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杆品牌上杆幅度大改小上杆幅度

高尔夫 上杆问题 上杆幅度_百度知道
高尔夫 上杆问题 上杆幅度
左手臂几乎能与地面成60度,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快速达到这个效果练习高尔夫一个多月了,左手臂绷直的前提下只能举到于地面平行的高度,最多80度,我想这应该是韧带柔韧性的问题,发现上杆时保持左腿移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平时没练球时应该怎样练习,肩很难转过90度,我看很多老手上杆幅度很大
提问者采纳
刚开始学不要做大幅度上杆,腰以上转动注意保持下盘稳定,双肩转动,宁愿稳定一点,先把球击准,跨和腿脚尽量保持少转动
提问者评价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高尔夫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20条永存的球技箴言(四)
TRY MY TIMELESS TIPS
All-Time Favorites That Still Do The Trick
Plus 5 Bonus Tips
箴言10:尽量创造上坡推的机会&&20-10
PLAN YOUR PUTTS ON THE APPROACH
&&&&大师认为:上图明显地反映了,为什么上坡推比下坡推更容易。大师特意提醒,当果岭速度超过一定范围,也就是果岭速度比较快时,这条原则就不是用了。
&&&&菜鸟以为:无论攻果岭的一杆、还是果岭上的长推,都要尽可能制造下一杆上坡推。如果是斜坡推杆,切记:下坡推杆拐点早,上坡推杆拐点迟。
箴言11:永远保持头部稳定&&20-11&ALWAYS
KEEP YOUR HEAD IN PLACE
&&&&大师认为:要想保持头部稳定,切记下面关键点,
舒服的站位是关键:如果定位时,身体平衡,站位稳定,挥杆时保持头部稳定就更容易了;
身体放松:如果身体可以自由运动,挥杆时身体的中轴线就不会被破坏;
集中注意力:不惜一切代价保持头部稳定。 如果握杆是首要关键,那么保持头部稳定就是第二要素。
&&&&菜鸟以为:记得以前读过另一位高尔夫大师杰克·尼克劳斯的《My
Principles(我一生的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保持头部稳定并留在球后。尼克劳斯也认为:每个打球人都应该明白,高尔夫是一项集平衡、节奏和韵律于一体的运动。身体必须保持稳定,挥杆前,保持头部在球后,并在整个挥杆过程中始终留在球后。尼克劳斯常常对着上图说:“我的头部仍然留在球后,而球杆已经完全释放”(见上图)。
箴言12:像理发店红白蓝旋转招牌那样合理转动身体&20-12&THINK
OF THE TURN AS A BARBER POLE
&&&&大师认为:相信大家一定见过(红白蓝螺旋条纹相间的)理发店门前的旋转招牌。挥杆时转动身体的感觉和旋转招牌差不多。红白蓝的彩条围绕这中间轴转动。在挥杆过程中,身体中心就是转动轴,双脚和头部保持稳定,维持转动轴,球杆和手臂围绕着身体转动。
&&&&菜鸟以为:挥杆时身体的旋转分为‘轻’和‘重’两种情况,
&&&&‘轻’是指旋转幅度小,为了打出稳定有力的100码以内的切击球,球手需要环绕左腿旋转。中距离切高球是一般球手常用到的一种打法,但也常令菜鸟倍感困扰,因为我们需要判断挥杆的幅度,同时还要避免球杆减速通过击球。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用手臂大幅挥杆,身体重心偏向左侧,灵活地曲腕,然后环绕左腿转动身体通过击球。双臂保持被动,利用身体转动速度来控制距离(见上图)。
&&&&‘重’是指球手为了使击球力道强劲以求得到最大距离,挥杆时需要将身体转动到最大幅度。尤其是在开球时,你可设想在上杆时,想像把左臀口袋“换到”右臀口袋的位置(见上图)。尽管左臀转动的幅度实际上没这么大,保证上杆时臀部能做最大旋转。在臀部旋转至最大幅度,若重心放低的身体能保持静止,肩膀能转动的幅度就会更大,击中球的力道也会更强,距离也可以立刻暴涨几十码。哈哈哈,当然了,这样大的上发条,代价就是稳定性要差一些,真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转自饮水思源的博客)
20条永存的球技箴言(三)
TRY MY TIMELESS TIPS
All-Time Favorites That Still Do The Trick
Plus 5 Bonus Tips
箴言7:根据使用杆的不同调整站位&&20-7
HOW TO ADJUST YOUR STANCE
&&&&大师认为:一般来说,长杆的杆面倾角小,触球的角度浅平;短杆的杆面倾角大,触球的角度陡直。根据杆的长短来决定左脚站位方法:长杆,方正站位,宽一些;中短杆,开放站位,窄一些(见上图)。大师特别提醒:在打短杆时,打开站位还有助于挥杆过程中身体的转动。短杆虽不需要力量,但需要控制(见下左图)。
&&&&菜鸟以为:大多数短杆不好的菜鸟短切时,我们总觉得身体运动得那么不协调。要么下半身锁死,靠双手去控制挥杆,要么上半身僵硬,下半身过于积极。这两种情况直接导致触球的质量。但是,如果你有幸和高手或者职业球员同场竞技,他们的短切是不是那么舒服、自信、稳定和流畅?再仔细观察和分析,你会发现他们的手臂和短杆好像长在一起,或者是融为一体,并不是双手来控制挥杆,而是通过身体的转动来控制挥杆。高手的这种稳定性,来自于挥杆时让大肌肉群参与进来,看看上图
