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中间开个小门开放式厨房好不好好

无标题文档
1.北京四合院
学生姓名:曾钦芳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北京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墙习惯用磨砖、碎砖垒墙,所谓
"北京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全用青灰抹顶,称"灰棚"。
  北京冬季和春季风沙较多,居民住宅多用门帘。一般人家,冬季要挂有夹板的棉门帘,春、秋要挂有夹板的夹门帘,夏季要挂有夹板的竹门帘。贫苦人家则可用稻草帘或破毡帘。门帘可吊起,上、中、下三部分装夹板的目的是为增加重量,以免得被风掀起。后来,门帘被风门所取代,但夏天仍然用竹帘,凉快透亮而实用。
  北京四合院讲究绿化,院内种树种花,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爱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树多是枣树、槐树。花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
  四合院一般是一户一住,但也有多户合住一座四合院的情况,多为贫困人家,称为
"大杂院"。
  对四合院的布局、结构、材质、装饰等等都有细致的调查,而且能结合北京的地域、气候特征进行介绍,做得很好!
2. 客家土楼
学生姓名:曾毅颖
  土楼是福建客家人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建造土楼,就地取材,用当地的粘沙土混合夯筑,墙中每10cm厚层布满竹板式木条作墙盘,起到相互拿力的作用,施工方便,造价便宜。
  从土楼建筑本身来看,永定客家土楼的布局绝大多数具备以下3个特点:
  (1)中轴线鲜明,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等尤为突出。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圆楼亦相同,大门、中心大厅、后厅都置于中轴线上。
  (2)以厅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且有主厅。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3)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个别。
  很好!所拍摄的田野照片可以展现客家土楼的全貌及其周围环境,对土楼特点的介绍清晰全面。
3. 藏族帐房
学生姓名:程灿辉
  藏族民居主要有碉房、帐房两大类。我想介绍的是后者。帐房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显的标志。
  该同学对藏族帐房进行了全面而生动的概括性介绍。这是一份不错的作业。假如能够结合图片,按照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对藏族毡房进行介绍,分析图片中的帐房属于哪一种,帐房上的图案是什么等,那么这份作业会增色不少。
4.徽州民居
学生姓名:温志勇
  建筑只所以称得上是艺术,就必然具有自己独特的造型,独特的风格。徽州古民居建筑只所以享誉海内外,成为徽派,一方面是他保留的完整性,风格的统一性,造型的多样性,形式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在于他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徽州人崇尚自然美,追求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和统一。这就集中体现在徽州建筑的风水美。徽州古民居建筑,由于地跨江淮的特殊地理位置,处于北方与南方两大建筑风格的交汇融合地带,受楚文化、吴越文化、两淮文化、建安文化、桐城文化、徽商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建筑格局和建筑艺术。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们一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
  制作中的细活:
  1. 明展明挂:为绘工精细富丽的一种
  2. 勾金:笔蘸金粉或银粉勾出图案
  3. 花金:是彩绘后的再加工,用木制花型戳子,拓上金或银色花纹,现所见花戳子约三十几种,分服饰花、帽花、衣角花、袖口花
  4. 印金:印过墨线和彩绘后,再用原印版复印一遍胶水(脸手除外),然后撒上金粉或银粉,扫净余粉后即显出金线或银线
& && &制作中的粗活:
  1. 水墨:讲究笔墨烘染和淡雅的色调
  2. 常形,力求设色单纯
  3. 填水脚:即寥寥几笔大写意,是绵竹年画的特色绘法
