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集是路遥童年的传记八集纪录片 路遥在线看

热门排行榜
赵本山马大帅二人转
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赵本山马大帅二人转高清在线观看,马大帅赵本山哭丧,赵本山在马大帅中哭灵的是哪一集!
马大帅 中 赵本山唱的二人转?马大帅 中 赵本山唱的二人转?
赵本山 演 个 老太太
请问 是 马大帅几? 里面第几集?您可以到 土豆网 上下载您想要的视频 (建个会员就可以了) 会员是免费的赵本山65名徒弟排名二人转大赛”中获最高奖“本山杯”,在电视剧《刘老根ⅠⅡ》中扮演“二柱子”,在《马大帅Ⅲ》中扮演“牛三”,在电视剧《关东大先生》中扮演“赵春安”赵本山等二人转演员唱过一首歌:“爸妈老了你得照顾,孩子病了你也心疼“请问是什么歌谢谢连续剧《马大帅2》的主题曲《一个情字活一生》! 在网上很难找到 特意帮你留意了一下 这是连接地址:问赵本山的 电视剧?这是《刘老根》第一部,唱戏的是二人转演员翟波,他唱的是《老寡妇哭坟》。这部电视剧里有很多都是赵本山的徒弟,也就是说里面二人转演员很多,再向您推荐几部本山大叔的电视剧《马大帅》,《乡村爱情》也都很不错的马大帅中赵本山为人开追悼会扮演老太太唱的二人转叫什么名王二姐思夫赵本山等二人转演员唱过一首歌:“爸妈老了你得照顾,孩子病了你也心疼“请问是什么歌谢谢连续剧《马大帅2》的主题曲《一个情字活一生》! 在网上很难找到 特意帮你留意了一下 这是连接地址:赵本山与二人转的关系赵本山6岁时就开始跟二叔(盲人)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赵本山一生的财富,为 赵本山 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小品演员赵本山收了多少个徒弟?能不能从头到尾一一介绍?在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赛”中获金奖。在电视剧《马大帅ⅠⅡ》中扮演“桂英”,在电视剧《乡村名流》中扮演“幼儿园园长”。16、孙立荣(女) 女,1968赵本山和他的徒弟在辽晚的所有小品或是黑龙江的也行!如题1、李正春(已故,图为李正春妻子) 男,二人转演员。生于吉林省梨树县胜利公社石庙子大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路遥  本名陆岚秋,男,196***月10日出生,籍贯辽宁省沈阳市。   在电视剧《乡村名流赵本山发家内幕 如何掘出第一桶金财富积累卖煤掘出第一桶金 赵本山是靠演二人转入行,后演小品成名,但发家《马大帅》系列三部等电视剧,不光叫好而且叫座,在拍这些电视剧时一向会
二人转 《小两口回门》表演:赵本山 宋祖英。 :宋祖英(日),出生于湖南省古丈县,苗族,党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文工团副团长。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舞蹈系和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研究生班,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辣妹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你来》、《小背篓》、《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兵哥哥》、《好日子》等。连续20多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经典歌曲,是中国最著名的民族声乐歌手。
东北二人转近年来在赵本山及赵家班的影响下,火遍大江南北,成为颇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日前,赵本山在家乡铁岭的二人转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与前来的文化名人交流二人转的想法。姜昆在在发言中提到,“之前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在网络搜索中搜索二人转,甚至有5800多条都跟黄色有关。”“很显然,二人转需要铁岭政府以及赵本山等等一批代表着二人转的人或者单位,更加肩负起管制它的责任。 说到二人转的现状,赵本山也是一脸担忧,称:
“大家说起二人转都会想到赵本山,但二人转本身并没有给我管理它的权力。”对于二人转现今存在的一些无序状态,赵本山表示,“我搞二人转研讨会的目的也是希望我们都能重新重视起来,保护我们的根。通过我们的努力,保留二人转那股最原始的味道。
东莞爆笑登场《模仿赵本山》调戏美女
搞笑二人转笑死人
清华大学教授、知名文化学者,肖鹰曾多次批评赵本山的作品日益低俗化,并指责他并没有尽到二人转传承人的职责。赵本山曾回应称,二人转就像猪大肠,并且自己并不在意二人转传承人的头衔。
近日,有媒体采访到肖鹰,他再次炮轰赵本山。肖鹰认为赵本山不能上春晚,并直指他抛弃了二人转传统的精华,但是这一切都不代表他否认“二人转”。
“我从来没说过二人转低俗。我指的是赵本山代表的所谓的二人转。我对赵本山推行的‘二人转’有一个命名,叫‘灰色二人秀’。有人认为我批赵本山就是批二人转,这种说法是对我批评赵本山代表的低俗演艺的误解。”
随后肖鹰又表示,2000年前,春晚舞台上的赵本山表现出了民间艺术的幽默机智,还带有一定的批评性,但是他很快从一个淳朴的表演艺术家,变成了一个投机文化商人。“赵本山在春晚的最后三年,2009年到2011年,应该说是严重暴露出了赵本山作为一个文化认知有限,而且以盈利为根本目标的商人化的演艺家的根本缺陷。”
日前,赵本山在家乡铁岭的二人转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与前来的文化名人交流二人转的想法。姜昆在在发言中提到,“之前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在网络搜索中搜索二人转,甚至有5800多条都跟黄色有关。”“很显然,二人转需要铁岭政府以及赵本山等等一批代表着二人转的人或者单位,更加肩负起管制它的责任。 说到二人转的现状,赵本山也是一脸担忧,称:
  “大家说起二人转都会想到赵本山,但二人转本身并没有给我管理它的权力。”对于二人转现今存在的一些无序状态,赵本山表示,“我搞二人转研讨会的目的也是希望我们都能重新重视起来,保护我们的根。通过我们的努力,保留二人转那股最原始的味道。
小品幽默笑话潘长江赵本山二人转
传统二人转以唱为主,“好听不好听,专听头一声”,优秀的二人转演员一张口,就能抓住观众。二人转从产生之初,就特别注重唱,也多半以唱取胜。
  二人转舞蹈在二人转表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以东北秧歌为主体,广泛吸纳相关民间舞蹈和戏曲舞蹈的精华,自成一体的舞蹈类别。二人转舞蹈还是二人转绝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运用手绢、扇子、大板、手玉子等手持道具完成的技巧,不但是二人转情节结构的语汇,最终还成为二人转的绝活。
  正是有了优美的唱腔和舞蹈,二人转才能一转就是300年,深受观众喜爱。现在的二人转演出我们已经很难听到经典的曲目了,二人转舞蹈除简单的手绢绝活,其他的也难觅踪影。诚然,在现代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再像过去那样成本大套地表演二人转传统剧目,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但为了取悦观众,完全丢弃二人转艺术的本体,就等于丢弃了二人转精髓。这种丢弃了本体的表演形式,可能会让观众感到新鲜刺激,但时间久了难免会乏味。就像一桌丰盛的晚宴,第一次吃会觉得很可口,吃久了同样会觉得倒胃口。
清华大学教授、知名文化学者,肖鹰曾多次批评赵本山的作品日益低俗化,并指责他并没有尽到二人转传承人的职责。赵本山曾回应称,二人转就像猪大肠,并且自己并不在意二人转传承人的头衔。
近日,有媒体采访到肖鹰,他再次炮轰赵本山。肖鹰认为赵本山不能上春晚,并直指他抛弃了二人转传统的精华,但是这一切都不代表他否认“二人转”。
“我从来没说过二人转低俗。我指的是赵本山代表的所谓的二人转。我对赵本山推行的‘二人转’有一个命名,叫‘灰色二人秀’。有人认为我批赵本山就是批二人转,这种说法是对我批评赵本山代表的低俗演艺的误解。”
随后肖鹰又表示,2000年前,春晚舞台上的赵本山表现出了民间艺术的幽默机智,还带有一定的批评性,但是他很快从一个淳朴的表演艺术家,变成了一个投机文化商人。“赵本山在春晚的最后三年,2009年到2011年,应该说是严重暴露出了赵本山作为一个文化认知有限,而且以盈利为根本目标的商人化的演艺家的根本缺陷。”[转载]看路遥纪录片
本来是同事在看路遥先生的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同事的电脑总是有些慢,总是卡住,我也是只断断续续听到了开头那熟悉的主题曲,说熟悉是因为我小时候经常听到哥哥在唱,我是在那熟悉得旋律中长大的。吃过晚饭,闲着没事我也从网上找到了的这部电视剧,其实看它实在是闲着没事,小说我已经看过了不止一遍,广播我也听了好几遍,因此我直接找到了最后一集,在几乎快要看完第十四集的时候我无意之间从网页上看到了纪录片《路遥》一共三部,上中下,我坐着没有动一口气看完了60分钟的记录片,纪录片一开始的北京音乐几乎要把我的眼泪夺出来,在60分钟的时间里,我的泪水总是影响我的视线,我没有办法掩饰的泪水,看着纪录片我几乎想看到了路遥,几乎看到了我的父辈们那像弯弓一样的脊背,想起我的童年。
路遥,一位伟大作家,却是那样的朴素,生活是那样的艰辛,性格是那样的刚毅,品质是那样的高尚,责任是那样的宏大。。。。。他不是在为自己活着,他是在社会活着,就像片子中说的那样,他是在为千百万黄土高原生活着的人活着,他在为改变贫穷而活着,而呐喊,而坚持不懈的创造。。。。
纪录片中那苍凉的音乐,我几乎不敢再听下去,它能我的思绪带到路遥的身边,解说员那富有磁性的声音,让我久久不能忘记,让我永远也不能忘记路遥,忘记这样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长者!
