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南九老日当我所在的位置地图什么位置

/汝南天中文化生态园文化元素构建刍议/原创
汝南天中文化生态园文化元素构建刍议
汝南天中文化生态园,经专家考证、规划和十余年(2002年开工)建设,目前,园内已是深树青葱,芳草殷美,画桥枕流,到处呈现一派春和景明。游人穿梭其间,络绎不绝,使人在工作之余、忙碌之后,有一个安顿之所、休闲之地,自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园名冠以“文化生态”,顾名思义,是把文化建设放在首位,意在打造天中文化品牌。从园内功能分区结构看,生态元素基本贯穿景区始终,到处草木参差,错落有致。而文化元素展现不足,只有几处点缀,感觉“天中文化”,主题不够突出,氛围不够浓厚,没有深化其人文层次。游人身在园中,在领略自然风光之时,却少了些文化体验与文化接受。汝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是“天之中”。在生态园中,充分利用区域空间,注重层面设计,可以恰到好处地提升汝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形象。深挖其历史资源,凸显其文化底蕴,弘扬其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人文渲染,游人自然会驻足观看、了解汝南厚重的历史和与之关联的一些重要史事、人文,文化受容自然就深,文化认同自然就强,心情得到愉悦,身心受益,让人们在耳闻目睹中自然也会烙上汝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印迹,增加他们对汝南文化印象的正能量,从而有效的宣传汝南,为汝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果能如此,天中文化生态园也就真正打造成了“天之中文化生态游”的俊美开局。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集思广益,理出头绪,找出亮点,结合“史”、“志”,把汝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归纳、整合起来,同时,借鉴外地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通过建文化墙、建书院、建祠堂和塑像等形式,如建“天中书院”(明李攀龙写有《天中书院碑记》等)、建四公祠(明《汝南志》:“四公祠在府学东,祀唐裴晋公度、颜鲁公真卿、韩文公愈、李凉公愬”),或为天中名士树像,或搜集、仿制古代碑迹:如韩愈《平淮西碑》(明碑三十余块)等等,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把文化层面较直观的展现在游人面前。
打造天中文化,要对其进行文化解读。“天中”一词,源于对“天之中”的定位,据《周公测景台记》载:“(周)公广建圭表测日景,三临汝水之滨,唯见此处无景,遂筑土垒石以记之,名曰‘天中山’”;天中山,位于今汝南城北,即“周公测景履历之地”(东汉蔡邕语);现明清遗存、唐颜真卿所书之“天中山”碑,边款也题有“周公营落建表测影,豫为九州之中,汝南又为豫州之中,颜真卿”字样。天中文化,也即是天中地域(时汝南郡、蔡州、汝宁府辖区,现指驻马店市所辖区域)的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具体讲,就是以中原文化为主流,兼容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周边多种文化,相互融汇而成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明叶秉敬在《天中较士馆碑记》中这样论述天中文化:“若知天中之义乎?四方之地以两河为中,中州之地以汝蔡为中,乃不曰地中,而曰天中者,盖挈天之全体而衡之,故知其为六合之中也。人生止于七尺,名为‘小天’,人心包乎六合,名为‘全天’。就此全天中执着一隅,偏而不中,乃固其所矣。夫惟完此全天,无亏无欠,譬擎六合于掌中,函万物于镜里。然后泛应曲当其中,乃现。斯则人心无形之中道,与汝蔡有形之中地,相媲美焉”(《重修汝宁府志》)。这种解释带有汉董仲舒“天人合一”的色彩。又,清沈荃在《汝宁府志》序中也有论述:“汝宁有天中山,实居天地之中。”“夫中者,不偏之谓也。天地万物,惟中则正。政者,正也,言敷政(推行政事)以治邦国,正百官以正万民也。”《易》曰:“中正以观天下”。更是把“天中”比作官员治国理政、清政廉政,万民敬服、民风淳正的一种意念。
天中地域,从西汉置汝南郡(西汉第二大郡,辖37县,北起归德[今商丘],南至界首、阜南[今安徽],仅次于南阳郡)至元置汝宁府(元为直隶府,明洪武元年属分省,辖2州、12县),都是当时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一直是南北对峙的前沿和争夺的战略要地。地缘分野不论是从东西向南北转化、政治经济中心不论是南移还是北归,此处都是南北或东西的中间地带:地处黄淮流域,“九州腹地”,“天下之中”(《尚书·禹贡》),“风土当天地之中,规模擅东南之胜”(《陆险舆记》),“四方辐辏,土中风雨所交,宜于建都立社”(唐杜佑《通典》),“考风土居四方最中,实东西南北之冲也”(《汝阳县志》)等等。都能说明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吸纳周边文明成果。
在天中文化生态园的文化元素构成上,我们可以结合汝南历史沿革的时空特性和汝南文化受容的地域特征,以汝南为主,兼容平舆的人文层面进行总体勾划。因为根据地方志,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割上蔡县置汝阳县(今汝南)。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平舆废县,辖地并入汝阳县,历经元、明、清、民国,至1913年,汝阳县更名,复用汉名“汝南”,称汝南县。1951年4月,平舆从汝南县析出,复置平舆县,汝南、平舆始分治。(平舆县,历史上曾四度废县:秦置,南北朝废;北魏复置,北齐废;隋复置,唐废;武周复置,元废;建国后再置)。从历史上看,平舆废县,其辖地并入汝南的时间,自1270年至1951年,长达681年。汝南、平舆历史上的一些人文史事,相互兼容,彼此关联,有着割舍不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机缘。因此,我们把汝南、平舆通融着写,即突出汝南县域文化,又兼顾驻马店区域文化,也附带汝南郡、蔡州及汝宁府时所辖舆地(现驻马店区域以外)的人文观照,有主次,有详略,把天中文化元素拟作五个版块进行勾划,即“名城文化”、“军事文化”、“传奇文化”、“名士文化”、“姓氏文化”。
& & 一、名城文化
汝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和“天之中”,具有1700余年历史。其历史沿革自公元416年,东晋置汝南郡于悬瓠城(今汝南县城),至1949年2月,设汝南专区(治今汝南县城),历经1533年,今之汝南一直是历代郡、州、军、府、县治所所在地。
& & 1。先秦时期
夏商时,汝南属豫州(治今洛阳)之域;西周初,属沈国地(今平舆);春秋时,属蔡国地(今上蔡);战国时,属楚国北部边城。
& & 2。秦汉时期
秦时,汝南属颍川郡;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置汝南郡(从颍川郡、陈郡中析出),领三十七县,汝南属汝南郡(治今上蔡);西汉成帝元延、绥和间(前12—前8年),郡治移平舆(今平舆县北),属豫州刺史部、汝南郡;东汉顺帝(126—144年)时,郡治平舆(今平舆射桥),领三十七县,属豫州(治今安徽亳州)、汝南郡;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析汝南郡之城父(今亳州谯城区)及沛郡数县置谯郡(今安徽亳州),又析汝南郡、江夏郡置弋阳郡(今河南潢川,汉时弋阳属汝南郡),汝南隶属如故。
& & 3。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曹魏时,豫州(时辖9郡2国)治所在安城(今汝南王岗北湖村),汝南郡治所由平舆迁至息县,汝南属如东汉;西晋武帝太康(281—289年)中,豫州(时辖10郡国)治所由安城迁至陈县(今淮阳),汝南郡领十五县,隶属如故;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上蔡县治迁至悬瓠城(今汝南县城);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汝南郡治由息县迁至悬瓠城;北魏献文帝皇兴二年(468年),豫州(时辖9郡、39县)、汝南郡、上蔡县治所均在悬瓠城;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538年),悬瓠城置行台(中央代表机关);北周明帝元年(559年),改都督诸州军事长为总管,总管设在悬瓠城。
