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ppt已删除不可读内容课本点读里的内容

&&& 我第一次使用电子书阅读器是在去年8月的北京国际数字和网络出版研修班上,美国新闻周刊的副总裁约瑟夫&加拉尼奥在讲述数字出版的时候,我好奇的拿过他手里的kindle2,体验了一把电子书的魅力,的确,它更加接近纸面图书,虽没有彩色的华丽,但更加显得自然和朴素。
&&& 电子书阅读器很重要,比如黑白屏幕还是彩色屏幕,UI设计,省电,行距调整选项等使用细节还有外观的工业设计等。但是&更重要的是内容&。虽然号称可以容纳5000本图书,但是没有合法版权的新版图书供应,再好的电子书也无用武之地,有谁能够同时阅读上千本图书呢,即使出差、旅行几周也不过看几本而已。
&&& 我了解国内出版社都因为版权和价格问题,没有把最新版的图书拿来,多数只是些那些过时的旧版的,应付一下,数字出版部门只是战略性动作,雷声大雨点小,实际收入还非常少。某家数亿产值的电子出版商的数字出版部只有区区一年几十万元收入,这让大型出版商在面临改制压力,离开政策保护后,一时还很难依靠数字出版(包括电子书)养活自己。
&&& 这点,美国的情况就要好,虽然出版商不愿意亚马逊销售很便宜的电子书,但是图书市场在亚马逊&手里。In-stat统计,在中国,已经超过1亿的消费者通过手机阅读电子书,而通过专用电子阅读器阅读电子书的活跃用户少于20万,包括汉王、方正和大唐在内的终端厂商在积极推广电子阅读器产品,可是我的观点,中国的电子阅读器市场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虽然汉王号称有50万的销量,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拿着电子书在阅读呢,还只是作为送礼的佳品,或者政府会议的文件集,仅仅依靠终端厂商,这个产业是很难有大的突破。目前的势头不错,但是在内容为王的电子书市场,终端厂商的根基很薄,大规模的扩张,前景不容乐观。
&&& 这里,我本人对于汉王刘总很是佩服,中关村创业的老总,现在还在第一线的刘总是可数的几个,没有对于技术的执著,是难坚持下来的。在3-5年电子书市场上,我更看好的倒是方正、起点中文网(盛大文学)和中国移动这样有整合能力的企业,依托长期和出版社的关系(80%以上的出版社使用方正排版系统)、网络文学的力量和移动运营的实力,相信通过定制电子书阅读器的方式应该在它们可以电子书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要忘记,中国电子设计和制造业的山寨化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内容提供者要和终端设备以及网络结合起来,反之亦然,共赢才有出路!
&亚马逊的Kindle2
&汉王的N618
旗下网站: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我有疑问(0)
说说为什么给这篇经验投票吧!
我为什么投票...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
看了这篇经验,你有一些独到的心得要分享给大家?或是,你按照作者的指导,做出了一模一样,甚至更棒的结果?
不管是“有心得”,还是“有所得”,都快分享给经验的小伙伴们看看吧!
非回享用户暂时不能发布经验“有得”&
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
如对这篇经验有疑问,可反馈给作者,经验作者会尽力为您解决!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
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1506人关注)
&(815人关注)
&(2812人关注)
&(76人关注)
&(27人关注)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37.40 [7.5折][定价:¥49.9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查找同类商品
  该作者热销力作《大数据时代》。  购买请见:  《删除》讲述了遗忘的美德,为读者展现了大数据时代的取舍之道。数字技术赋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权利,它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facebook上照片会被网络永远铭记,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职业发展;Google记得所有我们搜索过的信息和时间。数字王国记住了那些有时最好被遗忘的信息。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就是把有意义的留下来,把无意义的去掉。只有理解了在大数据中,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判断这种需要,才能举一反三地明白到底为什么要去掉那些不需要的。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科学》《自然》等著名学术期刊最推崇的互联网研究者之一,拥有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互联网研究重镇任教的经历。  《删除》洞见了“被遗忘的权利”,探索了大数据时代人类该如何构建积极而安全的未来。  作者热销力作《大数据时代》。
