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走路坚持健身的好处几年起效

您的位置:
走路,简单有效的健身之道
http://www.39.net     时间:日
&  走路是人类本能的身体活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说明,人类身体结构就是为步行设计的。问题是,随着汽车等代步工具的普及,人们“好逸恶动”的条件和理由越来越充足,以至基本的走路功能都有些退化了。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有高达75%的美国人每天运动量不到30分钟,大部分人几乎成天坐在椅子上,是不折不扣的“沙发土豆”。反观我们的现实情形,也好不到哪儿去。
  走路健身又健脑。我国自古就有“走为百练之祖”的健身经验谈,其中传统医学认为,双脚是人体的健康之根。走路刺激脚底穴位,能舒筋通络,活血顺气,强身健体。同时,现代运动医学研究也证实:走路时,骨骼、肌肉、韧带、神经末梢都要参加运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功能,促使身体各种激素分泌,使人心情愉悦。走路防病并延缓衰老。最新的医学研究表明,一周健步走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乳腺癌、30%心脏病和50%糖尿病的罹患率,而中老年人每天散步2.4公里以上,心脏病发作率将降低50%。
  走路的减肥效果明显。总体上讲,人在25至55岁期间平均每年会增加0.45公斤的体重。为此,美国杜克大学组织了120名超重者进行8个月的试验。志愿者被要求不能节食,只是进行不同程度的体育锻炼。结果,那些不锻炼的人平均体重增加了1.125公斤,坚持散步的人体重均未上升,而每周坚持步行27公里的人平均体重减了3.6公斤。换言之,走路能“烧”掉人体多余的脂肪,已经被科学实验所证明。
  走路运动不花钱、没危险。日前有一项社会调查说,北京有97.8%的市民不愿意花钱锻炼,主要原因是各种体育设施的收费太高了。现在好了,你想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健身,只要每天多走路、少坐车或沙发,只要你把走路当作一项锻炼来对待,其健身效果绝对令你喜出望外。
  那么,走路健身究竟要怎么走?是快步健走,散步走?是(转背面)昂首阔步,还是模拟竞走?这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态和条件量力而行。一般说来,年轻人可以进行健步走,中老年人可以多散步。至于走路的姿势和节奏,恐怕是自然而然地行走最好。比如,穿一双舒适平底鞋,牵一条狗出走散步;比如,每天上班提前一站下车等。总之,每天多走一点,持之以恒下去,一定能够走出健康、走出长寿。
如觉得本文有用,请向朋友推荐39健康网 |当前位置:
走路PK跑步 哪个减肥更有效
编辑:sunnylee[ 16:39:07]
【导读】说起运动减肥,很多人会选择跑步和走路,哪一种的减肥效果更好?怎样才可以让我们快速高效的减肥呢?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
  步行与慢跑的异同
  说起步行与慢跑的区别,想必大家想到的是速度了;但其实最根本的区别是:步行的时候,左右双脚是交替着与地面触碰,而慢跑时则是会有双脚同时瞬间离地的情况。所以,慢跑其实更接近边跳跃边向前的运动。步行给身体带来的负担是体重的1.5倍,而慢跑则是3-4倍。
你可能感兴趣的
网友评论还没有评论,赶快抢沙发!
图片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号-1最佳运动方式步行健身很起效._最佳运动方式步行健身很起效._香山网新闻资讯特色技术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
最佳运动方式步行健身很起效.
