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学术期刊不收版面费的核心期刊都收多少价

论文世界的江湖规矩:交版面费就能登学术期刊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版面费成了发表论文的敲门砖。CFP供图
  在交了2.8万元的“版面费”之后,欧阳双龙并没有成功发表自己的论文,从讲师到副教授的职称晋级之路也因此卡壳了两年。这位1993年开始参加工作,教龄已满20年的大学英语教师如今深陷焦虑,他搞不清楚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在学术论文的江湖里,欧阳双龙身不由己,试图按照规矩行事,掏出了“买路财”。但是,作为游戏规则里的弱势一方,在遭遇了“不守规矩”的人之后,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新快报记者 王琛
  江湖骗子
  湖南工程学院的欧阳双龙现在的职称是讲师,按照学校规定,要评上副教授职称,他还差两篇论文。2010年以前,他就开始把自己的三篇论文往国内多家英语教学核心期刊投递,但结果大都是泥牛入海。少数几家期刊的发来回复,内容则都是“论文不符合要求”。这句“不符合要求”令欧阳双龙有些不理解:“他们并没说明是我的论文质量不够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欧阳双龙的分析是,全国的英语教育核心期刊只有那么十几家,而英语教师又多如牛毛,所以自己的论文“难入编辑法眼”。
  困境之中,一封征稿的电子邮件给欧阳双龙带来了希望。2011年2月,一名自称“岁月”杂志的编辑“张亮”的人声称,自己可以“帮助老师推荐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
  发表论文心切的欧阳双龙立即通过QQ和电话咨询张亮,并把自己待发的论文通过QQ传给了对方。初步审阅稿件后,张亮表示可以推荐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教育研究与实验》和《学术探索》两本学术期刊上,同时他提出的条件是,需要收取版面费共计2.8万元。
  欧阳双龙选择按规矩行事,他先后支付给张亮4000元定金和24000元的后付款。张亮承诺,保证两篇论文如期发表在上述两本期刊的正刊。
  4个月的焦虑等待之后,欧阳双龙却收到了两本刊登有自己论文的样刊《学术探索理论研究》。因为《学术探索理论研究》并非《学术探索》期刊的正刊,因此这两篇论文并不符合欧阳双龙所在学校的考评要求。
  欧阳双龙急了。他联系到《学术探索》编辑部,得知该期刊社为了解决经费问题,与北京龙恒伟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同一刊号出版了增刊性质的《学术探索理论研究》,具体事务由龙恒伟业公司操作。龙恒伟业公司的采编部主任李占龙则告诉欧阳双龙,这两篇论文一共收取了“几千元”的版面费,但不能确定联系投稿的是不是欧阳双龙所称的“张亮”。
  对于这个巨大的差错,张亮一再表示会想办法解决,每次均以各种理由安抚欧阳双龙的情绪。事情拖延到一年以后,毫无任何动作的张亮向欧阳双龙表示,事情已经尽力,没有别的办法了。
  至此,欧阳双龙确信,自己遇到了江湖骗子。
  守规矩的人
  和欧阳双龙一样,学术论文江湖上的大多数人都在按规矩发稿,比如广州某高校的研究生李莹。
  日下午,李莹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有自己的研究生论文投递期刊寄来的清样,还有一份通知:
  “李莹作者,您好!今将您的论文清样寄给您,请认真校核&&”扫了一遍通知,李莹迅速抓住了重点。他看着“请您将评审费1200元,银行汇款至《××××》编辑部”这句话,叹了一口气。
  所谓的“评审费”,指的正是“论文版面费”,李莹对此同样并不陌生。两年前,还在学校实验室里的李莹就知道了“师兄师姐发论文都需要交这个钱”。那时的他还觉得惊讶,“发论文居然还要收费”?两年过去,动力工程专业研究生生涯行将结束,耳濡目染之后,李莹俨然理解了江湖规矩。
  李莹的论文题目是《海洋立管试验装置设计及应用研究》,前后用了3个月,完成这篇论文并不轻松:“3个月脑子里没有别的,全部都是程序和曲线。”