  能够根据地理、历史环境进行调查介绍,这一点做得很好,但调查还不够细致深入,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好。
5. 羌族碉楼
学生姓名:刘亚锋
  碉楼是羌族建筑中颇有特色的一种,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过去羌族人民建造碉楼是为了防御的目的,后来它逐渐成为羌族居住的普遍形式。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几种形式,一般为二至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也有高达十三四层的碉楼。
  这种碉楼坚固、实用。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尺许,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碉楼的建筑技艺非常高超。它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该同学的本篇介绍能够追古溯今,对碉楼的介绍也较为细致到位。照片选景不错,能够让人看到碉楼全貌和各层的功用,美中不足是图片不够清晰。摄影是记录民俗的一种重要手段,应加强该方面的学习。
6. 苏州民居
学生姓名:邵改红
  苏州民居外观除了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并没有太多讲究,但是非常看重内部装饰,砖雕、木雕非常文雅,不像安徽民居讲求繁复。苏州园林其实就是古民居的延伸,是大宅里的花园,苏州人不爱露富,再漂亮的园林都是只开个小门进去。
  苏州民居有面水、临水、跨水三类布局。
  面水民居,建于滨河街巷一侧,岸植垂柳,铺以石栏;面水取齐,宅院深幽;宅前屋后,皆通河道;门前河面,俱覆石阶;取水系舟,一应便利。
  临水民居,筑于河渠与街道平行的中间地段,紧贴河道,迭石作基;临河建宅,布局紧凑,形成“楼台俯舟楫”、“白墙青瓦水中映”的景观。
  跨水民居,以半桥半坡依托,或横跨桥之两端筑于其上,一宅一桥,被碧波托起,如出水莲,亭亭玉立。
  从面水、临水、跨水三种布局介绍苏州民间的特点,清晰简洁。所拍摄的照片也很能体现苏州民间的特点。
7. 傣家竹楼
学生姓名:樊巧玲
  竹楼是傣家人世代居住的居所,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住宅。  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这里的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北部为山地,东部为高原,西部却为平原。全区气候差别也大,山地海拔达1700米,属温带气候;平原海拔750-900米,属亚热带气候;有的河谷平原,海拔只有500米,已经属于热带气候了。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没有四季的区分。所以在这里,干栏式建筑是很合适的形式。由于该地区盛产竹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粗竹子做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
  傣家竹楼造型美观,外形像个架在高柱上的大帐篷。它那美观的楼顶,传说里称之为“诸葛亮的帽子”。竹楼的平面呈方形。底层架空多不用墙壁,供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设火塘,是烧茶做饭和家人团聚的地方;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前廊是白天主人工作、吃饭、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风;晒台是主人盥洗、晒衣、凉晒农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这一廊一台是竹楼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样的竹楼一防潮湿,二散热通风,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击。因为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傣家人喜欢在竹楼周围载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等,使村寨充满诗情画意。
  傣族多信佛教而且迷信禁忌也多,几乎村村都有佛寺。规定在佛寺的对面和侧向不许盖房子;民房的楼面高度不许超过佛寺中佛像坐台的台面。由于经济上的悬殊差别,村里百姓的住房本来在大小和质量上无法与头人相比,但还在建房上作了许多规定,如劳动百姓的住房不能建瓦房,不准做雕刻装饰,廊子不许作三间,堂屋不能用六扇格子门,甚至楼梯也不许分作两段,楼上楼下的柱子不能用一根通长的木料,还不得用石头柱础等等。这种种限制的确也影响了民居建筑在技术上的发展,使大量民居不可能保持很长的寿命。
