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园地参考理论版收费吗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汇报材料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主持人& 赵雅茜
求索课改路,苦练五年功;教学精彩处,马列生活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省级资助课题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五年的不懈追求,五年的刻苦磨砺,收获了不菲的心得体会,现在已经迎来了专家验收结题的时刻。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彻底改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赋予了思想政治课课堂鲜活的生活气息,五年前,我们申报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
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用新课程理念引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用生活化教学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以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理论构建研究。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基本涵义研究;教学生活化中的“生活”研究;教学生活化中的主体功能研究;教学生活化模式建构研究等。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主要是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研究,包括: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旧课程教材教学比较研究;以提升正确思想政治价值观为目标的生活逻辑训练研究;体现“育人为本”原则的思想政治课交互式教学研究等。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五年来,本课题研究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运用了行为研究、课堂观察、文献资料、教育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
1.新课程全面实施前的研究阶段
时间:2006年3月~2007年8月。
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国内外有关教学生活化的文献资料,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提高课题组成员对教学生活化的认识水平和理论素养;积极搜集新课改地区的教学案例、教改论文,探索性开展“用新理念讲旧教材”的教学研究和观摩活动,并创造条件派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类新课程培训活动,使课题组成员基本具备了新课程理念,初步把握了新课程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
2.各个模块的教学生活化研究阶段
时间:2007年9月~2009年8月。
主要任务是:全面进行以行为研究法为主、以课堂观察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为辅的分模块课堂教学生活化理论和实践研究活动。
2007年9月到2008年1月,主要是立足高一课堂开展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组成员围绕这一模块的内容目标进行12次教学观摩活动,努力探索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模式,并收集了《经济生活》教学生活化的大量教学案例、课件、音像资料。以熊艳老师教出的《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荣获长沙市新课程教学竞赛一等奖为标志,初步具备了教学生活化模式的雏形。
2008年2月到2008年7月,开展了《政治生活》模块教学生活化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针对这一模块内容与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参与较少的实际,大胆进行了以“模拟演示”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生活化研究和实践,通过课堂上模拟民主选举、模拟民主决策、模拟“两会”、模拟联合国等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教学资料。
2008年9月到2009年1月,以高二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文化生活》模块教学生活化研究。在这一模块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主要是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现象大量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合作探究,几乎每堂课都确立了生活主题,都使用了相应的音像资料,都能让学生在文化的历练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与此同时,课题组还继续以高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不断完善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着手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经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们实现了课题研究的重大突破,总结出大量的教学研究经验,初步形成了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框架。
2009年2月到2009年7月,课题组主要面对的是较为抽象的《生活与哲学》以及选修模块的教学生活化研究,这是课题研究的攻坚阶段。在这一阶段,课题组成员一方面充分利用前三个模块研究中积累的生活素材,另一方面不断发掘新的生活素材,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这些素材进行反复的分析、提炼,确定生活主题,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对具体事物感悟的基础上、反思的过程中,升华到一般性的哲学认识。对于选修模块,课题组也以内容“主题”为单位,开展了主题性研究活动,实现教材主题和生活主题的统一。
3.研究过程反思、成果收集整理阶段
时间:2009年8月~2010年10月。
主要任务是:进一步通过行为研究,撰写教学论文,全面总结反思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过程,完善教学模式,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按论文专著、调查报告、教学案例、教学光盘(包括课件、音像资料等)进行汇编整理,结集出版。同时,还就如何推进高考复习的生活化、教学生活化与各类考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
4.搜集社会反响、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时间:2010年1月~2011年5月。
主要任务是:推介课题研究经验,完善课题研究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先后10多次“请进来”和“走出去”活动,积极推介课题研究的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一阶段,课题组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了大量的来自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一线教师和新闻媒体,对课题研究的各种评价,特别是来自学生的切身感受和评价。在掌握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初步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五易共稿共同完成了结题报告的撰写工作。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基本结论
1.初步界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概念
通过研究,课题组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涵义是:将生活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学会生活。此外,还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生活资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去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深奥的教学内容通俗化,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和一般的具体生活不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中的生活是积极的、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其涉及面广、正面导向性强、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未来生活的美好场景,给人以热情的追求和憧憬。