  去年6月份李莹向某期刊社投了论文。他选择的是一家在自己专业里面排名中等的期刊。李莹解释,这家期刊是因为自己的导师经常在这家杂志上审稿,专家也比较熟,能审阅得快些。这是一个理性选择。
  收到这个清样和通知以后,李莹在29日汇去了对方规定的1200元钱,接下来,他的论文将在五月发表。
  论文尘埃落定,毕业季骊歌正欢。手头上已经有多个工作offer待选的李莹顺利完成了符合江湖规矩的一切要求他好像一直是守规矩的人,学习成绩突出,拿过一等奖学金,英语也不错。
  市场化与服务化
  因为时间仓促,潘德最终选择了论文加急发表,他支付的版面费用是2340元,其中包括500元的“加急费”。
  “加急费”体现了江湖规矩的高度市场化。对于论文作者而言,学位的申请、职称的评估均有时间限制,以缴纳“加急费用”控制论文刊出的时间无疑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论文作者的实际需求。
  作为购买服务的一方,遵循规矩的论文作者们在论文发表市场上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
  潘德是某高校的研究生,他发表的是一篇关于果树种胚发育的文章。理工类的论文需要实验数据,尤其是农林类。潘德积累论文数据用了一年,真正开始写论文已经是三年级上学期末。年底完成后,潘德把论文投递给一家中文核心期刊。
  对于学术期刊的选择,潘德就经过了一个“货比三家”的过程。虽然觉得版面费很贵,但是如果认真排序,他还是会把版面费的价格放在最后。“第一个排序因素是期刊的档次,第二个因素是见刊的速度,第三个因素是审稿的松严程度。”潘德说。
  潘德最终把见刊速度的因素放在了首位,因为他的时间实在不多了。
  而和潘德提到的这些因素直接相关的,就是版面费价格不同。
  “一般来讲,越厉害的期刊,版面费越高。”李莹介绍说,“国内期刊大部分都是一两千左右,基本上六七页的文章就这么个价钱。”李莹的同学为了毕业论文所上交的论文版面费普遍在一千多元,但也有花了三千多的,这个幅度范围是工科类论文的统一行情。
  搜索关键词“论文发表”,可以找到批量的论文发表中介。这些面貌不一的网站上,滚动的字幅里充斥着诸如“百分百发表”“快速实惠”“性价比最高”等等抓人眼球的字眼。一家页面上拥有10个客服QQ的论文代理网站介绍说,他们与包括教育、建筑、医学、科技、法律等八个门类的多家省级及核心期刊均有“深度合作”,可以保证论文成功发表。
  多家中介网站给出新快报记者的价格区间是,省级刊物每篇在800元到3000元,核心期刊则在5000元到18000元不等。一位代理商告诉记者,“具体的费用要看指定期刊的发表难度和发表的紧急程度。”
  而对于论文的质量是否影响发表,几家中介都没有提出要求从中介的角度来看,似乎钱是解决问题的一切办法。
  曾有媒体报道,中国科学论文发表量位列世界第二。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分析说,英国《自然》杂志为了赚钱,近年出版《Nature Communication》,《细胞》出版社出版《CellReports》,这些以版面费牟利的杂志,大量收到中国的投稿。“它们不代表中国科学的水平有所提高,仅是低水平论文数量增加而已,”饶毅说,“中国科研体制改革最需直面三件事:体制、科研人员行为规范、学术风气。”
  无奈的期刊
  因为一般作者并不会花钱买一些学术性质的杂志看,学术期刊在发行方面一向比较艰难。2003年则是这些期刊运营难度大增的一个转折点大部分国内学术期刊自2003年的事业单位转到企业单位后,一切运营要自负盈亏。所以自2003年来,学术期刊收费发表论文的江湖规矩渐渐成了气候。
  提到版面费,地址位于华东地区的某纺织类核心期刊编辑刘杰(化名)感到郁闷。在期刊实行“事业单位转企业化”之前,他的工资由政府划拨经费发放,工作压力并不大。但当改制来临后,一切都变了,自己和同事们一起被推向了市场。为了负担杂志社的运营,领导每年都开始下达任务量。“突然感觉自己像是一个销售,不得不兜售版面。”刘杰说。
  但是因为销量有限,仅仅2000多的发行量在杂志社的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面前仅仅是杯水车薪。刘杰所在的杂志也不得不酝酿了一系列改革,先是扩版,两年时间扩版四五次,几乎每几个月就扩版一次,在杂志的厚度从最初的50多页扩到了100多页后,领导干脆开始推行双月刊版面迅速实现了加倍。