4。隋唐时期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除汝南郡,改舒州为豫州;文帝仁寿四年(604年)汝南改豫州为溱州;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割上蔡县,置汝阳县,治所在悬瓠城(今汝南县城),属溱州;隋大业二年(606年),改溱州为蔡州;隋大业三年(607年),蔡州复名为汝南郡,汝阳分属豫州、蔡州(汝南郡);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汝南郡为豫州;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汝阳属豫州,属河南道;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改豫州为汝南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豫州;代宗(763—779年)时,为避李豫讳,又为蔡州;肃宗至德元年(756年)置淮西节度使于蔡州,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废。
& & 5。五代宋元时期
五代时,改蔡州(治今汝南)为防卸州(设有防卸使的州。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宋史三·地理志》:“州有四等,曰节度州,曰防御州,曰团练州,曰刺史州”),汝阳属河南道、防卸州;北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改防卸州为蔡州,属京西北路、蔡州,置淮康军驻守悬瓠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攻陷蔡州,置镇南军于蔡州,属南京路;1233年,金哀宗立蔡州为行宫;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平舆废县,辖地并入汝阳县(治今汝南),汝阳县属河南江北行省、河南路、蔡州;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升蔡州为汝宁府(今汝南县城。因断汝河上源之水,经郾城入颍河,汝南水患大减,人民稍得安宁,遂改蔡州为汝宁府);&
& & 6。明清时期
明时,汝阳属河南布政司、汝宁府;清时,沿明制,属河南省、河南道、汝宁府。
& & 7。民国至今
民国二年(1913年),废汝宁府(从1293年置汝宁府至1913年废汝宁府,计620年),改汝阳县为汝南县(今汝南);民国二十年(1932年),为河南第八专署(治今汝南);1948年,建人民政权临时专署(治今汝南);1949年2月,豫皖苏区第八专区与第七专区合并,改称汝南专区(治今汝南);1949年3月,第八专区与桐柏第一、第二专区合并,改称确山专区(治今确山),属确山专区;1949年7月,专署迁至信阳,改称信阳专区,属信阳专区;1950年,置汝南市,次年,市合并于汝南县,隶属如故;1951年,复置平舆县,从汝南县析出,汝南、平舆分治,同属信阳专区;1965年,信阳、驻马店分专区,汝南属驻马店市至今。
二、军事文化
汝南地理位置优越,是四方之辐辏、南北之要冲。数千年来,这里是南及荆襄,北接许魏,西出宛洛,东达吴越的“中土大郡”,是历代皇家设驿之所、兵家征伐之地,南北对峙的前沿。在这里,历史上出现过许多重要史实、重大史事。
& & 1。楚蔡莘地之战
《左传·庄公十年》:“蔡哀侯娶于陈(今淮阳),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今上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观之,弗宾。息侯闻之,怒。”请楚文王:“‘楚因击之(蔡),可以有功’”(《史记·管蔡世家》)。“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今汝南),以蔡侯献舞归”(《左传》)。《史记·楚世家》:“(文王)六年,伐蔡,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蔡哀侯为莘故,绳(誉)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与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灭息,遂伐蔡”(《左传·庄公十四年》)。王维有《息夫人》、李白有《望夫石》诗以咏。
& & 2。秦楚平舆之战
战国末期,秦欲成“大一统”,在平舆一带对楚发动两次战争,共动用兵力80万,楚“乃悉国中兵以拒秦”(《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将李信、蒙恬“将二十万南伐击荆。”楚将项燕率军50万以欲擒故纵战术,大破李信军。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将王翦率军60万,可谓“空秦国甲士”,对楚军围而不攻。“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史记·秦始皇本纪》)。
& & 3。曹刘汝南之战
三国时,曹操与刘备为争夺汝南,两年内发动三次战争。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七月,“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刘备)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曹公遣曹仁击先主,先主还绍军”(《三国志·先主备》)。建安六年(201年)九月,“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三国志·先主备》)。“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攻打汝南刘备与刘辟、龚都联军,“公(曹操)南征备。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龚)都等皆散”(见《三国志·魏武帝纪》)。上述三次战役,在《三国演义》第26至28回,都提到了曹刘争夺汝南的大致史实。
& & 4。宋魏悬瓠之战
刘宋时期,宋文帝刘义隆继承刘裕政策,先后于430年、450年两度出兵北伐,迅速占领河南。同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继位(423年),于439年统一北方后积极南下。由于南北两个强盛的王朝,都想统一中国,终于爆发了宋魏悬瓠城之战。元嘉二十年,太武帝拓跋焘率十万铁骑南下,“时豫州刺史南平王铄镇寿阳,遣其属陈宪行汝南郡事,守悬瓠”(《读史方舆纪要》)。“大战一日一夜,杀虏填积,”“魏人四面攻之,将士皆殊死战。”“杀魏兵万余人,流血没踝”(《宋书》)。积四十余日,卒不能拔。魏主遂北撤平城(今山西大同)。宋魏悬瓠之战,奠定了南北朝格局,从此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泰始三年,汝南太守以悬瓠城降魏。”
& & 5。鲁公殉国蔡州
唐建中三年(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盘据蔡州(治今汝南),占据黄淮之地,自封建兴王。德宗惊怒,诏颜真卿为宣抚使,至许州(今许昌)招抚李希烈,李则劝降之,真卿决意不从,希烈无奈,只得将他囚送于蔡州龙兴寺。《旧唐书》:“遂送真卿于龙兴寺。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常指寝室西壁下云:‘吾殡所也。’”《新唐书》:“事泄,曾死,乃拘送真卿蔡州。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墓志、祭文,指寝室西壁下曰:‘此吾殡所也。’”CCTV-10《探索·发现》之《热血真卿》中,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志慧说:“在贞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85年的八月,在蔡州就是现在河南的汝南龙兴寺中,颜真卿被缢死。”
