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程表对当前一些错误思潮的认识与看法的一篇课程小论文

关于“概率论”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的认识及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关于“概率论”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的认识及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摘要】:
自概率论的部分知识进入到中学教材以后,相关内容的教学便始终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新课改实施以来,在教师中,对新教材在概率部分的内容安排更存在很大争论。通过对部分中学师生的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对概率概念的认识存在很多困惑。从根本上讲,这源于对概率基本概念的理解存在严重的误解与混乱。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概率”概念,我们结合三道比较典型的存在歧义的概率题(所谓“倒药片问题”,“数学家的火柴盒问题”,“贝特朗奇论”),从三方面(概率的主客观论的某些观点;概率的定义方式;作为纯数学的概率与作为数学应用的概率)对概率概念作了深入解读。并强调指出,一定要对作为纯数学的概率和作为数学应用的概率加以区别;而且不可将数学应用的概率赋值看做绝对客观的,事实上即便是在统计基础上得到的所谓概率赋值也是主客观的有机结合。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与疑问做了深入分析,进一步讨论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教学问题,如:结合概率的公理化定义,说明了概率习题命制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环节;在对两个教学案例的分析之后,提出了对改进相关教学的几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G633.6【目录】:
Abstract3-6
0、前言6-8
0.1 问题的提出6-7
0.2 研究路线与方法7-8
0.3 文章的内容与结构简介8
1、几个值得探讨的概率问题8-14
1.1 倒药片问题9-10
1.1.1 题目及其出处9
1.1.2 师生的困惑9
1.1.3 问题所在9-10
1.2 数学家(巴拿赫)的火柴盒问题10-11
1.2.1 题目及其出处10
1.2.2 答案所引发的困惑10
1.2.3 调查的结果与看法10-11
1.2.4 问题所在11
1.3 贝特朗奇论11-14
1.3.1 题目及其出处11
1.3.2 常见的三种解法及结果11-13
1.3.3 调查的结果与说法13
1.3.4 相关的文章与歧见13-14
1.4 小结14
2、对概率概念的解读14-22
2.1 一些调查结果14
2.2 一些相关论述14-16
2.2.1 概率的客观论观点15
2.2.2 概率的主观论观点15-16
2.2.3 概率含义不定论16
2.3 概率的定义方式16-19
2.3.1 概率的统计学定义16-18
2.3.2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18-19
2.3.2.1 历史简述18-19
2.3.2.2 公理化定义及说明19
2.4 作为纯数学的概率理论与作为数学应用的概率统计方法19-21
2.4.1 作为纯数学的概率理论19-20
2.4.2 作为数学应用的概率统计方法20
2.4.3 概率测度的赋值是主客观的有机结合20-21
2.5 小结21-22
3、概率论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22-36
3.1 关于概率论问题的命制22-28
3.1.1 样本空间的明确化23-27
3.1.1.1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要求有明确的样本空间23
3.1.1.2 数学家(巴拿赫)的火柴盒问题的分析23-24
3.1.1.3 贝特朗奇论的分析24-27
3.1.2 分布函数的确定化27-28
3.2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8-36
3.2.1 教学案例分析之一28-30
3.2.2 教学案例分析之二30-31
3.2.3 几点建议31-36
3.2.3.1 教师认识水平的提高31-32
3.2.3.2 认真研究教材在内容上的编排顺序,避免自以为是32-33
3.2.3.3 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33-34
3.2.3.4 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渗透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34-36
参考文献36-3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贵俊;[J];丹东纺专学报;2001年04期
孙桂秋;[J];工科数学;1992年02期
黄晶晶,黄世同;[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高东;;[J];林区教学;2008年02期
潘泽彬;;[J];四川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4期
杨培恒;;[J];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袁震东;;[J];数学教学;2006年02期
但琦;;[J];数学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陈作清;;[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多;[D];扬州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居易;[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4年04期
吴新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郭大伟,祝东进,张金洪,任永,黄旭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姜功建;[J];安康师专学报;1992年Z1期
王昭海;[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王昭海;杜贵春;;[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章家顺,虞克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姚仲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姚仲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董明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升;胡秋谷;;[A];砌体结构研究论文集[C];1988年
李鸾;栗珂;;[A];S2 短期气候预测[C];2012年
陈敏康;邱强;;[A];2005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邱强;骆寒冰;杨大明;万正权;;[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明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陶菁;[D];东华大学;2011年
张文涛;[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姚峰英;[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伍春华;[D];中南大学;2001年
吴群英;[D];中南大学;2003年
郭立平;[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年
郭济敏;[D];厦门大学;2003年
陈坚;[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郭同德;[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朝兵;[D];山东大学;2010年
刘国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张莹;[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原贞华;[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王一如;[D];暨南大学;2011年
武艳;[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黄星浩;[D];中南大学;2011年
马妮娜;[D];南华大学;2011年
杨帆;[D];郑州大学;2011年
刘春来;[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骞;[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3期
马复;[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10期
翁昌来;[J];数学教学;1997年06期
徐稼红;[J];数学教学;2000年01期
石启亮;[J];数学教学;2005年10期
王尚志,孔启平;[J];数学教育学报;2002年02期
郭立昌;[J];数学通报;1996年07期
吴泽菲,梁肇军;[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杨骞;[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年09期
江兴代;[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6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多;[D];扬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贾积身;[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茆诗松;;[J];数学教学;1982年04期
吕蔚如;[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林穗华;;[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王昭海;[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雷焕鸣;[J];数学通报;1991年08期
王海东;;[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肖楠;周永正;;[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年02期
李光裕;王玉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谢刚;;[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忠典;尹孝辉;;[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1年
赵克勤;;[A];数学及其应用文集——中南模糊数学和系统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卷)[C];1995年
张全虎;何彬;王冬;张达求;;[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四)——地球物理环境探测和目标信息获取与处理[C];2008年