  扩版、推行双月刊、经常出增刊,是学术期刊增加版面的几大主要运营手段。
  为了维持杂志的核心期刊地位,保证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不至于降低期刊等级,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拉到业界知名教授的论文,放在期刊前面。这个时候,基本都是不收取版面费的。同济大学副教授刘强在其微博上表示,最近收到两篇万字学术论文的稿费,均在280、300元不等。“当然可以自我安慰的是,人家不收你的版面费就不错了。”
  版面费的推手
  论文发表与职称考评和学位申请直接挂钩的规矩,是学术期刊版面费有其市场的根本原因。以论文发表数量和等级为主要指标的学术考评机制在上世纪90年代便在全国高校推行,而针对研究生的论文考核方式也早已是毕业拿到学位的明规则想拿到学位证,毕业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及等级的论文。而教育产业化浪潮的袭来,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令我国的在校研究生和大学教师数量急剧增长,这个庞大的论文发表需求群体也直接推动并巩固了学术期刊的“卖方市场”地位。
  除此之外,我国各行业还有数以百万计的职称评定系统里的人,因为职称评定与论文发表也直接关联,所以这帮人虽然远离高校,但仍然需要遵守学术论文的江湖规矩。
  现今已经是广州某家建筑公司的负责人黄科(化名)在2007年前参加了高级工程师评估,完成评估的最低指标之一是发表3篇论文。即使是发表论文所需的版面费都由单位报销,黄科仍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真正完成这些论文,于是,3篇论文全都是由其下属代写。
  问及论文审查是否严格,黄科笑着说,“给了版面费就能登上去,怎么可能会严,大家各取所需,双赢嘛。”黄科似乎深谙市场规律。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也开始试图淡化论文在学术考评机制中的作用。2013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谈及职称评定与工资待遇等各类福利挂钩太多问题时称,将分类推进各行业的职称制度改革。以中小学教师为例,今后评职称将大大淡化论文的作用。
  有些高校干脆取消了研究生必须在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比如暨南大学以“应用型科学学位”为方向的新闻学研究生就不必发表论文。此外,北大清华北生所的一个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联合计划中,对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彻底取消了在SCI(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检索工具)发表文章的规定。
    教育资讯                |
今日热点推荐
(责任编辑:纪成成)
你也许没有参加2014教育年度盛会,但精彩绝对不容错过……[]
主演:唐嫣/李易峰/舒畅/陈伟霆/黄明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
主演:詹妮弗?劳伦斯/乔什?哈切森
主演:周迅/黄晓明/谢依霖/隋棠
TFboys《快乐环岛》
李冰冰质疑冯小刚偏心
刘欢组挑战限时创作
冯绍峰谈与倪妮恋爱事
艾伦曝《五十度灰》片段
张晓龙美容大揭密
奇幻执念师触摸未来
一路惊喜互秀激情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社区热帖推荐
演绎别样性感……[]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查看话题
投了一篇中文期刊功能材料,版面费竟然要7000,没钱啊,能还价吗?
