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造句精神最后一段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发布时间: 浏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 设计:老骥伏枥&【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人 &&&&&&&&&&&【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 1、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2、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自主预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 &&&&&& &肇(&&&)埋没(&&&)&彷徨(&&&&&&&)嘹望(&&&)&授予(&&&)&&&&&&&&&&&&&&&&&&&&&&&&&&&&&&&&&&&&&&&&&&&&&&&&&&&&&&&&&&&&&&&&&&&&&&&&&&&&&&&&&&&&&&&&&&&&&&&&&&&&&& &&&&&&&&&&&&&&&&&&&&&&&&&&&&&&&&&&&&&&&&&&&&&&&&&&& 2理解词义&&&&&&&&&&&&&& 格物:&&&&&&&&&&&&&&&&&&&&&&&&&& &致知:&&&&&&彷徨:&&&&&&&&&&&&&&&&&&&&&&&&&&& &修身:&&&&&清谈:&&&&&&&&&&&&&&&&&&&&&&&&&&& &诚意: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 一帆风顺:& && &3本文是一篇&&&&&&& (文体),作者&&&&&&& 是美国华裔&&&&&&& &&&&&&& 家,&&&&&&&&& 奖获得者4、在文章中找出表明论点的句子:&&&&&&&&&&&&&&&&&&&& &5、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 &&&&&&&&&&&&&&&&&&&&&&&&&&&&&&&&&&&&&&&&&&&&&&&&&&&&&&&&&&&&&&&&&&&&&&&&&&&&&&&&&&&&&&&&&&&&&&&&&&&&&&&&&&&&&&&&&&&&&&&&&&&【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三、自主探究,释疑解惑&(一)读一读1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2结合前面的预习,把你认为重要的生字注好音&(二)找一找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提示:先独立做,然后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明确:&﹙三﹚想一想1、精读课文,把握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 明确:&(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 明确:&(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 明确:&(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 明确: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明确:2、聚焦论证方法&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 ﹙四﹚填一填(提示:学生小结课文)&&&& 引论(提出问题):&&&&&&&&&&&&&&&&&&&&&&&& &&& &本论(分析问题):&&&&&&&&&&&&&&&&&&&&&&&& &&&& 结论(解决问题):&&&&&&&&&&&&&&&&&&&&&&&& ﹙五﹚议一议&&&&&&&& 1:联系实际,延伸拓展& 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 明确:&&&&&&&&& 2:质疑问难,互动交流 &&&&&&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 (同学们自愿组成探究学习自小组,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写成研究小论文,一周后进行成果交流与评比)&四:教师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拓展检测案】一、课内语段阅读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1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2作者主要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证明论点?&3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中心论点的?&4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二、课外语段阅读①多年前,中日学生夏令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报道说日生出色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坚韧品质,中国学生显得有些无知与软弱,他们似乎不懂得如何在陌生而艰苦的环境下求得生存这种状况时刻提醒我们:为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必须学会生存②生存,就是生活,学会生存就是延续生命丰衣足食并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性的生存含义已扩展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生存发展的机会这样一来,学会生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③学会生存意味着拥有理想,满怀希望地迎接生命的挑战可以说,生存的理想就是为理想而生存,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过程就是人生价值体现的过程人们常常用“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来形象比喻生存的意义,而这实际上都是由理想决定的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懂得生存的重要,才能具备学会生存的决心和动力④学会生存意味着尽力实干将求生存变为会生存,需要的正是实干俄国作家克雷洛夫曾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有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仅仅树立理想而没有行动,只不过是一位“空想家”,终究一事无成;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积极行动,才能梦想成真⑤如果说理想是生存的思想基础,实干是生存的根本途径,那么,经受磨难就是生存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生存的道路布满荆棘,坎坷不平,在重重磨难面前倘若胆怯退缩,轻言放弃,便失去了生存的机会;倘若毫不气馁,迎难而上,便能化险为夷,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会生存的强者古往今来,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流传了下来,纪念勇者,激励后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为生存不惜历经千难万险,终成正果;拜伦天生跛脚,贝多芬中年失聪,他们都为事业不顾身体残疾,奋斗终生,铸造辉煌正是这些坚强的人用一曲曲千古传唱的生命之歌告诉我们:学会生存意味着要经受磨难⑥历史已经步入21世纪,学会生存就需要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处优胜劣汰的社会,适者才能生存1.阅读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学会生存”的?&&&&&&&&&&&&&&&&&&&&&&2.结合文意,分条陈述学会生存的重要意义&&&&&&&&&&&&& &&3.作者引用克雷达洛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4.作者认为,学会生存,意味着拥有理想,意味着尽力实干,意味着经受磨难你认为还意味着什么,请续写两个分论点&&&&&&&&&&&&&&&&&&【参考答案】:【课内探究案】﹙三﹚想一想1(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引用论证: 第二段引用《大学》里的一句话举例论证: 第四段举王阳明格竹的例子&&&& 第十一段举中国学生念功课好而做工作却手无足措的例子&&&&&第十二段举自己在美国学物理时的例子对比论证: 第四段的王阳明格竹为反面论证,第七段写应如何格竹为正面论证做对比道理论证: 第七段【拓展检测案】一、1A&&&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3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提倡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需要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及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服力4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带有批判性,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二、1.