路遥纪录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8集大型纪录片《路遥》解说词(转一)
8集大型纪录片《路遥》解说词
第一集&&黄土
【本集提示:从路遥出生到离开王家堡的这一段童年时期,展开叙述路遥的出生地——陕北
陕北的地域文化、民间艺术、民间风俗的体现;包括具体与路遥生命和生存有关的渊源以及黄河、无定河、王家堡和郭家沟的小河。山川地貌、剪纸、腰鼓、民歌、民谣、谚语等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人文精神。
(采访对象:路遥的家人、父母、天笑、黄土文化专家、陕北艺术家)】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对于中华民族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这一天,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就在这一年的两个月之后,十二月三日,路遥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石嘴驿镇王家堡村的一户农民家庭,父亲给他起了个乳名叫卫儿。
路遥的出生地陕北是一块贫瘠而广阔的土地,也是黄土高原的腹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古代战争的主战场,北靠内蒙,西接宁夏,向南是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大地,东临黄河与隔岸的山西省遥遥相望,著名的黄河大峡谷从天而降。
陕北在历史上属少数民族杂居区域,在这块不足一千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创造了很多奇迹,黄帝陵就坐落在这块土地上,明朝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是陕北大地的骄傲,蒙汉人民在这里建立了永久的友谊,蒙古族的人民英雄成吉思汗,对这块土地的影响也十分广泛。
路遥在读小学前一直是没有名字的,直到一九五八年上四年制小学一年级时,才起名为“王卫国”,含保家卫国之意,卫儿才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
路遥这个名字是他开始写作,立志成为一个作家的时候起的笔名,当然是路遥知马力的路遥,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名字,三十多年后会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响亮而流传久远的符号。
路遥是家中的长子,他的父母先后生了八个子女,路遥在王家堡村生活到一九五七年的冬天,度过了他苦难童年的一部分。
在陕北的广大农村,一般只记农历,而农历的计算方式,恰恰又是农耕文化根深蒂固的精神命脉,它的计算方式与农事有关,与二十四节气有关,是几千年来一直不可动摇的传统,它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陕北的民间文化都随着农历和节气展开,也许剔除了农历对时间的计算方式,农耕文化的根系就会彻底消失。
路遥的出生和他的整个命运与这些又有什么关联呢?
一个从农村降生的人,一个从土地出发的人,一个在大山里长大成人的人,不管他走到哪里,成就了多么大的事业,他都与出生地有关,永远不会忘记土地,就是在梦里也会怀抱着大山,脚踩着土地……
不背叛土地就是不背叛生命,黄土地对于路遥而言,就是一生的所有。
路遥说:“在人山人海的大都市穿行,我感到一种生命的压抑,自我渺小到极限。而只要仰卧在黄土高原的群山之间,或者在沙窝子里行走,才能有一种完整的思考,好像整个世界就是你的了。”
我们不完全把这段话看成是路遥对城市化、对人性异化的批判,至少也是对人类脱离大自然的一个警示。
路遥从来都是一个勇敢的斗士,尽管他的一生也基本上处在贫困线上,但他的精神生活极其富有……
可以说,他一直都在憎恨贫困和落后,他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摆脱这种处境,并且呼唤所有的农村青年建立新的人生观,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为此,路遥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三十年以后,路遥因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等重要作品一举成名,一时间读者的来信像雪片一样飞往他居住的那个陕西省作协的小窝里,或者他料想到了,或者他没有料想到,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路遥怎么看待这些问题,一时成了关键性的焦点。
他完全可以沾沾自喜,他也有资本夸夸其谈,傲气十足地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赞誉。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以看到这样所谓的作家,而路遥没有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他选择了继续创作。没有人等待我们的选择,只有自己给自己做出选择。
土地给了我们一切,包括生命的终极想象。憎恨贫困和落后与热爱故乡和土地并不矛盾,路遥常常因为家乡不能尽快富裕起来而哀声叹气,这叹息仿佛大山一样沉重。
有一条河在陕北的土地上穿行,有的老乡叫它老河,有的老乡叫它大河,有的叫它老爷河,那是一条什么样的河?
它就是黄河,黄河在陕北高原的穿行,使陕北的天地充满了活力,有一条黄河的陕北和没有一条黄河的陕北是不一样的。几千年来,哪怕是洪灾连绵,也会给寂寞的陕北带来意外的快乐与惊喜。
有黄河在,陕北就是活泛的,跳跃的,有生命力的,它带给陕北无限的开阔与大气,他是陕北大地上的一部永恒的大书,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多少年来阅读着它起伏不定的波涛长大,从出生到死亡,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在苦难中创造快乐的陕北人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有一首陕北民歌叫《黄河船夫曲》在陕北地区广为流传。(演唱这首民歌……)
路遥生平酷爱民歌,路遥仿佛就是这船上的船夫,在黄河上行船啊,水流急,风浪大,他就是这样漂泊、颠簸,一次又一次地拼博。
人的生存状态决定艺术状态的表现力与内涵,在陕北一条横穿大片土地的黄河,以及本地水系的无定河、洛河,它们构成了陕北大地最重要的流动话语,是活生生的自然生命与人类生命直接交流和沟通的活化石,这几条黄色的河流成为陕北人生命的基本底色,成为它对映蓝天白云辽阔无边的呼应。
工业文明出现之前,中原的农耕文化的繁荣,使北方之北的蒙古游牧民族长期侵犯中原。
农耕与游牧的文化,塑造了黄河中游地区与外部世界的隔离和亲疏远近的共存关系,蒙古人种的豪放与扩张性,使陕北的古代长期处于战争的历史,给陕北人的个性里也注入了豪爽大气的一面,路遥坚强忍耐的性格里就有就有这种因素,他匈奴式的串脸胡以及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说明了一切。
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陕北村子里,一般每家都有六七个孩子,天暖了,各家的孩子出去玩耍,五六岁的、七八岁的,男男女女混和在一块,所有的孩子都一丝不挂,在一块玩耍没有任何害臊的感觉。路遥上学了,他的小伙伴们还在农村,他们大部分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即使出类拔萃的路遥上了学,在学校里也总是感到矮人一等,城里的孩子穿得很好,很干净,就瞧不起他,欺负他。从学校回来,路遥和这一群农村的孩子在一起,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世界里一样,觉得特别痛快。
陕北的天气是多变的,春天很短,不断有沙尘暴袭来,夏天又酷热,沙漠性气候,使它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秋天是陕北的好季节,深秋是迷人的,草木主要在深秋生长,郁郁葱葱,展示着它的魅力,也是心情最为舒展和敞开的时间。但刚刚收获就投入到初冬的怀抱。
陕北的冬天,一切都裸露着,像一个少女的胴体。路遥最爱冬天,爱这种坦诚的裸露与大气,路遥爱大自然更爱陕北的一草一木,即使是贫穷也是最好的,正是因为贫穷它才与母亲一样温柔,父亲一样威严的山紧密相连,命运依从,心心相印。
陕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当一个民族的心灵遭受重创的时候,我们的命运就失去了重型,一个没有或者说是丧失了哲学根基的人群,再也不能有任何闪失,路遥思考的,路遥小说的创作正在继承并瓦解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他在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更值得我们去研究。
城市和乡村的结合,路遥与苦难的拼博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拼博,而是整个土地上的劳动人民与贫穷的博斗。
对土地又亲又恨的矛盾纠葛,是这块土地上祖祖辈辈人民的生命本质,在这种矛盾中博斗的结果是越斗越亲,越斗越爱,结果是永远地不肯舍弃,永远的相恋。据有关资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察团经过对陕北以及黄土高原地区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这里是一块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虽然如此,这里的人们绝对不会放弃这片土地,虽然苦难深重,但谁又会答应这样的挑衅,这是我们这一群人唯一的家园,这个家园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第一篇章,我们不会放弃这一片古老的土地,永远不会!
答案是明确的,但必须有忧患意识。在路遥的作品中,很多人物都是在去留之间奋斗与徘徊,很多人物遭受着人为的苦难与遭贱,而并非大自然的灾害所致。人类成了制造灾害的中心,我们应该防范人类自己,并不是贫瘠的土地,而每一寸土地,都应该有人来坚守,我们就是坚守黄土地的主人。
路遥每一次写作,都要回陕北体验生活,回到陕北他就会有一种满足感,他就不会感到心慌,他大量的重要作品,几乎都在陕北写作。他离不开这块土地,更离不开那里的父老乡亲。多少年来,他一直就这样,穿梭于西安和陕北,他一直在上路,一直在途中完成他的创作计划和城乡结合部的交汇与纠葛,矛盾与热恋。用一生的经历说和城市与乡村的姻缘,为此,他像一个媒婆,把腿都磨短了,把嘴都说破了,不就是为了让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相互谅解与沟通吗,不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向善吗,不就是让所有的乡下人都过上像城里人一样快乐而幸福的生活吗?