投了一篇中文期刊功能材料,版面费竟然要7000,没钱啊,能还价吗?有经验的虫子谈谈,这也太宰人了
没见过那么贵的中文期刊 都想撤稿了,实在太贵了,又没有项目,哪来那么多钱 太贵了,但肯定不能还价的。。。。 有什么办法能少点吗?能否重新把稿件缩减一些 我也刚中,3000多 : Originally posted by liuchaoqun at
不贵 还不贵吗?两个月的工资,没项目的人发不起啊 楼主应该曝光此类期刊! 700还能接受。7000就撤了吧。 文章多少页啊,这是按什么方式收费啊,是不是写错了啊,700.。。。 很多中文类的核心在3000左右吧,这个已经很高了,7000简直抢钱啊,撤稿吧,重新投个。 前一段时间发的核心期刊前几名的,我记得是5900多吧 太贵了,试试讲价,降个看看,如果行,那还可以 是什么期刊?目前越是核心的版面费越低。 : Originally posted by smdsq at
太贵了,试试讲价,降个看看,如果行,那还可以 谢谢!我试试看。 这个有点坑,换个期刊,就说没钱,要撤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学术期刊滥收版面费导致“水货论文”比比皆是
[]&[字号:
来源:新华网
  利益链条:期刊缺经费――收版面费――建立“小金库”――增加版面――论文公司出现――论文质量下降  7月初,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组织了一次小型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学术期刊与走向世界的中国研究”,但与会的不少学术期刊的主编却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学术不端的问题,痛斥抄袭剽窃、捏造数据、一稿多投等行为,同时又为国内一些学术期刊滥收版面费的行为而痛心。
  学术期刊能否把学术不端挡在门外?这些主编都希望自己主持的刊物能做到这一点。  滥收版面费导致“水货论文”比比皆是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教授列举了两组数字:一方面,据教育部的不完全统计,仅“九五”和“十五”期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万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万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约7000次,参加国际会议20万多人次;而另一方面,在2007年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1962种期刊中,涉及中国问题和中国研究的期刊只有11种,其中只有两种为中国大陆地区学术机构创办和主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水准有待提升”。  多位与会的学术期刊主编认为,近些年国内社科方面的学术论文数量不断增加,但水平却有所下降,尤其是一些学术期刊滥收版面费,同时也降低了对论文水平的要求,导致“水货论文”比比皆是。  “据说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是国际惯例,可这样的国际惯例在中国有点走样。”《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仲伟民直言,版面费的存在是引发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学术月刊》主编田卫平则梳理出一个学术论文的利益链条:学术期刊缺少经费――收取版面费――编辑部建立“小金库”――增加版面,季刊改成双月刊,双月刊改成月刊,月刊改成半月刊,还不时“增刊”――论文公司应运而生――枪手操刀,论文质量下降。  田卫平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学术期刊对待来稿大致有5种情况:一是不收版面费,还给稿费;二是有些文章给稿费,有些文章不给稿费;三是不收版面费,也不给稿费;四是有些文章给稿费,有些文章收版面费;五是所有文章都收版面费。  经费不足不应该成为收取版面费的理由  据了解,国内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因纸张、出版及发行费用急剧增加,绝大多数科技期刊财政上都有亏损,且数额日益增大,有相当一批期刊濒临倒闭。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编辑游苏宁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当时正是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承担了“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是否应该收费”的调研课题,而且最终中国科协也采纳了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的建议,出台了《1988科协学会发字039号文》,建议各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游苏宁称:“这一决定,不仅惠及当时的许多期刊,而且为如今学术期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青年报记者找到了这份《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建议各学会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通知》,《通知》称,“各学会的学术期刊是各学科领域全国同行共有的论坛和财富。