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九的1,2,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习题22.1的第7题和22.2的第9题和12题_百度知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习题22.1的第7题和22.2的第9题和12题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22.1第7题:设有x人参加聚会,根据题意可得x(x+1)除以2=10,化为一般形式:x的平方-x-20=022.2第9题:设共有x家公司参加商品交易会,根据题意得x(x-1)除以2=45,解得x1=-9,x2=10由题意得x1=-9不符合题意,故x=10第12题:设人均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由题意得1200(1+x)平方=1452,解得x1=0.1=10%,x2=-2.1(舍去)
其他类似问题
数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九年级第一章证明二练习题及答案全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页免费5页免费15页1下载券6页免费7页免费 6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页免费6页免费3页1下载券7页免费15页1下载券
九年级第一章证明二练习题及答案全套|九​年​级​第​一​章​证​明​二​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推 荐 文 章
最 新 调 查
点击文章页列表页上部导航栏,可以按教材浏览你需要的资源.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 qq:热门搜索:
&&&&&&&&&&&&&&&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
第四章《一元二次方程》课时学案(一)
4.1一元二次方程
【目标导航】
  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ax2+bx+c= 0(a≠0),正确理解和掌握一般形式中的a≠0,&项&和&系数&等概念;会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下列方程:(1)x2-1=0; (2)4 x2+y2=0; (3)(x-1)(x-3)=0; (4)xy+1=3.
 (5)其中,一元二次方程有(
A.1个   
B.2个  
2、一元二次方程(x+1)(3x-2)=10的一般形式是
,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系数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小区在每两幢楼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则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4、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两个数之积为10,求这两个数。
  5、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3(x+1)2= 2(x+1)
  C.ax2+bx+c= 0
D.x2+2x= x2-1
  6、把下列方程化成ax2+bx+c= 0的形式,写出a、b、c的值:
  (1)3x2= 7x-2
(2)3(x-1)2 = 2(4-3x)
  7、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m-2)x2-mx+2=m-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8、若关于的方程(a-5)xa-3+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求a的值?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15,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10、一块面积为60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把它的一边剪短10厘米,恰好得到一个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11、判断下列关于x的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1)2(x2-1)=3y;
  (3)(x-3)2=(x+5)2;
(4)mx2+3x-2=0;
  (5)(a2+1)x2+(2a-1)x+5a =0.
  12、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1)(3x-1)(2x+3)=4;
(2)(x+1)(x-2)=-2.
  13、关于x的方程(2m2+m-3)xm+1-5x+2=13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了解形如x2=a(a≥0)或(x+h)2= k(k≥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直接开平方法
  2、理解直接开平方法与平方根的定义的关系,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3的平方根是
;0的平方根是
;-4的平方根
  2、一元二次方程x2=4的解是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方程的解为(
   A、0
D、以上均不对
  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若方程有解,则必须(
   A、n=0
B、n=0或m,n异号
C、n是m的整数倍
D、m,n同号
  5、方程(1)x2=2的解是
; (2)x2=0的解是
  6、解下列方程:
(1)4x2-1=0 ;
(2)3x2+3=0 ;
    (3)(x-1)2 =0 ;
(4)(x+4)2 = 9;
  7、解下列方程:
(1)81(x-2)2=16 ;
(2)(2x+1)2=25;
  8、解方程:
(1) 4(2x+1)2-36=0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x+h)2=k ,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k≥o
  10、方程(1-x)2=2的根是(
  A.-1、3
  11、下列解方程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1)x2=-2,解方程,得x=±
  (2)(x-2)2=4,解方程,得x-2=2,x=4
  (3)4(x-1)2=9,解方程,得4(x-1)= ±3, x1=;x2=
  (4)(2x+3)2=25,解方程,得2x+3=±5, x1= 1;x2=-4
  12、方程 (3x-1)2=-5的解是
  13、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4x2=9;
(2)(x+2)2=16
  (3)(2x-1)2=3;
(4)3(2x+1)2=12
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第二课时
【目标导航】
  1、经历探究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转化为(x+h)2= k(n≥0)形式的过程,进一步理解配方法的意义;
  2、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x2+6x+
)2;(2)x2-2x+
)2;(4)x2+x+
2、将方程x2+2x-3=0化为(x+h)2=k的形式为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2=0时,第一步是
,第二步是
,第三步是
 4、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8x+7=0,则方程可变形为( )
 A.(x-4)2=9
B.(x+4)2=9
 C.(x-8)2=16
D.(x+8)2=57
 5、已知方程x2-5x+q=0可以配方成(x- )2=的形式,则q的值为( )
 6、已知方程x2-6x+q=0可以配方成(x-p )2=7的形式,那么q的值是( )
 7、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4x=5;
(2)x2-100x-101=0;
 (3)x2+8x+9=0;
(4)y2+2y-4=0;
 8、试用配方法证明:代数式x2+3x-的值不小于-。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完成下列配方过程:
  (1)x2+8x+
(2)x2-x+
 10、若x2-mx+
)2,则m的值为( ).