& & 6。李愬夜袭蔡州
唐宪宗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未经朝廷准允依旧自领军务,且兴兵焚掠。元和十一年(816年),宪宗启用李愬为唐、邓、随节度使,负责平叛。次年七月,又命裴度为宣慰处置使、韩愈为行军司马,前来督战。十月,李愬雪夜奇袭蔡州(今汝南城),“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近城有鹅鸭池,愬令击之以混军声。”“入蔡州取吴元济”(《资治通鉴》)。后,韩愈撰写《平淮西碑》。自李忠臣割据至活捉吴元济,经李希烈、吴少诚、吴少阳,这些叛将占据蔡州52年。“蔡帅之不廷授,于今五十年,传三姓四将,其树本坚,兵利卒顽,不与他等”(韩愈《平淮西碑》),蔡州事实上成了国中之国。
& & 7。岳飞收复蔡州
宋金对峙时,岳飞三度北伐中原,收复蔡州(治今汝南)。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九月,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十二月,占蔡州。次年二月,岳将牛皋收复蔡州,“寻除蔡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知蔡州”(《宋史·牛皋传》)。不久为伪齐所占。绍兴四年(1134年)夏,岳飞再度北伐。绍兴八年(1138年)正月,抵蔡州城下,“金朝蔡州知州刘永寿等人杀金将兀鲁孛堇,率军民归宋,岳飞命张宪前往接纳。”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完颜兀术沿淮西一线南犯,侵占蔡州。六月,岳飞领兵援刘锜,“张宪遂转而折向西北,袭取蔡州”(白寿彝《中国通史》)。“与金人战于蔡州,败之,复蔡州”(《宋史·高宗纪》)。
& & 8。宋蒙联合灭金
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亡。南宋开熹二年(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开始四邻扩张。绍定五年(1232年)正月,钧州三峰山一战,金兵主力溃败。十一月,“宋与大元兵合围汴京(金都南京),金主奔归德府(今商丘),寻奔蔡州(治今汝南),大元再遣使议攻金”(《宋史·理宗本纪》)。同月,“孟珙同蒙古兵围蔡州”,宋军攻南,蒙军攻北。时“城中绝粮已三月,鞍、靴、战鼓皆糜煮,且听以老弱互食,诸军日以人畜骨和芹泥食之”(《通鉴》)。宋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宋蒙联军攻入城内,金哀宗自缢于幽兰轩,总帅完颜仲德率五百余名将士投汝河自杀,纵横中国北部长达119年的金王朝就此覆灭。
& & 9。闯王攻克汝宁
明朝末年,河南连年蝗灾、旱灾和地震,加之,郑王、福王、潞王、崇王等15家皇胄兼并土地,闹得土寇并起,引发暴乱。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突入中原。次年九月,李自成率军入境汝宁府(治今汝南)。明调陕西总督傅宗龙、保定总督杨文岳、总兵虎大威合兵30万,守防汝宁。《明史纪事·七十八卷》:“闰十一月,李自成合诸贼围汝宁。”“贼兵进攻,相距一昼夜,川兵溃,保定兵不支。贼四面环攻,戴扉以障矢石,云梯如墙而立,城上矢石俱下,贼死伤众,而攻不休。”几经鏖战,城破。崇王朱由桂、总督杨文岳、总兵虎大威等皆被斩杀,知府付汝为投汝河而死。攻取汝宁府,拔掉了明朝在河南对抗义军的最后一个据点。
& & 10。汝宁捻军起义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同治七年(1868年),汝宁府(治今汝南)陈大喜、张凤林所率捻军是河南捻军中最强大一支。清尹耕云《豫军纪略》:“汝宁之乱,大喜与张凤林各树一帜,流毒三府一州之地,袤延几及千里。”咸丰十年七月,皖捻统帅张乐行、张宗禹在平舆与陈大喜、张凤林汇合。八月,张宗禹、陈大喜率捻军于汝阳城南15公里与清军展开激战,清军提督等120余名官员被击毙。咸丰十一年三月,陈大喜率捻军攻打汝宁府,河南巡抚严树森、急檄候补道张曜率军急往汝宁镇压。几经鏖战,捻军退守城北王霍寨。四月,张曜率清军攻打王霍寨,五月失守。当时情形,“出城二十里之内,田野荒芜,村舍荡尽”(汝宁知府刘成忠《禀稿》)。
& & 11。刘邓解放汝南
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根据中央战略部署,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四个纵队(史称“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实施中央突破,于8月7日,挺进大别山。12月17日,中野一纵从汝南埠渡河,在汝南王岗一带集结,准备攻打汝南城(时国民党河南省第八区专署所在地)。12月23日晚8时,战斗打响,围困在城内的国民党专员兼保安团司令谢肖良、城管区司令刘明琴、省军管区中将副司令温其亮等紧急召开会议,商量对策。次日中午,我军发起总攻,枪炮齐鸣,弹片横飞,直到黄昏,战斗全部结束,歼敌2000余人,“温其亮以下1725名官兵被活捉。”12月29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了我军解放汝南城的消息。
& & 三、传奇文化
汝南,“惟古豫之名邦,控长淮之右壤,土风深厚,物产丰饶”(宋欧阳修《知蔡州谢表》)。俗尚风节,民风淳正,为天下“民氏之区”。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代代相传相演,多成轶事、传奇。
& & 1。三王墓
三王墓,最早记载于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后来,魏曹丕《列异传》、东晋干宝《搜神记》、南朝宋范晔《楚王铸剑记》均有记述。战国时,汝南属于楚国地域,传说楚王为争雄天下,便命干将莫邪为其铸剑。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搜神记》)。干将生前只带一把雌剑见楚王,另一把雄剑则告知于莫邪,“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上三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待其子及壮,闻父为楚王铸剑而失命,遂“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路上,遇一客,诉其原由,“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搜神记》)。遂以头贿客,代击楚王。此时,楚王到郑国结盟后,归途经北宜春城(今汝南和孝东南)时,停在这里宿营。客见楚王,楚王令以汤镬煮之,不烂,客请王往观之。至,客剑斩王,头堕锅中,客自杀,头亦堕锅中。《搜神记》:“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汝南北宜春县界”(清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二一五》:“宜春故城,在汝阳县西南。汉置县,属汝南郡,后汉曰北宜春,宋省”)。目前,此墓位于汝南城西南35公里和孝镇。
& & 2。董永遇仙
民国十年(19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载:“董永,后汉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后徙安陆。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曰:‘后无钱还,当以身作奴。’葬毕,道遇一妇人,求为永妻,永与俱诣钱主。令织缣三百匹以偿。一月而毕,旋辞去,乃曰:‘我天之织女,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言讫,凌空而去。”另有《汝宁府志》、《汝阳县志》、《录异记》等志书,对董永在汝南遇仙之说均有记载。现汝南西10多公里有董会村,董会村东南有董永墓。《重修汝宁府志》:“董永墓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汝宁府志》称其为“仙女墓”。按《录异记》:“永子仲思母,追葬衣冠之所。永墓在孝感县。”汝南(现属西平县境)的“仙女池”遗迹尚存,《西平县志》有记载。汝南城西原三里店乡至今还存有“仙女桥”石碑和清道光丁未年(1847年)镌刻的“汉董永遇仙女处”石碑。另有董永投奔蔡顺的二孝庄(《重修汝宁府志》:“二孝庄,在府城西五十里,汉孝子蔡顺、董永故居”)和“仙女桥”、“仙女庙”等遗迹。《汝阳县志》:“(仙女庙)在汝南城西十几公里,汉董永流寓处,庙额对联皆先祖庄靖公辟。”1953年,兴建宿鸭湖水库时,村、桥、庙会遗址均被淹没于湖中。