在经费问题上,除受托承办单位给予支持外,还应该争取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收取论文版面费是合理的,也是可能的。因此,建议各学会的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不过,《通知》也强调,“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形式出卖版面,使期刊质量受影响。”  “自然科学类的学术期刊早就开始收版面费了,之所以大家没什么意见,是因为课题经费中就有这一项;而社科类的课题经费少,没有专门用于发论文的经费,所以大家的意见就大了。”田卫平认为,学术期刊实质上是一种学术垄断资源,而版面费其实就是一种权力寻租,“中国的学术期刊是审批制,而国外的学术期刊是登记制。”  有意思的是,与会的几位社科类学术期刊的主编一致反对收取版面费。  “有学报为了生存的需要索要费用,也有作者想发表文章而自愿出费用。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都坚决反对。”《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程郁缀说,“如果这个学校没有经费力量,那你的刊物就少一点,办薄一点。”  “近年来,有关部门要求学术杂志走市场化道路,给的经费越来越少,甚至断粮。学术期刊自谋生路几乎不可能,因为单靠订户很难生存。”仲伟民也很清楚眼下一些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但他表示,现在国内很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都不收版面费,“因为这些杂志追求的是学术质量,而不是经济利益;恰恰是一些学术水平很差的杂志要收版面费,这些杂志只看钱而不看学术质量,这实际上是一个恶性循环。”  《复旦学报》(社科版)主编黄颂杰也表示,杜绝版面买卖应该成为学术期刊人的职业准则。  “有人说大学学报是垃圾,这个观点有点片面,因为很多重点大学的学报还是坚持很高的学术水准的。”仲伟民认为,目前国内的学报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他认为这个现象是可以改变的,“学校要给充足的经费,让主编和编辑们专心去抓学术质量。”  现有状况难以改变,怎么办?  田卫平认为,既然要收取版面费,不如干脆由暗变明,明码标价,在物价局和工商局登记,而且收取版面费的期刊应该公布版面费账目收支情况,明示版面费去向,这样也便于管理和监督,“否则版面费上交了还是在内部发奖金了,还是进了刊物的小金库,没人知道。”他强调,即使收取版面费,也不能降低文章的质量,“不是交钱就能发”,否则就是“把国家给予的权力滥用”。  “导师署名在前的文章大多都是学生写的”  如果一个年轻的作者将一篇学术论文投到《学术月刊》,编辑部在审读后感觉文章选题适合于该刊发表,会主动与作者电话联系,弄明白他过去是否发表过相关的文章。“如果说发过,我们就会把文章调出来看看,这样大体上知道他的学术经历,不是突然冒出来的。”田卫平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假如这是他的第一篇论文,我们就把文章里的一些关键词放到百度、谷歌里搜一下,看看有没有相类似的文章出现过。”  确认以后,作者会接到编辑部的第二次电话,询问导师的一些情况,然后编辑部直接与导师联系,再次确认作者的学术背景和投稿情况。“我们会多和作者沟通,如果是抄袭别人的文章,作者一般都很心虚,相反如果是自己写的文章,谈起来都会胸有成竹,滔滔不绝。”田卫平说。  而如果碰到一些导师署名在前,学生署名在后的文章,《学术月刊》的编辑则会更加谨慎,“我们会直接给导师打电话询问文章的写作情况,如果大部分内容是导师写的,我们就比较放心,而如果导师都不知道,我们就非常小心了。”田卫平坦言,一般情况下,导师署名在前的文章,除了少数文章外,大多都是学生写的,“如果是导师自己比较得意的研究成果,很少会带上学生。”他们对这种投稿尤其谨慎。  事实上,对国内几家知名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新作者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稿源。  “我们主要刊发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论文,选稿标准比较高。”仲伟民解释,“硕士生以下的作者发表概率极低,博士生的文章发得也极少。这么做并不是歧视,主要是因为我们发稿量比较少,只能优中选优。”  程郁缀则表示,主动约稿在稿源里占很大比例,“我们主要向非常了解的学者约稿。”对于来稿,“一看水平不够,就直接退稿了。”  《学术月刊》也拥有相对固定的作者群,“我们熟悉作者的实力和前期的研究成果,他也比较珍惜自己的声誉。”田卫平说。  相对固定的作者群给了几家知名刊物应对学术不端的底气,但全国有2000多家水平参差不齐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让学术不端入侵的漏洞仍无处不在。  几位主编都提及,编辑审稿辅以检索是目前学术期刊应对不端行为比较有效的方式。仲伟民透露:“近几年,我们通过这样的途径已经枪毙过十几篇文章了。”随着学术“测谎仪”――“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面世,人们对技术层面消弭学术不端充满了期待,但技术手段仍然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对明显的抄袭有作用,对精致的抄袭则作用有限,但有总比没有好。”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副主任叶继元说。  