质疑与反抗,在有关路遥的言谈和文字中并不多见,作为一个文学大家应该在这方面有所表现。但是,由于路遥具体的个性,以及他本人在政治方面的敏感嗅觉,会习惯性地抑制和消减这方面的表露。但在其作品的人物中,戏剧性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拒绝与批判,这在《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等诸多作品都有所表现。他笔下的主要人物可以说从来就是边缘化的,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位置,更得不到最起码的温暖。大多数都远离主体文化、经济、政治中心。
在路遥的笔下,他的主人公几乎都是从农村走进城市,纯贞的心灵在都市中挣扎和碰撞,暴发出激情和愤怒,从这些事实的描述中,我们终于看清路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用现代的手法书写生命状态真相的大手笔。
陕北是敞开的,从古到今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和灾害的洗礼,接纳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就是现在,我们在农村到处可以看到一个村落,一个农家的院子里是没有围墙的,路遥就生长在这样四面敞开的大山里,狼和狐狸,野羊和兔子们都有机会在人的居住地自由出入。这样的陕北很容易与大自然毫无阻隔地交流,与大山间的窑洞,与装在窑洞里的老百姓融为一体。虽然地处偏僻远离大都市的陕西之北,但它心灵的自由是从来没有缺失过的,路遥的心灵自由对行为自由的要求是发自生命源头的渴望。
在这条创造了华夏文明的黄河中游,陕北在它的暴躁和洪水肆虐中成长,塑造了坚强、忍耐,倍受屈辱,生着、活着并且痛苦着的人,他们把灾难和快乐同时收割。陕北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它的史诗性和英雄气概在这块土地上表现得更加充分,刘志丹、李子洲、谢子长、柳青和路遥,就是一批优秀的陕北儿女。
黄河文化对陕北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其中造就心灵自由的流淌是肯定的。一切创造都始于疯狂和沉思的融合,路遥那气吞山河的长篇巨作,不正是感受于这条河流的巨大声响和排天的巨浪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一个大自然中的信息,会引发我们做出某种伟大的选择,路遥在每一次的创作之前,都要回陕北,回他的老家,看父母,看山川,看黄河,看沙漠之舟在地球上不停地运动与旋转。
日,一位诗人在黄河壶口瀑布与路遥巧遇,才有幸听路遥唱陕北民歌。其情其景,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回旋,那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痛苦,甚至是折磨……
从壶口返回宜君的路上,路遥首先唱起了陕北民歌,他的声音并不大,但又粗又厚。这雄壮而有力的旋律开始蔓延,像天空上的乌云,像大地深处的煤。那声音从车窗飞出去,在黄河两岸的群山中回响着,他唱道:“青天蓝天老蓝天,杀人的老天不眨眼……”这悲伤凄凉的调子,使人感到背上突然发冷,从歌唱的声音和伤感的程度判断,路遥在流泪。车上的人都在静静地听着,倾听他心灵深处的忧伤。
第一次听路遥唱民歌,被他那真诚而纯粹的心声所感动,听到一种沉重的责任感,这也许就是路遥小说里要表现的那种悲壮恢宏的气势。他对陕北民歌的理解是如此深刻而内在,把中华民族的苦难都融进了他的声音里,路遥还唱了《赶牲灵》、《兰花花》、《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等歌曲。
路遥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从小生长在陕北,浸泡在陕北民歌的海洋之中,可以说,陕北民歌是一直埋藏在他心里的音乐,是他后来文学创作和艺术修养最基本的因素之一。他的体内流淌着陕北民歌的血液,这成为艺术创造中从民族化的创作手法发展到具有交响性创作手法的必然结果。这是路遥创作中一个最伟大的飞跃,最震撼人心的哲学思考,那些思想和结构就是来自陕北民歌,来自音乐抽象的智慧和无限的感染力。
那么这条汹涌的大河究竟给了路遥什么,什么原因使这位作家一次又一次地来拜谒这条开创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之河,路遥在黄河岸边独坐,手中的香烟缭绕,他在沉思些什么?
路遥一直在反思和怀疑的前提下,逐渐构成自我强大的胸怀,不依赖任何即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从事写作的作家,在非名利的灵魂深处,自觉的,真实的,有创造性的书写者。
选择了善良就与邪恶终身为敌,选择了追求和探索,就选择了与堕落相对的真理和正义。路遥在陈家山写《平凡的世界》时,与矿工们一起下矿,一起劳动,像一个矿工一样体验着矿工的艰苦生活,当他和矿工一起抬起那几百斤的大石时,谁能知道他正身患重病呢?路遥啊,始终保持着一个农家子弟的劳动本色。
陕北的春节是一个艺术的世界,扭秧歌、唱民歌、剪窗花、垒火塔塔、穿新衣服、能吃好吃的食物。
陕北的春节就是一个狂欢节,腰鼓、唢呐、转九曲,所有的人把一年的能量尽可能地用欢乐的形式释放出来,只要锣鼓响起来,就神鬼乱了,什么是神鬼乱了,就是亲人与亲人之间也乱了辈分,可以开玩笑,也不会责怪。
显然,不管是大河还是小河,最终的归宿都是流入大海,而最初影响路遥一生的河流,也许是他家门前流过的并不汹涌的小河。而第一次见到黄河的路遥,大概在他青年时代引起了巨大的震撼。
任何青春相对于时间老人都是渺小而短暂的,关健是怎样度过这短暂的过程,也许结果在其次。
当地有一种风俗,谁家生了男孩儿,就在门外挂上一个桃木弓,那么路遥是家中的老大,这支弓一定是挂了。这种习俗是在尚武时代流传下来的,这支弓的作用于路遥是否起到一些必然的联系,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弓变成了笔,笔起到了比箭更大的作用。他没有用弓箭像后羿一样射天上的太阳,而是作为一种语言的武器,解释生命的意义和力量。
路遥热爱陕北,热爱土地,热爱祖国,但从来都不盲目。他笔下的人物以及人物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他理性思考的结果,就像他对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思考一样,有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他说:“我认为一个民族的成熟首先应该是文化方面的成熟,文化的成熟就是怎样吸收全世界优秀的东西,在我们自己文化的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的更高层次的一种文化。如果试图割裂我们的传统文化,然后靠外国的文化代替我们自己的文化,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前途的,这是我的看法。但是我反对保守,反对认为我们的文化全部是金银,全部是祖传秘方,能包治百病。我们应该看到我们自己的文化中也存在着一些落后的已经是不能被现实所接纳的东西。”
路遥的创作始终由生命的内部出发,关注农民最真实的劳动状态,他从来都没有停留在对苦难的表达之上,而是超越了苦难的精神层面,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处在最艰难的低层,且有着“精神贵族”般的诗意追求。这些人物一生的快乐,正是在这种追求中展示的淋漓尽致。路遥是这样去做的,他从土地上出发……
第二集&&饥饿
【本集提示:饥饿是中国农村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大约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都在解决温饱问题,陕北又是靠天吃饭常常处于灾年,对于幼小的路遥而言,对饥饿的记忆犹为深刻,在他上小学到初中的这一段时间,他不仅仅是胃对食物的等待与渴望,也是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对这块土地和这个世界的了解,是路遥的另一种更为急迫的饥饿,而这才是最重要的。
【采访对象:当时的知情人、同学、同伴以及村里人对当时的回忆,比如刘凤梅、海波、张涛)】
路遥说:“在这个时期,可以说农民一生中最大的理想就是吃饱肚子。现在我们看来,这是多么渺小的目标。但在当时,农民基于生存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吃饱,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生中最伟大的目标。就这样一个渺小的目标,大部分人,老一些的农民都没有实现,一生为了一口吃,而一生都没有满足这个愿望,随后就睡在黄土地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1957年冬天,因家境贫寒,为了减轻生活负担,路遥的父亲决定将路遥过继给没有儿女的大哥,他们以为这样对路遥来说比在家里的条件会好一些,当告知路遥他们的决定后,没想到小路遥一口答应了。
路遥认为在家里也不好活,吃不饱,而且得不到任何保护,反正走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大不了和这个地方一样受罪。
也许,这次苦难的迁途,会成为路遥第一次心灵的远征,征服和屈服同样重要,苦难如果用力恰当的话会变成一种有益的动力。
路遥的大伯也是农民,也很穷,没有子女,他想收养路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将来老了有人伺候。苦难使路遥早熟,使一个小孩儿直接进入生活的核心。
但我们能够知道的就是,贫穷和饥饿还将继续,命运未卜。
海明威说:“对一个作者来说,最好的早期教育,是他不愉快的童年。”路遥的童年何止是不愉快,根本就是苦难。苦难当然是所有贫困线上人民的核心。路遥的伟大之处,就是长大后将这一苦难表达出来,展示给我们。
大伯家勉强供路遥读完小学,在小学读书时,路遥没有穿过一条新裤子,有时屁股后边烂得简直不能见人,就不敢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怕被人看见,总有一些调皮小子硬把他拉在人群中,让路遥出丑,他就是在这样一种无比屈辱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
饥荒。对于陕北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恐惧的字眼。
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中国百姓的大敌,大约几千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过直正有效的解决。不说因为连年征战的古代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烈景象,就是在近代中国也有民国十八年的大灾荒,这次灾荒使多少民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逃荒的灾民扶老携幼,成群结队,饥民遍野啊!