的短杆挥杆(参见上右图)。特别是30多岁才开始学球的球手,身体的柔韧性一般较差,与小年轻、职业球手没法比,中短杆时更要打开站位了,那样切球看起来会有些高手般的自如。
箴言8:松垮的挥杆是很难克服的顽症&&20-8
SWINGING EASY IS HARD TO OVERCOME
&&&&大师认为:许多业余球手都发现,如果不发力,轻松挥杆反而效果会更好。但是,这样的挥杆是缺乏积极性的。一旦养成这种挥杆习惯后就很难改变。比如,挥杆慢的球员在需要增加挥杆力量时就会遇到麻烦。大师认为:要在用力挥杆的基础上保证触球质量。
&&&&菜鸟以为:仔细观察职业高手的挥杆,特别是全挥杆,基本上都是强有力的(见上图)。刚才还在和其他铁杆争论,他们认为厄尼·埃尔斯就是慢挥杆。的确,厄尼·埃尔斯可能是当今高尔夫界最好的全能的运动员之一。由于体力充沛,他的挥杆显得轻松流畅,而且因为杆身角度精准到位,整个挥杆更加轻松自如(见下图)。但是,菜鸟以为:有节奏的挥杆不是慢挥杆,轻松自如流畅地挥杆也不是松垮挥杆。厄尼·埃尔斯强有力的挥杆主要体现在‘鞭甩’的效果上。&
箴言9:回推要自信要坚决(回推不要像娘们儿)&&20-9
DON'T BABY THE COMEBACK PUTT
&&&&大师认为:如果第一推力量太大,过洞较多,回推时一定不要过于小心谨慎。如果你在第一推过洞时看清楚了路线,就应该能判断出第二推的拐线。回推时,一定要积极果断,平顺的节奏加速触球。稍有犹豫就会有闪失。
&&&&菜鸟以为:我记得大白鲨也这样说过
- “自信心是推杆的关键。面临一次推杆的时候,要有推入的自信。要专注在整个推杆过程中,对于结果不要想太多。比如,如果推入这个球,我将射下人生的第一只老鹰球,或者推入这个小鸟球之后将创造个人最好成绩,这些都不应该过多地去想”。对于高差点的球手而言,果岭上的磨砺往往非常缺乏,经常会造成三推。“一号木是吓人的,推杆才是要命的”,避免三推是提高成绩的最快的捷径。
(转自饮水思源的博客)
20条永存的球技箴言(二)
TRY MY TIMELESS TIPS
All-Time Favorites That Still Do The Trick
Plus 5 Bonus Tips
箴言4:左手强势握杆&&20-4:START
OUT WITH A STRONG LEFT HAND
&&&&大师认为:握杆时,只要左手的姿势对了,右手就变得简单多了。握把呈对角线穿过左手掌根部外侧:从食指指关节到小指指关节下方(见上图)。这样握杆左手自然比较强势,大拇指和食指形成“V”指向右肩关节。特别是初学者,强势左手握杆最适合,以后再调整握杆稍弱势一点来减少小左曲球。
&&&&菜鸟以为: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练习场里的大炮,特别是木杆,几乎都是比较强势的左手握杆。记得刚学球的时候,教练也告诉我:你什么时候把常规弹道从右曲演变成了小左曲,你的球技就上了一个新台阶了。后来也发现,很多初学者努力成为了高手时,球的飞行路线也都从右曲过渡到了小左曲。如果你现在正好被高手了,也成了小左曲;如果当初你左手强势握杆,现在你只要让左手稍微弱势握杆,你击出来的球马上就变得笔直起来。原来高尔夫也讲究埋下伏笔呀!
箴言5:三根手指主导你的握杆&&20-5&THREE
FINGERS THAT MAKE YOUR GRIP
&&&&大师认为:有效的握杆需要强壮的双手,尤其是左手的后三根手指,在上杆到顶点时,这三根手指是离身体最远的,也是最容易松懈的。大师还给出了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为了加强这三根指头的力量,开车之前(不是开球!),双手紧握方向盘保持10秒以上,越紧越好。
&&&&菜鸟以为:我记得曾读过这样的文章
-&要诊断挥杆问题,诀窍之一是经常检查你的双手。茧子能够指明挥杆过程中手掌和手指的哪些部位受到的压力最大。因为左手是标准握杆的基础,大多数球员的茧子都长在左手上,无论你是否戴手套。如果茧子位于左手小指、无名指和中指的根部,说明你的握杆动作正确。如果你的左手食指根部和拇指上有茧子,你可能存在右曲球和击球距离不足的问题,因为你这两根手指过分用力,导致握杆太紧。
&&&&这几天我认真地看了看17位球友的手,大师说的太好。低差点(特别是教练和职业球手)或者上杆幅度小的球友,90%以上茧子位置都在左手小指、无名指和中指的根部;上杆太过、杆身方向乱指或者开球距离较短的球友,茧子的位置不是在食指和拇指,就是在手掌上。看来高尔夫也讲究手相学!
箴言6:为了提高精确度尽量延长触球区&&20-6&EXTEND
THE IMPACT ZONE FOR ACCURACY
&&&&大师认为:许多业余选手的球到处乱飞的主要原因是在触球时,左手腕翻转,导致杆面闭合或者杆头从外向内斜穿过触球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通过触球区后,让杆头继续沿着目标线方向送出去。“延长”触球区能够让右手臂在送杆过程中完全伸展,并形成较优美的收杆姿势。大师特别强调:只是杆头沿着目标方向送出去,身体要留下,不要跟着也‘送’出去。
&&&&菜鸟以为:套句当今的话就是:“让杆头(沿着目标方向)再飞一会儿!”;“大哥,您送的花,小妹收下了,身子您还是自己留着吧!”,估计Tiger就是这两年常把‘身子’也送了出去,结果世界第一失守、冠军荒还在延续着ING,
看看上图,以前 Tiger 杆头送得多远、身子留多好!......,哈哈哈,你会形象地记住了吧!!!