& & 3。重阳之源
重阳节源于何处,晋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香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桓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之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香囊,盖始于此。”《后汉书·费长房传》:“费长房汝南人也。”《中国名人大辞典》:“费长房,后汉汝南人,为市椽,见市中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壶公,后汉卖药于汝南市,常悬一壶于屋上。”“桓景,后汉汝南人,尝学费长房。”《汝阳县志》(康熙二十九年):“城北十五里,费长房遇仙处,相传有树高数仗,壶公悬壶于上,固名悬而未决壶观。”“费长房,汝南人,为市椽。壶公悬壶于肆...长房异之往拜。”“桓景,汝南人,长房弟子...最后斩瘟魔于汝河沿岸。”又《汝宁府志·卷三》:“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即费长房投仗处,东汉于此置葛陂(今汝南韩庄葛湾)县,后废,今葛仙庙。”2003年11月,国家邮政总局在汝南举办“重阳之源”邮票首发式。
& & 4。鸡黍之约
鸡黍台位于汝南城北三十里,金铺街北头。是后人为纪念东汉范式、张劭二人的笃厚之情、生死之义,在张劭故里所建的高台。《后汉书·范式传》:“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唐书·艺文志》:“后劭卒,见梦于式。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移时,式素车白马,号哭而来,执绋引柩而前。遂留止冢次,修坟树,然后去”。《搜神记·卷十一》:“(式)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异路,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整个故事,表现了范、张之间生死不渝的深厚友情。关于范张故事,流传甚广,此后的《清平山堂话本》之《死生交范张鸡黍》、《古今小说》之《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元宫天挺杂剧《范张鸡黍》等均本此。明冯梦龙《喻世名言》中,更是把范式、张劭的事迹写成《范巨卿鸡黍生死交》,以效后人。“范张鸡黍”也作为成语沿用至今。鸡黍台上曾建范张庙,修二贤祠,直到1983年遗迹还在,由于历史原因,这些遗物已不复存在。但以范氏家乡名称(《范张约期》:“范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把张劭所住张庄村改为金乡铺,一直沿袭至今,即现在的金铺。
& & 5。梁祝故事
关于梁祝传说,汝南的民俗遗存最为完整。其境内方圆数十里,如梁岗、祝庄、马庄、曹桥、红罗山书院、十八相送地、泪井、一步三孔桥、梁祝墓等遗址犹在。梁祝故事原生汝南,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得到著名民俗学者钱南扬、容肇祖、冯沅君、顾颉刚等人首肯。他们认为“梁祝故事应发生在地点相对集中的地理环境中,方圆不过百里,人物不过二三,仅此而已”。且先后指出,梁祝故事发生地应以河南为中心,渐次向风物圈周围扩张开去,形成东南到宁波、西北到甘肃、东北至曲阜的走向。据史料载,因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导致“永嘉之乱”,中原世族大姓纷纷南迁。《晋书·地理志》载,从中原流出的民户“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汝南王司马佑因避战乱,弃汝地封地,率部族数万人迁徙江南,史称“永嘉南渡”。《晋书·卷五》:“百官流亡者,十八九。”东晋谢玄、南朝刘裕北伐所率北府兵,也主要来自中原的汝南郡。当时,汝南郡望门阀纷纷南迁,把梁祝故事带到江、浙一带也在推理之中。如今江、浙一带的古牒家谱中,很多姓氏都标注来自中原或汝南郡,包括梁、祝等姓。1996年,央视“文艺采风”栏目到汝南,以《千古绝唱出中原》对汝南梁祝传说进行详细报道。2005年12月,汝南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2006年6月,汝南梁祝传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四、名士文化
&“汝南固多奇士”。自秦汉以降,名贤迭出,守斯土者,也多名流硕士,勋业灿烂。东汉恒帝、灵帝间,汝南人居三公、九卿者甚多,尤其是三公之职,汝南人有9人之多;明嘉靖、万历年间,汝宁府出185名举人、51名进士。两度出现“汝半朝”现象。
& & 01。陈
&胜:字涉,秦末农民起义首领。《重修汝宁府志》:“汝南阳城(今平舆阳城)人。”《明一统志·卷三十一》:“陈胜,汝南阳城。”“阳城故城在(汝宁)府界,汉置县属汝南郡,东汉省入汝阳。”《上蔡县志》:“阳城在上蔡县东南,汝阳、平舆之间。”民国藏励龢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汉代阳城侯国“在今河南汝南县界。”《史记》:“陈涉,阳城人。”而不详其地。《汉书·地理志》:“阳城,一在颍川,一在汝南。”按《史记》唐人注疏为“汝南阳城人。”《汝阳县志》:“观赵高谮(诬陷)李斯曰:‘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皆丞相旁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过三川,城守不肯击,则陈胜为汝南人明矣。’”
&&& 02。袁
&安:字邵公,东汉重臣。《后汉书·袁安传》:“汝南汝阳人也。”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后“除阴平长任城令,吏民畏而爱之。”历任太仆,司空、司徒。其子袁敞、孙袁汤、二世孙袁逢、袁隗皆位列三公,世称“四世五公。”及三世孙袁绍、袁术,可谓“与汉一代相终始。”因食邑于汝南(治今平舆),“(父)于是遂葬其所占之地”(《后汉书·袁安传》)。后,安墓傍之。明李本固《汝南志》:“袁安墓在府城东三十里。”
& & 03。张
&劭:字元伯,东汉名士。《重修汝宁府志》:“汝南(今汝南金铺)人。游太学,为诸生。与山阳范式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唐书·艺文志》:“临别于二年后某日到劭家拜母。至期,劭告母,设馔以代,式果至。登堂拜母,尽欢而别。后劭卒,见梦于式。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移时,式素车白马,号哭而来,执绋引柩而前。遂留止冢次,修坟树,然后去。”“范张鸡黍”作为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范式传》,亦见于《搜神记》。元宫天挺写有杂剧《范张鸡黍》,明冯梦龙《喻世名言》写有《范巨卿鸡黍生死交》。《汝阳县志》亦有记载。
& & 04。陈
&蕃:字仲举,东汉名宦。《后汉书》:“汝南平舆(今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世说新语》说他:“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因少有大志,举孝廉,官至豫州别驾从事、豫章太守、太尉、太傅等。任内为政严峻,使吏民敬畏。因“仲举强于犯上”,“与窦武谋诛(曹)节等,事泄。曹节矫诏诛武等,执蕃送黄门北寺狱,即日害之”(《重修汝宁府志》)。“宗族、门生、故吏皆被禁锢,徙其家属于比景”(《汝阳县志》)。
& & 05。袁