岳红宇;郭宇春;金以慧;;[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刘宝碇;彭锦;;[A];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曹映泓;周颖;;[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彭锦;;[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梁循;;[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陈国始;;[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杭梅;;[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操秀英;[N];科技日报;2010年
东方·巴菲特;[N];中国证券报;2006年
胡作玄;[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记者 李凝;[N];科技日报;2006年
本报通讯员  李勉 邹丽春;[N];光明日报;2006年
本报记者  卢丽君 通讯员  李勉;[N];中国教育报;2006年
刘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N];期货日报;2006年
周阳 童长征;[N];期货日报;2010年
黄婷;[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银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杨卫国;[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兰光强;[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徐传胜;[D];西北大学;2007年
金晓红;[D];吉林大学;2009年
刘孟军;[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丰雪;[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陈守全;[D];浙江大学;2006年
李欣鹏;[D];山东大学;2013年
王坚勇;[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晓燕;[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杨静;[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谭莉;[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姚宗静;[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王权锋;[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董云;[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程雪;[D];山东大学;2006年
柳辉;[D];厦门大学;2007年
刘圣勇;[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彭维才;[D];江苏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拜金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其对策.pdf4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1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密级: 公开
中图分类号:
诃解为丈学
硕士学位论文
拜金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的危害及其对策
作者姓名:李红美
指导教师:程立涛教授
学科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论文开题日期: 年月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拜金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其对策》,是
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奄乞美
艚狮确认㈣:俐考
为年月寥日
侈年上月召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奁荚
口年月留日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一系列社会思潮迅速蔓延,
人们的思想也活跃起来。在各种社会思潮中,拜金主义思潮由于其严重的危害性而在各
个行业中凸现了出来。所谓拜金主义思潮是指以拜金主义为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
广泛传播,被很大一部分人追随的,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潮流。众所周
知,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人才,我国将很
难立足于国际舞台并取得长足的发展。而拜金主义思潮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pdf5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3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硕士学位论文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姓名:汪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凌有江
自1978 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进,中西文化
交流不断增多。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人们思想多元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其中最
主要的因素就是受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众所周之,大学生群体是整个社会的特
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大学生自
身心理、思想和行为特点,当代社会思潮更容易影响到这一群体,因此,加强当
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
文首先从当代社会思潮的定义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和对其几种
必要的认识。接下来为了深入探究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本文采用了问
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解析,从大众传媒、课堂及相关报告讲座和社会途径三个方面
来分析当代社会思潮能够影响到大学生的途径。然后,从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
实践三个层面来充分把握当代社会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和传播的过程。由于
当代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有好有贬,接下来本文分别分析了当代主流社会思潮和
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实用主义等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
生的具体影响。最后,为了更好地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文章从四个方面来加强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加强大学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新自由主义既是一种经济理论,又是一种政治立场,其作为当前我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影响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不仅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极大冲击,也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坚持并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中国论文网 /9/view-3177889.htm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社会思潮;大学生;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如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和形态传播并渗透到我国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领域当中,从而对处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带来不可忽视的冲击和影响。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和积极防范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泛起的背景与原因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不仅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极大冲击,也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进入21世纪以后,在西方大国谋求控制世界秩序的过程中,新自由主义思潮也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用于干预世界经济活动和政治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此,新自由主义开始走出书斋,从学术理论研究嬗变成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摇旗呐喊的经济理论和政治纲领,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蔓延[1]。   新自由主义思潮之所以对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缘于它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当前,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就容易接受新自由主义理论。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正好给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和渗透造成了可乘之机。一个理论、一种思潮被社会所接受和放大,往往取决于社会现实,这在一个国家变革更新的历史关头尤是如此。正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和日渐深入之时,新自由主义思潮传入国内,填补了“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真空”,满足了理论和现实的“双重需要”[2]。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四个深刻的变化”,即经济体制发生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利益格局进行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也必然会出现多样化的趋向。