最近的一次饥荒要数上世纪六十年代了,通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其实包括“文革”时期的很长一段时间,人民一直处在饥饿状态之中,仅仅是没有大面积的饿死而已,浮肿、断顿、因为饥饿而昏迷的现象普遍存在。
路遥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就一直处在这样的困境之中。
路遥一直在这种贫穷的环境中生活和挣扎,到考中学的时候,伯父并不同意他考,因为这个家再供不起他上学了。让路遥下地劳动才是伯父的真实想法,也是现实的处境所决定的结果。
路遥热爱学习,如果就这样结束他的求学生涯,他不甘心,于是,他给伯父提出能不能让他试着去考一考的要求,就是考上了他也不上,还是回来劳动。路遥就是想证明一下自己不是没有这个能力上学,而是你们没有能力供我上学。
路遥的伯父同意了,结果路遥考上了中学,考上了就必须上这个学,踏进中学的大门,戴上县立中学的校徽是他当时的希望。当上山砍柴的路遥再不能忍受这种方式活下去的时候,他终于把绳子、砍柴刀扔到沟里,跑到县城上学了。
在路遥的努力下,他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梦想,从此踏上了更加艰难的学习道路。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几乎是路遥真实经历的生活再现。
1963年,路遥考入了延川县中学初中66级乙班,离开郭家沟,到百里以外的县城去读书,开始了他对饥饿的进一步的深刻体验和恐惧。
当听说路遥要到城里上学的消息之后,全村人尽管都饿得浮肿了,但仍然把自己那点救命粮分出一升半碗来,几个老爷爷竟然把儿孙们孝敬他们的几个玉米面馍馍也颤巍巍地塞到了路遥的衣袋里,他忍不住在乡亲们面前放声哭了——他猛然间深切地懂得了:正是靠着这种伟大的友爱,生活在如此贫瘠土地上的人们,才一代一代延绵到了现在,是他们教给了路遥负重的耐力和殉难的品格。
一个农民的儿子,终于踏进学校的大门了。
在县立中学,难道能带着野菜和树皮去学校的大灶上去吗?路遥这样想。家里每顿饭都只能在野菜汤里像撒调料一样撒上一点粮食,既然地里长不起来庄稼,也就不会有多少野菜的。家里也就全凭一点当年喂猪喂剩的陈谷糠和一点榆树叶子维持着生活。
这个班除过路遥,全班都是干部子弟,饥肠辘辘不说,他那身农民式的破烂衣服,在城里干部子弟看来,路遥简直就像一个叫花子。
每当下了自习课,路遥就饿得头晕目眩,忍不住咽着口水,而同桌偏偏就拿出好吃的东西大嚼大咽起来,吃完后还有意打着响亮的饱嗝。
有一次别人偷吃了东西,竟然怀疑到路遥,因为在某些人看来,偷吃一个微不足道的玉米面馍,大概只有这号饿死鬼才能干得出来。
有时候饿得实在不行了,路遥就在远郊的土地上疯狂地寻觅着,酸枣、野菜、草根,一切嚼起来不苦的东西统统往肚子里吞咽。要是能碰巧找到几个野雀蛋,那对他来说真像从地里挖出宝贝一样高兴,他拿树技烧一堆火,急躁地把这些宝贝蛋埋在火灰里,而往往又等不得熟就扒出来几口吞掉了。
饥饿经常使路遥一阵又一阵地眩晕,走路时东倒西歪,不时得用手托扶一下什么东西,才不至于栽倒。课间同学们都到教室外面活动去了,他不敢站起来,只能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甚至觉得脑袋都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了不使尊贵的脑袋在这个世界面前低垂下来,身上其它部位都在拼命挣扎着来支撑它啊!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年缺水少雨,本来就靠天吃饭,有十年九旱之称,凡是陕北出生的人,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感受更为深刻。哪一个能逃脱经历那个难忘的苦水般的岁月呢,干旱和饥饿就像瘟疫一样,即使到后来摆脱了现实饥饿,但饥饿的感觉长期在身体的记忆里被一次次唤醒,甚至终身携带。
路遥是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恐怕在50、60年代出生的人对饥饿都比较敏感,直至今天,只要在电视上看到非洲小童那瘦骨嶙峋的样子时,就会想起我们当时的童年。由于严重营养不良造成的发育不良,到了发育期也看不到明显的性别特征,或者对异性也没有应有的反应,直到应该婚嫁的时候才恍然大悟,便开始手忙脚乱地谈婚论嫁,并且匆匆结婚了事。这一时期的婚姻状况大多数不正常,更谈不上幸福,所以到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步到一个新阶段的时期,有能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便纷纷离婚,寻找自己新的生活,人生有了新的定位。
这一代人可以说除过战争没有经历过,其余的一切苦难都亲身体验了。路遥的小说为什么能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就是因为他表现了整整几代人的艰难生活和痛苦,而追求幸福生活更是每一代人所无法放弃的目标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奇怪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里常常说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想起来,我们当时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贫困和饥饿使我们愚昧和落后,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而我们自己还以为在拯救全人类,封闭让我们一无所知,一无所有,而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路遥用他锋利的笔将饥饿的真实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谁只要阅读《在困难的日子里》就会了解到整个这一段历史,它虽然表现的是一个学校的局部,而主人公是代表了广大的农村,广大的农村就是整个社会,最大多数人民的真实也是最低层人民生活的真相,只要是事实,就是当时社会的全部内容。
我们常常因为白天吃不到什么东西,可晚上只要一睡着,就梦见自己在大嚼大咽,对吃的东西已经产生了一种病态的欲望,甚至干扰得连课都上不下去了。路遥在《在困难的日子里》描写马建强这一段,既真实又极富艺术的想象力:“在上数学课时,就不由得用数学里的数学公式反复计算那点口粮的最佳吃法;上语文课时,一碰到有关食品的名词,思维就要固执地停留在这些字眼上,而一上化学课,便又开始幻想能不能用随手可拾的物质化合出什么吃的来……”如果作者没有真切的亲身体验,是绝对不可能写出来如此绝妙又逼真的描述。
路遥在描写他在上中学的时候,怎样惧怕冬天的日子,那是最最难熬的季节:“冬天啊,你给这个饥饿的大地又平添了多少灾难和不幸!我那点单衣薄裳在寒风中立刻变得像纸一样不济事了,浑身经常冻得抖成了一团,而且肚子越饿,身上也就感到越冷。”所谓饥寒交迫就是这个样子。
《在困难的日子里》当马建强拿到给县武装部打工挣来的钱时,向国营食堂飞跑而去,他感到浑身的血液像是在燃烧着一般沸沸扬扬,长期凹下去的胸脯骤然间就隆起来了。他在食堂里买了四碗烩菜,八个蒸馍,端在墙角落的一张桌子上,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看,除过吃,一切别的好像都不存在了,满头大汗地吃!浑身大汗地吃!拼命地吃!吃!
吃,成了整个生命的核心。本来,温饱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前提,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衣服也穿不上,那叫什么生活呢?但是,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就是现在,也还在努力解决这个基本问题。我们有时候在认真思考,人的生存究竟是为了什么,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路遥的小说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并且为这一层面的青年朋友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后来在路遥的回忆里,他讲到过这段经历和当时的一些想法,他是这样描述的:“父亲是那种在生活上没有能力抵抗任何暴风雨的打击,而我作为这样一个父亲的后代,就不可能有任何依靠。我小时候出去经常被别的孩子打得鼻青脸肿,跑回家里,一般的孩子希望得到大人的保护和安慰,但是我回来,还要被大人另外打一顿,理由是你为什么出去惹别人。所以在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形成了一种意识,就是不靠别人。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可能依靠别人来保护你,必须靠你自己,或死或活,只能靠你自己,尽管你年龄很小,但是你不可能有任何依靠。”
路遥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对饥饿的感受影响了他的一生,造就了他个性和人格最基本的品质。饥饿的表现本身就是苦难的直接再现,并且深深扎在心灵和血液的记忆之中。贫穷是靠不住的,这也许是路遥最初奋斗的动力。
路遥一直对陕北地方饮食抱有一种生命意义的崇敬,使他对土地和土地上的劳动者、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产生了血脉相连的情感。他的作品表现了贫民生活中,农家子弟的奋斗精神,就表现出了在苦难中闪烁的人性光辉。
同时,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努力学习,也使他得到了早期的思想启蒙。
路遥对饥饿的感受是绝无仅有的,直到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说起路遥,就觉得他还在饿肚子,因为他想吃饭的时候,就说成是饿。这种表述在陕北大地上是极为普遍的,也表现出对食物的迫切渴望。
饿对于路遥就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因为面对饥饿的记忆已经形成一种病态的表现形式,路遥自己也控制不了。我们不知道医学上怎么解释这种现象,但我总觉得,从1978年路遥调到西安以后,饥饿应该不存在了,但是饥饿的感觉却是跟随了他的一生。
路遥在他最饥饿的时候,也就是在困难的日子里,也正是他长身体和长知识的时候,所以,我们可以把他的饥饿扩大为对食物、对知识、对爱情的全面需求,而恰恰是在这个时候,他最需要的东西,或者是应该有的东西完全没有可能得到。这种现实,不仅会毁掉他的前途,甚至要致他于死地。
路遥一生都在努力拒绝苦日子,拒绝贫穷和落后。他小说的主题,可以说基本是围绕这个色调展开的,他痛恨苦日子,痛恨贫穷和落后,痛恨懒惰。他主张个人奋斗,摆脱困境,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变命运,让生命的活力全部焕发出来。
他的这种力量来自哪里?