 11、用配方法解方程x2-x+1=0,正确的解法是( ).
  A.(x- )2= ,x= ±
B.(x- )2=-,方程无解
C.(x- )2= ,x=
D.(x- )2=1, x1=;x2=-
 1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6x-16=0;
(2)x2+3x-2=0;
(3)x2+2x-4=0;
(4)x2-x-=0.
 1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a、b、b,且两直角边a、b满足等式(a2+b2)2-2(a2+b2)-15=0,求斜边c的值。
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第三课时
【目标导航】
  1、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进一步体会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
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2)2x2-3x+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x2-5x-8=0的步骤中第一步是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2x2-6x+3=2(x-
;x2+mx+n=(x+
4、方程2(x+4)2-10=0的根是
5、用配方法解方程2x2-4x+3=0,配方正确的是( )
A.2x2-4x+4=3+4
B. 2x2-4x+4=-3+4
C.x2-2x+1=+1
D. x2-2x+1=-+1
  6、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配方错误的是( )
  A.x2+2x-99=0化为(x+1)2=100
B.t2-7t-4=0化为(t-)2=
C.x2+8x+9=0化为(x+4)2=25
D.3x2-4x-2=0化为(x-)2=
7、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4)2x2-4x+1=0。
8、试用配方法证明:2x2-x+3的值不小于.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用配方法解方程2y2-y=1时,方程的两边都应加上( )
10、a2+b2+2a-4b+5=(a+
1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2+1=3x;
(2)3y2-y-2=0;
   (3)3x2-4x+1=0;
(4)2x2=3-7x.
12、已知(a+b)2=17,ab=3.求(a-b)2的值.
13、解方程:
(x-2)2-4(x-2)-5=0
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第四课时
【目标导航】
  1、体验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过程,明确运用公式求根的前提条件是b2-4ac≥0
  2、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把方程4-x2=3x化为ax2+bx+c=0(a≠0)形式为
2、方程x2+x-1=0的根是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用公式法解方程x2+4x=2,其中求的b2-4ac的值是( )
4、用公式法解方程x2=-8x-15,其中b2-4ac=
,方程的根是
5、用公式法解方程3x2+4=12x,下列代入公式正确的是( )
6、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和5,第三边的长是方程3x2-10x-8=0的根,则此三角形是
7、如果分式的值为零,那么x=
  8、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3 y2-y-2 = 0
(2) 2 x2+1 =3x
  (3)4x2-3x-1=x-2
(4)3x(x-3)=2(x-1)(x+1)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把方程(2x-1)(x+3)=x2+1化为ax2 + bx + c = 0的形式,b2-4ac=
,方程的根是
10、方程(x-1)(x-3)=2的根是( )
A. x1=1,x2=3
1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0的一个根是-2,则m=
,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12、若最简二次根式和是同类二次根式,则的值为( )
13、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2x-8=0;
(2)x2+2x-4=0;
(3)2x2-3x-2=0;
(4)3x(3x-2)+1=0.
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5)第五课时
【目标导航】
  1、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代数式b2-4ac对根的情况的判断作用
  2、能用b2-4ac的值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方程3x2+2=4x的判别式b2-4ac=
,所以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2、一元二次方程x2-4x+4=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不能确定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下列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方程式( )
B.4x2=3(4x-1)
C.x(x+1)=1
D.2y2+6y+7=0
4、方程ax2+bx+c=0(a≠0)有实数根,那么总成立的式子是( )
A.b2-4ac>0
B. b2-4ac<0
C. b2-4ac≤0
D. b2-4ac≥0
5、如果方程9x2-(k+6)x+k+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6、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2x2+3x+4=0;
(2)2x2-5=6x;
(3)4x(x-1)-3=0;
(4)x2+5=2x.