相关推荐相关阅读热点关注 时间: 20:47:27
  步行真的可以达到健身效果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就像洪昭光教授所说,步行是人最基本的运动方式,也是最佳的运动方式之一。
  一个不经常运动的人如果每周步行2030分钟,坚持几周,他的健康水 平就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虽然步行不如慢跑消耗的能量多,但是一般可以坚持得更久一些,这样也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长期步行的人受伤几率比跑步者要小,而且居住在大城市的人还可以用步行来节省时间,现在交通堵塞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上下班时以步当车既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又免去塞车的烦恼。
  步行装备
  其它所有的动物步行的时候都是赤身裸体,没有任何装备,但对于人类来说当然不能这样,所以,步行时你的衣物最好要松软,有弹性,另外,在步行健身中体温会升高,身体也可能出汗,所以衣服最好分几层穿,以方便在适当的时候增加或减少。
  更重要的是穿一双合适的步行鞋,步行鞋的基本要求是
  鞋底有弹性,这样可减少每走一步关节所承受的冲击,另外鞋底也要比跑步鞋更容易弯曲,因为步行时脚后蹬更有力,脚的弯曲程度也更大,脚跟部需要稳定和牢固。步行时脚跟是肩负全身重量的主力,如果经常步行健身鞋的弹性会丧失得很快,有时虽然鞋还没有坏,但是保护作用也不太好了,因此建议一年最好换一双步行鞋。
  如果你要到泥路和石子路上步行健身的话,最好选择鞋底齿纹深和能保护脚踝的鞋子,踝关节就是脚掌上方的那个关节,在不平的地面上行走时,要对它多加保护。
相关阅读热点关注日本医学博士推荐:走路减肥更有效 导语运动减肥好辛苦,坚持不下来,怎么办?告诉你一个好方法哦,只要走路就可以达到燃脂瘦身的效果。日本医学博士认为,比起严苛的饮食管理和剧烈运动,不给自己施加过大压力,以走路为主的瘦身方法对减肥人群更有效。&&&&&&& ①以基本运动  a.剧烈运动的劣势  o 不知道自己的极限  很多人运动的时候不太清楚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大,包括这些剧烈运动对膝盖、脚踝等一些部位的损耗程度。倘若在感到勉强、不舒服的状态下,还拼命让自己运动下去,极有可能让身体处于无氧运动状态,这样是不利于脂肪的燃烧的。  o 容易陷入极端  过于剧烈的运动或运动量太大,对身体无疑是一大伤害。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普通健身者,特别是需要减肥的人,都应掌握合理的运动量,如果运动不得法,不懂得适可而止,有时会事倍功半,陷入极端。相关专题: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相关文章精选文章论坛推荐
热门精选网友关注热点[][][][][][][][][][][][][][][][][][][][][][][][][][][][][][]健身知识:怎么散步才有效-东方体育-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健身知识:怎么散步才有效
原标题:健身知识:怎么散步才有效
  微风吹拂,秋叶飘落,在美丽的金秋时节,谁都忍不住想出去走走。散步、走路,本是推开门、迈开腿这么简单的举动,如今却经常需要下个决心――没时间,懒得动,没心情,空气不好……无数理由让我们选择吃饱就坐着,或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给腿脚这个最天然的“交通工具”放假了。其实,步行是医学、运动专家最推崇的运动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把随意的散步当成有意识的锻炼,因为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丹药”。  散步是最简单的长寿之道  每天傍晚,在北京北郊奥体森林公园的步行道上总有一群步行者,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精神抖擞、满面红光。66岁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玉英就在其中,她浑身透着精气神,看上去也就像50多岁的人。王玉英告诉记者,自己到这里散步已经坚持六七年了,一周三四次,每次走1个半钟头,走7公里。在她看来,“百炼不如一走”,散步是“最稳妥、最省事,也是最容易坚持,且不用花钱的长寿之道”。  强腰、补肾、利筋骨。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散步第一个好处就是锻炼腰腿,促进下肢的灵活。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好自然肾就受益;肾主骨,所以散步还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锻炼心脏。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中医认为,心脏强健了,全身气血畅通,能带动各个脏腑器官良好地运行。  促进肺功能。