  《删除》讲述了遗忘的美德,为读者展现了大数据时代的取舍之道。  《删除》洞见了“被遗忘的权利”,回溯了人类追寻记忆的过程。如今,数字技术与全球网络正在瓦解我们天生的遗忘能力――过去正像刺青一样被刻在我们的数字皮肤上,遗忘已经变成了例外,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就是把有意义的留下来,把无意义的去掉。只有理解了在大数据中,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判断这种需要,才能举一反三地明白到底为什么要去掉那些不需要的。  《删除》开启了一场关于“遗忘”的热烈讨论,让我们始终记得遗忘的美德。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信息人类该如何取舍,怎样才能构建一个积极而安全的未来。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nberger),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也是最受人尊敬的权威发言人之一。现任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研究所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信息监管科研项目负责人,新加坡国立大学信息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一百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在《科学》《自然》等著名学术期刊上。  备受众多世界知名企业、机构和国家政府高层信赖的信息权威与智囊。他的咨询客户包括微软、惠普和IBM等全球顶级企业;他是欧盟互联网官方政策背后真正的制定者与参与者,也是世界经济论坛、马歇尔计划基金会等重要机构的咨询顾问;还先后担任新加坡商务部高层、文莱国防部高层、科威特商务部高层、迪拜及中东政府高层的咨询顾问。  《删除》一书,获得美国政治科学协会颁发的“唐?K?普赖斯奖”,以及媒介环境学会颁发的“马歇尔?麦克卢汉奖”,而他的新作《大数据时代》则是开大数据系统研究的先河之作。
  在人人都声称需要隐私权、但人人并不真的在乎隐私的时代,如何记忆,又怎样遗忘,构成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洞察中国社会数字化进程第一人  大数据刚刚兴起,在你被数据灌满之前,先教你如何删除,省得你的硬盘和大脑,在数据海啸到来后,成了无用信息的垃圾场。这就是《删除》的意义所在,大数据因有意义而变得智慧。删除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删除,也就是知道你需要保留的东西。  ――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  网络现已成为人类社会共有的大脑。与人类大脑不同的是,人类可以选择性地将不喜欢的东西放在难以提取的角落,而网络则不会。所以网络已经成为塑造我们生活方式的双刃剑。我个人选择积极地利用这把剑。  ――李淼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如果说信息的收集、存储与加工将所有人置于数字圆形监狱的中央,那么,遗忘能力的丧失就是圆形监狱形成的原因。维克托对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了逐条分析,并提出了在数字世界为遗忘寻得一席之地的可行方法。  ――大卫?克拉克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教授  《删除》对遗忘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进行了广博而又深远的剖析,同时也解释了遗忘如何因为数字技术和全球网络的发展而从常态变成了例外。这本书值得所有人阅读。  ――保罗?施瓦茨
国际著名信息隐私权专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教授  维克托的论述十分精彩,技术已经减弱了我们的遗忘能力,这一变化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删除》提出了一个我们从战略上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激发了一场我们必须要进行的辩论。  ――劳伦斯?莱斯格
斯坦福大学互联网与社会中心创办人,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  维克托将对于“隐私”的讨论拓展到了时间维度。他提出的“数字遗忘”概念,颠覆了社会学家、技术专家与政策制定者对个人自主权的定义方式,并且告诉我们,在技术篡夺了人类遗忘的特权时如何保护个人自主权。  ――菲利普?埃文斯
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副总裁  《删除》是一本信息量极其丰富又令人愉快的书,是一本你看后将不会遗忘的书。《删除》提供了一种彻底但又富人情味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在数字痕迹被终生保存的世界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这些问题已经超越了隐私问题的范畴,并触及社会和个人如何行事,如何记忆和学习的核心问题。  ――约翰?希利?布朗
