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好看的鞋子formotion科技可以放在鞋子的哪些部位?

阿迪达斯跑步鞋有什么减震技术?和NIKE比哪个更好?李宁弓怎么样?
阿迪达斯跑步鞋有什么减震技术?和NIKE比哪个更好?李宁弓怎么样? 10
想知道AD和NIKE以及LN三大品牌的跑步鞋减震技术各有什么优势,哪种更好,详细说明
其实阿迪的跑鞋较成熟技术:清风系列凉快.鞋轻.舒服;1专业跑步,斜射一般带有ADISTAR,SUPERNOVA,RESPONSE;2运动时尚,一般是BOUNCE技术的运用;3多用途缓冲,ADISTAR,SUPERNOVA,RESPONSE以外的基本款跑鞋;4健走类,外形像皮鞋,后跟标有180BEVEL字样& 2010年阿迪新推出了升级版FORMOTION跑鞋科技,FORMOTION延伸至鞋面。FORMOTION以前一般被阿迪用在鞋底的后脚跟处,分为三部分:底部托盘加弹性垫片加顶部托盘。它的功能也很强大:自然舒适,落地平稳(减少地面对脚部冲击)保护膝盖(FORMOTION后跟降低膝盖负荷,减少膝盖用力15-40%的损伤)。&&& 同时还有一些比较高端的ADIZERO鞋身侧面一般注有PorModerator,这是一种防止脚外翻的功能,使鞋的稳定性更强!
耐克AIR MAX,李宁弓,安踏弹力胶都怎么样呢?
max其实并不好,太硬。李宁宫还是不错的,我有一双,不过有些重。安踏的并不成熟,但是可以满足普通人。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运动用品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个人对于adidas formotion系统的解释……认为此技术无用的兄弟可以看一下……
39回复 4303浏览
注意黑色线条的位置移动……发现论坛上很多人都认为adidas的GCS这个技术比鸡肋还无用……其实GCS是和NIKE的碳板同属于辅助稳定技术……所以如同碳板一样对于穿着者来说是无法感觉到他存在的(不让看的话估计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穿的NIKE是不是有碳板吧)……但这个技术确实有着它的独到之处……拿跑鞋来举例……普通的跑鞋基本都是以后跟下陷来保证后跟在鞋内的稳定不滑动……而GCS则可以通过鞋底的移动来保证后跟在鞋内不会出现滑动……相较之下GCS有着像太极那样将力化解的功能……而普通跑鞋仅仅是硬抗……两者孰优孰劣我想不用再多说了吧……
如果你喜欢
的文章,可以。& & & &
大约3年前,偶买了双阿迪的lyte speed gcs,可以说是第一双带formotion系统的的篮球鞋,打球时偶尔会有感觉到它有滑动,一种很奇怪感觉。
还是很有用的。。。。在跑鞋上的感觉比在篮球鞋上感觉更强烈一点
原来这图是GIF的....
女包店,新店开张,大家多多捧场!送妹纸,送老妈,送岳母!真皮的,JR不骗人
篮球鞋的formotion系统无论前后掌都在内侧足弓处,个人认为后掌formotion系统因放置在外侧,这样才更有效。
引用4楼 lllsss 发表的:篮球鞋的formotion系统无论前后掌都在内侧足弓处,个人认为后掌formotion系统因放置在外侧,这样才更有效。篮球鞋不是很了解……不过从篮球横向运动较多这一点应该可以推断得出放在内侧是正确的……因为横向移动时是脚内侧先着地……所以先着地的地方应该放上GCS……
穿过 GIL 1 LOW
, 有明显感觉在变向的时候更贴脚 更快 但是?????这鞋子好硬!
大前锋体重 干小前锋的活
我穿 US 11
哦,这么滑动的结果是怎样报废呢?
还是觉得耐克的ZOOMBB脚感更爽!!!可惜就是不耐磨。。。。。
图比较不错。。。支持LZ
引用第2楼 wlj263发表的:还是很有用的。。。。在跑鞋上的感觉比在篮球鞋上感觉更强烈一点
引用第8楼 P发表的:还是觉得耐克的ZOOMBB脚感更爽!!!可惜就是不耐磨。。。。。可不是一般的不耐磨。。。
努力挑选猫爬架中。。。努力购买跑鞋减肥中。。。
还是比较喜欢阿迪多一点
曲若唱终了,人亦散去后,我在想些什么?
长知识了,不错的技术~而且阿迪鞋的做工还是不错!
不敢上交易区了,总让我有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冲动...
