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暇禅师是真的是肉身菩萨科学解释吗,是真货了一百二十六岁吗

无暇禅师 -
无暇禅师由来
  前,124岁的高僧无暇禅师在
坐化,百年肉身不腐被尊为“
”。记者从九华山佛教协会了解到,日前,中国刑警学院首席教授
为无暇禅师做相貌复原,再现了这一明朝佛教高僧的真容。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自从唐代开元年间,金地藏开辟九华佛教道场。在这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现在仍能看到的还有5尊,被称作中国的“金身木乃伊”。
无暇禅师 -
无暇禅师简介
  又名海玉和尚,顺天苑平人(今北京卢沟桥),此僧历游五台峨眉等山,于万历年间来九华山东崖峰结茅,名摘星亭,用功苦修,隔绝尘世,饥食野果,渴饮山泉,耗用28年时间,以指血调研银珠恭书《佛华严经》一部,共八十一卷,天启三年(1623)寿124岁,临终口占一偈:“
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运相远。客来问我向何处,腊去春回又见春。”话音刚落,随即往生,众徒将其形骸置于缸中,天启四年(1624)钦差王大人来九华山摘星亭敬香,夜见置缸处屡放光霞,异香不散,视为神奇,三年启缸,颜面如生,装金龛供奉并奏闻朝庭,天启六年(1626)明思宗朱由俭尊无暇禅师为“”,现供奉。
无暇禅师 -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我国明代九华山佛教的典盛与兴旺。在九华山繁繁点点、如星空般的寺庙中,有一座风格别具、为旅人香客特别注目的寺庙,它就是矗立在东崖峰悬岩峭壁上的百岁宫。
无暇禅师 -
  百岁宫初名叫摘星庵。意思是这庵的位置非常的高,高的都可将天上的星星摘到。其实,它的海拔才八百多公尺。后来怎么改叫百岁宫呢?这完全是因为一个明代和尚的缘故。他的法名叫海玉,字无瑕,是我国河北须天宛平(今北京市)县人。传说他自幼出家在山西佛都名山五台,24岁云游天下,26岁来安徽九华山学佛参禅。当时,九华山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战乱,荒无人烟,许多寺庙空空荡荡、无僧无尼,一片凄凉景象。海玉不为所难探寻金地藏的足迹,来到东崖摩空岭,发现一块巨大的龙头石下有个可供人藏身的石洞,于是便独自一人呆在这石洞中修炼。山上没有人烟,没有五谷杂粮他就到林深之处采摘黄精、百合等野果为食。
无暇禅师 -
  海玉开始钻研佛经,为教化后人,他用长达28年的时间,抄写了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血经和通常的不一亲是用舌血掺和金粉写就的,传说他七天放一次舌血,这样写了再放,放了再写,一张、两张,一册、二岫,终于耗尽28年心血,留下这部八十一册的传世至宝。它字体端庄清秀,大小如一,像刻板印制。据有关资料表明,世间世经很少,用舌血写就的更是罕见。因此,九华山这部血经极为珍贵,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海玉在九华山活到124岁才圆寂。创下了僧人寿命最长的记录。明天启三年,海玉临终之时,写好自己生平简历,整理完八十一册血经,放在身旁。
  然后,他拈得一偈:“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晨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又见海。”拈完偈便溘然离去。
  三年后,遗体坐化不腐,并托梦给当朝的崇祯皇帝。
  于是,崇祯皇帝派兵部尚书王大人带人前来寻找。九华山方圆百里,树木参天,王大人寻觅了诸多山峰和峻岭,也不见踪影,正打算第二天回京城。夜里,突见东崖之巅和神光岭两处祥光齐放,交相辉映。王大人心想,这深山老林怎么好好地放起光来了呢?觉得奇怪,决定次日前去探个究竟。第二天,他领兵寻找,这才在东崖峰处的石洞里,发现了海玉。
  只见他端坐在洞中,以为是在念佛打坐。呼之不应,近听已没有呼吸,再看身边,放着生平简历和八十一册《大方广佛华严经》血经,这才知道面前端坐的老和尚是北京宛如平县人,已经坐化三年。
  站在海玉坐化的地方向外看去眼前是金地藏肉身盖函的神光岭。
  王尚书似有所悟,这是地藏菩萨二次现身九华,于是欣喜万分,立即策马回京城禀报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听后大喜,于崇祯三年时正式敕封海玉为“菩萨”,题额“为善为宝”,赐海玉肉身塔“莲花宝藏”四个字。并拔款给海玉肉身装金,在庙里,海玉肉身与菩萨一样供奉着。
  海玉是中国籍的僧人,九华山上唯一由皇帝谕赐的“菩萨肉身”,海玉肉峰的出现,标志着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到明朝已经完全中国化。
