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的酥油灯短片 哪里可以看啊

胡伟《酥油灯》入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
发布时间: 11:30来源:
《酥油灯》海报腾讯娱乐讯 法国当地时间4月22日下午4点,第66届法国戛纳电影节组委会揭晓“影评人周”竞赛单元入围名单。中国青年导演胡伟的作品《酥油灯》成为该单元今年唯一入围的中国影片,他也是继贾樟柯...
《酥油灯》海报腾讯娱乐讯 法国当地时间4月22日下午4点,第66届法国戛纳电影节组委会揭晓“影评人周”竞赛单元入围名单。中国青年导演胡伟的作品《酥油灯》成为该单元今年唯一入围的中国影片,他也是继贾樟柯,杜琪峰,刘韵文之后,第四位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中国导演。合拍片《酥油灯》讲述现实与梦想创立于1962年的戛纳“影评人周”单元作为戛纳电影节重要的组成部分,皆在推广全世界最具才华的新锐导演。选片委员会以全世界优秀影评人代表组成,口味也相当挑剔和苛刻,其美学取向偏重于极具创造力的电影语言和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影片,是戛纳电影节的活力竞赛单元。 通过“影评人周”走向世界电影舞台的电影大师不计其数,如克里斯-马克,贝纳尔多-贝尔托鲁齐,肯-洛奇,王家卫,雷奥-卡拉克斯,阿尔诺-德帕拉钦,雅克-奥迪亚。入围影片《酥油灯》是一部中法合拍片,讲述一名摄影师在四川给藏区牧民照相的故事。“影评人周”组委会短片单元负责人贝尔纳在官方发布会现场赞扬了影片在电影语言上所作出的大胆尝试,影片通过介于纪录与虚构的表达形式尝试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现实与梦想的关系。中国80后导演胡伟受戛纳关注中国青年导演胡伟是一位出生在北京的80后,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巴黎和北京两地,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和LeFresnoy-法国国家当代艺术工作室,因为具有当代造型艺术和电影的双重跨界背景,使得他的作品更具独特的个人化风格。其之前作品也曾获得过众多国际电影节的关注和认可。评审团方面,除了早先公布的葡萄牙天才导演米古尔-戈麦斯担任影评人周长片单元的评审团主席之外,短片单元主席将由法国青年女导演米亚-汉森·洛芙领衔。同时米亚-汉森-洛芙还将同时担任“France4 Visionary”奖项评审团主席,该奖项由来自4位不同国家的青年影评人组成,其中中国影评人骆晋位列其中,这也是世界大型电影节评审团第一次有中国影评人参与。明天戛纳电影节最后一个单元——“导演双周”也将揭晓入围影片名单,届时第66届戛纳电影节将彻底揭开神秘面纱,以完整姿态进入开幕式倒计时阶段。
关键词阅读
大家都在看
48小时点击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看看牛视网络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按 Ctrl+D,把微信啦放入收藏夹,玩儿微信就上微信啦!&&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曲江影视微信544期◆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能够走进奥斯卡?他对导演的要求又有哪些?惊迷影视 带我们走进《酥油灯》,走进胡伟的电影世界。对他们感兴趣可以微信搜索:EnMaze第87届奥斯卡提名公布,华人导演母子健、李雅弢遗憾止步,胡伟执导作品《酥油灯》则杀出重围,提名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奖。与许多以电影创作为事业的人不同,胡伟的电影探索看似有些玩票意味,却又是艺术表达上的必然之选。与许多以奥斯卡为奋斗目标的人不同,胡伟的获奖提名看似有些误打误撞,却又有着作品感召力的绝对优势。低调的他,既有着与人沟通时的谦和有礼,又有着捍卫自己观点时的执拗较真。哲思的他,以疯玩姿态行遍全球,以各种艺术门类表达思考,却坚守着心中最纯粹的价值评判。他是本届奥斯卡中国的最大惊喜,一场以电影为名的文化实验,一个光影艺术中的思想行者。创作触发点源于文明焦虑所产生的荒原情结《酥油灯》于胡伟而言,更多的是表达。电影,与他所从事的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无异,均是载体,而非目的。该片通过一个固定机位,记录一位摄影师为藏民拍照的故事。通过天安门长城、布达拉宫、海滩、别墅等不同幕布背景的转换,不同家庭群体和个性人物的轮流出现,以及时不时安排的小插曲,交错出一幅流动的、发人深思的藏区风情画。