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当地南京全民健身中心活动的开展

当前位置:
以民生工程为抓手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
  每天夜幕降临之时三十头社区安居园、东园家园的健身广场上热闹起来了:篮球场上热火朝天,观战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广场上聚集着跳健身舞蹈的群众,歌声阵阵,舞蹈翩翩;各种健身器材上,大人、小孩一边健身一边聊天,其乐融融。这些原本在城市里才有的体育休闲方式,如今也成了农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2011年来,合肥市三十头社区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推进全民健身,提高群众身体素质的重要抓手,加大体育工程建设力度,把健身工程建到群众身边,把服务体系覆盖到村居,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全民健身广场一处,健身路径的室外活动场所4处,培养二级、三级群众社会体育指导员30多名。今年还将培养健身舞蹈、秧歌、太极拳等门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以此带动群众健身开展。在农民健身工程选址过程中三十头社区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大都选择在人口集中、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地方,尽量与中小学、文化站、卫生室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相结合,让广大农民共享体育公共资源。
  在具体工作中三十头社区还把体育队伍、体育设施建设和开展农民体育活动融为一体,引导群众参与科学健身,让农村健身活动普遍开展起来,经常开展体育进村居等系列活动,为农民朋友送体育器材、送健身知识。目前社区部分村居组织了篮球队、乒乓球队,相互交流,增进友谊,使群众充分享受到体育健身的乐趣。(通讯员胡成长)
版权申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关于本区群众健身活动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您的位置:首页 >
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关于本区群众健身活动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15:03:18   阅读次数:次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城市群众体育以社区为重点,构建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建设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健身活动,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体育锻炼和健身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  最近,区政协文化体育委员会对我区全民健身工作进行了调研,一是制作了《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179份,回收1162份,其中有效问卷1153份(见附表);二是实地察看了十个街道的部分社区公共运动场、健身苑点和将建的社区公共运动场地;三是与区体育局、四川北、广中街道的相关领导、社区文化中心负责人、群体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社区市民代表等进行座谈,了解群众健身活动发展情况,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走访踏勘、座谈会等形式,我们对本区全民健身活动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今后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提出意见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理念,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以下简称《健身条例》),把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科学合理的群众健身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思想上重视,措施上抓落实,努力构建区、街道和居委三级管理网络,加强指导和服务,我区的全民健身活动工作已连续八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的嘉奖。&  (一)大力推进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在问卷调查中,有91.33%的受访者表示在自己住所500米范围内有健身苑点等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  本着“亲民、便民、惠民”的宗旨,自1999年开始,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和街道规划、新建了一批社区公共运动场、社区健身苑点等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目前,我区现有13个社区公共运动场(已建有14个社区公共运动场,其中嘉兴社区运动场因市政工程动迁被拆除)、13个社区健身苑、312个社区健身点、4个市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站,为广大社区群众和青少年就近进行体育健身和开展体育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推进体育生活化环境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建成1个区市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以及在曲阳、广中、江湾、凉城等四个街道建成4个社区市民体质监测站,为市民进行体质监测,指导和帮助市民科学开展健身活动。&  (二)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蓬勃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已成为虹口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提升了虹口的影响力。&  区体育局努力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节等各项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定期召开的区运会,吸引了辖区内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的广泛参与,进一步推动了我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健身拳操指导和帮助市民提高身体素质,《25式》关节保健操(本区创造的特色项目)、健身气功、体育舞蹈和海派秧歌等健身项目最受欢迎,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也颇受欢迎。每年一度的元旦迎春长跑已连续举办多年,现已成为虹口的一项品牌体育活动。&  (三)为市民健身活动做好服务指导工作&  我区组建了近500个健身团队,成立了一支1124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为市民健身活动做好服务指导工作。&  区政府职能部门注重加强了对社区体育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协助街道举办社区运动会,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各街道普遍建立了体育健身组织,目前我区有各类健身团队475支,根据《上海市体育系统迎世博600天行动责任书》要求,今年年底前还将新建10支团队。10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热心、无偿地为市民进行体育健身指导,在社区推广和普及健身项目方面,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不少市民说,以前不懂如何健身,现在参加了健身团队,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辅导下学会了很多的健身项目,身体也好多了。 &  (四)全民健身活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  在问卷调查中,有82.05%的受访者表示曾在健身苑点参加过各种健身活动。&  通过组建全民健身团队,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参加活动,提高了市民的身体素质,融洽了邻里关系。许多市民反映,参加了健身活动,既享受到了锻炼带来的快乐,增强了体质,也丰富了业余生活,还改善了邻里关系。不少市民还把参加健身活动看成是一个广交朋友、陶冶情操的好机会。可以说,全民健身活动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为创建和谐虹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加强社区体育资源共享&  我区积极整合各种社会体育资源,向市民开放,为方便市民就近进行健身和体育锻炼创造了条件。&  区体育局等部门和各街道,在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积极主动地与辖区内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以及房产开发商联系,争取学校操场、新建住宅小区会所等各种体育资源向市民开放和共享,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健身和体育锻炼场所,并在运作和管理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问题与建议&  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我区公共体育服务尚处在发展阶段,虽然近年来区政府和各街道加快了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但全区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在思想认识、经费投入、服务网络建设、群众的参与程度等方面,与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地位,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主要问题&  1、思想重视不够,宣传发动方式单调。