菜鸟认为这一条是目前20条中对高差点的球手最精辟的一条。不信,你去翻翻 Tiger自己写的《How I Play
Golf》,里边Tiger对这点也有大篇幅的论述。菜鸟个人认为:这一点初学者学到手了,神马左曲、右曲,都是浮云!还有一点要注意,是“延长”触球区,不是“拉长”,否则你总把球打厚,可不要怪菜鸟(刚才就有铁杆说:按照你推荐的方法,总打厚)。目前,菜鸟虽然每次击球总是美滋滋地回味送出去的感觉,但是身子总是顶不住,送杆头的同时身子也送了出去,也在纠结中ING......。读到大师的特别强调时,对大师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多少年前大师就料到菜鸟会出这类问题,简直就是神了!......可是后来细心一想:估计大师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也送过身子?可不是Tiger那样大公无私地送,哈哈!看来这么边学边打着,也许会离博文们忽悠的“单差菜鸟”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转自饮水思源的博客)
20条永存的球技箴言(一)
TRY MY TIMELESS
All-Time Favorites That Still Do The Trick
Plus 5 Bonus Tips
&&&&为了提高菜鸟的球技,猫冬的时节认真地读了一些高球的箴言,比如《铁杆十律》、《短切十招》等等,渐渐发现有些招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尔夫产业技术的改进和升级慢慢变得有些过时。最近,读了高尔夫大师阿诺德·帕尔默(Arnold
Palmer)的这篇总结(),才知道还真有永不过时的球技,太好了,一边学习、一边把笔记分享给球友们。Arnold
被评价为史上最伟大的六大球手之一,人称“高尔夫皇帝”,1974年进驻世界高尔夫名人堂;1998年荣获PGA巡回赛终生成就奖;
2004年总统自由奖章获得者。Arnold
Palmer在70多年高尔夫生涯中,历经了高尔夫许多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高尔夫教学越来越复杂。大师认为:太多的人用视频来分析挥杆,那样只会让高尔夫变得十分复杂,而且枯燥无味。为此大师总结了20条永不过时的球技,目的就是使学习高尔夫变得简单有效更有趣。
箴言1:推杆时,身体要“内收”&&20-1:FEEL
‘INWARD’ WHEN PUTTING
&&&&大师认为:推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身体的运动幅度越小越好,在推杆过程中只有双手、手臂和肩膀运动。为了消除多余的身体动作,在定位时,找到身体“内收”的感觉。肘关节和膝关节都保持内收。
&&&&菜鸟以为:哈哈哈,这不就是有点像憋尿的样子吗?我说怎么那么多高手都是打完18洞才急着找厕所呐,我昨天留心观察一下,还真是这样,原来高球界有等秘籍呀?!
箴言2:切击球时模拟扫地&20-2
IMAGINE&WHISK&ON CHIP
&&&&大师认为:切击球的感觉就像扫地。不仅动作像。连声音都很像。切击球时,动作一定要干脆,不要犹豫或者是减速。速度要快,并保持球杆稳定。
&&&&菜鸟的体会:说的太好了!昨天唯一打爆的一洞,就是因为心里有想法,导致动作迟疑,减速切球。结果,2个青蛙跳+一个切短。如果像扫地一样,干脆快速地保持杆面稳定切下去,最差也就是+1。
下杆时右肘向左下方&20-3
RETURN YOUR RIGHT ELBOW TO YOUR
&&&&大师认为:启动下杆时,左手保持伸直,右肘关节尽快向下并靠近身体右侧。开始下杆时无论如何一定要避免用右手去主导挥杆的想法。在接近触球时,双手要始终保持在球前边,用左手引导球杆,触球时,右手支撑挥杆力量。大师还特意补充:在触球瞬间,右脚应该向上蹬,右脚跟离开地面,同时注意保持头部稳定。
&&&&菜鸟体会:双手要始终保持在球前边,是包括《铁杆十律》等箴言中都提到的,球手一定要铭记在心。从上图我们也发现这一点是高手击球的共同特性。
(转自饮水思源的博客)
6周计划助你打出一生中的最低杆数!要想成功打破80杆,只需用6周时间完善六部分技术:得分击球、开球准确性、短打、推击、策略和沙坑球
最终突破80杆的计划需要你做很多事,首先你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像本·霍根一样击球,每洞都直攻旗杆,这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业余球手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常见误解:要打出7字头的成绩,你必须变成一部击球机器。这不符合事实,而且这种目标对于大多数业余球手而言也不现实。事实上,你应该客观地评判一下自己的六部分技术。一轮比赛中,每部分技术都有可能使你浪费或节约几杆。因此,你要“六
管齐下”,对这些部分的技术付出同样的努力。
这6个关键部分是:1)你的得分击球,2)开球准确性,3)短打,4)推击,5)策略,6)沙坑球。但在你开始行动之前,你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对自己许下承诺。为了打破80杆,你需要节约十几杆,而这十几杆是不会自行消失的。在这个过程中,你每周至少要付出3个小时,而且这3个小时内的训练内容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只要你按照本文介绍的计划来做(看视频和详细计划表,请访问/break80),我保证你的整体技术会有所进步,杆数将会出现相应的下降。