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信息的社会生命》作者  《删除》一书针对大量储存我们日常生活信息的数字文档所造成的新困境,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哲学观点。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商业和技术方面的背景,使他对数据的持久储存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富有创见和新颖的应对策略,极具价值。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删除》很值得一读,因为他和他的书不仅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所创建的数字记忆的永恒性,而且也促使我们去思考记忆无止境的累积可能预示着什么。  ――保罗?杜吉德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在《删除》一书中,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与数字记录的短暂性相比,我们应该会更多地被数字记录徘徊不去的特点所困扰。  ――《华尔街日报》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对技术的力量,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对时间的解释提出了疑问……他运用大量当代心理学理论去说明,我们个人和社会都有义务去改写或清除过去的元素,否则它将使我们在当下无法动弹。  ――弗雷德?特纳 斯坦福大学副教授《自然》杂志  若要发起一场关于此问题的深入辩论,没有比他更好的发起者了。  ――《科学》杂志  一本令人着迷的书。  ――克莱夫?汤普森 专栏作家《连线》杂志  《删除》一书讲的是遗忘,更具体地说,讲的是遗忘的终止及其导致的风险……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解决方案:给电子文件设置有效期限。这能防止电子文件永久存在,并防止成堆的大多数毫无用处乃至可能有害的细节信息淹没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当我们在想要记录自己的生活并使其不朽的欲望和保持活力与理智的需要之间游走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个方案。  ――亚丁?杜达伊 以色列经科学家《新科学家》杂志  多种方法能够或者可能能够被用来应对信息过于丰富造成的后果,《删除》一书便是对这些方法非常有用的概括。此外,本书还在已有的文献之外提出了一种发人深省的新观念。――理查德?沃特斯《金融时报》西海岸执行主编  本书就像邀请你参加一场辩论会。在辩论中,你去寻找逐条铺开的详细论据,准备标出你认同的地方,记下矛盾之处以及那些无法贯彻到最终结果的论据,并且在你感觉是新观点的地方进行注释。这样的辩论会将值得你付出精力。  ――赫伯特?宝德《网络法》  一个生动的、可以理解的论点……告诉我们所有储存和共享的数据对我们的生活的确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  ――吉姆?威尔斯《纽瓦克明星纪事报》编辑  一本社会与技术评论方面令人着迷的书……本书探讨的是各种技术改变人类与记忆之间关系的方式,技术将我们从一个常态是遗忘(与宽恕)的社会转移到一个常态是记住的社会,现在的社会里不可能避免永久记录的衍生物。  ――菲利普?马丁 电视剧和电影导演《阿肯色民主党公报》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令人信服地表明,我们最新的现状,即遗忘之不可能,已与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个人和社会的运转方式严重违背……为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删除》一书便是开启这场讨论的一次易理解的、极富见地和警示意义的尝试。  ――卡尔林?利灵顿《爱尔兰时报》  对于那些重视信息、历史和信息透明的人而言,支持更多的遗忘显然是违反直觉的,但是作者既系统又充分地我们为什么要寻求更多的遗忘。  ――理查德?斯维茨《堪培拉时报》  令人既吃惊又着迷……《删除》一书开启了一场非常有用的讨论。  ――罗伯特?富尔福德《国家邮报》  《删除》一书提供了很多令人惊慌的例子,说明对存储在电子存储器中的私人信息的控制权如何能够落于不恰当人之手……清晰,非常好读。  ――威妮弗蕾德?嘉勒格 作家《环球邮报》  《删除》一书是最近为数众多的睿智的书之一,它温和而博学地警示我们没头没脑地步入新的数字环境不断上升的代价和风险,却又不至于引起世界末日般的恐慌……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数字技术的狂热者,同时又意识到我们在理解之前就拥抱这个强大的工具是个多么大的错误。  ――希瓦?维迪亚那桑 文化历史学家和传播学学者,弗吉尼亚大学媒体研究教授  在这本短小精悍的书中,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关注的是数字时代的一个特性:当代人已经失去了遗忘的能力。许多关于隐私的书经常提到这个特性,但是没有一本书曾详细地阐述过数字技术和全球网络带来的几近完美的存储系统的影响……一本很有趣的书,完全在聪明的读者的理解范围之内。  ――《选择》  很明显讨论已经开始,《删除》一书极有条件对此做出贡献。  ――马修?史密斯 利物浦霍普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信息社会的身份》作者