很多人会这样寻访,这样追问,其实,回答并不太难;路遥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的创作之根深深地扎在大地的泥土里,可以说,他的写作、他的爱情、他的生命,始终站在土地的立场上,站在土地的立场上就是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因此,他的力量是来自大地的力量。
如果,再能说得简单点的话,他的一切都是从反饥饿开始的,能够吃得饱,就是首要的,也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路遥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假如,他把所有的事物都看得神圣和庄严,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写作,是他一生中最基本的生存要素,说他是英雄,是因为他在平凡中突显出来的伟大情怀和精神气质。
路遥所表达的情感是具有人类共同理想的情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他的精神世界是崇高的,他的人格是完整的,完善的,完美的,他的追求使他快乐和幸福。
路遥是一个对写作宗教般虔诚的作家,他一直追求以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精神力量为荣。
我们并不想把路遥的生命过程看作是一种英雄行为,尽管英雄的代价太大,然而,他的行为已经是一个英雄了。如果路遥依然在我们中间有说有笑,那他的亲人、朋友和同事,都会感到快乐。
与路遥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路遥永远是一个叫人痛心和同情的弱者,他从来就不注重保护自己的身体,而是不停地索取自己的才华和生命。当他进入都市解决了温饱之后,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把目光投放得更远,为实现人生的第二个理想,他开始阅读这个更广泛、更繁杂的世界,并且将自己的理想设计得更高更远。
这个靠灵魂深处的理性光芒征服世界的路遥,也许是过早的苦难使他对生活树立起了坚强的信念,保持了一个人所能拥有的自尊自强的精神。这些都构成了他绝对坚强的内在力量,这种有关生命的生活经历,是他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这些正是他小说要展示给我们的心理里程,也包括他对饥饿的全部体验与痛苦,恐惧与美感。
路遥的作品,包括本人都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气质,他喜欢这种英雄气概的行为,这是路遥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层面,也是闪光点,一切的荣辱都与这种英雄主义有关。路遥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如果是战争年月,他会成为战场上的英雄。
在路遥的小说里,改变命运是所有主要人物的一个主旋律,所以,不管是他的小说,还是他本人的经历,都能说明这一点。我们相信,苦难的现实生活塑造了一个苦难的路遥,但我们谁也不愿意像路遥那样苦难,路遥的追求正是用文字的方式留住这一段历史,成为一笔精神财富。并且告诫后人,如何改变命运,如何从困境中挣脱出来,努力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他的代价只能是造福后人,并不是让我们像他一样受苦受难,而是传承一种伟大的精神。
第三集&&爱河
【本集提示:主要从1966年开始一直到1973年上延安大学这一段时间.路遥是1968年开始恋爱,一直到1978年结婚,这一段的岁月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被撤职的低谷,总之,路遥对别人以及这个世界的爱和别人对他的关爱,都交织在这一重要时期。
(采访对象:曹谷溪等熟知路遥爱心历程的朋友,也可以找与路遥林达这个家庭共同的朋友,以及路遥的同事同行讲述。)】
路遥说:“春天一来,地上的一星点儿绿色,就激动得不知怎么办。陕北的杏树是最早开的花,杏树开花的时候,人的感觉是那么美妙。漫漫的黄土地上突然有一树杏花开起来,孩子们高兴得大声欢呼,但是谁也舍不得摘那杏花,就在树底下转过来转过去看。后来杏树结了绿色的毛杏,大家都特别想吃一颗,吃了那颗杏子,好像把整个春天就吃进去了。”
1966年,路遥从延川县中学初中毕业,“文革”开始了,路遥也被卷入这场被他称为“没有胜利者的内战”之中,他参加了红卫兵到北京串联。
1968年,年仅19岁的路遥作为群众组织的代表,当选为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不久停职。停职后他作为返乡知识青年回到郭家沟村,成为一名农民。
这一年路遥萌发了爱的火花,青春的激情有了暂时的归宿,爱找到了路遥——这个一直处于苦难之中的游子。然而,随着他的革委会副主任被撤,爱情也远离了他,这对路遥而言是一个双重的打击,尽管20岁的路遥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但这个阴影可能影响了他的一生,也许某种神奇的动力又给了他灵感和想象力,但是随时可能疼痛的伤口使他远离很多本该是自己的快乐人生。
1969年,在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下,他成为一名乡村的“民办教师”,并且开始创作。
路遥的爱情可以说始于“文革”,他的前女友也是北京知青,尤其是他失恋之后,认识了另一个北京知青,也就是他后来的妻子林达,才滋养了他那颗受伤的心,直到1978年结婚,这十年之恋,成就了路遥。路遥的爱仿佛是一条大河,不仅仅是恋人之间的爱,而扩大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对土地的爱,对亲人和朋友的爱,对真理的爱,都是他爱的内容。
路遥的爱情观在很多小说里表达得很明确了,他在《人生》一开始就写道:“刘立本的三个女儿都长得像花朵一样好看,人也都精精明明,可惜有两个是文盲。”我们知道其中刘立本的二女儿就是巧珍。这个认识是高加林高中毕业回村劳动之后的一段内心独白。显然有知识、有文化是他择偶的一个重要条件。
当高加林第一次见到本班从江苏转来的女同学黄亚萍时,很快被她所吸引,他认为本地女同学和黄亚萍相比,都有点不大方,有的又很俗气,动不动就说吃说穿,学习大部分赶不上男同学,他很少和她们交往。而和黄亚萍就不一样,在一块儿讨论看过的小说,或者说音乐,说绘画,谈论国际问题。同学们曾议论过他们的长长短短,他当时并不敢想什么出边的事。他和黄亚萍相比,有难以克服的自卑感,这不是说他个人比她差,而是指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这些方面。
所谓爱,并不仅仅局限在爱情、爱家和爱国的范围里,它应该更广泛、关注得更远,就会想得更远、看得更远,路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观点总是有独到的见解,而且新鲜深刻,具有哲理性和艺术的感染力。路遥的创作和爱情,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才有辽阔的胸怀和日后的丰富性及长久的远见。
其实,最重要的应该是爱情的力量,路遥的审美是非常细腻的、敏感的,我们从他对爱情的体察、描写,对文字的精细,都能感受到他心灵的微妙。这也是路遥能够成功的基础。
当我们阅读过很多路遥作品之后,会有一个最重要的发现,包括爱情的发生和发展也一样,就是对比性,比如,他把贫困与富足、美与丑,放在两个人身上,再让他们恋爱,等于把两个尖锐的矛盾放在一起。设置强大的对立面,给人物强大的压力,他的主人公总是在这样极其艰难的境况下苦苦地前行,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并且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向前推进很小的一步。
路遥吃惯了生活中的苦药,不过一旦尝了一丁点儿生活中的甜头,就会陶醉,那味道不但不能消失,还反过来使苦痛加剧,于是他就可能会放弃。他在《在困难的日子里》为了不使大卫和亚玲因为他的存在而分手,最终决定退学,他的理由是,“我要让别人不痛苦,只能使自己付出巨大的牺牲”,因为他也爱吴亚玲,否则他就不会付出巨大的牺牲了。这恰恰说明了路遥的爱情观是会主动放弃的个人小爱,而保全他认为是通过牺牲自我而不让别人痛苦的大爱。
现实中的路遥是个什么样子,我们知道,他有奉献精神,有英雄主义,但是每一个人都是多面性的,路遥的忍辱负重,路遥的委曲求全,往往使他在现实中痛苦不堪。这是不是一种爱,这种爱往往被我们忽视,并且取笑,事实上这种爱正是舍去了小爱,才能实现的大爱。
路遥在爱情观上似乎还有另一个侧面,给人的感觉是一个自虐者的形象,这种自虐的情结是否毁掉了他的真爱,他在《人生》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高加林经过一段炼狱式的折磨,权衡了一切以后,已决定要和巧珍断绝关系,跟亚萍远走高飞,他想拦住她,但又没拦。做出这个决定,是对他们憎恨的农村旧道德观念和庸俗语论的挑战。他的性格中有一种冒险精神——也可以说是英雄主义品格。他一旦确定目标之后,就会精力充沛,精神集中,见解清晰,一刹那间,需要牺牲什么,他就会献出。”
但在黄亚萍和巧珍之间的选择,高加林一直反复不定,他当然想和黄亚萍在一起,他现在觉得黄亚萍和他各方面都合适,她有文化,聪慧,家庭条件好,又是一个漂亮的南方姑娘。在她身上弥漫着一种对他来说是非常神秘的魅力。像巧珍这样的本地姑娘,尤其是农村姑娘,他非常熟悉,一眼就能看到底,他认为她们是单纯的,往往也是单调的。巧珍将来除过是个优秀的农村家庭妇女,再没有什么发展了。
可以说,路遥的一生一直在两难之间选择,巧珍还是亚萍,城市还是乡村?
