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后,特别是1990年以后又恢复了地方政府研究并开设地方政府学

地方政府学学期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页免费29页免费54页1下载券6页免费7页免费 5页免费2页免费2页免费10页3下载券11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页免费3页1下载券3页免费8页免费6页免费
地方政府学学期论文|地​方​政​府​学​ ​ ​电​大​学​期​论​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公共物品融资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课题组
  原载《财贸经济》2002年第10期
  一、引言
  地方政府竞争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长期未得到充分研究。交通、通讯技术的革命改变了时空,使生产、流通、分配等经济活动形成了新的格局,也使得地方政府竞争这一古老的题目获得了新的内容。最近20多年来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正在改变着全球经济活动的时空距离和决策安排。生产、分配、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变化使经济活动形成新的国际地域分工,全球经济活动出现了“集中聚集”和“分散聚集”两种趋势,原有的空间格局被改变。
  最近几年中,地方政府竞争问题在欧洲已成为多方讨论的热门话题,“城市推销”之类的概念在欧洲十分流行。许多地方政府正采取积极措施以提高其竞争力,迎接欧洲一体化的挑战。去年以来,美国各州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也正在兴起。中央政府建立一个怎样的法律和行政制度框架来规范和保护地区间的竞争,又如何建立这样一个可行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以促进各地区的繁荣;地方政府制定怎样的竞争战略,如何制定和实施这一竞争战略来获得竞争优势,各国地方政府都对此十分关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的分权制和市场化改革,加剧了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中国的对外开放、迎接世界科技革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加入WTO ,将使地方经济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条件下,中央政府应设计并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地区竞争制度和规则,支持和鼓励哪些竞争行为和战略,禁止哪些竞争行为和战略,以规范地区间竞争,维护地区间的“竞争秩序”;真正做到趋利避害,在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断调整过程中,促进政府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各地区经济的繁荣和中国国家竞争优势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应制定怎样的竞争战略,来增强其辖区的竞争能力,保证辖区福利的最大化。可见,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研究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文献综述
  国外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研究己有一定的历史,目前对政府竞争研究最为系统和前沿的当属布雷顿,他认为以前所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观点都隐含一种单一制政府结构的假设。他因此建议研究者们应该把政府看作一种包括多种因素的“混合制政府结构”。在这一假设之上,政府竞争才可能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得到运用。
  布雷顿认为,应该把各级政府看作某种特殊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他所关注的问题不是政府应该提供什么、不应该提供什么,而是政府实际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而且,这些物品可以分为“有益”和“有害”的物品和服务,前者如公正(法院,法律援助等);后者如不公正(警察暴力等)、歧视行为等等。布雷顿还认为,各级政府也与其他生产者处于竞争状态,任何一个政府机构都与上级机构在资源和控制权的分配上处于互相竞争的状态下;同时,这一政府机构又与类似机构在横向的层面上展开竞争。布雷顿的“政府竞争”概念对于实证和规范分析地方政府间竞争或许是一个极为恰当的工具。
  阿波尔特是对“机构竞争”进行系统和详尽分析的德国学者。他对“区位竞争”和“机构竞争”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机构竞争”这一概念适合于研究“区位”这一黑箱内部的关系,而“区位竞争”不适合。机构竞争发生在管辖范围不同的政治机构之间,如果这些管辖范围是按地理分布划分的,它们就是辖区。阿波尔特把一个辖区内的居民身份分成几类:消费者、雇员、资本拥有者。在民主国家,除了定期选举之外,一国或一地居民还通过其他方面影响政治家的选择。消费者可以购买其他产地的产品,如果这些产品是在具有更高的消费者保护标准的地方生产的;雇员可以选择其他地方的工作,如果那里向他承诺了更好的雇员保护条件、享受到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如果能够获得最高的净回报,资本拥有者可以向异地投资。机构竞争有两大效应:首先,居民能够寻找他们所偏好的地区,因而直接改善了所偏好的地区处境;其次,由此引发的迁移———甚至仅仅存在迁移的威胁,能够敦促政治家根据居民的偏好来调整其政策。阿波尔特还认为,只有当各种身份的居民是可流动的,管辖范围不同的政治家之间的竞争才能开展。这样,政治家就有着避免和限制机构竞争的多种可能性。政治家可以禁止人员迁出,或引入严厉的资本外流控制,可以禁止商品的输入或者将它与某些特定的条件挂钩。
  德国中国问题专家何梦笔(CarstenHerrmann-Pillath ,1999)对有关政府竞争理论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他强调:如果撇开自然地理条件,政府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竞争或体制竞争。同时,他也是最先借助欧美国家当前的政府间竞争理论分析中国政府间竞争问题的外国学者,并将经过总结的政府竞争理论用于中国和俄罗斯政府竞争问题的研究。
  中国学者对政府间竞争的系统研究还很少。有学者曾分析过地方之间的“兄弟竞争”情况,反映了地方政府之间在投资和货币发行领域的横向竞争以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在同一领域的纵向竞争(樊纲、张曙光,1990)。还有学者在解释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时运用产权、制度和博弈等理论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竞争问题(张维迎、粟树和,1998),其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地方分权政策导致地方竞争,地方竞争又反过来引发了民营化。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竞争现象,但并没有形成科学的政府竞争概念,迄今为止还没有融入欧美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自然也不可能运用其最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诸如政府间竞争、制度竞争等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地方政府竞争现象。
