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生态对策?其生态农业包括哪些些类型

生态规划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生态规划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分&&&&类生态学名词原&&&&则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复合生态
就是要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运用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1],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规划。生态规划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①按地理空间尺度划分[1]:景观生态规划、区域生态规划、生物圈保护区规划;②按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划分:陆地生态规划、海洋生态规划、淡水生态规划、草原生态规划;③按社会科学门类划分:经济生态规划、人类生态规划、民族生态规划。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别、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2]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以上三条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和两方面的影响。因此,专家解释说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根据原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实现和保护生态平衡的长期计划。其目的是:通过规划,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以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不断增长的需要;同时保证人类社会生存活动不妨碍并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界的功能,以保持和增进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再生能力。
生态规划是在人类生产、非生产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进行平衡的综合性计划。一般包括:①保证可再生资源不断恢复、稳定增长、提高质量和永续利用的计划和措施。②保护生物完整性的计划和措施,如严禁滥捕野生动物,合理采集野生植物,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稀有野生生物和拯救濒临灭绝的物种等。③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矿产、能源和水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计划和措施,以增加自然系统的经济价值。④治理污染和防止污染的计划和措施。⑤改善质量的计划和措施,以增进人类身心健康,保护人类居住环境的美学价值。
生态规划按不同的层次分为全国性的、区域性的和局部地区的生态规划等;按不同的类型划分为和农村生态规划等。 [2]
制定生态规划,应根据本国、本区域或本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污染等生态破坏状况,因地制宜地研究确定本地区的生态建设性状指标,以确保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该地区的资源潜力,不降低它的使用效率,保证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活动适应于,使自然环境不发生剧烈的破坏性的变动。生态建设性状指标包括:划分城市和乡村使用土地资源的合理比例;划分城市内工厂、道路和住宅的用地比例;划分乡村地区农田、园地、道路和住宅的用地比例;确定、资源使用、经济发展规模和生活设施的数量指标等。⑴整体优化理论;
⑵趋适开拓原理;
⑶协调共生原理;
⑹高效和谐原理;
⑺可持续发展理论;⑴以人为本
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
⑶系统开放、优势互补
⑷高效、和谐、可持续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海洋生态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海洋生态
海洋生态包括海洋生物之间及海洋生物与其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其中孕育着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每年为人类提供大量资源。
地球上海洋面积共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为陆地面积的2.4倍。海洋之间并无隔断,由于海水的水平和垂直运动,还不断地进行着水体和物质的混合和交换。海洋平均深度约3820米。目前已知海洋最深处超过11000米。通常水深每增加10米,就增加1个大气压。因此海底最深处的压力可达1100个大气压。底构造复杂,有海底山脉、高原、盆地、峡谷和海沟等各种地形。通常将海域分为:①大陆架,海洋靠近陆地的部分,从沿岸起缓慢往外倾斜,平均坡度仅0°07′,即向外延伸1公里,平均加深1.5米左右。大陆架的宽度与陆地地形有关,有些海洋几乎没有大陆架,而中国沿海大陆架宽度有几百公里。大陆架水深可达200米。②大陆坡,在大陆架以外,其主要特点是坡度明显增大(有的可达20°~30°),水深也急剧增加,平均可达2440米左右。③大洋盆地,在大陆坡以外,地形广阔而平坦,是海洋的主要部分,水深可达6000米左右。④海沟,狭而长,水深超过6000米以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达11022米。与大陆架相对应的浅海称为近岸区或近海区,大陆坡以外的广大海域称为大洋区。
近海区面积小,仅占海洋总面积的8%,但由于陆地大量营养物质注入,因此是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场所。大洋区的水层可垂直划分为若干带。①上层带,下限为浮游植物的补偿深度,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恰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相等的深度,其具体数值取决于光强和水的透明度,一般10~120米,平均约为50米。②中层带,起于上层带的下限,下至200~300米深处。③次中层带,水深可达600~700米。④半深带,水深由600~700米至米,几乎无光。⑤深层带,水深米,无光。⑥深渊带,水深在6000米以下,无光。海洋水温通常由表层向下递减,到达一定深度,温度降低显著,即温跃层。深层带和深渊带水温一般是1~4℃。许多海洋生物往往只能在一定水层生活,如浮游植物生活在上层带。
