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词汇学的论文层面的文化差异论文用什么研究方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英文中动物词汇文化差异的研究
--毕业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最新公告:目前,本站已经取得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许可证,协助杂志社进行初步审稿、征稿工作。咨询:400-675-1600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差异论文范文写作/模板格式
内容摘要:一、动物商标翻译及现状商标翻译是一个企业的代表,好的商标可以达到文化移情,展现民族文化的作用。商标的合理翻译不仅可以取吉求利,而且可以迎合消费心理。但是商标不等同与企业简介,易读易懂,简洁明快的商标才能让消费者记住。因此商标的英译对企业的国际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动物商标也是商标中的一种,中国人似乎对动物有种特殊的情…
内容摘要:一、民族信仰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民族之所以得以区分,不仅是受到地域的影响,还因为其发展历史与宗教信仰不同。民族的形成是十分自然的过程,一个民族的人,具有较为相似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趋向,无论是语言应用还是行为举止,都较为相似。而民族与民族之间,会在心理趋向与语言应用上存在不同之处,这也是各个民族具有自身宗教信仰的原因…
内容摘要:一、东西方数字文化差异对比(一)西方国家的数字喜忌在西方文化中,7被普遍视为幸运数字,而有Luckly7的说法,用来表示幸福、美满、多数等。数字7有这么多的寓意,主要是它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上帝用7天来创造世界,身边有7个天使,一个星期有7天等。每年7月7日,都被美国人视为吉祥的日子,很多美国年轻人选择在这天结婚。在西方…
内容摘要:一、中西方在物质方面存在的差异物质的差异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观念与意识的差异,因为由于地域和环境的不同,同一类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观念中所具有的功能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种事物包括人们的日常所使用的食物,所饮用的饮料,以及居住的不同环境。举例来说。中国一直流行一句话,那就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吃饭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此在中国的旅…
内容摘要:一、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1.地域文化不同导致的文化差异。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3]112-113中国是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国家,人们常常用“挥金如土”形容人花钱慷慨或挥霍无度。而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水对于英国人来说是取…
内容摘要:一、饮食文化差异词汇翻译中俄两国在风俗习惯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盐对中国人来说只是调味品和工业原料,而对俄罗斯人来说却弥足珍贵,俄罗斯用соль-хлеб(盐和面包)招待重要的人。中国人所使用的筷子体现了中国人的“和合”思想,而俄罗斯所使用的刀叉体现了俄罗斯人的“分别”思想;中国人更喜欢热闹的宴会气氛,而俄罗斯在宴会上更…
内容摘要:1教育思想及发展历程1.1文化差异影响东西方学生数学成绩梁贯成参与第三次TIMSS时,任香港课题组长.在测评中,东亚学生成绩明显高于欧美学生,而这些国家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文化背景对学生成绩有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为此他进行一系列比较研究,探求内在联系.2001年他对北京、香港、伦敦数学教师教学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
内容摘要:第一篇一、日本文化的渊源及特点日本的文化渊源,最不同与中国之处,就是其特有的海洋性地理环境。日本作为亚洲岛国,四面皆环海,发展过程中就自然选择以开发海权为重点;地貌特征比较单一,且自然资源紧缺有限,无法发展向中国这样大国式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自从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开始重点发展海军力量。单一的地缘环境使得日本战略选择的单…
内容摘要:1家长权力中日两国都是父系家长制,但在家长权力上有所不同。中国的家长权力为终身制,只要家庭当中的父亲活着,那么他就一直具有家长的权力和权威;而日本的家长权力为阶段制,父亲在年纪大了或生病不能继续料理家业的时候,就要把家长的权力交给继承人。一旦交出了家长的权力,就要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一样,服从新家长的领导。2继承人的选择…
内容摘要:一、历史背景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及其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儒家思想长期熏陶下,使中国人养成了谦逊、仁爱、忠义、孝顺的优秀传统美德。可以说,中国人对于民族文化有些很深刻的认识,许多的成语也都是从历史故事中凝炼形成的,如“黔驴技穷”、“烽火连天”等等背后具有深刻内涵故事的成语,若是单纯死板的进行直译的话,…
内容摘要:1.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1.1宗教信仰英美国家信奉基督教,英语中有大量习语涉及宗教。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意为受苦的人得靠自身的努力来摆脱逆境)”“、gotothechurc(h做礼拜)”“、thecrossonhisbreastandthedevilinhiscloth…
内容摘要:一、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塑造文学作品的躯体,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离开彼此是不能够独立存在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创作的基础工具就是英语,其可以极具象征性及表达性地传达文学创造者的思维活动。通过文学创作者对英语进行提炼与加工之后,就能够表现出简洁、高雅、通俗、华丽等文体风格。由此可见,英语是…
内容摘要:一、文化差异的音乐形式分析从音乐调式来看,四音音列构成了西方调式体系,且由于音程的多变组合又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调式,即常被人们称作“中古调式”或“教会调式”。文艺复兴之后,调式不断发展,我们熟知的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也分别由爱奥尼亚调式、利底亚调式和混合利底亚调式以及伊奥利亚调式、佛里吉亚调式和多利亚调式逐渐演变而成,它们…
内容摘要:一、商务活动中重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世界不同地区所存在的不同文化,主要表现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语言知识和思维方式等等,由于差异的存在而导致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以及统一概念的不同解释,这就都会对于人们的判断思维产生影响。国际间商务谈判的目的是为了在经济交往中,通过信息交流达成观点的一致,以满足各自的需求。…
内容摘要:1《东方来的小鸟》:西方探索大地,东方探索天空公认的最早的“异乡人”系列小说,当推埃及作家陶菲格•哈基姆在1938年发表的《东方来的小鸟》。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作者本人的自传,与他曾在巴黎留学的数年生活息息相关。这部小说后来被认为是异乡人小说的开山之作。该小说取材于陶菲格•哈基姆在巴黎留学期…
内容摘要: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休闲运动的影响(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休闲价值观及活动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大陆文化,其发展的沃土是持久的农耕经济。在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劳动人民与土地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在文化上更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有着较强的安土重迁思想,追求稳定,排斥冒险,较为保守内敛。从儒家追求的修身…