其实,当我们发现路遥往往不是在好与不好之间选择时,就会恍然大悟,哦,他原本碰上的是两块金子,不管选择谁都是错的;不管把谁舍弃了也都是错的,读者也不会答应。这就是他小说的迷人之处,也是路遥在爱情中碰到的难题。
这可能就是爱情的风险,假如他选择了巧珍,读者也会指责他毁了自己,也毁了黄亚萍,所以,世界上是存在着两难的处境,路遥把这个秘密写出来了,就是一个发明,说明了他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级的层次。命运的选择、爱情的选择不仅仅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问题,它有更深远的困境,有超越现实的力量。
所谓大爱是对爱的未知领域的开发,和对已知领域的提升,路遥对土地是爱,对事业是爱,对亲朋好友是爱,对父母兄弟是爱,对妻子女儿是爱。正像路遥小弟天笑所讲:“大哥比我大20岁,在我的心目中,大哥就像父亲一样,是全家里的顶梁柱,虽然在经济上帮不上,在精神上是一个支持。”
往往在事业上做出成绩的人物,往往自己失去了很多具体的爱情生活的享受,他更多的是通过艺术作品的想象力来完成自己最终爱的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的路遥,常常会为情所困,突然买一张火车票,到一个什么地方待上几天,而且闷在一间屋里,哪里也不去,谁也不见,之后又原路返回。
有朋友说:路遥有时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就会激动不已,我们猜想,这一定与他的初恋有关,而路遥的初恋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又有谁知道,又有谁见过?
路遥在小说《人生》里这样叙述:“高加林和黄亚萍快乐至极的时候,猛然就会想起巧珍来,心顿时像刀绞一样疼痛。亚萍一时猜不透他为什么情绪会这么失常,感到很苦恼,有时候他们简直是一种苦恋。”
有人问路遥,像巧珍这样的妇女,有人认为你是不是在农村就遇到过巧珍,路遥说:“不是;因为这个人我可以说,她就是整个陕北劳动妇女的一种形象,陕北的劳动妇女就是这样,确实如此。”
我们往往被一种崇高的思想感动以后,它的美好的行为和精神,像一道闪电照亮我们自身的缺陷。
当路遥被县上撤职以后,再次回乡劳动后,村民们再一次伸出朴实、实诚、友谊的双手,他感慨道:“他们在你走运的时候,也许远离你;但当你跌了跤,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帮你,这种伟大的同情心,永远会给予不幸的人。”这是一种人民之爱,路遥的大爱正是从朴实的农村父老乡亲那里学来的,对于路遥而言,农村是学习善良和大爱的课堂,是一本无边无际的书。
农村的孩子长大一些了,知道害羞了,虽然裤子很破,但也都穿上了。有时候裤子破了,这些女孩子就会给缝补。有时也闹着玩,用针在屁股上猛猛扎一下,你若在山上摘下一颗青杏时,就会想起补过裤子的那个女孩子,把这个杏子给她,她一定会高兴。就会从山上跑下来,因为跑得快就绊了一跤,绊得灰头灰脑的,但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杏子。回到村子里见到那个女孩子的时候,杏子已经被汗水揉成黑色,但她仍然很高兴,也吃得很高兴。那些特别美好的东西留下的印象特别深,时常会想起她们,就是被这样一种情感左右着,其实,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们。
后来,路遥进城上学了,上中学、上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脸洗得干干净净,背着黄书包回到村子。看到小时候一起耍大的女孩儿们,她们早已经出嫁,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怀里抱一个,手里拉一个,头发像沙蓬一样乱着,还像童年那样向你笑着,关怀着你,问外边的情况,而且不论怎样非拉着你,到她家里去吃一顿饭。到了她家,尽管你在一边吃着,她的孩子在炕上一边拉着屎,但是每次离开村子的时候,你总会两眼泪水蒙蒙,你就感觉到你必须要把这些感受,把这一切心酸,一切非常美好的东西写出来。路遥写巧珍的形象就是在这样一种情绪中升腾起来的。在路遥艺术的那个地平线上,这个人物早就出现了。他的目的就是写出来叫人们爱她、同情她,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这就是陕北的劳动妇女,漂亮、美好、不幸,路遥从心底热爱着这些劳动妇女们。
他曾经在几篇文章中写过与农民的这种感情,比如走进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透过那一片花花绿绿的人头,会猛然在人群中停住,停住后,泪水就忍不住在眼眶里旋转,他仿佛看见在那黄土山上有一个老农脱成光脊背,在吭哧吭哧地挖地,脊背上的汗在流着,被太阳照得亮亮的,那老头已经七八十岁,没有任何人帮助他,还在那儿靠原始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就是这样一种爱,就是这样一种感情。
对于一个追求大爱,把整个生命和心思都放在写作上的人而言,有家人的全力支持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如果没有这个幸福也是正常的,可以说一个家庭一种风格,这是不可以强求的。世界之大,每一个人都有追求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跟路遥一同殉道。
路遥创作的源泉是不是来自爱情的力量,路遥创作的深度,是不是来自爱情对他的伤害,反而有一种动力,谁也无从知晓,或者是,或者不是。因为路遥情感的丰富性,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是通过阅读他的作品获得的,路遥的智商和情商超出了一般人的高度。现在的问题是找不到有力的佐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它或许在民间流传,或许在某一个朋友手中善存。当然我们也许没有必要寻觅,相信路遥的罗曼蒂克。
爱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是终极关怀的生命意义。而现实平民百姓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的坎坷,也不仅仅是反映男欢女爱,只要是真诚的爱,爱世界,就是爱一个人,爱一个人也包含着大爱的因素。只要有爱就是好的,就是幸福的。
路遥的爱正是植根于土地和民众的前提下展开的,他始终如一地履行着他神圣的职责。在1968年至1978年这十年间,是他生命成长的关键时刻,也是他真实而具体地感受到爱的岁月,感受到爱恨情仇的年龄。失恋也罢,痛苦也好,都处在基本甜蜜的爱情之中。
对爱情的渴望是每一个青年人的生理反应,然而,爱情在“文革”中显得灰暗,这是那个时代赋予它的多余部分。对自小就缺爱的路遥而言,爱情对他有多么重要啊,他需要爱的抚慰,需要被爱情唤醒。那么,是不是没有爱情才狂热地去寻找爱,是不是得不到爱才追求爱呢?
大爱是无界的、宽广的,爱就是善和美的结合,爱就是追求正义的行为,路遥通过他的小说净化读者的心灵,使善良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惟一的生存方式,爱就会在每时每刻发生发展,这不正是爱的全部意义吗?
如果说一个人经受了痛苦,就懂得了爱和自由的话,那么路遥是快乐的,他选择了给予的存在方式,他艺术的全部内涵就是将自己的生命奉献出来,并且完善和成就了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路遥献出了自己才会获得,获得了才会有智慧,才敢把自己放在大火上燃烧,才敢把自己摆放在祭坛上,成为爱神和宗教的圣徒。
在路遥的这条爱河里,也包含了太多的不幸,不幸中的万幸,就是他用爱心书写了巨著,那正是路遥精神的延续。否则,我们此刻的饶舌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或者多余。当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路遥的爱就是奉献和牺牲,我们所有的人都将爱的目光投向路遥以及他的作品。
路遥认为:每一个青年人身上应该有一种罗曼蒂克的东西,尤其是在一个太世俗、太市民化的社会中,浪漫的情怀可以带来一种生活的激情,想想战争年代,那时候男女青年有什么物质的享受?但他们那么年轻,有的人在二十来岁就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为一种理想、为一种精神,而使青春激荡。
如果一个人在精神生活上没有光彩,即使他有好多钱,仍然是贫困的——和贫困一样可悲。归根结底,我们需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和一种过分的自我主义。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使自己活得好,也应该想办法去帮助别人。这就是路遥,这就是路遥的爱,爱的生活,爱的事业。也许,这样一种人生,才能够更充分地体现爱的完美。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也是对女性最黑暗的时期,“存天理,灭人欲”,就是统治者推行的基本思想。个体的爱是需要的,但我们更需要广泛的爱,无边的爱或者叫大爱,大爱无疆的爱。
在路遥的小说里,对女性人物的描写往往以美丽、聪慧、活泼的形象出现,就是有这样和那样错误的女人,也会转变成她本来就具有的善良本质。这既是现实的也是路遥所希望的结局,我们不排除作者有引导作用的意图,但那是善良和美好愿望的祈盼。
我们也知道封建的残余并没有彻底消灭,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这股势力有深厚的基础,我们要随时提防,提防它卷土重来。路遥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去拥抱生活,拥抱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他说过,对于黄土地上的人们要批评,要表现出来落后和庸俗的一面,但不能少了致敬。因为贫穷和愚昧并不是他们想要的,难道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错误吗?