虽然不是很明白这种神奇无比的技术,但是总是觉得之后的鞋子取消了这种技术颇为可惜。毕竟看上去还是给人比较震撼的感觉。
喜欢阿笛多一点!
人品~~~~~~~~~~~~~~~~
个人愚见,一切球鞋缓震技术都是厂家敛财的工具,乔丹就算穿飞跃鞋也能拿MVP。
图片很久前收藏了
岁月是把杀猪刀,紫了葡萄,黑了木耳,软了香蕉。时间是块磨刀石,平了山峰,蔫了黄瓜,残了菊花。经历是个开矿厂,挖了山丘,损了钻头,黑了河沟
引用16楼 comedx 发表的:个人愚见,一切球鞋缓震技术都是厂家敛财的工具,乔丹就算穿飞跃鞋也能拿MVP。IMO……缓震技术是辅助技术……也算是商家的噱头而已……用处当然是不小的……但绝对没有厂商宣传的这么神奇……另外至于乔丹如果穿飞跃鞋的话MVP照样是可以拿……但估计飞人飞个5年以后就再也飞不起来了……最后……BTW……这个GCS是稳定技术……不是缓震……
新技术都是在跑鞋上做试验,篮球鞋运用后都不会有什么大感觉,因为要求激烈运动中更加稳定这款formotion和今年的TS creator一个原理但是不知道麦6、GIL1上的老款圆柱体formotion又是什么原理和作用呢?我是踩不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365人参加识货团购125.00元72人参加识货团购449.00元83人参加识货团购319.00元323人参加识货团购779.00元178人参加识货团购599.00元313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106人参加识货团购195.00元278人参加识货团购458.00元90人参加识货团购598.00元36人参加识货团购198.00元517人参加识货团购438.00元84人参加识货团购34.00元[开箱分享]“救世主”的到来----Adidas之adistar salvation(慢跑鞋)初评
很高兴很快就收到了鞋子,顺风的速度还是不错的。
这次评测的慢跑鞋是阿迪达斯09年1月上市的顶级款adistar salvation。这双adistar salvation前段刚获得了国外Running Netword颁发的the Best Motion Stabilizing Shoe的奖项,加之自己之前对阿迪的adistar系列慢跑鞋就比较感兴趣,对其所用的技术也比较熟悉,这次对adistar系列的顶级款就更是充满了期待的。
先简单介绍下阿迪达斯跑鞋的各系列及分类,其中每个系列又各分为缓震档与稳定档及户外档。
response系列
缓震—response cushion18
稳定—response stability
户外—response trail 15
supernova系列
缓震—supernova glide
稳定—supernova sequence
户外—supernova roit
adistar系列
缓震—adistar ride
稳定—adistar salvation
户外—adistar revolt
还有一类是adizero系列(这个系列属于轻量型,竞速类的款,比较适合有一定身体条件的跑友,同时是参加正式比赛的首选用鞋)
适合普通强度训练和5公里以下运动项目的首先便是response系列(此款已经出到了第18代,大家可以在专柜上找到最新款response cushion 18代),supernova超新星系列是adidas中端主打市场款(去年出到了第7代,目前专柜的最新款已更名为supernova glide),相对于response系列后脚掌的formotion技术提升到了3D formotion,在整个中底的弹性上做了适当的加强,耐压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同时在鞋帮处运用上了Geo-FIT技术,改进了包裹性和稳定性,比较适合中等强度慢跑运动。Adistar(adi之星)系列是adidas的顶级系列,集成了几乎adidas全部的当家技术,把慢跑鞋的技术运用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adistarcushion系列去年出到了adistar cushion6代,今年已更名为adistar ride(下半年即将推出adistar ride2相对于1代2代在鞋侧面增加了active formotion技术提升了鞋面的拉伸性增加了舒适性),在adistar的稳定档的顶级款adistar control去年出到了第5代,今年更名为adistar salvation。
小弟今年25岁,身高180,体重78公斤,脚净长252mm,正常足弓,属标准的D型宽度,无内翻。