在研究中,课题组成员高度关注课堂主体的各种表现,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认为:课堂的生活是“主体”的生活;课堂的活动是“主体”的活动;课堂的成果应为“主体”所共享。
2.初步构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模式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是整体课程改革目标的共同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指向的目标是: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探究生活本质的过程和方法;正确的生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所需要的知识是指能有效帮助和指导学生生活的知识;所需要的技能是指开创美好生活的技巧和能力;所进行的过程是指教师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所倡导的方法是指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方法;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对生活充满感激和热爱,对生活的本质进行积极探究,恰当地设计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并立志为之而付出艰苦的努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一般包括四个步骤:一是确立生活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客观条件,通过营造一定的生活场景,确定好师生、生生可能平等对话与交流的主题。这一主题既要能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又要能体现生活的本质。生活主题的确立为教学生活化构筑了平台。二是探究生活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生活问题,并以提问、设疑、辨误等方式予以展现。这为教学生活化的有效开展,为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提供了切入点。三是解除生活疑惑。学生解除生活中的疑惑是教学生活化的主要环节。解除生活的疑惑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活提供理论帮助和现实引导。四是设计生活范式。解除了生活疑惑后,学生就会在真理之光的指引下,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自己的生活范式。这一范式既可以是着眼于现实的亲身实践,也可以是着眼于未来的美好蓝图。
3.初步厘清了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问题
通过对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新旧课程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等比较研究,课题组成员认识到: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并不是要把课堂变成一种简单的“生活”展示,而是要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整合;感受到了体现“育人为本”原则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交互式教学的内在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新课改理念的贯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科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深化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获得了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所具有的“幸福感”;达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素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学生的兴趣由“消极”走向“期待”,学生的行为表现由“表象”走向“内在”,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印证”走向“探究”。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新课程理念是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对课题的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我们的基本结论是:走向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决定课堂组织形式的生活化,课堂组织形式的生活化必将催生教学内容在更广阔的领域走向生活;“基于生活、面向生活、为了生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走进生活、走出误区、走入心灵、走向未来”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按生活的内在逻辑提炼生活主题、展开生活主题,是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根本途径。学生可亲可感的生活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中的生活应该是积极的、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由“印证”走向“探究”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特色;思想政治课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是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地回答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领学生积极追求和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
从1992年开始,我们政治教研组就提出了思想政治课堂中大胆运用“生活话题”教学的设想,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教改教研之中。经过实践,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1992年和1994年我们运用情境教学法参加市高初中青年教师竞赛均获一等奖,1995年运用该方法成功地教出了“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学经验交流会”汇报课,并将此课进行整理后撰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1996年2月6日第二版),2003年以来我组教师撰写的“思想政治课中的教学生活化”系列论文连续7年被评为湖南省论文评选一等奖。2004年、2006年我们的论文均获全国一等奖。这些初步经验和成果为我们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11月,我校青年教师熊艳代表长沙市参加湖南省新课程竞赛获一等奖第一名,2008年10月,熊老师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录像课竞赛荣获一等奖。2010年10月,长沙市宁乡一中青年教师谢爱华运用我们 “教学生活化” 的研究成果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2010年12月,课题组成员方俊老师的《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课例和熊艳老师的《文化的多样性》录象,参加了“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邀请赛”,在9000多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双双荣获一等奖。
在研究中,课题组注重积累、总结和提升,围绕课题撰写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其中有近20篇教学生活化论文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新课程学习》、《新课程》、《教师》、《当代教育论坛》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同时,课题组还课题组还积累了大量的优秀课例、课件、积件和录像,并编著了30个优秀教学课例。2011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课题组编辑出版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论文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课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自主学习笔记本》,并向社会公开发行。
四、建立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的立体平台
为了更好地展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课题组努力构建起全方位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的立体平台。
