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和解决我国农民工问题的论文拟解决问题

能否提供一篇关于怎样解决拖欠民工工资的论文_百度知道
能否提供一篇关于怎样解决拖欠民工工资的论文
要有内容提要,关键字,和参考文献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三个:就业、三农、社会突发事件的应对) 就业问题 一、就业难问题 (一)、形成就业难的原因 客观上,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在逐年下降(即高增长低就业);另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大量供给,即劳动力资料过剩。具体说: 1、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开放的、竞争的、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劳动力自由流动存在体制性障碍。 2、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这在大学生就业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3、劳动就业岗位创造乏力,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不够,对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增加较多就业的公共卫生、城市环保及社区服务等行业挖掘不够。 4、劳动力市场有些政策还没有到位,劳动管理、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就业领域存在着劳动权益不平等现象。 (二)、对策 我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各级政府通过坚持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城乡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 1、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将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2、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坚持把发展服务行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方向,鼓励发展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更多地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岗位。 3、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私营、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 4、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增加就业途径。鼓励劳动者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积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和就业基地,为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5、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确立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同时,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等项改革,改善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客观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6、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植再就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行免征税费和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为鼓励服务型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减免税收政策。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行税收鼓励政策。 7、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中安排专门资金,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补助。 8、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事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高增长低就业) (2)、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 (3)、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 (4)、分配派遣中的某些障碍 2、对策 (1)、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2)、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以及档案管理“一条龙”服务 (3)、加强对失业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和服务 (4)、尽快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 “三农”问题 一、农民工问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存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 1、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了许多不合理限制; 2、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 3、劳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有效保证; 4、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 5、社会基本保险普遍缺失。 (二)、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 1、许多人观念上有错误,以农民来定位“进城务工人员”; 2、社会保障不完善。 (三)、对策: 1、解决好雇佣者对进城务工人员随意克扣工钱和拖欠工资等问题; 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 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4、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 5、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 6、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 二、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总理关注引出“清欠风暴” 2003年10月产24日傍晚,重庆市云阳县龙泉村村民熊德明,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围了一大堆人,然后。她见到一位她以前在电视上见过的“大人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在犹豫了一会后,熊德明告诉总理,现在农民收入主要靠打工,但她爱人李建明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已拖欠了一年,影响娃儿们交学费。总理听后表示:拖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人群中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当天夜里11时,熊德明和丈夫拿到了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 2003年月日《中国政法报》发表了题为“如果不是总理过问”一文,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全国掀起了一场“清欠风暴”。 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不仅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村在,在某些国有企业也相当严重。 (二)、问题的原因: 专家分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主要原因有五点: 1、一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一些房地产项目资金来源不落实,是造成拖欠的重要原因。 2、部分开发商资金不足,盲目立项、开工; 3、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导致总包单位无力垫资又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的恶性循环,进而造成民工工资的拖欠; 4、包工头为了自身利益多赚利润,故意拖欠; 5、包工头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民工投诉时缺乏法律依据;另外,不按时发工资也是造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民工工资拖欠的对策: 首先,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求。 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 (1)、应该建立一个认定拖欠民工工资的制度。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民工拖欠工资管理条例》,而不是各地自搞一套; (2)、要建立民工任职的资质人定,以此遏制我国由于民工进城没有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 (3)、要建立劳动合约的认定制度,通过第三者公证,在法院打官司的时候就具有法律效力; 再次,要加强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其维权意识。 三、农民增收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详见材料)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 第一, 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第二, 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 第三, 农民负担居高不下掣肘了农民增收。 第四, 非农岗位就业不足抑制了农民增收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 第一,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 第二, 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 第三, 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要途径。 第四, 减轻农民负担是保正。 第五, 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 四.