分,教学活动设计巧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受到美的熏陶,其装帧也很精美;两种教科书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
(二)关注音乐表现要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感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等四方面。
音乐的表现要素非常丰富,学生在某一个作品或某一节课很难做到全面感受认识,更多的音乐要素是交叉在一起,并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进行音乐表现要素的教学时,必须结合音乐实践和具体音乐作品,联系地思考、区别地认识,通过听辨、对比、选择、图解等方法,使学生对音乐表现要素有一个完整的体验。
情绪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们普遍地存在于感受、鉴赏、表现、创造等审美活动中。也可以说,音乐进行的过程,就是音乐情感的表达过程。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不同情感的音乐作品,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而音乐教师也应当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正确理解作品的情感、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学生和作品的关注和热爱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提升学生的情感。
在音乐欣赏中,仅有感受和辨别音高、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具有对音乐作品体裁和形式的感知能力。认识体裁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分辨音乐结构,了解音乐全貌。如果要让学生掌握某种题材与形式的特点,必须让学生听赏一定数量的同一体裁音乐作品,教师可运用有效的图示或先进的电教手段对某一体裁形式进行演示,在教学中应体现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注意比较和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某一体裁形式的感受、体验。
音乐是一种民族的文化,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音乐具有不同的风格。所谓音乐风格,就是作品创作和表演整体上具有的代表性特征。一般包括时代风格、地域风格、民族风格、流派风格、个人风格等方面。风格流派的感受、判断主要靠大量的比较聆听来积累,提倡泛听与精听相结合,整体听与局部听相结合。还应结合作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世界观、艺术观、创作特点等,以加深学生对作品风格流派的理解认识。
“感受与鉴赏”教学领域应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从培养学生音乐情绪的直接感知和能力(音乐辨别力、音乐感受力、音乐记忆力等)入手,通过让学生累积大量的音乐作品,逐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扩大到音乐情感和审美情感能力(辨别力、表现力和理解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情感单纯,选择的音乐作品应当结构简单,情感鲜明直露,避免复杂、多变。
(三)实施“人人器乐(竖笛)、人人合奏”的音乐教学“器乐化”计划,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器乐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没有器乐教学的音乐教育绝对是不完整的教育。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中小学的器乐教学,很多国家把它纳入国民教育的发展战略。“器乐化”的音乐教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音乐教育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之一。
“课标”所强调的
“演奏”就是指运用课堂乐器(打击乐器、竖笛、口风琴等乐器)所进行的教学。器乐教学一般包括单纯器乐演奏和用器乐为歌唱、表演做伴奏的教学。在演奏教学中应注意:①把演奏技巧(呼吸、指法、句法、音阶等)融入具体的音乐作品中,在感受音乐同时引导学生解决技巧问题;②结合唱歌、欣赏教学内容进行演奏曲目选材;③运用乐器进行创作教学;④通过器乐教学,帮助学生熟练地识读乐谱,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更好地体验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近几年广州市中小学的器乐教学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相当多的学校能重视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积极参加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研究》的研究,我们还研究创立了我们自己的“竖笛音乐教学法”,可以说在课堂内外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在相当多的学校,还没有引起对到器乐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甚至还有学校完全没有开展课堂的器乐教学。少数学校虽然重视课外的、面向少数音乐尖子的器乐团队的建设,却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器乐教学,人为地剥夺了大多数孩子所应享受的学习器乐的权益;一部分坚持开展课堂器乐教学的教师,缺乏器乐教学的有效方法,有的老师没有明确乐器在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创作教学和音乐知识教学方面的的“学具”作用;也有的老师没有关注器乐领域自身的艺术化和美感,器乐教学的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开展器乐教学所需要的正当的乐器收费容易被误解为“乱收费”,学校领导和老师望而生畏,宁可牺牲学生的重要权益而不愿去闯禁区。因此要开展好广州市的中小学器乐教学,必须以国家颁发的法律性文件——“课标”为依据,将开展器乐教学作为是一种“守法”的行为看待,将反对器乐教学、消极对待器乐教学均作为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来看待。同时还要加强对器乐教学重要性的宣传,加强对“学具”——乐器的销售管理,防止伪劣产品进入学校,将乐器纳入学具的统一管理范畴,将经过严格审定的优质乐器列入教育管理部门的学具推荐目录,让器乐教学的学具管理走入正轨。在这样的基础上,学校和教师应该理直气壯地开展好器乐教学,研究器乐教学的有效方法,让广州的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一件乐器,做到“人人器乐(竖笛)、人人合奏、人人高素质”的“器乐化”音乐教学,使广州的音乐教育与国际接轨,走在全国的前列。
针对广州的实际,提出如下器乐教学的意见:
1、有条件的学校均应为低年级(一至二年级)学生购置供学生课内使用的
奥尔夫乐器或其他成套打击乐器,乐器属于学校财产,学校领导要认识到这是比教具——钢琴更加重要的设施,是学校音乐教育管理水平上层次、与世界先进国家音乐教育接轨的具体体现。每所学校在三至九年级必须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内学习一件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高音或中音八孔竖笛或口风琴),乐器由学生自备,收费纳入教育收费统一管理。
2、每所学校至少必须建立一支学生竖笛(套笛)乐团(乐器设备为校产),
方便大面积的学生参与高雅的器乐合奏学习,形成与广州学校合唱活动媲美的学生群众性器乐合奏特色项目,以与国际接轨。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建立其他器乐社团,体现不同特色。