海洋纬度自然带海洋表层水温在一年中的变化,随水体所处纬度而定。按照表层水温可把海洋划分为若干自然带。①热带,表层水温最低在20℃以上,温度变化范围小,一般仅2~3℃。②亚热带,最低水温在15℃以上,温度变化范围较大,可达6~7℃以上。③温带,水温在15℃以下,可近于0℃,温度变化范围最大。④近极区,水温最高不超过10℃,温度变化范围不超过2~3℃。⑤极区,水温最高不超过0℃(或5℃),温度变化范围很小,沿岸常有冰层覆盖。海流对海洋环境起着积极主导的作用。海流包括潮流、风海流、坡度流、升降流(上升流和下降流)、密度流、涡流和大洋环流等。大洋环流是大洋海流的骨干,而上升流区域则是重要的渔场。
太平洋黑潮暖流经中国台湾海峡的东面,沿东海边缘向东北方向流去。它的两支分流对中国沿海有明显的影响。一支分流经巴士海峡流入南海;另一支分流经东海注入黄海,在夏季甚至可达渤海。这两支海流的方向大体都是由南向北,是暖性的。中国沿海另一支海流是中国沿岸流,北起黄海和渤海,沿海岸南下,经台湾海峡注入南海。沿岸流受大陆气候影响,冬夏温差大,沿途容纳了大量淡水,所以盐度也较低。在台湾以东海域、舟山附近、海南岛东北部、粤东和闽浙沿海有上升流。除海流外,波浪、潮汐、光、温度和水压力等都是影响海洋生物的重要物理因素。已发现海水含有80多种元素,其化合物的种类则更多。这些物质以离子态(阳离子、阴离子、络合离子)、悬浮态、胶体以及气泡等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海水总的含盐量在35‰左右,但在河口可低至1~2‰。个别水蒸发量大的海域含盐量偏高,如红海为40‰。按组分含量的不同,可把海水中的化学成分分为5类:
常量元素如钠、镁、钙、钾、锶、氯、硫、碳、溴、氟、硼等,占海水中溶解盐类的99.8~99.9%,它们在海水中的含量基本不变。
营养元素包括氮(以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等形式存在)、硅、磷、铁、锰、铜等,这些元素与生物的生长关系很密切。
微量元素种类很多,但总量却非常少,仅占总盐量的0.1%左右,如锂、铷、铯、锌、铀等。
溶解气体主要来自海气交换,如氮、氧、氩、二氧化碳、氖、氦等,在缺氧情况下,还会出现硫化氢、甲烷等。
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元素有机化合物等等。部分来源于大陆河流输入,大部分来自海洋生物的分泌、排泄和生物死体的分解。
海水的盐度、pH值、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营养盐和有机物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对海洋生物都有直接的影响。海底的地形、结构以及沉积物的组成、理化特性(如粒度大小、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电位等)是影响底栖生物生活的重要环境元素。海底沉积物来源大致是:陆源性沉积、陆上或海底火山的喷出物、无机性沉淀或宇宙产物,以及由生物死体所造成的细泥。在浅海区域,底部沉积物的组成主要受陆地物质来源的影响,海流对沉积物的转移起主导作用。绝大部分深海或大洋底层的沉积物,都是由海洋生物的壳和骨骼所造成,在大洋的底部,生物尸体的沉积有的竟厚达数千米以上。在近海区,沉积速率一般较高;而在大洋区,沉积速率很慢,每千年仅沉积1厘米左右。海洋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不同的环境,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以及各种群数量、个体大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都很不同。海洋生物分布的格局是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协调进化的。一般常按生活方式将海洋生物分为浮游生物、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3类。浮游生物无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弱,悬浮于水中随水流移动,包括细菌、浮游植物(如硅藻、甲藻等)和浮游动物(如水母、腹足纲软体动物的翼足类、异足类,许多海洋动物的幼虫等)。多数终生营浮游生活,称为永久性浮游生物;少数种类仅于生活史的某个阶段营浮游生活,称为阶段性浮游生物,如许多海洋动物的幼虫;也有些原非浮游生物,被水流冲荡而出现在浮游生物中,如某些低等甲壳类的介形类、涟虫类等,称为暂时性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只能生活在有光的水层;浮游动物则不然,有的可以生活在千米以下的深水中,而且多数能在水中作垂直移动。浮游生物一般体重轻(外壳重量轻、体内脂肪含量高,富有粘液)、沉降阻力大(身体相对面积大,体表多刺毛、突起,群体连成片)或者具有纤毛、鞭毛而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游泳生物指那些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而游泳能力强的动物。包括鱼类、哺乳动物(如鲸、海豚、海豹)、爬行动物(如海蛇、海龟)、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和一些大型虾类(如对虾、龙虾)等,它们的游泳能力、速度和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有些种类能横跨大洋作长距离的洄游,如金枪鱼等;有的游泳很快,如剑鱼每小时速度达70公里以上。海鳗以整个身体弯曲摆动向前游动,乌贼和章鱼则从漏斗口向外喷射水流以推动身体反向运动。它们有时生活在上层水域(如太平洋鲱鱼),有的生活在中层或底层水域(如小黄鱼、真鲷、牙鲆)。游泳动物除了有发达的游泳器官外,身体大多呈流线型,以减小阻力,提高游泳速度。底栖生物生活在海洋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种生物,包括底栖植物(几乎全部大型藻类和红树等种子植物),底栖动物(海绵、腔肠、环节、线形、软体、甲壳、棘皮、脊椎等门类均有底栖种)。底栖生物按其与底质的关系,又可区分为底上、底内和底游3大生活类型;在岸边还存在潮间带生物。
底上生物生活于硬质海底。包括在各种底质上营固着生活(如海葵、水螅、藤壶、牡蛎、柄海鞘)、附着生活(如紫贻贝、附着硅藻、大型藻类)以及匍匐海底(如马粪海胆、刺参和红螺等)的动物。固着生活的动物运动器官退化,但触觉器官发达,被动取食,幼体营浮游生活,靠海流扩大其分布区域。固着或附着在船底、浮标、工厂排污管道、海上石油平台和海上其他设施的生物被称为污损生物(包括微生物、藻类和动物)。它们对交通、军事和生产均有危害。