在路遥的真实生活里,在他的小说里,对女性人物的塑造是多姿多彩的。有刘巧珍、田润叶这样勤劳、善良、美丽、纯情、豁达开朗的传统女性代表,也有黄亚萍、田晓霞这样聪明睿智、潇洒豪爽、反叛世俗生活规范的浪漫女性代表以及清纯秀丽,好学上进,善良正直的卢若琴、吴亚玲等一些具有美好心灵的女性。
路遥对女性的描写也是充分、细致的,完全彻底地表现了他对女性从审美到品质的全面价值观。路遥对女性的渴望与期盼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他的作品里所看到的事实是,一个个善良美丽鲜活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他自己的母爱与博爱的巨大胸怀。没有对女性抱以极大的热情,是不可能塑造出这么多鲜活灵动的女性形象的。
“我永远记着那个遥远的大雪纷飞的夜晚,我有生第一次用颤抖的手握住我初恋时女朋友的手。那美好的感觉至今如初。我曾和我的女友穿着厚厚的冬装在雨雪弥漫的山野手拉手不停地走啊走,并仰起头让雨点雪花落入我们的嘴中,沁入我们的肺腑。”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的首页标题下写道:“献给我的弟弟天乐。”天乐就是路遥的四弟,是《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原型。他们兄弟俩超越了兄弟情,上升到一种友谊,是兄弟,也是朋友,是知己,也是相互鼓励和批评的同道人。
每当路遥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在身旁,他甚至是路遥思想的执行者,为他创作上出现的问题排忧解难。与大哥一起交流思想,一起哭,一起笑,就像凡高与他弟弟提奥一样,有着心心相印般的神奇通灵。
天乐说:“路遥需要我给他创造奇迹,而他要给读者创造奇迹。”
路遥在文章里给女儿写道:“孩子,我深深地爱你,这肯定胜过爱我自己,你也许并不知道,我在深夜里,常常会久久立在你床前,借窗外的月光,看看你的小脸,并无数次轻轻地吻过你的脚丫子。”
路遥的爱女路茗茗16年以后,用这样一段文字来表达父爱:“我知道父亲是如此深爱这片土地,深爱一切生命;父亲用他深沉而朴素的爱感染了许多人,可能也正是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这么多朋友记得他。我从小跟父亲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没有多少向父亲撒娇的机会,但我却深深地知道,我是幸福的!我得到了一生中独特而深沉的爱,这份爱凝结了他对生命的爱与责任。”
路遥在女人眼里是一个好男人;
在朋友中是精神领袖;
在兄弟姐妹中是好大哥;
在读者的眼里是一个默默耕耘的天才。&
&&&&&&&&&&&&&&&&&&&&&&&&&&&&第四集&&立志
【本集提示:路遥从1969年开始喜欢文学,1970年开始文学创作,他在青年时代就有充满激情的创作欲望,亦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是路遥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里程。
路遥从小就表现出友善和多愁的倾向,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发奋读书,善于想象,在延安大学期间,已经显露出特立独行的个性,已经有了成熟的思考和文学方面的才华.
我认为大学期间是路遥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文学创作的关键,是他立志并迅速成长的圣地。(采访对象:申沛昌、陶正、闻频、叶锦玉、陈泽顺等同学和当事人,还有他的代课老师)
路遥给大学生讲演时说:“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跨越了第一步,这值得骄傲,但是这不够,今后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你们现在就应该做好准备。我的作品中主要人物都是青年,我主观上也是着力塑造好青年形象,对青年问题的关怀我相信一代比一代强,作为我们这一代人,作为我个人,我曾经在好多场合说过,每一代青年的主要使命就是战胜前人。但是我们不是要打倒前人,我们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这样才能证明我们一种新的人生。”
路遥1969年在马家庄小学任“民办教师”。这时候就开始了文学创作,1970年第一次以署名“路遥”发表诗作《车过南京桥》。
同年进入延川“毛泽东文学宣传队”,从事文学创作工作,与北京知青陶正合作创作了歌剧《蟠龙坝》。与闻频合作创作歌剧《第九支队》,直到1972年这部歌剧在延川县演出。
同年6月,路遥与诗人曹谷溪去黄河畔采风,创作的诗歌《我老汉走着就想跑》发表在延川县张家河公社新胜古大队的黑板报上,1971年同诗歌《塞上柳》一并发表在《延安通讯》上。
1973年,路遥以当时工农兵学员的方式走进了延安大学的校门。进入延安大学,是路遥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路遥从小就表现出友善和多愁的倾向,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发奋读书,善于想象,在延安大学期间,已经显露出特立独行的个性,已经有了成熟的思考和文学方面的才华。
我们认为大学期间是路遥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文学创作的关键,是他立志并迅速成长的圣地。
日,《人民日报》发表重要消息《重视群众文艺创作牢固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一文是这样表彰路遥的:“陕西延川县刘家圪崂大队,回乡知识青年王路遥,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亲眼看到广大贫下中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劈山修渠,改土造田,深受鼓舞和感动,他一边积极参加集体劳动,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搞创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写了50多篇文学作品,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的精神风貌,他写的诗歌《我老汉走着就想跑》、《塞上柳》、《进了刘家峡》以及小说《优胜红旗》等,已在地方报纸和陕西省文艺刊物上发表。”当时能在《人民日报》得到这么一大段表彰,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说明路遥当时已经在县城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在延安大学期间,他公开发表了诗歌《红卫兵之歌》、散文《银花灿烂》,1975年在《陕西文艺》发表散文《灯光闪闪》、《不冻结的土地》这些标志着路遥初步走上中国当代文坛。
在“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中,人的智慧倒退了,人民更贫穷了,决策者更愚蠢了,这无疑是一场灾难,而路遥却把吞到肚子里的毒药,变成了补充体力和精神的营养,这更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路遥的早期创作极其广泛,比如:诗歌、剧本、快板,包括到吴堡县采集陕北民歌,路遥在陕北民间艺术的海洋里,汲取了大量营养。
路遥喜欢陕北籍著名作家柳青的作品,他把柳青当作自己的导师、楷模,他不仅学习柳青在创作上严谨的态度和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柳青与农夫打成一片的情感,站在民间的立场上写作。路遥做到了,他无愧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也无愧于这个民族,因为他的著作更有利于阅读它的人走向健康。路遥所做出的努力和人类健康发展的道路是一致的。
路遥先后阅读《创业史》七遍,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创作经验,他这样评价《创业史》:“真的,在我国当代文学中,还没有一部书能像《创业史》那样提供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真实的、不和历史上和现实中已有的艺术典型相雷同的典型。”他对柳青本人是这样描述的:“这是一双无法描述的眼睛,就是在病痛的折磨中,仍然放射着光彩;尖锐、精明,带着一丝审度和讽刺的意味。”他还说:“到目前为止,能读懂秦岭的,只有这个老汉(柳青)。”
我们知道柳青是陕北吴堡人,北大的高才生,他的作品主要反映农村生活,有反映合作化时期的重要作品《创业史》以及《铜墙铁壁》、《种谷记》等。
柳青的人格气质和艺术风格,以及语言的精细,对路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路遥没有让他的导师失望,并且具有开创性地表现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城乡结合部农村青年的奋斗史,他可以称作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路遥是那种一直给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增加难度的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写作,他一直在保持着这种深刻的高度。从不因为艰难或者困苦而降低奋斗的目标和做人的准则。
有的人不给自己设置难度,路遥办不到,命运是无法预料的,但写作一定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否则,思想和写作可能会成为一个毫无约束的放任状态,这是路遥所不喜欢的。
路遥笔下的很多人物,都有他自己的亲身体验,作为一个出生于农民家庭的青年,从农村走向城市这个过程是相当艰难的。路遥在这个过程中,苦难的童年和人生的历程,使他迅速地成长,并建立了明确的奋斗方向。
路遥是个理想主义者,梦太多,幻想太多,但他的追求过程,每一步都落在实处,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漫无边际的空话。他在《人生》里用高加林的话说出自己的奋斗哲学:“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
路遥相对比其他农村的孩子要幸运一些,因为他还能上学。从小学一直读到中学,他在县城已经看到一个很大的世界。他有了文化,觉得父辈的那种生活再不能接受了,但现实生活又迫使他必须回农村,因为当时农村既不招干也不招工。甚至不能上大学。大部分青年屈服于现实,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然后喂几个老母猪,想办法找一个媳妇,再养五六个孩子,然后就重复父辈的命运。路遥不甘心这样一种生活,追求一种起码不能像父亲这样的生活,所以他苦苦地在社会上挣扎和奋斗。这也是路遥的基本经历,他经过挣扎走出农村,上了大学一心要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到60年代,陕北特别贫困的农村,有的一个村子连一个识字的人都没有,过春节的时候要写副对联都没有人,没有办法就拿碗蘸上墨拓碗碗,一个格子拓上一个墨坨坨就算是文字。这些路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他一心要改变农村这种状况。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改变更多人的命运,这种贫穷很让路遥痛心。