郊区农村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器乐教学,应做到让每个学生至少能够学习物美价廉的高音八孔竖笛。
(四)重视多种形式的音乐创造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普通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音乐创造,是以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为主体,使学生得到自我表现机会,增强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包括:“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以及“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现在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不管在歌唱、器乐还是鉴赏等音乐活动中,都应尽可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大胆用各种声音表现自己所感受和想象到的一切。
探索音响指的是聆听或用乐器、非常规音源等模仿或探索风、雨、雷声,鸟、虫鸣叫等自然界音响;或喇叭声、马蹄声、喘气声等日常生活音响的教学活动。探索音乐指的是探索人声、乐器、各种非常规音源的音色、音长、音高、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并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人声、乐器声、非常规音源声,帮助学生创设一个有情节的诗或短剧,再用自制的乐器或其他乐器,为其配制音响效果。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表演评价。在教学上,要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注意制作内容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即兴创作就是被当前的音乐情绪或意境所触动,临时发生兴致,不依据乐谱进行的音乐创作活动。在教学中,可以是用适当的速度、力度表现成语、短句、诗歌,用即兴动作表现歌曲、乐曲的综合性艺术表演;也可以是依据音乐内容即兴编唱或即兴演奏的音乐创编。应重视引导学生在理解歌曲、乐曲内容、情绪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即兴创编。即兴创作一定要注意体现音响性。
中、小学生的音乐创作教学,应该从基础现实出发,不应该把音乐创作内容的水准定得很高。创作教学首先要打破作曲的神秘感,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还要让他们认识、了解、掌握一定的音乐创作知识和技能。教师在讲授创作技巧时应与实际音响和实际感受相结合,把深奥的创作技巧融于实践之中。创作短曲一般包括:准备阶段——明确主题,朗读歌词或思考情绪,确定适合的节奏、节拍;创作阶段——根据设定方案以边唱(奏)边记谱,边听边修改的方式进行旋律创作;展示阶段——演唱或演奏创作作品,结合自评、他评的评价方式,享受创作的愉悦,积累创作经验。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运用电脑进行更丰富的音乐创编活动。
[案例]原开发区中学陈文娟老师
(五)了解姊妹艺术,拓宽学生学生的艺术视野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其特点是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参与性强。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这个领域包括了“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以外的其他学科”。
当今社会,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从不同角度反映着社会生活,并给予社会深刻影响。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音乐有礼仪音乐、实用音乐、背景音乐。在具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参与到社会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再从自身的音乐经验出发,探究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如学校、社区文艺汇演、歌咏活动等)的参与中,对活动及音乐作出适当的评价,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有的姊妹艺术,如舞蹈、戏剧与音乐融为一体;有的如诗歌、影视与音乐相伴相随;建筑有“凝固的音乐”之称;抽象派画家康定斯更是把绘画中的色彩、造型看成是丰富的音响……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源自彼此相通的共性——艺术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紧记音乐是教学的本体,其他形式是工具,要避免脱离音乐,把音乐课上成其他艺术课;教学重点应集中在指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各种艺术形态表现形象和情感的方式上。
音乐与艺术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是显而易见的:语文课中的朗读、文学意境;体育课中的节奏和律动;历史课中的背景、人物介绍;地理课中的民族风情和自然环境……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善于思考,把这些内容与音乐课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形成集艺术思维、科学思维为一体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尝试,大胆探索,明确教学目的,坚持以音乐教学为主,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赋予音乐教学新的内涵,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另外,由于教学领域的拓宽,要求音乐教师除了掌握好本专业知识外,还应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案例]《中华鼓》
广雅中学宋曼蕾老师曾上过一节音乐与多种学科交融的优秀音乐综合课《中华鼓》。该课从记录了人类智慧与文明、凝聚着人类的创造与人文精神的“鼓文化”入手,融合和文学、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采用舞蹈、戏剧与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和学生一起探讨“鼓”的渊源,充分挖掘“鼓”声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整节课以“鼓”为中心,以“鼓声鼓韵”为线索,摆脱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的“说鼓”、“看鼓”、“听鼓”、“击鼓”、“比鼓”等丰富的活动环节,使学生全方位深刻地感受和体验到“中华鼓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音乐课堂也成为了一个音乐与文化的传播场所。
三、&&&&&&&&&&
关注和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音乐教育“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教的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重“教法”向重“学法”转变;
重“个体”向重“全体”转变;
重“活动结果”向重“活动过程”转变;
重“知识传授”向重“审美教育”转变。
在“学”的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学习的“继承性”向“发展性”转变;
学习中的“客体性”向“主体性”转变;
学习时的“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