1.课堂平台
课题组成员积极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并使之不断地指导教学实践,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课题研究的成果。与此同时,课题组还将充分体现教学生活化理念、反映教学生活化要求的优秀课例、研究论文结集出版,刻录制作成光盘,编制出版了各模块的学案、自主学习笔记本,从而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层面的指导和操作层面的帮助。
2.网络平台
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和后续研究中所关注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起以“走进生活”为主题的网站。网站共设理论前沿、名师论坛、课题研究、教学资源、课堂内外、教研掠影、成果展示、学术沙龙、团队风采、成长足迹等十个栏目,并安排专人负责网站的维护和管理,以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并使之成为我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交流的重要平台。
3.社会平台
课题组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立足点是生活、是实践,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活动。基于此,课题组配合学校学生工作处建立起以三一重工为基地的经济活动实践平台、以清水塘社区为基地的政治活动实践平台、以学生社团为基础的文化活动平台。课题组具体指导的 “模拟联合国”社团,积极参加北京、深圳、上海和哈佛大学的活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校学生会主席、学校“模拟联合国”社团的创始人陈雅琢同学在活动中表现优异,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录取,成为该校哈斯商学院全球招收的60名学生之一。
在构建成果展示的社会平台过程过程中,课题组积极地“引进来”和“走出去”,与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出版社、省教育厅主管的《教师》杂志、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长沙市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等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杭州第二高级中学、长沙市长郡中学、岳阳市一中、岳阳县一中、长沙宁乡一中、株洲市八中、湘西民族中学等省内外名校建立起定期交流机制。
尽管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付出的艰苦的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由于课题组成员的水平和时间限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更自觉地运用教材知识的问题、如何科学地进行取样调查、实证分析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设计生活主题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必然会促进课题组成员会跃马扬鞭,不断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湖南省教育厅领导、省教育规划办领导、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彭继红教授和谭吉华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所曹汉庆副所长和严伯霓主任、长沙市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各位同仁的悉心指导,得到了长郡中学政治组教师、岳阳市一中政治组教师、岳阳县一中政治组教师、长沙宁乡一中政治组教师、株洲市八中政治组教师、湘西民族中学政治组教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是什么级别的刊物_百度知道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提问者采纳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为中学基础教育服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学类期刊。它提供中学教改、课改、考改信息;反映初高中政治课各年级教学内容的新动向、新问  题、新成果;刊登教研论文和研究资料;开展对思想政治课重大问题和当前时政热点问题的讨论;促进教材改革、教师教学研究工作。本刊自1972年创办以来,以其较高的理论性和指导性、实用性深受广大中学师生的欢迎。
2006年,本刊将立足于“扬弃、适度、原创、开放”的科学理念,继续保持形式多样、选题宽广、视角新颖、观点敏锐的特色优势,以实用性为主旋律,全方位、高层次、持久性地增强教学指导性,密切关注当前中学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情况,紧跟新课程改革前进的步伐,及时反映考试命题模式多元化的态势,从而为中学教学服务,为提高广大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服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月刊,国际大开本64面,每月1日出版。  核心期刊:政治类的  D1,3,5,7,8-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现代国际关系 3、欧洲研究
4、国际问题研究 5、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美国研究 7、国际论坛 8、当代亚太 9、国际观察 10、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1、国外理论动态 12、国际政治研究 13、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4、世界知识
15、外交评论
16、当代世界
17、日本学刊
18、西亚非洲
19、太平洋学报
20、俄罗斯研究  D0,2,4,6,A-中国政治  1、中国行政管理 2、政治学研究 3、求是 4、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教学与研究 6、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7、马克思主义研究 8、社会主义研究 9、半月谈 1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11、理论前沿 12、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3、了望 14、科学社会主义 15、中共党史研究 1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7、毛泽东思想研究 18、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9、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1、新视野
22、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3、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4、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5、理论探讨
26、党的文献
27、理论与改革
2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9、长白学刊
31、理论探索
32、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33、理论月刊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36、思想教育研究
37、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38、党建研究
39、行政论坛
40、理论学刊
41、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42、人民论坛 4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44、中国青年研究 45、理论导刊 4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47、红旗文摘  D9-法律  1、法学研究 2、中国法学 3、法学 4、法商研究 5、政法论坛 6、现代法学 7、中外法学 8、法学评论 9、法律科学 10、法制与社会发展 11、法学家 12、比较法研究 13、环球法律评论 14、当代法学 15、法学论坛 16、政治与法律 17、河北法学 18、法学杂志 19、法律适用
20、 行政法学研究 21、中国刑事法杂志 22、人民司法 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4、人民检察 25、知识产权 26、中国法医学杂志 27、中国司法鉴定  你看有他没有,没有就是国家级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中学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简单说是省级刊物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不能读取分享JS文件
不能读取音频朗读器JS文件
不能读取语音朗读的配置信息
保护视力色:
关于公布首届长三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结果的通知
&&&(索取号:AA3-001&&发布日期:<font color="#FF-01-30)