《酥油灯》剧照“创作源自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文明焦虑所产生的某种荒原情结。譬如全球化和去地域化所带来的身份焦虑,现代化带来的精神焦虑,城市化带来的空间焦虑等。”胡伟介绍,“藏区作为一个徘徊于信仰与意识形态间的灰色地带,适合于后殖民主义‘离散’(Diaspora)主题对身份认同的文本剖析研究。”他表示,影片所传达的文明焦虑和信仰危机不仅在藏区,在中国其他地区、法国、美国都有,无处不在,这个电影讲的不是西藏人,而是我们当代人。这部影片打破传统叙事结构,表现形式非常独特,令胡伟所要表达的“离散”一气呵成,极具回味。相较被影评人贴上的“实验性的”、“剧场化的”、“先锋的”等标签,胡伟认为“这部作品与其说是一部电影,它更像是一个舞台艺术,一个美术馆展览式的电影。我试图利用场景术置换功能在静态图像与动态图像美学间找到对话的可能。”在对自己观点的表达上,胡伟有着近乎偏执的苛求,以至于现今能找到有关他接受采访的报道,甚为寥寥。细看可知,许多报道均源于一家国内媒体的公开报道,而也正是这篇报道被他认为是“许多问题被歪曲了”,以至于“对采访心有余悸”。在与笔者的交流过程中,胡伟甚至将许多他未说过却见诸报端的观点,都做了一一澄清。但是,在观众对他作品的解读上,他的包容性极大,甚至将“误读”也认为是“挺美好的事”。“我不苛求作品原意与审美表达在受众层面得到复原。电影是语言游戏,无论对话、文本还是叙事都不应该存在主体与终极目的。所谓‘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指社会人伦,他是人性的根本,本就不应形而上,且不存在文化差异上造成的误读。”他说,“我的电影如果要传达什么信息,那可能就是希望观众从绝对理性的真理束缚中摆脱出来,还原电影语言的本体地位。”对强烈民粹政治色彩的奥斯卡并不认同《酥油灯》在2013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竞赛单元首映之后,先后入围300余个国际电影节且获得70余奖项。其中四次获得奥斯卡资格奖项分别是:法国克莱蒙费朗国际电影节大奖,AFI美国电影协会大奖,洛杉矶国际电影节最佳实验短片,墨西哥瓜纳华托国际电影节大奖。有趣的是,由于其自然写实的呈现形式,还闹出了一次乌龙事件,被Raindance电影节授予了最佳纪录片奖,而不是剧情片奖。获提名之前,胡伟一直在媒体光环中处于隐身状态。这和他对各大奖项的自我认可标准有很大关系。早前在金马奖的颁奖仪式上,他坚定宣称“看一个国家地区是否尊重电影文化,就要看这里是否对短片有辅导金,从业人员对短片有多大投入度,是否有相应的发行渠道和播出渠道。衡量一个电影节我也有一个标准,我要看这个电影节是否有短片奖项。” 于他而言,短片是唐诗宋词,长片是明清话本。奥斯卡学院奖,在他看来属于“地域性学院奖项”。由于学院的单边主义和泛善可陈的美学趣味,“对他们不抱期待”。胡伟一直对这种具有强烈民粹政治色彩的学院奖项持尊重但不认同的态度,不单是针对奥斯卡,也包括恺撒奖和欧洲学院奖。“学院强烈的单边性和相对泛善可陈的美学趣味桎梏了他的选片范围。”,也因此他“对电影有信心但对这学院没信心。所有的奖项相对于导演背后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和微不足道。”青年艺术家胡伟另外,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真人短片提名资格需获得学院认可的100余个电影节的首奖方可取得入围资格,而这些电影节多数都是美国电影节,众所周知美国电影节报名基本都需要支付昂贵的报名费用。“我迄今没有向任何电影节支付任何报名费,原因是我不认同这些以电影之名所渗透的资本主义理念。”他说。采访中,他还特别感谢了没有收过他报名费的几个美国电影节:AFI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洛杉矶电影节、纽约电影节、芝加哥电影节、纳什维尔电影节和亚特兰大电影节。这不是贩卖苦难以博取关注的时代《酥油灯》在收获如潮好评的同时,也受到了“有兜售贩卖中国元素和敏感话题去讨巧外国评委”的质疑。“我不认为拍电影是件有巧可取的事,如果有所谓的‘巧’可取,这么大个国家何以时至今日就一个金棕榈?又何以天天盼着个奥斯卡?”他回应道,这根本是个伪命题,这十年他没看到过什么仰仗贩卖“中国元素”和消费“敏感话题”的电影在国际电影舞台受到关注,不是元素更不是题材来决定一部作品受关注的程度,而是电影语言与导演意识。 他提醒大家注意,以戛纳电影节为代表的一些欧洲电影节(德国部分电影节除外)长期以来是非常反感电影题材化和政治化的,每年都有数以百计希望通过所谓的“中国元素”和“敏感话题”以博得电影节青睐的中国电影被摄出来,但无一在电影节中开花结果。“都21世纪了,这不是贩卖苦难以博取关注的时代。”他还借用了陈丹青反驳有人对蔡国强作品提出质疑时所说的原话“你不让他打中国牌,难道你要让他打美国牌不成?”深入分析,他认为,“这种荒谬可笑的想法,归根结蒂源自于文化不自信,就好似天冷穿惯了秋裤,想穿又怕外国人看到耻笑生生硬挺着。