  这份作业完成得很漂亮。它的亮点在于该同学采用了整体观的视角。她不仅描述了一种建筑,而且阐述了这种建筑存在的背景,包括生态背景和文化背景,是生态条件决定了傣家人住建干栏式住宅,用竹子做制作民居的材料,是文化中的宗教成分决定了民居的建造有一些禁忌。
  有个别地方要注意,文中有“傣族多信佛教而且迷信禁忌也多”这样一句话,“迷信”一词要谨慎使用,我们不能随意对一种文化进行价值判断。
8. 四川民居
学生姓名:刘芳
  四川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少雪,风力不大,雨水较多。于是平房瓦顶、四合头、大出檐成为民居的主要形式。阁楼亦成了贮藏隔热之处。
  由于多山,山区民居不十分讲究朝向,因地制宜,且天井纵深较浅,以节省用地面积。四合院住宅的屋顶相连,雨天可免受雨淋之苦,夏日不致使强烈的阳光过多射入室内。而且宅出檐及悬山挑出很大,也可防止夹泥墙或木板墙、桩土墙遭雨水冲刷。
  四川民居多为穿斗式屋架。这里的人们在建造民居时善于利用地形,因势修造,不拘成法。常常在同一住宅中,地平有数个等高线。住宅基地的退台有横向、有纵向,造成屋顶高低的配合。加上屋檐一般不高,绿影婆娑,润泽可悦,使人感到温适而明快。
  能够注意到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对民居的特点也有所介绍,但调查过于笼统概括。希望下次能做得更具体细致。
9. 苗族吊脚楼
学生姓名:孙瑞娟
  在凯里苗族山寨,人们居住的是吊脚楼。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抱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
  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
  该同学的作业优点是选取了一个地方的吊脚楼进行介绍,这样不会给人泛泛而谈的感觉。但是在读该文的过程中,感觉逻辑不够清晰。应加强写作功夫。有个别必要的知识点没有提及,比如这次有同学介绍了傣族的竹篓,它属于“干栏式建筑”,而“吊脚楼”是属于“半干栏式建筑”的。请继续努力。
学生姓名:王付平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十分适宜居住生活 。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从外面看4孔要各开门户, 走到里面可以发现它们有隧道式小门互通顶部呈半圆形,这样窑洞就会空间增大。窑洞一般窑壁用石灰涂抹,显得白晃晃的,干爽亮堂。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在炕的一头都连着灶台,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炕周围的三面墙上一般贴着一些绘有图案的纸或拼贴的画,陕北人将其称为炕围子。炕围子是一种实用性的装饰, 它们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摩擦, 还可以保持清洁。为了美化居室, 不少人家在炕围子上作画。这就是在陕北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炕围画。陕北窑洞的窗户比较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纸装饰。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 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阳光可以自由地透进来。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的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对于窑洞的建筑环境、结构、内部环境、优点的调查介绍都很具体,如果能简略介绍一下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的窑洞就更完美了。
11. 壮族麻栏
学生姓名:杨美军
  壮语称房屋为“栏”。“麻栏”是指壮族居住的一种房屋。这种建筑有长期发展历史。原始的麻栏比较简单,只是在大树杈上架木搭棚居住,史称“巢房”,或是下部敞空,称为“干栏”。现在完整的麻栏建筑,全用木料建成,它以粗长的圆木为立柱,下垫长约一米的石柱,以防立柱腐朽。立柱上凿榫连以纵横木条,中层铺垫木板;屋顶作悬山式,过去多以瓦、草或树皮覆盖,现多用瓦,左右及后墙壁以小木条为骨,以稻草拌泥糊其上。麻栏分上、下层和阁楼三个部分。下层存放杂物、饲养牲畜;上层住人;阁楼上储存粮食和放置家具杂物。同时,在上层往往另建有望楼、挑楼、抱厦、偏沙等。挑楼是利用出挑来争取空间,扩大使用面积。抱厦作望楼的扩大部分,突出于干栏的前部。偏沙相当于半个开间,多设在一年之中风来得最多的方向,以增强干栏的侧向抗风力,一般作次要卧房或辅助房间。此外,在火塘间的近处室外的向阳面,还设有晒排,供洗涤晾晒等用。整座干栏除正门外,上层侧后都开有便门,可通屋后山地。