自己的跑龄已有6年,从最开始的一次只能跑1公里 到现在平常的跑量基本定在5公里到10公里之间,这些年在跑鞋上花了不少冤枉钱,后来从国外的runner's world等慢跑网站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在跑鞋的选购上才逐渐的步入正轨,因为总在公路上跑,加上自己的体重偏大,又习惯于后脚跟先落地的跑法,所以鞋子大底磨的比较快,中底被压塌的几率也较高,总之是比较废鞋子,这些年来几乎穿遍了我这能买到的这几个品牌的跑鞋,对adidas的adistar系列情有独忠。自己的adistar cushion5相当满意,夏天透气性良好,吸震效果到位,耐磨性也尙可,唯一的不足感觉吸震有余而弹性欠缺,后来在adistar cushion6代加入formotion技术后问题得到了解决,跑动起来推进力十足同时吸震效果也十分突出,完美的诠释了软与弹的结合表现。正是因为cushion6给我的印象相当不错,所以这回对adistar salvation更是充满了期待。
来看看这次的主角adistar salvation
这里特意提一下,salvation的上一代应该是adistar control5,在之前国外的许多网站都将adistar control系列划为了稳定款也就是Stability系列,而如果按照adidas的命名规律的话,那adistar control应该算做控制款也就是Standard Control系列里(国外一般把内侧采用双密度+嵌入式TPU双重支撑款的归类为控制款),最后造成了有些网站将其定义为稳定款,而有些定义为控制款,(个人到是觉得有点算稳定和控制款中间的过渡adistar control有轻度的TPU内嵌),如果按照以前的命名规律的话这款salvation应该算做是adistar control6了,不过adidas这回将名字彻底给更攺我个人觉得也有可能是为了甩开这个定义不明确的背景,现在国外的网站基本都可以看到将adistar salvation归类为稳定款了。
adiSTAR Salvation它不仅可提供超卓控制力,更是一款专为您的运动而精心打造的跑鞋。adidas adiSTAR Salvation 宛如它的名字般表现出色:轻便的无缝设计,再配以可根据地面情况适应调整的 ForMotion(TM),将为您提供最平稳、舒适的跑步感受。
ForMotion(TM) 可根据地面情况进行适应调整,确保提供最平稳、舒适的跑步感受;透气网眼鞋面可提供最佳的透气性能;NoSeam 网眼鞋面则更添舒适合脚
三层抗菌 Breathoprene 鞋垫具有绝佳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GeoFit(TM)+ 与脚底轮廓吻合,令人倍感舒适
Pro-Moderator 的中部支撑装置防止双脚过度旋前
发泡橡胶大底可带来轻盈的抓地性能和缓冲作用;adiWEAR(R) 大底使鞋子的易磨损区域极其耐用
与您的双脚堪称完美贴合。
adiSTAR Salvation 适于:日常跑步时穿着
包裹里有adidas09年新款介绍目录册
揭开面纱,来看看主角salvation
来张整体合照
后面来一张
鞋头的特写,两侧开了透气孔,而且大家看看大底的配色,看出来了么?德国的国旗配色,呵呵。
前掌的adiprene+特写
adiprene+具体高弹性的缓震橡胶,在提供缓震效果的同时给予良好的弹性表现,能够提高启动速度。
这里特意要提一下,adidas的设计师为了提升salvation的前掌易弯折性在中底部分特意开了几个凹槽,这样带来的实用效果确实是比较明显的。
侧面的三道杠不仅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而且加入了3M反光科技,以便夜间提醒往来车辆起到反光效果对安全性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再看下后跟的缓震科技,adiprene缓震胶,用以吸收落地时的冲击力,起到减免伤害的作用
重头戏到了,开窗式的formotion来个特写吧
看看鞋底的formotion弹性支撑柱
最出名的耐磨大底技术adiwear,提供出色的抗磨损功能
前掌的blown rubber橡胶大底,这种大底柔软而且防滑性能较好,提供一定的缓震性能
既然是稳定系列,不得不提到此鞋出色的防内翻和抗扭转技术
防内翻科技pro—moderater,提供轻质止耐久的支撑效果,图中的网格状即是
足弓处的防扭转科技torsion system,防止前后掌扭转过度的情况的发生,同时可起到一定的足弓支撑的作用
看下鞋子网面的透气性如何,微距一张
外边看够了,来看看内部的设计吧
这里特别的谈下鞋垫,相当厚实的foam鞋垫,三层抗菌 Breathoprene科技,穿起来的感觉是相当的柔软
后跟处的geofit+技术,采用fitfoam技术能够提供良好的包裹性能使脚能够牢牢的固定住,保护足部以避免伤害geofit+比geofit感觉上要更柔软一些,包裹得更舒服一些