散步,特别是快走属于有氧运动,能增强肺活量。中医认为,肺主气,肺功能强了,能更好地呼出浊气,吸入清气,让人神清气爽。  促进消化。走起路来,能促进肠蠕动,最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排便通畅。脾胃是后天之本,有了良好的脾胃功能,身体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并且益寿延年。  减轻体重,降低血糖。如今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这跟吃得多、动得少的生活方式有关。王玉英曾经血糖轻微升高,经过步行锻炼,没吃一粒药,这几年血糖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  缓解精神紧张,消除疲劳。很多人成天抱怨压力大,没时间锻炼。实际上,走路恰恰是治疗情绪紧张、解除压力的一副“理想解毒剂”。  调节免疫功能。王玉英坚持散步六七年,平时感冒都很少得。她认为,免疫功能得到调节,人自然能长寿。  正确散步讲究多  散步虽然不分性别、年龄,但不等于可以随心所欲乱走。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武文强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由于每个人的年龄、体质不同,以及外界环境千变万化,要想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散步也是有一定讲究的。  首先要把握散步的运动量。散步可快可慢,可远可近,通过步速、距离都可以进行调节。最快的是疾步快走,和小跑差不多,步速可在5公里/小时左右,这种步速仅适合年轻人。老年人一般步幅在50~60厘米,步速在1.5~1.8公里/小时比较合适,即每分钟走25~30米。散步时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原先每天走5圈,今天可以多走两圈;原先用15分钟走完全程,今天可以稍微加快速度,用12分钟走完。反之亦然。标准运动量是微微出汗正好,如果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则是运动过量了,必须调整。  其次注意散步姿势。要抬头挺胸,微微收腹收臀,两肩放松,手臂自然下垂,前后摆动。走路时足跟先着地,再过渡到前脚掌。步幅因人而异,个子高、年轻、身体素质好的,可以大步走,反之则步幅减小。如果步速较快,可以加上屈肘摆臂的动作。  再次是配合体操等项目,让全身都得到锻炼。散步主要锻炼的是下肢。走了一半距离,肌肉、韧带都热了,这时候找个空地做做操、压压腿,或是利用路边的健身器材活动一下,既能调节心率、运动强度,还能兼顾上肢及全身多个关节的运动。武文强建议,散步间歇时做一套传统的广播体操,包括扩胸运动、腹背运动、体转、体侧、跳跃等,然后再接着走路,身体得到的锻炼更全面。  最后,散步也要注意安全。一是环境的安全,散步要远离空气污染重的地区和时间段,清晨污染重,应在太阳出来以后再走,最好选操场、树林、小区、河边等人少安静、空气清新的地方,雾霾天就不要出门散步了;二是年纪大的要尽量走平路或缓坡,少走台阶和坑坑洼洼的路,以免对关节造成损伤,另外老年人最好有人陪同;三是要有安全的装备,可选一双鞋底较软、较厚的旅游鞋或慢跑鞋,鞋底薄走路硌脚,鞋底硬走路会累,太窄的鞋会挤脚,甚至造成运动伤害;四是饭后散步要在吃完饭20分钟后进行,以免血液从胃肠过多地跑到肢体,影响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心血管不好或胃下垂的患者,千万不要吃完饭立刻走。  散步避免四大误区  除了要学会散步的技巧,专家还共同呼吁,散步要谨防以下几个误区。  1.盲目效仿他人。例如,倒着走对于腰部力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适合所有人,有的老人跟风,或者不顾环境是否安全,倒着走有摔倒的可能,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有的学人家使劲摆动双臂,以为能加大运动量,可这种姿势只适合步速快的人,否则会使得上肢很累。其实,走得慢,手臂前后自然摆动最好,没必要刻意增加动作。如果想锻炼得更全面,中间做套操效果更好。  2.散步必须找整块时间。上班族可以见缝插针地利用一切间歇来散步,上下班是最好的步行机会。建议步行路程在40分钟以下的都可以走路上下班,这样全天的运动量就足够了。路远的,距离目的地两三站地时可提前下车步行过去,算是创造散步的机会。另外,上班期间也可以在走廊里走动,午休时间可绕着写字楼或到楼下绿地散步。  3.用跑步机代替户外散步。有的人说天气不好我就不出去了,在跑步机上走走。但这只适合年轻、体力好的人,不适合老年人,因为走路时人可以自行调节速度,累了自然慢下来,但跑步机是让必须跟上机器的节奏,一旦体力不支,很容易发生意外。  4.认为散步很枯燥。其实,带个收音机,听听音乐,或者结伴同行,会让散步的过程不枯燥,也不觉得累。“锻炼的最高境界是身心合一。”武文强说。▲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已有条评论&&&&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天坚持走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