如果当真今天我们还有什么元素和话题能拿来被消费,依我看,那是福分。”当代艺术家趋向于游牧式生存方式胡伟曾返回母校作过一次关于离散文学与艺术的讲座,后被广泛解读为“传统的中国文化没留给80后艺术家留下任何东西”或者 “80后无家可归”。在他看来,这是绝对的误读,偏差到接近可笑。他所要表达的“离散”是后殖民主义要义之一。可供阐释的例子如巴比伦之囚,犹太人散落异邦不得返乡的迁徙式流浪产生的文化碎片化种族稀落化的状态,离散不是有家不能归而是无家可归。这个例子是描述当代艺术家全球化语境下出现的去地域化和游牧式生存方式的读解,正如尼古拉斯伯瑞奥德的关于全球化美学的《茎生》(Radicant)所指出关于当代艺术家趋向于茎生类而非根生类的生长方式,所以也不存在归根的尝试,因为我本茎生。“我本茎生”的胡伟,之前一直住在巴黎,今年搬到罗马住一年,明年可能在京都再住半年,一直处于流动的游牧试的生活方式。所以他来说,关于家园、归属、身份,始终是一个思考的主题。脱离了生活母体,处于异文化之中,对自己的身份起初会有一些焦虑,后来这种焦虑会慢慢发生改变,有一些新的体会和认识。目前,他正在准备2月底在罗马美第奇宫(Villa Médicis)举办的罗马法兰西学院驻场艺术家年度展,届时他会有两部绘画作品和一部关于喀麦隆东部的人类学纪录片展出。六月份,他会拍一部非叙事实验电影。罗马法兰西学院驻场艺术家年度展海报作者:情迷影视来源:影视工业网
此微信公众账号文章来自,由微信啦微信公众平台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谢谢!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酥油灯》入围奥斯卡
胡伟有意见-深读-传媒家
今日更新资讯 4 条,视频 0 条,评论 0 条。
《酥油灯》入围奥斯卡
胡伟有意见
获得10个M币
第87届奥斯卡提名名单15日公布。尽管中国“冲奥”影片《黄金时代》、《夜莺》早早就在最佳外语片初选中出局,但是,一位中国导演的作品却静悄悄地杀入了本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的提名五强。&这部中法合拍电影叫《酥油灯》,英文片名“Butter Lamp”。导演胡伟,1983年出生,北京人,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目前为罗马法兰西学院作驻场艺术家。<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39;微软雅黑&#39;,&#39;sans-serif&#39;;color:#日,记者联系上正在罗马的胡伟。对于成为奥斯卡的“唯一”中国元素,胡伟说:“提名当然高兴,但高兴之余还是有些复杂的情绪。”而2月22日的奥斯卡颁奖礼是否成行,胡伟说,还要看制片公司的安排:“最近还在罗马准备一个展览,不知道能不能错得开。”记者对胡伟有印象,是2013年的第50届金马奖颁奖礼。当时,《酥油灯》摘得了最佳创作短片奖。胡伟的致谢辞很长。他说,“时长并不是决定一部影片水平的主要因素”,还特意提到了自己心中的一个标准:“评价一个国家的电影,一个最主要的标准就是这个国家是否给短片足够的尊重。”当时,台下坐着李安、侯孝贤等前辈导演。1983年出身的胡伟,初生牛犊不怕虎。<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39;微软雅黑&#39;,&#39;sans-serif&#39;;color:#08年,胡伟申请到法国国家电影学院的短期课程,到法国接受为期3个月的纪录片导演培训。在巴黎,他完成了自己的毕业作品《没有你在》。这部23分钟的纪录片讲述了一个中年女人在法国的奋斗,入围法国真实电影节,大获好评。但是,他并没有继续去任何一所电影学院深造,而是选择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暂时放下了摄影机。中国电影界对奥斯卡爱恨纠缠多年。从1985年吴天明导演的电影《人生》报名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开始,近百部华语片报名参评,但到目前为止,只有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拿过“小金人”。自提名公布,胡伟入围本届奥斯卡的消息瞬间铺满国内各大网站。但是,他本人很淡定。《酥油灯》当时怎么想到去报名奥斯卡的,他说已经没印象了。反而,胡伟对“奖”是有意见的:“除了众所周知奥斯卡作为地域性学院奖所具有的单边性,和相对乏善可陈的美学趣味之外,奥斯卡是学院奖评奖机制,奖项的归属最终是需要学院六千多名学院委员投票决定。这种制度,一方面,它保护了以商业性为根基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但同时它又扼杀了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的艺术电影。这就造成了学院奖与带有精英政治色彩的小评委制电影节评奖机制形成了相对对立的局面。以我的电影为例,因为它固有形式上的风格化和题材上的严肃性,使得在更看重娱乐性一面的学院奖角逐中不占优势。所以,并非针对奥斯卡,我对学院奖一贯的态度是,尊重但并不认同。”(原标题:80后导演&杀入&奥斯卡 《酥油灯》唯一中国元素)