&绍:字本初,汉末军阀。《三国志·袁绍传》:“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初为司隶校尉,初平元年(190年)被举为反董卓盟主。汉末群雄割据,“兼督冀、青、幽、并四州,寻宣檄数操罪,进军攻许”(《汝阳县志》)。建安五年(200年)官渡兵败于曹。《后汉书》:“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短于从善,故至于败。”《三国志》:“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绍以宽厚得众心”、“有恩于民夷”、“爱士养名”等,时名士有此评价。另,绍实为袁逢之子(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出后伯父袁成”)。
& & 06。袁
&术:字公路,汉末军阀。明《汝南志》:“汝阳人,孝廉。”《三国志·袁术传》:“绍之从弟(按宋裴松之注,两者同为袁逢之子)也。以侠气闻。”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卓乱,奔南阳依刘表”(《汝阳县志》)。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曹击败,奔九江、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后袁术奢淫横暴,江淮地区民众离心、士卒败走,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三国志》评曰:“袁术无毫芒之功,纤介之善,而猖狂于时,妄自尊立,固义夫之所扼腕,人鬼之所同疾。”“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
&靖:字文休,汉末三国名士,官至蜀国司徒。《三国志》:“汝南平舆(今平舆)人。”《汝阳县志》:“郡太守刘翊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卓乱,避地扬州,(孙策东渡江)徙交州。”曹操得知后,仰慕其“英才伟士,智谋足以计事”之名,“乘势募靖,欲与誓要,靖拒而不许。”“后刘璋遂使招靖,靖来入蜀。...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三国志》)。“武侯为之拜,靖时年逾七十”(《汝阳县志》)。曾与从弟许劭每月初“核论乡党人物”,且更其品题,俗称“汝南月旦评”。
& & 08。许
&劭:字子将,汉末评论家。《后汉书·许劭传》:“汝南平舆(今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郭林宗)。”《后汉书》:“(袁绍)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孙盛《异同杂语》:“太祖(曹操)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后汉书》:“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兄(许)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今汝南“二龙里”,即以许虔、许劭而名之的一条古巷。
& & 09。周
&浚:字开林,西晋名将。《晋书·卷六十一》:“汝南安城人(今汝南王岗)也。”“浚性果烈。以才理见知,有人伦鉴识。”是周平王少子汝坟侯之后裔。初仕魏为尚书郎,累迁卸史中丞、扬州刺史,封射阳侯。随大将军王浑伐吴,大战东吴孙皓之中军,斩吴丞相张悌首级千,俘虏万计,屯军于横江,封武成侯。太康三年,镇守秣陵,时东吴初平,“浚搜求俊义,吴人悦服。后代王浑为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东将军”(《晋书》)。《汝阳县志》:“平吴之役,咸称二王功,不知由周浚江西屯戍一战,临阵斩丞相张悌,吴人之气夺矣。故浑、濬坐收成功。”
& & 10。周
&顗:字伯仁,西晋名宦。周浚长子。《晋书·周顗传》:“少有重名,神采透彻。”“弱冠袭爵,历吏部尚书左仆射”(《汝阳县志》)。任上,因醉酒,略无醒日,时人号称“三日仆射”。丞相王导器之,曾头枕其膝,指其腹肚问:“此中何所有也?”周顗(凯)道:“此中空洞无物,可装卿辈数百人。”王导也不为忤逆。晋国既建,“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视流涕’”(《晋书·王导传》)。这就是有名的“新亭之泣”。后东晋大将军王敦“构逆,折以忠义,遂被害。”“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晋书·卷六十九》)。
11。周法尚:字德迈,隋名将。《隋书·周法尚列传》:“汝南安城(今汝南)人”。“(少)果劲有风概。”出身名门世家,历任陈朝伏波将军、迁使持节、贞毅将军、散骑常侍等。后“归周(朝),拜开府,封归义县公”(《汝阳县志》)。隋文帝破禅,拜巴州刺史,封谯郡公。后转任黄州总管,经略江南。任永州总管,安集岭南。任桂州总管,兼岭南安抚大使。仁寿四年,隋炀帝继位,又转定襄太守,进位金紫光禄大夫,拜左武卫将军。后攻打吐谷浑,出为敦煌太守,寻领会宁太守。后三次攻打高丽,第三次发兵高丽,“在军中遇疾,卒。”赠卫武大将军。&
12。许天正:字允心,唐名将。宋宝祐四年(1256年)《韩山名贤世家许氏谱》:“唐豫州汝阳(今汝南)人,为蜀汉许靖第十五世孙。”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随父许陶入闽平乱,为陈元光副使。“以儒饬吏,以勇练士。”辅元光筹划军政要务。上表朝廷于泉州西南分置漳州和漳浦县。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诏敕漳州别驾、宣威将军,领泉、潮团练使,赠殿前太尉。南宋高宗加封翊忠照应侯。唐时或因武则天问题,《旧唐书》、《新唐书》及《资治通鉴》均未对其立传。广东《宏安许氏族谱》云:“粤东许姓为天正后裔。”被誉为“漳南开基”始祖。
& & 13。金
&忠:字迁诚,唐大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中癸酉科进士,因受玄宗垂爱,由监察卸史、吏部员外郎至吏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天宝十三年(754年),加授金紫光禄大夫、门下右侍中衔。韩国《南氏氏族史》:“(公)讳敏,初名忠,姓金氏,汝南人,仕唐为按廉使。天宝十四年(755年)使日本,还遇大风,漂泊于新罗之有邻(国庆尚北道),公遂居焉。景德王闻奏天子,天子许之。王以公从(汝)南来,赐姓南氏,封英毅公,以英阳县为食邑。”移居新罗后,金忠助景德王参照唐之典章治国理政,兴办国学,传播中国文化和科学知识,深受朝野赏识。&
14。周允元:字汝良,武周宰相。《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四》:“豫州安城(今汝南)人。自右肃政卸史中丞,拜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与酷吏司刑少卿上疏劾五位宰相:豆卢钦望、杜景俭、苏味道和陆元方,未能抑制武则天流放之权相李昭德,五位宰相皆贬为刺史。《旧唐书》卷九十:“(周)尝与诸宰臣侍宴,(武)则天令各述书传中善言。允元曰:‘耻其君不如尧、舜。’武三思以为语有指斥,纠而驳之。则天曰:‘闻此言足以为诫,岂特将为过耶?’”卒,赠贝州刺史。“则天为七言诗以伤之,又自善写,时以为荣。”《汝阳县志》等亦有记载。
& & 15。周
&墀:字德升,唐宰相。《旧唐书》:“汝南人。”“文宗重之,补集贤学士,转考功员外郎,仍兼起居舍人事。”后“以本官知制诰,寻召充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武宗即位,“出为华州刺史(李商隐即在其华州幕下)、镇国军潼关防卸使,改鄂州刺史、卸史中丞”等,后迁洪州刺史、江西道观察使。寻为检校礼部尚书、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等。入朝为兵部侍郎等,寻以本官同平章事(宰相),累迁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监修国史、吏部尚书”。后罢相,“墀以直言相,亦以直言免。帝(宣宗)悟,拜检校尚书右仆射”(《汝阳县志》)。卒,赠司徒。
& & 16。孙
&何:字汉公,北宋名宦。《宋史·孙何传》:“蔡州汝阳(今汝南)人。”“在籍贡中甚有声,王禹偁(称)优推重之”(《汝阳县志》)。淳化三年(992年),举进士甲科第一,连中“三元(解试、省试、殿试)”。及第后,起家监丞,通判陈州,后转任京西转运副使、京东转运副使。累迁两浙转运使,时“孙何礼贤下士,爱好词艺,故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以赠”(《宋史·何孙传》)。后“命知制诰,赐金紫,掌三班院”(《汝阳县志》)。其弟孙仅,于咸平元年(998年)举进士甲科第一。兄弟皆状元及第,时汝阳人在县学门前立“状元坊”碑坊。