无暇禅师 -
  海玉使九华山佛地再次名声大振。由于海玉寿高在余,世人称摘星庵为百岁庵。以后,来此庵修心的人渐多,百岁庵扩建,改名万年禅寺面岁宫。海玉不仅活到了一百二十六岁,而且在九华山就呆了整整一百年。海玉肉身形成到现在,风风雨雨过去了375年,至今仍完好无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愧是奇僧。
  传说百岁宫山头历史上曾被火烧过几次。特别是有一次大火就要烧到百岁宫时,庙里年轻的僧人都吓跑光了,只剩下几个行动不便、年龄较大的出家人没有走。他们想这庙烧了事小,那百年修成的菩萨万一烧掉就可惜了。于是几个人到供奉海玉肉身的地方,想将其搬走,不知怎么搞的,就是搬不动。火越烧越近,几个老和尚越搬不动越是着急。心想这肉身今天怎么了,身子不大,平时好搬得很,再搬不动不就完了吗?几个人急的哭了起来:“海玉大师!火就要烧上来了,你要不走我们都不走了,要死我们就死在一块了。”据说这时海玉和尚显灵,他举起胸前的两个手,掌心向下,将火势压了下去。当时,几个年老体弱的僧人,哭的悲天恸地,一点不知,许长的时间过去才醒悟过来,四下看看,寺庙依旧,不觉听惊,火没有烧上来。再抬头看肉身菩萨,那海玉的两只手抬起,呈遮挡状。唉啊!原来是他老人家将火退下去了,救了我们几个。此后,庙里的僧人更加仰慕海玉,尽心保护好他的肉身。
无暇禅师 -
  在那史无前例砸烂封资修的日子里,九华山佛地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未能免遭其灾难。寺庙拆的拆,菩萨砸的砸,不少珍贵文物被毁流失,海玉和尚的肉身当时更是危在旦夕。为防止红卫兵小将的抄家,百岁宫的僧人将海玉肉身一会藏在这,一会又藏在那,放到屋上天花板里还是觉得不安全。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在海玉当年禅修的洞前土坎上挖个地窖,将海玉肉身藏在地窖里,用钢钎担空,上面再放块石板,然后盖好泥土,这才躲过了这一劫。改革开放,党的宗教政策得以真正贯彻落实,九华山法炬复燃,佛光重光。被赶下山的僧人重新回来了,侵占的寺庙全部归还佛教,海玉肉身也重见天日,从地窖中起了出来,金黄的色泽已退去,挡土石的钢铁快要断裂,但肉身无恙。1982年肉身重新装金,海玉出土的彩色照片刊登在不少画册报刊上,传播于海内外。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09:5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转载]汉地祖师系列之肉身菩萨----无暇禅师(海玉和尚)
无暇禅师是九华山最著名的“肉身菩萨”之一,现供奉在九华山百岁宫。他历游五台、峨眉等山,于明朝万历年间来九华山东崖峰结茅,耗用28年时间,以指血调研银珠濡笔,写成《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共八十一卷。天启三年寿终124岁。明思宗朱由检尊无暇禅师为“应身菩萨”。
无暇禅师由来
385年前,124岁的高僧无暇禅师在坐化,百年肉身不腐被尊为“”。记者从九华山佛教协会了解到,日前,中国刑警学院首席教授为无暇禅师做相貌复原,再现了这一明朝佛教高僧的真容。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自从唐代开元年间,金地藏开辟九华佛教道场。在这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现在仍能看到的还有5尊,被称作中国的“金身木乃伊”。
无暇禅师简介
又名海玉和尚,顺天苑平人(今北京卢沟桥),此僧历游五台峨眉等山,于万历年间来九华山东崖峰结茅,名摘星亭,用功苦修,隔绝尘世,饥食野果,渴饮山泉,耗用28年时间,以指血调研银珠濡笔恭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共八十一卷,天启三年(1623)寿124岁,临终口占一偈:“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运相远。客来问我向何处,腊去春回又见春。”话音刚落,随即往生,众徒将其形骸置于缸中,天启四年(1624)钦差王大人来九华山摘星亭敬香,夜见置缸处屡放光霞,异香不散,视为神奇,三年启缸,颜面如生,装金龛供奉并奏闻朝庭,天启六年(1626)明思宗朱由俭尊无暇禅师为“应身菩萨”,现供奉九华山百岁宫。
百岁宫初名叫摘星庵。意思是这庵的位置非常的高,高的都可将天上的星星摘到。其实,它的海拔才八百多公尺。后来怎么改叫百岁宫呢?这完全是因为一个明代和尚的缘故。他的法名叫海玉,字无瑕,是我国河北须天宛平(今北京市)县人。传说他自幼出家在山西佛都名山五台,24岁云游天下,26岁来安徽九华山学佛参禅。当时,九华山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战乱,荒无人烟,许多寺庙空空荡荡、无僧无尼,一片凄凉景象。海玉不为所难探寻金地藏的足迹,来到东崖摩空岭,发现一块巨大的龙头石下有个可供人藏身的石洞,于是便独自一人呆在这石洞中修炼。山上没有人烟,没有五谷杂粮他就到林深之处采摘黄精、百合等野果为食。