编辑:李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客服电话:010-(工作日9:30--18:00)VIP热线:010-胡伟 酥油灯介绍 - 米需爱网 - 老鼠爱大米,人人需要爱!
胡伟 酥油灯介绍
《酥油灯》导演胡伟专访:电影时长不会影响观影方式
日 13:17:31 来源:良友独家
酥油灯《酥油灯》片段  日,良友新视界对第87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纪录短片入围作品《酥油灯》的导演胡伟进行了采访。胡伟先生是美第奇宫罗马法兰西学院的驻场艺术家,现在主要从事油画和装置艺术工作,同时也在写新的剧本。在拍摄《酥油灯》之前,胡伟先生曾经执导过2部短片作品,第一部是纪录片,讲述了一个没有身份的中国女人在巴黎与她不在场的爱人的故事,第二部短片则拍摄了一个男人对失踪房东所展开的一项秘密调查。  良友新视界:您认为电影有哪些别的艺术不具备的艺术表现力?《酥油灯》中的那些场景是雕塑、绘画所不能表现的?  胡伟:显而易见,电影呈现的是四维认知。除了投射于大脑的三维世界之外,他还由时间向量构成。三维影像在时间纬度的叠加所衍生的信息是平面绘画或者三维雕塑所不能表现的。这是时间赋予影像的特殊魅力。但这并不是对雕塑和绘画的否定,所有艺术形式有他独自和无法替代的语言。正如油画色彩的肌理,雕塑材质的触感,你也是无法用影像来替代的。  良友新视界:有一篇访谈中提到,您更愿意作为一名&世界人&,以&离散&的形式进行创作。那么您认为,东西方文化分别对您的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胡伟:这其实是个误读。我不觉得有谁真正可以成为&世界人&。&世界人&其实是对身份认同的一个思考反射,而非成为&世界公民&。离散的词义与谱系今天随着全球化与去地域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总归我必须面对文化上的他性,即作为少数族群生活于异文化之中,与他者共处的状况造就了这种&在别处&的处境,随之而来的创作也就陷入了这样的状态中。在创作中,我主要采取的是中体西用的方式。西用更多的是方法论,知识体系是可建的,但意识形态的根基是很难重建的。胡伟导演获得金马奖  良友新视界:《酥油灯》是一部电影短片。您认为电影短片应该怎样传达给观众?只能以网络形式观看吗?  胡伟:就目前的科技来讲,无论长短,电影都该是在电影院看。正如你不会因为是短篇小说而选择放弃纸本阅读的方式。当然,随着科技的变化,观影体验和阅读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但无论怎么变,电影绝对不会因为电影时长而产生相对不同的观影方式。  良友新视界:《酥油灯》拍摄了藏族文化,但这是一种很难理解的文化。您认为《酥油灯》的受众应该是哪些人?文化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到影片的传播?您在创作过程中会为了观众能够接受而改变自己的艺术思路吗?  胡伟:我不预期假设任何潜在受众群体。所以,也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创作初衷。所谓&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指社会人伦,他是人性的根本,所以我觉得没什么难理解,他应该是个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有什么所谓的差异,那我觉得其实是个挺美好的事情。  良友新视界:您目前的几部影片都是短片,您有计划拍摄一部长片吗?如果有机会的话,您会拍摄什么题材的长片?  胡伟:嗯有机会会尝试长篇的。但应该不会是题材类型电影,应该是非传统叙事性的电影。非传统叙事是没有类型参照,非叙事的。我对讲故事没兴趣,电影吸引我的是他的时间性和音乐性,而非题材和内容。我自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区分界点,这是个对真实与虚构的认知话题。
责任编辑:李弸昉
陈建鄂,中国台湾纪录片导演。创作《江南味道》、《豆腐味道》等经典美食人文纪录片。
中国内地纪录片、电影导演,2002年到2007年在央视担任《人物》纪录片导演,期间拍摄了数十部人物...组图:导演胡伟《酥油灯》获最佳创作短片奖_高清图集_新浪网