底内生物生活于软质海底。有的分泌粘性物质形成管子或用分泌物粘结沉积颗粒成管子而栖身其中(如巢沙蚕、磷沙蚕等);有的具有发达的挖掘器官,将身体埋于泥沙中(如黄岛长吻柱头虫、中国蛤蜊、文昌鱼等);有的钻木(如船蛆)、凿石(如波纹沟海笋)。
底游生物有一定的运动能力,能在水底缓慢地行动(如梭子蟹)。
潮间带生物一类特殊类型的底栖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底栖生物对潮汐的涨落、海浪的冲击、阳光的暴晒、温度的变化等有很好的适应能力。由于潮间带生态位的差异,生物在潮间带的分布很有规则,群落结构比较清楚(图1)。
深海生物群落深海由于压力大、食物少、没有光线和温度低,因此在生物的种类组成、分布格式、个体结构和代谢等方面均有其特点。
深海生物能忍高压。虽然有些浅海生物也能忍受较高的压力,比如附着在潜水器表面的生物,如绿管浒苔、石莼、总合草苔虫、紫贻贝、布纹藤壶等,在潜水器下降到米水深后仍然能存活。但根据生理学试验,600个大气压对大多数浅海生物有致死作用。因此,从垂直分布来看,6000米深度似乎是个重要的分界线。曾有报告,中太平洋的深海沟中的125种动物,有77种是在6000米以上水层所没有见到的。
与浅海生物比较,深海生物一般个体数量少,但种类数相对较多、多样性高。对此有不同的解释。H.L.桑德斯()认为,多样性高是由于食物等竞争造成的。但有的学者却认为捕食是关键。较多的调查结果表明,深海生物的多样性仅仅发现在米水深处,而米以下的海底,生物的多样性并不高。
为适应食物少和黑暗的环境,许多深海鱼类口部相对扩大,骨骼肌肉减少,且有发达的发光器官和结构。
深海生物一般代谢作用和生长都很慢。据估计,深海的贝类,长到8毫米大约需100年的时间。曾有一只潜水器掉进深海中,经10个月后从1540米处打捞出来,发现放在桌上的三明治仍然完整无损,这表明细菌的作用非常缓慢,但也有例外。
1977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曾用深海潜水器“阿尔文”号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以东300公里,水深2500米处进行调查,调查区域是海洋板块形成区,发现从地下喷出泉水,泉水口附近水温高达20℃(没有热泉处的海水是2℃)。在喷出孔附近有丰富的生物群落。其中有个体30~40厘米的贝类,这种贝一年可长4厘米(约比其他深海底的贝类生长速度高500倍),将壳打开,可见到内有血红蛋白(一般软体动物是血蓝蛋白)。还有一种具长栖管的须腕动物,管的直径10厘米长可达30米。此外,还有许多腔肠动物、环节动物、甲壳动物。
深海底栖生物的食源可能包括由上层水中下沉的碎屑和溶解的有机物质,以及化能合成细菌通过氧化硫化氢取得能量而制造的有机物。因为从地下喷出的热水含有大量的硫化氢(30~40ppm),硫磺细菌利用氧化硫化氢所获得的能量将水中CO2合成碳水化合物。海底硫磺细菌实际上起着与浅海水域光合植物相同的作用。即硫磺细菌是深海海底的生产者。这说明,生产者的能源不仅可来自太阳,而且还可来自地球的内部。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根据这一论点,须腕动物的营养问题可得到解释:这种动物没有口,也没有消化道,但在体内有大型的腔,称为营养体,细菌在腔内大量繁殖,动物的触手可吸收无机物供细菌之需,而细菌则合成有机物供动物之用。动物和细菌营互利共生关系。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自然辩证法概论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自然辩证法概论
要素在组成较高层次的系统时,并不一定仅仅形成唯一的高层次系统,而是有可能形成两个以上的不同层次的高层次系统,从而使层次之间的联系出现分支现象,分子作为要素既可以形成凝聚态物体、行星系、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等层次的系统,也可以形成、、个体、、、等层次的系统,从而使在垂直方向上形成相互叠加的自然图景。作&&&&者张宗明ISBN1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日开&&&&本16开
出版时间:
开本: 16开
定价: 33.00元绪论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科性质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传播与发展
二、自然辩证法在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中医问题与思考:自然辩证法与中医问题
第一篇 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第一章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第一节 与自然观
一、成就及其基本特征
二、古代自然观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一、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基本特征
二、和自然观特征
第三节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的创立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
二、近代初期科学技术成就及
三、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的形成
中医问题与思考: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现代科学技术与系统自然观
第一节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系统自然观的形成
一、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
二、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三、系统自然观确立的意义
第二节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一、系统: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结构层次
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
一、自然界变化过程的不可逆性和自然的进化
二、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三、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
四、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中医问题与思考:中医及其发展走向