中文版序 大数据取舍之道推荐序 因意义而智慧 姜奇平第一部分
大数据时代为什么要进行信息的取舍第1章 当遗忘变成例外,而记忆成了常态:大数据时代的隐忧对于人类而言,遗忘一直是常态,而记忆才是例外。然而,由于数字技术与全球网络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被打破了。如今,过去正像刺青一样被刻在我们的数字皮肤上,遗忘已经变成了例外,而记忆却成了常态……喝醉的海盗一个没有遗忘的时代抹不掉的致幻剂阴影Google记得你的一切大数据的信息力量人类住进了数字圆形监狱让我们学会遗忘第2章
遗忘,人类的天性:人类记忆的作用与演进遗忘,是人类的天性。从古至今,人们不断尝试用本能、语言、绘画、文本、媒体、介质,来记住我们的知识。千年以来,遗忘始终比记忆更简单,成本也更低。数字时代颠覆了这一切,而我们却惊愕地发现,如果真的记住一切,不仅令人发狂,而且让人孤独绝望……人类的本能记忆语言记忆外部记忆:绘画与文本共享记忆介质记忆:摄影、磁带与胶片第二部分
大数据时代如何进行信息的取舍第3章
世界已经被设置成记忆模式:数字化记忆发展的4大驱动力人类对完整记忆的需求一直在持续上升,这让如今的世界已经被设置为记忆模式。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触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时间成本更低。这是一个几乎失去了遗忘动机的时代……小黑盒子与麦克斯存储扩展器驱动力1:数字化驱动力2:廉价的存储器驱动力3:易于提取驱动力4:全球性覆盖第4章 一个没有安全与时间的未来:数字化记忆的两大威胁在信息权力与时间的交汇处,永久的记忆创造了空间和时间圆形监狱的幽灵。广泛的数字记忆摧毁了历史,损害了我们的判断和我们及时行为的能力,让我们无助地徘徊在两个同样让人不安的选择之间:是选择永久的过去,还是忽略现在……信息富民VS信息贫民:信息控制权的威胁永恒的过去VS 被忽视的现在:时间的威胁第5章
来一场“互联网遗忘”运动:应对数字化记忆与信息安全的6大对策数字化记忆仿佛是一个诅咒,人类对它愈发强烈的依赖阻碍了我们从中学习、成长和发展的能力。而信息隐私权的维护不仅应在当下,还应在未来。如果有一天隐私权被废除,信息处理者们坐在堆积如山的个人信息中对为所欲为,那么信息隐私权还有什么意义?对策1:数字化节制对策2:保护信息隐私权对策3:建设数字隐私权基础设施对策4:调整人类的现有认知对策5:打造良性的信息生态对策6:完全语境化第6章 给信息一个存储期限:应对数字化记忆与信息安全的关键对策存储期限并不是强制性的遗忘,不是让我们被迫去选择,而是通过存储期限让我们能对信息的寿命做出应对。它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一个人类已经无意识地默认了上千年的道理:数量不等于质量,“好”信息不等于“滥”信息。cookie的警告信息的存储期限设定关于信息寿命的元信息9个月,不断缩短的存储期限设定存储期限的技术措施不是用技术删除,而是让遗忘复活谁来掌控存储期限我们需要“能衰退”的存储系统第7章 让遗忘回归常态: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的未来数字化使得存储成本的垂直下降,简便的信息提取,以及全球性访问数字记忆成为可能。在人类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我们能够使记住比遗忘更便宜更容易,也是第一次逆转了遗忘由来已久的默认状态。……
  当遗忘变成例外,而记忆成了常态:大数据时代的隐忧  对于人类而言,遗忘一直是常态,而记忆才是例外。然而,由于数字技术与全球网络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被打破了。如今,过去正像刺青一样被刻在我们的数字皮肤上,遗忘已经变成了例外,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在这个记忆已经成为常态的时代,难道每个公开自己信息的人只能永远对信息束手无策吗?我们真的想要一个由于无法遗忘,而永远不懂得宽恕的未来吗?  未来可能遭遇到的悲剧,会对我们现在的行为产生寒蝉效应。借助数字化记忆,圆形全景监狱能够随时随地监视我们。  事实上,并不是技术迫使我们去记忆。技术只是促进了遗忘的终止――而只有当我们迫切想要记住的时候,遗忘才会被终止。  喝醉的海盗  史黛西?施奈德(Stacy Snyder)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师。截止到2006 年春天,这位25 岁的单身母亲已经完成了她的学业,并且对她未来的事业充满了期待。但是她的梦想破碎了。大学校方召见了她,明确告诉她说,她不能成为一名教师,虽然她已经修满了所有的学分,通过了所有的考试,完成了所有的实习训练――而且在许多方面成绩优异。然而,她被取消了当教师的资格,理由是她的行为与一名教师不相称。  她的行为?校方指的是一张网上的照片,照片里她头戴一顶海盗帽子,举着塑料杯喝东西。史黛西?施奈德曾将这张照片放在MySpace 她的个人网页里,并且取名为“喝醉的海盗”。这张照片她是给朋友看的,也许只是为了搞怪而已。然而,在史黛西实习的那所大学里,一位过度热心的教师发现了这张照片,并上报给校方,校方认为这张网上的照片是不符合教师这个职业的,因为学生可能会因看到教师喝酒的照片而受到不良影响。于是,史黛西打算将这张照片从她的个人网页上删掉。但是危害已经发生了。她的个人网页已经被搜索引擎编录了,而且她的照片已经被网络爬虫(web crawler )程序存档了。互联网记住了史黛西想要忘记的东西。  后来,史黛西控告了这所大学,但也没能胜诉。她认为将那张照片放在网上并不能说明一名未来教师的不称职和不专业。