海玉开始钻研佛经,为教化后人,他用长达28年的时间,抄写了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血经和通常的不一亲是用舌血掺和金粉写就的,传说他七天放一次舌血,这样写了再放,放了再写,一张、两张,一册、二岫,终于耗尽28年心血,留下这部八十一册的传世至宝。它字体端庄清秀,大小如一,像刻板印制。据有关资料表明,世间世经很少,用舌血写就的更是罕见。因此,九华山这部血经极为珍贵,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海玉在九华山活到124岁才圆寂。创下了僧人寿命最长的记录。明天启三年,海玉临终之时,写好自己生平简历,整理完八十一册血经,放在身旁。
然后,他拈得一偈:“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晨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又见海。”拈完偈便溘然离去。
三年后,遗体坐化不腐,并托梦给当朝的崇祯皇帝。
于是,崇祯皇帝派兵部尚书王大人带人前来寻找。九华山方圆百里,树木参天,王大人寻觅了诸多山峰和峻岭,也不见踪影,正打算第二天回京城。夜里,突见东崖之巅和神光岭两处祥光齐放,交相辉映。王大人心想,这深山老林怎么好好地放起光来了呢?觉得奇怪,决定次日前去探个究竟。第二天,他领兵寻找,这才在东崖峰处的石洞里,发现了海玉。
只见他端坐在洞中,以为是在念佛打坐。呼之不应,近听已没有呼吸,再看身边,放着生平简历和八十一册《大方广佛华严经》血经,这才知道面前端坐的老和尚是北京宛如平县人,已经坐化三年。
站在海玉坐化的地方向外看去眼前是金地藏肉身盖函的神光岭。
王尚书似有所悟,这是地藏菩萨二次现身九华,于是欣喜万分,立即策马回京城禀报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听后大喜,于崇祯三年时正式敕封海玉为“应身菩萨”,题额“为善为宝”,赐海玉肉身塔“莲花宝藏”四个字。并拔款给海玉肉身装金,在庙里,海玉肉身与菩萨一样供奉着。
海玉是中国籍的僧人,九华山上唯一由皇帝谕赐的“菩萨肉身”,海玉肉峰的出现,标志着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到明朝已经完全中国化。
海玉使九华山佛地再次名声大振。由于海玉寿高在余,世人称摘星庵为百岁庵。以后,来此庵修心的人渐多,百岁庵扩建,改名万年禅寺面岁宫。海玉不仅活到了一百二十六岁,而且在九华山就呆了整整一百年。海玉肉身形成到现在,风风雨雨过去了375年,至今仍完好无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愧是奇僧。
传说百岁宫山头历史上曾被火烧过几次。特别是有一次大火就要烧到百岁宫时,庙里年轻的僧人都吓跑光了,只剩下几个行动不便、年龄较大的出家人没有走。他们想这庙烧了事小,那百年修成的菩萨万一烧掉就可惜了。于是几个人到供奉海玉肉身的地方,想将其搬走,不知怎么搞的,就是搬不动。火越烧越近,几个老和尚越搬不动越是着急。心想这肉身今天怎么了,身子不大,平时好搬得很,再搬不动不就完了吗?几个人急的哭了起来:“海玉大师!火就要烧上来了,你要不走我们都不走了,要死我们就死在一块了。”据说这时海玉和尚显灵,他举起胸前的两个手,掌心向下,将火势压了下去。当时,几个年老体弱的僧人,哭的悲天恸地,一点不知,许长的时间过去才醒悟过来,四下看看,寺庙依旧,不觉听惊,火没有烧上来。再抬头看肉身菩萨,那海玉的两只手抬起,呈遮挡状。唉啊!原来是他老人家将火退下去了,救了我们几个。此后,庙里的僧人更加仰慕海玉,尽心保护好他的肉身。
在那史无前例砸烂封资修的日子里,九华山佛地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未能免遭其灾难。寺庙拆的拆,菩萨砸的砸,不少珍贵文物被毁流失,海玉和尚的肉身当时更是危在旦夕。为防止红卫兵小将的抄家,百岁宫的僧人将海玉肉身一会藏在这,一会又藏在那,放到屋上天花板里还是觉得不安全。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在海玉当年禅修的洞前土坎上挖个地窖,将海玉肉身藏在地窖里,用钢钎担空,上面再放块石板,然后盖好泥土,这才躲过了这一劫。改革开放,党的宗教政策得以真正贯彻落实,九华山法炬复燃,佛光重光。被赶下山的僧人重新回来了,侵占的寺庙全部归还佛教,海玉肉身也重见天日,从地窖中起了出来,金黄的色泽已退去,挡土石的钢铁快要断裂,但肉身无恙。1982年肉身重新装金,海玉出土的彩色照片刊登在不少画册报刊上,传播于海内外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中国十大肉身菩萨