第三章 人和自然的关系与科学发展
第一节 人和自然的关系
一、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二、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
三、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
四、自然界的平衡和自然界的
第二节 与传统发展观
一、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
二、传统发展观及其缺陷
三、生态危机及其表现
第三节 生态自然观与
一、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二、的提出
三、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中医问题与思考:中西天人关系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模式形成的影响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四章 科学认识与科学问题
第一节 科学认识系统与科学方法
一、科学认识的系统构成
二、科学认识的过程
三、科学认识方法的性质与发展
第二节 科学问题
一、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二、科学问题及其分类
三、科学问题的来源
第三节 科研选题
一、科研选题的意义
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三、科研选题的一般程序
中医问题与思考:方法一中医发展的突破口
第五章 科学事实及其获取的方法
第一节 科学事实
一、科学事实的含义
二、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
第二节 科学观察方法
一、科学观察方法及其类型
二、科学观察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三、科学观察方法的一般原则
四、科学观察的局限性
第三节 科学实验方法
一、科学实验方法及其类型
二、科学实验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第四节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
二、仪器与测量问题
三、观察与实验中的机遇
中医问题与思考:传统中医为何未走实验科学之路?
第六章 科学思维方法
第七章 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第九章 技术方法
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
第十章 科学技术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书名:自然辩证法概论
包装:平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完善科学教育,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理解自然观与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掌握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一般理念与方法,体察社会因素对科技的影响以及社会的影响,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科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书分为五篇:第一篇:“科技概观”;第二篇:“自然观及其变革”;第三篇:“科学论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篇:“技术论与技术创新论”;第五篇:“研究”。引言
第一篇 科技概观
第一章 科学、
一、科学和技术的旨趣
科学的旨趣
技术的旨趣
科学与技术的联姻
从科学革命到文明转型
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三、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几种诠释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
四、科学精神内涵的展开
第二章 科技变革中的人文关怀
一、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精神危机
科技革命引发新的消费文化
科技的高风险后果与生活的不确定性
世界的“物质化”与“消费蛀虫”的孳生
终极追求的偏航
二、流行的反科技思潮及其悖谬
后现代思潮的冲撞
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在人类精神对立的两极中平衡
反科学主义的几种形式
三、科学与非科学的互补
科学、非科学、反科学、伪科学
科学与迷信
新一轮科学化浪潮的检视
克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虚假对立
四、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
传统文化的困境和出路
西方化的主张及其反思
在与终极价值之间保持必要的
反思“文化大革命”破坏科技事业的文化成因
第二篇 自然观及其变革
第三章 科学发展与自然观的变革
一、古代自然观与自然观
史前神话自然观和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时期的自然观
二、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论自然图景
、和笛卡尔
机械论纲领的确立
机械论纲领的成长和影响
19世纪科学的发展对的挑战
三、当代科学突破与自然观的新探索
自然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自然的构成性与生成性
世界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
四、自然观对于科学认识活动的意义
自然观与科学认知结构
自然观与科学认识
自然观与科学方法论
第四章 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
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近代的内涵与批判
现代的理由辨析
现代的缺陷
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环境保护不能消解人的主体性
自然的返魅与自然的内在价值
重构主体性,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环境危机与增长的极限
全球环境危机与“”
增长的极限是否存在?