把你的技术看成是一幅拼图。你必须把每一片拼图都放对位置,才能完成整幅拼图。提高关键部分的技术,利用每部分技术节约一两杆,你就能获得理想的成绩。
第1周 - 短杆定位
调整铁杆组合,填补距离缺口,在短打中进一步使球靠近洞边
完善球杆组合总是有益无害的,而对于得分来说,最重要的是优化挖起杆和短铁杆组合。首先,你需要确保距离差额是合适的。在当今的很多铁杆套装当中,杆面倾角都偏小,以便提高击球距离。不幸的是,这样会造成严重的距离缺口,不利于你的短打。
一般来说,你的每支得分球杆之间,杆面倾角应相差4度;我建议你检查一下自己的球杆。然后,确保你的挖起杆能够成为短铁杆的合适的补充。
例如,如果你有一支37度的8号铁杆和一支41度的9号铁杆(这在当今的铁杆组合当中很常见),那么你需要配备50度、54度、58或60度的挖起杆。如果你没有这些球杆,应该买些新杆。
第1周 - 训练法:挖起杆评估
让得分球杆击球距离精确化、个性化
合理配置了你的挖起杆和得分铁杆之后,你需要去练习果岭,调配一下击球距离。使用从8号铁杆到高吊球杆的每一支球杆,各打10个球(尽量使用比赛用球,而不是练习球)。在练习场选择一块平坦区域进行,而且当天不能有太大的风。此外,你必须精确了解每一次的击球距离,所以我建议你带上测距仪。
记下你的每支球杆的平均击球距离。如果击球理想,每支球杆的距离差额应为10-15码。例如:高吊球杆60码,沙坑杆75码,中间短切杆90码⋯⋯也许你的每支球杆之间的距离差额没有这么整齐划一,但大体上应该接近这个数字。
现在,真正的考验开始了:使用每支球杆完成10次稳固击球,注意着陆地点。你的目标是根据自己在上一个步骤中得出的击球距离,了解自己使用每支球杆的击球稳定性。6周之后,你应该能够稳定地使每支球杆的70%的击球停在半径为10码的圆圈内。在这些训练课上,你还需要找出哪支得分球杆是你最称手的武器,或者说哪支球杆是最值得依赖的。如果你想打破80杆,必须拥有一种可依赖的安全球距离。欲观看这种训练方法的视频,请访问/break80。
第1周 - 行动计划(3小时)
目标:挖起杆准确性达70%
1.球具配置(60分钟)
请球具工房的技术人员检查一下你的得分球杆(从8号铁杆到高吊球杆)的杆面倾角。每支球杆的杆面倾角差额应为4度或5度。确定球杆上所写的杆面倾角数字是正确的,球杆之间的杆面倾角差额是合适的。有必要的话,可以买一两支新挖起杆作为补充。
2.检查距离(60分钟)&&&
用每支球杆打10个球,直到你能够自信地说出,在稳固触球时,你的每支球杆的确切击球距离。
3.得分球杆训练(60分钟)
记录好你使用从8号铁杆到最短的挖起杆的每一支球杆的击球距离,选择相应的目标,用每支球杆打10个球。6周之后,你应该能够使70%的球停在以目标为圆心的、半径为10码的圆圈内。
可依赖的开球&&&
避开球道一侧,提高开球准确性
开球上球道是节约杆数的关键,对于85-94杆的球手来说,尤其如此。每一次偏离球道,都有可能损失杆数。如果你想达到预定杆数,你必须想办法提高开球成功率。我告诉学生们,要想打破80杆,每轮比赛至少要在7个洞攻上球道,这也应该成为你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完善站位,然后塑造一种值得依赖的弹道(见下段)。不要每次都试图做出猛击。如果你想要打出预定的杆数,你要考虑的是策略,而不是虚荣心。
塑造一种预防性击球
避开球道的一侧意味着选择下面两种预防性击球之一:一种是预防右曲的弹道,可以避开球道右侧的麻烦;一种是预防左曲的弹道,可以避开球道左侧的麻烦。首先要调整站位,这自然会制造出你需要的弹道(见下图)。正确的站位能够让你在站位之前“感觉”到弹道。欲知实用性挥杆建议,观看教学视频,请访问/break80。
第2周 - 训练法:不要切过中线
避开球道的“不祥”一侧
当你确定了将哪种弹道作为自己的可依赖击球之后,你需要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在压力下打出这种球的能力。具体做法是,找一处练习球道,或者在开球练习场找一个前方有大块平坦区域的位置。在心里由目标开始画一条中线,把它作为参照物。如果你选择的可依赖击球是预防偏右的击球(左飞球),你的目标应该是,使所有的开球先向中线左侧飞,再向着中线弯回来,但不能切过中线。如果你想打出右飞球(预防偏左的击球),做法相反。
拿10个球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争取让至少70%的球停在目标区域。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你离打破80杆就近了一步。
第2周 - 行动计划(3小时)
目标:开球准确性达70%
1.找出你的可依赖开球(60分钟)
确定你的可依赖开球是左飞球还是右飞球。根据你选择的击球调整站位,在稳定的基础上,花一些时间练习这种击球。
2.切过中线训练法(60分钟)
采用第2周训练法。如果刚开始总是失败,要坚持下去。你的目标是,到了6周后,每10个开球中能有7个停在球道上的合适区域。
3.得分球杆训练(60分钟)
采用上一页介绍的挖起杆训练法。到了本周,你使用得分球杆时,在10个球中应该至少有4个球能停在半径为10码的圆圈内。
-&切击与劈起击&&&
要想利用切击与劈起击使球靠近洞边,需要判断飞行与滚动距离之比,调整技术
提高果岭边击球技术的关键在于消除变化。我相信有些读者喜欢在每次短打时都使用高吊球杆,尽量使球在洞边着陆;有些读者则喜欢使用劈起杆,打出撞击滚地球。我建议你不要那样做,你应该在每次短打时采用中立击球,采用同样的挥杆动作,只通过使用不同的球杆来改变击球距离。