7、试说明关于x的方程x2+(2k+1)x+k-1=0必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已知一元二次方程(m-2)2x2+(2m+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方程(2x+1)(9x+8)=1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
D.不能确定
10、关于x的方程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
11、已知方程x2-mx+n=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符合条件的一组m,n的值可以是m=
  12、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 3x2-x+1 = 3x
(2)5(x2+1)= 7x
(3)3x2-4x =-4
  13、当k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kx2-(2k+1)x+k+3 =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6)第六课时
【目标导航】
  1、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方法
  2、能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求解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
  1、一元二次方程(x-1)(x-2)=0可化为两个一次方程为
,方程的根是
  2、方程3x2=0的根是
,方程(y-2)2=0的根是
,方程(x+1)2=4(x+1)的根是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
3、已知方程4x2-3x=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一个根x=
B.只有一个根x=0
C.有两个根x1=0,x2=
D.有两个根x1=0,x2=-
4、如果(x-1)(x+2)=0,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x=1或x=-2
C.x=2或x=-1
D.必须x=1且x=-2
5、方程(x+1)2=x+1的正确解法是( )
A.化为x+1=1
B.化为(x+1)(x+1-1)=0
C.化为x2+3x+2=0
D.化为x+1=0
6、解方程x(x+1)=2时,要先把方程化为
;再选择适当的方法求解,得方程的两根为x1=
7、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2+16x=0
(2)5x2-10x=-5
(3)x(x-3)+x-3=0
(4)2(x-3)2=9-x2
8、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1)(x-2)=(4x+1)(x-2)
(2) 4x2-20x+25=7
(3)3x2-4x-1=0
(4)x2+2x-4=0
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
9、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5(x+3)-2x(x+3)=0,可把其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10、如果方程x2-3x+c=0有一个根为1,那么c=
,该方程的另一根为
该方程可化为(x-1)(x
11、方程x2=x的根为( )
B. x1=0,x2=1
C. x1=0,x2=-1
D. x1=0,x2=2
1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2)2=3x+6;
(2)(3x+2)2-4x2=0;
(3)5(2x-1)=(1-2x)(x+3);
(4)2(x-3)2+(3x-x2)=0.
13、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1)2=1;
(2)2(x+1)2=x2-1;
(3)(2x-1)2+2(2x-1)=3;
(4)(y+3)(1-3y)=1+2y2.  答案第一节4.1
1、B 点拨:判定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看它是否符合3个条件(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最高次数为2.(2)、(4)含有两个未知数,(5)是分式方程.
2、3x2+x-12=0,3x2,3,x,1,-12. 点拨:注意项与项的系数的区别,并注意系数的符号。
3、解:设宽为xm,列方程得 x(x+10)=900
4、解:设另一个数为x,列方程得 x(x+3)=10
5、A 点拨:B是分式方程,C的二次项系数a值为确定,D的二次项抵消为0.
6、(1)3x2-7x=2=0,a=3,b=-7,c=2;(2)3x2-5=0,a=3,b=0,c=-5. 点拨 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中除a不能为0外,b、c可以为0。
7、解:整理得:(m-1)x2-mx+2-m=0,当m-1≠0即m≠1时,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点拨:判定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把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后再作判定。
8、解;由题意得:a-3=2且a-5≠0 ∴a=-5 点拨:注意a≠0.
9、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列方程得:2x2=15.
10、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列方程得:x(x+10)=600
11、解: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5);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1)、(2)、(3)、(4).
点拨:判定的方法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12、解:(1)6x2+7x-7=0,a=6,b=7,c=-7;(2)x2-x=0
13、解:由题意得
由m+1=2 得m=1,当m=1时,2m2+m-3=0,∴原方程不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第二节4.2
1、,0,没有平方根。点拨:运用平方根的性质。2、x=±2.3、D 点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方程有两解。
4、B 点拨:形如x2=a的方程有根的条件是a≥0.
5、x=,x1=x2=0. 点拨:注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写法。
6、解:(1) 4x2=1,x2=,∴x1=,x2=-.
(2)3x2=-3,x2=-1<0,∴原方程无解.
(3)x1=x2=1.
(4)x+4=±3,∴x1=-1,x2=-7.
7、解:(1) (x-2)2=,∴x-2=,∴x1=,x2=.
(2)2x+1=±5,∴x1=2,x2=-3.
8、解:(1)4(2x+1)2=36,∴(2x+1)2=9,∴2x+1=±3,∴x1=1,x2=-2.