&&&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江苏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厅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举办首届长三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的通知》(沪教委德〔2012〕50号)精神,经过各省市初评、复评两轮综合评定,浙江大学张彦等5位同志荣获&首届长三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安徽大学李明等8位同志荣获比赛二等奖;扬州大学胡立法等19位同志荣获比赛三等奖。
版权所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地址:大沽路100号(市政大厦)&&邮政编码:200003&&电话: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 - 11:30,13:30 - 17:30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Address: 100 Da Gu Road, Shanghai, China 200003
Tel:(-1111 EMAIL:jwxf@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 Reserved
不能读取繁简体JS数据文件
不能读取网站量化工具当前位置: >>
>>正文内容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 程 类 型:公共基础必修课
时:理论学时:42
课外学时:22
适 用 专 业:全院所有专业
先 修 课 程:
开 课 单 位: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是高等学校的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突出了教育重点,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读性。它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一代新人,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五、实践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一、组织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1、在每学期开始,结合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新情况,理论与社会热点,进行充分酝酿讨论,确定出社会调查的参考题目(不少于20个),开学一周后(第2周)布置给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任课教师可安排一定时间,讲授有关社会调查的方法,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等。
2、学生利用五一、十一长假及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占平时成绩的70%)。学生社会调查的内容不限,可以采用教师给出的参考题目,也可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可以个人进行调查,也可组成调查小组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2周,布置发动。布置社会调查任务与要求,给出参考题目,进行组织发动。
第3—4周,进行可行性研究。学生对选定的题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包括调查的目的、意义、必要性、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等。对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调查题目,任课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调查中遇到的困难,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第5周,设计调查表格。
第6—12周,进行调查和数据整理。
第10—11周,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第12—15周,任课教师批阅社会调查报告。在此期间,任课教师要对需修改的调查报告,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补充。
考虑到教师时间与精力的限制,不可能对每篇调查报告进行指导和修改,教师可有选择地对部分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调查报告重点进行指导和修改,但每个教学班次不得少于5篇。
3、社会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要求用300字稿纸书写或A4纸打印。
4、学期末,教研室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完善的办法。对优秀的社会调查报告,推荐参加院优秀社会调查报告的评选,并计划每年出版优秀社会调查报告集。通过限制性要求与物质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任课教师作好发动组织工作,严格要求,认真指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求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1、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由各院系组织学生清明节扫墓,聘请老红军老干部做报告,组织图片展览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2、实地参观考察。为使学生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增强学习三大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各院系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工厂农村社区,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
3、进行理论研讨。结合党校学习,各院系成立理论学习小组,对当前重大理论问题,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人才观等新理论,开展学习讨论,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达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并把理论贯彻到言与行、学习与生活中去。
六、有关教学环节的说明
本课程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本质的特征,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活动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去观察、分析和认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
第三,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把课堂讲授与学生读原著、自己讲专题、做演讲、小组讨论、写有针对性的论文和观看录相资料等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此,本课程组在实践中总结并采用了研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和辩论式教学法等。
第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本课程教研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熟练地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积极着手建立教学平台和本课程的教学网站建设。教学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20万字以上的教学大纲、教案、讲稿与多媒体教学课件,80个以上的教学案例和大量的习题、自测题,经典作家著作选读和相关文献,大量的音像资料,包括电影、专题片和录象等。
总之,从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做起,这是将学生吸引在课堂上的良策。课程组要求教师从认真备课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内容上详略得当,节奏上快慢适当,神态上落落大方,语气上抑扬顿挫,尽可能在每次课上组织一到两次高潮,用激情演绎教学。
本课程教学方式实行课堂面授和实践相结合,根据教学的进度,有组织的走出课堂,进行调查实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的三大理论的理解。课堂布置作业,完成实践报告的撰写。本课程所采用闭卷(或开卷)形式的考核方法。最终成绩的评定如下:作业、实践报告按30﹪、期末考试成绩按70﹪来计算。
七、教学大纲、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
17&#8226;31993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1992“”31993
1“”“”“”
1319931058——61
2319931012——15
3319931030——31
41997121199——120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