17。朱胜非:字藏一,南宋宰相。《宋史·列传》:“蔡州(今汝南)人。”“靖康元年,为东道副总管,权应天府。”次年,“诣济州谓康王言,南京为艺祖兴王之地,请幸之以图大计。王即位南京。”初,试中书舍人,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苗傅等叛,“傅等请高宗避位”。胜非请高宗应之,以安傅等。事后,太后语上曰:“赖相此人,若汪(伯彦)、黄(潜善)在位,事已狼籍矣。”后诸军将至,“胜非亲率百官诣睿圣宫,亲掖上乘马还宫”(《宋史》)。上复辟。“胜非曰:‘臣昔遇变,义当即死,偷生苟活,欲图今日之事耳’”(《汝阳县志》)。乃乞罢政,授观文殿大学士。
& & 18。卢
&镗:字声远,明抗倭名将。《明史》:“汝宁卫(今汝南)人。嘉靖时,由世荫历福建都指挥佥事。”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至四十年(1561年),卢镗在闽江浙沿海一带率军接连抗击倭寇海盗,“身经数百战,前后俘斩万余级”(民国《镇海县志》)。历任参将、浙江副总兵、都督佥事兼江南、浙江总兵官。其间,屡遭冤诬贬谪,但抗倭荡寇之志未减,备战督军如常。卢镗虽为官多年,临终时却是“家计萧然,清贫如洗,世人无不叹之清廉”(《明史》)。《明史·俞大猷传》:“镗有将略。倭难初兴,诸将悉望风溃败,独镗与汤克宽敢战,名亚俞(大猷)、戚(继光)。”
& & 19。赵
&贤:字良弼,明大吏。《重修汝宁府志》:“汝阳(今汝南)人,嘉靖丙辰进士,授户部郎。”初差临清、辽东,“皆司钱谷,风清弊绝,可质鬼神”(《汝阳县志》)。后擢官顺德知府,因丧守,起补荆州知府。隆庆二年(1568年),历升湖广参政、浙江按察使、佥都卸使。巡扶湖广,拟楚湘便宜条上十事,又疏救荒四事,“只三年,楚湘大治。”万历三年(1775年),协理都察院事,历官副都卸使、云南布政使、吏部侍郎,晋南京吏部尚书。卒,以吏部尚书入祀贤祠。追增其父母、其妻。其子亦官山东按察、四川布政。府、县为其家立“三朝制命”牌坊。
20。羊可立:字子豫,明大吏。《汝阳县志》:“汝阳(今汝南三里店)人,奇颍多才,敦古谊,尚节操。登万历丁丑进士,授安邑令。”因治理地方旧弊有方,擢云南道监察卸史,在任,“同卸史李植、江东之劾张居正,以私憾构辽庶人,宪(火节)狱状,上曰:‘摘发大奸,利在社稷。’卸书《尽忠言事》赐之”(《重修汝宁府志》)。后按察两淮盐政,擢升太常卿,因弹劾权贵,构诬中伤,“迁大理评事。寻出为天雄司李,移瑞阳少府。”逮辽阳经略,未及任去世。祀入乡贤祠,著有《濯缨亭集》、《筠州诗卷》等。因祖孙三代皆中举人,立“三世科甲”牌坊。
21。李本固:字叔茂,明大吏。《明史》:“汝阳(今汝南张楼)人。...万历二年进士,由知县擢卸史,巡视十库,出按三秦及云南,皆有声”。《汝阳县志》:“压强藩,时号西秦得士”。“本固凛以大义,军士豪右皆为屏迹。”后因“抗疏请册”事,削籍归里。“光宗初,召起太仆少卿,升光禄少卿。寻与时相忤,量移南京大理寺卿,归里”(《重修汝宁府志》)。罢归后,郡守黄邻初属修《汝南志》,又为《汝南遗事》二卷,清纪晓岚编入《四库全书》。卒,赠工部右侍郎,谕祭一坛。追赠其祖父、其父,荫其子,府人在府城南门立“龙章三赐”牌坊。
22。李宗延:字景哲,明大臣。《重修汝宁府志》:“汝阳(今汝南三桥)人。举万历壬午乡试第二,丙戌成进士。”初授湖广黔阳知县,后补山东长清、陕西咸阳知县。升浙江道监察卸史、左都卸史。因联合李本固、费必兴等疏谏“废长立幼”事,削职归里。罢官后,潜心经史之学,编著《十三经字诂》、《九经正文》、《转注补音》、《汝阳志》。后起官太仆少卿,未几擢都察院。忠直无忌仍如当年,升户部尚书。“封其祖父如其官,荫其子官生”(《汝阳县志》)。时有边警,升吏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赐莹地祭田。时邑人建“三世尚书”牌坊。
23。傅振商:字君雨,明大臣。《明史》:“汝阳(今汝南常兴)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改巡察卸史,后任江西道卸史,按察京城南部”。《汝阳县志》:“创恒阳、国士、天雄三书院以造就文士,皆摄学政时事也。”“神宗时,补大理寺丞,转右少卿,迁太常寺卿,巡抚南赣。...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明史》)。“归里自号养拙叟。角巾草履,依然寒素风”(《重修汝宁府志》)。卒,赠太子太保,谕祭营葬。改赠祖父、父为正议大夫,兵部尚书。著有《爱鼎堂文集》、《辑玉录》、《杜诗分类》、《古论元著》等。
& & 24。何
&伟:原名霍恒德。河南汝阳县(今汝南三桥)人。1936年,从事抗议日救亡运动。11月,国民党制造“七君子事件”,何伟以“全国抗日救国联合会”常务理事到上海主持工作,积极营救沈钧儒、邹韬奋等人。历任全国救国会执行委员,湖北省委宣传部长等。后调任鄂豫皖区组织部长、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七师政治部主任等。1944年,参加延安整风。次年参加中共七大。后任哈尔滨市委书记、牡丹江省委书记。建国后,历任广西省委副书记、中南局常委、华南分局常委、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外交部部长助理、驻越大使,任河南省委第二书记、教育部长。
25。张景中:又名井中,汝南人。1959年,北京大学力学系毕业,后任教于中国科技大学。1986年,任中科院研究员,中科院成都分院数理科学研究室主任等。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10月,当选中科院院士。现任广州大学计算机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华中师大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其在动力系统、距离几何、机器证明、教育学领域,作出了国际公认的创新成果。近年来,承担国家“973”项目及省、市科研项目十多项。是我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中土大郡”,形胜之地,特定的历史时期,必然人文荟萃,与之相应。通过宦游等形式,把天中文化辐射到全国各地。这些名人俊士项背相看,或处于斯,或游于此。如:春秋蔡国(今上蔡)人,“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蔡地“孔门六贤”之首、漆雕氏之儒创始人漆雕开;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上蔡)人,“千古一相”、秦相李斯;西汉汝南(今上蔡西南)人,编著《盐铁论》的学者桓宽;西汉汝南上蔡(今上蔡)人,人称“通明相”的大儒、丞相翟方进;东汉汝南汝阳(今周口商水)人,拜为光禄大夫、“江夏八俊”之一的周举;东汉汝南召陵(今漯河郾城)人,著有《说文解字》的文字学家许慎;东汉汝南慎阳(今正阳)人,名士黄叔度;东汉汝南征羌(今漯河郾城)人,曾任汝南太守、“江夏八俊”之一的范滂;汉末汝南安顿(今周口项城)人,魏“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玚;三国义阳人(今信阳浉河)人,蜀汉名将魏延;三国汝南富波(今安徽阜南)人、东吴名将吕蒙;东晋新蔡(今新蔡)人,著有《搜神记》的史学家、文学家干宝;唐蔡州朗山(今确山西南)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宰相袁滋;北宋生于汝宁府光州(今信阳光山),著有《资政通鉴》的史学家司马光;北宋蔡州上蔡(今上蔡)人,“程门(程颢、程颐)四先生”之一,“心学”奠基人、湖湘学派鼻祖,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的谢良佐;明汝宁府信阳州(今信阳浉河)人,“前七子”之首的何景明;明汝宁府确山(今确山)人,著《天中记》六十卷的学者陈耀文;民国河南第八专署(治今汝南)确山(今确山)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等等。另外,曾在天中有过宦绩的名士也比比皆是,如:汉末名臣、曾任豫州刺史的王允;三国蜀主、曾任豫州牧的刘备(《三国志》载,刘备持袁绍荐出奔汝南投黄巾军刘辟、龚都,袭豫州牧);唐代名臣、曾任豫州(治今汝南)刺史的狄仁杰;北宋文豪、曾任蔡州(治今汝南)知州,在蔡州始号“六一居士”的欧阳修;北宋词人、曾任蔡州(今汝南)教授的秦观等。还有诸如曾游寓“天中”的名人志士:东汉孝子董永(《汝阳县志》:“汉末,奉父避兵,流寓汝南”);三国魏人、“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重修汝宁府志》:“祖父龚为汝南太守。”“粲尝寓居汝南,有粲宅”);东晋北伐名将祖逖(《重修汝宁府志》:“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西”)等等。