&&&&&&&&&&&&&&&&&&&&&&
作者& 一钵师父
&&&&&&&&&&&&&&&&
中国十大肉身菩萨(组图)
在佛教中的修行者,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佛教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圆寂以及居士往生以后,身体经过多年未经处理,并未见腐朽溃烂,而且栩栩如生。能达到肉身不坏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人所能为之,这是修道圆满的人而成就的肉身舍利。因此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
----一钵师父
一、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释地藏(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唐高宗永徽四年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九华山,得闵公地建大道场。开元十六年圆寂,时年九十九岁,其尸坐于函中。
三年后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起则动骨节,若撼金锁。金乔觉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遂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所配殿宇称“肉身殿”。
为什么要持地藏经?
地藏经讲因果,佛菩萨慈悲,给我们法界一切众生开示因果轮回之事,我们明了因果就不会再去干坏事,以至小错误也不敢再犯了。这讲因果就是持戒,地藏经讲恭敬三宝,我们佛弟子礼佛、拜佛、烧香、诵经都要沐浴吃素,你们大家今天来到三宝面前自然就会行为检点一些,这难到不是持戒吗?所以这恭敬三宝也是持戒。
地藏菩萨是末法时期的娑婆世界教主。末法时期一切众生的依止。
----一钵师父
二、慈航大师
慈航大师(),俗名艾继荣,闽北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全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收留大陆到台青年僧人。1949年,受诬告以“匪谍罪”被台湾有关方面逮捕入狱。1954年在关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目前,慈航菩萨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
检阅慈航法师的一生,堪称为僧者之表率。他念佛不忘救国,在国难当头之际宣传抗日国策;他奋力护佑青年僧人,成就了今天台湾佛教的兴盛局面;他最早实践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光大了佛教思想在台湾世俗社会的影响;他成为台湾历史上第一尊肉身菩萨,阐释了“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的佛教理想。
三、六祖惠能大师
六祖慧能大师 慧能(638~713)一作惠能,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俗姓卢,原籍范阳(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出生在广东新兴,生活、传法于广东。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得传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这一传说许多人都听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稍长这首禅诗正是慧能大师的传世杰作。关于释慧能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大多与禅理相关。,卖柴养母。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出家学佛。慧能于公元66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哪里人?
来这里求取什么 ?」慧能回答﹕「弟子是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听后问道﹕「你是岭南人,哪里能「作佛」!