内容摘要:一、从国际角度谈谈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一)宗教差异宗教差别是仅次于语言差异的重要文化现象,众所周知,世界一共分为三大教派,每一教派的信仰者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清规戒律,在平时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消费行为。产品经销者要明确这些差别,善于利用当地的宗教特点进行产品销售。(二)审美喜好的差…
内容摘要:一、商标翻译与文化因素1.文化对商标翻译的重要性商标既是经济符号,也是文化符号,那么商标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译者要想把商标翻译的贴切、地道,对于文化的学习必不可少,只有熟悉两种不同的文化及其不同文化下的语言习惯才能将商标的内涵美和语言美呈现给消费者,从而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2.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1)民族心…
内容摘要:1蔡安迪斯理论在中日德文化差异中的运用中国,日本属于集体主义社会,文化特质都突出仁和,团队,忠诚精神等气质。他们把自己定义为群体中的一员,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日本学者马萃等人发现在日本被给予集体目标的工作团队比只给个体目标的工作团队表现更出色。此外,在他们看来,建立关系比完成任务重要。因为他们的行为动因主要来自于…
内容摘要:一、中美文化差异面面观(一)友谊观中国人朋友之间注重知恩图报、情深义重,甘愿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美国人对于朋友的界定范围比较宽泛,见面三分钟即可称为朋友。美国人的友谊观大多有所界限,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朋友,友谊不会自然而然地延伸至彼此生活和工作的其他领域。换言之,友谊对于美国人而言是一种权利,一种乐趣;而绝不意味…
内容摘要:一、景区公示语英译及现状从学术发展和创新的角度来说,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开拓和深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应进一步加强景区公示语翻译的基本理论研究。虽然近几年逐渐有学者开始从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等角度对景区公示语翻译展开讨论,但是大多数文章往往都是从旅游资料的文体特征入手,讨…
内容摘要:一、背景差异中西方魔幻电影文本基础的不同也造成了它们故事背景上的差异。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志怪小说多有着现实的年代背景和地点,并时常穿插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因此,改编自神怪小说的中国魔幻电影也多建立于现世之上。如《西游记》发生在唐朝,而故事中的唐僧等也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传奇性人物;《聊斋志异》虽没有写明故事发生的朝代,…
内容摘要: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一)地域环境的差异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内,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所形成的文化不同,具体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中国自古是个农业大国,很多习语都与农业有关,如“瑞雪兆丰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拔苗助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在过去中国人的农耕生活中“牛”发挥着非同一般的…
内容摘要:1、中美国篮球文化概述1.1中国篮球文化概述。中国的篮球运动是由传教士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带入中国,篮球运动的引进与开展,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和交融过程。中国人正在接受这种文化形式,并以自己的方式发展这项运动,传统的中国人崇尚整体、寻求和谐,中国人重技巧,轻素质训练,过于注重集体配合,不敢冒险个人发挥,所以缺少了美国球员那种…
内容摘要:一、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定的信仰产生了特定的词语。中西方的宗教信仰的不同也影响着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在西方,人们信仰基督教,基督教产生时,欧洲大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基督教应运而生,人们的语言也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色彩,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
内容摘要:一、心理差异宗教和哲学是中西方在审视文化方面分歧的主要来源,儒、佛、道、释合为一体的东方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人,中国人最原始的认知在于悟自身,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出发,儒家的“仁”、道家的“道”、释家的“空”是它的思想核心。而西方文化是以基督教教义为思想核心,它包含一种彻底的批判性。西方文化认为获取和解脱在于乐园和天国,而中…
内容摘要:一、学生的文化差异变项(一)性别差异由于女性在语言能力与形象思维等能力方面的优势,语言专业的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这些不同性别的学习者不同的生活与及学习经历使他们具有不同的个体文化与语言学习方式。(二)身体与心理状态差异学生在身体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而发现,比如,视力、四肢健全与否等状况。成人学生由于不同的学习、生…
内容摘要:一、档案形成类型的单一与多样1.专制王权与宗教教权统治阶级的差异造成档案类型的单一与多样。自然环境在中西方档案事业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因素同样在档案事业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的专制王权使中国档案的形成领域狭小单一,在中国三千年的档案工作史上档案主要形成于官府,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统治者…
内容摘要:1民族语言的差异对英美文学和评论的影响纵观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英国文学几乎都是用很标准的英语呈现的,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语法结构,英国文学中的语言都显得中规中矩,符合英语标准。虽然,在美国文学作品中也同样使用英语加以呈现,但是其并非通英国文学那样纯正,确切地讲,美国文学使用的是美语,因此其作品中对…
内容摘要:一、仲裁开始前文化差异的应对国际商事争议产生后、提起仲裁之前,一般会经过一定的协商期或其他利用ADR的方式以争取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彼此间的纠纷。依照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习惯,许多当事人不想将问题闹大、更不想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他们更重视协商的阶段,有的甚至派出强大的谈判队伍并对其“分派任务”,要求“必须有结果”。…
共 71 篇论文&&首页 | 上一页 | 1
| &30篇论文/页&&转到第页
按栏目筛选
热门范文排行榜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本站最新范文
[<font color="#FF]
 导航链接:             
                 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
【摘要】:
词汇文化语义作为各民族语言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语言学领域广为探讨。传统的词汇文化语义研究主要是基于结构主义语义学的历时和共时描写。该研究拟从认知语义学和认知人类学的角度考察文化词语意义的认知机制和意义关系模式。