像这样简化你的技术,而不是试图打出超高旋转的球,你能够更好地预判球的飞行与滚动距离。此外,采用更接近标准化的方法之后,你更有可能实现稳固触球,让你在果岭边击球时更具信心。这样,你在每次短打时不必再猜测球的反应,你知道自己有一种可靠的方法,有一个好计划。很快,你就能够稳定地使球靠近洞边,降低杆数。
第3周 - 训练法
步骤1:学习技术
要获得理想的击球,技术要简单、稳定
要想在劈起击和切击中稳定地实现稳固触球,应使双脚靠近,球对准站位正中,双手对准球的稍偏前方。确保右腕向目标反方向翻转。上杆时,让右腕舒服地上翘。以双手引导杆头通过触球过程。躯干向左转动,以此引导挥杆,收杆时右臂和杆身形成一条直线。确保每次击球时都采用同样的技术。
步骤2:飞行与滚动&&&
了解你的飞行与滚动距离
关键在于找出你使用每支球杆时制造出的飞行与滚动距离
要成为果岭边击球高手,你一定要了解自己使用每支球杆击球时制造的飞行与滚动距离。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带着你的所有短打球杆,去练习果岭做一下实验。先确定一个着陆地点,看看你使用每支球杆让球在预定地点着陆后的滚动距离。然后在训练中争取在每次击球时都获得同样的飞行与滚动距离。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使球稳定地靠近洞边变得容易了。欲了解该技术的详情,观看我的教学视频,请访问/break80。
步骤3:训练法&&&
一种挥杆,6支球杆,6种击球
为完善技术,可以找一块有多个不同距离球洞的练习果岭,带上你的所有挖起杆和得分铁杆(8号、9号铁杆)。面对每个目标打10个球,争取使球停在距离球洞5英尺内。记住,每次都采用同样的基本挥杆动作,只通过使用不同的球杆来调整击球距离。要成功地完成这种训练法,你必须仔细地选择着陆地点,并且清楚地了解自己使用每支短打球杆所能制造出的滚动距离。
第3周行动计划(3小时)
目标:确保切击至5英尺内
1.劈起击与切击训练(60分钟)
确保你的站位正确,你的击球能够实现稳固触球,做到先触球后触地(见左下图)。使用劈起杆、沙坑杆和高吊球杆练习,直至你找到自信。
2.飞行与滚动训练(60分钟)
找一块有不同距离的球洞的练习果岭,也可以自己设定目标,选择距离时考虑到:当你使用每支挖起杆采用同样的挥杆动作,以及你在步骤2中发展出的飞行与滚动距离之比时,制造出的击球距离。
3.切过中线训练法(30分钟)
采用第2周训练法,完善可依赖击球的弹道。
4.得分球杆训练(30分钟)
采用第1周的挖起杆训练法。到了本周,你使用得分球杆时,在10个球中应该至少有5个球能停在半径为10码的圆圈内。
第4周 - 提高推击
要打破80杆,你在推击方面必须做两件事:把三推数控制在极低水平,使5英尺内推击成功率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第一件要做的事是:确保你的击球和推杆协调一致。如果你喜欢使杆头笔直向后、向前移动,可以考虑使用杆面平衡型推杆。如果你更喜欢使杆头沿弧线移动,你最好使用重心偏向趾部的推杆。使击球与推杆设计保持协调一致,你将会提高短推成功率,因为短推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推击路线。
&&& 速度是关键
合适的速度对于消除三推至关重要,因为长推的成功主要取决于速度。要提高你的距离控制能力,可以去练习果岭上,在球洞前方10英尺处选择一个点,争取让球滚到那个点上停住。球停住以后,再推一个球,争取让它比前一个球更靠近球洞一点,但两球的距离越近越好。千万不要打短,如果打短,你就要重新开始。你的目标是,连续让10个球停在10英尺区域内,每个球只比前一个球更靠近球洞一点点。
第4周 - 训练法:推击比赛
只有比赛本身才有可能提高比赛表现
如果你想提高推击技术,你需要进行一些推击比赛,以模仿正式比赛的压力。我最喜欢的一种一对一比赛是这样的:找一个朋友,和他在练习果岭打9个洞,把每个洞看成是两杆洞。一推进洞得一分,两推进洞得零分,三推进洞扣一分。为显示比赛的重要性,可以让输家请客吃午饭。很快,你的长推、短推都会大有进步。如果你前一两场比赛输了,反而会更有干劲。
5英尺推击机器&&&
新闻快报:要想打破80杆,你必须把握住压力下短推,你一定要在这方面多花一些时间练习。开始时,在练习果岭上找一块平坦区域,在距离球洞5英尺处推10个球。对于5英尺推击而言,你至少应达到十球八中。争取连续10次推击进洞。如果有一个球没有进洞,重新开始。我向你保证,反复重新开始推击会逐渐提高你的专注力,改善你的短推技术。
行动计划(3小时)&&&
目标:5英尺推击成功率达80%
1.锁定速度(30分钟)
三推是双博基的最常见成因,而稳定的速度是避免三推的关键。采用左侧介绍的速度训练法,练习30分钟,记录击球情况。
2.10次5英尺推击(45分钟)
拿10个球,把它们放在练习果岭上距离球洞5英尺处。目标是将10个球都推击进洞,如果有一个球没进洞,你必须重新开始。记录一下击球情况,看看你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做到连续推10个球进洞。菲尔·米克尔森打了100个球后,做到了这一点。如果你不具备这种天赋,更应刻苦训练。
3.推击比赛(45分钟)
与你最要好的球友展开比赛,以提高压力下推击表现。
4.切过中线训练法(30分钟)
采用第2周训练法。你需要打出左飞球或右飞球,让球停在球道上的合适区域,避免切过中线。
5.劈起击与切击训练(30分钟)
采用第3周的短打训练法。目标:在10个球中应该有8个球能停在距离洞杯5英尺内。
比赛计划&&&
去你的会员球场,给每一洞设计一种安全的、明智的策略
如果你认为职业球员不需要在每一洞安排一个计划,只需发挥实力,打好每一球,那你就错了。他们会在每场比赛前打几场练习赛,而且举办职业比赛的球场有限,他们在每个球场都打过很多次了。尽管你可能不具备这种优势,但要想降低杆数,你也需要在每一洞安排一种策略。你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双博基。这样的话,即使你打出7次博基,仍然有可能打破80杆。