」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这非凡的志向让弘忍刮目相看。为了不引起众人的注意,就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干得甚欢。当时弘忍的徒众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他要选择继承人。神秀是众僧中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慧能闻声来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他高声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叫去,为慧能讲经又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并为他的安全着想,亲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吩咐他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自己是禅宗六祖的身份讲出来,免得有禅宗的僧人来争夺。为躲藏“烦恼未断者”加害,他在广东四会一带的猎人中藏匿了整整15年,直到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才公开露面。是年正月初八,慧能来到广州法胜寺(今光孝寺)。一天,风扬起寺庙的旗幡,两个和尚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说:“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耳。”慧能的说法,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了印宗法师的关注和尊敬。不久,印宗法师为慧能剃度,后又召集高僧名师为慧能举行了隆重的授戒仪式。次年春,慧能离开法胜寺,北上南华寺开山传法,前来送行的有一千多人。在南华寺,六祖慧能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其间,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慧能到韶州开元寺(后更名为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在佛教中,只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言行记录能被称作
“经”,而一个宗派祖师言行录也被称作“经”的,慧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慧能圆寂于家乡新兴县的国恩寺,享年76岁。次年六祖真身迁回曹溪,供奉在灵照塔中。慧能在生前就深得朝廷的恩宠,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曾为“表朕之精诚”,特地遣中书舍人赐给慧能水晶钵盂,磨衲袈裟、白毡等礼物,其诏书对慧能表达了十分尊崇的心情:“恨不赴陪下位,侧奉聆音,倾求出离之源,高步妙峰之顶。”慧能去世后,更是名位加身。唐宪宗追谥慧能为“大鉴禅师”,宋太宗又加谥为“大鉴真空禅师”,仁宗再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禅师”,最后神宗再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文学大家都先后为慧能撰写过长篇碑文,以记述他的事迹。(末学不才,此文转自网络,但发现网上有些不相符,故有待日后校对、修改!)
四、九华山仁义比丘尼
仁义比丘尼(),俗名姜素敏,东北沈阳人,出嫁吉林通化,无生育子女,婚后不久,丈夫病世,婆家对其冷淡,1940年秋她奔赴山西五台山,在显通寺落发为尼,取法号仁义。出家后一心向道,勤修佛法,深入经藏,农禅并重,且研究医理。1942年考取沈阳医专,学习中医,解放后,由于宗教政策的原因,被遗返原籍。1950年,赴抗美援朝战场,随军当卫生员。1953年回国,于吉林通化206医院工作。1954年在沈阳南大关联营中医院针灸科当医生。1958年调入城乡卫生院,1963年下放二边江乡三边江村,1976年回吉林通化自办诊所。1982年宗教政策落实后,她于此年再度上五台山,在塔原寺受具足戒,同年重修南山寺。1983年朝礼九华山,决定在此常住。先后住过甘露寺,菩提阁等寺。后重修通慧禅林,她常外出弘法行医,修建寺院,广结善缘。她针灸技术娴熟,医治了很多的病人。1995年4月,至九华山通慧禅林,是年初冬,农历10月7日仁义师太停食7日,安然示寂,享年85岁。日开缸,见其肉身不腐,黑白相间的头发长出寸余,牙齿完好,皮肤毛孔晴晰,装缸时穿的衣服紧贴身上,乳房消失,下身长合无痕。她开创了比丘尼修成肉身不腐的先河,现供奉于九华山通慧禅林内。仁义师太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肉身菩萨。