该研究的对象是汉英两种语言中词和短语的文化语义。由于文化语义是客观映像和主观意识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文化心理互动的结果,基于对文化词语的结构类型和语义特征的分析和论述,本研究提出文化词语研究的新视角,确定了文化——认知统一的文化语义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将认知语义学的原型理论、框架语义学以及认知模式理论和认知人类学的文化模式理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框架。认知人类学的研究表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决定思维和语言的表达方式,反过来,语言的运用又集中体现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模式对语言的分类细度、词义的引申理据、词的搭配能力、词义的丰富程度及情感色彩产生重要影响。认知语义观则强调,语义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是在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语义学提出的三种解释语义结构的认知原则: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对分析文化语义的认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认知统一的理论框架下,该研究通过范畴映现来阐述隐喻性映现和转喻性映现对于语义建构的作用,从而揭示文化语义产生的内在机制、认知规律和意义关系模式。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该研究指出,词汇的文化语义是在其概念意义的基础之上,在人类的文化模式作用下,通过隐含的隐喻和转喻相互连接,概念范畴中的某些属性得到突显而形成的转义。在此过程中,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映现和基于邻近性原则和突显原则的转喻映现常常同时发挥作用,交织在文化语义扩展之中。文化语义的隐喻性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超句法层面。同时,文化语义的喻源类型来源于社会、文化、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人体域、植物域、动物域、饮食域、空间域、事件域、颜色域、服饰域、数字域、文献及文学作品域等。文化语义的认知结构呈现三种类型:连锁型、辐射型、交叉型。
基于文化词语意义关系模式,本文以汉英人体词语“手”和hand,饮食行为动词“吃”和eat为例,分析了这两对对应词在不同语言中的隐喻化方式的异同以及产生差异的文化因素。
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对外语教学、双语词典编撰、汉英互译和跨文化交际等领域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外语教学方面,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对正确有效地习得文化词语大有裨益;对于双语词典编撰,文化词语的认知研究对于双语词典中文化词语词目的选择和编排、释义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对于文化词语的翻译,该研究探讨了文化词语的可译性和可译度以及文化词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文化意象误读以及处理文化意象的常规方法等问题;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探讨了文化词语可能导致的信息缺损和语义位移等问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H030【目录】:
Abstract6-10
1 引言10-24
1.1 文化语义学的诞生、发展及其现状10-19
1.2 文化语义研究的新视角19-20
1.3 该研究拟解决的问题20-21
1.4 该研究的语料来源21-22
1.5 论文的结构22-24
2 文化词语、文化语义及其特征分析24-54
2.1 术语的界定和使用24-26
2.2 文化词语类型26-31
2.3 文化词语的结构特征31-34
2.4 词语的意义类型34-36
2.5 文化语义在语义学中的位置36-41
2.6 文化语义的特征41-48
2.7 文化语义的差异模式48-54
3 认知语义学范式下的词义研究54-86
3.1 认知语义学及其研究重点54-56
3.2 认知语义学的主要观点56-77
3.3 认知语义学与一词多义研究77-84
3.4 认知语义学在词义研究方面的局限性84-86
4 词义的文化模式表征86-117
4.1 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模式观86-87
4.2 认知人类学的文化模式观87-89
4.3 文化模式的特征89-92
4.4 文化模式的成因92-93
4.5 文化模式的知识表征93-96
4.6 文化模式对语义的作用96-110
4.7 文化模式与词语释义110-113
4.8 文化模式与认知模式的关系113-117
5 文化词语的意义关系模式117-161
5.1 文化语义的建构模式117-121
5.2 文化语义的隐喻性在语言结构层面的体现121-129
5.3 文化语义的喻源类型129-144
5.4 文化语义的认知结构144-150
5.5 文化语义的常规映现方式150-161
6 文化语义认知分析实例161-185
6.1 "手"和hand的语义分析161-171
6.2 "吃"和eat的语义分析171-185
7 文化语义认知研究的应用185-221
7.1 文化语义认知研究与外语教学185-190
7.2 文化语义认知研究与双语词典编撰190-205
7.3 文化语义认知研究与汉英互译205-217
7.4 文化语义认知研究与跨文化交际217-221
8 结束语221-223
致谢223-224
参考文献224-235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23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娜;;[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赵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世生;;[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红;[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杰;[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张玉蓉;[D];吉林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建平;[J];辞书研究;1997年01期
陈楚祥;[J];辞书研究;1994年01期
苏新春;[J];辞书研究;1995年05期
吴国华,彭文钊;[J];当代语言学;2001年03期
林明金;;[J];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03期
林书武;[J];福建外语;1999年02期
文旭;[J];福建外语;1999年02期
俞建梁;黄和斌;;[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陈玉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赵艳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解海江;[D];厦门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茂活;;[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张静;[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罗明燕,邸爱英,陈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梁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杨正翠;李晓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刘洪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张艳林;;[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杜洪波;胡晓;;[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秦廷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严然;吴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云;崔娟娟;;[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陆红艳;;[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谢婷玉;;[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邹玉婷;;[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谷征;翁立伟;;[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刘涛;;[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游来林;;[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先宽;孙若红;;[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李庆伟;;[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徐超;毕玉德;;[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曲丽玮;[D];南开大学;2010年