  本课题将在科学借鉴西方政府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分析探讨中国的地方政府竞争问题。
  三、地方政府竞争:一般性描述
  (一)概念
  地方竞争是市场经济中当地政府,当地化的企业、居民、区位和资源等非流动要素围绕获得更多的价值收益在吸引、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占领和控制市场等方面与其他城市所进行的竞争。地方竞争可分解为两个层面:产品市场面的竞争,非流动要素面的竞争。这些非流动要素试图营造产品市场竞争的环境,塑造当地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的能力。当地企业产品市场的竞争绩效决定于其不流动要素面塑造的综合竞争力。地方政府竞争属于非流动要素面的竞争。政府竞争原则上可用供给与需求范式来解释:作为“供给方”,城市政府“生产和供给”各自的不流动“产品”———政府供给品,或者叫营造的市场竞争环境;作为“需求方”的众多企业和居民“选择和消费”这些“产品”或这些市场竞争环境。
  事实上,政府在竞争中提供的“产品”和城市的其他非流动要素在竞争中提供的“产品”合在一起构成整体市场竞争环境,影响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进行竞争。每个地方政府都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存在着复杂的内、外部竞争关系。首先,每个地方政府都相对独立于其上下级政府,与上下级政府之间存在争夺资源的纵向竞争。其次,每个地方政府在一定的软硬环境下与临近其他地方政府展开横向竞争。此外,地方政府还在一定的软硬环境下与需求方(人口和企业)及其他的供给方存在竞争关系。地方政府竞争是基于一定的制度等环境而进行的,竞争又反过来作用于制度及其他环境。地方政府竞争的过程也是地方政府学习的过程。
  地方政府竞争的信息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竞争推动政府行为主体相互学习和不断创新、提高;学习和创新反过来影响地方政府竞争。
  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政府竞争在形式上表现为纵向竞争、横向竞争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竞争。我们这里探讨的是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在内容上表现为制度竞争、公共物品供给与融资的竞争、公共政策竞争、政府管理竞争、资本可得性以及地方政府学习过程的竞争等。
  (二)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公共物品供给
  1.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公共物品供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公共物品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但由于信息和激励方面的原因,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各有优势。因而,为了实现公共物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有必要在不同级次的政府之间进行分工,实现公共物品的分层次供给。与联邦或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了解当地居民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更能准确地满足地方居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Oates ,1972)。因此,如何更好地供给地方层次的公共物品就成为地方政府间横向竞争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同时,实现各级地方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的合理分工自然也就成为构建政府竞争秩序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地方公共物品来看,其供给过程同时也是地方政府间相互竞争的过程。在能够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居民会根据不同辖区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和税收水平选择定居的地点,而居民以及与之相关的资金、技术等流动,又会导致不同辖区之间为竞争更多、更好的要素而努力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就此而言,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从性质和分类来看,地方政府竞争主要围绕以下公共物品展开:干预经济等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殊意义上的纯公共物品;具有有限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准公共物品,包括自然垄断型公共物品和优效物品,前者如供水系统、铁路和公路交通系统,即通常所说的社会基础设施,而典型的优效物品有中小学教育、必要的社会安全和保障条件等。为了留驻要素或吸引要素流入,地方政府必须想方设法地增加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于公共物品的供给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本辖区的竞争优势和提高地方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改善一国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
  2.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公共物品融资。