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限度
二、从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及其缺陷
增长不等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科学的发展观
三、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限制人口增长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文化
发展科技解决环境问题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的环境问题及起因
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面对全球环保的国家抉择
中国实施纲要
第三篇? 科学论与科学方法论
第六章? 科学的实验基础与逻辑前提
一、科学事实的获得与整理
科学事实及其重要作用
科学事实的获得:观察和实验
科学事实的整理:归纳、演绎和类比
二、科学规律的合理性与可错性
经验规律与理论规律
科学规律的合理性
科学规律的可错性
三、科学实验中的经验与理性
“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科学测量中的认识论问题
科学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四、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与功能
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
科学理论的解释功能
科学理论的预见功能
第七章 由问题而发现、从假说到理论
一、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科学问题的产生
解决科学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科学假说的创立与检验
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
科学假说的类型和检验
判决性实验
三、理性准则与假说-演绎方法
科学的理性准则
基本的假说-演绎方法的构建
现代假说-演绎模型
四、证明的逻辑与发现的逻辑
证明的逻辑基础
发现的逻辑
科学发现过程中的逻辑与非逻辑问题
第八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演变
一、科学理论的评价依据和社会确认
科学理论评价中的经验论
科学理论评价中的整体论
科学理论的评价依据
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
二、科学理论演变的动力
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驱动
理论中的逻辑悖论
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竞争
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传统的科学理论演变模式
因经验积累而进步的演变模式
通过证伪而增长的演变模式
范式嬗替的科学革命模式
基于研究纲领进化的演变模式
四、现代科学理论演变模式的意义
多元化的演变模式
依解题能力而进步的演变模式
随“信息域”变化的演变模式
第四篇 技术论与技术创新论
第九章 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意义
一、 技术的本质、功能和范式
技术活动与技术成果
技术的狭义与广义界定
技术的功能、效果和效率
:工程学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
二、 技术的分类、形态和体系结构
技术活动要素的分类及其关联
人工物技术形态、流程技术形态
技术单元与技术系统结构
技术族系结构、技术世界结构
三、 技术发明与工程技术方法
技术发明的过程与方法
技术预测方法、技术方案构思方法
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试验方法、评价方法
四、技术是人与客观世界实践关系的中介
技术在实践活动中的地位与建构
仪器工具系统的形成
技术是人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
第十章 技术发展的动力与模式
一、 技术的建构及其发展的动力机制
:选择、调节、支持
新目标与旧技术形态功能之间的矛盾
社会竞争与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作为驱动力的技术世界的相干性
二、 技术演变方向与技术进步模式
向着技术形态丰富和效率提高的方向演变
技术开发、技术吸纳与转移
淘汰与进化、递进与跨越
三、技术科学化与技术科学
硬技术与软技术、技术知识的作用
技术知识的经验形式与理论形式
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
四、现代技术与消费文化的互动
消费需求的变化与技术发展方向的调制
把潜在需求转变成现实需求的新技术
创造出新消费需求的新技术
第十一章 技术创新的理解及其实现
一、市场经济架构下的技术创新
创新与技术创新
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
二、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角色
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三、技术创新的过程
五代创新模式
系列技术创新过程及其不确定性
企业家精神和全球产业网络
四、从技术变革到产业革命
技术-产业的生命周期
产业革命实现的重要机制
产业革命实现的社会条件
第五篇 研究
一、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规范
社会中的科学共同体
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的社会规范
科学交流与同行评议
科学界的社会分层
科学奖励的特征
二、科技活动的社会建制
从小科学到大科学
科技活动社会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复杂的现代
科技活动的社会体制
三、科技运行的社会保障
科研经费的投入
科技人才的培养
信息资源与科技传播
科技活动的社会政治环境
四、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
现代科技何以成为第一生产力
的企业竞争力
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第十三章 的互动
一、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联动
双向四面(正负)的作用方式
多样性的互动机制
的保持与协调
二、两种文化的分离与交融
两种文化论的提出与论争
科技偏离人文的发展
对科技的批判与反科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两种文化的交融
三、科技活动中的社会契约
科技活动的市场作用
“社会与科学的契约”
委托者-代理者的角色
求实和效益问题与“边界组织”
四、科技革命与社会转型
空前的科技革命浪潮
社会转型的驱动力
当代社会制度嬗变的反思
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结合
第十四章 社会公共政策与科技发展
一、与社会干涉
关于科学自由与社会干涉的论争
自由研究的学术意义
社会干涉的作用和程度
科技共同体内外规范的对接
二、科技政策的形成机制和功能
科技的社会评价和政治选择
科技政策活动中的公众参与
科技政治主体的政策商定
科技政策的社会功能
三、科技运行支持系统的构建
充满活力的科技运行机制
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体系
有效的科技法律体制
恰当的科技奖励模式
良好的科技发展社会氛围
四、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资源
科技政策和战略的意义
重大科技战略规划的确立
国家科技资源的配置
科技项目基金资助的获取[1]  作者:吴国林、肖峰、陶建文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  定价:42元  印次:1-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
    本书为自然辩证法概论,主要用于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学。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本书主要作为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程,同时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然辩证法不同于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是联系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工程的重要纽带。  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不仅改变了天然自然,而且创造了人工自然。人类不仅认识宏观世界,而且不断向微观世界探索; 不仅认识物理世界,而且探索人的意识本身。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优势居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列,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与此同时,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也遇到了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这一门硕士生课程,力图面对新时代,探讨当代新问题,寻找或启示新思维,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为此,本教材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 理论深度。本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注重理论深度。没有理论深度的思考,是无用的思考。如果一本教材,一位学生拿着就能读懂,而且很简单,那么,这本教材的意义就不大。