为设计策略,可以去你的会员球场,拿到码数本。如果没有的话,你只能自己动手画一下每个洞的球道图。看一下每一洞的图片,尤其要注意三杆洞和五杆洞。选择一下在哪些洞用1号木杆开球,使球在哪里着陆。标出球道两侧和果岭周围你需要避开的区域。记住,分析每一洞时,你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避免搞砸。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双博基,而不是如何打出小鸟球。
把Par看成小鸟球
在三杆洞降低杆数的关键在于,把它们(尤其是较长的、较难的三杆洞)看成是3.5杆洞。面对长三杆洞时,先观察一下打偏后球可能落到哪里。你的目标应该是找出打偏后损失最小的区域,瞄准果岭的那一侧。最糟糕的情况就是直攻被危险区域包围的旗杆,打出双博基或三博基。在这些球洞,打出4杆就应该满意了,打出3杆应该算是意外之喜。不要试图争取小鸟球。
把博基看成双博基
首先,你要认真考虑一下,在开球理想的情况下,两杆攻上果岭是否现实。如果不现实,在发球台上选择球杆时应该保守一些。在球道上击球前也要这样分析,不要预先假设自己应该争取以两杆攻上果岭。事实上,如果你使用最长的球杆做出舒服的击球,可以飞跃果岭边沙坑,那么你才能直攻果岭。如果不能,你最好选择打安全球(利用你在第1周塑造的可依赖开球),留出理想的挖起杆击球距离。
第5周行动计划(3小时)
目标:制定策略
1.设计计划(30分钟)&&&
去你的会员球场,看一下码数本或记分卡,为每个洞设计一种策略。尤其要注意三杆洞和五杆洞。
2.锁定速度(30分钟)&&&
继续采用你在第4周学到的速度训练法,磨练长推。6周后,你应该在10个球中至少能连续精确控制8个球的击球距离。
3.10次5英尺推击/比赛(30分钟)&&&
继续练习短推,并通过推击比赛来提高比赛表现。
4.得分球杆训练(30分钟)&&&
采用第1周的挖起杆训练法。到了本周,你使用得分球杆时,应该有接近70%的球能停在半径为10码的圆圈内。
5.切过中线训练法(30分钟)&&&
采用第2周训练法,继续磨练可依赖开球。
6.劈起击与切击训练(30分钟)&&&
继续采用第3周的短打训练法。
一杆脱困&&&
不要考虑动作是否漂亮,逃出沙坑才是第一位的!采用下面这种保守的打法,也许能帮助你节约几杆
我知道你从前可能练习过一杆逃脱沙坑,但要想打破80杆,你必须学会每次都能一杆逃脱果岭边沙坑和球道沙坑。回忆一下自己在从前的比赛中,在沙坑里总共浪费了多少杆。在沙坑里,你要么一杆脱困,要么——很可能不是两杆脱困,而是要花上很多杆。
对于沙坑球而言,你首先要调整的是策略。如果球落进了球道沙坑,不要试图直攻果岭。我知道有时候直攻果岭的主意是很有诱惑力的,尤其是球位理想时,但不要那么做。除非你对沙坑球超级自信,你的沙坑球技术极为出色,否则应该打安全球,留出舒服的短打距离,利用短打来救Par。在果岭边沙坑里也采用同样的策略。不要考虑直攻旗杆,只要能逃脱沙坑、攻上果岭就够了。记住,你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避免双博基,双博基才是最危险的敌人。
第6周 - 训练法:把10个球打出沙坑
忘掉旋转、距离和方向,只需把球打出沙坑!
策略是一回事,掌握新打法又是一回事。相信我,只要花一点时间练习上文介绍的技术,一杆脱困并不困难。
我建议你在练习场找一处沙坑,放10个球。每次击球都要争取一杆脱困。不要担心距离、旋转和方向。反复练习,直到你每次都能确保让10个球中的至少8个球飞出沙坑。你将会发现自己不再害怕沙坑球了,因为只求打出沙坑与使球靠近洞边相比,压力要小得多。你的挥杆会更加自由、放松。与试图直攻旗杆相比,这种打法更有助于提高成绩。
“你将会发现自己不再害怕沙坑球了,因为只求打出沙坑与使球靠近洞边相比,压力要小得多。”
如何稳定地逃脱沙坑
开始训练之前,你需要确保自己使用的挖起杆有足够的反弹和足够的杆面倾角,这二者缺一不可。然后你需要学习如何拍击沙子,让沙子泼溅出沙坑。你只需要做到这一点,就能让球飞出沙坑。我建议你先使用折断的球座或小卵石来代替球练习。你只需练习拍击沙子,避免让杆头掘进沙坑,你很快就能掌握其中的窍门。欲了解更多关于逃脱沙坑的方法,观看我的教学视频,请访问/break80。
第6周 - 行动计划(3小时)
目标:沙坑脱困率达80%
1.把10个球打出沙坑(30分钟)&&&
找一个练习沙坑,放10个球。每次击球都要争取一杆脱困。如果有一个球没有飞出沙坑,重新开始,直到你能够连续让10个球都飞出沙坑。
2.锁定速度(30分钟)&&&
继续采用你在第4周学到的速度训练法,磨练长推。
3.得分球杆训练(30分钟)&&&
采用第1周的挖起杆训练法。到了本周,你使用得分球杆时,应该有至少70%的球能停在半径为10码的圆圈内。
4.切过中线训练法(30分钟)&&&
采用第2周训练法,继续磨练可依赖开球。
5.劈起击与切击训练(30分钟)&&&
继续采用第3周的短打训练法。让10个球都靠近洞边。
6.表现回顾(30分钟)
利用计划表来检查你在5个主要训练法当中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本来以为打高尔夫球是一个很享受的运动,可接触之后才发现:高尔夫运动的受伤率排在所有运动的前6、7位。
或许你会问,高尔夫这么慢条斯理的运动,怎么比滑雪和溜冰这样的高危运动还危险?事实上,如果不多加注意,高尔夫带来的伤患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你身上。根据美国曾发布的一项关于运动损伤的调查报告显示,高尔夫球的受伤比例高居所有运动的第6位,仅次于冰球、棒球、篮球、橄榄球和足球。