  麻栏建筑具它的独特优点:一是就地取材,使用山区盛产的木料;二是住房多靠山坡,不占农田,依坡筑“栏”,对于高低不平的山坡极为适用;三是人居住在上层,可获得较好的通风条件和日照,避免潮湿。家畜和家禽及野兽不易登堂入室,既不受干扰又安全。底层除用禽畜圈舍外,还可以腾出地方存放柴草、杂物,有“一栏多用”的好处。但在人畜同“栏”的情况下,如处理不当,下层禽畜粪便气味及一些蝇蚊病菌等会影响生活环境。现许多地方已人畜分居,不再把禽畜放置于下层,这使“麻栏”建筑和使用上又进一步。
  按照习俗,各地壮族在房屋建筑前,要请地理先生看风水,卜吉凶,择地建房。开图动工,立柱安梁架椽檩,也须选择吉日,以趋利避凶。新房落成,先将神龛、牌位、香炉迁入新居,杀猪祭敬祖宗。之后,亲朋好友云集,把酒祝贺。
  今日,随着壮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许多“麻栏”的身份已由民居转化为旅馆:一楼是餐厅及观看电视的地方,二楼被间隔成一间间小房间,招待客人,房价由15元至50元不等。
  本文优点是不只介绍了壮族“麻栏”这种建筑,还提到了一些与其相关的建筑习俗,并且介绍了今日在旅游业的冲击下“麻栏”用途的变化。很多同学选择“干栏式建筑”作为本次作业的主题,与其他同学相比,该同学的长处是他还比较细致地介绍了“干栏式建筑”的附属建筑,如挑楼、抱厦等。但是,本文也有一点不足之处,它没有提到壮族“麻栏”与其他干栏式建筑相比有何特色。
12. 船形屋
学生姓名:张冰
  船形屋是聚居在海南五指山中的黎族的传统民居。黎族为纪念渡海而来的祖先,故建造船形状的住屋。它是原始的干栏式住宅,因门开左右、形如船蓬而得名。船型屋最初分上下两层。居者沿竹梯而上,上层住人,下层用于饲养家畜。随着汉族迁徙海南和生产力的提高,黎族的船形屋开始有高架与低架(落地式)之分,拱形的人字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芭草或葵叶,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上,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其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而且能就地取材,拆建也很方便。鉴于这些优点,船形屋得以世代流传下来。
  位于东方市江边乡的白查村,至今完整地保留着船形屋群。村子三面环山、中间平坦,有河从中穿过,满眼的船形屋在阳光下泛着金色,映衬着高高的椰子树和矮矮的篱笆墙。呈现着不加雕琢、浑然天成的古朴之美。村里船形屋的样式结构几乎一致:墙体用泥土筑成,屋形狭长、屋檐低矮。大多数的船形屋长14.7米,宽6米,屋高3.2米。房子分为前后两节。四壁用树枝扎成方格形,用稻草和泥糊墙。前后两个门用木板制成,房屋有宽大前庭和后院。村里大多数人还延续着船形屋的建筑技艺。黎族女孩到了15岁,父母或者兄弟就帮她盖一间“人”字形的茅草屋――隆闺,男孩则多是自己盖。隆闺一般建在村头或者村尾的僻静处,或者紧挨父母住房搭建,是黎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
  既有整体的调查,也有针对白查村这个具体个案的调查,富有地方特色,是一篇很好的作业。
维吾尔族民居
学生姓名:周海刚
  维吾尔族所在的新疆属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很大,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该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所以,这里的建筑必然会受到当地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维族的传统民居以土坯建筑为主,多为带有地下室的单层或双层拱式平顶,农家还用土胚块砌成晾制葡萄干的镂空花墙的晾房。住宅一般分前后院,后院是饲养牲畜和积肥的场地,前院为生活起居的主要空间,院中引进渠水,栽植葡萄和杏等果木,葡萄架既可蔽日纳凉,又可为市场提供丰盛的鲜葡萄和葡萄干,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院内有用土块砌成的拱式小梯通至屋顶,梯下可存物,空间很紧凑。
  还有一种“阿以旺”式住宅,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平面布局灵活,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开天窗,有起居会客等多种功能,后室称冬室,做卧室,一般不开窗。
新疆民居的结构虽以土胚墙为主,但随着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在构造上还是有若干差别。例如,北疆的昌吉、伊犁地区,降雨量较多,民居土胚墙就多用砖石做基础和勒脚,天山南麓的焉耆地下水位高,人们就采用填高地面地基的做法,并在基础与墙身结合处铺一层苇箔做防潮层,以防土胚墙受到水的侵蚀。吐鲁番地区几乎终年无雨,墙体就全用土胚砌筑,用不着砖石基础和勒脚了.