毕竟,在那张照片中并没有显示塑料杯里装的东西,而且即便显示了,史黛西,这位拥有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也早已达到了在私人聚会上喝酒的年龄。然而,这个案例与大学是否应该给史黛西教师资格的正确性或愚蠢程度无关,而是与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有关,那就是遗忘的重要性。  一个没有遗忘的时代  有史以来,对于我们人类而言,遗忘一直是常态,而记住才是例外。然而,由于数字技术与全球网络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被改变了。今天,在广泛流行的技术的帮助下,遗忘已经变成了例外,而记住却成了常态。这种局面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对于我们个人和我们的社会而言这一局面的潜在后果是什么,以及针对这一局面,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这些都是本书关注的问题。  对于某些人而言,史黛西?施奈德的遭遇可能听起来只是个例外,但其实不然。自此之后发生了许多起非常窘迫的案例,甚至是法律诉讼――从无法让互联网忘记十多年前细微证据的知名大律师,到由于在facebook 上抱怨工作无聊而丢掉工作的英国小姑娘。截至2008 年,在MySpace 上拥有个人网页的人数超过1.1 亿,他们都和史黛西?施奈德一样。而且MySpace 并不是网民唯一青睐的社交网络网站。MySpace 的直接竞争者facebook,截止到2009 年年初,已经有1.75 亿个个人用户的在线网页。尽管facebook 与MySpace 都主要领定美国市场(虽然这种局面正在改变),但是这种现象并非仅发生在美国。Google 公司的社交网站Orkut,已经拥有1 亿多名用户,大部分用户在巴西与印度。世界各地的其他多个网站还拥有至少2 亿名用户。这些数字反映了一个更为普遍的趋势。  在互联网浪潮的第一个阶段以网络泡沫及其破灭而告终,在这个阶段中,互联网的发展都与访问信息以及通过全球网络与他人互动有关(你可以称其为Web 1.0 时代)。到2001 年,用户开始意识到互联网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接收信息的网络,而且还是你可以生成信息并与你的同龄人共享信息的网络(通常被称为Web 2.0 时代)。年轻人尤其喜欢Web 2.0 的这些性能。  到2007 年年底之前,美国的一家趋势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发现,三分之二的青少年“参与了互联网上一个或者多个范围广泛的内容创建活动”,而且在创建和共享内容上,女孩要多于男孩。每天facebook 平均每秒钟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用户的1 000 万个网络应用请求。约翰帕尔弗雷(John Palfry )与乌斯加瑟教授(Urs Gasser )曾充分论述,公开个人的信息都已经深深地嵌入了全球的青年文化中――无论是登入facebook 的次数、个人日志与评论、照片、好友状态,还是情侣关系(“恋爱中”或者“只是朋友”)、内容偏好与认同(在线照片或者“标签”)、个人的地理位置(通过“地理标签”或者类似Dopplr 的网站可获知),或者仅仅只是微博更新(比如twitter)。  随着这些年轻人逐渐长大,以及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拥有类似的特征,史黛西?施奈德的遭遇将会不断被重演,而且不仅对于整整一代人是如此,对于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如此。  抹不掉的致幻剂阴影  虽然Web 2.0 刺激了这一局面的发展,但是传统出版业在互联网力量的推动下也导致了惊人相似的结果。以安德鲁?费尔德玛的遭遇为例,这位六十多岁的加拿大心理咨询师生活在温哥华。2006 年的某一天,一位朋友从西雅图国际机场赶过来,打算穿过美国与加拿大的边境去接这位朋友,就像他之前上百次做过的那样。但是这一次,边境卫兵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询了一下费尔德玛。搜索结果中显示出了一篇费尔德玛在2001 年为一本交叉学科杂志所写的文章,在文中他提到自己20上世纪60 年代曾服用过致幻剂LSD 。因此,费尔德玛被扣留了4 个小时,其间被采了指纹,之后还签署了一份声明,内容是他在大约40 年前曾服用过致幻剂,而且不准再进入美国境内。  安德鲁?费尔德玛是一位没有犯罪记录、有学问的职业人员,他知道当年服用致幻剂时是违反了法律,但是他坚称自1974 年以来就一直没再服用过。当边境卫兵拦下他时,这件事已经过去快40 年了。对于费尔德玛而言,那是他生命中一段早已远去的时光,一个他认为已被社会遗忘了许久、与现在的他完全不相干的过错。但是,数字技术让社会遗忘的能力已经丧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完善的记忆。  有人会说,史黛西?施奈德的痛苦主要是由她自己造成的。她将她的照片放在自己的网页上,并且加了一个引发歧义的标题。或许,她并没有意识到全世界都能找到她的网页,而且在她删除照片很久之后可能仍然能够通过互联网档案访问她的照片。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员,她也许应该更谨慎地考虑一下哪些内容可以在互联网上公开。不过,安德鲁?费尔德玛的遭遇却与她不同。快七十岁了,他可不是十几岁的互联网发烧友,而且可能从来没预料到,他在那样一本晦涩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居然能在全球化的网络上如此容易地被找到。