如果一本教材的内容,在任何一本同样的教材中都能找到,内容没有多大变化,那么这样的教材也没有必要出版。一本教材,只有当有自己的研究,并有自己的特色,并能给读者以启发时,那么这样的教材才是有意义的。  一本用于硕士生的教材,不是一本小人书,它使人读后能提升理论思维。一个勤于理论思维,并将理论思维与实践相联系的民族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如果一位硕士生,还不能进行有深度的哲学思维,这样的民族也不能有多大的前途。一位硕士生,除了应当懂得本国的有关知识,继承优秀文化之外,还应当理解当代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当代的哲学方法、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等。  事实上,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在国外被称为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都有非常专业的研究,这就是像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一样。也就是说,必须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才能理解这门学科,掌握其思想内核和方法论。为什么要专业训练?因为现代科学技术都需要专业训练。没有专业训练,不可能一代一代地推进现代科学技术,带给人类更加灿烂的未来。  我们要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了?还是我们的科技思想在近代之前就已经落后了?只是因为近代经济全球化还相当弱?为什么日本这么一个小国敢于入侵中国?它凭什么?它有什么入侵的手段?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两弹一星”、核潜艇、神舟飞船)?当然,我还要问,为什么美国是当今“唯一超级大国”?它靠的是什么?   在问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还要问: 中国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中等,有没有与当代科技主流相一致的东西?我们是否需要反思?阻碍中国掌握和创造核心技术的因素中,有没有思维方式这一因素?等等。  当然,本书不是对所有这些问题以直接回答,有的可能只是从一个侧面给予启示。  本教材还适当采取了一些符号,以使表达更清楚和严格。哲学并不是要将问题说糊涂,而是要把问题搞清楚,探索出常人所不能想象的东西。因此,一定的符号思维是必需的,符号思维让人们能够脱离形象思维,而关注推理或逻辑本身。试想一想,没有符号思维,现代数学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有微积分,也不可能有现代物理学,也就不可能有人造卫星,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卫星定位系统(如GPS或中国的北斗定位系统等)。因此,我们在科学解释与技术解释中,适当应用了逻辑符号来表达,使问题更清楚明白。我们以为,作为硕士研究生,基本的逻辑推理是需要掌握的,因为现代科学技术都需要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比如,没有逻辑符号的推理,能将电子计算机创造出来吗?符号思维是理性思维最基础的东西。  (2) 学科前沿。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的相关教师致力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均有一定的研究特色。本教材除了借鉴国内外科学技术哲学的相关前沿成果之外,还有自己的独特研究。本教材的特点包括: 当代自然观部分,突出当代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其中包括量子信息;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更多地介绍了现代科学哲学的理论,包括科学解释;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技术本质、技术方法、技术演化、技术解释的观点; 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着重探讨了科学的社会运行、科学对文化的影响等问题。  本教材共分四篇,并分为十五章和附录,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第一章论述自然界的物质性和自然界物质的系统性与层次性。理解“物质”概念必须把握“实在”这一重要而基本的哲学范畴,对“实在”的认识又随着人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测量就是待测对象、仪器与观察者之间所构成一个相互作用过程。没有测量,就没有自然科学。量子力学的测量不同于经典测量,量子测量也没有“主观介入”。时间、空间与物质之间紧密联系。量子态就是一种新资源,展示了微观物质存在的新形式。人工自然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自然界,它促进了自然界的新发展。系统的组成、结构、环境、功能和边界是完整规定和描述系统的五个基本因素。自然物质系统呈现出层次结构。  第二章论述自然界的系统演化。自然界不仅存在,而且演化。演化是不可逆变化,可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也会导致更加有序结构的产生。整个自然界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信息可以分为经典信息和量子信息。信息用以消除事物不确定性。一个系统中的信息量越大,信息熵减少越多,系统就越有序,组织化程度就越高。一个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基本条件是: 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处于非平衡态,系统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具有随机涨落因素。自然界的演化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混沌是非线性系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自然界演化复杂性的表现。复杂性表现为非线性、内在随机性和开放性等形相,每一形相都反映了复杂性在某一方面的本质性质,这些形相的整合就是复杂性。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吸收了历史上多种自然观的积极因素,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将指导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第三章论述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科学具有经验、理性和实践的基本特征。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家对科学本质特征从多维视角展开了研究,为我们认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提供了基本素养。逻辑实证主义主张,一切未能受到可观察经验验证或不合乎逻辑的分析命题的其他知识都是空洞无意义的。整体主义主张被检验对象以理论体系为单位,理论体系是由各种彼此间有某种约束关系的单个陈述所组成,另一方面它又包括了知识整体中的不同成分而相对独立于知识整体。证伪主义认为,如果一个假说要成为科学的一部分,它必须是可证伪的。历史主义则主张科学的发展就是新旧范式的转换或新纲领替代旧纲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得是科学家根据现有的理论(原有知识)来建构科学知识。  第四章论述技术观。技术表现为作为客体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活动的技术等多个方面。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技术的演化发展从其动力机制来看可分为社会需要导向型、科学理论导向型、现象发现导向型和日常改进型。技术演化的直接动力来自技术体系的内在矛盾。现代技术发展并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体现出技术与科学的协同进化。  第五章论述工程观。工程是现代文明、社会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是指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得以实现的活动。工程活动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特定的实现目标,工程是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含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科学、技术与工程,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相互渗透。  第六章论述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演绎与归纳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两种基本的认知方法。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既对立又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为了正确地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然后再由理性回到感性、由理论回到实践,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就必须自觉地掌握并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科学解释和预见。科学解释与预见,从本质上讲,两者是一致的,仅仅差别一个时间因素。科学哲学家亨普尔提出了著名的 D?N 解释模型(演绎?律则解释模型)与 I?S 解释模型(归纳?统计解释模型)。本章还论述了问题猜想的创新思维方法。科学实践的方法则包括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观察和实验涉及观察的理论负荷,以及观察的客观性等。  第七章论述技术方法论。