    新疆民居的屋盖多用土胚拱券,以满足夏季隔热冬季防寒的要求。阿以旺式住宅则用密梁平顶,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多的回族民居,多喜用内地木构架起脊的屋顶,平面布置也采取四合院、三合院形式,和汉族的住宅没有多大差别。
    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喜好清洁,很重视沐浴,特别讲求水源的洁净。在没有渠水可引的地方,几乎每户都在庭院自打一口井,并严格保护水源,使其不受污染。
    为了在节日举行宗教仪式活动和接待亲友,每户居民通常都有一间上房,一般在西面,最少是两开间,使用面积约30~40平方米。考虑到人群聚散和空气流通,常设内外两重门,房中有一个通长的大火坑,火坑对面的墙壁悬挂着古兰经字画或麦加圣地图画,便于老年人做礼拜。
    在建筑装饰方面,多用虚实对比,重点点缀的手法,廊檐彩画、砖雕、木刻以及窗棂花饰,多为花草或几何图形;门窗口多为拱形;色彩则以白色和绿色为主调,表现出伊斯兰教的特有风格。
  该同学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对维吾尔族民居进行了介绍,他注意到了由于民族、宗教、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维吾尔族民居的整体风格统一、细节处多样的建筑特色,值得表扬。假如在介绍每种风格的建筑时都能附一张相应的图片,就更完美了。
学生姓名:杨柳葵
  蒙古包是蒙古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因为很容易拆装,有利于放牧时搬迁流动。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
  蒙古包也称“毡包”。蒙古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一种用厚羊毛毡制成的圆形凸顶房屋。分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牧区多建移动式。通常高约2.5米,直径4米。包顶有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于游牧等特点。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水泥、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
  目前蒙古包大多用在内蒙古草原旅游区,有着蒙古民族特色。并发展特色农业。
  调查得比较全面,但不够深入具体。第三部分蒙古包的组成部分和原料还有很大的调查发展空间。
山西民居―乔家大院
学生姓名:韦柳红
  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山西民居中,最富庶、最华丽的民居要数汾河一带的民居了,而汾河流域的民居,最具代表性的又数祁县和平遥。
  祁县在山西太原南面,位于晋中。祁县城中竟有40多个多进豪华院落留存,而这里民居之所以品质高,是因为从明朝起,许多祁县人便外出经商,致富返乡后,便在自己的故里纷纷大兴土木,营造住宅。
    祁县城里的民居完全具备山西民居的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外墙高,从宅院外面看,砖砌的不开窗户的实墙有4、5层楼那么高,有很强的防御性。二是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无论厢房还是正房、楼房还是平房,双坡顶不多。由于都是采用单坡顶,外墙又高大,雨水都向院子里流,也就是"肥水不外流"。三是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院门多开在东南角。
    乔家大院它位于祁县的乔家堡村。“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这是黑漆门扇上一幅鲜亮的铜对联。乔家大院的建筑装饰到处浸透着治家之道。乔家大院并非想象中的那种普通的院子,它实际上是一座城堡。乔家大院的大门像一个城门,门上悬挂着的灯笼还是拍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时留下的。乔家大院其实是在一个方形的城堡内,中间有一条巷道,巷道的一头是大门,对准大门的另一头是祠堂。巷道的左右各有3个大门,共有6个院落,每个院落中又是两三进的小院,院子左右两侧还有侧院,房屋共计313间,这样一个复杂的平面,组成了一个富有变化的建筑空间。
  与乔家大院对应的渠家大院,位于祁县县城东大街路北,是清末民初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晋商翘楚渠源浈的宅院。大院占地5217平方米,内分8个大院,中套19个四合式院落,共有房屋240间。大院外观为城堡式,墙头有垛口式女墙。宽敞高大的阶进式大门洞,上面高耸着一座玲珑精致的眺阁,显得巍峨壮观。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乔家大院的调查来展现山西民间的风格特征,形象具体,而且有地域的横向延伸和历史的纵向延伸,是一份优秀的田野调查作业。
纳西族民居
学生姓名:朱涟漪
  纳西民居的平面组合形式为方形或长方形,外形较为规整,常见的主要有“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两重院、两坊房、一坊房等。人们采用最多的形式是"三坊一照壁"这种形式。