通过对比中日学生在夏令营中的表现,发现中国学生缺少独立生活能力,从而提出中心论点:必须学会生存(答出依据、现象、事实提出论点也可)2.①学会生存才能丰衣足食、延续生命;②学会生存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发尽展的机会;③学会生存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3.克雷洛夫的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引用这段话可以形象简洁地论证观点“学会生存意味着尽力实干” 4.示例1:学会生存意味着不断进取;示例2:学会生存意味着勇于创新&&上一篇:下一篇: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11/2911/1810/2609/2809/2609/1808/1807/3107/1707/1206/1906/1406/1312/2012/2009/1212/2006/3009/0209/2605/1112/2509/1803/1307/0312/0602/2610/1605/1103/25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8页免费3页免费5页免费5页免费5页免费 4页免费7页免费6页免费6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7页免费3页免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修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20页免费28页免费12页免费3页免费21页免费 15页免费15页免费12页免费21页2下载券3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1页免费22页免费35页免费21页免费41页免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修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2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赣州诗梦语文工作室
当前位置:&&&
我教《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关于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 陈功兴 &&&&更新时间: 20:57:04
& 我教《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关于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议论文教学是这样开展的:找出中心论点,看作者如何论证,用了哪些论据和论证方法。这种&求证式&教学思路的弊端在于:暗示着作者的观点是无可质疑的,扼杀了学生思维与探究的兴趣和权利。多年以来,我都是用&求证式&教学思路去教议论文,&照单执药&,篇篇如是,我感到很好教,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喜欢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议论文新的教学思路&&&三步走&教学思路, &三步走&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先试着找找论点;在找论点的同时或意见统一之后,通过文中的说理或事例材料来理解论点的含义;最后,再来分析作者的论点是否站得住脚,文章有没有论证,论证的可信度、说服力如何。&按照这种思路,我设计三个主要教学环节&&试找论点、理解论点含义、探讨怎样论证中心论点,采用互动式讨论法去教,试图实现议论文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于是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为例,去尝试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步:试找论点 我把找论点的方法告诉学生:看题目是不是论点,看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没有论点,都找不到时要用自己的话概括。接着让学生找找论点,得到三种答案: 1、题目就是论点。 2、第13段:&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3、自己概括:科学探讨上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经过讨论学生意见统一:三种答案表达不同,但意思相同,都是正确的。 第二步:理解论点含义 在找论点的意见统一之后,我设计四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文中的说理或事例材料来理解论点的含义。这四个问题是: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逐一讨论,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我适当点拨,学生较透彻地理解论点含义。 第三步:探讨怎样论证中心论点 前面两个步骤顺利结束之后,进入到第三个步骤。我设计五个问题让学生探讨怎样论证中心论点。 1、&课文的中心论点是否站得住脚?有没有不同意见? 2、&课文有没有论证? 3、&怎样论证? 4、&论证的可信度、说服力如何? 5、&自己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与同学交流。 逐一讨论,学生踊跃发言。虽然有的学生回答不正确,有的偏离题目,但都表达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在我的引导、点拨之下,都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最终弄清楚这五个问题。 课后,我思考这节课的得失,认为有三点成功的地方。 1、按照国培新理论&&&三步走&教学思路设计,一步接着一步,课堂教学既能够做到思路清晰,又能够实现议论文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 2、设计和教学均体现&三重提问法&的精神 &三重提问法&是一种重在探究的议论文新教法,是问自己、问作者、问论题(或论点),具体地说就是:&自己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作者的论证是合乎逻辑、自圆其说的吗?对这个论题有什么见解?&这三方面的精神,在我设计的三个教学环节的讨论题中都得到灵活体现,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 3、教学效果较好 由于抛弃&求证式&教学思路,采用&三步走&教学思路和&三重提问法&,因此,课堂别开生面,有新鲜感,学生喜欢学,踊跃发言,实现了以教师的&讲&为主到学生的&学&为主的转变。 这是一节校际交流课,来听课的老师出于礼貌,他们只说优点,不讲缺点。这节课到底有没有缺点呢?后来我请教本校听课的老师,发现两个问题。 1、&三步走&教学思路和&三重提问法&运用不自然 我对教学环节的过渡不自然,对课堂节奏的调控不灵活,而学生对有些问题感到愕然。有时,讨论不下去或延时太长,我就用直接分析代替学生的探讨,又走回讲授法的老路。 2、存在通病&&中下层学生较少发言 我以前用讲授法去教,学生习惯地听,现在要以学生说为主,情况就不同了,中下层学生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不愿发言。这节课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多是那十几个尖子生踊跃发言而已。 针对这两个问题,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我又思考了一段时间。最后,我找学生谈话,与本校听课的老师继续探讨,终于找到答案&&要对症下药! 1、坚持采用&三步走&教学思路和&三重提问法& 它们是提高议论文教学有效性的新方法,但新方法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教师用得多了,学生习惯了,自然会适应,自然会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有效地学习议论文。 2、加强引导,符合实际 要采取各种办法,加强对中下层学生的指导、引导、启发,让他们多发言。同时,教学设计要更符合他们的实际水平。比如,把一些问题转化为填空题,这样会降低一些难度,他们容易回答,当他们体验成功之后,自然会踊跃发言。 在反思过程中,我想起了王漫教授的一句话&&&课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把&讲课文&(直接讲授阐释结论,特别是教师自己的解读结论)变为&教读法&(教给学生解读方法)&。学生只有真正掌握读法,才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从而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我想这节课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尝试,我将向这个目标继续努力。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本站论坛稿)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本站论坛稿)