学习过程的“孤立封闭”向“参与协作”转变。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上“教”与“学”方式的变化,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积极创设情景和提供机会让学生表现和创造音乐,使学生逐步养成静心聆听、积极思考、学会发现、乐于探索的音乐学习习惯。主要的教学方法有:
感受体验式教学法:聆听——感知——体验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积极状态下充分地聆听音乐(包括欣赏、演唱、演奏、识读乐谱等),从音乐的聆听中感受和发现美,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和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并乐于与他人分享音乐体验,在体验中收获经验,并得到情感上的愉悦。
参与合作式教学法:合作——实践——获取
学生组成3-5人/组的合作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目标,如演唱、演奏、游戏、讨论、创作、资料收集整理等等。教师是目标的设定者,要求对目标解决的可操作性进行通盘考虑,重视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交流和研究问题的机会,适当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学生是交流、解决问题的主体,强调自主探索与合作解决。在目标完成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也拓展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增强了协作精神,同时锻炼了个人能力。
[案例]《广东狮子锣鼓》
广州市昌岗中路小学伍毅韵老师执教的《广东狮子锣鼓》(朱则平等指导)一课,荣获2004年全国音乐优质课现场比赛一等奖。该课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获得广泛好评。伍老师在课中将广东本土的民间音乐舞蹈与世界著名的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等有机结合,在生动有趣的舞狮和敲打锣鼓的游戏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强、弱、块、慢等要素。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既接受了民族音乐母语的熏陶,又获取了了音乐的学科知识与技能。著名音乐教育家曹理教授在评课中指出:《广东狮子锣鼓》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值得全国的音乐教师们借鉴。
表现创造式教学法:参与——表现——创造
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和发现自我的平台,营造开放式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学习情景。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每个学生亲身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创作等),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音乐技能,发现和发展音乐潜能,激发创作欲望,进行创新和创造性的活动。
[案例]《水晶般的心》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东小学侯颖老师执教的《水晶般的心》一课,让学生作即兴体态律动和自己探索音源、动手制作乐器并进行歌曲的伴奏,颇有效果。学生以体态律动来表现雨点的强与弱,以即兴的演奏来表现雨点的强与弱,从而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的创造性被充分激活。
寻求探究式教学法:创设——探究——习得
创设和提出音乐研究的目标或内容,鼓励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有针对的探究性音乐学习活动:运用“实验法”——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比较、修改和完善;或“归纳法”——对资料或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对比、分析,从而得出音乐研究的结论。在探究过程中,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倡导主体性、开放性和研究性,教师在学生活动的全过程,应当密切跟踪,根据需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以上音乐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运用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有所侧重,亦可综合使用。
针对课程内容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
倾听音乐是音乐欣赏最重要、最根本的方式,必须围绕“听”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哼唱或用乐器演奏音乐作品的主题或主要片段,熟悉和背记音乐主题;也可以结合音乐情绪引导学生随音乐进行身体律动或即兴表演;还可以采用边听边写短文(或边画)等等形式。但必须注意不要因为采用多种多样的“辅助形式”,而忽略了“倾听音乐”这个主要环节。
倾听音乐时,应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可利用生动形象的故事、诗歌、语言和图画、音像等,为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音乐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对于小学中、高年级以及初中的学生,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如:音乐表现手段的对比,演唱、演奏方式的对比,音乐情感的对比等等,通过对比让学生发表评价和见解,积累审美体验。
音乐欣赏时教师的讲解和提示,应力求语言简明、生动,可采用课前印发阅读资料、设计有目的的思考题、布置学生收集和查找有关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与欣赏曲目相关的音乐常识、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意图等知识性内容,以减少课堂上“说”的时间,使“听”的时间更加充裕。
欣赏曲目的选材可以不局限于教材配套提供的磁盘、CD、课件光盘等,教师在平时也应多一双“发现”的眼睛,注意收集相关音响、音像资料,多聆听、多比较、多感受,尽可能选择最优的音质,最好的版本,最有代表性的音乐在课堂上选用,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最美好的音乐享受。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是充满活力,富有个性,潜藏着无穷创造力的个体,教师应重视和尊重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感受和体验的独特性和过程性,不要用个人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受,不提供“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个人见解,乐于与他人分享体验。
同时,欣赏音乐时,营造一个好的“倾听”情境,教会学生学会“安静”地聆听,学会尊重音乐和尊重他人也很重要。情境包括“情”——情感、情绪,
“境”——环境、场景。如欣赏《春节序曲》时,在课室里挂上两个大大的红灯笼,贴上几个吉祥的窗花,教师再着一身喜庆的红袄子,中国北方的年味就会浓浓地散发开来;在欣赏时,音乐中欢快的节奏、热情的旋律、奔放的锣鼓,以及教师恰当的语言和表情,适时的形体动作,都能激起学生良好的欣赏情绪,从而得到更深刻的体验。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省级刊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