鞋子内衬有带adidas专用logo
撤出鞋垫可以看到新款采用了adilite55这种硬度的鞋床材质
奉献几张上脚图
这一个多星期一直是晚上沿着护城河旁跑
场地是普通沥青马路
分4次已经实战20公里之后现在做个分项总结
此鞋US9码的单支重12oz(这里做出说明国外所有慢跑鞋标注的重量全是以US9码为单位量出的),做为顶级款采用的技术较多的情况下,adidas的此款重量还是比较轻的了。一般别的厂商的顶级稳定款重量都在13oz左右。
adidas的鞋子对于包裹性一向是比较重视的,可以看出这几年一直在这方面做攺进,在salvation这款的具体表现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最新的geofit+技术,采用的是后跟fitfoam记忆海绵固定,加上鞋舌处所采用的fitfoam将整个脚面完全的裹住(老款的adistar系列鞋舌可没有fitfoam的设计),跑动中保证了不会有脚在鞋里滑动的现象。
鞋子的透气性还是不错的,用微距拍的图可以看出外层网眼还是极大的, 内层的衬布的透气性也值得称道,在各品牌的顶级款中,salvation的透气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本人是标准的D型宽度 穿salvation的感觉是 此款的鞋楦宽度确实比以往的adistar系列的鞋子明显要宽一些 比adidas自家常见的D宽度要略宽一点,当然如果以后要是再出2E乃至4E楦头的版本那当然是更好了。这里先期待一下。
这个是做为慢跑鞋必评的项目,对于salvation我是相当的满意,前掌特意设计的凹槽效果相当明显,易弯折度很好且很省力的就完成了前掌蹬地的过程,相当的顺畅。
整个中底给我的感觉不错,由其后跟部分,我是采用后脚跟先落地的跑法,对鞋子中底局部的压力较大,一上脚就感觉出后跟formotion所起到的作用了,落地后先靠adiprene缓震胶吸收冲击力,然后由formotion上下移位产生的向前的推动力,做到了缓冲与弹性完美结合,但这里要提出的一点是感觉上salvation的formotion没有adistar cushion6的效果那么突出,稍有一点点滞后的感觉,没有cushion6那样一落即弹那种紧凑感,至于那种适合大家,就需要个人去体会了。
整个中底较为柔软后跟的adiprene吸震的效果比较明显,前掌adiprene+也确实能提供一定的反弹提升启动的效果,和formotion技术的结合使得salvation在这方面增色不少
内侧的pro—moderator技术的运用,使内侧的稳定性相当的到位,因为我本人没有内翻现象所以对中底内侧的压力并不大,但也能明显感觉的到支撑的力度相当明显,我觉得对于平足的朋友此款鞋也是个不足的选择,足弓处的支撑的比较到位。对于我来说感觉内侧的支撑略微有一点过,可能完全的内翻足的朋友就会比较合适了。
足弓底部的防扭转技术torsion system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作用和中底内侧的pro—moderator联合起来保证了前后掌不会出现严重的扭转现象,在pro-moderator中还内嵌了一部分TPU来用于起到双重的支撑作用,在跑动中前后掌过渡的相当自然流畅,鞋帮处的geofit+和鞋舌处的foam把脚牢牢的固定在其中,也起到了保护作用,安全系数大大的提高。前掌采用发泡式柔软的blown rubber橡胶,在提供了一定的缓震性能的同时更多的是提升了前掌的抓地力,防滑性能明显的攺善。两侧的三道杠不仅起到了固定脚面的作用
上面所采用的3M反光效果对于夜间慢跑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帮助。
后跟处采用的fitfoam还是相当柔软的,把脚裹的很舒服,以前的老款adistar裹的就有些僵硬,现在的攺进还是比较另人满意的,鞋舌处也加入了fitfoam既使系紧鞋带也不会对脚面有强烈的压迫感,鞋帮后跟外侧比内侧偏低一些,明显是考虑到了人体骨胳结构的特点,说明设计师还是比较注意细节部分的,柔软的中底更是令跑动中的每一步都感觉轻松畅快。最近连续的5公里运动没有任何不适感。
后跟采用的adiwear耐磨橡胶,表现还是比较出色的,以前穿过好多款带有adiwear的鞋子了一直表现都比较满意,相信这双salvation也不会让人失望。
暂切先写到这吧,过段时间待跑量上去之后再写后续的部分。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没想到北京的朋友都来01分享跑鞋资讯了
我们台湾的跑者可不要吝惜分享
对于从获得美国跑步网站Running network最佳Motion Control鞋款的adiStar见解颇深
期待板大下一篇大作!!!