个别街道和部门对全民健身活动思想上重视不够,在组织发动、经费投入、服务保障等方面不够积极主动。各街道从事群体工作人员少、兼职多,难以有充裕的时间来保证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考虑和安排。另外,群众健身活动宣传方式比较单调,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宣传形式,覆盖面还不够广。&  2、场地建设困难,社会资源利用不足。按照区“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区已完成2009年市府实事工程――社区二处公共运动场地的建设,但是整个社区公共运动场地规模与我区人口相比,仍存在不足。在社会体育资源整合上虽做了一些工作,但总体上的整合仍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部分健身苑点的健身器材已到了使用年限,有些损坏的健身器材未能及时得到更换和维修,管理力量不够。&  3、普及面不够广,年龄、性别失衡较大。在大部分社区公共运动场、社区健身苑点、社区市民体质监测站等市民开展健身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还普遍存在着老年人、青少年学生等占了大多数,呈现女性多、男性少,老年人多、中年人少,中低文化程度多、高学历少的“三多三少”现象。&  (二)有关建议&  全民健身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身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认为,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各街道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健身条例》,立足本区体育资源特点和发展基础,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科学配置和合理布局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进一步促进本区市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市民参加健身活动的权益。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形成共识,共同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从日起正式实施,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全面落实《条例》的各项要求,并遴选、推广群众喜爱、效果明显的健身方法,组织、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努力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性。体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既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居民身体素质,构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全区要进一步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必要性、重要性认识,提高全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统筹规划,共同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抓出成效,提高市民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工作的满意程度。&  2、拓展思路,整合资源,加强合作,为市民开展健身活动创造更多的条件。对我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在区“十一五”规划中作了明确安排。区规划局要会同相关部门和街道,结合城市建设和旧区改造,以及人口、地域分布等情况,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并制定新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时间节点,确保规划真正落到实处。区体育局要主动协调,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区有关部门和街道要拓展思路,充分挖掘社区体育资源,充分利用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为我所用,通过一定的运作机制,加强合作,向社会开放,为社区群众及单位员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健身活动场所。&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激发热情,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政府及相关部门和街道要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做好基础保障工作,群众体育专项经费必须保证专款专用,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站、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巡查队给予一定的扶持经费,对健身团队开展活动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要加强宣传,营造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舆论氛围,增强全民体育健身的意识,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要借助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在市民中普及和推广更加健康的锻炼方式、更加科学的锻炼方法、更加适合各类人群的健身项目;要借势借力,将健身活动与群众文化活动有机融合,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吸引各种文化层次和年龄段的社区群众参与其中。&  4、加强管理,注重培训,做好指导,提高为群众体育健身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区体育局和各街道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健身骨干队伍建设,通过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对他们进行培训,传授其新颖的活动组织理念,科学健身常识等,积极开展对本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管理工作。要结合每年全民健身日、健身月等,开展本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理论技能评比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指导科学健身的理论水平和为群众服务的业务能力。要加强对体育健身器材的管理,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更换和淘汰已到使用年限的健身器材,确保健身群众的人身安全。& 
上海虹口区政协网
http://www./PublicUpload/0/35/static/35_1050!id=4940!siteId=35.html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阿荣旗“四抓”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SPAN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LETTER-SPACING: 0.9 mso-bidi-font-size: 16.0 mso-ascii-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阿荣旗以贯彻落实和《全民健身条例》为重点,切实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化体育网络的积极作用,以活动为载体,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抓活动。紧紧抓住“全民健身日”、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先后举办了2012年全旗“贺岁杯”男子乒乓球赛、“飞龙王杯”环城赛、“中荣杯”篮球赛等赛事6场,参与人数达1万余人。成功承办了全市首届“体彩杯”羽毛球锦标赛,协办了全市第四届中职运动会,第三届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积极组队参与了“广电杯”职工乒乓球赛等赛事。
二是抓工程。切实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体育场(馆)内部设施,平均每天在馆锻炼人数达300余人。全力改善乡镇体育基础设施,成功争取三岔河、向阳峪镇两个乡镇小型体育健身中心项目。
三是抓组织。充分发挥和指导各机关、单位、团体建立群众性体育俱乐部或单项体育协会,截止目前,建立群众性体育俱乐部85个,单项体育协会8个。
四是抓普及。加大全民健身工作宣传,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开设专栏,扩大影响。并深入全旗11个乡镇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发放《全民健身条例》宣传单及有关体育锻炼、科学健身等生活小常识宣传单3000余份,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
& &&&&&&&&&&&&&&&&&& &
关于我们 |
| 网站导航 | 使用帮助 | 内容保障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06 & ARongQi Inner Mongolia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 办:中 共 阿 荣 旗 委 员 会 、 阿 荣 旗 人 民 政 府
承 办:阿 荣 旗 人 民 政 府 信 息 中 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健身条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