五、姓氏文化
汝南“负山襟淮,控扼颍蔡。”郡治从西汉上蔡,到东汉平舆,再到东晋悬瓠城(今汝南城),历史悠久,地域连片,风物淳厚。加之,自郡治悬瓠城后,汝南一直是州、郡、军、府、县治所所在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著姓望族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 & 1。汝南周姓
汝南周氏,是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郡姓门阀之一。它源于姬姓,出自周平王之后裔,属于以王朝名称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平王少子烈食采汝坟。”汉初,高祖刘邦继封周烈十八世孙周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领安城。“周仁生十子,迁籍安城”(安城:今汝南王岗北湖村,又名“城子顶”。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安城侯国,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70里北湖。”郦道元《水经注·汝水篇》:“汝水又东南,迳平舆县南,安城县故城北,”《水经注疏》:元郭守敬按,今汝阳县东南七十里)。唐杜牧《樊川集·唐故东川节度使检校右扑射兼卸史大夫赠司徒周公(墀)墓志铭》:“周平王次子烈封汝坟侯,秦以汝坟为汝南郡,侯之孙因家焉,遂姓周氏。自烈十八世至西汉周仁,继烈封侯。”从此,安城周姓作为汝南望族,历经汉魏唐宋,英才辈出,青史不绝。
&《中华姓氏通史》:“汝南周氏遍天下。”秦汉时,出现两大周姓郡望:沛县周姓和汝南周姓。沛县周姓以武功显世,后因西汉“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至西汉末年,大多被削伐而无闻,以文韬显世的汝南周氏则人才辈出,成为东汉著姓,至魏晋、唐时,更是“一枝独秀,名满天下。”汉魏六朝时,周姓有“旧八望”之说:“汝南、沛国、陈留、浔阳、临川、庐江、泰山、淮南八郡旧望”(唐林宝《元和姓纂》),其中有七望出自汝南。南北朝至唐,周姓又有“新十望”之说:“永安、河间文安、临汝、华阴、河东汾阴、清河、江陵、长安、河南(洛阳)、昭州新十望”(《元和姓纂》),其中有五望源于汝南。
“汝南周”的兴盛,当从西汉周仁五世孙周燕始。周燕生五子,号称“五龙”,各居一里,后皆至刺史、太守等职。据《元和姓纂》载,周燕还有一子周忠,时任泰山太守,后成为泰山周姓望族的始祖。东汉三国时,移居义兴(宜兴)阳羡的汝南周,武功传世,“一门五侯”(周札、周勰、周懋、周赞、周缙);三国时,汝南安城周瑜家族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形成旺族;魏晋南北朝时,因战乱、灾荒、宦祸等原因,汝南周姓世族也随中原士族纷纷南迁。两晋时,汝南安城周氏“一门五封”(周浚、周顗、周嵩、周谟、周馥);隋唐时,移居湖南道州的汝南周(唐代宗永泰年间,汝南安城周崇昌仕至廉州刺史,居道州宁远),至北宋周敦颐时,家族更是异军突起,彪炳史册。其十七世孙周用,明世宗时先后任工部、刑部、吏部尚书。近现代鲁迅和周恩来,也源于道州周姓,是周敦颐十世孙周澳之后。而周敦颐为唐汝南安城人周崇昌的六世孙。据《鲁迅家世》,鲁迅家族居浙江绍兴福彭桥,为周澳长子周德后裔。鲁迅二弟周作人回忆说:“凡是晚上出行时,都要带上写着‘汝南周’的大灯笼”(川版《兄弟文豪》)。鲁迅三弟周建人也曾明确表示:“我相信,我们的原籍是河南省汝南县”(《兄弟文豪》)。据《周恩来家世》,周恩来祖父是浙江绍兴宝祐桥人,为周澳次子周完一后裔。1969年,周恩来对周建人说:“建老,我已查过,您是我的长辈,我要叫您叔叔。”
&&汝南周姓,自周燕始,除其六个儿子外,在史志上留名并立传者多达239人,人才济济,为官者甚多。其中,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晋安东将军周浚、晋征西将军周访、隋卫大将军、萧国公周惠达、唐武卫大将军周法尚、唐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周允元、唐左屯卫大将军周绍范、唐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周墀、宋理学大师周敦颐、明吏部尚书周用以及近代文豪鲁迅、总理周恩来等等。自周仁开基之始,世代文武进士及第入仕,赫显历代朝廷。
& & 2。袁氏望族
汝南袁氏,为汝南又一郡望。出自“妫姓,舜后陈胡公满之后”(唐林宝《元和姓纂》)。《袁枢年谱》:“(胡公)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袁氏,亦作辕,亦作爰。”
故爰涛涂又作“辕涛涂”,如《左传·僖公四年》:“齐人执陈辕涛涂。”始有辕氏。“秦末,裔孙告辟难居于河、洛,少子政,以袁为氏”(《新唐书·卷七十四》)。是为袁姓始祖。政之十九世孙袁良,东汉光武帝时,任成武令。其孙袁安,食邑于汝南(食邑:即采邑。封赐于公卿世禄之田邑,公卿世代以采邑为食禄)。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安之子袁敞为司空、司徒,袁安之孙袁汤为司徒、太尉,袁汤之子袁逢亦至司空,袁逢之弟袁隗亦至太傅,世称“四世三公”、“四世五公”。且袁逢之子袁绍(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出后伯父袁成”)、袁术皆为汉末大军阀,可谓“与汉一代相终始”。袁氏繁衍初以陈郡为中心,至东汉,出现汝南、彭城(袁安曾孙袁贺为彭城相)两个郡望,尤以汝南袁氏最望。天下袁氏望族,根在汝南,袁安即汝南袁氏之始祖。
因袁安采邑于汝南,其墓地亦于此。《重修汝宁府志·卷十二》:“袁安墓地府城东三十余里。”明《汝南志》:“袁安墓在府城东三十里。”《古今地名释要》:“袁安墓,平舆县(元时废平舆县,辖地并入汝阳县,直至1951年,复置平舆县,始从汝南析出)西北后刘乡东孔坟村西。”《后汉书·袁安传》:“初,安父没,母使安访求葬地,道逢三书生,问安何之,安为言其故,生乃指一处,云‘葬此地,当世为上公。’须臾不见,安异之。于是遂葬其所占之地(即采邑之地),故累世隆盛焉。安子京、敞最知名。”《平舆县志》:“袁家冢位于后刘乡东,东汉冢。”《百家姓书库·袁姓》:“袁家冢共有大古墓三座,南北方排列,占地60余亩。”
袁安以后近200年,汝南袁氏家族显盛于世,形成望族。《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豫州汝南郡七姓有袁氏。”《太平寰宇记》:“豫州汝南郡九姓有袁氏。”《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豫州汝南郡二十六姓有袁氏”等。袁氏发祥于汝南郡,但从汉末年至唐初,又沉寂约400年。其间,因诸多因素纷纷外迁,形成望族。如:一支迁往河北东光,为袁绍次子袁熙后裔。至唐,出了宰相袁恕己和吏部尚书袁高;一支迁往江西宜春,为袁安次子袁京后裔,出了工程院士袁隆平(袁京第六十五世孙);一支迁往湖北公安,系汝南袁绍后裔。明代出了著名的“公安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一支迁往广东,为袁安第三十四世孙袁谦益后裔,于北宋淳化四年(993年)隐居温塘,为袁氏入粤始祖。后散居于广州、深圳、东莞、港澳台及东南亚,如台湾“袁汝南堂”、香港“袁汝南堂”、泰国“袁汝南堂”等,明末出了抗清将领袁崇焕;一支迁往项城,据《项城袁氏家谱》载,项城袁氏为江西宜春袁氏移民“北还祖居地”其中一支。出了北洋军阀袁世凯和世界著名科学家袁家骝(袁世凯之孙)。《百家姓书库》:“民国枭雄袁世凯家族宗谱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一支迁往正阳,与红安袁氏、项城袁氏都是江西宜春袁氏后裔。近现代,这里出了陆军中将袁乃宽、国民党少将袁家驹。此外,汝南袁氏还散居于江、浙等地,宋时出了宁波“一地四进士”、明时出了吴县“文坛六俊”等。
1998年10月,香港袁汝南堂宗亲总会理事长袁雄昆一行,接洽汝南寻根谒祖有关事宜;1999年4月,台湾袁汝南堂宗亲总会理事长袁治农、泰国袁汝南堂宗亲总会理事长袁经伦一行53人,莅临汝南寻根谒祖;2003年10月,香港11名袁姓知名人氏和广州、深圳、东莞57名袁姓代表,分6批汇集汝南寻根谒祖。