周芹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曹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张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马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吴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唐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唐树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张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春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延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晓泳;[D];河北大学;2009年
董红刚;[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吴丹;[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江玉娟;[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谭瑾;[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孙霞;[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刘德美;[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瑞芹;[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陈丹;[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京宁,王琪;[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陈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刘赛男;;[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闫铁煜;[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苏新春;[J];辞书研究;1995年05期
张亚冰;;[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林书武;[J];国外语言学;1995年03期
沈家煊;[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徐海英;;[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王宗炎;;[J];读书;1983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佐艳;[D];黑龙江大学;2003年
周日安;[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涓;[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盛超;[D];黑龙江大学;2005年
姚立萍;[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阎伟静;[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胡卫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马艺;[D];北华大学;2007年
田英霖;[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陈颖聪;[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罗够华;[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郑秀云;[D];暨南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蔡朝晖;刘宇松;;[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李阳;;[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江桂英;[J];辞书研究;1995年03期
林大津;[J];辞书研究;1996年02期
周绍珩;;[J];语言学动态;1978年04期
沈家煊;[J];国外语言学;1994年01期
石毓智;[J];国外语言学;1995年02期
李平;[J];当代语言学;2002年03期
沈家煊;[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赵艳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王文斌;[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董成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树新;[J];汉字文化;2005年02期
张健;[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吴方敏;[J];语文学刊;1997年04期
任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4期
王国平;;[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张文蛟;;[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李燕;;[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李日;;[J];价值工程;2011年24期
周罡;;[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林丽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菁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蔡文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黄冬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苏金智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N];团结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綦中明;[D];黑龙江大学;2013年
王海凤;[D];内蒙古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慧;[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杜雪梅;[D];吉林大学;2012年
张丹;[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张露;[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张玉蓉;[D];吉林大学;2013年
李渭;[D];内蒙古大学;2013年
安阳;[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张强;[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郭廷林;[D];浙江大学;2011年
胡莹;[D];浙江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词汇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