路遥从小在这样的村庄生活,当他有了知识,从那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出来,他就会看清楚他的故乡,该爱的是什么,该抛弃的是什么了。
对于农村的情感,一个没有在农村经历过的人是没有办法去深入体验的。
路遥的创作方向越显明朗,经过饥饿的童年,经过了动荡不安的“文化大革命”之后,他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道路,是要以文学创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他的刻苦以及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使他在农村的普遍苦难里,在陕北民间艺术之中,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路遥在很快地成长,并且逐步成熟。所以路遥总是比同龄人早熟一些,因为苦难使他思想复杂、沉重并且深刻。
青年时期的路遥就意识到,要超越一般的市民意识,超越一般的农民意识,应该对人生、对生活有更广阔的理解,但不要狂妄,狂妄有时候免不了,但更应该接近成熟。
在路遥青年时期就曾经有过创作《平凡的世界》这部大型作品的觉醒和梦想。在四十岁之前一定要完成一生中篇幅最长,规模最大的一部作品。当时,对于二正在上大学的路遥,这全是一些幻想、甚至可以说是妄想。但是,这是无可指责的。任何一个青年都有权力去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让思想的翅膀去飞翔。
直至《人生》完成以后,路遥突然想起年轻时想到的东西,现在是不是能实现这个梦想了。而且他翻阅过许多世界上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作家的作品,他们的重要作品,代表作,几乎都是在35岁到50岁之前完成的。路遥意识到时间在飞速流逝,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就要努力创造、赶紧投入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对整个民族的摧残,乃至对每一人的具体伤害都是巨大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是路遥立志、恋爱、勤学苦读的青春期。“文化大革命”对成长期青年的伤害再深,也由于他们的青春,所以恢复得比较快。也许会留下一些后遗症,隐藏在路遥的心里。
路遥对“文化大革命”的批判是很快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于1976年,路遥反映“文化大革命”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写于1978年9月,而且发表后一炮打红,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文革”对年轻的路遥,不但没有挫伤他的锐气,反而使他迅速地成长,如果说生活中的苦难是毒药,竟然让他当营养一样吸收了,那么“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也歪打正着,让路遥过早认清了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性。也许,使他一腔热血的政治抱负,悄然转向文学的理想奋斗。
路遥对人生有一种很广阔的关照,他从青年时期就养成的习惯,每天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而最爱读《人民日报》的国际版,因为他曾梦想过进国际关系学院读书。
在高中时,他曾订过一个很大的笔记本,里面写上“中东问题”、“欧洲共同体国家相互政治经济关系研究”、“东盟五国和印支三国未来关系的演变”、“中美苏三角关系中英国的因素”。
路遥喜欢时事政治,他在《你怎么也想不到》中这样描述:“甘地是我小时候就敬仰的一个伟人,我在看《甘地传》这部电影时非常激动。影片如同想象的那般震撼人心。赤身裸体,全身只缠一块白布的甘地,他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献身精神,强烈地震撼着人的心灵。”
可以说,路遥在失去政治领域发展的前途后,很快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他一开始写过诗歌,后来选择了小说创作。我们会自然地意识到,他在现实中的组织和统领才能转移到小说这个可以虚构的更为广阔的艺术领域是必然的结果。
他就像一个将军和领袖一样,在他的小说世界里指挥千军万马,掌控更多人的命运,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他小说王国的前途。
在路遥的作品里,我们能够找到什么呢?无非就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进取的力量,给正在热血沸腾的青年以明确的奋斗方向,尤其是农村的青年能够更为广泛地受到影响。
他在延安大学主要对托尔斯泰、高尔基、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莱蒙托夫、惠特曼、拜伦等人仔细研究,路遥的出现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他可能凝聚了太多的文化因素,然后由于他的正气与人类社会的正气相遇和一致性,才能产生出巨大的创造力。
路遥的出现,不是一代人的培育和影响,而是从古到今的民族基因传承的结果,一个人的成功没有那么简单,表面永远是浅薄的,我们依然相信路遥是一个精灵,是陕北大地上精气神的聚合,是陕北历史的凝结,是陕北的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哺育而成的国之骄子。
路遥把辛勤的工作,甚至一切有价值意义的人生奋斗,都统称之为劳动。他说:“如果一个不劳动的人,在寻找幸福,你可能是幸运的,但是你肯定是不幸福的。如果一个人不劳动,不劳而获,你可能是幸运的,你可能去猜奖券成为百万富翁,你可能从父亲那儿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这只是幸运的,但是不可能是幸福的。”
我们有没有想过,在我们打开国门之前,经受了多少灾难和痛苦啊,路遥经受了这苦难,很多人经受了这苦难,我们经历的饥饿和灾荒也许会成为历史,而我们不敢保证,灾难不会以别的方式降临至民众的头上。
尽管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尽管沟壑纵横的高原,尽管干旱、沙尘暴,尽管颗粒不收,我们还是以最本质的爱和激情,投入在她的怀抱,因为祖国的土地,每一寸都需要我们坚守。
黄土地和人的情感,就是这样一种关系,有时候你用鞭子抽他,他也不会离开,即使离开了又自己跑回来了。在这片黄土地上至少在约一万年前农耕文化在黄河岸边就诞生了。从狩猎到耕种,这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文明。
谁能说清楚,也许是苦难成就了路遥,使他成为天才。
路遥喜欢中国的《红楼梦》、鲁迅的全部著作和柳青的《创业史》。
喜欢国外的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肖洛霍夫、司汤达、莎士比亚、柴科夫斯基和莱蒙托夫的全部作品;泰戈尔的《戈拉》、夏绿蒂的《简·爱》、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他认为:“这些人大都是生活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他们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巨大的海洋。”
我们的文学艺术,除过古典文学的成熟以外,近代的文学,尤其是现代文学的宫殿还在建立,包括建国以来到“文化大革命”这一段时期,从艺术的角度评判,事实上没有真正进入文学本体的核心。
路遥应该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事实上,要真正做到现实主义是非常艰巨的。就像路遥的创作一样,他的劳动对生活和生命,就像教徒对宗教一样虔诚。当然,他的所有成就来自他少年、青年时代的理想、志向、志气的完好保留和发展。
1919年“五四”青年运动在北京爆发,这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打出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以不妥协的精神与封建的传统文化分裂,提倡白话文的书写,并引进了马克思主义等西方思想,在中国广泛流传。
我们知道科学与民主的进程是一个长久的追寻方向,而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必须让更多农民兄弟觉悟更是艰巨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农村青年发奋,并自觉地推进科学与民主的发展,在其中发挥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距“五四”60年以后,路遥敏感地发现在农村青年中,只有对知识普及、才能有望使科学与民主推进。路遥没有大喊大叫,而是以小说的方式,鼓励农村青年自立自救,发奋图强,首先改变现实的生存处境,向命运挑战。
路遥看得远,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医病是拯救人的身体,而文学才能医治人的灵魂。”路遥的创作在1979年全面铺开,一直到1989年这十年,是他的全盛时期。其实只有一个主题,拯救灵魂的工程,尤其是拯救了挣扎在广大农村青年的生存出路问题上,路遥一直在寻找和指引这条出路的有效方向。
在路遥的笔下,很多人物为了有尊严地活着,像高加林、巧珍、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马建强等等,为了人格不被扭曲,脊梁不被压弯,精神不被打垮,意志不被消磨,肉体不被吞食,他们坚强地站立着,向未来实现科学和民主的社会而迈进,即使今天倒下了,也是为了明天的站立,这就是路遥的创作思想和主题。
路遥是一个罕见的爱国者,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实际上他的写作就是为这个民族的殉职。应该授予他爱国者勋章,或全国劳动模范。当然,这些荣誉对于路遥本人并不重要。可是我们不能忽视,我们的忽视就是对一个公民背后所有劳动者的忽视与伤害。
路遥一贯关心国际问题,关心世界每一天正在发生的事情,他总是能从很多复杂现象的现象中总结出某种规律,并且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这常常使很多人震惊,因为一般的人并不关心这些离自己这么远的问题。在路遥看来,你不知道地球上每天发生了什么事件,就不可能看清楚你的国家,也不可能看清楚自己的面目,这是一种更广泛的对人类的关怀和爱。
在延安大学上学期间,路遥的阅读与思考,完成和选择了他一生为之献身的职业,以及生命的方向,这就是路遥立志背后的生活场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遥纪录片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