由此,新自由主义思潮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复杂关系以及国内对这一问题的激烈争论,必然会引起当代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更多关注和兴趣,有的甚至转向支持新自由主义阵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其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反社会主义主张动摇了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对我国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弊端,致使部分大学生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一些人皈依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鼓吹“私有制优越论”。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首先要解决的是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和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如果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事实证明,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3]。某些人所谓的改革应该叫做资本主义化自由化,主张用新自由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事情正如邓小平同志所预见的,某些人热衷于推行新自由主义,竭力掩盖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造成的很大危害。   其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反马克思主义倾向冲击了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鼓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人,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他们在思想文化上以理论探索和创新之名攻击马克思主义,声称马克思主义只是“诸多学说中的一种”,不能“置于独尊地位”。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否定党和人民的革命历史,企图否定“五四”运动,鼓吹“意识形态多元化”,达到消解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目的[4]。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现在有些错误观点公然向马克思主义挑战,对此,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站出来讲话。我们一定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特别是在一切重大理论性、原则性问题上的正确观点,在思想界真正发挥主导作用[3]。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缺乏理想和信仰,处于虚无迷惘的状态,失去了人生追求的目标。因此,应当坚持对新自由主义思潮进行科学评析,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信仰,抵制错误思想的腐蚀,这也正是践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三,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个人主义思想弱化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自由主义思潮鼓吹个人主义,抨击集体主义,这种观念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培育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一些大学生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而以极端个人主义、唯我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   其四,新自由主义已经由学术理论嬗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思想武器。当代中国正处于从权威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政治社会向以商业文化和大众传媒为主导的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之中,虽然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但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他们主张多元化的政治观,主张模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形成不讲社会本质的“趋同论”。有些大学生甚至看不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巨大缺陷和本质,盲目崇拜西方多党制。这种错误的政治观念,对于缺少判断和抵制力的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可怕和危险的。   其五,新自由主义思潮主张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建立基本的经济制度。如今在我国得到较大规模传播和讨论的新自由主义,已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理论,而是作为一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范式和政治纲领的东西[5]。他们崇拜“市场万能”,反对国家计划,认为这会破坏经济自由,扼杀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反对公有制,认为私有化是保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要求进行私有化改革,中国的唯一出路是搞私有化的市场经济改革;主张全球自由化,而不考虑任何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三、消除新自由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帮助大学生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主流思潮和非主流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加以比较分析,从而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正确的思维导向,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不断增强他们消化各种不良文化思潮的免疫力。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以主旋律为内容的红歌会、校园合唱节、艺术展演和文化讲堂。加强思想政治类理论社团建设,积极宣传主流文化,引导大学生接受和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符合新时代的优秀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精神食粮,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乃至全社会的传播与普及。   第三,重视现实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好大学生的实际问题。要从根本上战胜新自由主义思潮,高校要以学生为本,针对大学生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如就业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缴费上学问题、心理问题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和疏导,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使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增强抵御新自由主义等外来思潮消极影响的能力,这有助于消除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存在的社会条件。   第四,夯实主流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公有制相适应,公有制经济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经济根本。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必须从加强和巩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措施使公有制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公有制经济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不断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尽快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尽量消除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方面的负面影响。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从实际国情出发,正确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保持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再教育。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更新价值观念的同时,更要注意处理好改革与继承的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31.   [2]邢兆良.是“误译”、“误读”,还是主动选择——近代科学文化的传播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4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46.   [4]梅荣政.新自由主义的谱系、流变及影响[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46.   [5]左大培.混乱的经济学——经济学到底教给了我们什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1.   [6]朴晋康.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释[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7.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拜金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其对策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拜金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其对策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3:56:4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拜金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其对策.PDF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思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