本章讨论了技术方法的一般研究,即技术认识的方法论基础及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 讨论技术思维及其特点和技术活动的一般方法。人们在设计、制造各种人工物及其论证过程中,都贯穿了一系列技术解释问题,技术解释是理解技术及其认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本章讨论了技术规则的解释与技术客体的解释。  第八章论述工程方法论。工程方法就是为工程目标的实现提供相关“如何做”的技术,可分成特殊方法和一般方法。工程活动具有物理性和意向性双重属性。工程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是由多个环节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一个系统。层次分析法、工程环境分析法、工程评估方法等是主要的工程系统方法。  第九章论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社会关联。本章论述了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与工程,考察了科学共同体、技术共同体和工程共同体。科学、技术和工程既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自身产生了深刻的作用,三者之间形成了内在的关联,成为有机统一的社会性运作过程或系统。科学、技术和工程又在研究与发展(R&D)活动中强化了它们之间的一体化运行。  第十章论述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成为决定现代社会特点和走向的决定性力量,成为人类社会变迁的重要根源,也成为国家和民族兴盛的关键。社会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评价塑造着科技发展,社会也制约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反映在国家与科技的关系上,就是科技兴国与国兴科技的统一。  第十一章论述科技与人文。科学技术是人猿揖别的标志,是人的社会进化的手段,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是人的生存条件改善的依托。科学技术的发展关涉人的善与恶、人的尊严与人的自由。从文化形态上看,科学技术与人文之间形成了“两种文化”的关系。在两种文化的对话和讨论中广泛地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反对将科学与人文完全分离和绝对对立起来,倡导两种文化之间更加广泛的对话、更加宽容的理解、更加融洽的合作,走向科学与人文的融通,其最高境界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第十二章论述了工程的社会人文向度。工程的社会性一方面体现为工程所具有的强大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体现为它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在当代工程中,科学与工程更为紧密地整合,工程与科技的关系也呈现出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工程作为人的社会性建造活动,也是为人而进行的建造活动,工程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满足人的需要、为人服务,工程从多方面、多维度成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由此形成了工程的人文指向,产生了工程的伦理和人文教育问题。  第十三章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毛泽东号召向科学进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倡导自力更生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建立宏大的工人阶级科学技术队伍。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重视和关心科学技术人才; 关注科学技术伦理问题。胡锦涛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强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重视科学技术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力发展民生科学技术。  第十四章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在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社会建设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化的理论先河; 邓小平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江泽民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系统化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人本性等基本特征。  第十五章论述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社会中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国家。创新型国家有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 二是创新投入高;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 四是创新产出高。产业创新是获得竞争性产业优势的基础。产业创新需要以技术为基础,在产业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核心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对策是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每一章都有阅读材料和相应的思考题。  最后在附录中,给出了常见的逻辑符号、真值表与推理。这也是考虑到我国的大部分学校中,不重视现代逻辑教育。逻辑思维不仅是自然科学工作者需要的,而且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必需的,作为一位硕士研究生,掌握基本的逻辑思维,也是极为必要的。事实上,现代西方科学之所以能够兴起,有一个重要的逻辑因素。  我们希望这本教材有特点,真正能成为一本硕士研究生使用的教材或参考资料,有助于研究生提高哲学理论水平,改进思维方式,塑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我们知道,尽管做了许多努力,但还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恳请各位同仁和研究生批评指正,以便不断修订和完善。[2]
  吴国林
日  绪论
一、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二、 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三、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四、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 实在的涵义
二、 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
三、 时间、空间与物质
四、 量子态: 一种新的资源
五、 人工自然观
六、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第二节自然界物质的系统性与层次性
一、 系统的涵义与描述
二、 部分、整体与突现
三、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四、 层次的涵义与层次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自然界的系统演化
第一节序、信息与熵
一、 演化的基本概念
二、 经典信息、量子信息与实在
三、 熵与熵增原理
第二节自然界的自组织演化的条件
一、 贝纳德对流
二、 自组织演化的条件
第三节自然界演化的复杂性
一、 混沌及其基本性质
二、 复杂性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历史上的自然观
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 数学自然观
三、 机械自然观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及其发展
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 生态自然观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工程观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特征
一、 经验特征
二、 理性特征
三、 实践特征
第二节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家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研究
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二、 整体主义科学观
三、 证伪主义科学观
四、 历史主义科学观
五、 建构主义的科学观
第四章技术观
第一节技术的界定及其本质
一、 技术的一般定义
二、 技术与科学
三、 技术的本质
第二节技术的演化发展
一、 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 技术演化的过程
第五章工程观
第一节工程的内涵
第二节工程的特征
一、 工程活动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
二、 工程具有特定的实现目标
三、 工程与环境相互影响
四、 工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五、 工程需要最优化
六、 工程包含不确定性与风险性
第三节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