对他而言,成为数字化记忆的受害者完全是一个可怕的突然袭击。  但是,即便史黛西与安德鲁能预见这个结果,难道这就意味着每个自己公开信息的人永远都对信息束手无策吗?关于互联网是否会遗忘这种信息以及何时遗忘,难道我们没有发言权吗?我们想要一个由于无法遗忘而永远宽恕的未来吗?  现在,青春期时一个愚蠢的错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这个不良纪录的阴影会一直笼罩着他们的余生。”家庭教师协会(PTA )的联合主席凯瑟琳?戴维斯(Catherine Davis )评论说。如果我们不得不担心,关于我们的所有信息将会被保留比我们的寿命更长的时间时,我们还会对琐碎的流言蜚语发表我们的观点吗?我们还会轻松地分享个人的经历吗?我们还敢做出各种政治评论吗?或者我们将会进行自我审查吗?完善记忆的寒蝉效应会改变我们的行为。史黛西与费尔德玛表示,今后将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谨慎行事。“当心你发布在网上的信息。”史黛西说。而费尔德玛则更加富见地地感叹,“我要警告所有人,你留在网络上的电子足迹将在某一天对你造成伤害。那是无法被擦除的。”但是不再遗忘的后果,比人们多年建立并维护的声誉遭受一次正面攻击的后果要深远得多,也更让人苦恼。如果我们过去所有的行为,无论是否违法,都一直存在,那么当我们的思考与决策时,怎样才能从自己的过去中解脱出来呢?完善的记忆可能使我们对待他人像对待我们自己那样不宽恕吗?  尽管如此,史黛西与费尔德玛仍然自愿地公开关于他们遭遇的信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也需要为这种公开的后果承担责任。然而,我们往往在公开自己的信息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我们正在“公开”自己的信息。  ……
  大数据取舍之道  几乎没人能够想象,没有了互联网的世界将会怎样。互联网赋予了公民权利,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率,带来了不计其数的创新爆发。数以亿计的人使用互联网购物,便捷轻松地与人沟通,分享观点。  然而,互联网的全球化意味着,完整的数字化记忆以及“记住成为常态”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不仅存在于伦敦和旧金山,在北京和上海也同样令人关注。跨越了地理上的界线,完整的数字化记忆正在挑战着我们所有人。因此,本书所传达的信息对于亚洲的互联网用户同样也很重要。  有人认为,完整的数字化记忆在非民主社会更加危险,因为非民主社会中公民无法直接限制政府利用从网上收集到的海量私人信息。但是,这种观点却遗漏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大量数字化的私人信息不仅可能在今天被滥用,在几年甚至几十年仍然可能被滥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是否生活在民主社会,与数字化记忆是否被滥用并无必然关系。如果私人信息被抓取后,以数字形式在未来被储存了很久很久,那么,即便生活在民主社会,它仍然像一颗定时炸弹――因为,未来任何非民主政府都可以利用这极具价值的信息权力宝藏。  假设真正的危险并非来自于政府机构滥用信息权力,而是来自于巨大的商业机构――这些商业机构借助自己位于全球信息流中战略瓶颈的优势地位,获得我们相当多的私人信息流,那么又将会怎样呢?就像对政府那样,我们只能希望,像Google 和facebook 这样的巨型网络公司能够清楚地知道,他们对于收集并保存的几十亿项私人信息所负有的责任。  我们不知道未来将会怎样:会拥有哪种形式的政府,什么样的商业平台以及他们会以何种目的去挖掘自己积累的私人信息宝藏?他们会不会滥用我们的私人信息?正因如此,我们要开始思考减少我们的数字足迹:不是通过戒掉互联网,而是通过塑造互联网及其服务,以使得数字信息能够真正在一段时间之后被渐渐遗忘。如此看来,数字化记忆给所有互联网用户带来了一连串的挑战,不管他们生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这也许是我们需要牢牢记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信息。我不是新勒德分子, 不鼓吹与全球互联网断开连接。我的建议恰恰相反,那就是:充分运用互联网使其发挥全部潜能;并且,通过给互联网设置遗忘的功能,以确保互联网被那些大权在握之人当作工具滥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让互联网一直充当创新、沟通和赋予权利的工具。  我在书中描述过的许多情况每天仍然在发生:被互联网抓取到的信息量在突飞猛进地增加。在2000 年,世界范围内绝大部分信息是以模拟形式记录的,而今天,世界上90%以上的信息是数字形式的――因此能够毫不费力地进行存储、加工、操作和发送。  不仅在电脑上浏览互联网时如此,智能手机里的多种传感器也是如此。它们能够抓取日期、时间、地理位置,甚至是从汽车的加速度、行驶方向到大气压强等一切信息。  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使得置于床垫下面的智能手机能够获取我们的夜间睡眠模式,而嵌在小手镯里的芯片能够记录我们的运动。  一家美国运动服装公司现在甚至在出售拥有内置显示器的滑雪眼镜,这款眼镜不仅能够捕捉我们的位置以及我们滑下坡时的速度,而且还能告诉我们要找的朋友在哪里。  这一切都很重要,运用强大的统计工具,我们能够理解抓取到的大量数据,而且能够提取其中一些潜在的价值。