  所谓“三坊一照壁”,即指正房较高,两侧配房略低,再加一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上端深长的“出檐”,具有一定曲度的“面坡”,避免了沉重呆板,显示了柔和优美的曲线。墙身向内作适当的倾斜,这就增强了整个建筑的稳定感。四周围墙,一律不砌筑到顶,楼层窗台以上安设“漏窗”。为保护木板不受雨淋,大多房檐外伸,并在露出山墙的横梁两端顶上裙板,当地称为“风火墙”。为了增加房屋的美观,有的还加设栏杆,做成走廊形式。最后为了减弱“悬山封檐板”的突然转换和山墙柱板外露的单调气氛,巧妙应用了“垂鱼”板的手法,既对横梁起到了保护作用,又增强了整个建筑的艺术效果。通过对主辅房屋、照壁、墙身、墙檐和“垂鱼”装饰的布局处理,使整个建筑高低参差,纵横呼应,构成了一幅既均衡对称又富于变化的外景,显示了纳西高超的建筑水平。“三坊一照壁”这种形式有许多优点:第一,集中在一个院落里生活较方便;第二:有利于光照、通风;第三,便于饲养家禽、牲畜;第四,便于绿化、美化环境;第五,利于防止偷窃。
  该同学在介绍纳西族民居建筑时抓住了其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三坊一照壁”并对它进行了生动鲜明的介绍,这一点做得不错。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在去调查和了解一种建筑文化时,不应仅拘泥于观察建筑风格或特色本身(尽管这也是民俗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还应观察建筑文化的其他侧面,比如建筑习俗等。这一点也应引起其他同学注意。
学生姓名:谢丹
  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各民族的居室住宅自然形成以防寒为主的特点。满族多居住在山区谷地,尤其注重御寒防冷的问题。并因此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住习俗。
满族早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时期,其居住条件非常简陋。至今,在某些偏远山区,还有一些人住在原始的“地印子”、“马架子”里。“地印子”,是满族人冬天居住,一般建在向阳山坡,向下挖土为墙,上面盖上树皮、山草。室内有锅灶、火炕。保温、取暖效果好。“马架子”是满族人夏季居住的场所,一般建在林内,借用一些树桩,在树桩上用木铺地,上面搭上人字型架子,再覆盖以树皮、山草防雨。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各民族交往、学习,满族人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习俗。他们以当地的建筑材料,修建了泥坯草房、青砖瓦房和夹用石料的房屋。正房面南,3间或5间,东西厢房各2间或3间。富庶人家还有门房(三间,中间为过道)、影壁墙等。
  “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座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满族人的居住特点。口袋房是指3间房多在最东面一间南侧开门或5间的在东起第二间开门。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做“口袋房”。开门的一间称“外屋”、“堂屋”;西面屋又称“上屋”,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字型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其中西炕为满族人家放祖宗匣子的地方,是不许坐人的。火炕是满族人家住房主要的取暖设备(宫廷内还有火地、火墙),东屋是小字辈住房;北方汉族盖房屋,一般将烟囱设在房脊上。而满族却将烟囱坐落在房西或房后地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烟囱相连。这也叫“跨海式烟囱”。
  满族建筑的门窗也有特点,门是独扇的木版门,有木制的插销;内门是双扇木版门。外屋靠门侧有一个小窗,俗称“马窗”。每窗分上下两层,上层糊纸,可向内吊起;下层为竖着的二三格,装在窗框的榫槽,平时不开,但可随时摘下。窗棂格一般有方格型,梅花型,棱型等多种几何图案。糊窗所用的窗纸是一种叫“豁山”的纸,满语称为“摊他哈花上”,汉译为麻布纸或窗户纸,是用破衣败絮经水沤成毳绒,再在致密的芦帘上过沥摊匀,经日晒而成的。这种纸坚韧如革,可用作写牍,但最主要的是用于糊窗户。这种纸应糊在窗户的外边,一方面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另一方面可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落。窗纸糊上后,还要淋以油,这样,既可增加室内的亮度,又可以使窗纸坚久耐用。“窗户纸糊在外”也就成为满族(关东)三大怪之一了。
  满族人家院内东南侧立有“索仑杆”,上面有斗,是满族祭天用的。斗内日常放些粮食、肉类喂乌鸦,传说乌鸦曾经救过老罕王努尔哈赤。
  你对满族民居的介绍细致而生动,成功地引入了谚语、当地人的称呼甚至传说等地方话语。照片也反映了文章中介绍的关键内容。由这篇小文,可以看出你的专业基础非常扎实。继续保持!