(2)(x-2)=±(2x+3),∴x-2=2x+3或x-2=-(2x+3)∴x1=-5,x2=-. 点拨:解形如a(x+b)2=c的一元二次方程,一般情况下,总是把方程转化为(x+h)=k的形式.解(2)时把(2x+3)2当作常数。
点拨: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h)=k的方程,k≥0.
点拨:k>0时方程两解。
12、方程无解.
13、解:(1) x2=,∴x1=,x2=-.
  (2)x+2=±4,∴x1=2,x2=-6.
  (3)2x-1=,∴x1=,x2=.
  (4)(2x+1)2=4,∴x1=,x2=-.4.2第二课时
1、(1)9,3;(2)1,1;(3) ,;(4)
, ;(5) ,. 点拨:当二次项系数为1时,所配的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2、(x+1)2=4.
3、把-2移到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都加上4;配成完全平方,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x1=-2+,x2=-2-.4、B5、C
6、C 点拨:方程x2-6x+q=0配方后是x2-6x+9=-q+9,∴-q+9=7,∴q=2.
7、解:(1) x2-4x+4=5+4,∴(x-2)2=9,∴x-2=±3,∴x1=5,x2=-1.
(2)x2-100x=101,x2-100x+,∴x-50=±51,∴x1=101,x2=-1.
(3)x2+8x+16=7,∴(x+4)2=7,∴x-4=±,∴x1=-4+,x2=-4-.
(4)y2+2y+2=6,∴(x+)2=6,∴x+=±,∴x1=-+,x2=--.
8、解:x2+3x-=x2+3x+-=(x+)2-,
∵(x+)2≥0,∴(x+)2-≥-
9、(1)16,4; (2)
;(3) ±4x,±2;(4) ±3x,±. 点拨:完全平方式缺2ab这一项时,可填±2ab.
10、D 点拨:方程右边是已知的,∴-m=,∴m=-.11、B12、解:(1) x2-6x+9=25,(x-3)2 =25,∴x-3=±5,∴x1=8,x2=-2;
(2)x2+3x+=,(x+)2= ,∴x+=±,∴x1=,x2=;
(3)x2+2x+3=7,(x+)2=7,∴x+=±,∴x1=,x2=;
(4)x2-x+=,(x-)2=,∴x-=±,∴x1=,x2=.
13、解:(a2+b2)2-2(a2+b2)+1=16,(a2+b2-1)2=16,∴a2+b2-1=±4, ∴a2+b2=5或a2+b2=-3,∵a2+b2≥0,∴a2+b2=5,又∵a2+b2=c2,∴c2=5,∴c=(负值已舍去).4.2第三课时
1、(1),;(2) ,.点拨:代数式的配方,要注意二次项的系数没有化为1,而是提到刮号的前面。
2、方程两边都除以2(即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3、,-;,.
4、x1=,x2= 点拨:把刮号外的系数2化为1.
5、D 点拨: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方程,先把系数化为1,再配方。6、C7、解:(1) t2-t-2=0,t2-t+=,∴(t-)2= ∴t-=±,∴t1=4,t2=-1;
(2)x2-2x-=0,x2-2x+1= ∴(x-1)2= ∴x-1=±,∴x1=,x2=;
  (3)t2-t-1=0,t2-t+=,∴(t-)2= ∴t-=±,∴t1=,t2=;
  (4)x2-2x+=0,x2-2x+1=,∴(x-1)2= ∴x-1=±,∴x1=,x2=;
8、解:2x2-x+3=2(x2-x+)-+3=2(x-)2+,
∵2(x-)2≥0,∴2(x-)2+≥-9、D10 、1,2.点拨:a2+b2+2a-4b+5=(a2+2a+1)+(b2-4b+4)
11、解:(1) x2-x+=0,x2-x+ = , ∴(x-)2= ∴x-=±,
 ∴x1=,x2=;
  (2)y2-y-=0,y2-y+= ,∴(y-)2= ∴y-=±,
 ∴y1=,y2=;
(3) x2-x+=0,x2-x+ = , ∴(x-)2= ∴x-=±,
 ∴x1=,x2=;
(4)2x2+7x-3=0, x2+x+=,(x+)2=,∴x+=±,
∴x1=,x2=.
12、解:∵(a-b)2=a2-2ab+b2=a2+2ab+b2-4ab=(a+b)2-4ab
∴(a-b)2=17-4×3=5.