五、海玉大师
海玉大师(<font COLOR="#FF—1623),住九华山山洞一百年整,未下山,未见人,未带徒弟,直至一百二十六岁,九月十四日上午,他把自己一百年历史写好,放在身边,就圆寂了。侍至明朝未崇祯三年,派兵部尚书王大人来九华山敬香,到东南第一山。当晚山头放光,一道白光照到东南山上的塔墓,东南方山上塔墓也放一道光,两光对照。兵部尚书连夜带人上山,此山无路无庙宇,只寻得山洞有一老人,已经坐化了。遗体是乾肉之身,兵部尚书检查遗物都已腐烂,发现旁有所书血经和身世自传,方知离坐化时间已经有三年又九个月。
精力充沛,剌破古血,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每隔二十天放一次血,放了三十八年,写成八十一本血经。海玉大师戒律精严,终年以烟霞为伴,扬清吐浊,树立了佛家刻苦清修的典范。
六、德清大师
德清大师(<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FF-1623)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以号行,全椒(今属安徽)人。少入江宁(今江苏南京)报恩寺,十九岁圆戒,师从无极法师,又从云谷参禅苦修,后云游四方。得皇太后所赐《大藏经》及布金,建海印寺,任住持。倡导禅宗、华严宗合一,释道儒一体。工诗书,善行草。尝刺血书《华严经》,有行书《怀净土诗帖》等流传。
德清一生所度弟子很多,是明末很有影响的一位高僧。他又喜诗文,为人撰写了大量的碑铭、序跋之类的作品。他振兴禅宗祖庭,被尊为曹溪中兴祖师。
七、海庆和尚
海庆和尚(),祖籍河南省泌阳,十八岁出家住罗汉山,1987年到河南省社旗县来佛寺常住。1989年在白马寺受菩萨戒。1991年圆寂,住世七十九年,僧腊六十一。同修寺僧将其装缸入殓,葬于寺产之地。1997年秋,遣骨送回祖地入塔。1997年秋,遣骨送回祖地河南省社旗县丁庄乡来佛寺入塔。开缸时,发现海庆法师端坐如初,肌肤红润,富有弹性,将其合十双手分开仍回复原状;除念珠串线已腐断外,眉、发、僧衣及随身经书等完好无损,为一罕见之肉身菩萨。法师一生持戒精严,修行圆满,成就如是福德,诚为广大同修之楷模。
八、隐莲法师
隐莲法师(<font COLOR="#FF—1997),又名“三昧”法师,原湖南省双峰县双胜寺住持。1997年农历11月初五日圆寂后,弟子按遗嘱,将其法体安放在一普通的棺材内,未经任何防腐处理,仅存放在附近雷锋山上为他修建的雷锋塔内。经三年又五个月(农历日)开棺,奇迹出现:老法师栩栩如生,肉身完好,肌体有弹性,四肢灵活,头发胡子长长了好几分且更转青色,终修成肉身菩萨。亲见法师瑞像,弟子们感叹不已,恭恭敬敬将师父请出棺,将其双盘腿端坐于佛堂,由九华山开棺师父按佛教传统方法裹以纱布,外涂生漆以妥善保存。
隐莲老法师生于日,内蒙古丰镇县人,俗名陈玉。十六岁进药铺当学徒,十八岁佛性萌发,与同学相约待父母百年后去五台山出家。是年父母双故,十九岁与同学南下五台山从僧云法师出家,蒙僧云法师赐法名“隐莲”。随后在五台山南台顶构木为巢,自种自食,一修三年。同学耐不住寂苦中途下山,而他开始了长途的云游生涯。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FF年,由五台山至终南山,住山三年。1929年至1938年,由终南山出游,至西安大雁塔、西岳华山、大香山、晋三棉山、北岳恒山、石膏山、少林寺、哈尔滨极乐寺、辽宁千山、龙泉寺、北京故宫、安徽九华山、苏州虎丘山、灵岩寺、西园留园、浙江普陀山、杭州灵隐寺、西湖莫干山、天竺寺、西天目、东天目、天台寺、扬州高旻寺、南京毗卢寺、镇江金山寺、宁波观海寺等,行遍名山大川,朝拜名山古寺,参访名师大德,广结法缘。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FF年9月,因避日寇,取道上海赴香港,住九龙青山寺、港湾东普陀寺。法师在香港时,正值国难当头,环境异常艰难,法师矢志不渝,探求佛法真谛。一次他手持念珠在街上走,一基督教徒讥笑他说:“你手中的念珠是上帝赐给你的”。法师回答说:“那就请上帝再赐一串吧。”