键翻阅图片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显示更多文字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中国导演胡伟短片《酥油灯》入围奥斯卡奖项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内地、台湾、香港选送的《夜莺》《黄金时代》《冰毒》均告失落。不过,31岁的中国留法青年导演胡伟的作品《酥油灯》却惊喜入围“最佳真人短片”。
《酥油灯》讲述的是一个摄影师在藏区为藏民拍照的故事,15分钟的短片全部由一个固定机位拍摄完成,所有的演员都是当地藏民,他们站在变换的背景布前拍照,如布达拉宫、长城、海滩,而这些翻转的背景布则将所有情节串联起来。因此,与其说《酥油灯》是一部电影,其实更像是一个舞台装置艺术。这也跟胡伟本人的职业有关,他是美第奇宫罗马法兰西学院的驻场艺术家,平日从事的正是油画和装置艺术方面的工作。在《酥油灯》之前,他曾经执导过两部短片。《酥油灯》长度仅为15分钟,但胡伟却整整制作和拍摄了两年,短片2013年曾入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同年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短片”奖项。
目前,《酥油灯》在豆瓣网上的评分高达惊人的8.1分。胡伟本人也在各种采访中致力于为短片正名,他表示,短片的价值跟长片相等,而并非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只是“长片的跳板”。(李 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继续阅读導演胡偉作品《酥油燈》獲奧斯卡提名
導演胡偉憑藉《酥油燈》獲得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
  新浪娛樂訊 洛杉磯當地時間1月15日凌晨5點30分(北京時間當日晚9點30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The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官方公布了第87屆奧斯卡全部獎項的提名名單。青年導演胡偉的中法合拍片《酥油燈》獲得「最佳真人短片」提名,成為本屆奧斯卡唯一獲得提名獎項的中國人。  《酥油燈》是80后導演胡偉的第二部劇情短片,該片講述一名攝影師在四川給藏區牧民照相的故事,16分鐘的影片由一個固定機位拍攝完成。電影通過強烈的藝術探索精神和個人化風格,恰到好處的傳達了當代人類社會在全球化與去地域化的語境下所面臨的文明焦慮與信仰危機。  2013年AFI美國電影協會電影節,評委團頒獎時的致辭是:「獲得評委會大獎的這部影片以其如咒符般的引人入勝和充滿詩意的簡潔使我們為之驚艷。隨意穿越于千百里的空間,橫跨截然不同的時代,又從未離開唯一的中心;這部作品為我們展示了影像作品在畫面運用上的可能性和所能夠達到的深度。」  影片首映於2013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影評人周競賽單元,此後入圍300餘個國際電影節,包攬70多個國際獎項,併入圍和提名法國愷撒獎以及歐洲學院獎。2013年11月,該片曾斬獲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此次提名奧斯卡,《酥油燈》憑藉法國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電影節大獎,美國電影協會(AFI)電影節短片大獎,洛杉磯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墨西哥瓜納華托國際電影節短片大獎,四項奧斯卡資格認證國際電影節獎項從而以絕對優勢進入奧斯卡10部入圍影片候選名單,經過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委員們為期十天的投票參評,最終5部電影獲得提名。  作為目前旅居歐洲的導演胡偉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和LeFresnoy法國國家當代藝術工作室,除了電影創作之外,他還從事於當代造型藝術的創作。目前為羅馬法蘭西學院作駐場藝術家。《酥油燈》的成功,昭示了新一代中國青年導演已經開始在當代世界電影舞台嶄露頭角並顯現出無限的潛力。2月22日洛杉磯杜比劇院,讓我們共同見證那個有可能創造歷史的中國身影。
熱點娛樂專題搶先看
《最新活動》
《寫真出書》
《線上流行音樂貴賓》
5/26七微博大來賓直播
5/5 微博大來賓直播
《演唱會實況報導》
《電視節目、戲劇》
《熱門電影》
《2014娛樂新聞報導》
《2013娛樂新聞報導》
《2012娛樂新聞報導》
《2011娛樂新聞報導》
第47屆金鐘獎專題報導
第46屆金鐘獎專題報導
  新浪娛樂訊 憑藉偶像劇《16個夏天》收視熱潮、以一首《以後別做朋友..