13、解析:把x-2看成一个整体
  解:(x-2)2-4(x-2)+4=9
∴(x-2-2)2=9
∴x1=7,x2=-14.2第四课时
1、 x2+3x-4=0,25.
2、 x1=,x2=.点拨:直接代入公式x=
3、 D 点拨:求的值,原方程须转化为的形式。4、 4,.5、 D 点拨:代入公式时原方程须化为一般式,并注意系数的符号。
6、 直角 点拨:方程的根是4、-,第三边为4.
7、 -2 点拨:由分式概念可知x2+x-2=0且x-1≠0,∴x=-2
8、 解:(1) ∵a=3,b=-1,c=-2,b2-4ac=(-1)2-4×3×(-2)=25>0,∴x== ∴x1=1,x2=-.
(2)移项,得2x2-3x+1=0. ∵a=2,b=-3,c=1,b2-4ac=(-3)2-4×2×1=1>0,∴x== ∴x1=1,x2=.
(3)整理,得 4x2-4x+1=0. ∵a=4,b=-4,c=1,b2-4ac=(-4)2-4×4×1=0,∴x== ∴x1=x2=.
(4) 整理,得x2-9x+2=0. ∵a=1,b=-9,c=2,b2-4ac=(-9)2-4×1×2=73>0,∴x== ∴x1= ,x2=.
9、41,x1= ,x2=.10、C11、1,.点拨:把代入方程,()2+4()-m=0,∴m=1;再把m=1代入方程,利用公式求根。
12、D 点拨:由m2-7=8m+2,得m1=9,m2=-1.但m2-7≥0,∴m=9.
13、解:(1)∵a=1,b=-2,c=-8,b2-4ac=(-2)2-4×1×(-8)=36>0,∴x== ∴x1=4,x2=-2.
(2) ∵a=1,b=2,c=-4,b2-4ac=22-4×1×(-4)=20>0,∴x== ∴x1=,x2=.
(3) ∵a=2,b=-3,c=-2,b2-4ac=(-3)2-4×2×(-2)=25>0,∴x== ∴x1=2,x2=-.
(4) 整理,得9x2-6x+1=0. ∵a=9,b=-6,c=1,b2-4ac=(-6)2-4×9×1=0,∴x== ∴x1= x2=.4.2第五课时
1、-8,方程没有实数根.点拨: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B,点拨:b2-4ac=0.
3、D 点拨:计算各个方程的b2-4ac的值.
4、D 点拨:有实数根,包含两种情况:b2-4ac>0 和b2-4ac=0.
5、0或24 点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b2-4ac=0,即(k+6)2-4×9×(k+1)=0,解得k=0或24
6、解:(1) ∵a=2,b=3,c=4,b2-4ac=32-4×2×4=-23<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2)整理,得 2x2-6x-5=0 ∵a=2,b=-6,c=-5,b2-4ac=(-6)2-4×2×(-5)=76>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3) 整理,得 4x2-4x-3=0 ∵a=4,b=-4,c=-3,b2-4ac=(-4)2-4×4×(-3)=64>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4) 整理,得 x2-2x+5=0 ∵a=1,b=-2,c=5,b2-4ac=(-2)2-4×1×5=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7、解析:只需说明b2-4ac>0
解:b2-4ac=(2k+1)2-4(k-1)
=4k2+4k+1-4k+4=4k2+5∵4k2≥0,∴4k2+5>0,即b2-4ac>0.
∴原方程必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 解析:在运用根的判别式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时要考虑a≠0.
解:由题意得 (2m+1)2- 4(m-2)2>0且(m-2)2≠0,
  ∴4m2+4m+1-4m2+16m-16>0且m≠2,
  ∴m>且m≠2.
9、A 点拨:化为一般式后b2-4ac=121.
10、C 点拨:(2)2-4>0且k≥0,∴k>1.
11、2,1 点拨:答案不惟一,只需满足m2-4n=0即可.
12、解:(1) 整理,得 3x2-4x+1=0 ∵a=3,b=-4,c=1,b2-4ac=(-4)2-4×3×1=4>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整理,得 5x2-7x+5=0 ∵a=5,b=-7,c=5,b2-4ac=(-7)2-4×5×5=-51<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3) 整理,得 3x2-4x+4=0,∵a=3,b=-4,c=4,b2-4ac=(-4)2-4×3×4=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13、解:∵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k+1)2-4k(k+3)>0且k≠0
    ∴-8k+1>0且k≠0
∴k>且k≠04.2第六课时
1、x-1=0,x-2=0 ,x1=,x2=2.点拨:ab=0,则a=0或b=0.