农民就业问题: 1大力推动农民就业创业工程,切实帮助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培养良好的就业风气 2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积极推荐就业 3落实就业补贴政策,鼓励企业使用本地群众 4建成标准统一、制度完善、功能齐全的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 5适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废除城乡二元化结构,让农民能与城市人进行公平的就业竞争 发展现代农业: 1整合农业资源,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发展都市农业、建设农业园区,打造建设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生态园;发展循环农业,特色农业 2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协作化、用高科技武装农业的发展 3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化,把农业、农村、农民融入整个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使农民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 4发展农业工业化,走低成本低污染低消耗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工业化道路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1加大扶贫投入、发放扶贫贷款、减免办学经费、用地收费返还等措施、增加欠发达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2帮助欠发达区发展集体经济,同时适当增加工业和商业用地指标,为落后镇村脱贫奔康提供一个发展平台 农村改革: 1创新农村基层政权体制,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2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有效利用 3建立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障、贫困生入学补贴、养老保险等 4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 5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合理提高补偿标准,通过增加非农就业等间接补偿和工业发展,等财力增加后建立反哺农业的长期补偿,以达到长远的保护农民利益 6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7引导农民抵制迷信、破除陋习,宣扬科学,倡导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8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9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群众享有相关法律法规机制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10加强依法治村工作,严厉打击黄赌毒,妥善处理好社会各种矛盾 11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12将农村的教育、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和发展水平纳入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干部考核指标中,使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真做到统筹农村发展当中 13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发挥以城带乡、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道路 14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自身生产力、文化等方面的素质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问题: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惊人。2003年,我国因生产事故损失2500亿、各种自然灾害损失1500亿元、交通事故损失2000亿元、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损失500亿元,以上共计达6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损失我国GDP的6%。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万起,造成21万人死亡、175万人受伤。全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50亿元。 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间接损失同样不可忽视。比如说,事故灾害发生之后,公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公众心理也会受到巨大冲击。 此外,有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当、玩忽职守所引发,在处理过程中当地政府又存在&捂盖子&的行为,例如广西南丹县的矿井事故。当此类事件尘埃落定,真相大白之后,政府的公信力会遭受严重损伤。总而言之,这类损失虽然是软性的、不可量化的,但其伤害和长远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直接损失。 原因: 我国原有应急措施存在弊端: 首先,缺少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法律。虽然此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与处理突发事件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仅仅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分别立法,相对分散、不够统一,难免出现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而且各部门都针对自己所负责的事项立法,“各扫门前雪”,缺乏沟通和协作。同时,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立法“以邻为壑”,大大削弱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力。 其次,信息管理系统落后。信息管理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发生灾害及各类突发事件时,都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量并不是不够大,也不一定不及时,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分散和部门垄断,无法在危难时刻统一调集,迅速汇总。 最后,我国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很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冲击。 对策: 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1、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3、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应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4、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 5、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有关部门对相关预案进行演练。 6、宣传、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其他类似问题
民工工资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pdf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湖北社会科学 2009 年第10 期
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重庆教育学院,重庆)
农民工教育培训对于农民工自身、企业、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政府对农民工教育培训非
常重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投入仍显不足,管理也不到位,企业缺乏教育培训积极性,农
民工自身认识也存在诸多问题等等。 因此,要解决当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其主要对策是:在借鉴国外
农业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实现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专业化和综合化、 制度化和法治化、 早期化和全程
化、多元化和系统化,最终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 部分。 但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虽有普遍提高,
(一)农民工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工素质、 促进就业、 但大部分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绝大多数没有接
增加收入。 截至年月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受过专业技术培训,与当前劳动力市场正在由单纯的体力型
亿人 。并且随着农村土地的减少、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向专业型、 技术技能型转变的要求严重不相适应,给用人企
农民工的数量还会增加。 然而他们受教育程度却大大低于社 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相反,接受过专业培训或受过良好
会平均教育水平,数据显示,年我国新转移的农村劳动 教育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进入企业后,就会促进劳动生产率
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 。 因此,过低的素质使 的增长,使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增加。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
其很难在就业中有其优势,尤其在目前劳动力富裕、 经济不 调查显示:在生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的位置: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
2519801625
2001200520062006200320062002
65.7%28.9%5.4%
70.8%17.6%58.7%20.6%
70051.7%150034.8%53.1%
60.2%18.8%10%
73.8%68.6%55%
47.3%52.7%
16.7%15.3%
74.2%68.4%74.4%
44.7%33.9%41.2%
69.7%54.7%47.8%
84.8%71.6%78.4%
89.1%38.8%
71.4%50.5%
38.3%26.8%1/3
45.3%33.8%37.4%
1658.8%2516 25
63.1%36.8%
25100033%25100057.8%
MP3162029.1%,212520.5%2510.7%
62.59%72.9%
1618.8%2539.7%
1000700-1000
73.8%68.6%55%
1085020325
74%14%18.59%23.33%
38.3%26.8%1/3
2007920076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对我国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探讨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对我国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探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9:14: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对我国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探讨.PD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拟解决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