在面对这么高的受伤率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普及应该怎么去避免伤病以及怎么治疗这些伤病,下面就给大家普及下高尔夫球运动中“六最”伤病及治疗方法:
一、最大的病痛:背部肌肉拉伤
  如果有人问你,高尔夫球运动带给你的最大病痛是什么?答案多为下背部拉伤。据统计,超过三分之一的高尔夫球选手都有下背部疼痛的问题,即便是职业高尔夫球选手。由此可见,背部是许多高尔夫球手经常出现伤病的部位,无论是谁都难逃。
治疗方法:在急性期,休息与冰敷是必要的,之后要加强肌肉的伸展运动以重新拉长受伤的肌肉,等到疼痛完全消失时,就可以再回到球场上运动。
  二、最常见的伤害:高尔夫肘
  所谓“高尔夫肘”,在医学上的名称是肱骨内上髁炎,是指发于屈肌(起到屈曲手腕和手指等作用的肌肉)起点处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为高尔夫球手比较容易受这种损伤,所以业内也称其为“高尔夫肘”。以右撇子的选手而言,挥杆时过猛的加速过程、反复地进行前臂外旋、屈腕运动等动作,常造成右手肘内侧的肌腱发炎而引起疼痛,所以高尔夫肘大多病发在肱上髁内侧。然而,这种病痛甚至会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即使在拿取重物、抬手的动作中,也会发生手肘部位的剧烈疼痛。
  治疗方法:1、锻炼前臂和手腕的肌力、柔软度,进行延展训练,改善因为肌肉肌腱的痉挛而引发的疼痛不适。
  2、握杆动作要放松,不要握得太紧。如果握杆运动太紧的话,肌肉会有紧张感,就容易疲劳,并且如果时间太长,还可能造成肌肉劳损。
  3、双手用力平衡。比较常见的问题是一只手用力过大,这样容易造成身体上的不平衡,肌肉用力不平衡,就容易发生受伤等问题。
  4、选择适合你的球杆:不防选择质地轻、弹性好的球杆,这样可以减轻手臂的负担,减少受伤的机会。
三、最要命的伤害:胸椎关节、腰部损伤
杆时,需要球员在击球的瞬间扭转身体,用力过猛的扭转会使身体受到强大外力的挤压,可造成胸椎后关节的移位、肋椎关节的错缝或半脱位,进而刺激肋间神经或
胸神经后支,出现急性背、胸部疼痛。这些错位的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组织就会发生无菌性炎症改变,引起慢性背部、胸部疼痛。同时,挥杆时的身体大幅度扭转也会
造成腰锥底部的损伤。腰部又是挥杆过程中做为整个身体的平衡中心,所以一旦腰部受到损伤,那么今天的球瘾就要到此为止了。
  治疗方法:打球前应该注意将准备活动充分做开,左手握住杆柄尾端,举起呈棒球运动投手一样的动作,右手握住杆头。放松肩部,左手往后拉,并保持肋骨指向前方。保持5秒钟然后换另一侧。使自己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预热,让身体的各个部位活动开,尤其是腰部。
四、不可忽视的伤害:手腕损伤
  手腕也是需要注意的部位,不然会导致“腕管综合症”。以右撇子选手而言,左侧手腕是非惯用侧的手腕,常常因为很少运动,在挥杆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手腕背侧的韧带伤害。
治疗方法:加强腕部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伸直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手指抓住左手手指,并往下往后拉伸。保持5秒钟然后换手;平时可用小哑铃或沙瓶做腕部负重练习,以增加腕部力量。运动时可佩戴带护腕的手套进行保护。
  五、最“费力不讨好”的伤害:肩部旋转肌断裂
肩部对于挥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恰巧你很遗憾的没有打到球,而是做了一次辛勤的“锄地运动”,就有可能造成肩部的旋转肌断裂,会有肩膀疼痛并僵硬的症状。
治疗方法:下场前,充分进行热身,左手握住杆柄尾端,右手握住杆头。放松肩部,保持左手手肘笔直,然后尽量向后拉伸手臂。保持5秒钟然后换另一侧。在治疗上先考虑加强肌力的复健运动,少数则需要手术治疗。
  六、最“惬意”的伤害:下肢酸痛
  在球场中,难免上坡下坡的行走,尤其是没有球童的时候。这也是高尔夫球运动中惟一能提供全身肌肉关节运动的方式,同时也可以让背部肌肉随时保持放松的状态,很多球员都乐此不疲。但是因为长距离的上下坡行走,可能会造成小腿前侧疼痛或是膝内部酸痛。
治疗方法:选择一双舒适的高尔夫鞋是“千里始于足下”的第一步。还有就是可使用适当的内侧足弓足垫来帮助你提供良好的步态,获得症状的缓解。
  你经常打薄的真正原因是.击球过程中身体重心没有从右侧转移开,并非来自挖起球或试图打高球的动作。在大多数情况下,打薄的原因只是因为收杆时身体重心没有落在前侧腿。练习完成收杆动作时将身体重心放在前侧腿(左腿)。这样你的击球就不会再打薄了。
造成打厚的原因与打薄大相径庭。打厚通常不是由于重心无法转移至前侧。而是由于挥杆路径过于陡直。以及打出自外向内的挥杆造成的。在本组连续图中.球杆接近球位时过于陡直。
如何打出好球
注意看本组连续图.并与前组图中的前两张进行对比。这里,挥杆不仅在一个更扁平的平面上,而且是自目标线内侧向外。这是打出更好、更远的铁杆击球的关键。
想让自己的推杆状态趋于稳定,就要花心思去想各种办法来练习,下面介绍几种推杆方法:
一、闭眼推杆
学习平顺击球,首先确定瞄球动作正确无误,然后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以平顺的动作加速下杆扎实击球。这个练习可使推杆更为柔和平顺,不再过分专注于刻板的推杆基本动作,能凭感觉击球,不会急于抬头看击球结果。