香港沦陷,于1942年2月赴广东中山县怀园禅院。9月至中国禅宗祖庭韶关南华寺,有幸亲近了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并与虚老主持了水陆大法会,又亲聆了年高一百多岁虚老的教诲,受益匪浅。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FF年8月,法师又至湖南南岳大善寺、华乐寺、及涟源县新化、叙浦等居士林,足迹广远。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FF年5月,法师行脚至湖南南岳,定居永丰参禅悟道。法师孤身一人住进荒凉的黄帝岩洞,在这“唯有清风来席上,更无闲语落世人”的深山老林中,老法师整日静坐参禅,苦修不倦,用手当刀斧砍柴、采野菜,每日以白水煮白菜、白茹,自在度日,自诩为“三白道人”。曾作诗曰:“松根为枕草为毡,月白风清放胆眠,小鬼不寻穷泊子,恐侬索取草鞋钱”。一天外出散步路遇一危,老虎似乎与法师有缘,既不恼他,又不吃他,法师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事后,别人提起此事问道,“老虎吃人,为何不吃你?”法师回答:“我的肉苦,老虎不吃。”老法师在药铺时对针灸治病感兴趣,在云游中,这针灸技术也钻研得出神入化。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FF年,双峰县青树坪许居士去南岳进香,缘见法师,觉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出家人,顿生敬仰,恭请法师下山主持双峰县永丰居士林,法师为真诚所感动,应邀到永丰镇居士林,此后定居永丰参禅悟道。
为适应当时政治环境,法师只得脱下袈裟,以另一种修行方式入世修善。于1955年与弟子邀集同仁成立了“永丰中医联合诊所”(双峰县中医院的前身),以神奇的针灸技术医治了不少疑难杂症。把他擅长的“子午流注”针灸技术传给了学员。
文化大革命中,因他曾弘扬佛法于香港,被扣上“香港特务”的帽子,但终因无证据而被释放。因弘法利生,慈悲为怀,深为群众顶戴。1982年彻底平反后,他对他的弟子法印说:“我在双峰四十多年,没人敢动我一根毫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此时,老法师已年近黄昏,他回到最殊胜的最终归宿,再现了出家相。他团结广大信众,恢复了永丰镇的观音殿,将其建成为现今的双胜寺,随后住进双胜寺清静禅修。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FF年农历九月十九日,老法师从病塌上爬起来,参加双胜寺的开光典礼,法师此时已年高体衰,弟子和信众看着他高大庄重的身影,心中无限钦敬。他的自题谒——“这个痴汉,有要来由,不为紫燕,甘为黄牛”,正是法师终其一生上求下化的真实写照。
老法师一生修清净心,誓不当方丈,不收出家弟子,只是于晚年,有缘收了女弟子法印,他说是观音菩萨赐给他的。他对弟子以身为范,勤奋克己,在静坐悟道时,为保持身静心静,用绳子捆住双脚,以致双脚都溃烂。老法师常告诫弟子说:“法印啊,你要好好修行,多念佛,坐着要念、走路要念、做事要念。不要生烦恼,烦恼来的要吃掉(要伏化烦恼),要把针灸学好济世人,要深信因果”。并讲了自己杀生受报的故事:“一天我觉得身子疼痛,禅定时,自己身右脚出现一只白色绵羊影,左脚呈现一条黑色的蛇形,这是因为我在十五岁时杀了一只羊,放羊时打死了一条毒蛇。几十年了,它们上门讨债来了。
法师自知快临命终,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弟子交待后事:“以前有个老和尚往生了,不用土埋,不用火化,入棺三年,尸体不烂不臭,并能长出胡子头发。”法印当时只当听故事,未放在心上。到临终前才对弟子说:“我要走了,死后不要埋,不要烧,将我放入棺木,我不会烂,不会臭,顶多是干,我与雷锋山有缘,在那儿为我建一座塔,到时将我送雷锋山,将棺材移入塔内”。几天后,法师再次交特弟子:“我真的要走了,你不要到处跑,不然我死了你都不在身边”。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FF年农历十一月初,法师塌上不知为什么两次冒青烟。第二次是法师临终时,弟子和其他同修及居士在隔壁看录相,忽见师父房间里青烟弥漫,飞步跑到师父身边,却未见烧坏床上一件东西及法师衣物,也不知平时连上下床都要搀扶的法师,此时为何都坐到藤椅上去了。法印马上组织助念“阿弥陀佛”,持续念佛号九小时后,遗体凉透,只有头顶热、身体柔软,十多小时后洗妆入棺,念佛声不断,五天后启棺盖准备封棺时,棺盖一启,周围人都惊呆了:只见师父红光满面,胜似化妆,大众赞叹不绝。