3。著姓许氏
汝南许氏,于汉时形成郡望。许氏得姓古有两说:一为许由之后。《庄子·让王》:“尧以天下让许由”。唐颜师古《急就篇注》:“许氏,许由之后也。”宋文天祥《许氏初修族谱序》:“按许氏,自由隐许,遂以为姓。”一为文叔之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许昌)。”而《太平御览》引戴延之《西征记》云:“许昌城本许由所居”。又,许由乃炎帝之裔孙,文叔亦炎帝后裔伯夷之后。且有学者论证:“伯夷、皋陶、许由实为一人”(朱芳圃《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可见,天下许氏同根共祖,许由为开姓始祖,文叔为开国始祖。
许国在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为楚所灭国后,子孙分迁汝南、高阳等地,以国为氏。汝南、高阳后来形成许姓两大郡望,尤以汝南许氏较兴旺。汉时汝南郡是“中土大郡”,许氏源头多迁于此,原已迁高阳、长安和昌邑的许氏,也移居汝南,并以此为据点向全国各地辐射。
迁入汝南的许氏主要有四支:一支从许地迁往汝南。有建于西汉前的“许家祠堂”,现还遗有残碑;二支从高阳迁往汝南。这支许氏成为汝南许氏郡望的主体。西汉高阳许毗,位列九卿。其子德,任汝南太守,从此定居汝南。许德有四子,长子据,官至大司农,“汝南许氏望族,就是从许据这一支发展起来的”(朱绍侯《试论汝南许氏望族的形成》)。这支许氏后来又分三支系:一为许德六世孙许茂家族,二为许德六世孙许恂家族,三为许德十一世孙许君明,为安陆许氏。这支汝南许氏于唐高宗时出了两位宰相:许敬宗和许圉师(皆许恂五世孙);三支从高阳迁往长安,又从长安徙居汝南。西汉名儒、名臣许商,为叔文第四十三世孙,世居高阳,初为京官,移至长安,后“徙居汝南之平舆”(许嘉立《河南省汝南许氏族谱序》)。这支许氏尊许商为汝南许氏一世祖。东汉许敬(汝南平舆人)、许训、许相祖孙三代为司徒,世称“三世三公。”“平舆之渊,有二龙焉”的许虔、许邵,以“月旦评”而名世的许劭、许靖以及唐漳州刺史许天正,都是许商后裔;四支从许地迁往昌邑,又从昌邑迁往汝南。郑国灭许后,许氏一支迁至昌邑,昌邑人许广汉之女嫁于宣帝,其弟许延寿、侄许嘉皆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后,许嘉之女又立为皇后。时至东汉,昌邑许交州移居汝南。
&&迁出汝南的许氏主要有六支:一支迁往召陵。从许商世系看,召陵(今漯河堰城)许氏由汝南平舆迁徙而来,这支许氏,许慎是突出代表;二支迁往漳州。唐漳州刺史许天正,豫州汝阳(今汝南)人,为东汉许靖十五世孙。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随父入闽平乱,后居漳州。据清乾隆五十年《许氏族谱》载,许天正后裔繁衍到厦、漳、泉、福、台及东南亚等地;三支迁往楚州(今江苏淮安),又从楚州迁至灵宝。许德之后许威,“元为金吾卫上将军、兵马都元帅,佩金虎符。因西征过灵宝之梁村,爱其风土遂家焉,梁村有许氏自此始”(许嘉立《河南省许氏族谱序》)。这支许氏出了“许氏父子四尚书”:许进、许诰、许讚、许论父子四人同时任明各部尚书,是当时望族;四支迁往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汉汝南人许光,过江居丹阳句容,后仕吴,官至光禄勋。这支许氏出了唐诗人许浑(唐宰相许圉师之后),其任涧州司马时,在此定居;五支迁往太原。这支乃汉末许劭之后,因宦游太原而落户,并形成望族;六支迁往广州高第街。广州高第街许氏家族,是唐漳州刺史许天正(汝南人)之后裔,这里自清道光起,出了很多名人。如诰封中议大夫许拜庭、江浙布政使许应镕、礼部尚书许应骙、国民党高级将领许崇智、许崇灏、许崇济、著名教育家许崇清、鲁迅夫人许广平等。&
& & 4。韩国南氏
韩国南氏望族源于汝南金氏。韩国《南氏氏族史·遗墟碑阴记铭》:“英毅公讳敏,初名忠,姓金氏,汝南人,仕唐为按廉使。天宝十四年(755年)使日本,还遇大风,漂泊于新罗之有邻,公遂居焉。”“(公)时南来东时,维天宝帝在蜀,万里浮海,君命不辱。公曰:‘天下莫非王土,罗服唐礼,比周之鲁稽首请命,愿为陪臣。’”时新罗国景德王“不敢自专为有礼,请命于天子。”唐天子回诏,认为金忠已是“十生九死之卧,”“浇汤风尘不可以还。”于是,天子许之。“王以公从(汝)南来,赐姓南氏,(以其天资英雄)封英毅公,以英阳县为食邑,子孙仍居之。有讳翼袭封英阳,其后又分封宜宁、固城,遂有三贯之别。”后来英阳、宜宁、固城分别成为韩国南氏的三大姓源。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蔡州(今汝南)人金忠,因受玄宗垂爱,由监察卸史、吏部员外郎升至吏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天宝十三年(754年),加授金紫光禄大夫、门下右侍中衔。率使团持节出使日本国。次年返,行至对马海峡时,遇强台风,漂泊至新罗国庆尚北道盈德郡,遂移居新罗。韩国《南氏遗事》:“新国王以金忠来自汝南,赐姓南,改名敏。金忠由此成为汝南金姓移居新罗国的南姓始祖。”入仕新罗后,协助景德王治国理政,改革机构,兴办国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兴办“汝南书院”、“汝南讲堂”等,目前,这些遗存犹在。其后裔以封地“英阳、宜宁、固城”三地为源头,分别建立南氏宗会。
新罗国南氏后裔,自新罗统一到韩国建立,人丁兴旺,英才辈出。新罗、高丽朝(755—1392年),南氏入仕高官者居多:除南姓始祖英毅公外,正一品重大匡(首相)2人,从一品1人,正二品判书(尚书)、大将军等7人,从二品巡问使、中郎将等3人,正三品左谏议大夫、直副使等3人,从三品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2人等;朝鲜、大韩时期(年),南氏家族入仕为官者更是灿若群星:入主“议政府”7人,赐“领议政(首相,正一品)”2人,“左议政(副首相,从一品)”4人,官司居吏曹判书(首席判书)10人,其它正二品判书(尚书)、判尹17人,出任大提学(文官正二品)6人,出任观察使(从二品)31人,授予国家功臣13人,赐有“谥号”34人,封君26人,出使中国使节(臣)12人等。1953年朝、韩分治后,韩国南氏家族居高官者亦多:如担任过韩国总理、国家监事院事务总长、民主正义党议长、劳动部长、京畿道知事、农林部次长和陆军参谋总长、海军参谋总长、海军参谋次长等军政要职。南氏家族政坛巨子频频出现,巨商富贾也比比皆是,韩国有上千个南氏家族创办和经营的企业,如南荣L和F集团、南永佑国际药品工业集团等,出了很多著名企业家,如南仲秀KT(韩国通信)会长、南村CC会长、南相祖京畿道工商会会长、南荣佑韩国LG电子社长等等。
1988年,韩国南氏宜宁贯25世南荣,把《南氏家谱·序文》译成汉文寄给汝南,又把汝南金氏情况反馈给韩国南氏大宗会。自此,汝南金氏后裔韩国南氏,一千多年后,首次与汝南取得联系。1990年12月,南氏后裔南润德受南氏家族之托,专程来汝南察访;1991年7月,韩国南氏大宗会副会长、宜宁南氏宗会会长南广佑作为韩国南氏代表来汝南寻根问祖;1994年6月,南广佑一行17人又来汝南寻根,参观考察古宜春城遗址及“金城台”遗址,会晤了当地金姓代表。同年7月,建造“韩国南氏始祖寻乡碑”;1995年10月,以韩国宜宁南氏大宗会新任会长南海镕一行18人再次莅临汝南,拜谒“南氏寻乡碑”;1996年5月,韩国国际药品工业集团副会长南哲佑一行访问汝南;2007年10月和12月,韩国40多名南氏大宗会成员一行先后访问汝南。
&&&&&&&&&&&&&&&&&&&&&&&&&&&&&&&&&&&&&&&&&&&&&&&&&&&&&&&&
雪卿于沛轩
主要参考资料及文献:
1。《九州之中话汝南》:2013年6月版;
2。《跃冀天中·驻马店》:河南科技,2011年1月版;
3。《汝阳县志》(清·康熙二十九年)校注本:中州古籍,1994年1月版;
4。《重修汝宁府志》(清·嘉庆元年撰,上下册):1983年6月版;
5。《汝南志》(明·李本固撰,共七册):明·万历年间,福建馆藏影印本;
6。《春秋左传集解》(晋·杜预集解):凤凰出版社,2010年9月版;&
7。《史记》(韩兆琦评注):岳麓书社,2004年3月版;
8。《后汉书》:中华书局,2006年版;
9。《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华书局,2010年4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所在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