  在地方政府竞争的过程中,决定流动要素驻留或流入的因素不仅有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而且有税收水平。税收不仅是供给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而且直接构成了企业的成本和负担,因而与公共物品的供给产生相反的效应。所以,对于政府而言,必须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以尽可能少的收入进行最有效的公共物品供给,才能真正吸引要素的流入或者使要素继续驻留。庇古、林达尔和马斯格雷夫都曾在考虑供给公共物品资金筹措方式的条件下,对税收与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问题进行过研究,人们分别称之为庇古均衡、林达尔均衡和马斯格雷夫均衡。但这几个模型中的需求曲线都包含有消费者自愿反映其偏好的不现实假定,当消费者意识到其偏好不能影响公共物品的产量时,其需求曲线将会发生新的变化,如果加上居民的偏好,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问题就会变得更为复杂。但作为最优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型为我们分析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与融资领域的竞争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由于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及其成本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共同决定要素的流动,基础设施发达,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较高,能很好地满足辖区居民的需要,而公共分配比较规范,且成本较低、融资方式更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辖区越有利于吸引要素的流入,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从这一层面上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有利于融资方式的创新、公共分配行为的规范化和政府管理制度的变革。
  3公共物品的决定过程。
  在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中,如何准确、迅速地发现辖区居民的偏好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内容。总体来看,居民的偏好表露机制包括投票等直接的表露形式,还包括退出———即以脚投票等间接方式(广义上还应该包括新的流动要素不进入方式)。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和融资过程也是偏好表露和公共选择的过程。就此而论,政府在公共物品领域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居民偏好表露和公共选择的过程,偏好表露及公共选择机制的不同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融资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公共物品融资
  (一)历史
  根据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大体可将中国的地方政府竞争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前,地方间竞争总体来说是缺乏的。这一阶段的地方政府竞争,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要财源、要项目、要指标上。二是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政策的实行,使得地方政府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同时也有了相应的财力,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展开。
  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地方政府竞争是在主权国家范围内实行分权的结果。一方面,“财政包干,分灶吃饭”体制的施行,使得地方政府的利益得到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也随之强化;另一方面,放权让利的横向进行也使部门利益空前强化,使得部门之间也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三是在明确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分税制基础上的财政体制实施,在中国城市间引入了较现代的竞争概念。在市场经济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有了新的基础和新的内涵,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和原则成为研究地方政府竞争制度框架的核心内容。
  (二)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制度与环境特点
  中国的地方政府竞争是在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现有的经济社会环境下进行的,表现出了一些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制度和环境特征。
  1.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是在一个单一制的主权国家框架内推行分权的结果。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没有独立的立法权,这与联邦制条件下的地方政府竞争有着显著的区别。在这一制度背景下,中国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是上下级关系,下级需要服从上级,在地位上并不对等。这是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最为重要的制度特征。
  2.处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表现出许多非制度化的过渡性特征。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逐步进行的过程中,体制,尤其是经济体制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在这一进程中,地方政府竞争表现出许多非制度化的、不稳定的过渡性特征,如对产品市场的干预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政府职能的转换,这些体制转轨中的过渡性现象将逐步减少、以至消失。
  3.谋取中央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成为地方政府竞争的重要内容。在集权体制条件下,中央政府仍掌握着大量的优惠权,如历史上的特区、开发区,以及现在的要试点、要营业(如外资金融机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因而,争取有利的政策环境成为地方政府之间进行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可否认,这些政策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损害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4.中国的地方政府没有决定财政制度的立法权限,而且在正式的财政制度之外存在大量非正式的财政关系。对于大量存在的预算外收入,地方政府具有事实上的决定权。预算外资金管理相对松散,为地方政府通过预算外资金进行竞争提供了重要条件,以预算外资金为企业提供补贴以及为公共物品融资就是典型的例证。
  5.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的流动还受到比较明显的限制。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使得我国地方政府辖区内居民偏好表露机制具有了特殊性,只有极少数私人资本和外资较多的地区才能通过要素的流动来表露偏好,也只有少数高学历者才能真正“以脚投票”来影响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抵制税收和其他收费等,从而制约了地方政府间竞争。