封棺后,法印遵师嘱,将棺木从双胜寺护送到雷锋山,结草为棚将师父安放,并建立了法塔将棺木移入塔内,亲自守棺三年,早晚上香供奉,历经三个炎热夏季,塔内从未有个异味。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FF年初的一天,集于塔内念佛的弟子念到晚上十点钟时,塔内阵阵异香扑鼻,这时法师已在格内躺了三年多,法印立即去南岳祝圣寺,拜见与法师同修十个月的慧忏老法师,请教师父开馆之事,慧忏法师说:“三年多了,可以开棺了。”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FF年四月,法印去九华山朝山,看到地藏菩萨肉身相,心想师父已超过三年五个月了,忙请九华山师父前往开棺。在九华山师父的帮助下,法师肉身相现已基本安置就绪,常有各地弟子前往瞻仰供奉,为更庄严真身,弟子拟教将法师真身度金,修建肉身殿、念佛堂,更有益于四方信众仰拜及佛弟子修净业。
法师精修一生,留住一真身长住世间,作众生慈航,其法威不可思议。老法师于1954年在上海金刚道场时,其师弟茗山老法师曾在他的照片上题偈一首:“生从何来,死往何处,不即不离,随缘而住”。法师的真身应现,是佛教界的盛事,愿法界含识深信正法,净化心灵,共修佛道,以满一代法师宏愿!
九、大兴和尚
大兴和尚(),字了维,俗名朱毛和,生于清光绪二十年,安徽省太湖县中镇大明村人。1925年来九华山百岁宫依常法和尚剃度为沙弥僧,刻苦修行,以戒为师。1931年随缘来到南京古林万寿寺,受戒于果慧法师,花四年时间参学五台峨嵋普陀等名山。1936年回九华山百岁宫,劳静结合,禅净双修。1947年住青阳城东火焰山小庙。其幽默诙谐,悠游人世,一世随缘。1958年参学九华后山双溪寺,常年为生产队牧牛,亦农亦禅,无虑无忧,其口头禅为:“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空!空!空!”
擅长并乐于用中草药为众人治病。1985年不慎摔倒,卧床不起,伤势严重。日,预知大限将到,嘱弟子于逝后将其遗体装缸保存。日零时5分,口诵“阿弥陀佛”数声,于念佛吉祥卧笑西归,年九十一。圆寂七日后,盘坐装缸,后置于新建圆形砖塔内。1989年12月,开缸启视,颜面如生,筋骨显现,指甲犹存,喉节可见,如初跏跌坐。现供奉于九华后山双溪寺。
大兴和尚在九华山修持60余年,行住坐卧时时不忘念佛,始终如一。日常下山闲游自在,每至村落,方便治病,手到病除,不收分文,因此深受群众尊敬。他的肉身应迹,佛教界认为证实了戒定慧三学之真功夫不可思议,修行人之身心具有殊胜深造奥秘的妙用。
十、妙智法师
释秒智(<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FF —2003),祖籍福州,1937年,在漳州龙海浮宫镇鹳石岩寺剃度出家。二十世纪30年代末在福州鼓山涌泉寺;1996年住持于漳浦县乌石岩紫薇寺、兴教寺;1999年经弟子释法光叩请,常住漳州龙文区香光念佛堂。秒智历时三个世纪,于2000年被评为“全国第五届世纪健康老人”,并名列榜首。
2003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圆寂。为目前福建省内唯一肉身菩萨。
复原“肉身菩萨”真容
专家复原九华山近400年前“肉身菩萨”无暇禅师真容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FF年前,124岁的高僧无暇禅师在九华山坐化,百年肉身不腐被尊为“肉身菩萨”。2008年12月左右,中国刑警学院首席教授赵成文为无暇禅师做相貌复原,再现了这一明朝佛教高僧的真容。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自从唐代开元年间,金地藏开辟九华佛教道场。在这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现在仍能看到的还有5尊,被称作中国的“金身木乃伊”。
无暇禅师是九华山最著名的“肉身菩萨”之一,现供奉在九华山百岁宫。他历游五台、峨眉等山,于明朝万历年间来九华山东崖峰结茅,耗用28年时间,以指血调研银珠濡笔,写成《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共八十一卷。天启三年寿终124岁。明思宗朱由俭尊无暇禅师为“应身菩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肉身菩萨科学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