二、风中推杆
风对推杆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强风。身体在强风中又很难保持平衡,因此「加大站势」可使下盘更加平衡、稳固,以确保双臂、肩膀和头部在击球时保持稳定;还可降低身体位置,减少风力影响。
三、双手换位握杆
力求挥杆缓慢、平顺,这种推杆法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待适应后会有很大的好处。可使肩膀在瞄球和击球时保持水平;杆头在收杆时贴近地面,不会在击球后遽然提起;防止左手、左腕在击球时摆动或弯曲;使左手充分控制击球动作。
四、眼睛注视球洞
做出正确的瞄球姿势,杆面一定要正对球洞,然后目不转睛的注视着球洞,想象要以多大的力道击球,好让球滚动正确距离。击球后留意球的行进状况,据以调整瞄球和击球动作,以增加准确度。此种推杆时眼睛注视球洞的方法,可消球紧张使推杆动作更加平顺、流畅。
五、球上商标瞄准
将球上的商标对准推杆路线,做好瞄准动作,然后顺着商标所指示的路线推杆,并且要注意球滚动的情况。如果球在滚动时,商标并未倾斜,就表示击球正确;如果商标偏斜,表示球带了侧旋;一般会造成此种情况是因为击球时自目标线外向内击球所致。多练习这个方法有助于正确瞄准。
六、增加控杆能力的两种方法
a.单用左手推杆:单用左手推几次两英尺推杆,逐渐增加至十英尺;持续练习到能从更远的距离推杆进洞为止。注意下杆击球时左手背一定要正对目标。此种方法可增加左手和左臂的控杆能力,训练左手背导引推杆朝向目标挥动;等一段时间过后,在用双手推杆时,左手腕在击球时自然就不再会弯曲了。
b.缩小上杆幅度:上杆幅度太大有两种缺点:
1、可能会加速下杆,导致击球距离失控。
2、击球时杆面可能会扭转,而失去准头。
因此击球时必须特别注意上杆的幅度。
七、只听不看
等听到球进洞的声音后才可抬头,这样能有效防止推杆时太早抬头看球。想以此种方式推球进洞,瞄准感和距离感必须很正确才行。此种方法对短推杆特别有用。
将球架上球托,无论是在练习场还是球场上,球托的高度(含球)应高出杆头上沿平面一半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今PGA“大炮手”们的观点是追求高球托,但具体到初学者,太高的高度虽然容易打到球,但是距离和击球效果并不好;
  & 架好球后,退到球后确定击球线路和目标,初学者的瞄准最好要在球前十码左右寻找一个参照点,利用三点一线理论进行瞄准;
站到准备发球位置略后位置进行两到三次的空挥杆练习,注意空挥杆时尽量离球远一些,一面触球,空挥杆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挥杆节奏、温习正确的挥杆感觉;
将杆头放在球后面,注意杆面离球不要太近,正确距离是离开半球,开始左手握杆,重点找到左手承受杆头重量的感觉,同时右手握杆;
由于一号木杆较长,这个时候的站位身体应略高一些,腰背要挺直,双脚之间的距离位置要比平时略宽一些,双腿的弯曲程度不能太大,感觉上一定是上松下紧的状态;
站好位后,最后检查双臂与身体的距离和位置,双臂与身体的距离应保持在杆尾与小腹一拳半的距离,不可太向前伸,同时双臂的位置要保持在身体中心线;
启动上杆,这个启动是因人而异的启动,不论是从哪个部位最先启动都要注意身体与手臂的关系,也就是说上杆的启动一定要有顺序,以防手臂的过早动作;
向后拉杆,切不可横向拉杆或者横向移动身体,向后拉杆的角度要保持在65度左右,直至双肩转到90度位置,此刻的身体重心应是在右脚内侧;
  & 上杆到顶点后,注意左臂从前胸与下巴处找到固定点并伸直,右臂摆正,不可形成横向的“鸡翅状”,小臂向下垂直于地面;
上杆顶点后左腿的感觉应是扭曲拉紧的,过多的向内弯曲是错误的,此刻左脚脚后跟(初学者可在左脚下踩一个小东西来加强感觉)不可抬起,右腿尽量蹬直;
  & 下杆的启动要先腰后手,事实上双手释放的越晚越好(但是这个感觉初学者很难找到),而此时的右手肘有向腰部冲击的感觉;
右肘在腰部位置后,身体的转动很大,这个时候要保持杆头的推迟释放,事实上杆头释放的越晚(相对而言)击球时的力度越大,这样的击球距离也会越远;
触球段双腿要加力蹬地,推腰和推胯的感觉要强,此刻头部的位置不可移动,随着击球时身体的动作,头部尽量向后拉,形成明显的“反弓型”,待击球动作完成后,再抬头看球;
击球后,双手要尽量前送,不可立即向上拉杆,此时双臂是伸直的,双臂形成的三角状尽量延时,直到随着惯性扬上来后才可松开;
最后是动作完成后的身体重心和稳定性,这一点在一号木杆击球中非常重要,击球后身体重心的转移是从右脚内侧到左脚内侧,而身体是永远的轴心。
1.状况好才是换杆的时机,因打不好换杆,常会以错误的姿势,选到不合用的装备。
  2.左右手握力都要超过50公斤,才可考虑使用铁柄球杆。
  3.杆头速度至少要超过42m/sec以上,才可考虑使用S级硬度杆身。
  4.三套球具过一生,第一套破100杆,第二套破90杆,第三套破80杆。
  5.杆身越硬球会更右曲,杆身越软球会更左曲。
  6.握把越粗球会更右曲,握把越细球会更左曲。
  7.选购推杆前要先测知惯用眼及推杆方式才能决定。
  8.选购球杆前要先试打,以免所购非所宜。
  9.身高不是决定球杆长短的要素,而是配合上下半身比例及手臂长度为依据。
  10.特别建议未破90杆者,把1号木杆及3号铁杆放在家里,杆数一定降低;等破90杆后,再练习1号木杆必定得心应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尔夫球杆介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