  (三)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主体特征
  在经济转型的进程中,作为竞争主体的地方政府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对辖区内经济运行实行较强的干预,对地方生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拥有主导权。即地方政府可以动用行政权力来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职责。
  2.作为地方国有资产的代理人,对辖区内国有资产及其运行承担所有者职责。
  3.在新的财政体制下,中国的各级政府经常扮演企业家的角色。它们更像经济人那样基于经济利益从事经济和经营活动,树立使本辖区“富起来”的行政目标,积极致力于塑造辖区竞争力,进行政府间的竞争,发展本地经济。
  4.作为国有资产的代理人,具有经济人特征的地方政府,不断地推动制度创新。在新的财政体制下,为了实现自身的行为目标,地方政府不断进行着产权和企业制度的改革,同时不断地改革、完善政府管理制度,推进本辖区制度的不断创新或者进行制度的适应性调整。
  5地方政府各部门成为政府竞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竞争主体。就地方政府各部门来看,部门利益的存在和强化,也使得其成为重要的竞争主体。而且,政府部门之间的竞争对于地方政府竞争间的整体横向竞争生产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竞争结果
  1积极的作用:地方政府竞争推动了经济体制变革,促进了对外开放,改善了基础设施。
  2消极的作用:一是地方保护主义,阻碍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发挥。二是重复建设,符合个体理性原则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了更高层次乃至全国范围的重复建设。三是过度竞争的压力,导致地方政府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四是某些领域的无序、恶性竞争导致代价畸高的竞争后果出现,而相关竞争各方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好处,如土地的低价、甚至是无偿的出让以及财政预算外资金补贴和税收减让的竞争。当然,由于新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土地领域的恶性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税收减免权的控制也使得税收领域的无序竞争状况得到很大改观。
  (五)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公共物品融资
  目前,我国地方公共物品的资金一部分来源于预算内资金,但预算内资金的现有规模并不能满足公共物品供给的需要。在税收收入不足的条件下,寻求税收以外的收入来为公共物品的充分供给融资就成为地方政府参与竞争、取得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所采用的公共物品融资方式,在许多方面有别于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甚至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是在税收收入外,还存在相当数量的预算外、制度外或体制外收入;二是城镇的土地归国家所有,这也使得地方政府运用的公共物品的融资方式有别于土地私有国家。
  具体来看,地方公共物品的融资方式除规范的预算内资金外,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运用非正式的财政活动为公共物品融资是地方政府横向竞争的重要内容。由于预算外资金的大量存在,以预算外资金弥补预算内财力的不足已是财政生活中的常态,预算外资金成为地方政府间竞争中公共物品融资的重要形式。此外,通过债务,如发行债券、借债等融资也是地方政府竞争中为公共物品融资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不少地方都存在通过债务融资的现象,这是我国预算法不允许的。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发行债券或者借债虽然有利于改善公共物品供给,吸引要素的流入和提高竞争力,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将所筹集的资金用于没有收益的公共物品供给可能面临着偿债危机,因此,地方债务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
  2以土地开发及其收入为公共物品融资是地方政府竞争中公共物品融资的重要方式。中国城镇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地方政府可利用土地收益用于供给公共物品,通过土地开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中国公共物品融资非常重要的方式,土地领域的竞争是地方政府取得竞争优势和进行横向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3地方政府运用所属企业收益提供公共物品。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是企业的所有者,运用国有企业的收益为公共物品融资就成为地方政府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
  4以银行贷款为公共物品融资。在我国很多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以银行贷款为公共物品融资是地方政府改善基础设施状况,进行横向竞争的重要方式。
  银行贷款通常主要来自商业银行,其次是政策银行,在一些地方还获得过世界银行贷款。
  5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基础设施具有有限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民间资金具有进入的条件。这不仅可以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还能拓宽融资渠道,减轻政府的基础设施投入压力,对于吸引要素的流入和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中对民间资金的利用还比较少,民间资金在基础设施融资中还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五、政策含义
  规范地方政府竞争应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来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不是单纯为地方政府竞争创造条件,最根本的是在现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步为地方政府之间有序、规范、理性、有效的竞争创造科学的制度、政策和经济社会条件。
  (一)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1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本着企业能做尽量让企业做的原则,加快企业改制步伐,改变政府直接经营企业的体制,建立出资者产权与企业法人产权两权分离的国有资产运营制度;尽快实现国有资产从一般性竞争产业领域的退出;将本应和可以由企业经营的事务交由企业经营。地方政府集中力量做好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地方性软硬环境建设。
