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研的方案结束语怎么写写

2015年大学毛概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2015年大学毛概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同时课余生活的质量也不断随之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学生的行为偏差。因此,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控制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尤为重要。
  (一)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如何处理课外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课余生活质量,使得学习与课余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建议,为学校的教务计划提供一些参考。
  (二)调查时间、对象 我们小组于2012年10月至11月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一至大三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安排与利用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中利用随机量表抽取了120位同学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此项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90%。)从返回的有效问卷分析来看,其中,男生60人,女生48人,城市的学生42人,
  农村的学生66人,大一26人,大二31人,大三38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分析
  这里所指的课余生活是指在课余时间里所做的各种活动。而课余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周一至周五从早九点到晚九点期间除去用于上课的时间所剩余的时间;另一部分是周末的全天时间。
  1、大学生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
  (1)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
  通过对所的数据的频数分析可以看出,大一学生的课外时间最多,平均达到每天六小时,而大三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较少,平均每天两小时。如图课外时间柱状分析图。
  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课外生活自我安排的态度可以看出,50%同学都是稍微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余下的部分,约有10%是仔细安排,而大多数都是无所谓或者不安排,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课外生活都是没有自主安排得,由此窥视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质量出于一个不理想的水平之上,亟待解决。
  (2)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类型以娱乐主导为主。
  根据某种活动在课余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为标准,可简单地将大学生课余生活分为学习主导型、活动主导型、运动主导型、娱乐主导型等类型。在学生课余活动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上网,占89%,而睡觉、玩手机、体育运动等也分别占55%、445和35%,这说明大学生课余生活类型是以娱乐主导为主。
  2、对课余生活的利用情况
  大学生课余生活脱离了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 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做兼职、义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很少,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个方面能力与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做准备。
  以上的种种数据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课余生活的状况,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二)对比分析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对比分析
  其中在购物和健身方面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购物这一项上女生占36%,而男生只有16%;相反,在健身一项上男生占22%,而女生则7%。通过性别之间的对比我们不难得出,男女生之间的课外生活所存在的差异极大程度上是受各自性别因素上的影响。
  2上网的学生多,使用时间长,上网目的不一。
  从调查结果看,约40%的学生每天花2-3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且12%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68.6%的时间用于聊天,上校内及论坛,看影视剧。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越来越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学习方式。但仅有12%的上网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其余大部分用于聊天,冲浪,游戏和看影视剧。可见,大学生的网络的学习价值和功能有待开发和提高。
  3、上网的主要内容分析
  网络资源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但是如何正确利用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据调查统计,在选择上网的同学中,以学习为目的的占 45%,朋友联络需要占21%,娱乐占28%。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健康的,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者有其他不健康的目的,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学生上网的内容。
  三、影响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和利用的若干因素分析
  (一)、客观因素
  1、生源地因素
  从统计结果来看,农村生源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大体上较城镇生源学生有计划性。在课余时间的利用内容方面,自习和上网两项均占农村生源和城镇生源学生课余时间的较大部分。而城镇生源学生选择逛街购物的比例为43.2%,为农村生源对应项19.1%的两倍多。在逃课记录上,农村生源学生与城镇生源学生大体持平,大部分学生选择偶尔逃课。在自习的状况方面,农村生源的学生和城镇生源学生均较注重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但城镇生源学生较农村生源学生更注重学习未来的发展科目,选择此项的比例分别为27.0%和22.2%。这就说明生源地因素是影响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和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源地因素大体上能反映出经济因素的相对影响性,因此,生源地因素应是经济因素的根本反映。
  2、有无电脑因素
  统计显示,有电脑的同学和无电脑的同学在对课余时间的计划性方面差别不大,但是在课余时间利用的具体内容上,有电脑的同学选择上网的比例明显高于无电脑的同学,分别为63.2%和51.6%。在选择兼职的比例中,无电脑的同学又高于有电脑的同学,分别为21.0%和13.2%。而在逛街购物的选项上,有电脑的同学选择此项的比例又高于无电脑的同学,比例分别为36.8%和22.6%。在有关逃课的选项上,有电脑的同学逃课比例又高于无电脑的同学, 甚至有电脑的同学选择全逃的比例占了2.6%。据另一项统计显示,有电脑的同学中大约75%为城镇生源学生。因此,此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生源地因素或经济因素。大学生课余生活状况的心理分析及对策--《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大学生课余生活状况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摘要】:调查数据反映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令人堪忧 ,这与他们自我意识的内在矛盾冲突 ,心理承受能力与应变能力差 ,偏安心理等诸多心理层面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 ,应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注重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等多种途径着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641【正文快照】:
一、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令人堪忧  大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 ,他们在干什么 ?有些什么想法 ?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在本校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总共发出了 1 60 0份调查问卷 ,共回收 1 487份 ,回收率为 92 .94%。在有效调查问卷中 ,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雨;主父文峰;;[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年03期
何青青;陈璐;魏梦晓;霍楠;姜峰;;[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年01期
赵丽娜;;[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永乐;[D];苏州大学;2010年
张燕;[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慧春;[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张蕾;[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张燕,万传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罗达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李彩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李江,吴宝利;[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卢杰;;[J];成功(教育);2008年01期
夏永华;;[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潘菊莲;[J];大众科技;2005年09期
曾红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庆峰;[D];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莫税英;吕志芳;;[J];传承;2010年30期
叶砚;陈晶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4期
李薇薇;;[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林俊丰;闫杜娟;陈旭翰;;[J];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01期
夏莉莉;;[J];知识经济;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毅;[D];西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虹;;[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0期
李江璐;常连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张正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10期
张文明;;[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罗世云;曾立荣;;[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年12期
夏春雨;杨小明;;[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吴梅生;;[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韦耀阳;杨邓红;;[J];理论界;2009年03期
李小红;;[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王姝英;;[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乐;;[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李秀峰;李荣华;;[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王国华;;[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牛红玲;;[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张艾生;;[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邢金霞;冀洪芳;;[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杨秀荣;;[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周永福;;[A];纪念甘肃省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王晓亚;马玉霞;;[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宋玉凤;;[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孟京生;[N];中国保险报;2000年
朱辉斌(作者单位:兰州铁三中);[N];甘肃日报;2001年
黎业芬;[N];法治快报;2004年
徐涛;[N];人民公安报;2003年
容小翔;[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贺晓红;[N];山西日报;2008年
见习记者 张超;[N];天津教育报;2009年
守 政;[N];大众科技报;2003年
贺绍俊;[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程国媛;[N];山西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金利;[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刘莉;[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Michael K.Y[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陈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段立新;[D];吉林大学;2007年
桑琳;[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韩洪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徐峰;[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李忠军;[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王贤卿;[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丹琴;[D];武汉大学;2005年
丛建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余锡祥;[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沈晓华;[D];河南大学;2006年
原永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代玉金;[D];河南大学;2008年
殷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郑玉虎;[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蒋琴;[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黄彦玲;[D];内蒙古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5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pt结束语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