成立在1998年台北的「強辯 Champion」,起初只是兩個想玩音樂..
新地球 GENESIS
名次專輯名稱 演唱者
新地球 GENESIS
哎呦,不錯哦
2014全新寫真大碟BeCOS
Selina任家萱
Action Bii||||||||||||
&&&&&&&&正文
中国青年导演胡伟作品《酥油灯》获奥斯卡提名
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酥油灯》获奥斯卡提名
  中国青年导演胡伟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官方公布了第87届奥斯卡全部奖项的提名名单。31岁的在法留学导演胡伟的中法合拍片《酥油灯》获得“最佳真人短片”提名,成为本届奥斯卡唯一获得提名奖项的中国人。第8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2月22日在洛杉矶杜比剧院举行。
  《无极》、《夜宴》、《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自2001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奥斯卡折桂成为影坛一个标志性事件之后,大投资、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合力打造的一部部商业大片无法实现的“奥斯卡梦”,居然被一位影坛新人以一部16分钟短片“轻松”实现。《酥油灯》的成功,昭示了新一代中国青年导演已开始在当代世界电影舞台崭露头角并显现出无限潜力。
  胡伟兼任编剧和导演的《酥油灯》讲述了一位年轻的藏族摄影师带着助理来到一个偏远的牧民居住区,为当地牧民拍照的故事。通过丰富多彩的照片背景,摄影师在镜头下看到一个在当代全球化潮流下,依然得以保持独特文化的藏民族群体。
  与传统叙事电影不同的是,16分钟的影片全部由一个固定机位拍摄完成。所有的演员都是藏民,他们站在变换的背景布前拍照,背景是布达拉宫、长城、海滩等不同的场景,而这些翻转的背景布将所有情节串联起来。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部舞台剧,通过强烈的艺术探索精神和个人化风格,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当代人类社会在全球化与去地域化的语境下所面临的文明焦虑与信仰危机。
  胡伟,1983年生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专业毕业后赴法国深造,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后进入Le Fresnoy-法国国家当代艺术工作室工作,目前生活工作在巴黎和北京两地。正是当代造型艺术和电影的双重跨界背景,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化风格。更让人点赞的是该片在电影语言上的大胆尝试,通过介于纪录与虚构的表达形式尝试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现实与梦想的关系。
  《酥油灯》首映于2013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周竞赛单元,此后入围300余个国际电影节,获得70多个国际奖项,并入围和提名法国戛纳、恺撒奖、欧洲学院奖以及台湾金马奖。2013年,《酥油灯》参加AFI美国电影协会电影节时,评委团颁奖时的致辞是:“获得评委会大奖的这部影片以其如咒符般的引人入胜和充满诗意的简洁使我们为之惊艳。随意穿越于千百里的空间,横跨截然不同的时代,又从未离开唯一的中心;这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影像作品在画面运用上的可能性和所能够达到的深度。”
  此次获奥斯卡提名,《酥油灯》是凭借法国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大奖、美国电影协会(AFI)电影节短片大奖、洛杉矶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墨西哥瓜纳华托国际电影节短片大奖这四项奥斯卡资格认证国际电影节奖项从而以绝对优势进入奥斯卡10部入围影片候选名单。经过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委员们为期十天的投票参评,最终5部电影获得提名。
  为了捧得“小金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人就开始进军奥斯卡。而除了《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4项大奖外,每一次都轰轰烈烈开始,以空手而归告终。但在胡伟眼里,“小金人”的分量似乎没有那么沉重。“奥斯卡对我而言和其他奖项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只是这个奖项更受大众关注。”胡伟认为,对自己来说,提名是鞭策和鼓励。
责任编辑:赵琳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伟微电影酥油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