  2合理、明确地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界定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范围。原则上全国的事务由中央完成,地方辖区事务由地方完成。目前,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间还有多项事权的范围划分不清,有些缺乏制度化的保障措施,增加了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必要的扯皮和讨价还价。因此,应进一步合理、明确界定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范围,并以规范的法律制度为其提供保证。同时,科学地确定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分享,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3削弱部门利益,尽可能地减少政府部门之间的不必要竞争和内耗,增强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促使地方政府之间更为有效地竞争。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大量存在,助长了地方政府之间的非规范竞争。因此,削弱部门利益,强化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应随着预算制度的逐步统一,使其成为超越部门利益的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职能部门。
  4在中央与地方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合理划分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逐步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管理权限。规范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秩序需要在地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础上,加快税费改革进程,逐步以规范的税取代非规范的费,实现预算的统一,促使地方政府之间以规范的税收手段进行横向之间的竞争。同时,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要素流动的逐步增强,偏好表露机制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在各种约束机制可以发挥作用的条件下,逐步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管理权限,进一步丰富地方政府竞争的手段和方式,为规范政府间竞争创造良好的财政条件。
  (二)适当调整公共政策
  1逐步调整和减少以获得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为主要内容的地方竞争。目前,我国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特殊优惠措施。对于此类政策,一方面要强化管理,另一方面需要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并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进一步增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削减。
  2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为实现区域分工和资源合理利用,防止产业同构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中央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立监督、指导和协调机构,出台奖励和惩罚措施,引导地方注意分工和合作,发挥优势,加快发展。
  3建立区际监管组织,维护统一市场,保护区际竞争。生产要素、产品和服务在地区间的充分自由流动离不开政府,中央应制定有关国内区际之间自由贸易方面的法规,并建立相应的区际贸易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监督管理机构。为保证区际有效联系、合理竞争和全国市场的一体化,必须制定区际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并建立专门执行该项法规的“区际贸易管理委员会”,以防止地方政府可能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三)创造合理可行的政治经济条件
  1建立全面、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和升迁激励机制。上级政府对下级的政绩考核和升迁激励决定着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应本着局部效益和全局利益、重点任务和全面工作、短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全面、科学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及激励措施,并尽可能地形成规范化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和升迁制度。
  2促进劳动力的流动,逐步强化居民以脚投票的偏好表露机制。应放宽劳动力的户籍管理,大力推动人力资本及其相关物质资本的流动,逐步形成居民的以脚投票的偏好表露机制,增强居民对于地方政府的约束力,为地方政府进行规范的经济和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Oates,WallaceE,1972.FiscalFederalism.NewYork :HarcourtBrace.
  2.[德]何梦笔:《大国转型的财政与区域维度:中国与俄罗斯的政府间竞争》,德国维滕大学讨论文稿,1999年第42期,中译文。
  3樊纲、张曙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4张维迎、粟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
  本文为《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报告的摘要部分。课题组组长:李扬(中)、CarstenHerrmann-Pillath(德),课题组成员:赵志耘、倪鹏飞、杨元杰、冯兴元;执笔:李扬、杨元杰、倪鹏飞。
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
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
文章来源:原载《财贸经济》2002年第10期
本中心“网上中国研究论文”信息中心旨在推动中国研究的信息交流,为中国研究在国内学者之间以及国内外中国学者之间学术交流架起一座桥梁。
我们十分欢迎诸位学者踊跃投稿。您可将自己的工作论文提供给本中心,在网站的本栏目上发表,以便您的思想和理论 能够早日介绍给更多的学者。若您愿意,您可向我们提供您的联络信息,也许您能够收到其他学者有价值的反馈,
也许您还会得到您意想不到的合作研究机会。
投稿的内容可以是中国研究的各个领域,但研究方法必须是实证分析。来稿请用电子邮件的附件(attachment)形式寄给本网站。其电子邮件的地址是:。
来稿文字可以中文或英文。
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