2、x1=x2=0,y1=y2=2,x1= -,x2=4
3、C 点拨:方程两边不能除以x,否则会漏根.
4、A 点拨:ab=0,a=0或b=0.
5、B 点拨:利用提公因式分解因式.
6、x2+x-2=0,1,-2.点拨:x2+x-2=(x+2)(x-1).
7、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
x(x+16)=0,
x=0或x+16=0.
∴x1= 0,x2=-16.
(2) 原方程可变形为
x2-2x+1=0,
(x-1)2=0.
∴x1= x2=1.
(3) 原方程可变形为
(x-3)(x+1)=0,
x-3=0或x+1=0
∴x1= 3,x2= -1.
(4) 原方程可变形为
2(x-3)2+x2-9=0,(x-3)(2x-6+x+3)=0,即(x-3)(3x-3)=0.
x-3=0或3x-3=0.
∴x1= 3,x2= 1 .
8、解:(1) 原方程可变形为
(x-2)(3x-1-4x-1)=0,即(x-2)(-x-2)=0. x-2=0或-x-2=0. ∴x1= 2,x2= -2 .
(2) 原方程可变形为
2x2-10x+9=0,∵a=2,b=-10,c=9,b2-4ac=(-10)2-4×2×9=28>0,∴x== ∴x1=,x2=.
(3)∵a=3,b=-4,c=-1,b2-4ac=(-4)2-4×3×(-1)=28>0,∴x== ∴x1=,x2=.
(4) 原方程可变形为
     x2+2x=4,x2+2x+1=4+1,(x+1)2=5. ∴x+1=,∴x1= -1,x2= -1.
9、 x+3=0,5-2x=0;
10、2,2,-2 点拨:把x=1代入得1-3+c=0,∴c=2,把c=2代入原方程求解.
11、B 点拨:方程两边不能都除以x.
12、(1)原方程可变形为
(x+2)(x+2-3)=0,即(x+2)(x-1)=0.
x+2=0或x-1=0.
∴x1= -2,x2=1.
(2) 原方程可变形为
(3x+2-2x)(3x+2+2x)=0,即(x+2)(5x+2)=0.x+2=0或5x+2=0.∴x1=-2, x2= -.
(3) 原方程可变形为
(2x-1)(5+x+3)=0,即(2x-1)(x+8)=0. 2x-1=0或x+5=0
∴x1=,x2= -8.
(4) 原方程可变形为
2(x-3)2-x(x-3)=0,(x-3)(2x-6-x)=0,即(x-3)(x-6)=0.
x-3=0或x-6=0.
∴x1= 3,x2= 6 .
13、解:(1)直接开平方得:3x-1=±1,∴3x-1=1或3x-1=-1.
∴x1=,x2=0.
(2) 原方程可变形为
2(x+1)2-(x+1)(x-1)=0, (x+1)(2x+2-x+1)=0,
即(x+1)(x+3)=0.
x+1=0或x+3=0.
∴x1=-1 x2= -3.
(3) 原方程可变形为
(2x-1)2+2(2x-1)-3=0,(2x-1-1)(2x-1+3)=0
(2x-2)(2x+2)=0
2x-2=0或2x+2=0.
∴x1=1 x2= -1.
(4) 整理,得5y2+8y-2=0. ∵a=5,b=8,c=-2,b2-4ac=82-4×5×(-2)=104>0,∴x== ∴x1= ,x2=.
江苏兴化沙沟初级中学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九年级 使用教师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使 用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 泸州七...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B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4.1 一元二次方程 执教人: 执教班级: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极其变...一 元 二 次 方 程 引 入 一般形式 定 义 巩固练习1 例 题 巩固练习2 小 结 重庆第18中学 瞿 晓 芳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引 入 一般形式 定 义 巩固练习1 例 题 巩固练习2 小 结 重庆第18中学 瞿 晓 芳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引 入 一般形式 定 义 巩固练习1 例 题 巩固练习2 小 结 重庆第18中学 瞿 晓 芳 ...1.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3)同步练习 考标要求: 1 会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根据...23.1 一元二次方程 (60分钟 60分) 一、综合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如果n是方程x2+mx+n=0的根...1.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3)同步练习 考标要求: 1 会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根据...1.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同步练习 考标要求: 会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根据问...
& 2007 - 2012 Dangzhi.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上文言文练习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