Sportsfanatic wrote:
好文一篇没想到北京的...(恕删)
谢谢支持。
终于看完了~~~加分先
姑且不论文中的用字对错,小弟觉得这是一篇很用心的文章
自从板上的VODY、maverick14、秋水...等人出现之后
真的让小弟对跑步及跑鞋有了更加的认识,也知道该如何去选鞋及自我训练
也期待intofun大,能够将之后更多关于这双鞋还有训练结果分享给大家
--------------------------------------分隔线------------------------------------------------
最近大家分享的鞋子真的好多,得要加紧练习把鞋子操坏
才有机会再买新鞋
感谢好文分享!
看来 intofun兄 对爱迪达的鞋子研究颇深啊!
小弟我由于天生的宽脚板, 和 Adidas / Nike 较无缘
印像中只有大二时买过一双爱迪达的篮球鞋
只可惜穿一学期就坏了, 让我至今一直以为Adidas 不耐用 ...
Anyway, 看来, Adidas 的强项是在大底的反弹性
小弟我补充的是, 一般路跑, 一定距离后 (以我个人来说,约10km之后)
大底的"回馈性"就感觉的出来, 这也是 Mizuno 的强项
那种一步接着一步的感觉, 不单只是反弹的力量而已
还有, 个人以为Adidas 另一强项是透气的布面
透气性应该是市面上属一属二的吧!
慢跑鞋的市场现在也是百家争鸣
感谢 VODY大大 在版上提供专业跑鞋知识, 让更多对慢跑有兴趣的人受益
也谢谢 intofun兄 的跑鞋介绍, 让台湾慢跑界一面倒的 Asics/Mizuno 能有另一种选择!
intofun wrote:
很高兴很快就收到了鞋...(恕删)
写得非常棒,加油!
一?稳定型、与动量控制型本质上都属于稳定型鞋款,差别在于防内旋支撑稳定度的程度,还有稳定型鞋款的定义→仅是指在鞋款内侧有做防内旋的支撑设计,与中底有无内嵌PTU等等之材质无关,目前市面上的鞋款防内旋支撑的设计分为三类,
1.是单纯使用多重密度的EVA Foam材质,各大厂牌皆之,除了下列二、三提及之厂牌例外
2.是仅使用各类弹性塑胶(如PTU等等...材质)的内嵌材质,Mizuno属之
3.是多重密度的EVA Foam材质,与各类弹性塑胶(如PTU等等...材质)的内嵌材质并用,Fila、Avia、Under Armour属之
于中底内嵌PTU等等之材质并不等同于稳定型鞋款,这点须留意,目前市面上各系列的很多鞋款于中底都有内嵌PTU等各类之材质,主要的设计功能是抗足弓处的扭转力,要归类为稳定型乃得视在内侧的中底硬度(压缩比)是否比外侧来得高,仅供参考。
二?Adidas鞋款的系列归类并非是照鞋名字面上的意思直接去翻译归类,还是得依原厂发布的官方资讯为主,不见得Control就是MC系列、或Cushion就是指避震系列,没有一定规则喔,各大厂牌皆如此,仅供参考
三.Adidas很少出MC系列,目前唯一一款MC系列鞋款是adiFusion,adistar salvation百分之百是一款稳定型鞋款,Running Network的归类是错的。
请教Vody大
前几天和朋友去畅货中心购买Supernova Glide鞋款
朋友是拿它当做走路鞋,他是爱廸达痴
其中也看到adistar salvation,Boston和Tempo
发现Glide的脚掌部份布面其实不会做得像salvation这么窄,也有点像布袋
不知我的脚型会不会适合呢?忘了试穿一下
(之前跟您提到wr12小弟适用,cumulus10感觉一点点窄)
跑上瘾后,好像每个品牌的鞋都想试试看
或许有大大会以为那就去试穿就好了,可是其实cumulus10我也试过,当时也觉ok
小弟以为这是经验的关系,或许等我多穿几双,将来就可以不用麻烦Vody大
真是很感谢Vody大
用微笑来面对所有逆境
寒正雨 wrote:
请教Vody大前几天...(恕删)
我建议加大半号试试,应该是OK的,我今年以来才发现,我穿Adidas的鞋款一定得加大半号(跟其他厂牌比较起来),不然会不舒服,上次分享的Adizero Ace虽然是2E宽楦,但US8号还是过紧了一点,近来的使用感到很不舒服,而另一款ClimaCool Gazelle,US8.5号则是很OK没有问题,所以囉,建议您加大半号去试试吧,仅供参考。
经验法则告诉我,如果您的尺寸是属于宽楦尺寸,最佳选择尺寸当然是以宽楦版为主;但当无宽楦版尺寸时,选择一般楦尺寸一定得加大半号至一号,不然慢跑时绝对会不舒服,仅供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迪达斯鞋子尺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