“大数据”运动就像互联网一样,将会在世界和社会的运转方式上带来跨越式的变革。借助大数据,我们会有更好的医疗措施,更少的意外事故,更高效的市场格局,以及对社会更好的理解与认知。但是,“大数据”也会增加抓取更多数据以及将它存储更长时间的压力,对数据的过分痴迷会让人唯恐丢失一些可能获得的潜在价值。  在这个背景下,完整数字化记忆的隐患需要的不仅仅是重复提醒――它们需要被不断强调!我相信,《删除》将会在未来很多年对我们理解互联网具有深远的价值。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互联网一直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智慧源泉,而非大权在握之人赋权的工具。而且,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不必害怕我们会失去隐私,会失去人性化的生活与行动。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所以我会乐观地号召所有人,要在大数据时代始终记得遗忘的美德。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国牛津,2012 年11 月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第一章
第一章 当遗忘变成例外,而记忆成了常态对于人类而言,遗忘一直是常态,而记忆才是例外。然而,由于数字技术与全球网络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被打破了。如今,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皮肤上,遗忘已经变成了例外,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在人人都声称需要隐私权、但人人并不真的在乎隐私的时代,如何记忆,又怎样遗忘,构成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洞察中国社会数字化进程第一人  大数据刚刚兴起,在你被数据灌满之前,先教你如何删除,省得你的硬盘和大脑,在数据海啸到来后,成了无用信息的垃圾场。这就是《删除》的意义所在,大数据因有意义而变得智慧。删除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删除,也就是知道你需要保留的东西。  ――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  网络现已成为人类社会共有的大脑。与人类大脑不同的是,人类可以选择性地将不喜欢的东西放在难以提取的角落,而网络则不会。所以网络已经成为塑造我们生活方式的双刃剑。我个人选择积极地利用这把剑。  ――李淼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如果说信息的收集、存储与加工将所有人置于数字圆形监狱的中央,那么,遗忘能力的丧失就是圆形监狱形成的原因。维克托对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了逐条分析,并提出了在数字世界为遗忘寻得一席之地的可行方法。  ――大卫?克拉克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教授  《删除》对遗忘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进行了广博而又深远的剖析,同时也解释了遗忘如何因为数字技术和全球网络的发展而从常态变成了例外。这本书值得所有人阅读。  ――保罗?施瓦茨
国际著名信息隐私权专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教授  维克托的论述十分精彩,技术已经减弱了我们的遗忘能力,这一变化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删除》提出了一个我们从战略上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激发了一场我们必须要进行的辩论。  ――劳伦斯?莱斯格
斯坦福大学互联网与社会中心创办人,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  维克托将对于“隐私”的讨论拓展到了时间维度。他提出的“数字遗忘”概念,颠覆了社会学家、技术专家与政策制定者对个人自主权的定义方式,并且告诉我们,在技术篡夺了人类遗忘的特权时如何保护个人自主权。  ――菲利普?埃文斯
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副总裁  《删除》是一本信息量极其丰富又令人愉快的书,是一本你看后将不会遗忘的书。《删除》提供了一种彻底但又富人情味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在数字痕迹被终生保存的世界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这些问题已经超越了隐私问题的范畴,并触及社会和个人如何行事,如何记忆和学习的核心问题。  ――约翰?希利?布朗