&&&&&&&&&&&&&&&&&&&&&&&《》备课指要&&&&&&&&&&&&&&&&&&&&&&&&&&&&&&&&&&&&&&&张国生&&&&&&&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近日翻看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最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一,几则参考资料&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2.关于王阳明格竹&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这个故事最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3.胡适的文章《格致与科学》&  此文论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观点与丁肇中先生相似,可以为佐证。现节选与本课相关部分。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有六七十家的不同界说。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合作的……程子朱了确实有了科学的目标、范围、方法。何以他们不能建立中国的科学时代呢?他们失败的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 明朝有个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他曾讥笑程子朱子的格物方法。他说:“即物穷理是走不通的路。我们曾实地试验过来。有一天,一位姓钱的朋友想实行格物,我叫他去格庭前的竹子。钱先生坐在竹子边,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道理来。我就自己去试试,一连格了七天,也格不也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的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格物!”&&&& 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终不能实行“即物穷理”,终不能建立科学。&4.&丁肇中先生的几张照片&&&&&&&&&还可以有其他一些参考资料,例如丁肇中的自述《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以及丁肇中谈实验物理、谈反物质、谈宇宙大爆炸等。这些文章较长,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录出了。&&二,关于本文结构层次的商榷&《教师教学用书》认为,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5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我认为这种分法不当,对段意的概括也不准确。理由如下:&1.第一段并不是“提出论题”。此文是一篇讲演稿,第一段只是讲演开始前的概括介绍,介绍这次讲演的内容和范围。至于“论题”,《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据此,这篇文章的论题应是其题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文章不能分为三部分,而应分为两部分:第一自然段是一部分(如前所述),其余是一部分――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3.说第2-5自然段是论述“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也不准确,太宽泛了。准确的说应是: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那么准确的分层应当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应当是:&第一部分(1段),概括交代讲演内容: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又分4层:&1.(2段):“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2.(3-5段):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3.(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4.(13段)得出结论: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另外我给课本编辑先生提一个建议:第一自然段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把它删除,本文内容会更集中,更严谨。当然,这需要征得丁肇中先生同意。&三,我的教学设计&1.介绍作者。提供丁肇中教授照片5张,照片加动感美术字:“追星当追这样的星”等。另通过超级链接进入丁肇中主页,推荐学习浏览。&2.预习课文,整体感知,弄清下列问题: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怎样解释?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本文的结论是什么?&3.阅读2-5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格物致知”出自何处?引原文,让学生背过“三纲领”和“八条目”。&作者对《大学》“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传统的中国教育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吗?为什么?&作者用什么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王阳明是什么人?王阳明“格竹子”是怎么回事?课文是怎样介绍的?想深入了解请参看王阳明《传习录》原文,附带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1)解释加红色的词语。(2)“格天下之物”的思想出于何处?(3)二人“格竹”的结果如何?他们得出什么结论?(4)这样“格”竹子的方法对吗?为什么?&参读胡适《格致与科学》(节选),回答下列问题:(1)“格致”有哪两种意思?(2)胡适写此文想说明什么?(3)胡适与丁肇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相同吗?&作者认为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失败?然后提供佐证材料: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4.阅读6-12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提示这一段大意的语句哪一句?揭示本段论点的语句是哪一句?“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作者用什么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这个例子典型吗?&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有哪两个方面?&5.归纳练习&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6.学生论坛&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此题系发散性的讨论题,不必得出一致的标准的答案;如果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也请你在讨论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7.扩展迁移&&&& 一是提供一组图片,让学生了解丁肇中先生是怎样从事“实验科学”的:&1.丁肇中教授负责实施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大的研究项目――L3实验室。&2.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加速器使用的环状隧道,位于地下50至170米之间,周长27公里,规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3.由中美等国家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这是为了在外层空间寻找反物质、暗物质以及研究宇宙射线实验研制的首台太空磁谱仪。该实验由丁肇中教授主持,中国承担关键部件――永磁体系统的研制。&二是“网上阅读”:你想更多地了解丁肇中博士吗?点击进入下列网页:“丁肇中网页”“丁肇中自传《在探索中》”“丁肇中谈实验物理”“丁肇中谈反物质”“丁肇中谈宇宙大爆炸”“丁肇中与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粒子史话”……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搜索资料。&  看了以上设计,可能有的教师会认为课外内容多了一些,难度也大了一些,甚至怀疑搞这些不考的是不是得不偿失。对此[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