一、 科学、技术与工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二、 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区别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与工程方法论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
第一节演绎、归纳和辩证思维方法
一、 演绎法与科学约定论
二、 归纳法及归纳问题
三、 演绎与归纳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科学解释的方法
一、 演绎?律则解释模型
二、 归纳统计解释模型
第三节问题猜想的创新思维方法
一、 创新思维方法的起点——怀疑与悬置
二、 波普尔的问题猜想法
三、 科学猜想的非逻辑思维方法
第四节科学事实
一、 经验事实和科学事实
二、 科学事实的特点
三、 科学事实的作用
第五节科学实践
一、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
二、 科学观察的涵义及类型
三、 科学实验的涵义及功能
四、 基本的科学实验类型
五、 科学仪器的作用
第六节观察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
一、 观察和实验的理论负荷
二、 观察的客观性
第七章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技术方法的一般研究
一、 技术认识的方法论基础
二、 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二节技术活动的方法
一、 技术思维及其特点
二、 技术活动的一般方法
第三节技术解释
一、 技术规则的解释
二、 技术客体的解释
第八章工程方法论
第一节工程方法的内涵和外延
一、 工程方法的涵义
二、 工程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工程的系统方法
一、 工程活动的两重性
二、 工程的系统性
第三节工程系统方法论
一、 工程的系统方法论概述
二、 工程的系统方法论
三、 层次分析法
四、 工程环境分析法
五、 工程评估方法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论
第九章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社会关联
第一节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与工程
一、 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
二、 作为社会建制的技术
三、 作为社会建制的工程
第二节科学、技术和工程的社会共同体
一、 科学共同体
二、 技术共同体
三、 工程共同体
第三节科技和工程的社会运行
一、 科学、技术、工程在社会中的整体化
二、 R&D中的科技与工程的一体化
第十章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科技发展的社会效应
一、 科学技术与现代社会的特点和走向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变迁
第二节科技发展的社会建构
一、 科技发展的社会推动
二、 科技发展的社会评价
三、 科技发展的社会选择
四、 科技发展的社会调节
五、 科技发展的社会制约
第三节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 科技与社会的双向互动
二、 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度量分析
三、 科技兴国与国兴科技的和谐统一
第十一章科技与人文
第一节科学发展的社会效应
一、 人猿揖别的标志
二、 人的社会进化的手段
三、 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
四、 人的生存条件改善的依托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人文问题
一、 科学技术与人的善与恶
二、 科学技术与人的尊严
三、 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
第三节呼唤两种文化的融合
一、 从科技与人文到两种文化
二、 从分裂到融合
三、 走向融合的路径
第十二章工程的社会人文向度
第一节工程与社会
一、 工程的社会性与“社会史”
二、 工程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第二节工程与人文
一、 从工程的人文向度到工程善
二、 工程伦理与工程的人文教育
第五篇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第十三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
第一节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 向科学进军
三、 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四、 自力更生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五、 建立宏大的工人阶级科学技术队伍
第二节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 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四、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五、 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六、 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第三节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二、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 科学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四、 重视和关心科学技术人才
五、 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法制建设
六、 科学技术伦理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四节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 加强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三、 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四、 重视科学技术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 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六、 大力发展民生科学技术
第十四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
第一节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历史形成
一、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涵
第二节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
一、 科学技术功能观
二、 科学技术战略观
三、 科学技术人才观
四、 科学技术和谐观
五、 科学技术创新观
第三节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
一、 时代性
二、 实践性
三、 科学性
四、 创新性
五、 自主性
六、 人本性
第十五章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一节创新型国家的内涵、特征与形成
一、 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
二、 创新型国家的特征
三、 创新型国家的形成
第二节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
一、 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使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变革
二、 科学技术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三、 我国已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技术基础和条件
四、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第三节核心技术及其与产业创新的关系
一、 核心技术与产业创新的涵义
二、 核心技术之源
三、 核心技术驱动产业创新
第四节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一、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 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三、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
四、 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五、 社会化、网络化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第五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
一、 自主创新的内涵及类型
二、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
三、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
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对策
附录常见逻辑符号与推理
主要参考文献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灾难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