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信息的社会生命》作者  《删除》一书针对大量储存我们日常生活信息的数字文档所造成的新困境,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哲学观点。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商业和技术方面的背景,使他对数据的持久储存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富有创见和新颖的应对策略,极具价值。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删除》很值得一读,因为他和他的书不仅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所创建的数字记忆的永恒性,而且也促使我们去思考记忆无止境的累积可能预示着什么。  ――保罗?杜吉德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在《删除》一书中,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与数字记录的短暂性相比,我们应该会更多地被数字记录徘徊不去的特点所困扰。  ――《华尔街日报》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对技术的力量,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对时间的解释提出了疑问……他运用大量当代心理学理论去说明,我们个人和社会都有义务去改写或清除过去的元素,否则它将使我们在当下无法动弹。  ――弗雷德?特纳 斯坦福大学副教授《自然》杂志  若要发起一场关于此问题的深入辩论,没有比他更好的发起者了。  ――《科学》杂志  一本令人着迷的书。  ――克莱夫?汤普森 专栏作家《连线》杂志  《删除》一书讲的是遗忘,更具体地说,讲的是遗忘的终止及其导致的风险……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解决方案:给电子文件设置有效期限。这能防止电子文件永久存在,并防止成堆的大多数毫无用处乃至可能有害的细节信息淹没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当我们在想要记录自己的生活并使其不朽的欲望和保持活力与理智的需要之间游走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个方案。  ――亚丁?杜达伊 以色列经科学家《新科学家》杂志  多种方法能够或者可能能够被用来应对信息过于丰富造成的后果,《删除》一书便是对这些方法非常有用的概括。此外,本书还在已有的文献之外提出了一种发人深省的新观念。――理查德?沃特斯《金融时报》西海岸执行主编  本书就像邀请你参加一场辩论会。在辩论中,你去寻找逐条铺开的详细论据,准备标出你认同的地方,记下矛盾之处以及那些无法贯彻到最终结果的论据,并且在你感觉是新观点的地方进行注释。这样的辩论会将值得你付出精力。  ――赫伯特?宝德《网络法》  一个生动的、可以理解的论点……告诉我们所有储存和共享的数据对我们的生活的确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  ――吉姆?威尔斯《纽瓦克明星纪事报》编辑  一本社会与技术评论方面令人着迷的书……本书探讨的是各种技术改变人类与记忆之间关系的方式,技术将我们从一个常态是遗忘(与宽恕)的社会转移到一个常态是记住的社会,现在的社会里不可能避免永久记录的衍生物。  ――菲利普?马丁 电视剧和电影导演《阿肯色民主党公报》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令人信服地表明,我们最新的现状,即遗忘之不可能,已与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个人和社会的运转方式严重违背……为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删除》一书便是开启这场讨论的一次易理解的、极富见地和警示意义的尝试。  ――卡尔林?利灵顿《爱尔兰时报》  对于那些重视信息、历史和信息透明的人而言,支持更多的遗忘显然是违反直觉的,但是作者既系统又充分地我们为什么要寻求更多的遗忘。  ――理查德?斯维茨《堪培拉时报》  令人既吃惊又着迷……《删除》一书开启了一场非常有用的讨论。  ――罗伯特?富尔福德《国家邮报》  《删除》一书提供了很多令人惊慌的例子,说明对存储在电子存储器中的私人信息的控制权如何能够落于不恰当人之手……清晰,非常好读。  ――威妮弗蕾德?嘉勒格 作家《环球邮报》  《删除》一书是最近为数众多的睿智的书之一,它温和而博学地警示我们没头没脑地步入新的数字环境不断上升的代价和风险,却又不至于引起世界末日般的恐慌……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数字技术的狂热者,同时又意识到我们在理解之前就拥抱这个强大的工具是个多么大的错误。  ――希瓦?维迪亚那桑 文化历史学家和传播学学者,弗吉尼亚大学媒体研究教授  在这本短小精悍的书中,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关注的是数字时代的一个特性:当代人已经失去了遗忘的能力。许多关于隐私的书经常提到这个特性,但是没有一本书曾详细地阐述过数字技术和全球网络带来的几近完美的存储系统的影响……一本很有趣的书,完全在聪明的读者的理解范围之内。  ――《选择》  很明显讨论已经开始,《删除》一书极有条件对此做出贡献。  ――马修?史密斯 利物浦霍普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信息社会的身份》作者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秦诸子选读课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