叶继元表示,学术期刊能认识到并主动承担反对学术不端的责任是值得肯定的,“目前不少质量较好的期刊都在强调学术期刊首先要规范,如建立健全匿名审稿制度、制定署名规范和引文规范等。严格说来,只有同行专家评审的期刊才是学术期刊。”  “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专家。”黄颂杰说,“专家和编辑一样,不可能把所有网络上的文章全部都看完,脑子里也不可能完全记住。”  叶继元则指出,国外匿名评审很花时间,“一年审两篇就很不错了,他们也有问题:专家很难找。”在国内也同样,叶继元做过评审,“给半个月时间,但是评审论文几乎跟指导一篇论文一样,很花时间。”不过,叶继元观察到,虽然国内建立匿名评审制度遇到诸多问题,但是做出尝试的期刊仍在坚持。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成难题  回溯学术期刊的功能,田卫平认为,学术期刊对学术成果的推介展示本身就体现出一种权力和公信力,“如果学术期刊的"质检员"为了一己之私,对众多粗制滥造的学术产品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个学术期刊的学术资质就该打个问号了。”  “前些年批准创办了一大批学报,其中相当一部分学校并不具备相应的学术研究水平。”仲伟民认为,这也是社会上产生“学报垃圾论”的历史原因。叶继元告诉记者,2770种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中就有1000多种学报。  “而最近这些年刊号又管得很严,即使你有很强的学术实力,也难以申请到一个刊号。比如清华、北大、复旦这些著名大学都有很强大的学术研究队伍,多办几本学术杂志都是没有问题的,质量也完全可以得到保证。”仲伟民表示,清华大学学报申请学报的英文版,近4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管理体制上一刀切带来学术期刊的困局:质量评价难以确立,淘汰机制更加难以形成。  “期刊质量评价是个很敏感、复杂的问题”,叶继元说,“新闻出版总署几年前就讲从质量上来评价期刊,不合格要吊销CN号,但始终没有正式实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质量评价比较复杂,“但这个工作不做,其他一些相似的评价就会取而代之”。  目前对学术期刊的评判有核心期刊评价、来源期刊的评价,这些评价主要是文献计量学的评价,也辅以专家评价。叶继元表示:“这些评价跟质量评价有一定的关系,甚至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但绝不能取而代之。”田卫平则认为,在自律观念还没有成为期刊从业者道德操守之前,“完全套用国外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的机制,既容易被一些弄虚作假者利用,也容易使一些安分守己者对所谓的科学指标产生怀疑。”  叶继元介绍,他所在的人文社科评价基地正在努力探索一个可行的评价体系:“专家评价为主,文献计量学评价为辅。这是目前相对比较好的方法,工作量既不是很大,有操作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少数精英专家评价的主观性、随意性。这样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要逐步建立健全起来。”  对学术期刊的管理不应该一刀切  “大多数期刊,非名校的期刊、中小型学校的期刊,生存的确比较艰难,经费不够,质量不高。这些刊物的订购量很少,基本上是自编自看。我们有个统计,8年来有的期刊一次都没有被引用过,当然可能被阅读,这个状况很堪忧了。”叶继元表示,“要重点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它的效益和存在的必要性在哪里。”  “今年年底,各个大学出版社都要完全市场化,有关部门也在催促学报市场化。”仲伟民说,“对学术期刊的管理,不应该一刀切。”  叶继元认为,学术期刊的市场化改革要分层次,“有一些期刊,纯粹学术的,偏重理论研究的,原始创新的,代表我们国家学术水平和实力的,已经有了一些知名度的,不能完全市场化,三五十种,财政由国家包下来,专门搞学术,经济上不用考虑;还有一些,应用型的学科,像管理学、会计学等期刊,不妨试着推进市场化。”  “要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其根本当然是我国整体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叶继元分析,从管理角度看,有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外部主要是管理机制的问题,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行的。内部主要是编辑部、编辑自身的问题,为什么在现有条件下有的期刊办得好,有的则不行?可见有主观因素。中国不缺人才,关键是处理好管理制度的问题,当具备了外部条件后,内部因素就非常关键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建)[]
09-06-22 00:19?
09-05-14 08:09?
09-02-03 07:08?
08-12-09 16:49?
08-10-10 15:20?
07-08-01 07:29?
07-04-16 14:06?
07-03-08 03:32?
07-01-16 15:32?
06-11-09 08:54?
热点标签:
|&&&&</span
网吧里的惊人一幕,竟拍照片炫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心期刊版面费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