18. 青海庄廓
学生姓名:陈帅
  北方民居的四合院,在青海人们把这种院子叫“庄廓”。开始筑院墙则叫做“打庄廓”。打庄廓有很多讲究,先请风水先生勘测地势,选择吉日。吉日良辰的清早,亲友邻舍一齐帮忙“栽墙”,也就是开始夯筑。夯筑的板子非常宽厚,四块为一副,从两边轮换上翻,一次为一板。所以,青海“花儿”中唱道:“高打的庄廓十八板,不高了再加上两板。”如果筑起来的墙一再颓倒,就说挖到“太岁”头上了,就要请阴阳先生祈祷攘解。如果在旁边挖出蛇和青蛙之类,则要很恭敬地赶到一边去,因为这些动物很可能就是“太岁”的具体显形之物。在院墙合龙口时,要选一人扮鬼,让他从院中被众人驱打赶出。据说,这样一来院子里就没有鬼了,可以安居乐业了。
  廓的门也很有些讲究,据说开的方向不对就会对家庭不吉利。大门外一般垒起一略低于院墙的短墙,称之为“照壁”。
  院内有主房。一般三间为一套,从中间一门进去,号为“堂屋”,摆放有木柜等,这是客人送札、家人祭神的地方。左右两边房间是客房或居室。院内其它房间依次为居室、厨房、粮房、牛马圈等。主房设置在哪边,也有一定讲究,盖房前都先要请阴阳先生测看。
  居室主人家睡的不是床,而是“炕”,土石结构,群众叫“打泥炕”。炕下煨上煤渣、牛粪、麦衣等,炕上暖烘烘的。每当冬天,男人妇女们拉开被褥,一家人坐在炕上取暖,乐乐呵呵,自得其乐。因而过去有句谚语是“老婆娃娃热炕头”,以此来表示小家庭的温馨。当然,这种观念现在基本上没有了。但暖和和的热炕仍然是冬季人们迷恋的地方。清末有个南方县令睡了一次青海人的炕后,高兴地赋诗道:“莫嫌茅屋小,炕火有烟蒸。”
  院子中间或一边是“花园”,种植果树、花草和蔬菜。在夏秋季,园子里各种花儿齐开,芳香四溢,花色耀眼,别有一番幽雅情趣。这时园子里各类蔬菜也郁郁葱葱,果树满枝香果。如果有客人登门,主妇就会炒上一盘香喷喷的新鲜菜瓜、豆角之类的菜肴,摘上一盘香甜的新鲜水果,热情地招待来客。
  在现代化的今天,农家基本上都有了电视机,在幽雅清静的小院中不用出门,就能遍知天下事。不难想象,过去隐居林下的隐士们比起河湟“四合院”里的农民来,似乎还差多了。有位诗人秋  居庄廓后赋诗说:
  葡萄独酌满瓶绿,枸杞新尝百颗红。
  领得他乡风味好,不辞一时醉秋风。
  庄廓,是河湟农家文化的微形天地。在这小小的院子里,会看到整个青海东部的一切。
  该同学运用了文学化的语言对青海民居“庄廓”进行,显得生动活泼,使人感觉身临其境。他注意到了“庄廓”的建筑习俗。在他对民居的介绍中,由于有了人的存在,显得生机勃勃。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他对建筑本身的介绍似乎不够充分,照片的选取也不够典型。请继续努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放式厨房好不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